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周悦读书报告(更新至2021.2)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周悦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10
威望: 10 点
金钱: 100 RMB
注册时间:2020-06-06
最后登录:2021-11-29

 周悦读书报告(更新至2021.2)

2021.3——2021.4
【书目】
《社会学——关于社会化形式的研究》
《现代性的诊断》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2021.1.9——2021.2.9
【书目】
《政治经济学批判》
《共产党宣言》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资本论》第二卷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哲学的贫困》

2020.12月初——2021.1月初
【书目】
波兰尼《巨变:当代政治与经济的起源》
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
桑巴特《奢侈与资本主义》
《资本论》第一卷
《资本论》第二卷(在读)

读书报告:

市场与社会关联性的变化及其影响——读卡尔•波兰尼《巨变: 当代政治与经济的起源》


一、    书籍核心:自律性市场的乌托邦性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市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都是引人关注的一个焦点。卡尔•波兰尼也就此发表观点,写成《巨变:当代政治与经济的起源》一书,并闻名于世。在该著作中,作者表达的核心观点为:纯粹的自律性市场是一个乌托邦,自律性市场的信念蕴含着一个全然空想的社会体制。那是一种放弃社会之人性的本质及自然的本质,从而引得社会采取手段,损伤市场自律性,扰乱工业生活,进而危害社会的体制。即他对市场经济的发展持消极的观点,他认为经济活动是嵌入在社会之中的,而自律性市场却要控制社会,于是带来了许多危机。
并且,他明确地点出建立在均势制(金本位制的上层结构,且局部通过金本位制来运作)、国际金本位制(将国内的市场制扩展到国际领域中的一种制度)、自律性市场制(金本位制的源泉和母体)、自由主义国家制(自律性市场制的产物),这四个制度之上的19世纪的文明,呈现出崩溃的状态,是与自律性市场的乌托邦性紧密关联的。相应地,本书聚焦于讨论这一近代西欧文明崩溃事件的政治及经济根源,以及随自律性市场发展所带来的巨大转变。
二、市场嵌入于社会:节制性市场的发展
在作者着手探索19世纪突然出现自律性市场体制的原因之前,他首先对市场的历史进行了考察——总结了到工业革命为止之市场的发展(并不把市场这个制度视为理所当然)。
根据作者一开始对于部落社会、封建社会、重商主义等多种社会类型的追溯,我们可以看到从西欧直到封建时代末期,市场在经济生活中的角色只是附属性的。在那些社会中,都未曾存在分离的经济体制,即不存在将社会在体制上分割为经济领域和政治领域的情况,相反地,各种经济体制都是依互惠、再分配或家计或三者混合的原则组织起来的。这些原则主要利用对称的、集中的及自治形式的社会组织的帮助而实现制度化。在它们借助的动机中,图利并不突出,反而是习俗与法律、巫术与宗教等社会因素相互配合起到诱导个人的作用。总的来看,希腊、罗马时代直到中世纪末期,市场在经济制度中所扮演的不是重要的角色,是附属于经济的,流行的则是其他的制度形式。
16世纪之后,市场在西欧就得到了较多的发展,且重要性也得到提升。在贸易的起源上,作者提倡的学说,认为其起源在于与经济体制组织无关的外在领域。其中,对外贸易、地方贸易与国内贸易差距很大。远途贸易及地区性贸易,前者在于某一地缺乏某种物品而展开的运输,后者在于由于物品太重、太大或者易于腐败而难以运输,它们都不是国内或者国家贸易的起点,于是作者探寻起从何处探索国内市场的起源,发现国家干预的角度可以较好地解释国内贸易的起源。出于乡村被排除于贸易范围之外并且城乡之间的贸易被避免开放的形势考虑,各国政府开始作为市场“国家化”的工具以及国内贸易的催生者。再加上,在对外政治方面,当时有主权建立之需,需要将全国的资源集合起来,即面临各种挑战时,重商主义顺势发展起来。随后它被用于对付垄断性及竞争的发展危机,采取了对经济生活的全面管制。这也表明“经济制度仍是隐伏于一般的社会关系之下,市场只不过是前所未有地受到社会权威之控制与节制装置的附属特征之一。”[1]在此时期,管制与市场同时成长。
三、市场从社会脱嵌:自律性市场的发展
作者对于市场经济的定义是,“它是一个只受市场控制、调节及指导的经济体制;商品生产及分配的秩序,完全委诸此自律性的机制。”[2]这种自律性意味着买卖的极度广泛性,生产的所有要素比如劳动力、土地、货币皆有市场,且不允许任何的干涉。而通过对于重商主义制度及全国性市场兴起的回顾来理解市场,我们其实可以看到市场的发展是会受到其它制度节制的,且其实也帮助了它的发展。重商主义尽管有着较强的商业化倾向,但是仍然从未攻击过保护劳动力与土地,这生产二要素免于成为交易对象的安全措施。他们是反对把劳工及土地商业化的。 正如书中所言,“重商主义者所关心的是经由贸易与商业来发展国家的资源,包括充分就业在内;他们将传统的土地及劳动力组织视为理所当然。”[3]
由此全然不同的市场制只得以社会屈服它的方式,才可能达成运转,于是劳动力、土地、货币皆迅速被市场组织起来。劳动力、土地及货币为市场而生产的这个虚拟原则变成了社会的一种基本组织原则,这也成为市场脱嵌并控制社会的重要标志。回顾19世纪的社会史,以圈地运动和工业革命为代表的事件,我们便能更清晰具象地看到自律性市场的发展将整个自然、人类社会都交给市场和市场价格来控制,其对社会的本质、人的本质、自然的本质的漠视。在圈地运动中,农民、穷人为市场发展让路被视为理所当然,土地和劳动力被市场化成为虚拟商品;在工业革命中,工人的生存质量以及其带来的贫穷、无序等问题也毫无重要性可言。人类社会在这些时候俨然已经变成经济体制的附属品。
四、五 两个板块见新帖


2020.10月底——2020.11月底
【书目】
《支配社会学》
《经济与历史》
《支配的类型》
《非正当性支配》
《野性的思维》
《在野之学》
《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

一、《在野之学》
全书是关于贺雪峰教授就学术方法、学术立场、学生培养三大主题观点展开的思想汇编。三编的核心分别为:“田野的灵感”“野性的思维”;“礼失而求诸野”,将西方社会科学与中国经验结合起来,建立有主体性的中国社会科学;“野蛮成长”,建立学生学习主体性,让其获得健康茁壮的成长。
总体而言,也是自我陈述与对外界批判声音的有力反驳。对于应星提出“朴素经验主义”和谢宇认为“社会学本土化是个伪问题”等质疑时,贺老师及其团队有力充分地重申了其学术方法与学术立场的意涵。他们的研究重点并非是选举及村民自治文本,而是乡村治理的日常过程,更不是要在村民自治的框架内去讨论乡村治理,且也并没有反西化和反理论;他们要建设的是具有主体性的中国社会科学,而谢宇”表面上看反对的是社会学本土化,而实际上反对的是建立中国社会科学主体性“。另外,其思想重心在于对“主体性”的强调,一方面要建立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另一方面,其团队要致力于建设的是具有主体性的中国社会科学(指中国社会科学当前一个时期最为重要的目标在于理解中国经验与实践,在此过程中,运用各种具体的理论和方法)。而要到达此学派的最终目标,攻坚克难的首要就在于尽快地以“田野的灵感”“野性的思维”“直白的文风”三点共识为工具,来建构起一套独特的构成理论内核的概念体系。

