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
|
无图版
|
风格切换
|
Home首页
»
您尚未
登录
注册
|
返回主站
|
研究生读书
|
推荐
|
搜索
|
社区服务
|
帮助
|
订阅本帖更新
社区服务
风格切换
yellow
moon
wind5
gray
wind
blue
black
green
movie
pink
短消息
收件箱
发件箱
消息跟踪
写新消息
控制面板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查看个人资料
好友列表
用户权限查看
交易币管理
积分转换
特殊组购买
收藏夹
我的主题
统计排行
基本统计信息
到访IP统计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
在线统计
会员排行
版块排行
帖子排行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中心研究生读书报告
»
尹秋玲读书报告
>> 中心读书报告
|- 中心研究生读书报告
|- 毕业研究生读书报告
|- 本科生读书报告
|- 华中大读书会观察
>> 经典阅读读书会
|- 西农四为读书会
|- 安大知行读书会
|- 北工大群学读书会
>> 华中趣事
|- 读书趣事
|- 生活趣事
|- 种种逸事
|- 2012年调查趣事
|- 2011年暑假调查
|- 2010年调查趣事
>> 友谊第一,读书报告
|- 齐民学社读书会
|- 安徽师大公管管理读书会
|- 中南财经政法读书会
|- 河南大学三农发展研究会
|- 华东理工大学读书会
|- 武汉大学少年中国学会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三农学会
>> 三农研究读书会
|- 本会成员
|- 本会事务
|- 读书交流
>> 读书交流
|- 读书汇
|- 好书互借
|- 读书心得
|- 好书推荐
交 易
投 票
本页主题:
尹秋玲读书报告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尹秋玲
级别:
侠客
精华:
0
发帖:
43
威望:
43 点
金钱:
430 RMB
注册时间:2015-03-20
最后登录:2017-06-26
小
中
大
尹秋玲读书报告
[font=楷体_
GB2312]2017年5月14日---6月25日
书单:凡勃伦《有闲阶级论》
柏拉图《理想国》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霍布斯《利维坦》
卢梭《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
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戴维 阿普特《现代化的政治》
这个月读的书较多,但我想汇报的只有两本:《有闲阶级论》《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1凡勃伦的有闲阶级论
所谓的有闲阶级,概括起来就是两条:一 鄙视和轻贱体力以及生产性的劳动工作,用中国的古话说便是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二是有资本和资源过一种比较优雅的生活。有闲阶级为了使自己从社会各个阶层中区分出来,从消费到休闲各个方面为自己培养和固化了习俗和惯例。满足自己的攀比的心理需求。除了衣食住行上的炫耀式消费外,这个群体的生活还产生了附属阶级,附属阶级的意思就是这群人的存在只是为了炫耀或者彰显有闲阶级的存在。最为典型的是管家 和自己的负责家务的妻子。这群人的生活和消费只是作为他们主人和丈夫彰显其身份的一种标志。此外,还有部分有闲阶级无法跟上时代步伐,最为典型的便是部分,在历经战争和工业革命后部分小贵族依靠土地农业的小贵族再也无法按照传统的收益来维持以往的生活,但是碍于自己贵族的面子,所以不得不进行越位休闲。他们的实际生活状况和展现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实际上是早已经是云泥之别。在凡勃伦看来,有闲阶级的存在对社会的影响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社会层面来讲,有闲阶级所占据的位置,属于社会的特权阶层,这个阶层本身的利益诉求要求他们在面临社会变革和发展时坚守保守的立场。从本质上上来说,他们反对社会变革。这种势力可能会阻碍社会变迁。其次,有闲阶级会影响个人性情的塑造,有闲阶级通过对社会时尚 教育等风向的引导会引起 其他阶层的人的追随。
最后,凡勃伦在讨论有闲阶级的生活方式时,借用了涂尔干的社会分工的理论,当社会处于分工尚不充分的时期时,也就是社会流动不明显,人们的生活环境较为固定的时候,相比于消费,有闲阶级更擅长用自己的休闲,比如茶会 高雅运动等来与周身的人区分开来。因为熟人社会,特定的休闲代表了你的生活品味和水平。当社会分工比较充分,社会流动较快时,此时人们处于一个陌生人的社会中,也就是说你生活中的人大都是你不认识的,此时的有闲阶级显示自己的良好生活条件的方式便是消费大众奢侈品,以此来显示自己的身份地位。时至今日,美国的社会已经处于高度地分工,且这个分工体系较为稳定,伴随而来的是谁阶层流动的固化。此时此刻,若是联合帕累托的《精英的兴衰》中的结论,即精英到现代已经时圈内循环了,那么如今的有闲阶级吃的生活圈子也大都是有闲阶级,跟身边的人互相攀比的动力降低了,圈子的归属感增强了。不论是休闲还是消费,有闲阶级区分其他阶层的的标准不再是吃穿住行这种显性的物质财富,而是那种需要投资大耗时长影响远的教育资本。这也是为什么说美国社会现在是“谈资比名牌包”重要。这些趋势的变化所反应出的社会结构的变化是:中层阶级的扩大,尤其是从工业革命前少数贵族与大多数农民搭建的封建结构到现代社会阶层多元且结构更复杂。人们心理随着社会流动机会的多少所呈现的变化,当社会流动机会多时,人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实现自己的阶层流动,此时的社会趋势是攀比,因为期望和现实的差距可重合。而当社会流动机会少时,人们大都活在自己的圈子里,攀比的心理依然存在,但是阶层内的归属感增强,相比于追逐一个难以实现的阶层目标,人们可能会更加务实地找寻自己的阶层归属。一个是区分,一个是归属。
2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亨廷顿的书给我的启示可以分为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分析一个社会的政治学的概念工具。第二个层面是从这两本书的框架中得出来的方法上面的启示。
首先,就一个单一的国家或者说社会而言,政治秩序的相关性较高的变量是政治制度化和政治现代化。何为政治制度化?从历史的角度而言,政治制度产生于各种社会势力之间的分歧和相互作用,它是解决各种社会势力间分歧的程序,也是阻止手段逐步发展的结果。而制度化是组织和程序获得价值和稳定性的过程。政治制度化有四个原则:适应性,复杂性,自立性和凝聚性。适应性对应于僵硬性,具体包括一个社会中政治制度的时龄以及代龄以及政治组织功能;复杂性对应于简单性,所谓复杂性,既包括在等级上和功能上组织的下级单位增多,也包括各类下级组织单位的结构分化;自立性和附属性相对立,它是指政治组织和程序独立于其他社会集团以及其他行为方式的程度,政治组织在一个高度发达的政治体系中较之在一个发展程度较低的政治体系中更具完整性,自立性包含着各种社会势力与政治组织间的相互关系;凝聚性对应的是离散型,而一个组织越统一,越是凝聚力,其制度化的水平越高,反之,离散性越强,其制度化的程度也就越低。而政治现代化,相比于政治制度化,政治现代化更是描述一个社会在变革中的政治过程的方向,其内涵可以从三个点来理解,即权威的理性化,政治功能的分化和社会各个阶层的广泛参与。
