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读书情况:《与社会学同游》, 《法制理想国》,《法律程序的意义》,《韦伯:法律与价值》 ,这月又读了关于韦伯的一些论点,结合自己在进入读书会之初,读过的韦伯的《学术与政治》,《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想谈谈自己理解总结的韦伯关于理性的一些观点。
在韦伯的各项领域中,理性化的观点始终贯穿其中。在相关书籍中,我并不曾看到一项明确给出理性化这个定义的文字,但是总结下来,自己认为理性化是一种适应所在环境不被一时情感控制的精神状态和生活方式或者说是为了获得这种状态和方式而去追逐的一个过程,也或者说是社会学中讲到的一种社会化。首先想谈谈大家比较熟悉的韦伯宗教社会学研究中的理性化。我们提到宗教,常常将其与通灵和巫术有关的非理性存在而联系在一起。宗教改革后的新教恰恰是强调在现实生活中获得发展,有一个重要的说法就是“天职”和“预选”说,即为了成为上帝预选的“义人”,获得彼世的永生和幸福,就应该在自己所在的本职工作中辛勤劳动,这与佛教中的消极避世不同,是一种入世宗教,在入世的同时,强调“禁欲”,对于财富,只是为上帝而保管的,自己并没有权利支配,更不能奢侈浪费,强调节俭。而游艺“必须是为了使肉体活动获得必要的休憩这个理性的目的”。这种教义无疑在使企业主和劳工阶级存在正当性的前提下,理性的创造了当时资本主义需要的生产关系和社会规则。韦伯定义宗教理性化的尺度时提到亮点,一种是这个宗教摆脱巫术的程度,二是这个宗教将上帝也就是宗教本身,与世界伦理统一起来的程度。改革后的新教,满足了韦伯认为的宗教理性化的这两个标准。
在他的支配社会学中,韦伯提到的支配,并非我们理解的在暴力形式下迫使他人非自愿服从的行为,而是以人们“对支配的正当性的信仰”为前提,这种正当化的统治称为“权威”。正当化的三种统治类型,传统型,个人魅力型,法理型,其中法理型能超越前两者成为一种长久、稳定的统治类型,是适应了国家统治要求的一些前提,例如组织一套理性化的官僚系统,构建由中央政府合法使用暴力的权利等等。这样的统治方式,适应国家建设和社会生活的需要,是一种理性的胜利。
在个人伦理理性化和社会理性化相得益彰,不断促进整个人类社会环境的同时,韦伯也看到了理性化存在的困境。在于理性化如何能够维持,人伦理性化和社会理性化如何协调,个人命运和自由如何在巨大历史潮流中获得救赎?他认识到,入世禁欲的新教教派与资本主义之间的“亲和力”并不会永久存在。在新教伦理下发展大获全胜的资本主义,已经安稳的盘根在了机械文明的基础上,便再也不需要新教教义中关于关于单纯辛勤工作,财富要禁欲等的精神支柱。 “举凡天职的履行,不必再被主观的感受到就是一种经济的强制时,个人如今根本就已放弃对其意义多加思量。如美国,业已褪去此种一贯追求的宗教----伦理意涵,如今倾向于和纯粹竞赛的激情相连接,甚至往往使盈利带上运动比赛的性格”。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这段话,表明了认为的理性在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程度会遇到瓶颈的观点。在他的支配社会学中,政治支配依然没有逃脱开理性化渐行渐远的的趋势。在官僚制科层化,国家权力和领导阶层在法理型支配的某一个阶段日渐强盛的社会,个人如何能得到回应。韦伯提出的解决方法仿佛与自己的观点相驳,因为他将此种困境诉诸于克里斯玛,来对抗例行化,丧失自由色彩的的理性化出路。我们知道,在社会的某一特殊阶段,出现的某个“英雄式”的人物,往往有打破常规,带领人们走向新的自由的勇气。在韦伯的支配社会学中,法理型好像是最理性化的方式,而在解决理性化困境的时候,却又将出路诉诸于克里斯玛,这里体现了社会理性和个人伦理理性的一种博弈,而韦伯在社会个和个人之间,更注重哪个,成为了一个需要争议的话题。
在看到的一些书中,也曾看到过学界关于韦伯是否更重视个人的伦理发展这一问题的争议,我自己读过的书太少,也没办法对这一问题有自己的观点。而对于自己认识到的韦伯的理性化,不知道有几分是正确的,也不知道自己在这方面的困惑能否用韦伯在“社会规则和个人创造力两者之间的倾向”来解答。