二、《非正当性的支配:城市类型学》
(一)何为非正当性的支配?
“非正当性的支配”指由其成员在政治上自行建构组织起来的政治团体,也必须有专门为此一团体致力工作的人。这种“支配”无需靠凭借传统、卡理斯玛或是法制赋予权威的君主权力来实现。这类共同体的起源温床仅仅见于西方,它们的萌芽,是作为一个政治团体的城市,也就是城市在地中海文化圈首次出现时的那种形态。
(二)行文脉络与内容梳理
全书分为五章,分别为“城市的概念与类型”,“西方的城市”,“古代与中世纪的门阀城市”,“平民城市”,“古代与中世纪的民主制”。
第一章的内容,与《经济与历史》一书中,第四篇“城市”内容有较多重复,花了较大篇幅对“城市”进行定义,并解释了“消费城市”“生产城市”“商人城市”,随之指出现实生活里的城市几乎是各种类型的混合,因而只能就个别城市中居于主导地位的经济要素来分类。城市与农业也具有复杂的关系,曾经存在过城市市民生产粮食以供自己消费,甚至供应市场所需的“农耕市民城市”。西洋古代的市民实际上是“农耕市民”。
要发展成一个城市共同体,聚落至少得具有较强的工商业性格,而且还得具有下列的特征:(1)防御设施,(2)市场,(3)自己的法庭以及——至少部分的——自己的法律,(4)团体的性格及其与此相关的,(5)至少得有部分的自律性与自主性,这点包括官方的行政,在其任命下,市民得以某种形式参与市政。因此,在政治性定义里,城市的特征就是作为上述权利之担纲者的、一个特别的市民身份团体的出现。(p23)
这个市民身份团体是如何出现的呢?韦伯认为,两项关于为什么中国等国家没有出现市民团体,韦伯认为是因为中国城市的市民受到氏族、同乡以及祖先祭祀这些共同体的联结,这些共同体替代了市民团体的功能给予其成员生存发展的帮助(p45)。另外,由于中国的政治权力一直处于连续的状态,稍有断裂,政治权力对于民间共同体的监督控制严格。但是欧洲由于罗马帝国的衰败,城市的衰落,城市在一段时期内处于权力真空状态,大量的奴隶等没有身份的人涌入城市从事工商业,进而获得自由身份以及财富,这些人是市民团体的组成要素。
关于市民团体的合法性的建立,韦伯给出两个思路,一是“原始形成”,市民为了对抗“正当的”权力,采取“革民式的篡夺”等一系列行动;二是“继承形成”,即权力由统治者赋予。
韦伯随后以两章的篇幅分别论述“古代与中世纪的门阀城市”以及“平民城市”,这两种类型的城市是城市不同利益群体斗争的结果,企业家、资本家、小手工业者等群体相互博弈以获取对于城市共同体各要素的控制权。因素最为关键:一是市民恪于经济利益并且不得不向机构化的团体转变时,并没有受到当时普遍存在的巫术性或宗教性制约的阻挠;其次,城市之上的大政治团体,则缺乏一个理性化的行政机构来贯彻并照顾其利益。
在西洋上古时期,西方城市就已经是个可以透过货币经济的营利手段、从隶属身份上升至自由身份的场所。西方城市的市民基本上是完全意识清楚的、以身份政策为其追求标的。


2020.09—2020.10
书目:
涂尔干:6
《社会分工论》
《自杀论》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乱伦禁忌及其起源》
《原始分类》
《孟德斯鸠与卢梭》
韦伯《支配社会学》(阅读中)

涂尔干( 1858年4月15日-1917年11月15日)
人物所处时代背景:工业大革命持续发展期;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动荡不安,革命起伏;传统受到冲击,社会处在转型期。      
一、《社会分工论》(1893年)商务印书馆 2011
(一)社会分工作为社会团结的助力
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让他对社会团结的议题尤为关注。在本书中,他关注到社会分工的现象,并以此探讨了其与社会团结的关系。总体而言,他对其赋予了极为正面高度的评价。他将社会团结分类为机械团结与有机团结两种类型,前者通过共同的信仰和感情、仪式来形成联结,并以刑法一类压制性法律作为法律规范,是并非有力的团结;而后者正是依赖于劳动分工,并以家庭法、契约法和商业法一类的协作法作为法律规范,是实在的团结。另外,社会分工还有赖于社会密度和社会容量,少数人的协作绝对不可能产生分工。

(二) 精巧的类比:生物有机体与社会
涂以生物学上有机体来类比社会,更直观地以种、器官、功能、健康与疾病等概念实现了对社会学的理解;且他还以社会形态学的思想解释了分工,认为分工不断发展的原因,就在于社会环节丧失了自己的个性,分割各个环节的壁垒被打破了。各个环节连接起来,使社会实体变得自由了,进入到全新的组合关系之中。其关于“环节社会”与“组织社会”的解释,涉及到的由前者过渡到后者,比喻成突破个人所在蜂窝系统,消减掉环节之间的道德真空的过程,这其实也能用于回应当今原子化趋势及社会组织、公德难以真正培育起来的问题,而推进社会分工便是一种对策。

(三)对社会分工正面看待的倾向
在阅读本书前,其实我对涂强调的社会分工之益处是带有不少质疑的,比如:过分提倡社会分工,其实是割裂了个体,人会难以产生整体感与意义感,出现的状况就如齐美尔所言:“文化悲剧的主因是分工的增加。”;个体专注在自己手头的事情,其实也会更少地与他人合作,合作反而成了一种形式主义;分工则必然形成不同工种,加速了阶层分化,激化了社会矛盾。而读至后文,便能得到作者的针对性回复,原来他也同样承认存在着不良的社会分工,并将其分类为了速度过快的、不平等的、不协调的三种类型。他并非一味肯定社会分工,而是在客观辩证分析之后才产生出自己的倾向性的。这一点令我信服。但此外,对于究竟要如何避免不良分工及其带来的危害,这似乎是作者有所缺漏的地方。

二、《自杀论》(1897年)
本书写在《社会学方法的基本准则》基础之上,现炒现卖地运用了社会事实的因果关系来分析了自杀现象。将自杀分为四种类型:利己性、利他型、失范型、宿命型。前两种类型可以由社会整合不足或过度来解释,后两种类型则针对社会规范过松或过紧的时候出现。该书的一大贡献便在于首次以实证方法从社会的角度认识了自杀现象。

三、《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1912年)
(一)关键概念梳理
氏族:在集体生活中占优势地位的群体。
图腾:用来命名氏族集体的物种,是一个名字,是一种标记,一种纹章,不仅出现在物体上,还出现在身体上。图腾被用于宗教仪典的过程中,是礼拜仪式的一部分;因而图腾作为集体标签,也具有宗教性。图腾与事物的圣俗之分有关,它就是一种典型的圣物。
胞族:借助特殊的兄弟关系的纽带联合起来的一个氏族群。
姻族:一种次级群体,胞族-氏族-姻族。

(二)启发:方法论的运用指导
《宗教》是涂尔干基于大量关于澳洲部落等二手文献展开的研究分析,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二手文献研究范本。书中颇多就研究本身如何展开的说明与指导,如开篇就点出的“如果说,我们知道了某种特定宗教的构成因素是很有用处的,那么,了解一般的宗教是什么则是更重要的事。”,表达了其致力于破除重重迷雾来发掘宗教生活的共同基础、一般宗教心理的基本状态和特征,即回到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而这样的追溯过程,也是在促进我们形成对现有知识范畴,诸如时间、空间、类别、数量、原因、实体等更好的理解。