其次,政治秩序变化的表现形式:改革和革命。革命是指一个社会的政治制度 社会结构 领导权政府活动和政策以及社会的主要价值观和神话发生的迅速的 根本的暴力性的全国性改革。而社会的政治制度等温和的变化可以称之为革命。革命是社会多方面功能失调的产物,革命的政治实质是以一种飞快的速度迅速发展政治意识,并动员新兴的集团参与政治,而现存的政治制度不可能用这种速度吸收新进的社会集团。而改革往往和社会政策联系起来,改革的策略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闪击战和暴力,指在改革的最初阶段就使人了解他的全部目标,然后尽可能地努力使其实现,希望有尽可能地多成功,适合施行这种策略的情况是政治结构高度稳定,适合解决单个的问题。而费边主义是指隐瞒目标,把改革项目互相分解,一个时期只推行一项改革。闪电战和费边主义的关键是动员新集团参与政治的速度和先后顺序。
[si
[font=楷体_GB231
2]
最后,政治秩序涉及到的主体有君主 知识份子 农民 军人。这些主体在变革中的社会中较为典型的状况是:君主作为一种传统的象征,在变革走向现代的过程中,是废除还是维持名义无实际权力还是有所保留权力。知识份子作为革命和改革的中坚力量,他们是如何寻求农民的联盟来获得成功而顺利成为政治权力中的一员。而农民作为一支不容忽视的绿军,如何在变革的社会中崛起,又是如何再获得土地等资源后转为一种保守力量的。军人,拥有震慑八方的力量,在和文人官僚的斗争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又是如何保留自己的权力。这些主体一旦动员和组织起来便是官僚集团和军队,此外,还有 另一个现代政治不容忽视的力量即政党,一个强大的政党体系有两种能力:通过体系扩大参与,控制或转移动乱以及革命性的政治活动。缓和并疏导新近被动成员的集团参与政治活动使之不破坏体系。
读书感受:
虽然两年的读书汇报结束了,但是感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加油
[
font=楷体_GB2312]
2017.4.12-5-13
书单《马克思和恩格斯选集》第一卷
卢梭《社会契约论》
洛克《政府论上下卷》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卷
主题:政治社会的合法性起源
第一个问题:从意识形态层面而言人类为什么要形成一个政治社会?
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现有基督教中的神创论理论不成立,建立在亚当神权基础上的父权和君权并不能拥有对人类社会的统治权。首先亚当并不基于父亲身份的自然权利或上帝的明白赐予而享有对他的女儿的那种权威或者对世界的统辖权。其次,即使他有这种权利,他的儿女们也没有这种权利。再者,即使他的继承人们有这种权利,但是由于没有自然法,也没有上帝的明文法来确定在任何场合谁是合法的继承人,就无从确定继承权因而也无从确定应该由谁来掌握统治权。退一万步讲,即使这也已经被确定,但谁是亚当的长房后嗣,早已经绝对无从查考,这就使人类各种族和世界上各家族之中没有哪个比别的更能自称是最长的嫡裔,而享有继承的权利。这从本质上直接否定了君权神授,间接否定了父权。否定父权指一方面父亲对子女的权力不是统治和管理,而是帮助子女成为一个成熟而又理性的人,子女一旦成熟后父亲这种权利和义务便终止;另一方面父权和政治权力极为不同,两种是截然不同的权力,拥有不同的来源。洛克认为政治权力是指规定和保护财产而制定法律的权利,判处死刑和一切较轻处罚的权利,以及使用共同体的力量来执行这些法律和保卫国家外来侵害的权利。
第二个方面:从自然法中人们必须结成政治社会而存在的原因。
对这个方面的理解要抓住对两对概念的理解即:自然法和人的自然状态,社会契约和人的社会状态。何为自然法,卢梭和洛克没有从内涵上解释自然法,但是从外延上对自然法进行了尝试性理解。我们可以将自然法理解为人类自古以来就建立并实行的生活的一种秩序和规则,最为典型的就是婚姻和家庭,自古以来人们均是家庭里生活,虽然家庭的结构和形式随着社会有所变动,但建立在婚姻和血缘基础上的家庭是一直存在于人类社会,它符合我们人类的理性。所以这两点便是符合人的天性和理性,并且从古至今一直存在。这种自然法会赋予人理性的生活。自然法顺应人的天性,那么自然法所宣扬的人的天性是什么呢?即:在自然状态下人生而自由和平等,天赋人权。人权的保障和执行即是一种天性也是一种理性,而对人权最为实际的理解便是一个人的自由 财产和安全,即在自然的状态下人们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拥有保护自己财产和安全的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但是这种自然的状态是不稳定的,因为单独的个体会因为物的所有权即其它相关的争夺使整个人类社会处于一种不和平的状态,个人作为单独的个体无法长久和平地在自然中生存下去。这就萌生了结盟的需求,即结成社会的需要,即为了保证一个社会中的大多数人能够和平地生存下去,人们应该将自己在自然状态中的部分权利上交出来共同结合为一个更高的主权者。主权者的意志是公意,代表的是大多数人的福祉和利益。主权者是通过人们彼此共同授意签订契约而成,所以主权者的利益不会与人民的利益相悖,人民最终的授权者。
第二个问题:从实践层面而言如何使公意得到表达 执行和监督。也就是立法权 行政权之间如何通过法律 这个戒尺来最大程度地为群众服务。
1⃣️从法律类型而言,是否存在完美的法律类型
从法律的类型来看,有政治法 刑法和民法。但就涉及根本的立法权和行政权的法律是政治法。 立法权和行政权的实际关系的表现即是一个国家的政府形式,它决定了整个共同体对其自身所起的作用,也决定了主权者和全体人民的关系。这涉及的一个最直接的问题便是在哪么多的政府的形式中那种比较有利于表达公意,关于这点其实洛克和卢梭的态度都并不是绝对的,即君主制 寡头制或者说民主制这些只是一个形式的问题,非根本的问题,只要君主为公众的利益服务就是可取的。这也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立法权高于行政等其它的权力,是一个国家的动力中心。虽然,各类政府形式无优劣之分,但是卢梭认为实际的过程中,一个国家决定采取哪种政府的形式来践行公众的利益确要实际考虑到诸多因素。第一个因素便是人民,包括人口的数量,这直接决定了的收集人民意志的难度,此外还有人民的成熟度,一个国家的人民就像一个人一样并不是生来就是理智的,政府的形式要适合人民自己本身的特征最后便是一个国家的传统风俗和自然等特征。总结的起来的话便是,只要做到了公意的表达和准确维护,政府采取哪种形式并不重要,但必须明确的一点是人民利益的首选和人民意志的执行。
2⃣️从法律形成的过程而言,如何做到从程序上有效率地保证公意的表达?关键词:投票 选举
投票和选举作为表达公意的一般形式,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也需要考虑很多因素。从涉及的主体关系的角度而言,整个公意的表达过程至少将立法机关人员 政府公职人员和人民这三者联合在一起。在这三者的沟通中需要考虑的实际问题首先便是如何提高汇集民意的效率,人口较小的国家不用太费事儿,但是对于一个人口大国则很费事,这就产生了代表的需要。从问题的复杂程度考虑,事有轻重缓急之分,公民决意和政府的自主权之间应该保持一种弹性,即越是重要的问题就越应该取得最大多数人的同意,而那些比较紧急的问题则需要稍微变通,只需要一票超过即可执行。最后,从权力的制约平衡角度看,应该警惕行政权力超越立法权之上,人民由主人翁转为被动的角色,但就如何将权力施行监督,这点可以照搬的经验太少。此外,避免程序太过死板也是应该考虑的因素之一。
3⃣️哪种情况下公意会失去其原来的作用?我们如何避免政府的崩溃?
