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 后 的 批 判
——对《单向度的人》的反思
胡 闯
内容提要: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一代重要人物,马尔库塞对社会进行了深刻反思,特别是对现代文明的批判更是入木三分。《单向度的人》是马尔库塞中晚期的代表著作,也是其批判精神的核心反映,他认为现代文明下的社会是单向度的,是建立在技术合法性之下的,同时,现代人的思想和社会的风气也呈现单向度的势态——社会和人失去了批判精神。当然,作者也提出了某些解决之路,既利用亚阶层的力量。但是,如作者自己分析的一样,“辩证理论没有被驳倒,但它提不出治疗的办法”,“任何方式也不能证明,这(实践)将是一个好结局” 。《单向度的人》是批判学派的一个高峰,作品中对现代文明的彻底批判以及作品中表现出的对现实重构的失望,也让批判学派走上穷途末路。这是最后的批判。
一、 作者简介及作品中重要名词解释
1. 作者简介
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1898—1979),美籍德裔哲学家,法兰克福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1898年7月19日出生于柏林一个资产阶级犹太人家庭。1917年—1919年间曾参加德国社会民主党左翼,后完全退出政治活动。192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33年进入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1940年加入美国籍,起先服务于美国战略情报处,后到哥伦比亚、哈佛、加利福尼亚等大学任教。
马尔库塞的哲学思想深受黑格尔、胡塞尔、海德格尔和弗洛伊德(1856~1939)的影响,同时也受马克思早期著作的很大影响。早年试图对马克思主义作一种黑格尔主义的解释,并以此猛烈抨击实证主义倾向。马尔库塞的美学思想是其社会批判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单向度的人》中,他指责艺术的大众化和商业化使之成为压抑性社会的工具,从而导致人和文化的单向度。马尔库塞的美学思想是其社会批判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主要著作有《理性和革命》(1949);《爱欲与文明》(1955)《单向度的人》(1964);《论解放》(1969);《艺术和永恒性》(1976);《审美之维》(1978)等。
2. 名词解释
单向度:指现代资本主义的技术经济机制对一切人类经验的不知不觉的协调作用。
第二向度:否定性和批判性原则,既把现存的世界同哲学的准则所揭示的真实世界相对照的习惯。哲学的准则能使我们理解自由、美、理性、生活享受等等真正性质。
异化:马克思的异化概念表明了再资本主义社会中人同自身、同自己劳动的关系,异化作为社会现象同阶级一起产生,是人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及其产品变成异己力量,反过来统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
艺术的异化:马尔库塞认为艺术应当有的性质。既对异化了的存在的自觉超越。艺术的异化是相对于艺术的同化而言的。
需求:这里不是经济学上的需求。需求分为真实的需求和虚假的需求。需求是历史的需求,是否为需求,取决于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制度和利益是否认为它是值得向往和必要的。
虚假的需求:那些在个人的压抑中由特殊社会利益强加给个人的需求:这些需求使艰辛、侵略、不幸和不公平长期存在下去。
概念:概念脱离了事物的本质存在,概念的意义被限定在对特殊的操作和行为的表象上,概念和相应的一套操作室同义的。
二、 《单向度的人》的论述逻辑和总体思路
1. 马克思的论证逻辑
马克思在论证资本主义的罪恶和对工人的剥削时,主要利用剩余价值理论和异化,这是马克思批判的核心。
马克思的批判中,“一种是像《资本论》所做的那样,从剩余价值理论出发,批判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另一种是像《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所做的那样,以异化理论为出发点,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对人性的摧残” 。
然而,近一个世纪以后的资本主义腐而不朽,却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这是否说明了马克思理论的失败?
