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王海娟9月读书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王海娟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765
威望: 765 点
金钱: 7650 RMB
注册时间:2008-04-12
最后登录:2016-12-21

 王海娟9月读书

《资本论》(第一卷)
    这本书的目的是通过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规律来论证工人如何受资本家剥削。那个时期关于工人生活状况的描述资料很多,但马克思的过人之处在于自己创造了一种论证模型,即剩余价值的规律。这种分析方法是为了服务其论证目的——让工人知道自己是如何被剥削的,从而不同于当时占主流地位的经济分析方法。社会研究不限于定量还是定性,一种方法能够论证解决一个问题并使人信服,自己创造一套方法都可以。
    不知道是这本书被翻译得太好,还是原文本来如此,一本在世人眼中如此学术的书竟然有散文的风格,有的时候一大段文字都很美。读一本书有的时候是淋漓尽致,有的时候是毫无感觉。这种淋漓尽致在读的过程中就是一种快感,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也就沉寂了,但是毫无感觉的书就留存在心中。在某个时候的某种情景中会产生刺激反应,并且在不断的体悟中,认识会慢慢加深。其实到最后这种读不懂的书才是记忆最深刻的。而《资本论》是这种二者兼具的书,有的地方淋漓尽致,如对工人生活状况的揭露,让处于当时代的我还有种拿起枪起来起义的冲动,而对货币价值商品的分析就属于看了没有感觉的地方。以后能逐渐认识的就可能是现在还不大懂的论证方式。
  读马克思的书不得不让人想起韦伯,这也是一个老话题。两人都创造了自己的解释方式。他们对宗教,政治,经济,社会的研究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对他们来说无所谓是经济学家,社会学家,还是哲学家,政治学家。他们只为着能解释这个世界并且解决问题。这是我们现在人为切割,让我们在读他们的书的时候失掉了很多东西。当我们把他们的书当作社会学的书来读的时候,就忽略了政治,经济,哲学的思考。一本书从不同的学科来读,可以产生不同的思考。一本书可以读出很多东西,在这里只能挑一两点写出来。


  《通往奴役之路》
  “在我们竭尽全力自觉地根据一些崇高的理想缔造我们的未来的时候,我们却在实际上不知不觉地创造出与我们一直为之奋斗的东西完全相反的结果。”这样的例子在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民主,自由,社会主义在理论上看起来是多么美好的东西,但是把它们运用于实践的时候,由于受多种条件的限制,往往变质了。这些理想类型只存在与于思想的国度里。诚然是思想在推动社会的发展,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把这些思想运用于现实的实践者。思想只有通过这些实践者才能作用于社会,为社会带来福利。但是思想者却常常鄙视这些实干家。往往思想者并不能把自己的理论运用于社会的能力与智慧。把理论运用于实践与创造这些理论需要同样多的智慧,甚至比创造理论复杂得多,承担的风险也大得多。


  《老子他说》以及佛教的一些知识。
  读传统的东西并不是一个获取知识的过程,而是一个根据自己的生活进行体悟阐释的过程。人读人新,常读常新。正因为如此,关于《老子》的阐释的书有无数种,并且还将继续下去。
一心一意读好书
Posted: 2008-10-13 22:47 | [楼 主]
袁明宝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277
威望: 277 点
金钱: 2770 RMB
注册时间:2008-04-06
最后登录:2014-01-22

 

把理论运用于实践与创造这些理论需要同样多的智慧,甚至比创造理论复杂得多,承担的风险也大得多。
深山老林 闭关修炼
Posted: 2008-10-14 12:28 | 1 楼
guanshan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115
威望: 115 点
金钱: 1150 RMB
注册时间:2008-03-14
最后登录:2020-12-07

 

你们都把《资本论》说得这好,我都想去看了
Posted: 2008-10-16 22:29 | 2 楼
桂华
毛主席是太阳  照到哪里那里亮!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1
发帖: 374
威望: 376 点
金钱: 3760 RMB
注册时间:2008-01-14
最后登录:2017-11-30

 

读书状态不错!!
Posted: 2008-10-17 22:05 | 3 楼
拼命九郎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324
威望: 324 点
金钱: 3240 RMB
注册时间:2008-01-15
最后登录:2015-07-05

 

好!
踏雪留痕!
Posted: 2008-10-17 22:27 | 4 楼
张小桥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35
威望: 35 点
金钱: 350 RMB
注册时间:2008-10-06
最后登录:2010-11-24

 

读传统的东西并不是一个获取知识的过程,而是一个根据自己的生活进行体悟阐释的过程。人读人新,常读常新。读现代的书感觉也一样。“我读群书,群书注我”,呵呵!不知道是不是这个样子。
请多指导!
Posted: 2008-10-29 16:21 | 5 楼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本科生读书报告

Total 0.203705(s) query 4, Time now is:11-27 09:14,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