当一个国家和社会的纽带开始松驰和国家开始衰弱的时候,当个人的利益开始占上风和小社会开始影响大社会的时候,公众的利益就会发生变化,就会遇到与之对立的利益,此时,人民的声音就不能形成一致,公意就不是全体的意志。用社会学的语言来理解便是社会的整个状态像是一个一个原子一样,没有纽带将众多的原子联系在一起,政府流于形式。对于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政治学的理论家们尝试在理论上建立理想国,诸如托克维尔这类的实践者则是寄希望于美国这类社会的原型。而在实践中的政治家们,则处理的更多的是当一个地区的政府崩溃后如何解决各类的实际问题,诸如两次世界大战后战败国的重建工作。
读书感受:政治学很有趣,但是就是时间上有点紧张。
3月12号-4月12号读书汇报
书单:
罗素:《西方哲学史》下卷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
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
刘少杰:《后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
因这个月读书比较杂,所以汇报的主题主要是围绕所看的西方哲学史和中国哲学史。与其说是哲学史,不如说是思想史。而读完思想史给我的最大的一个感受是找到了我自身所处时代中的很多思想观念和社会制度在历史长河中的思想源头,这种历史和现实的联系感使我感到感动。其次,就单本汇报的内容来看,西方哲学史下卷主要讲的是近代思想,而对于我来说比较容易把握的核心思想是人们如何从传统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相比之下,中国哲学史上卷本则让我明白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儒 墨 道 法 阴阳这几家学派最初的代表人物的一些思想和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的一些情况。通俗地理解,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
一西方哲学史下卷:近代西方的使命:将人从传统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西方常常说的近代,其起点往往是指文艺复兴。从文艺复兴开始,西方社会思想的核心便是如何打破传统的束缚。而这个束缚概括起来就是神权和君权。对这两者合法权力的反抗是各位思想家的核心。对于神权的合法性的反抗,我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第一个方面是神创的世界观,典型的代表便是这个世界是由神创立的,而对于神创世界观的崩塌是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相关的。最为突出的是天文/物理学的发现,哥白尼发表了太阳中心说的观点,开普勒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定律,伽利略发现了加速度 自由落体定律和力学原理,除此之外,数学也获得了很大的发展。这些进步除了像世人解释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自然现象外,更为重要的是这种较为科学的解释建立在科学的方法的基础上,这些方法典型的特征是可以求证,可以证明。这种可以证明的方式在人群中更有信任和力度。第二个方面便是教会组织对世俗社会的控制,这种控制的崩溃或者说瓦解一方面来自于君主发动的宗教改革,另一方面也来自新型的阶级力量的兴起。这种实在权力的瓦解反应的是君权和教权的矛盾,也反应了教权与追逐经济利益的资产阶级的矛盾。这两个利益矛盾要求在权力的合法性这个问题上否定教权和君权,在实际的秩序治理形式上创造出另一种形式,并赋予其合法性。这就涉及到第二个核心主题,国家作为一种形式其合法性的来源,社会作为一种新的联合体,它所具有的新的实际含义。这就谈到了几位主要政治学家。第一位是马基雅维利,之所以谈论他主要是因为在人的权力的合法性来源这个问题上,以往的人都从圣经和宗教教义中追寻,而他却认为权力归于在自由竞争中手段高明的君主。在君主统治这件事情上,他认为一个君主最重要的是要有手段,只要能够达到目标什么手段君主都可以利用。政治问题从根本上来说是力量的博弈问题。所以从整体上来说,马基雅维利是支持君主统治的。第二位是霍布斯,霍布斯在政治理论上的贡献主要在于提出了国家的来源,或者是阐明了国家的合法性。否认了统一教会的存在,认为教会应该服从俗界政府。政府作为国家的载体,最初的目标是保护个体从互相挣脱的混战中获得安全。政府中最高权力属于主权者,但是主权者的权力有限,当主权者(君主)不能保护个体时,臣民有反抗的权利。霍布斯的贡献在于否定了教会的俗权,提出了国家成立的原因是保护个人,而君主的权利有限,当君主无法保护臣民的时,臣民便有权反对君主。第三位是卢梭,他提出了社会契约的观念,在从自然状态向前发展的过程中,个人不能再自己维持原始独立的事后到来了 ,这时为了自我保全就有了联合起来的必要,成为一种结社,在此种结社过程中个人的意志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一部分是个别意志,另一部分是总意志。所有人的总意志的载体主权者,即作为集体和立法者的社会。所以主权者因为代表总意志而合法,简单点说就是权力的合法来源于民意中所有人切合的部分。这个观点虽然有认为人们的利益大致一样而没有区分之嫌,而且具体的社会契约对民众保护的内容也没有说清楚,但是就国家和社会合法性来源这点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第四个人是洛克,他将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向前推进了一步,即认为政治权力的内涵就是制定法律的权利,为了规定与保护财产而制定法律。社会契约所形成的法律的关键是政治上否定世袭,而经济上保护公民的私人财产。综上,这四位思想家的态度就是从否定教权到否定君权。
二中国哲学史:子学时代
所谓的子学时代大致是指自春秋战国到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时期,此时期文化上的特点是百家争鸣,儒墨道法各个传统思想流派的创始人相继提出了自己的学说。政治上的特点是大分裂,诸侯国起,贵族制名村实亡甚至崩溃。经济上是井田制崩。而针对这个时期我主要总结一下文化上的各学派创始人的学说思想。除此之外,他们的思想也折射了那个时代的一个重要的特点,概括为一个字便是“变”。这个“变”不仅全面,而且因各位思想家及其学派的努力,得到了理论化的呈现。