2. 剩余价值理论批判的无力
马尔库塞生活的时代,由于技术发展和自动化,阶级剥削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关注,工人阶级已经失去了先天的革命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机械化使花费在劳动中的体力数量和强度日益减少,机械在劳动中发挥了更大作用,马克思提出的对工人的压迫和压榨失去了意义;
2) 职业分层进一步显示出同化趋势,“蓝领”工人的劳动相对于“白领”工人正在衰减,自动化否定马克思的“资本有协同”;
3) 劳动特点和生产工具的变化,改变了劳动者的态度和意识,工人开始依赖工厂,并愿意成为工厂的一部分;
4) 新技术的劳动世界迫使工人阶级否定立场衰弱,它不再表现为现存活生生的矛盾,组织者和工人都依赖工具,陷入了恶性循环。
由此可见,马克思剩余价值批判不能适应马尔库塞时代的批判需求。
3. 异化的批判逻辑
《单向度的人》同样是对资本主义现代文明的批判,马尔库塞作为新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代表,他延续了马克思的论证逻辑。
马尔库塞时代,剩余价值批判方式不适用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而失去战斗力,但第二种批判显示出批判的后劲。用剩余价值理论看当时资本主义社会,只能看到“矛盾消失了的世界”,但是用异化理论,所看到的资本主义社会正世风日下。
根据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异化作为社会现象同阶级一起产生,是人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及其产品变成异己力量,反过来统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资本主义成熟时期,人创造的东西(机器、文化)正加强对个人的控制。在马尔库塞看来,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是“病态的社会”,它压抑扭曲了人性。
4. 行文的思路
作者分三个部分来论证现代文明的单向度悲剧:单向度的社会、单向度思想、抉择的机会。
首先作者展示了现代社会的现状,既在社会需求、政治活动、文化生活和言论舆论上失去批判,受控下都成为单向度的社会;接着,作者论述了推动这种单向度的内在机制,即单向度的思想的支配:从否定性思维到实证思维,批判精神正在减少,“存在即合理”被认同;最后,作者也提出了变革的可能,只是变革的重担落在作为“被遗弃者和被排斥在外者”的亚阶层身上。
三、 对单向度的批判
1. 批判的背景——单向度的社会
1.1虚假需求和技术合理性导致的新的控制形式
虚假需求的逻辑
现代社会表面是合理的,“在发达工业社会中盛行着一种舒适、平稳、合理、民主的不自由现象,这是技术进步的标志”,然而,这只是技术合理性的目标。表面的合理下掩盖着不合理的逻辑:技术的合理性,是生产力水平提高,社会也逐渐进步,现代公民的需求得到了满足,然而,这种需求是“虚假需求”。
“虚假的需求”是指那些在个人的压抑中由特殊的社会利益强加给个人的需求:这种需求使艰辛、侵略、不幸和不公平长期存在下去。这种需求超越了个人的需要,但在社会的环境中使个人不得不去追求,就在这个需求和满足的恶性循环中,现代公民生活被新的形式控制了。
人类的需求是历史的需求,即这种需求是历史条件决定的。一种“需求”是否能够成为公民的现实需求,“取决于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制度和利益是否认为其向往和必要”。这是马尔库塞对需求的本质探索,当然,他的预断是正确的。个人的需求只有在历史的范畴中才能成为需求。特别是在现代舆论的大肆扩张、以及政府绝对控制的扩大,需求完全是占统治地位的强势力量强化的结果。在这个角度上,虚假需求的产生就有了可能,占统治地位的利益可以将他们的意志转化为民众的需求。