在研究对象的选择上,作者认为“我们必须选择那些最有可能获得丰富的调查成果的社会”,随之他以图腾制度作为了切入点,一来出于兴趣,二来则因为它是经过透彻研究、具有实在意义的事实,符合其理念“一个单独的事实就可能体现出某种规律,而大量粗略模糊的观察只会产生混乱”。对此,作者给出了延伸度很广的警醒是,“在每门科学中,学者如果不作出选择,他就会淹没在他面前的各种事实之中。他必须将那些最具有启发性的事实区分开来,全神贯注于它们,暂时把其它事情抛在一边。”

由于作者一直持有很明晰坚定的研究规划:研究至今还有可能见到的最原始、最简单的宗教,于是他很快地把主要的研究领域定位到澳洲,且同时还很周全地把更为先进的,看上去与他的研究方向有所出入的北美印第安部落涵盖进去了,他认为“这两个社会所代表的是同一进化过程中的前后相继的两个时期,它们的同质性非常之强,我们完全可以进行比较。”“要了解某种制度,往往要随之切入到其演化过程中的发达阶段;这是因为,有时候,只有到了充分发达的阶段,这种制度的真实意涵才能最清晰地展现出来。”不得不说,作者在研究前期的考虑就已经有太多值得后人深入学习的地方。

(三)追溯演绎:“宗教”之上讲宗教
作者似乎是在知道宗教内涵的基础上,为大众进行了一场关于其内涵的追溯演绎。在这个过程中,他打破了我们原有的猜想:“人们相信自己被怀有敌意、令人敬畏的力量包围着,他们的仪式就是要安抚这些力量。”,指出“世上的神最初源于恐惧”这个著名的说法并没有任何事实依据,确证着宗教的最初起源根本不是这样一回事,并将这样的力量归于社会。对于膜拜仪式,他认为表面上是在强化信徒和神之间的归附关系,而因神不过是对社会的形象的表达,所以实际上强化的是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对社会的归附关系,而凭借符号(如物质标记和形象表现),社会情感得以稳定地存在。对于宗教状态,其实是人陷入了谵狂的说法,他也予以了回应,提出:“这种谵狂是有充分依据的。从中产生的意象并不是自然崇拜和泛灵论当作宗教基础的那种纯粹的幻觉,而应该对应着现实生活中的某种东西。”这种方式的确能让人更好地理解宗教是如何形成的。

四、《乱伦禁忌及其起源》
(一)外婚制:作为社会规制的最初形式
这一篇将“乱伦”作为了核心议题,因乱伦不仅是被禁止的,而且被当作所有不道德行为中最严重的一种,所以,乱伦禁忌应该是社会规制的最初形式,其形态学上的原始形式就是外婚制。即考察乱伦禁忌的线索,就是追查外婚制生成发展的脉络。

外婚制是指禁止同一氏族的成员彼此媾和的规则。一般来说,我们会认为外婚制的兴起,是因为随着生物学上达尔文主义的发展,人们认识到了近亲结婚的危害而采取的趋利避害行为。但这样的猜测很快就被推翻了。在涂的叙述中,我们能明确氏族中的亲属关系是建立在图腾共同体之上的,而并不是建立在血亲关系之上的,且氏族是在社会的意义上建立起来的最早的一种家庭。这就证明了用生物学上的原因来解释,并不可靠。

普遍而言,在所有的原始宗教的基础中,在一定意义上甚至可以说在所有宗教的基础中,都能够找到一种制度,即塔布。它是一整套仪式禁忌,其目的在于阻止和某个事物或某个范畴的事物之间的任何接触,以避免巫术传染所造成的危险后果,因为在这类事物中存在着某种超自然的本原。因而外婚制不过是某种宗教制度的特例,它同样也是一种接触禁忌:它所要防范的,是同一氏族的男女之间的性亲近。

图腾存在是内在于氏族的,它化身于每个个体,存在于他们的血液之中。它本身就是血。而在作为祖先的同时,图腾也是神,是群体的保护者,是真正的膜拜对象,是氏族特有的宗教的核心,个别人的命运和集体的命运全都取决于它。由于女性在其生命的某个时期经常会流血,所以这种情感也就蔓延到了女性身上,将她们打上烙印,隔离起来。

由于不同氏族有着不同的图腾,因而它们的神是相互区别的。同一氏族的女性成员因为其血液带有本原,具有图腾作用,而被疏离地神圣化,男性不会触犯禁忌去接触她们,但对于其他氏族的女性,则与其有着不一样的图腾,便是可以接近的,于是外婚制也就形成了。

————————————————————————————————————————
2020.08-2020.09
这个月结束了吉登斯的书籍阅读,又投入到涂尔干的作品之中,一共读了6本。
8-9月书单:
吉登斯:
《社会的构成》
《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理论》
涂尔干:
《道德教育》
《教育思想的演进》
《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实用主义与社会学》

第一部分:吉登斯作品
一、《社会的构成》 三联书店出版社 1998.5
(一)内容梳理
这本书主要探讨社会制度与人的能动性之间辩证关系的问题,聚焦呈现结构化理论,从二重性的概念出发,重新理解了一系列对于其他社会思想流派而言至为根本的二元论或二元对立,作者秉持的观点是社会系统的所有结构性特征兼具使动性和制约性(P273学母语的例子),反映的一个重点则是:人在被结构塑造的过程中,同时也在参与建构。

(二)书摘
1.社会化理论中的“结构”指的是社会再生产过程里反复涉及到的规则和资源。
结构:社会关系或社会现象的某种“模式化”;
规则的两种类型:规范性要素与表意性符码;
资源的两种类型:配置性资源与权威性资源;
资源是权力得以实施的媒介,是社会再生产通过具体行为得以实现的常规要素。

2.微观社会学:常人方法学、符号互动论;
宏观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结构功能主义等结构性制约因素 P233

3.实践意识包括知晓某些规则和策略,日常社会生活正是通过这些规则和策略得以在广泛的时空范围内反复的构成。

4.在柯林斯看来,“无论是在认识论方面还是在经验研究方面,更加新颖激进的微观社会学都远比以往的方法来得彻底…我想要指出的是要想迈向更为成功的社会学科学,至关重要的一步是努力以更为连贯一致的方式重新构想宏观社会学,把它奠基在彻底经验性的微观基础之上。”根据他的看法,推动社会发展的适当方式是对“结构现象”进行“微观转译”。

5.社会理论的任务之一,就是对人的社会活动和具有能动作用的行动者的性质作出理论概括,这些都有助于经验研究。

6.社会类型分类  p288   值得参考

(三)收获及困惑
1.宏大而又细致的结构化框架搭建。在这样的论述结构之下,推动着我形成更全面的视角看待宏观、微观社会学理论。
2.在进行社会科学研究时必须要有时空概念。这一点我特别缺乏,由现实深入到了文本。
二、《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理论》
(一)内容梳理
聚焦了马克思、韦伯、涂尔干三人的社会学理论,并展开了具体的对比。

1.马克思
马克思在费尔巴哈的作用下受到黑格尔影响极大。历史唯物论、生产关系与阶级结构、资本主义发展理论是重点。
2.涂尔干
学院式作品。涂尔干是始终遭受误解的社会思想家,他总是强调:历史极具份量与意义。作品重点在其社会学的方法论,个人主义、社会主义与职业团体,以及宗教与道德教育。
3.韦伯
韦伯作品比起涂尔干的著作来,更具有直接针对历史唯物论所做的批判性说明。关注理性化、宗教与资本主义,还涉及方法学论著。