1儒家创始者的代表人物及其学说:孔子和孟子
关于孔子,主要涉及三个方面:孔子对待传统的态度,孔子的学说,孔子对时世的影响。孔子对待传统的态度可以概括为:尚古,具体说来比较推崇古制,尤其是周礼,核心是恢复君臣 父子 夫妻等秩序;除此之外,对于鬼神祭祀这些风俗习惯,孔子的态度介乎不排斥但也不过度推崇的态度。礼可以指一切的文化习俗和社会制度,孔子的贡献便在于将礼的种种内容理论化和制度化,最典型便是丧葬之礼。第二,孔子的学说,孔子的学说大多是关于修养个人的。概括起来的四个字是直 仁 忠 恕,孔子对直的解释是个人性情的自由,仁是合礼的仁的性情的真情露,也有包全德的含义。忠有积极为人之意。关于孟子,孟子作为孔子的接班人,基本是延续孔子的学说,除此之外他还将孔子的学说推进和发展。推进和发展的具体内容可以分为四点:第一点在政治上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第二点,确立了人性善的学说,而人性善的起源是人皆有不忍之心,丰富了孔子的推己及人的观点,典型的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第三点,孟子也提出了自己的理想国:生产上使民养生丧死无憾,教育上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政治上,有圣人之德者居天子之位,天意的代表者表现在民意上,天下人选圣人,即通过民意来选圣人。总结起来,孔子的教育更加侧重于教育个人,即内圣。而孟子的发展更加侧重于社会政治哲学。即外王。
2墨家学派
关于墨家学派我们需要理解的有两点。第一点是墨家学派是一个组织,组织的首领叫巨子。组织的规则有三条,首先是墨者学成从政后必须实践墨家的学说,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可以视为自行脱离墨家。第二,墨者从政所得的报酬,必须缴纳一定的分量给集体用以组织的维持。第三,对于违反墨家规矩的墨者,巨子有生杀的权力。第二点便是墨家的学说,墨家的思想倾向是功利主义,崇尚节用,反对厚葬,反对声色犬马,认为人生应该去六辟:喜 怒 乐 悲 爱 恶,最反对的社会情形便是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墨家的核心思想学说概括起来为:兼爱非攻,即国家人民之大害,在于国家人民之互相斗争,而之所以互相斗争的原因在于人之不相爱。所以拯救的办法便是人应该普遍爱人。
3道家学派:老子和庄子
总体而言,老子述应世之方法,庄子则超人事之上。
对老子的理解应抓住的三点是:道的理解,在老子看来道乃万事万物之作用,看似无形,确甚无处不在。通过道,老子来对万事万物进行观察并发现事物的道理,比如若一事物发达至于极点则其本身内必有一面要向其反面转化,这就是所谓的“反”和“复”,若其能维持发展而不致变为其反面者,则其中必先包含其反面之分子,使其发展永远不能至极点也。再比如“大直若屈,大巧若拙”。老子的政治哲学的倡导概括起来便是:清静无为,小国寡民和寡欲。而对于庄子,对于他的理解概括起来也可以分为三点:首先是庄子对“道”和“德”的理解,庄子认为道为天地万物所以生的总原理,而“德”为各物各体所以生的总原理。形非道不生,生非德不明。无所不在谓之道,自得其所谓之德。物之将生,由无形变为有形者,谓之命。其次是关于事物“变”的哲学,天地万物无时不处在变化之中。最后是关于事物和人的本性的观点。人和事物皆有其自然之性,而幸福则来自于人顺从自然之性。顺从自然之性人即可谓为自由,在纯粹经验中,万物众生平等,追寻绝对的自由则应该追寻绝对的平等,达到万物众生平等,宇宙与我合一的境界,这种境界就是“逍遥”。而达到“逍遥”之境的方法便是:朝彻 心斋和坐忘,意思就是除去思虑知识,使心虚,同于大通,这并不是说否定知识,而是在求的知识之后的另一个更高的阶段。
3阴阳家:邹衍
关于阴阳家,其核心的代表思想是天道人事相互影响,可以用天道来解释和预测指导人事。那具体的天道又该用何种知识去理解呢?阴阳家的答案是:五行,其内涵时金 木 水 火 土,这五行代表了五种天然的势力,这也就是所谓的五德。每种势力,皆有盛衰之时,在其盛而当远之时,天道人事,皆受其支配,及其运尽而衰之时,则新势起,如是循环,无有止息。五形的外延是阴阳家对历史和地理的理解,他们认为历朝历代皆为一德,如虞土 夏木 殷金 周火。此外在地理上则是大九州之说。而在政治上五行的启示便是人君的举动措施如有不合则能影响天时,政治教行必须合乎天地之行。
4法家学派,
法家焦躁便形成了自己的学派,在这个学派之中又分为三小派即:法派,代表者是商鞅,这派比较重视的是法律与规章制度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术派:代表者是申不害,这派认为君主驾驭臣子的技术很重要,君主应该独视 独断 独听。势派:君主要有权威才能驾驭臣子。而在法家之中,既能融会贯通三派之说,又能形成一家之言的人当属韩非子。对韩非子的理解可以分三个方面:政治社会治理上要充分重视法的重要性,君臣上下贵贱皆要从法,这样才能大治。在对人本性的认识上,比较推崇“人性恶”,也正因为人性有好恶,所以赏罚可用。而对赏罚的运用核心在于:严。人莫不畏诛罚而庆功赏。
读书感受: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珍惜光阴。
2017年初-3.19
书单: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卷》
吉登基《现代性》
《现代性的后果》
《现代性与自我认同》
《亲密关系的变革》
《民族 国家与暴力》
《社会的构成》
读完吉登基,我的一个感受就是他像一个集大成者,所写的内容和深度都很厚重,读起来很容易但是把握起来很难。所以我这次汇报采取的一个方式是通过两个简单的问题即:如何认识和思考人和如何思考社会来达到两个目的:第一个目的是梳理吉登基对回答这两个问题的相关社会学家的总结与批判。第二个目的是抽离出吉登基自己在回答这两个问题上独特的见解。也就是作为一个社会学家,吉登基如何在完善前人的工作上,发掘出自己认识社会行动者和社会的独特思维路径和概念理论工具。
一读书内容
主题1:我们如何认识社会行动和社会行动者