那么,存在真实的需求吗?马尔库塞认为,“唯一绝对要求满足的需求是必不可少的需求:基本营养、衣着等”。但区分真实需求和虚假需求的标准何在?马尔库塞提出,由个人自由回答的需求是真实的需求。个人真正需要的需求是真实的需求。然而,前提是“个人能自由回答”,既不受到灌输和操纵。在现代文明下,不受“灌输和操纵”并能“自由回答”的个人存在吗?只有完全与世隔绝的人才属于这一类。
工业社会有效窒息了要求解放的需求,因为没有人可以逃脱工业社会的操纵,也没有认为这是被操控,故没有人要求得到解放的需求——既不被操纵的需求。真正的需求被封闭,工业社会制造了假的需求和自由来蒙蔽世人。这就是需求的逻辑,也是工业社会控制人的逻辑。
这里存在一个不合理的转化:不合理的需求转化成了合理的需求,个人在虚假的需求中活的自由自在。
这样的需求,促生了单向度的产生。虚假需求和技术进步的冲击,使理性服从与生活事实,异化的主体被异化的存在所否定。虚假意识和产品的灌输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公民没有了批判的精神,出现了单向度的思想和行为方式。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个人虚假需求可以得到满足,个人在满足中学会了接受,忘记了批判,一个个单向度的人就这样得到复制。
技术进步的逻辑
现代文明建立在科技的高速发展之上,科技的成就提高了生产力,使现状发挥了效力。增长的生产力证明了现状是合理的,技术的合理性推动了现状的合理。这也使现代发达国家努力建设成福利国家,从根本上说,这在塑造国家的合理性。
在马尔库塞的话语体系内,技术进步也存在内在的否定逻辑。“科学和技术的成就使现状发挥效力,它增长的生产力证明现状合理,所以现状公然蔑视一切超越性行为”,现状需要保持现状的稳定,而技术的进步属于超越性行为。因此,在工业社会最发达的地区,存在两个特点:“趋于完善技术的合理性,和在既定的制度内进一步遏制这种趋势”。
1.2通过对变革的遏制封闭政治领域
现代国家在努力遏制变革保持统治的稳定。在工业社会最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形成全民动员的社会,这些国家融合了福利国家和战时国家的特色。对变革的遏制,也导致了政治领域的封闭。
在发达的现代工业国家,变革失去了革命的基石——工人不再能够被调动起来闹革命。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不能再用在现代工人阶级身上。工人不再是受绝对压迫、绝对贫困的一个阶层,阶级矛盾的弱化,使工人失去了成为革命力量的可能。
在世界各地,对于变革的遏制都在进行。
在发达国家,技术进步及自动化使劳动力和个人分离,劳动力成为了独立的对象。在生产过程中,人的劳动力所占的比重减小,机器的作用在增多,意味着敌对势力(工人阶级)的政治力量的衰减。发达国家的国家福利化,将进一步遏制革命。
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也面临相似的情况。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如右图,苏联的建设还处于第一阶段。在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中,仍然是利用科技的强大力量来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共产主义的官僚们为了保持其特权地位,仍需要运用技术进步,提高生活水平。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有制,让苏联劳动者和生产资料进一步分离;在运用科技过程中,劳动力和劳动个人的分离:这两个因素一起导致苏联遏制变革的可能。
在其他后发展中国家,其发展必须运用发达的科技。其发展途径只有两条:新殖民主义形式、原始积累的恐怖主义制度。变革也在其控制范围内。
总之,现代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封闭了政治领域,特别是发达国家的福利国家发展方向,减少了革命的可能。