(二)书摘
齐美尔对韦伯影响不小,而涂尔干却很批判齐美尔,丝毫没有受到对方影响。P205 而韦伯与涂尔干作为同时期的人,却没有任何的互相影响。前者受德国影响,后者受法国影响。马克思对涂尔干的早期学术生涯少有影响。

(三)收获及困惑
1.如何对其三人的作品做出深意的对比?
马克思关切的主要是资本主义,及以社会主义来超越它,从1845年后才开始研究宗教,对宗教的态度整体成敌对;韦伯则有大量的对于中国与印度宗教的文章……

第二部分:涂尔干作品

三、《教育思想的演进》商务印书馆出版社2016.3

(一)内容梳理
跟着涂尔干回顾了法国教育思想的过往,更能明白一千多年以来,法国和欧洲的思想史究竟是如何始终启发着法国教育史的。

1.教育体系的发展历程:
①预备和初级阶段:9C-12C 加洛林时代/文法时代,把语言作为研究的素材,为后一时期铺平道路;

主要的两个阶段:
②12C-14C  经院哲学时期,重辩论,我们整个的学术组织机制都得自于该时期:大学,院系,学院,学位,考试。辩论成为学术著作的一种典型写作方式,则也是起源于中世纪精神。

③16C-18C 人文主义时期,在该时期,我们得来了文学课程体系,这套课程体系直到晚近还在奠定着我们所有思想教育的基础。

④第四个阶段开始于大革命前夕,人们开始努力用历史和科学方面的学习来补充文学学习。
⑤现代教育阶段

2.书籍聚焦到了以下几个部分,把如今我们仍在教育方面关注的点,以及依旧可能存有的教育迷思、误区呈现了出来。
(1)人文教育vs科学教育
两者的雏形:
最古老的学术组织体系,将人类知识的所有门类划分成两组,一是三科,一是四艺。三科所教授的那些学科,研究对象就是人性的不同展现:文法、辩证法和修辞。而四艺则是所有与事物有关的学科的总称,也就是算术、几何、音乐和天文。把持前台的是三科,它从未放弃过这种优势地位。
如何看待二者的关系?实际上,是互为补充与辅助的。
(2)两种重大教育思潮(16C兴起)
a.以拉伯雷为代表,追求知识的穷尽性,强调知识的无尽广度
b.以伊拉斯漠为代表,强调文学文化,重视对古希腊罗马时期的研究,强调说与写的技艺
(3)宗教与学院教育如何融合
文学形式主义阶段,将希腊-拉丁语文课程的重要性升到至高地位。因为要强化宗教影响,所以才借助了学院教育的形式。
(4)教育的人与物。
以人为主题的研究:包括对人,人的心智,思想的机制,表达思想的机制展开的研究,探讨这些东西的研究是文法、修辞与辩证法;
以物为主题的研究:算术、几何、力学、音乐、外在世界。

(二)书摘
教育本身不过是对成熟的思想文化的一种选编。

正是教会充当了不当性质的民族之间的中介,充当了一种渠道,使罗马的精神生活得以逐步融入还处在形成阶段的这些新兴社会。而导致这种融合的途径,恰恰是教育。

学校一开始就是作为教会的事工。是教会一手促成了它们,其结果是它们发现自己从诞生伊始,甚至可以说从酝酿之初起,就被打上了教会的烙印。p30

基督教本质上就需要有教育;没有教育它就无法维持下去。

人们所理解的教育目标就是用空泛之论,用根本和基础的原则来训练头脑,而不考虑后者可能会有的各式各样的具体应用方式。而要实现这个目标,似乎唯一的途径就是让人类反思自己的本性,对自己有所把握,有所自觉。

希腊开始是对自然和宇宙进行哲学化的思考,只是在比较靠后的阶段,在苏格拉底和柏拉图那里,才绕到了对人的思维的思辨。与此不同,中世纪一开始就是径直探讨思维问题,并且是从它最具形式性和抽象性的一面入手,让思维成为自身思考与讲授的素材。

人们想要了解的,并不是现实的世界究竟怎样,而是人们关于这个世界都说了些什么,也就是说,是从它属人的角度来探讨这个世界的。

基督教最常见的仪式就是祈祷,而祈祷正在于一种内在的沉思。基督徒的德行与虔敬并不在于实质的运作,而在于内在的精神状况。因此,他会被驱使去持续地监督自我。又因为他有义务始终保持对自己良知的审察,所以他必须学会怎样去质问自己,分析自己,检省自己的动机;一句话,要反思自己。因此,基督教社会的思想趋向于人,它们的教育思想也必然会趋向于人。

(三)收获及困惑
1.教育思想的极端化特征——不是百科全书式教育,而应该是大致的通识教育。教育的社会性太强了,是难以忽略的社会学研究选题。而要去更好地理解发展至今的教育制度,要看的书还有太多。
2.教育里的具体侧重,其实也是一个轮回。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地位之争,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争,亘古以来,便是时高时低不定地处之。当下的中国仍处于现代化的推进之中,还需再熬一段时间或能看到文科教育的曙光,但与此同时仍可能转瞬即逝。
3.透过教育这个选题,还是能看到涂尔干专注于围绕着社会团结、社会秩序主题展开的探讨。
4.对宗教的态度相比早前转变了极多,身为一个无神论者,我却越发认识到宗教的意义。无论哪个教派都都离不开一个“教”字,通过哪样的教育形式与内容,它们实现了自身想要达成的效果?这是很值得深思的问题。开始期待起后面关于宗教社会学书籍的阅读,也对国外的神学院有了兴趣。

四、《道德教育》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3
(一)内容梳理
全书分成三个部分展开,分别是:1.道德教育:道德的要素、怎样培养儿童的道德诸要素;2.教育与社会学;3.讨论与讲稿。
具体来看,道德有三个要素:①纪律精神 ②克制精神 ③自主精神;  
结合儿童易受暗示、偏向于习惯行为,涂尔干提出了通过学校纪律的实践,即通过惩罚与奖赏的方式来在儿童心中灌输纪律精神;以及关注了儿童身上的利他主义与学校环境对其形成社会感的影响;此外,还注意到科学、文学、历史、道德本身以及审美修养等方面的教学对自主精神形成的一般影响。

(二)书摘
教育是塑造心灵,而不是填充心灵。学习是特别值得的事情,但并非仅仅出于实用的考虑。

教育努力使个体成为一种能够控制自身行为的自主存在。

教育是社会不断再造其自身存在条件的手段。一种是由仅仅适用于我们本身以及我们个人生活事件的所有心态构成的:我们可以称之为个体存在。另一种是一套观念、情感和实践的体系,它们所表现的并不是我们的人格,而是我们所参与的群体或各个不同的群体;它们是宗教信仰、道德信仰和实践、民族或职业传统以及各种类型的集体意见。它们的总体构成了社会存在。而教育的目的,就是在我们每个人身上形成这种社会存在。

一个社会在特定历史时期所提供的体育、德育和智育,明显属于社会学研究的领域。

人们主要把学校里的奖赏当作激励智力的手段来使用,而不是当作激励心灵和性格等方面品性的手段。它们与成功有关,而不是与道德价值有关。好的成绩、分数、奖项以及班级荣誉实际上都是留给最聪明的学生的,而不是留给最正直、敏感的良知的。奖赏是智力文化的工具,而不是道德文化的工具。

对教师来说,如果能够把更多的重要意义赋予那些在现今实践中经常明显被人们当作次要因素来对待的品质,也就够了。对于那些努力学习,却无法像天资较高的同学那样成功的学生,教师所表现出来的爱护和友谊本身,就是最好的奖赏,这样做,会重新建立起一种如今已经受到扭曲和搅扰的平衡。

