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
|
无图版
|
风格切换
|
Home首页
»
您尚未
登录
注册
|
返回主站
|
研究生读书
|
推荐
|
搜索
|
社区服务
|
帮助
|
订阅本帖更新
社区服务
风格切换
yellow
moon
wind5
gray
wind
blue
black
green
movie
pink
短消息
收件箱
发件箱
消息跟踪
写新消息
控制面板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查看个人资料
好友列表
用户权限查看
交易币管理
积分转换
特殊组购买
收藏夹
我的主题
统计排行
基本统计信息
到访IP统计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
在线统计
会员排行
版块排行
帖子排行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本科生读书报告
»
3月份读书报告
>> 中心读书报告
|- 中心研究生读书报告
|- 毕业研究生读书报告
|- 本科生读书报告
|- 华中大读书会观察
>> 经典阅读读书会
|- 西农四为读书会
|- 安大知行读书会
|- 北工大群学读书会
>> 华中趣事
|- 读书趣事
|- 生活趣事
|- 种种逸事
|- 2012年调查趣事
|- 2011年暑假调查
|- 2010年调查趣事
>> 友谊第一,读书报告
|- 齐民学社读书会
|- 安徽师大公管管理读书会
|- 中南财经政法读书会
|- 河南大学三农发展研究会
|- 华东理工大学读书会
|- 武汉大学少年中国学会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三农学会
>> 三农研究读书会
|- 本会成员
|- 本会事务
|- 读书交流
>> 读书交流
|- 读书汇
|- 好书互借
|- 读书心得
|- 好书推荐
交 易
投 票
本页主题:
3月份读书报告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彭婷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17
威望:
17 点
金钱:
170 RMB
注册时间:2008-12-14
最后登录:2010-06-16
小
中
大
3月份读书报告
书目:维尔纳-格茨 《欧洲中世纪生活》
费孝通 《乡土中国-生育制度》
米德 《心灵自我与社会》
张中行 《禅外说禅》
感想: 《欧洲中世纪生活》
这本书其实是历史编纂学新领域——日常生活史研究的一个范例,聚焦的是中世纪早期及中期的欧洲社会生活。日常生活史研究重在推进一种积极的历史意识,或者说叫历史自觉,它指出我们日常生活里的每一事物都不是理所当然,都可以成为人们积极怀疑和反思的对象。它试图引导人们——更多的是普通人,摆脱潜藏在意识中的历史精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这里存在一个视域的转换,意即我们的眼光不再一味集中在那些处于时代风口浪尖的人,那些与普通大众有着距离感的归属社会上层的社会精英们,我们开始关注普通人并且认可平凡生活的历史价值。更进一步说,是将人从“阶级”、“阶层”中剥离开来,将其视为生动的活体来探寻其生活圈子和生活样式。由于该类型研究的内容属于社会史和文化史的交叉,故而采纳了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的方法。“日常生活是怎样被融进机构的、空间的和社会的环境,即是说在已给定的先决条件下,提供了哪些日常生活的方式”从这句话里不难看出它不是简单的描述摆在你眼前的或者过去了的生活面貌,而是要根据结构的条件力图解释各种政治的、社会的、文化的诸多对象。从本书的内容看,西方的社团发育及早,这一现象几乎贯穿了整个欧洲中世纪生活的始终。“中世纪的生活完全是社团的生活,它是按照家庭的模式由合作的因素确定下来的。在修道院的社团里,在作为邻里联合体的农民的村庄里,在领主的家庭里,或在人口稠密的城市里。”(这不禁让我联想到咱们社会学何以出生在西方这片土地的一点苗头。)此外,童年、主权国家、教区和修道院、议会、市民阶层、城市等概念在这本书里找到对应的现实基础。个人觉得,在理解西方文化—学科发展的路上,中世纪历史是一定绕不开的。那些已经移植或者说强迫性移植到当前中国教育体系之内的、渗透到中国人生活及思维方式的诸多知识、科学、观念为什么只在西方土壤里长出来?是什么力量促使相对晚熟的西方文明在短暂的两三百年间迅速窜到历史发展的前列呢?而当我们回望自身所处的这个内蕴深厚、无法被轻易言传的文明,以及她留下来的暂被埋没的遗产时,怎能不感觉伤心、可惜而又惭愧呢?西美尔真的言中了,我们的时代可以逃过所谓的“文化悲剧”——客观的文化在不断发展,主观的文化则日益贫乏,个人再也不能掌握客观文化内容的丰富多彩——吗?