1.3文化和艺术被同化,导致压抑性贬黜
高级文化本身是批判的,在其产生时只为少数特权阶级享用,这种和普通阶层的脱离使其高于生活,因而有批判的向度。现代文明中,高级文化和现实是共存的。
“通过消除高级文化中敌对的、异己的和越轨的因素,来克服文化同社会现实的对抗”,这种对双向度的清洗,让高级文化失去批判性;同时,高级文化被用于商业活动,作为一种交换价值被异化,“灵魂的音乐也是推销商品的音乐。计算的是交换价值,而不是真理的价值”。高级文化成为了物质文化的一部分,丧失了真理性。
艺术的魅力在于其异化,艺术异化是其创作的精神超越。但是,现代文明领域,同化力量吸收了艺术的另一批判向度。“只有当形象活生生拒绝和驳斥既定制度时,艺术才能说出自己的语言”,艺术包含着否定的合理性。但是,这种大拒绝现在被同化了。
艺术的普及虽然打破了文化特权,建立了文化平等,但是它失去了未受保护的领域,艺术的真理性也在流逝。艺术需要升华,然而,现代文明在用直接满足取代间接满足,这就是所谓压抑性的贬黜。技术现实限制了升华的范围。
艺术和高级文化的普遍化、平民化,让其失去了原有的神秘性,从而使享受“高级文化”的大众获得了幸福的感觉。幸福意识相信现实就是合理的,现实制度提供商品,导致了个人的顺从主义,这也是单向度下的一种自我迷失。
1.4语言的全面管制,封闭了言论领域
言论失去了原有的意义,现在的言论丧失了作为认识和认识评价过程之环节的媒介。作为书面化的“概念”,也依靠其支配言论领域的权利,禁止言论表现事实。例如,“和平的战争”,战争本来是和平的反义词,然而,在我们的言论体系内,他们竟然可以融合并用,和平的战争表明言论主体在力图粉饰战争,给予其和平的合理性。这无疑是对言论的歪曲。
这种语言,“以强加于接受者的句法结构,谈论被歪曲和节略的意义”,让语言变成脱离原意的变种。
作者还认为,实用语言是一种彻底的反历史的语言,“言论的权力主义仪式,对辩证语言的侵蚀是很惊人的”。人们更多的将语言作为一种命令,从而封闭了概念的辩证法。
政治的语言也趋于了广告的语言,说明统治和管理不再是独立的技术,统治进入了公民的日常工作和休息。政治和娱乐商业的结合,也说明了政治的不成熟,说明政治有欺骗性。
这些语言的全面管制,根本上是对一般概念的处理。一般概念向操作概念的转换,表现出对思想的压抑,因为操作概念将概念局限在可以操作的集合而无法表达操作不到的领域,从而抽象掉了一些根本性质,这些根本性质正是最有批判性的内容。这个转换就改变了实际命题的意义。
以上提到的商业的语言、实用的语言、政治的语言和操作概念,都是对语言领域的封闭,导致话语体系失去批判的向度。语言领域呈现单向度。
2. 出现单向度的根源——单向度思想
2.1否定性思维
马尔库塞认为,双向度社会和单向度社会对立的哲学根源是辨证思维与形式思维的冲突。单向度社会的哲学是单向度的哲学。
“现存的不可能是真实的”和“凡是现实的,就是合理的”,都力图理解现实思想的对抗性结构。
辨证思维和形式思维的冲突可以追溯到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的思想是一种本体论的思想,他赞美同经验对象相比较的规范性概念具有重要性,这种概念不仅是命题的特征,也是现实本身。在古典哲学中,真实的言论表达真正存在的,有别于现实存在的,因为现实存在的不一定真实,“是”等于“应该”。真理与真正存在等同,与虚无存在比较,真理就有了价值。当然,非存在不等于虚无,而是对存在的威胁。柏拉图固守了这种哲学。
然而,亚里士多德的形式逻辑不能把握这种真理,没有告诉我们事物的本质,而是在经营的范围内解释“是”。概念在从既定事实中抽象,把事实同造成事实的因素联系,从而在头脑中消除事实。
后来的数理逻辑和符号逻辑是沿袭着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因而同辨证逻辑是对立的,净化掉了逻辑中的“否定性”
2.2从否定性思维到实证性思维:技术合理性和统治的逻辑
人对人的统治是把前技术的理想和技术的理想连结起来的。现代统治中,打破传统人身依附的局限,用对“万物客观秩序”(市场化合经济规律)的依附取代人身依附。
