本页主题: 燕红亮:彼景此情忆峥嵘 ——记2011年7月江西安远县调研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陈文琼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304
威望: 304 点
金钱: 3040 RMB
注册时间:2010-02-28
最后登录:2016-03-26

 燕红亮:彼景此情忆峥嵘 ——记2011年7月江西安远县调研

身处武汉这个繁华的都市已经一周有余,心中总是不自觉的泛起丝丝回忆,回忆每一处街角,每一条走过的小径,回忆街头巷弄间温润的小店……或甜或酸,或苦或涩,百种感受,千种滋味,恬静岁月,庶民生活。短短的20天调研转瞬即逝,从开始的陌生,到接受,再到融入,到至今沉淀为一份厚实的回忆。或许以后自己偶然拿出来翻看时,嘴角会泛起不自觉的微笑,也或许,村庄中引起我思考的种种问题也会让我额头紧蹙。我想,当过去的经验值得借鉴才需要回忆,当未来的梦想对现实有意义才值得展望。彼时情景,此时心情,有感动,有感触,有一些沉重的思索,更有一点美好的畅想。

一、让人感动的乡村
初入安远,我就被村庄中那种原生态的自然美所感染,如同进入世外桃源一般,“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那潺潺的流水,那高耸的青山,那美丽的竹林,那轻盈横跨濂江的青阶石拱桥,那褪去浮华喧闹的美丽旧景,以及深夜那衬托出幽静的鸡鸣狗吠。乡村小路,田间地头,勤劳的客家人在辛勤的劳作,而他们那伴随辛勤劳作一起一伏的身影,也成为乡村中最美丽的一道风景。
夜晚躺在床上,心情却久久不能平静,客家人那辛勤劳作的场景深深的印在我的心上。正是这样的一群人,他们用自己的辛勤扛起整个家庭的重担,用自己的劳作支撑起整个民族的繁荣,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想到一样在田间地头儿劳动的父母,想到千千万万生活在农村的父老乡亲,内心竟盈满感动。

二、急剧进行的变迁
从拿到调研的分组名单,我就开始想象宗族性的村庄应该是个什么样子。想象那强烈的传宗接代、延续香火的理念,那可以与西方基督教信仰等量齐观的祖先崇拜,那四世同堂的大家庭理想,那传统宗族性村庄中超家庭的结构性力量,那长者绝对的权威与权力。…
然而,调研的事实却并非我想象的那般。
毋庸置疑,那里仍是一个典型的宗族性村庄,村落传统依旧存在,村庄记忆仍然完美,宗族的行动能力依然强劲,“第三种力量”十分强大,如此等等,这些都是我判断宗族性村庄性质的凭证。但我能强烈的感受到,村庄正经历一场基础性的急剧变革,理性和世俗化的进程正消解着神圣事物存在的意义,现代性的“祛魅过程”正在导致传统意义系统和精神世界的式微。
在这里,传统生活的逻辑愈加理性与功利。“别人都有儿子,我没有儿子多没面子!” 这些话在我耳畔始终萦绕;“莲花岩的一对夫妇每年都生一个孩子,然后拿到市场上去卖!”这样的一个事实让我始终难以释怀。从何时起,生子的目的不再是传宗接代,不再是养儿防老,而是为了获得村庄中的面子和地位,乃至是为了钱?从何时起,建房不再是为了居住条件的改善,而是为了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面子和名声?又是从何时起,“彩礼”悄然变成了“财礼”?原来生子的冲动不再是传宗接代与延续香火,而是功利目的的需求;原来建房不再包含完成人生使命的文化隐喻,而是一种面子竞争;原来结婚早已无法获得成家立业的体验,而是赤裸裸的“金钱交易”!
在这里,祖先意识正在瓦解,神圣性价值正在消失。在黄陂、在兴地、在莲花岩、在圩镇,我见到许许多多破破烂烂年久失修的祠堂,“为什么不修葺?”,“破破烂烂有什么用?”;“为什么你们同意火葬?”“没那么繁琐呗,省钱、省事儿!”可见,祠堂所产生的神圣和敬畏感正在消失,村民对祖先的神圣情感土崩瓦解;繁琐的仪式不断简化,各种禁忌已不足畏惧。不知这是现代性的胜利,还是传统的悲哀?
在这里,大家庭的理想的正在破灭,宗族性秩序剧烈变迁。调研20余天,从未觅得最早的客家围屋,从未见过“大渡水”似的住房;分家成了阻挡不了的趋势,“大家庭”成了早已破灭的神话;以辈分儿和年龄为标志的老人的权威正在消逝,“长老统治”的浓郁色彩愈加暗淡。
是的,我不无惊奇的发现,传统的生活逻辑正在与众多现代性的因素发生激烈的碰撞,村庄生活正发生种种可以预见,又或者在我们预期之外的嬗变。在这个宗族性村庄,人们的思想观念正从传统社会的“价值理性”转向当下社会的“工具理性”,触及村庄精神内核并重塑村庄面貌的变革正在上演,一个宗族化的村庄正处于一个去宗族化的过程当中。…
市场的力量竟如此强大!这种变化让我始料未及,这种巨变让我感到心灵的震颤!

