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我的论坛账号出现了点问题,密码忘记了发不成帖子,所以就先借用郑晓园学姐的账号发帖了)
终于考完了考试周的最后一门课,连续几天没有上QQ的我刚一登陆便接连收到了三道来自贺老师和学姐的“加急文书”,方才想起今天已经距离上次的读书报告会已经有一周时间了,而我到现在还没有完成读书报告。回想起这“充实”的几天,双学位、上课、复习、备考以至于我把最紧急的读书报告都抛到了九霄云外。惶恐之至,惭愧之甚,便在此立誓:坚决要在两天之内上交报告,望诸君监督之。
好了,言归正传,这个月我读了四本书加上一本书的导论部分。主题是农村社会学研究和冲突论,书单如下:
《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 恩格斯
《社会冲突的功能》 刘易斯•科塞
《农民的政治》赵树凯
《乡村治理的社会基础》贺雪峰
《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导言)汪晖
首先来介绍农村社会学类:
《农民的政治》是赵树凯以政治学视角剖析新时期的农民在政治领域的行为,作用和影响的著作。“以农为基,以民为本”的思想在这部著作中得到了充分的验证。首先,作者在全书的开篇设立了一个背景假设,即古代的农民处于一个“农政分离”的状态,而当代的农民处于一个由“农政分离”走向“农政整合”的历史时期,一个由血缘、地缘关系为纽带的熟人社会向由制度、法律为纽带的生人社会转变过程。其中,促进社会变迁的因素被概括为两点:乡村社会的市场化趋势和社会流动性。其次,作者例举了一系列农民代表以及农民改革家的轶事,其中叙述了著名的安徽省省委书记万里,湖北省监利县棋盘乡的李昌平等改革家与农业问题的保守派人士的斗争和对农业问题的反思和建议,并归纳了这些改革家们的改革思路——充分相信农民的智慧,要将政治还给农民。
最后,作者对整个农村改革史做出了系统性的总结,并提出了他的改革逻辑:一是意识到农民要主动或被动的整合入现代规则才能维护自身的利益;二是基于前一点,要让民生成为乡村政治好坏的评判标准;三是应让农民去引导政策而不是让政策去引导农民,避免基层政府形成“理论上的自负”;四是提出了乡村治理“多中心治理”的格局,将乡村问题内部化,充分发挥农民的创新精神,让农民成为政治的主体。
《乡村治理的社会基础》是贺老师的经典著作,我有幸拜读到贺老师对农村问题严谨而精辟的分析。与上一本不同,这本书是以社会学的视角展开分析的。另外,针对目前乡村社会所处的社会变迁阶段的分析,贺老师与赵树凯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贺老师认为,目前的中国乡村处于由传统的自然村向现代性的行政村转变而形成的“半熟人社会”环境。贺老师针对“半熟人社会”的概念进行了深度的剖析,他认为半熟人社会的特征有以下几点:
(1)社会变迁导致的人际关系理性化、市场化,共同生活空间的缺乏以及传统社会、文化结构的解构是促成半熟人社会的首要原因。(2)社会分层结构由过去的生产队,人民公社模式中的“生产队长——生产组长——社员”的划分转变为“体制精英——非体制精英——无政治权力的农民”的三级划分框架。(3)信息阻隔,社会关联程度的下降。
(4)逐利行为(5)干群脱节(6)乡村公共人物缺乏
根据以上对目前乡村社会环境的基本概述,贺老师最后提出了他的治理逻辑,我一共总结了三点:
1. 制度应基于村庄基础,保证其可塑性
2. 要综合考量分配型村庄与动员型村庄的性质及现状,从施政纲领来讲要双方兼顾,不能一味的随所谓的主流而制定政策。
3. 要对不同的村庄形态进行归纳分析,考虑村庄形态的相对独立性、政策的外部性、村民的能力,乡村社会的舆论力量及资源状况、避免分析农村问题的简单化倾向。
随后我将《农民的政治》和《乡村治理的社会基础》进行了一番比较,惊讶的发现这两本书相互之间还存在着区别和联系,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下:
下面则介绍我所看冲突论类的两本书:《共产党宣言》、《社会冲突的功能》
《共产党宣言》的确是一部马克思主义的传世之作,虽然仅仅百页但却凝聚了马克思所有的思想精华。从另一个方面来讲,它不仅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形成,而且也成为了冲突学派的开山之作。我将全书概括为四条主线:一是论证“社会的一切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二是分析资本主义的先进性与腐朽性,三是马克思对各类所谓“社会主义”的批判,四是阐明共产党的历史任务。马克思同志就是围绕这四条主线宣布共产主义必将实现而资本主义必将走向灭亡。对于这本书内容的感受因为太过庞杂这里就不加赘言,我主要谈谈对马克思理论态度的转变:首先,当我真正的开始阅读马克思的经典原著的时候,先前对他庞杂的理论体系的恐惧感,竟然没有我想象的那样明显,书中的概念反而唤起了我清晰的记忆,感到格外的亲切;其次,阅读《共产党宣言》让我感到马克思这位思想巨匠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缜密的逻辑思维,他在著作中所提及的德国古典哲学中的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使自己跳出了所处的资本主义世界,站在另一个时空中以旁观者的角度对资本主义进行深刻的批判。最后,马克思能够准确的预言到百年之后的世界形势,这与他所阅读过的不计其数的政治经济学和哲学经典有着紧密的联系,马克思虽说是资本主义最大的敌人,但他首要的身份,却是资本主义最好的学生。
与马克思不同的是,科塞在《社会冲突的功能》中尤为注重社会冲突的整合功能而不是社会解构与社会重建功能。他对齐美尔的理论进行了一个深入的探究,并强调:不平等的分配体系所具有合法性的消解是引发冲突的前提。科塞着重指出:面对稀缺物质资源的分配不均,人们首先在心理和情感上被唤起,从质疑分配不均是否合理迅速发展到否定其存在的合法性;于是人们的相对剥夺感和不公正感日益增强。当疏导不满的渠道不通畅时,当人们向上流动的愿望受到阻碍时,就更有可能引发冲突。对此,科塞的解释是:引发冲突的起因是社会报酬分配不均以及人们对此表现出来的失望,分配体系合法性的消解是关键的诱导因素。
科塞在齐美尔的“社会冲突是一种基本的社会过程形式”论断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冲突对群体的建设和维持的功能,科塞明确指出,社会冲突是有利于促进社会整合的,社会组织的适应性也应在社会冲突中得到了加强。如果社会冲突的核心内容不涉及基本价值观、信仰等,社会冲突是完全具有积极功能的。在一个富有弹性的社会结构中,社会冲突设计出了一种制度性的出口,并且通过冲突双方在权力关系中的结构调整,社会系统重新得到整合,社会变迁因此得到实现。
像之前两本书那样,我也将这冲突论的两本书做了一下简单的比较:
最后我将这四本书归纳在同一个网络中,主要包括他们各自之间的共同点,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下:
我知道将这四本书归纳在一个网络中未免显得有些牵强,我也知道之前的两张表格对两本书的比较也是存在巨大的漏洞的。但毕竟这是一次值得纪念的归纳形式。记得贺老师曾经说过读书的过程是一个锻炼思维的过程,而我觉得,这种锻炼思维的过程恰恰体现在建立联系的过程,而建立联系的过程就是将一个一个的知识点变成一张知识网络的过程。在随后的几个月里,我要尝试着用这种方法去读书,去寻找相互之间有联系的书单作为月季的读书计划,也许这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但正是这样的过程才会让人得到锻炼和提高。前方的道路是不是正确的,只有走过了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