对万物秩序的依附,通过分配共同的利益和成果,让普通大众的绝对幸福水平提高,从而具有了更高的合理性。这依据的逻辑是:明显效益被认为是值得维护的。技术进步必将导致普通大众“明显效益”的增加,表达了一种虚假需求的满足,虚假意识维护了虚假秩序,并相互强化。
科学的管理和劳动分工加强了政治统治,制造了破坏性和压抑性,但是,其效益却得到了认可。科学被利用,解释统治的逻辑。
但是过度强调科学,又会导致价值和现实的脱离。价值高于客观现实,成为了一种主观反映。脱离客观也使它在生活事务中很少被考虑,这也加剧了价值和现实的脱离。例如我们说的“善”和“美”。对美的定义不是科学化的,它只能说是一种幸福的感觉,对美的概念也是模糊化的。如果对“美女”有了明确的科学化的概念,从身高、体型、脸型等多方面定义,最后看到的模型没有了“幸福的感觉”,美也就没有了实际的意义。美的感觉是在潜意识内的对照产生的,因而是有批判性的。科学的“美”没有批判性,只有单个的指标。
技术发展的同时,带动了一大批科学学科的发展,否定性思维渐失,实证性思维地位在上升。最后,像哲学这样的纯思辨学科也走上了“科学道路”,出现实证哲学方向发展。哲学对“思维和存在”的思考也在向技术靠近,他们的实质成为了存在的一部分。
科学证明了科学的合理性有内在的工具主义特点,由此它成为了先验的技术,这种工具主义特点,将自身变成了统治的工具,“技术为不断扩大的同化所有文化领域的政治权利提供了合法性”。
2.3实质思维的胜利:单向度的哲学
马尔库塞认为实证哲学是脱离了哲学本意的。实证哲学中,哲学思想成为了证明性思想,哲学不触及现存现实,它憎恶超越。实证哲学和语言分析关心流行的各种意义和用法,失效了并且无批判性,思维被迫穿上了日常用法的拘束外衣,还“被责成不能超过已经存在的东西区探询和寻求解决办法。”
实证哲学中的语言分析,抽象掉了否定性,抽象掉了异化的和对抗性的不能按照既定用法解释的东西,因此使思想和语言净化掉了矛盾、幻想和超越。个人只体验对他既定的东西,他只拥有其他因素,因而他的行为和思想都是单向度的和被操纵的。
批判的分析应脱离他力图理解的东西,形而上的去分析,发挥哲学的批判的本能。
马尔库塞也提出,批判的哲学不能用生活的语言,他提出要利用“元语言”。元语言来源于生活的语言,它除了有“个人的向度”,还有“超个人的向度”。
3. 现实的对策——抉择的机会
3.1哲学的历史义务——多向度的解放
分析哲学已经成为单向度的,它失去了批判的本质。不仅如此,它将形而上学的概念分解成关于特殊的可鉴别的操纵、技巧等,这种分解,为它转化成政治的需要提供了前提,(如下图)。例如“民族”一词,其本身讨论的范围是超越国家的,然而,我们在定义的时候将其物化成一般概念,在发生革命的非常年代,“民族”被政治家广泛利用,让一批批热血青年怀抱对民族的忠诚而献身。“民族”成为了政治家的需要和口号,失去了其本意。
哲学的历史使命,首先是建立一个历史的设计。一个历史设计的真理性,不是因为成功而事后生效的,不是因为被社会接受而实现有效的。当然,对于现代文明的单向度,马尔库塞只是更多的用哲学去批判,在实践的指导上是无力的,他并没有像马克思一样提出一个构想作为奋斗的目标。
当然,马尔库塞也象征性的提出了某些设想。既要解决现代文明和自由掩盖的灾难,必须复活被压抑的批判的向度。要想从现代文明制造的虚假需求和满足中走出,只有让现代人自己在压制性需求的致命剥夺中找到自我,去反抗这种压制——既虚假的需求。同时,电视文化和媒介也要不起作用,为人民不受灌输提高基础。这样,才有制度解体的可能。但是,出现这些前提的可能性极低。
3.2亚阶层的反抗
变革需要变革的社会力量,马尔库塞也提出,传统认为最有革命性的工人阶级不再具有革命性,因此,必须寻找新的革命力量。马尔库塞将眼光转移到“亚阶层”。
“亚阶层”是社会的被遗弃者和被排斥在外者,例如流民、被迫害的有色人种、不能就业者和学生等。马尔库塞对他们是没有信心的,“亚阶层”的革命力量和革命能力不能肯定,“任何东西也不能证明,这将是一个好的结局”。
四、 批判的危机——马尔库塞批判中的自身否定和走不出的逻辑
1. 虚假需求