三、一些沉重的思考
这是我第一次下去做调查,所以无法形成比较,也就形成不了“问题意识”。但这诸多的疑问堆砌在脑海里,必将构成自己以后做调查的基础。调研不停的进行,疑惑不断的产生。这些问题大部分在我这里是无解的,可一种沉重的责任感却由心底而生。
政治上的“包片”制度。由于村庄依然存在较为强大的内在整合机制,村庄形成一个政治实体,以至于任何进入村庄的外在力量,包括国家权利都不可能不重视村庄秩序背后的村庄结构力量,村庄权利结构呈现的“模块化”特征使乡镇干部把权力“承包”给了具体的个人,“包片”,成为乡镇非制度化运作的摇篮。尽管“包片”制度有效的实现了治理目标,但这样一种以实用为导向与封建因素相结合的制度如何持续?
经济上的“阶层”固化。这里具有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地理特点,种植脐橙以前,诸多因素的考虑,众多老表以极低的价格把山林和水田承包给了别人,而这一承包就是四十年!2002年脐橙产业的大规模发展,使得山林越来越值钱,土地占有的多少直接导致了经济上的分层(土地短期内不可能调整)。地多则可富甲一方,地少则是小康家庭,无地只能贫困潦倒。无地可种的老表年轻时可以外出打工谋生,可多年以后,他们回来后干什么?何以谋生?我仿佛都能想象到他们“脱域”或者“离场”的生存状态:孤独、落魄地徘徊在乡村的边缘或城市的“街角社会”,找不到归属感,对前途迷茫无措而消极颓废、得过且过,不受任何约束和规制而脱序、失范。……这种场景是多么可怕。
文化上的价值缺位。传宗接代是农民得以安身立命的价值基础,可当这种构成生命意义和终极关怀的价值被取消后,人们如何完成有限生命与无限意义之间的转换?陈师兄曾问黄陂社区的林祥寿:“你挣那么多钱干吗?”“盖房子,买小车,享受一下嘛”“买了小车以后呢?”“想办法赚更多钱”,“再然后呢?”,林顿时陷入沉默。我想,如果林祥寿深入的思考这个问题的话,他可能会陷入焦虑和痛苦。再进一步,如果每个人都将孤独的面对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面临价值的真空和信仰的虚无。那么,人们魂归何处?
问题何止这些而已。家庭结构的变化导致的村庄内生秩序基础的变化,这些变化意味着农村社会的基础结构之变,面对这些变化,乡村治理制度又如何安排?第一代外出的农民工已返乡归来,他们对村庄生活的方方面面究竟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此外,还有越战老兵的上访问题,老年人的赡养问题,妇女的自杀问题,年轻人的闪婚问题,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调研的过程中,种种的疑惑缠绕着我,让我思考、思考、再思考。
还有一个插曲,让我感慨颇多。调研期间碰上南方某一知名农业大学也在我们所在的调研地调研,他们在村里扯上几个条幅,实地“观察”一番就撤回县城宾馆入住了,没有入户,没有访谈。我当时就想,如果是这些人在做政策研究,真不知道出台的政策会坑死多少父老乡亲!农村问题已经如此纷繁复杂,如此这般调查怎么行!?在那思考的一瞬间,我内心感觉万分的内疚,良心也受到极大的谴责,自己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却不思考为农村做些什么。
是啊,一个读书人,如果没有社会参与,没有现实关怀,没有社会正义感和责任感,没有人道主义精神,就算位高权重,就算学富五车,那又怎样?根本都配不上称知识分子!真正的知识分子就是应该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鲁迅先生说的“中国的脊梁”,指的就是这种人。