《乡土中国生育制度》
乡土中国部分,费老抓住熟人社区的根本特征来描绘传统中国社会的轮廓,说明了文字下乡、差序格局、礼治秩序、权利秩序等问题。这本书可供挖掘、品味的东西无疑很多,读来也非常亲切有趣。生育制度,话说是费老个人最满意的一部作品,研究理路确实也是纯社会学的,它的理论基础是结构功能主义,依据的事实是传统中国的婚姻生育状况。费老从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及团体、社会秩序的维系与变迁各方面来阐明由两性关系、婚姻家庭、亲属氏族等要素结合而成的生育制度。紧扣需要决定功能的理论预设,以一代万,认为任何社会结构及其间的种种制度、法律、道德、风习都是为满足人的需要而发生的,它们是手段。社会秩序能否有效地维持下去取决于满足人们需要的程度。而社会变迁则意味着人的需求层次已经变化了。读完此书不禁有一种强烈的感觉——仿佛先在的秩序建立者、卫道士就是天生的社会学家、生物学家并且老早就懂得工具理性,明白怎样做对这个社会最好,怎么办才能保护这个社会平稳运行。读书会上刘锐学长说这是结构功能主义理论本身的问题,因为其逻辑是单纯从社会向生理推的。嗯,应该是这个道理。费先生的书以后还要好好看,社会学的经典理论更要好好看。
《禅外说禅》
一谈及宗教,普通人立马联想到神秘玄虚一类的东西,而喜阅佛书、或者有志于研究它的人总会被一些门外汉误以为心理有问题、至少是社会适应不良。如斯尴尬不仅存在于宗教,也存在于知识领域的很多方面。知识分子的孤独大概真的是难以为外人道矣!
人是生而有欲的,欲望得不到满足就产生了苦受。儒道佛三家其实都想解决人生诸般烦恼,只是方式方法不同。儒教虽主张“率天命之谓性”,但仍希图以礼节欲,道家潇洒淡然些,“知其不可而安之若素”。于是你看见传统儒士总一副严肃认真的样子,而道士呢,永远留着银白的长长的胡须,手拿一拂尘,背上系一只斗笠,来去飘忽,真是过着闲云野鹤的日子哩。这样的映像当然有艺术夸张的成分在里面。但佛家就不肯这样“轻率”了,一定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即是要灭欲。可是断欲破执谈何容易,就不得不有千般说法来阐明耳闻目见均是空幻,一切事物皆因因缘和合而成故而易散。你见那形貌美好、举止不凡的女子,心中甚是喜欢,却不知眼前的不过是一滩血污、一堆白骨。又见那翡翠杯、白玉盘里的琼浆玉露、珍馐美味,想象着它们的美妙滋味,殊不知下肚的不过是伪装诱人的慢性毒药。可光说不练假把式,于是又有万种修行,戒、定、慧、摄心、内观,多如牛毛、俯拾即是。通过论佛禅修解脱人生苦的成功者固然是廖若稀星,可是这股大勇无畏的气概却非常值得人们敬佩。等到后来,那些学佛讲佛的人大概发现断欲而致“来去自由,心体无滞”的境界难以成功,于是转向新的一路。这一路即是禅宗。禅宗的真精神我个人理解的是平等心,须知世间万物本无好坏,加上人的价值判断后好坏就产生了。你喜欢、欢迎评价高的东西,厌恶、排斥评价低的东西等于有了欲望,有了分别心,也就陷入了二元对立。欲望得不到满足烦恼就来了。可见烦恼的根源确不在欲望本身,而是评判、分别心。倘若我们能廓清评判的迷雾,打破这个顽固的二元对立,平等心与接纳就会在心间升起,静寂安宁就得以常驻。
佛教在东方心理学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它内观觉知的方法帮助很多患有神经症的朋友找回到了完整的自我和生的喜悦。这是我后来才知道的。有位心理学家曾经说过——神经症是人类痛苦的缩影。我们每一个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神经症的症状,只是程度有所不同。佛教-禅宗内蕴的智慧在于帮助人们有效地遏制“应该之暴君”对自我施加的暴力,启迪人们运用自身的力量来求得与社会自然的平衡。
至于米德的《心灵自我与社会》,其实可讨论的非常多,实在无奈读的时候太过粗略,再者时间过去太久,所以很多内容都记不得了,唯独记得书里面这样一句话,即“心灵、自我完全是社会的产物。而语言作为一种有声的姿态,为它们的出现提供了机制。社会过程中,通过姿态的会话的内在化,心灵自我产生了。”我想这句话大概道出了整本书的写作主题吧!总之,这个月读书不是很好,没什么条理又有点偏情绪化,加之计算机考级之类的事情搅得人有点“心神不宁“,对读书就懈怠了。尤其让人烦恼的是写不出东西来,或者总是词不达意,于是就拿写读书报告来练练,所以其间不乏废话或傻话,希望各位包涵。