对于这个问题的理解吉登基主要总结了韦伯对于社会行动的解释/以及结构功能主义对社会行动者动机的把握还有社会心理学对人的意识的研究(这部分主要指弗洛伊德的“三我”和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一些看法)。第一个层面,社会行动的定义,简单地说吉登基比较认同马克思韦伯对社会行动的解释,即只有产生社会意义的行动才能被称为社会行动,也就是行动必须得参与社会互动,其实这个定义的逻辑有点类似于马克思对商品的理解,既兼具使用价值和价值,也就是商品必须参与社会交换。两者的关键就是参与社会的活动。 而第二个层面,及对社会行动者的行动动机的把握,莫顿在社会行动的结构中提出的一个理解的思维图示是,动机激发的模式下,社会行动者借助现有环境的条件和手段来达到目的。抽离其元素便是动机 手段 目的。但是吉登斯对这个理论的批判便是人并不能总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办事儿,人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办事儿也不一定能够产生自己预期的结果。其实这个逻辑的考虑有点类似于功能主义中对社会实践所产生显功能和潜功能的看法。鉴于这种考虑,吉登基提出的一个比较具有启发性但并不新颖的看法是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意识的产物,人可以根据自己行动的结果进行反思性监控。 第三个层面,社会心理学对人的意识的研究,吉登基主要批判的主要是弗洛伊德的三我,即自我意识 本我意识 和超我意识,批判的点主要是弗洛伊德的主要研究材料是精神病史,其次是对社会学的文献引用有欠缺,最后便是无法对分化的社会进行较为成功的描述。相应的吉登斯提出的社会行动者的三个意识为:无意识 实践意识和话语意识。在综合这些社会学理论的研究后,吉登斯提出的自己理解策略性社会行动的思维是:动机激发过程 行动的理性化 对行动的反思性监控 诠释环节。兼顾了行动的无意识 行动者的自身局限和能动反思以及分化的社会环境。
主题2:社会理论,我们如何认识社会 如何思考社会变迁 如何看待现代社会?
吉登斯总结以往的宏观社会理论,在如何认识社会这个问题上主要是三个经典理论:历史唯物主义,结构决定论,进化论。
首先是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从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中分离出了自己对历史社会新的分析思路。这个分析的思路着眼点第一个是不同历史进程的社会组织类型。比较于马克思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上的社会从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演化的见解,吉登斯认为马克思的阶级矛盾促进社会进步的观点不一定成立,这种观点也许能够解释历史较短的一个时期,但是从整个历史长河来看,阶级矛盾的动力学说的解释力不强。以中国传统的社会为例,尽管统治阶级和民众在财富和特权方面都存在巨大的差异,但是阶级冲突并非集团格局的主轴,也并非是造就社会变迁的重大转型力量之根源所在,造成王朝更替的往往是统治阶级内部的冲突,而影响社会性质变迁的往往是社会系统结构的原则性矛盾,比如说政治系统的发展无法适应经济系统发展的需要等。阶级分化社会中相对而言缺乏阶级冲突的原因解释:农业社区构成这种社会生产体系的基础,它们在日常运作过程中,不仅相对独立于国家之外,而且相互之间也具有极大的自主性。相应地吉登基按照不同的社会组织方式划分了社会类型:即阶级分化的社会和阶级社会。在阶级分化的社会中,社会整合和系统整合是混溶的,而在阶级社会中社会整合和系统整合是分化的。
而对于结构决定论,吉登斯所做的工作更多的是丰富和完善,提出了结构的二重性的观点,简单地理解便是我们在行动的中不断生成着结构,而生成后的结构也不断在影响着行动。进化论的代表者主要是斯宾瑟和孔德等,他们的看法是社会就像一个生物体一样是出于不断进化的过程中,历史的发展是连续并且是积累性质的。对于此吉登斯讨论的较多的是他们在方法上的主张,主要是实证主义。崇尚知识,科学的研究方法可以运用于对社会的研究。
在对这些理论的背后,吉登基考虑的一个问题是:我们如何分析社会变迁?或者说分析社会变迁的思维是什么?他抽出的思维有五步:1⃣️结构性原则,分析制度之间关联的方式。比如传统社会尚未分化的社会中经济系统和政治系统之间的关联就是包容性和融汇性的。2⃣️片段特征化,勾勒出类似可比的制度变迁的方式;3⃣️跨社会系统,详细说明不同社会总体之间的关系。4⃣️时空边缘,指明不同的结构类型的社会之间的关联。5⃣️世界时间,从受到反思性监控的“历史”的角度来考察局势。通过这种思维方式,马克思分析了历史中社会的变迁和类型,并用它来分析现代社会,通过建立在结构和系统方面的认知,吉登基通过 民族国家 军事暴力 工业主义 监控系统来对现代社会进行一个总体性的把握,并抽出了现代性这个词,理解现代性的核心是将其视为我们这个时代独特于传统社会的社会组织方式和生活方式。它的动力机制在于四点:1时空分离,跨越广阔的时间与空间领域的社会关系的联合,并一直到包括全球体系的扩展。2抽离机制:由象征标志和专家系统它们联合起来等于抽象系统所组成,抽离机制使得互动脱离了场的特殊性。3制度性反思:定期地把知识运用到社会生活的情境上,并把这作为制度组织和转型的一种建构要素。
二读书感受
1首先谈一点我对读书会的认识,我们是个读书的组织,它会满足对学习的一切渴望。
2其次,谈一点对读书生活的认识,读书生活很幸福,这种幸福主要来自团队,来自跟自己扎扎实实读书并且共同分享生活的朋友和老师。
2016 12 28---17. 1 .19书单
《批判的社会学导论》
《社会理论与现代社会学》
《社会理论的核心问题》
《社会学方法的新规则》
《政治学 社会学与社会理论》
一 吉登斯对传统社会学家和社会理论的再诠释
我对韦伯的理解地图可以概括为概念工具,核心问题和应用方法。通过这三个主题的联系我能够将韦伯所研究的内容大致弄清楚,但是明显感觉到自己做的工作是仅是分类。找不到分类和发展的动力,对韦伯的关键的理性理解欠缺,吉登斯对韦伯理性的理解概括为:世界的智识化或祛魅;在以日益明确计算的方式使足够的手段有序实现明确的既定和现实目标的意义上的理性增长;在系统而有明确地指向固定目标的伦理形成的意义上。找到这个点后,就明白了新教伦理的含义,而韦伯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宗教或者伦理的研究遵循的发展路径便是找到其非理性。