(三)收获及困惑
1.阅读涂尔干教育观的过程,我能深刻地感受到若真正能践行其观念,他本人一定是一位特别不错的师者。这本书里的一些观点,比如提倡自然教育,“你只需相信,草率的行为会产生一定的后果,而不用去多管闲事。难道儿童从来对他的所作所为都没有准备吗?随他去吧。如果他太粗心大意,弄坏了他的玩具,这些玩具也不会得到更换。如果他拒不把他的玩具归放整齐,我们让它们像原来那个样子;可是,当他想玩这些玩具时,他再也找不到它们了。”也让我不自觉联想到卢梭的《爱弥儿》。

2.对教育的关注其实与涂尔干对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关注紧密关联,社会通过教育把个人塑造成它想要的样子。后续可以再详细梳理出涂的教育观。

(四)延伸书目
卢梭《爱弥儿》

五、《社会学方法的基本准则》 商务印书馆出版社
(一)内容梳理
1.社会事实:对于个人意识而言具有外在性;对个人意识产生或容易产生强制作用。因为是社会的,所以是普遍的。
2.观察社会事实的准则
把社会事实作为物来考察;摆脱一切预断、根据共同的外在特征对社会事实进行分类。
3.区分正常现象和病态现象的准则
(1)一个社会事实一般发生在进化的一定阶段出现的一定种的社会里时,对于出现在这个一定发展阶段的一定的社会类型来说是正常的。
(2)指出现象的普遍性是与所研究的社会类型中集体生活的一般条件有联系的,就可检验上述方法的结果。
(3)当这个事实与尚未完成其全部进化过程的社会种有关时,这种检验就是必不可少的。
4.划分社会类型的准则
区分社会事实是正常的还是反常的,必须确定社会种。
5.解释社会事实的准则
心理学的、目的论的方法。
6.求证的准则
比较方法或者间接的实验方法是社会学的求证方法;共变法是社会学研究的最好手段;

(二)收获及困惑
1.就正常现象和病态现象的区分部分,书中提出病态现象其实也是社会发展的正常现象,我也很赞同。没有恶,善也就无从说起,没有坏,好也更是无从说起。
2.相较而言,吉登斯《社会学方法的新规则》有了以下变动:
1.社会学的主题:社会的生产与再生产
社会学关注的是一个由主体的积极行为所构造或创造的世界。社会的生产与再生产被认为是社会成员的技能性实现,而不仅仅是一系列机械的过程。
2.能动行为的界限以及检视生产与再生产过程的方式
人类能动行为的领域是受到限制的;结构具有二重性,既起限制又起促进人类能动性的作用;结构化过程包括意义、规范和权力的互动。
3.“观察”社会生活以及形成对社会活动描述的方式
社会学观察者并不能使社会生活变成仅供观察的“现象”,这种观察独立地把观察者自己关于社会生活的知识作为一种资源(由此它被构成“调查的主题”)进行利用。
4.在作为元语言的社会科学意义框架范围内对概念进行的说明
社会学概念必须遵从一种双重解释学。社会学分析的首要任务如下:①在社会科学的描述性元语言范围内,对不同的生活形式进行解释性的说明和协调;②将社会的生产和再生产作为人类能动行为的结果进行解释。

六、《实用主义与社会学》上海人民出版社
(一)内容梳理
1.1878年1月“实用主义”一词开始使用,而在1895-1900的美国,是实用主义最先形成的阶段。实用主义三位代表人物分别是杜威、席勒、詹姆斯。
2.实用主义的基本要素是对传统理性主义,或者说是教条主义所持有的批判态度。作者表达出想要确定实用主义各种各样的代表所共同具有的一般倾向,找到究竟是什么因素使它们采用了这样的思维方式。
杜威、席勒、詹姆斯都对理性主义持有这样的看法:传统理性主义将思想与实存割裂开来,思想是内心中的,实存则是内心之外的,所以这两种实在形式永远无法汇合在一起。而把思想和实存与生活联系起来,把思想看作实在的一个要素,才是他们持有的实用主义的根本观念。
3.此外,实用主义者坚决否认纯粹智识的说法(人们一旦想到真理是纯粹客观的、非人格的,就会认为人类具有一种极其特殊的能力,即纯粹智识),他们认为:真理是人类的真理;智识绝对不能与生活相互分离,逻辑学也离不开心理学。对他们而言,所有基本的逻辑观念、必然性的观念以及证据等,均来源于心理过程。因此,真理必须符合我们的“兴趣”,符合人类:真理是为人类的生活而确立的。
所有实用主义所依赖的基本观念:从某种意义上讲,与行动有所关联的思维创造了实在本身。(p42 列举了说明思维创造性的例子,大熊星座的发现)思想显然已经创造了一个完善的实在领域:社会实在。
而在詹姆斯思想中也存在很大的漏洞,实际上,所有实用主义者都没有否认概念思维的用处,尽管它并不是实在的摹本。当他说我们不能从不连续的事物中得到连续的事物时,他利用了逻辑原则,借助了概念思维来确认附着于实在本身之上的事物。

(二)书摘
教条主义把真实的理念看成是外在实在的摹本,不管这种实在究竟是由物质对象构成的,还是由绝对精神的理念、概念或思想构成的。
如果是后一种情况,那么真理就是客观的、超验的和非人格的。

假如思维只是事物的摹本,那么我们就无法看到思维是如何掌握这些事物的;因为心灵与其对象之间有一条鸿沟。

对理性主义来说,实在是现成的,永远完成了的,而对实用主义来说,实在仍然处于形成之中,直到未来才能最终完成。(詹姆斯)

真理千变万化,处于形成、消解、再形成的过程之中;它像所有人类的事物那样,不断变化和演化。

感觉往往要比论证模式更易于体现实用主义,这也是我们尤其感兴趣的问题。实用主义经常能够及时地、强烈地感觉到心灵的多样性和思想的可变性。因此,它也喜欢用各种各样的称呼来称谓自己:实用主义、人本主义、多元主义,等等。

实用主义的核心问题是真理问题。这可以归结为三个基本论题:①真理是人的真理 ②真理是不同的、可变的真理 ③真理不是既存实在的摹本

思维的形成不是为了模仿实在,而是改变实在。p65

思维的目的并不是材料的复制,而是未来实在的建构。

实用主义与社会学之间的并行关系:社会学也是同样地看待理性,构成理性及其原则和范畴的一切,都是历史过程的产物。

实用主义是从心理和主观的角度来解释真理的。不过,由于个体太有限了,不足以单独解释人类的所有事物。所以,如果我们单纯诉诸个体的要素,就会不恰当地撇除我们必须解释的许多效果。特别是,理性怎么可能从单纯个体的经验过程中产生呢?社会学为我们提供了更宽泛的解释。对社会学来说,真理、理性和道德都是变化的结果,都包含完全敞开的人类历史。对此,我们就看到了社会学高出实用主义的地方。

社会生活往往将会为也许用世俗方式表达的真理形式留有余地,而这些真理的基础却是神话和宗教的。长期以来,任何社会都表现出了两种倾向:一是客观科学真理的倾向,二是主观感知真理,即神话真理的倾向。这同样是阻碍社会学发展的绊脚石。

与外部事物取得一致并不是真理的唯一条件:内心的反响也是条件之一。

实用主义否定的方面:对理性主义的批判,肯定的地方:宣称自己要取代理性主义。在实用主义看来,思维和实在是一个和同一过程的部分。感觉、观念和行动系列都完全是连续的。事实带来了紧张感,紧张感带来了观念,观念带来了行动。