也有人将韦伯这种无论是宗教还是政治中,都不能实现完全理性化的观点归结为一种对资本主义的“悲观情绪”,或许是自己带有强烈的主观意识,被韦伯那种对宗教社会,政治社会各个领域抽丝剥茧,看到事物之间复杂的因果关系的敏锐的洞察力所折服,我并不认为这是一种悲观的表现,即使他做不到自己一直强调的“价值中立”,即使他带上夸大了自己的主管评判和预测,也是一种在研究了既定事实的情况下所表达的一种慎重的立场和态度。对于另一种批判他“有着帝国主义情结”的评论,我对他的政治立场在读书的过程中并没有加以重视,希望以后有机会能读更多关于他的书,更客观更准确的来概括和评论韦伯的观点和韦伯本人,当然,我更希望能用自己浅薄的知识为自己崇拜的大家来做一次辩护,嘿嘿~~
更新至11、17
当大家读书的领域和内容越来越聚合和具体的时候,我却发现自己开始天马行空起来。记得贺老师说,现在可以涉猎广泛,但我的天马行空仿佛不关读书的方式,而是一种态度。近期读书《全球化与第三条道路》, 《社会认同》, 《国学六法》, 《我们时代的思想姿态》(没有看完,看的篇章较少)。正在看的《国家构建》。课多不知道是不是理由,读的书少了,也没有以前认真了。
在上上次读书会的时候,我记得贺老师还让大家表个态,我当时并没有想太多,觉得坚持并不是一件什么难事。最近随着课程的增多,才发现它并非易事。由于各种事情纠结在一起,再加上自己本来就不够理智和稳重,看书的时候心境总是在挣扎中才能达到片刻的安静。
《全球化与第三条道路》是“社会福利思想”课上老师要求读书后自己选的书目。“全球化”和“第三条道路”都不是什么新的视角,但是把二者结合在一起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全球化的必然趋势把民族国家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但同时,各种资源的全球性流通也在将民族国家的界限模糊化,对民族国家形成不可避免的冲击。无论是处于有利地位的发达国家,还是不利地位的发展中国家,都不得不在全球化的大潮中积极寻找能使自身在危机下发展的新道路。而第三条道路,正是应运而生的一种新理念,超越传统的左与右的思维理念,既强调民族国家的干涉管理和服务,也呼吁不同民族国家的合作。
之后看似与前一本书毫不相干的《社会认同》,却是在全球化的视角下和这本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民族国家在全球化危机下所做的一切改革和进步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无非是有效的组织国民进行整个国家的建设,增强国家的民族凝聚力。换一种说法,也就是达到一种国家的社会认同,从而带领民众进行建设。文化被抽空再生产,情感变为利益的牺牲品,民族国家这样在民众看来最为稳定的社会组织方式也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发生着变化,如何在这种情况下实现民族国家的团结以提高在不断激烈的竞争领域的驾驭能力,也就是达到一种社会认同,就显得尤其重要。作者从社会认同的三个支撑体系,社会组织方式、福利渗透、意识系统三个层面对德、美、日三个国家进行了分析。读书的过程中,不难看出,作者的写作意图,是想借此为中国的社会认同提供借鉴和思维理念。作者并没有细细论述关于中国的情况,我却认为这恰恰是这本书的强大之处,“此时无声胜有声”。中国人从来不缺乏属于我们自己的有民族核心价值的理论表达,但是如何将每个人的价值系统凝聚为一种社会认同的力量,是需要努力的方向。在看《国学六法》这本书的时候,字里行间无时无刻我不在感受着中国的智慧,中国人的智慧。我们没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但是我们的老子,孔子,以及他们的“难易相生”和“仁”等等的理念从来也不会在他们师徒面前失色。有些传统的价值观,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经济大潮的冲击,也许已经开始慢慢褪去了其本色,但是只要我们时刻监督自己保持一颗强大的内心,传统价值的精髓依然是我们社会认同的强大力量。
读书的心很仓促,读书报告写的也很仓促。最近一直想围绕自己看过的《国学六法》,《中国人的智慧》,《中国文化要义》,《乡土中国》和自己出于兴趣了解到的所有关于中国文化、中国人的感想。但是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我只凭自己知道的冰山一角,始终都没鼓起勇气去尝试,我想,还是再努力努力吧。
看过的这些书只能浅浅而谈了,再接再厉,希望自己下次写读书报告的时候不是如此在自责中挣扎了~~~
[ 此贴被赵丽在2010-12-27 22:59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