“虚假需求”是马尔库塞批判“单向度”的重要立足点。虚假需求是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强加给大众的需求,例如政治的力量、广告舆论、人与人之间的影响等,这种需求追求表面的光环而使对需求的满足脱离了真正的需要。这促使大众陷入到追求虚假需求和满足的恶性循环中,由此产生了大众顺从的单向度。
马尔库塞的批判有其道理,但是,这种虚假需求是无法解决的,起码是在现实中无法解决的。马尔库塞提出了理想的解决的条件:大众成为了一个个不受媒介影响、并且能够自由决定自己的需求的个体。能够自由决定自己的需求就要求个人不受媒介的灌输,消除一切媒介的影响,同时,这个层面的社会必须解体,社会解体成为一个个单个个体。
我认为,马尔库塞的解决条件是反历史的、反社会的。纵观各大社会学家对于社会的观点,不管是以涂尔干为代表的社会唯实论社会学家,还是韦伯代表的社会唯名论社会学家,他们研究的社会都是人与人之间有关联并且这种关联在不断加强的体系。当社会成为了马尔库塞认为的大众成为了一个个不受媒介影响的个体时,社会还存在吗?马尔库塞讨论的状况岂不是要回到前社会时期?从这个角度来看,马尔库塞提出了只是空想。
从现实经验来看。现代文明带来数不清的问题,但我们都不能否定历史是在逐步发展和进步的,现代文明中出现的问题正是由于现代文明发展、社会事务逐渐复杂以后产生的。现代文明在发展中,个体逐渐融入和消融在社会,在这种消融中,个体和个体的联系越来越多并且在联系中减少了个体性。在个体力量相对减小而社会力量相对增多过程中,所谓社会对个体的“控制”在扩大,扩大的社会在逐渐影响和“灌输”给个体某些东西。这是否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呢?还是马尔库塞批判的“病态”?我认为这是社会的必然,退一步说也是无法改变的现实。如果要进行改变,只有通过实现现代文明的退步。再者,马尔库塞将真实的需求局限在必须满足的基本衣食住行的需求(在个人无法确定自己需求时只有这些只确定的,我并非说只有这些需求),这是否说马尔库塞太苛刻现代人呢?需求也是随着社会发展逐渐在改变的。技术的发展,在迎合人的基本需求上生产了更能推动社会进步的工具,现代人难道要视而不见?如果局限在作者所说的能够自由决定需求的时代,个体是否能够满足这个基本需求就是个问题,恐怕作者也只是提提而已,让马尔库塞回到那个时代他也不去。
作为“新马”的杰出代表,马尔库塞是否应当用马克思提出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来批判自我的保守呢?
2. 对自由的追求
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中并没有对自由进行太多的论述,主要在论述虚假需求和“自由的灾难”一章中有提起。批判学派的另一大家——弗洛姆对自由也有批判,在《逃避自由》一书中,弗洛姆认为现代人摆脱了前个人状态社会纽带的束缚,但并未获得自由,他们更多的在逃避自由。我将结合两人观点进行论述。
马尔库塞认为,现代文明对自由有极大的压抑性,“自由可以成为一种强有力的统治工具” 。个人可以进行选择的范围,不是决定人类自由的程度,自由选举的自由程度再高,也不会废除统治和被统治的地位。在“自由的灾难”一章,马尔库塞认为现代文明给与民众自由权,例如让民众参与投票选举,但表面的承认自由权,无法否定统治阶层否定自由和自由的可能性,因为选举只是民主自由的幌子,最后选举结果都是那些预定的几个人。和自由并行的只是灾难,例如个人生存空间的减少、私下活动不能得到保护等。这是马尔库塞批判自由的的理由。
马尔库塞也提出,民众要得到自由的前提是他们存在自由的意识,既有自由的先验性。自由取决于对奴役状态的意识,只有有了这种自由的意识,得到自由才有可能。但是,这种意识被占统治地位的需求和满足所阻碍,并且这种需求和满足内化成了个人的需求和满足。如此,又陷入了走不出的怪圈,由于个人没有追求自由的意识,自由也成为了不可能。
这里出现了一个问题,难到个人不愿意追求自由吗?我们必须明晰的是,马尔库塞提到的“自由”只是他认为的或者是少数哲学家认为的自由,而不是大多数民众理解和需要的自由。马尔库塞的“自由”能成为民众的需求吗?我认为答案是否定的。马尔库塞的自由只是理念上的。