(三)启发及困惑
1.实用主义对于观念的心理生成过程的关注,与“真理是由人所建构出来的”观点紧密联系,或许因此这成为叙事疗法的理论基础。

2.根据每个人的思维加工过程,每个人都会发展出各自的真理。

3.如何回答:为什么真实的思维不能成为可变模式的可变摹本呢?而且我们是否有证据认为作为实在复制的摹本是无用的呢?p49  像是要说明:思维是实在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

(四)延伸书目
詹姆斯《真理的意义》
席勒《人本主义研究》

——————————————————————
2020.7.7-2020.8.7
这个月阅读了吉登斯的七本书,具体书单如下:
《失控的世界》
《亲密关系的变革》
《自反性现代化》
《超越左与右》
《第三条道路》
《为社会学辩护》
《批判的社会学导论》
在此基础上,我按主题分为了三个部分来进行读书报告的撰写整理。具体如下:
第一部分:关于现代化的具体影响面向的讨论
一、《失控的世界——全球化如何重塑我们的生活》
(一)内容梳理
这本书细致地聚焦到“全球化”议题,从政治、文化和生活的多个角度深刻分析了全球化问题,集中探讨了全球化如何重塑我们的生活。作者一直秉持的观点是:“今天这个世界并没有越来越受到我们的控制,而似乎是不受我们的控制,成为了一个失控的世界。”这是他对全球化世界的强烈感受。
在我看来,他的担心确实充满了必要性。“全球化”带来了各种形式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比如因人类过度干预自然而导致生态环境破坏、不平等越来越严重等等,这些是作为同样作为一名小小世界公民的我,也在切身感受到的。而对于我们能否让这个世界不再失控,作者的答案是乐观的:“我们所体验到的那种无能为力并不是个人失败的标志,而是反映出我们的制度无能为力。我们需要重构我们曾经有过的这些制度,或者建立全新的制度。”
确乎如此,制度是个体与社会之间有效的链接物,在更与时代契合的制度之下,我们与社会的关系才能更加和谐。而这样的全球化世界,充满文化的复杂性,面临着更多的问题,需要的是更加民主化的体制。这也有赖于公民意识的大力培养,以及借助跨国的和全球性的组织。
(二)书摘:
如果我们没有任何值得我们为之牺牲的东西,那我们中就没有一个人会获得可以为之而活的东西。

原教旨主义是受到全球化影响而产生的。这个词产生于20c初,那时指的是美国某些新教徒尤其是那些拒绝达尔文的教徒的信仰。 p46有详细解释。

原教旨主义既是对全球化做出反映的产物,也是利用全球化的产物。比如印度军队广泛使用网络和邮件来建立“印度认同感”。

(三)启发及困惑
自己有时候在平时生活里的失控感、无力感有很好地被作者共情到,作者提到的,这不是个体失败的标志,而可能是制度的无能为力,给我提供了另一种思路。社会学如何实现自我?离不开推动大大小小的社会制度与个体更好地契合。

(四)延伸书目
霍布斯鲍姆《传统的起源》

二、《亲密关系的变革》
(一)内容梳理
全球化、现代化的发展,很自然地将个体、家庭及亲密关系卷入其中。亲密关系的变革成了作者在这本书里论述的中心。
1.亲密关系领域要达成哪样的变革?
维多利亚时代及其之后的妇女受到严重的性压抑,这种压抑具有双重意义,一是社会对于性的普遍压抑,另一重意义是男人对妇女的性控制与性征服。
如果不同时摧毁这二者,与性获得解放的亲密与性获得解放的亲密关系的变革就不会到来。而现在女性不仅摆脱了普遍意义上的压抑,还开始摆脱男性压抑,因而亲密关系开始变革了,这是令吉登斯略感自慰的。
女性性自主和性多元主义是吉登斯所称之的“亲密关系的变革”的基础背景。它们的共同特性是以快感而非以生育作为内容的。性同生育的剥夺,让女性开始可能同男性达成一种纯粹关系。
吉登斯对于纯粹关系的强调,使得他与福柯、马尔库塞和赖希等人区别开来。他提到的压抑是性别之间的性权力压制,而最后两人的压抑是社会对于普遍的性能量的压抑。吉登斯倡导的革命是“自下而上”的,是个人性关系的革命导致社会制度的革命。
(二)书摘
“纯粹关系”是指这么一种情景,在此,一种社会关系的达成没有外在的原因,它只是因为个人可以从另一个人的紧密联系中有所获,这样一种情景只有在关系双方对关系满意的情况下才能持续下去。它是普遍性的重构亲密关系的一部分。

(三)启发及困惑
1.亲密关系的发展前景是达成一种“纯粹关系”。这种关系的指向主要是民主。亲子、夫妻之间都走向可以较为平等沟通的状态。

2.吉登斯对于福柯“性没有受到压制,相反是受到了激励、广泛的关注和迷恋”的观点发起了挑战,表明了他对性“压抑假说”的坚持。有理有据,自圆其说,就是社会科学的力量所在了。

3.书中涉及到很多调查报告的运用、与其它理论家观点的碰撞对比,同时这本书也很体现作者的心理学学科背景。家庭部分一些观点的引述,比如对苏珊·福华德在原生家庭领域的《有毒的父母》的解读,因自己本科阶段也就关注过此类,很有共鸣。此外,也能看到马尔库塞著作的特点:缺乏对爱情的关注,强调的现代性困境大多是男性主导领域里的困境;赖希著作:大量论述爱和父系家庭。两人皆认为现代文明固有压抑性。但对于马尔库塞、赖希、福柯等人的作品,有待后期涉略以后再形成自己的认识。

(四)延伸书目
福柯《性经验史》
赫伯特·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单向度的人》
赖希作品

三、《自反性现代化》
(一)内容梳理
吉登斯、贝克、拉什三人各不相干的著作围绕着几个关键主题呈现出很多惊人的相互重合之处。其共同的关键主题呈现为:①自反性;②破除传统的观念;③对生态问题的关注。书中能看到三位学者就自反性现代化中的各方面输出观点的碰撞。

(二)书摘
“从共产主义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转移到底是“左倾”还是“右倾”呢。对这一过程的抵制,即对社会主义“成果”的保护到底是“保守的”还是属于“进步的”呢?

在工业资本主义中,生活机遇和阶级不平等取决于作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位置和对生产方式的掌握。在自反性现代性中,生活机遇——谁将成为自反性胜利者及谁将成为自反性失败者——取决于信息模式中的位置。自反性现代性中的生活机遇并不是掌握生产性资本或生产结构的问题,而是能否掌握新的信息和交流结构,并在其中谋得一席之地的问题。
在自反性现代性中扩大了的中产阶级工作于信息和交流结构的内部,他们主要以专家系统内的专家的身份工作。在信息和交流结构中,他们便是堆栈在不同位置上的信息积累和信息处理能力积累的“节点”。

(三)启发及困惑
“为什么我们在有些地方发现了自反性而不是在另一些地方呢?”“在当今的阶级分化加剧而阶级意识减弱的信息社会里,与前文提及的‘自反性成功者’相伴出现的是否还有一大批‘自反性失败者’呢”?这些提问很引人反思。就像贝克和吉登斯还指出,“贫民区中的母亲在结构的必然性和结构属性中究竟能获得多少自由来自我建构其生活叙事呢?”答案其实很清晰。