涂尔干作为我读的第一个学者,我至今尚未发掘理解其作品的根基。好在吉登基的著作帮我理清了一些头绪。总的来说涂尔干对社会解释的根基建立在涂尔干对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的理解,以及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成因以及问题的分析。对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理解与机械团结与有机团结相关,于此建立的假设是社会是由行动者联合而形成,传统社会联系的机理是因为人们求同,而现代社会人们联系的机理是人们相异并互补。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动力是劳动分工,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容易造社会失范,它指社会中的某些领域有约束力的价值标准的缺失;行动者的需求定势呵呵给定的价值取向的模式间缺乏结合;行动者的情境因素被错误说明。失去规范是由机械团结向有机团结的转变形成的,它的解决并不需要社会秩序的颠覆和激进的改革而是需要巩固和吸纳已经发生的社会与经济转型。相较于传统社会的压制性道德,新的社会应该随应潮流进一步推进个人主义的道德自由的实现。(社会事实的正面成分很难发掘,如何区分血肉个体与社会行动者;其次便是义务和与约束的使用标准模糊,理解社会事实的约束上难以明确)
对常人方法学的理解基础是:产生日常生活情境的活动与行动者使这些情境成为可以理解的,它的目标是使社会实践本身的可说明性成为可以解释的,而不只是试图从总体上归类和解释这些实践的理论方式来修正索引性表达。而吉登斯对常人方法的辩明包括行动情境的可说明性是与实践动机和兴趣的追求分不开的,行动者说明过程存在利益纠葛与冲突;对意义的阐释包含权力关系;对一个可以解释的世界的创造离不开行动者的带入情境中的资源的不平等;承认行动者在社会理论中的重要性必须辅之以结构的分析,常识这一术语必须比常识想法本身所具有的特征阐述更为小心。从吉登斯对常人方法学的理解中可以看出对日常互动的解释和理解并不是纯粹从文本本省的意义来理解,社会行动本身比起想要的要复杂,人作为有意识的社会行动者在行动中不仅有实践意识还有话语意识,不仅出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中,还处于一定的社会结构中,拥有一定的的社会角色和社会身份,对一个互动系统的了解必须充分考虑到各种条件,权力关系,权威性资源和配置性资源的占属,而对角色系统的理解更要纳入规则资源与实践的理解。
如何理解社会学中的实证主义取向?从读社会学开始到现在一直对这个问题产生了好奇,实证主义从源头上可以追溯至孔德,他所追求的是在社会科学的研究中进行观察,实验与比较,用实证的净胜来重建历史,使形而上的世界观解体,用科学取代哲学。科学与非科学有明确的区分,在事实的或可观察到的与想象的或虚构的之间有着明确可以区分的界限。科学与人类道德和物质进步存在着完整的关系,科学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科学所;科学不仅与其解释的现象相互依赖。 而吉登斯总结出的实证主义的两种含义是知识能够以术语形式表达出来,科学的方法和逻辑形式也可以应用于社会现象的研究。(对实证主义的了解还有待进一步深化)
二 社会学元素的深认识:社会行动者的动机 结构的二重性 行动的反思性监控
1社会行动者及相关
社会行动者的理解大部分还是参考韦伯的定义,区别社会行动者和一般的个人的关键是社会行动者的行动产生了超出个体之外的意义。行动者的动机是许多社会理论研究的对象,比如帕森斯的目的 手段和条件分析框架,但对于为什么要在社会理论中考察社会行动者的动机很多学者没有说清楚,而吉登斯认为对社会行动者的动机要素首先可能作为未被认识到的行动因果关系条件而起作用,即作为行动合理化的自反性监控所不能获得的无意识冲动而发挥作用。其次,动机产生确定的利益,有助于实现的行动的过程,最后,动机理论与结构再生产理论直接相关。 与行动的动机相关的另外一个较为相关的概念是: 行动的反思性监控,指的是人类行动的目的性或意图性特征,它强调作为过程的意图性,这种意图性是人类行为的例行化特征,并不是人们在其行为过程中总是怀有特定的目的,而行为的意外后果具有核心重要性,因为它们系统地与制度再生产过程结合在一起。
2社会结构及系统 以及结构的二重性的理解
社会学中的结构最为典型的代表是列维斯特劳斯,对他的结构观的理解可以把握的核心特征是结构是由观察者建立,与经验事实无关联;缺乏结构化,由外在演奏者催生的结构形式,把结构看作是一组推断性要素,将结构视为资源和规则特性的集合或矩阵。而吉登斯将结构理解为生产的规则和资源系统,特点在于无时间和空间的非人格化,并且结构是具有特定意图和利益的情境化行者者再生产行为而存在的。而相关的结构的二重性是指:社会系统的结构性特征既是构成这些系统的实践的媒介,又是其结果。而更高层级的系统则是指作为常规社会实践得到组织的行动者或者集体之间的再生产关系。结构化则指支配着结构的存续或转换,是形式化了的结构,支配着系统的再生产条件。
就我自身的理解而言,结构 结构化 系统与结构的二重性,它们之间处理的关系是个人与非个人的集合比如组织 集体 国家 社会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包括了利益的调节,资源的分配等。在分析这种关系时,较为明晰的媒介是权力,权力作为工具的使用在时间的沉淀中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指向性,这种稳定的权力关系所呈现的社会网络格局可以称之为结构,处于不同层级网络的主体可以各自形成一个稳定的系统。结构既是各类社会活动的结果,也是社会再进行生产的媒介。结构和系统相互编织,结构化保证了结构再生产的稳定性条件
3社会学及理解社会
吉登斯认为社会学关注的不是一个预先给定的世界,而是一个由主体的积极行为所构造和创造的世界。人在具体的历史情境中建造社会,社会的生产和再生产是行动者的技能性实现。结构既是对人类能动性的限制,也是对人类能动性的促进,结构化过程包括意义规范和权力的互动。 社会学的观察者并不能使社会生活变成是仅供观察的现象,这种观察独立地把观察者自己关于社会生活的知识作为一种资源进行利用,相反的是社会学的观察者必须沉浸于一种生活形式之中,生活形式指产生描述的特殊类型实践活动的一种模式。社会学的分析的首要任务如下:在社会科学的描述性元语言的范围内对不同的生活形式进行解释性的说明和协调;将社会的生产和再生产作为人类能动行为的结果进行解释。 此外,理解并不是被当作社会科学特有的一种调查方法,而是作为社会本身的本体论的条件。解释并不只是专业的社会调查者的特权,它是被每个人实践着的。
三:未完成的工作:
未曾读:索绪尔,列维斯特劳斯,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交往行为理论》两卷
问题:
如何理解托马斯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的范式的不可通约性
如何理解韦伯的事实知识和价值取向的行为在逻辑上的区分?