这里也要提到弗罗姆,他认为,“现代人……无法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及感官方面的潜力。自由虽然给他带来了独立与理性,但也使他孤立,并感到焦虑和无能为力。他无法忍受这种孤立,他面临着两种选择,或者逃避自由带来的重负,重新建立依赖和臣服关系;或者继续前进” 。弗罗姆断定现代人在逃避自由,他的逻辑是合理的,论证也是充分的。但是,他和马尔库塞有同样的困境:他们振振有词的“自由”不被认可。他们都是用理念的自由来审视现代的自由,但二者是不同的。
马尔库塞论证了语言的封闭,提出语言失去了原意,如果用这个观点来解释两种“自由”,我觉得是可行的。两位大家都是用自由的本质来看现代的自由,但是现代自由是通过若干年的演变、增加或删除某些意义成为适应现实生活的“自由”,二者有区别。
由此分析,不管是马尔库塞提出的“追求自由”,还是弗罗姆提到的“找回自由”,他们想得到的都是不可能实现的。
3. 其他
在文章中,作者提出了太多让人迷惑的问题,除了以上分析的两方面,还有以下:批判语言和日常语言的分歧、艺术被大众接受但失去真理性、哲学的批判与建构、批判哲学与实证哲学的分野等。由于篇幅问题,我做简要介绍。
马尔库塞认为批判的语言和日常语言是不同的,现在的批判语言中融入了太多的日常语言成分从而逐渐消减了其批判性。那么,批判语言室一种什么特殊的语言呢?作者提出批判语言应当用一种“元语言”,“元语言”是包含在日常语言中的。但是,何以区分元语言和日常语言呢?作者并没有说清楚,只是给了模糊的界定。如果用马尔库塞自己的逻辑,在批判语言中应用日常语言应当批判,由“元语言”组成的批判语言难到就不该受到批判?我认为,语言的批评性与语言本身——一个词、一个句的关联不是很大,主要看是什么人利用这种语言、应用语言的主体如何组织语言。语言本身作为一种工具,是中立的,语言批判与否取决于表达者。
马尔库塞提出,早先的高级文化和艺术只是少数人的享受,特别是被特殊阶层享受,但是,现代科技使高级文化成为了普通大众也可以享受的,这使高级文化和艺术失去了批判性和真理性。但是,高级文化和艺术存在的意义是什么?难道就是高级文化和艺术的创造者为了批判而创造的吗?显然不是,文化和艺术的批判都是后人赋予创造者的,至于其是批判还是建构,都是观察者的视角。高级文化和艺术创作的目的是表达作者的某种意图,其得到传播说明更多的人认可了作品,这是无可厚非的。马尔库塞的批判是否太过牵强?
哲学是批判的,这是马尔库塞贯穿全文的观点,他也还寄其一线希望——破除单向度。哲学一定是批判的吗?哲学源于哲学家对生活和世界(宇宙的思考),不能否定,很多哲学家在他们的思考中表现出强烈的批判色彩。但是,我们现在建构的社会,大部分也源于哲学家的建构。亚里士多德对于国家和社会的思考对处理国家和社会关系是有建构的,在他所处的城邦社会,国家和社会是融合的,他的哲学不是批判;我们现在提到的“自由”“民主”的思想,离不开卢梭等人的思考,他们的思想也是有建构的。至于哲学是批判或者建构,不能笼统的说,哲学不一定就是批判的。
马尔库塞对实证哲学的批判也是无力的。实证哲学和传统的哲学(或者马尔库塞认为的哲学)是不同的,但这不是批判的理由,也没有批判的必要。实证哲学失去了传统哲学的批判性,这是不容质疑的,整个科学都如此。实证哲学是在大时代潮流下应运而生的,它满足了现代文明发展的需要并且发挥了出色的作用,社会学的产生就是实证哲学发展的结果。实证哲学和哲学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可以共同发展相互指导的,他们都可以为历史的进步做出卓越贡献。哲学和实证哲学都有地位,没有太多不可调和的矛盾。理论上和实践上,马尔库塞对实证哲学的批判都是无力的。
马尔库塞的批判走入了全面彻底批判,但却是没有太多建构意义的,从这个角度去看,马尔库塞的批判走上了穷途末路。这也就是我说的最后的批判。
五、 实践无力但社会需要批判
马尔库塞的批判不无道理,他的“虚假需求”和技术合理性的分析逻辑诠释了现代文明的困惑。但是,在其作品中也无处不体现出他的无奈,“虚假需求”的消除和亚阶层的反抗都不能改变事实,质的改变几乎不可能出现。这些在作者原文和第四部分的论述中都可以体现。批判是有力的,但是实践是没有条件的。