(四)延伸书目
《风险社会》
《爱之常态混沌》
日本工业社会学家小池数尾(提出“信息结构”概念)著作


第二部分:对社会政治问题的关注
四、《超越左与右》
(一)内容梳理
当代西方社会已经进入了反思的现代化阶段,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解传统化的进行以及个人自我反思能力的提高带来了大量崭新的、潜在破坏力更大的人为不确定性。左右两大阵营都无法提供全面合理的解释以及有效的对策,因此必须超越左右的认识局限,综合众多理论,建立新的理论出发点,以此来制定能够解决当代西方乃至整个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的方案。吉登斯就此给出了雄心勃勃的超越构想。

(二)书摘
保守主义按发展历史可以分为:老保守主义(p32)、哲学保守主义、新保守主义、新自由主义

吉登斯重构激进政治的六点框架(从哲学保守主义那里汲取了营养,但是保留了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价值观):
①修复被破坏了的团结,即重构个人生活与集体生活的关系,修复被极端利己主义破坏了的社会关系和家庭关系;②从左翼和自由主义的解放政治转入吉登斯提出的“生活政治”,关注人类在一个开放的和全球化的世界中如何生活的问题;③结合反思社会的出现,推行积极的信任,提倡一种能动性政治,使个人和与团体、国家与公民社会建立起积极的信任关系,以便解决贫困与社会排斥问题;④在全球化与反思的社会秩序中,克服自由民主制度的缺陷,建立一种对话民主的社会制度;⑤为建立一种积极的和反思的福利国家做好准备,并将其与解决全球贫困联系起来;⑥通过对话解决包括战争价值,冲突和性暴力等在内的各种暴力问题。

现代性的风险:现代社会对世界生态体系的冲击;大规模贫困的发展;大规模破坏性武器的存在;对民主权利的大规模压制。
(三)启发及困惑
和《第三条道路》是姊妹篇,可结合起来理解。

五、《第三条道路》
(一)内容梳理
当今的社会已然发生了很大的变迁,20c70s末期在工业化国家依然占据主导地位的“福利共识”瓦解,马克思主义的信誉最终受到质疑,以及促使这一切发生的异常深刻的社会、经济和技术变迁。社会民主究竟还能否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政治哲学而延存下来?作者对此持有很乐观的态度,但前提是社会民主党人愿意去修正既有观念,并找到第三条道路。
一条既不同于美国的市场资本主义,又不同于苏联的共产主义的独特道路。这种“第三条道路”的意义在于:它试图超越老派的社会民主主义和新自由主义。而它面临着五种两难困境:全球化、个人主义、左翼与右翼、政治机构、生态问题。

(二)书摘
“第三条道路”指称社会社会民主的复兴,即在过去一个世纪中,社会民主主义者不得不经常进行的阶段性反思主题的当下形态。

社会主义一开始是作为与个人主义相对立的思想体系而出现的,只是后来它才把重点放到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上。在共产主义随着苏联的兴起而获得特定的含义之前,它在很大程度上是与社会主义一词彼此重合的,两者都是试图维护社会或共同体的首要地位。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如果让资本主义任其发展下去的话,它在经济上是缺乏效率的,在社会上是严重分裂的,而且从长远看来,资本主义无法实现自身的再生产。

西方社会主义的主要形态是社会民主主义,一种温和的议会制的社会主义,其基础是得到强化的福利国家。

某些经济部门应当从市场中抽离出来,这不仅是因为市场本身有缺陷,还因为某些对国计民生至关重要的产业不应掌握在私人手中。

在鲍比欧看来,左和右之间的区别不纯粹是一个正反两极的问题,一个主要的标准在将左与右进行区分的过程中不断地重现,这就是:对待平等的态度。左翼倾向于更多的平等,而右翼则认为,社会必然是阶层化的。

新民主主义想要弱小政府,而社会民主主义者则一直热衷于扩大政府。第三条道路则认为有必要重构国家:超越“把国家当敌人”的右派和“认国家为答案”的左派。

政府和公民社会之间并不存在永久的界限。根据情况的不同,政府有时候需要比较深入地干预公民社会的事务,有时候又必须从公民社会中退出来。
国家不能消解为公民社会:“如果国家无所不在,那么它也就不存在。”

家庭是影响整个社会的各种趋势的一个交会点:不断扩大的性别平等、越来越多的妇女进入劳动力市场、性行为和性期待的改变,以及家庭与工作之间关系的转变,都首先体现在家庭之中。

只有当强有力的家庭纽带不仅向内看而且向外看时,它才可能成为加强社会凝聚力的一种重要资源。这就是我说的“社会整合性家庭”的真正含义。家庭关系是更广意义上的社会生活结构的组成部分。

(三)启发及困惑
1.很全面地了解到了各种政治道路及其党派,包括它们的发展轨迹、各自的优缺。比如老派社会民主主义、新自由主义、保守主义。也会启发人去思考到底政府的管控和自由的市场以多大的比例、怎样的方式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会比较好。
2.作者有失偏颇的一些点:“因为左翼总是与社会主义联系在一起的,而现在社会主义——至少,作为一种经济管理体制的社会主义——已经淡出了历史舞台。
3.撒切尔的新自由主义与布莱尔的社会民主主义,有哪些区分?前者倡导市场自由化,后者接受了前者的大部分观点。
4.左翼与右翼?左翼一般是和社会主义联系在一起,追求社会正义,强调政府在促进这一目标的实现中发挥关键作用,“现在左翼就是坚信政治”。而如今这两者的区分愈加不具有意义。

第三部分:关于社会学学科的论述
六、《批判的社会学导论》
(一)内容梳理
本书具有强烈的历史取向,反映的是作者内心深处对于社会学的看法,对于了解他整个的思想体系是十分基础的。在吉登斯看来,社会学必须被看作是具有破坏的品质,社会学研究必然要揭露当今世界所必须面对的基本社会问题。把社会学研究类比自然科学研究,这是他所不认可的。

为了更好地理解当今工业社会,他提出就必须借助三种社会学的想象力,它们是历史的感受力、人类学的感受力和批评的感受力。

“批判必须以分析为基础”,在这种思路的驱使下,作者将达伦多夫的观点就拉尔夫·米利班德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国家》表达出的观点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让大家明确了关于工业社会性质的对立观点,从而推动形成我们对这个世界最有可能出现的发展趋势的认识,以及对于有关社会变迁方向的最现实选择的认识。在考察了西方社会与世界其它地方之间的关系后,我们就更能理解西方社会的各种变迁。

(二)书摘
历史的感受力主要针对传统而言,重新发现我们刚刚经历的过去——“刚刚消逝的世界”,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现在;人类学的感受力重要则在于它能让我们欣赏到这个世界上存在的多姿多彩的人类生存方式,并对那些濒于消失的社会生活方式保持鲜活的记忆。而这前两者的结合更能让人摆脱那种仅仅从眼前的社会类型出发进行思考的限制。第三种想象力关注的则是未来的各种可能性,它把对现存社会形式的批判作为社会学的任务。

(三)启发及困惑
当代世界体系形成的意义。
四、延伸书单
拉尔夫·米利班德《资本主义社会的国家》——公开标榜马克思主义的著作,与达伦多夫的观点相去甚远。他的作品也是重新检视国家的第一批成果之一。

七、《为社会学辩护》
(一)内容梳理
在这本书中,作者吉登斯向“社会学将走到尽头”的观点提出了挑战,表明了社会学将继续在社会科学中占有重要位置。他审视了社会学的过去,以及当前学术的种种发展趋势,挖掘了社会学的传统和遗产的许多方面,孔德,涂尔干,帕森斯,马歇尔和哈贝马斯都被包括在其中。此外,他还将社会学工作与当前政治问题直接联系起来,并将社会学这门科学置于众多的社会理论和政治问题的环境中。
在社会学发展的某些阶段,它与政治右翼之间一直有着密切的联系,右翼主要是指那种不推崇革命的保守派。在60年代以来,社会学已经渐渐的与政治联系在一起了,并且变成了对当前社会表示不满意的人的阵地。
(二)书摘
社会学是一门概括性的学科,首先它涉及现代社会或者工业社会的现代性问题,也就是现代社会的特征和动力学问题。