下个月定好好读经典,好好写报告,争取达到更好的读书状态!也希望每一位读书会成员都好好加油,向着自己的方向坚实地跨出每一步!!
Posted: 2010-03-29 20:02 |
[楼 主]
刘大龙
美梦易醉,红颜易老,莫若苦练内功,健全人格@@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1
发帖:
729
威望:
731 点
金钱:
7310 RMB
注册时间:2008-04-19
最后登录:2017-10-23
小
中
大
你读书很不错,现在已经开始量到质的变化了,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你会发现更大的变化。继续坚持,必有所成!
Posted: 2010-03-29 22:11 |
1 楼
杜鹏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3
发帖:
656
威望:
656 点
金钱:
6560 RMB
注册时间:2008-04-20
最后登录:2020-08-18
小
中
大
不错,读书很有想法。
关于历史的视域问题。那种宏大的叙事和叙史模式看起来似乎特别诱人,但如何从历史的平凡本真的一面去发现人类社会生活的路径,似乎也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我总觉得历史进程中很多宝贵的东西经常被过于过于光线的英雄人物和波澜起伏的历史事件所遮蔽,在惊涛巨浪背后还是有着较为沉稳的涓涓细流,并且,这种细流也是文明发展后劲的源泉,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中所做的或许是一个较好的尝试,即剖析宏大事件背后那些更为深刻更为稳定的东西,这种历史视野也应该是社会学与历史视野的一个交汇的地方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Posted: 2010-03-29 22:41 |
2 楼
袁明宝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277
威望:
277 点
金钱:
2770 RMB
注册时间:2008-04-06
最后登录:2014-01-22
小
中
大
进步很快。现在读书的状态也越来越精进了,加油
深山老林 闭关修炼
Posted: 2010-03-30 22:24 |
3 楼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快速跳至
>> 中心读书报告
|- 中心研究生读书报告
|- 毕业研究生读书报告
|- 本科生读书报告
|- 华中大读书会观察
>> 经典阅读读书会
|- 西农四为读书会
|- 安大知行读书会
|- 北工大群学读书会
>> 华中趣事
|- 读书趣事
|- 生活趣事
|- 种种逸事
|- 2012年调查趣事
|- 2011年暑假调查
|- 2010年调查趣事
>> 友谊第一,读书报告
|- 齐民学社读书会
|- 安徽师大公管管理读书会
|- 中南财经政法读书会
|- 河南大学三农发展研究会
|- 华东理工大学读书会
|- 武汉大学少年中国学会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三农学会
>> 三农研究读书会
|- 本会成员
|- 本会事务
|- 读书交流
>> 读书交流
|- 读书汇
|- 好书互借
|- 读书心得
|- 好书推荐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本科生读书报告
Total 0.175319(s) query 4, Time now is:11-23 19:49,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