马尔库塞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提出分析了问题,对现实的批判铸就了他的声誉。批判是一种思维。在现代文明下,大众不能沉浸在物质文化的极大丰富中不能自拔,需要有人看到现实的不合理。技术的合理性使“存在即合理”被普遍认可,对现实的思考失去了地位,这将是历史的失败之处。历史需要清醒的人,需要敢于批判的人,需要指出现实不足的人,只有这样,不合理才有转化成合理的可能。批判的意义就在于此。
批判理论是合理的,它有其存在的历史根据,“批判理论在其起源时期就曾经就面对过在已确立的社会中出现的实际力量,那已确立的社会通过废除已成为进步障碍的现存体制向更合理、更自由的体制迈进” 。
他的另一个伟大在于——“历史设计”上的欠缺,他没有提出明确的实践之路。没有历史的设计,是因为马尔库塞的良知和对现实的认同,在现代文明大潮中,任何反历史潮流的实践只会导致历史的倒退。不负责任的“历史设计”不仅是空想,也会导致人类的空想。马尔库塞看到了这一点。
社会需要批判,只有批判才使思想犀利,批判以其思想的挑战性而经久不衰。
六、 不同的批判——马尔库塞与马克思批判的对照
1. 批判的逻辑
在第二部分已经论证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逻辑是剩余价值理论和异化理论,其中又以剩余价值理论为主,既工人阶级遭受到了资本家的残酷剥削和压榨。马尔库塞延续了马克思的批判逻辑,但是,他主要用的是劳动异化理论,既自动机发展后劳动力和个人的分离。
出现批判逻辑的不同,主要与两位理论家所处社会现状密切相关。马克思生活的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发展还处于资本积累时期,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表现为阶级矛盾,机械化导致的异化还只是马克思的预测。马尔库塞写作《单向度的人》是在20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发展相对成熟,阶级矛盾相对弱化,而机械化导致的个人异化成为最主要的表现形式。
2. 对未来的规划——共产主义理想与实践的无力
马克思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导师,不仅提出了革命的必要,更主要的是提出了一套实践的逻辑,他的共产主义理想让大半个20世纪沸腾了。至于共产主义理想目标是否实现、是否还在被部分政治家坚守,只有政治家自己知道。但部分历史学家认为共产主义理想只是一个乌托邦,现在的历史理论和以往的历史实践还不能证明共产主义可以实现。
马尔库塞也彻底批判了现代文明,但是他没有提出一套实践的逻辑,实践在他看来也是无力的,也是他不能掌握的。
似乎,现代社会需要更多的是马尔库塞。
3. 马克思的理想主义与马尔库塞的理性主义
马克思的批判是建立在理想主义之上的,这是思想家的通病。马克思理想主义的极端表现就是他对于无产阶级革命的设想和规划。列宁对于马克思的理想有所改动,否定了无产阶级专政在全世界同时进行。苏联解体和中国现在的发展,也没有肯定马克思的共产主义。这是产生于书斋中的马克思思想的局限。
马尔库塞的批判有更多的理性成分。在他的批判中,对于“虚假需求”等有批判,同时自己也承认批判陷入了困境——走不出自己的逻辑。他是理性的,批判过后,他对实践是没有信心的,可以说他没有提出具体的解决途径。这都无不体现马尔库塞的理性。
七、 参考文献
(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重庆出版社,1988年12月第一版)
(美)埃里希.弗罗姆《逃避自由》(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年3月)
于海《西方社会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第二版)
黎民 张小山主编《西方社会学理论》(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