从我们所阅读过的社会学家来说,我们如何理解主体,主体的去中心化?
如何理解社会学理论和研究中的实证主义?
感想:
1理解世界是一个众生奋斗的事业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因人因时而异,不能全信,痛苦中。
福柯.2016 11 10-2016 12 28
书单:《词与物》
《知识考古学》
《福柯文选一卷》
《福柯文选二卷》
《福柯文选三卷》
《华中村治理研究》及调研报告
大致看完了福柯的书,我对福科的书的理解内容做一个大致的划分,第一个是福柯对静态领域的话语和知识权力的研究,方法是考古,批判的是大部分的经验科学领域的学者认为人类学这类学科的发展进程是连续的观点。福科则认为经验科学领域的发展并不是连续的,而是存在着断裂。第二部分是对实践领域的权力问题的研究,方法是系谱学。第三部分是福柯伦理道德的研究。集中体现在福科文选的第三卷,即自我技术。
一 静态领域的分析:经验知识的研究:《词与物》 方法:考古学
词与物,顾名思义,福柯研究的是语言和事物的秩序的关系。福柯而将其研究限定的一个语境便是在经验学科语法学和语文学 自然史和生物学 财富分析和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关注的重点是人们在时空中认可和认定了哪种秩序形态,即人们从古至今的劳动 生命 和语言的秩序是什么。这种秩序形态以语法学和语文学为例,他首先分析来17世界的语法和物的关系,那个时期人们用语言表达的世界建立在同一性的基础之上,普通的法也仅仅分为动词 名词以及转义这类逻辑上较为浅显的方法。语言对世界是一种较为原始的记录,语言对世界是一种平铺直叙。而后,建立在同一性基础上的语文和语法学满足不了世界的描述,故而语言不在仅仅地作为一种工具来展示这个世界,它本身作为独立的主体从描述世界的功能中独立了出来,成为了一个可以单独研究的对象,语言和语文的独立开辟了对物的世界秩序阐释的另外视角,也就是其他的经验学科的出现。按照同样的逻辑,福柯一步一步地还原了最为初始的经济学和自然生物学的面貌到我们现代的经济学和自然生物学的面貌。对这三种学科还原之后,福柯尝试性地在这三种学科中,找出暗含在它们发展的表象之下的支配规则。福柯通过两个对比的图表对其进行了揭示,这个图表有四个维度:分别是表达/指示/衍生/归因,在这四个维度下这三类学科在17 18和19世纪的面貌都能得到阐释。
将福科的研究方法从词与物的研究过程中抽离便是:考古学。对它的理解可以分为三个层面:
第一:历史还原,历史还原是说尽最大可能地还原知识本来的面貌。比如语文最初的记录物的秩序功能。第二层:认识型的构建,思想与知识系统是由规则所支配的,这种规则超越于语法和逻辑,运行在主体意识之下,并且定义着一个能够决定在给定的时空下可思考的边界的可能性的系统,是一种对一种全然不同的知识型的智性上的探索。福柯利用表达/指示/衍生/归因这四个维度去阐释三种经验科学17-19世纪的面貌就是一种对知识系统的深层次的可能性条件的探索。第三层:反先先验主体哲学。笛卡尔的先验的主体哲学强调主体意识优先,强调人类做为主体的理性主义。但是,20世纪的法国和世界的政治事件以及福柯对人类社会非理性的疯癫 罪犯的关注更加使他开始怀疑这种先验的主体哲学,福科不满足于主体意识优先性的历史编撰,他自己则希望通过在知识领域的考古使得思想史这类经验科学领域的学者能够在一种驱逐主体优先性的方式在无意识的层面上进行操作。发掘知识自身发展的深层次的规则,而不是在一种主体意识优先的情况下去研究知识。
但是,考古学的批判性的力量被限制在了队对不同时代不同知识型的比较上,这种比较可以通过展示此前时代全然不同的思考方式,揭示出一种给定的思考方式的偶然性,但仅仅使用考古学的分析无法言说一种思考方式转变为另一种的原因,因此也不得不忽视那些本可以揭示出业已成型的当代立场的最有力的社会机制。所以福柯通过对权力问题的研究弥补了对社会深层次机制发掘的缺漏。
二 实践领域的权力问题研究,方法:系谱学
福柯对权力问题的研究联系我上次的汇报,这次主要围绕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福柯权力的对象,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大部分处于社会边缘的人,而我认为戈夫曼的被污名化的人群更为合适,也可以将其理解为在理性主义的信仰原则内所不能解释和接受的人。规训与惩罚中的罪犯,疯癫与文明中的疯子还有不正常中的人中的畸形人等等。所有这些被现代理性社会构造出来与之相对立的人便是福柯研究权力的对象。 第二个问题,福柯通过这些非理性的边缘群体想阐释权力的什么深层次的内涵或者说特点?如果将权力视为一种拥有物,那么它揭示的是一种特权。也就是一方对另一方实行控制和引导。这种特权在权力动态的关系网中无处不在,并且不断地自我繁衍和生长。小范围的特权关系涉及到精神病医生与精神病人,男性与女性。而大范围的特权关系涉及的主体是国家/社会与罪犯/穷人等给社会产生负面影响的群体。权力的特点是不对等,但它也保持权力双方一定程度的自由,也坚持权力双方相互依存,共同衍生。从小领域的权力关系研究扩展到大社会环境的权力统治的揭露,福柯连接这两者的纽带是社会进程中权力加知识技术,可以将这个过程简化为非理性群里构建---理性知识技术发明扩展---社会机制的形成和制度化,这就是第三个问题,即福柯通过权力问题的研究批判了权力的规训在社会实体的侵蚀,权力和知识的结合所创造出的一切社会机制在控制公共安全的目标下,规训和引导着我们的生活。
理解系谱学的核心是:进程展示。通俗地可以理解为它展示了我们现在认可和认知秩序的形成过程。也展示了现在的某一社会制度之所以成为现在这样的一个历史性选择的原因。福柯在方法上从考古学到系谱学的变化,其实表明的一种思维逻辑上的转变为:从纯粹的理性分析到实践理性分析的转向,从知识分析到知识---权力分析的转向。事情如何以一种特定的方式规定了构成我们现在的东西。包括我们的知识我们的实践,我们的理性类型,我们与我们自己和他人的关系。