为什么社会学似乎经常研究一些明显是常识的问题,这其中还有另外一个更微妙的原因,那就是社会研究不会,而且不能与他所描述的社会世界分离开来。明显的知识,也仍然是通过常规的社会研究得到的,无论这种社会研究是由政府研究者还是专业社会学家进行的。经验研究,社会学理论和学说以及社会学概念都能成为我们日常知识的一部分,以至于形成所谓的常识,例如今天许多人都会问一个领导是否具有魅力,讨论道德沦丧问题或者谈论某人的社会地位,所有这些概念都来源于社会学语言。

社会学的发展趋势,首先是权力中心从美国转移到了欧洲。在二战后早期,英国已具有世界声誉的人类学家而自豪,相比较而言在这个时候,没有什么著名的社会学家,然而现在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已经颠倒过来了,英国社会学现在已经有许多具有世界声誉的社会学家。

今天在整个社会科学甚至人文学科的争论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大多数问题都引进了社会学的内容,在后现代主义后,工业和信息社会全球化,日常生活变革,性别与性,工作和家庭性质的变迁,底层阶级以及种族问题的争论中,社会学者引领着潮流。这些变化就意味着,社会学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其中一些必定是调查或者经验研究工作,但有一些必定是理论工作,社会绝不仅仅要发展学术本身,而且社会学思考对于我们把握重构今天生活的社会因素是至关重要的。社会生活已经变得分散而多元,充满了许多新的不确定因素,这时帮助我们理解这个社会就成了社会学创造性思维的事情了。

关于这一点,威尔逊的看法自然非常重要,社会学家应该将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当前那些改变社会生活的变迁的实际意义及其政策决策方面,然而如果社会学还不关注他的大问题,那么社会学的确会变得越来越沉闷,而且很有可能瓦解。

当新自由主义随着正统社会主义消失殆尽之时,社会学应该重新磨一磨自己的刀刃,有些个股的问题我们需要新答案,而有一些问题本身就是新产生的与以前的时代一样,要想解决这两个方面的问题,我们就需要尼尔斯所说的社会学想象力这剂良药,社会学家们,请不要灰心失望,你仍然可以赢得一个世界,或者至少可以说明和解释这个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学从不过时。)

当用过去来推想将来的时候,循环往复就使将来变成过去。

(三)启发及困惑
1.英国社会学家威尔逊建议社会学家从事与公共政策问题直接相关的研究,并加入到他们的工作所可能引起的广泛的激烈讨论中去,我也觉得这样的建议是特别有道理的。因为政治领域中出现的许多问题,确实都是与诸如福利,犯罪或家庭等相关的社会学问题,社会学工作不仅与特定的政策问题相关,而且能够把握这些政策可能产生的后果。
2.(后传统社会)现代性的一些关键词:不确定性、风险。
3.60年代成为社会学的高峰期,可以怎样理解?

读书总结: 2020.6.7——2020.7.7

第一个月因为毕业等等琐事,只读完了吉登斯4本作品。
具体书单如下:
《现代性与自我认同》
《民族-国家与暴力》
《社会学方法的新规则》
《现代性的后果》

参与读书会的第一个月,我暂时跳过对了古典四大家的系统化阅读,首先选择了对当代社会学家吉登斯的作品进行阅读。一方面是因为我深深地感受到吉登斯的魅力,能够如他一般在政界与学界里游刃有余的人实属少有,且二十一世纪以来,吉登斯以后似乎是没有其他欧美名社会学家,再在中国掀起波澜。另一方面,他的社会学理论奠基于古典三大家之上,阅读其作品,可以对前人经典有个比较好的统领性观感,并且便于对当下更贴近我们自身的时代拥有更清晰的认知。

这个月阅读量虽小,但所幸的是,在阅读的过程中,我还是较为顺利地抓住了吉登斯思想里传达的一些东西,获得感较佳。关于他的作品,其中首先需要被提及的便是其围绕“现代性”展开的一系列论述。总体的逻辑思路,大体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三段论切合。

在他的引导下,我们首先能对“现代性”有个更加清晰的认知,这包括:
①“现代性”动力的三种来源:时空分离、脱域机制的发展、知识的反思性运用;
②四种制度性维度:监督(对信息和社会督导的控制)、军事力量(在战争工业化情景下对暴力工具的控制)、工业主义(自然的改变:“人化环境”的发展)、资本主义(在竞争性劳动和产品市场情景下的资本积累);
③特征:和全球化及抽象体系密不可分、风险与机会并存等;
④具有严重后果的风险:极权的增长、经济增长机制的崩溃、生态破坏和灾难、核冲突和大规模战争;
⑤对后现代的构想,也称为“乌托邦的构想”,对应四种制度性维度展开:世界民族—国家体系、世界军事体系、国际劳动分工体系、世界资本主义经济。

具体来看,作者对现代性和抽象体系之间关系的分析,让我印象深刻。抽象体系由象征标志与专家系统组成。我们所生活的世界里,的确充满了各类的符号标志,专业知识。前者的普及化程度让我们每个人都在无形中习得它们,而对它们不约而同的遵守,则帮助我们实现了现代社会生活的顺利开展;后者也与我们的生活紧密关联,人类可及之处或不可及之处都充满了专业知识。我们可能不信任所遇到的任何一位陌生人,但是我们却会自然地与每一位抽象体系代理人打交道。这些能充分体现出,对抽象体系的信任既是时空延伸的条件,也是现代制度所提供的日常生活中的安全的普遍性条件。

当然,现代性不可避免的具有两面性。于是作者这样发出了这样的提问:“信任与风险,机会与危险,现代性的这些两极相互矛盾的性质渗进了日常生活的所有方面,也影响着地方化和全球化之间的相互嵌入过程。我们,作为整体的人类,究竟在什么程度上能够驾驭那头猛兽?或者至少,能够引导它,从而降低现代性的危险并增大它所能给予我们的机会?”

降低现代性的危险并增大其给予我们的机会,成为了作者关心的议题。通过他对“后现代性”,他称为“后传统社会”提出的乌托邦构想,能看出他对“现代性”还是持有一种较乐观的态度的。但是,由于“现代性”具有的反思性特征,但人的反思水平是不一致的,这就带有了很多不确定性,我们对周围的世界是失控的,最终会否走向作者的乌托邦构想,无从得知。

最后,记录一下日后需要回过头来补足的一点:
在按人物阅读方面有一定积累之后,再按一些专题把不同人物的书籍结合起来看。比如吉登斯书中反复谈及“极权社会”,之后可再结合弗洛姆《逃避自由》等书,对“极权社会”深入理解;联系涂尔干《社会学方法的基本准则》,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再看吉登斯《社会学方法的新规则》。
[ 此贴被周悦在2021-04-16 15:19重新编辑 ]
Posted: 2020-07-09 21:43 | [楼 主]
吴雨霞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52
威望: 52 点
金钱: 520 RMB
注册时间:2019-04-10
最后登录:2023-11-28

 

按照自己的规划,做到有条理有系统地阅读就可以啦。第一个月就读吉登斯,不容易哦
Posted: 2020-07-19 16:28 | 1 楼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西农四为读书会

Total 0.338855(s) query 4, Time now is:11-30 11:50,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