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5月读书报告
书目:亚里士多德 《政治学》
洛克 《政府论》(下)
贺雪峰 《新乡土中国》
10年4月读书报告
书目: 斯宾塞 《斯宾塞教育论著选》
《社会静力学》
《国家权力与个人自由》
《社会学硏究》
10年2月25日至3月28日读书报告
书目: 马尔萨斯 《人口原理》
吉登斯 《第三条道路》
孔德 《论实证精神》
塔尔德 《模仿律》
09年10月中旬至12月中旬读书报告
读书书目:涂尔干 《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冯友兰 《中国哲学简史》
郑大华 《梁漱溟传》
杨伯峻译注 《论语译注》
南怀瑾 《论语别裁》(上)
柏拉图 《理想国》
(美)罗伯特•所罗门 《大问题》
(美)托马斯•香农 《生命伦理学导论》
涂尔干在《社会学方法的准则》里首先定义了“社会事实”,接着提出了在研究社会事实时应遵守的几个原则,其最主要的目的是使社会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涂尔干这本书无疑为社会学做出了具有里程碑式的贡献。涂尔干所订立的原则十分严格,有些是很难比较好地遵守。比如:摆脱一切预断。(后来演变成“价值中立”)这引发了人们激烈的讨论,到底能否真正做到?关于这一问题的回答,到了韦伯那里才得到比较好的综合。我认为涂尔干所提出的准则就像柏拉图的理想国那样,在现实中是很难做到的,但我们应不断地去接近这些准则,因为遵守这些原则所得结果才能比较好的反映事实,这才有助于我们寻找真理。
由于在上哲学导论课,看了一些关于哲学入门的书和想了一些问题,在这就一起讲吧。《大问题》是一本很好介绍西方哲学的书,它不仅详细地介绍了西方哲学的主要内容,更为重要的是引导我们去思考。虽然会因找不到答案而苦恼,但感觉还是有不少收获。而《中国哲学简史》则比较通俗易懂的介绍了中国哲学思想。虽然中国的哲学没有西方的那么全面,更多地倾向于人生哲学,但其博大精深是毋庸置疑的。哲学就是一门指导我们更好地生活的艺术。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就是其主要方面。《梁漱溟传》就是以梁漱溟“回答”这两个问题为主线的。对于人生问题的回答,梁漱溟出入与西方、佛家和儒家思想之间,几经转变,终归儒道。对于社会问题(中国的出路问题)的回答,他致力于中国的乡村建设和社会活动。在梁漱溟身上,我看到的是傲骨与正气。同时,我在思考为什么梁漱溟最终选择了儒家思想?前辈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对于我们来说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上了焉庆丰老师的课,使我对这一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以下只是我一些个人不成熟的看法:我越来越觉得靠西方思想不能解决我们的人生问题,主要是因为西方思想与我们不太合适。尽管我们越来越西化,无论是生活上,还是思想上,但中国传统文化根植于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心中(比如:我们的重视家庭伦理观念与国家观念),对我们的人生起着重要的影响。我们对人生问题的回答就有点与现在社会学本土化问题相似。社会学是一门与实际社会紧密联系的学科。西方的社会学理论无疑是建立在其特殊社会事实上,拿西方社会学理论解析中国社会或者用中国社会事实检验西方理论有时难免不适合。中国要建构自己的社会学理论必须是建立在中国的社会事实上,而社会事实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因此,我们需要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思想,再取西方思想的精华,走中国自己的社会学道路。西方的价值观与我们不一定合适,了解更多中国传统文化或许会帮我们更好地回答人生问题和更好地生活。正是有了这样的思想,我看了《论语译注》和《论语别裁》(上),了解了解中国文化。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以讨论“正义”为主线,表达了自己的政治理想。柏拉图构建的理想城邦是一个理念,在现实世界中不可能存在,现实世界只是理念世界的模仿,现实城邦只要不断接近理想城邦就可以说是正义的。理想城邦遵循“正义”的原则,即每个人只当任最适合自己的职业。其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城邦最大的幸福。其幸福是以城邦为单位的,而不是个人。在这本书里,柏拉图提出了不少先进思想。如:极重视教育,尤其是儿童教育;按人的能力划分等级而不是出身;理想模型的提出等等。虽然有些思想不太符合我们的观念和忽视了人的情感,但只要明白柏拉图的“正义”原则和目的就不难理解了。
这两个月看的书比较乱,希望下个月能系统地读些经典吧!
[ 此贴被卢庆新在2010-06-19 23:20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