四、一点美好的展望
调研结束之后,在拖着行李箱返回的时候,回头凝望住过的村庄,调研中的一幕幕不断涌现。多少次,我们在车水马龙的公路上,烈日当头,挥汗如雨;多少次,我们在恬静悠远的乡村小道上,踏着夜色,脚步匆匆;多少次,师兄对我提出的浅显问题耐心解答;多少次,团队对我小小的“成功”表示鼓励;多少次,又是多少次。……在这个团队中,我体会到的,不止是成就感,而且是自豪、是喜悦,是感动,是精神的不再漂泊。……
生活在村庄中的老表是最了解村庄的人,但他们或者是弱势群体、年轻人,他们不知道情况,或者是阅历丰富的老人,却没能力记录下村庄的政治与生活。我们怀着极大的热情在做这些琐碎但不平凡的事情,我们吃住在农家,从各方面进行研究,在不同地区用同样的框架来记录中国发生的巨变,来描绘巨变中的乡村中国图景。近10年来,我们关注每一个村庄政治社会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不停的思考着村庄内在的治理逻辑,通过区域比较,深入记录这个巨变的过程。这项工作不是凭一己之力所能完成,需要一个团队的共同努力,需要在调研的过程中相互探讨,彼此启发。
有时想想,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学术真的需要有理想主义和团队精神。若是没有理想主义,怎会避开尘世的喧嚣,以切身的经验观照当下的现实?又怎会在疲惫不堪的情况之下依然有深夜畅谈的高涨热情?如果没有团队精神,全国范围内的区域比较研究何以进行?
我们写出了一篇篇的『村治模式』,每一篇都是一个地方的一段历史、一种文化、一种思想、一种对村庄和生命的立体解读。我们做出了一篇篇的调研报告,揭示着当下底层群落的卑微生活,用客观而冷静的笔墨倾吐着我们的忧思。有时,现实确实让人有不能承受之重,但调查也正是在这种境遇下才昭示出其独立的价值与意义。我们是社会的良知,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我们真正地担负起了正义的守望者这样的责任!围绕最终理解中国农村和中国社会,我们沿着经验不停的往前走,不断的深入着、成熟着。我相信,终有一天,我们可以拿出有益于改善农民生活、有益于推进中国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相对成熟的理论成果。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不管还要经过多少艰难曲折,不管还要经历多少时间,社会总会越来越美好。或许在这整个农村社会发展的长河中,我们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一段路程要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而且绝非是可有可无的。如果说人生有意义和价值的话,其意义和价值就在这里,我愿意在这里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
写到这里,笔是要刹住了,然而思维却如脱缰的野马,止不住的怀念、思考,畅想。……

唯独敬佩那些脚踏实地的人!
Posted: 2012-09-20 21:01 | [楼 主]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2011年暑假调查

Total 0.154591(s) query 3, Time now is:11-23 03:12,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