三读书感受:结合所看的经验研究《华中村治治理》和大家的调研报告
读完村治治理和大家的调研报告后,主要是帮我解决了两个比较实际的问题,第一问题就是以前的同学尤其是读社会学的知道我在中心后,就各种问题,我也不好意思决绝,但是我以前只能关于我们的读书说点表面现象,对于中心还是不特别清楚,每次回答的时候感觉很尴尬,话说不撑展,有点丢自己的脸,以后应该有话说了。第二个问题就是,调研报告加村治研究对于过年怎么构思回乡记有了点头绪。
除了解决自身两个比较实际的问题外,有一点感悟就是从大家的调研报告中感受到了一股士气,虽然水平层次不齐,偶尔也有啰嗦,难登大雅。但是还是感觉大家很用心也很踏实。用脚去行走,用心去书写,不论结果,这个过程还是挺重要的。下一步计划是看吉登斯。
2016 10 08-11 09
书单:
福柯:《规训与惩罚》
《不正常的人》
《疯癫与文明》
《临床医学的诞生》
《生命政治的诞生》
《必须保卫社会》
《牛津通识读本福柯》
雷蒙阿隆:《社会学主要思潮》
汇报主题:权力
汇报思路:福柯,不一样的权力研究视角、不一样的权力研究具体对象、不一样的权力观。
何为权力,政治学上的定义为在你的观点或者说行动遭受到别人干预的时候你仍然能够实现你的意志和行动。建立在这个认识的基础上,传统的政治学家和历史学家构建出统治者和被统治者这对二元主体,采取从上到下的视角,也就是从从统治者出发的视角,最典型的为国王、贵族、王侯将相等成功者的典例和经验成为了历史书的主要内容。一句话概括为,则是从权力优势的这一方出发来研究权力。
但福柯则认为,既然权力的主体涉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为何不从下到上,也就是说从被奴役者和被统治者的视角来研究权力呢?基于这一点的思考,福柯总结出了他研究权力的第一个原则,即由下而上。在确定了这个原则之后的一个问题是:他的权力的研究具体对象是什么呢?从上到下的研究对象是国家,国王,王侯将相直到现代的执政者,统治者的结构类型在现代社会纷繁复杂历经变化,被统治者的类型已经是多种多样,在这样的社会多元结构的情况下,福柯一反以往的研究者的所构建的权力对象的网络。在由下而上的原则指导下,他研究处于最底层、最边缘的权力主体,研究那些虽然被掩饰、被压制,确是真实权力世界的主体。即:疯人、畸形人、罪犯等,他们最突出的特点是:一方面是权力的受制者,另一方面是权力极端想掩藏的对象。
在确定了研究视角和研究权力的具体对象后,接下来的问题则是福柯的研究方法。福柯采用了一种类似于考古学的方法,他的思维过程我大体可以分为三步,第一步:从历史上找出这三类人员获得其名称的过程,疯子、畸形者和罪犯者三个名词并不是一开始就存在的,疯子的诞生和精神病的发展息息想联系,是精神病医生的诊断创造了精神病人和疯子。畸形者的诞生则与现代法律相关,法律是为普遍的人的秩序所创立,而天生畸形的人在法律上找不到自己所存在的地位因而被创造,最典型的例子:若连体人中的一人犯了死罪,法律是否应该宣判死罪,若是宣判了死罪则直接会对没有犯罪的另外一个连体者的生命宣布死亡。第二步,研究与其相关的机构的建立及其扩张的进程以及相关制度的建立,典型的代表则是监狱和精神病院的建立、扩张、合法化和推广,并逐渐制度化,称为社会的一种常设机构和公开的不合法现象存在的标志。这些机构的建立和制度化的发展在福柯眼里看来是社会规训权力和惩罚权力的发展的表现。第三步:从历史—政治功能主义的角度出发,福柯分析了这类人员及其机构的存在和不断发展的原因,在福柯看来,这些人员和机构的不断发展和建立是具有一定的历史政治功能,即组织起来的大部分的人人通过建立这些机构将危险和恐惧进行控制和解决。尤其是人们希望通过监狱这种超级有纪律的生活来实现对犯人的改造和惩罚,将犯罪行为和现象降低到最小的危害程度。
阐述完福柯研究权力的视角、研究权力的实体对象、研究方法后,直入核心的问题便是:福柯通过权力想要表达什么?福柯通过对权力载体:疯子、畸形者、罪犯和监狱、精神病院等机构的历史考古式的研究,福柯抽离出了权力运行的核心词汇:权力技术和权力知识。在福柯看来,正是:全景敞视的监狱、以及规律作息等权力技术的发明和推广才使得权力能够高效运行,但是人们对这些技术的使用超出了控制罪犯和精神病这类危险的范围,并将其扩展到社会中的每一个细胞和组织,学校、工厂、医院等等,组织、纪律、监视无处不在,权力的毛孔和血液时刻涌动着,权力不再是静态的、固定的,而是网状的、连续的。我们生活在一个被权力笼罩的规训的、惩罚的社会。这就是福柯的权力观和福柯的思想:即通过权力批判这个过度规训的社会。
读书感想:
读了一本雷蒙阿隆的类似于教材的书,教材类型的书思维的套路比较明显,所以连接起来比较容易,读起来也比较容易。下一步的计划是:读完福柯另外比较重要的书。感觉过年前实现读完社会学这个目标有点困难,希望自己不要慌,稳扎稳打。
哈贝马斯总结
书单:2016年8月20 至 10月8日
《在事实与规范之间》
《商谈的再思:事实与规范之间的导读》
《包容他者》
《后民族结构》
《现代性的哲学话语》
《牛津通识读本:哈贝马斯》
福柯:《规训与惩罚》
一 我对哈贝马斯的通识理解
我对哈贝马斯的理解分三层。第一个是哈贝马斯构建的核心问题,即现代系统世界和生活世界之间沟通的断裂。第二层,哈贝马斯弥合这种二元对立的理论出路:交往行为理论(资源困难,下月补读)。第三层:立足于交往行为理论,在具体层面上哈贝马斯是如何弥合系统世界和生活世界的鸿沟。哈贝马斯的具体答案是:沟通。沟通的媒介是法律,场域是:公共领域。构建的主题氛围是商谈性政治。我的报告也立足于第三层,基本思路是:首先阐述云哈贝马斯对传统公共领域的结构分析及其转型后产生的社会理解,再分析现代法律的媒介功能和对商谈性政治的构建。
二 公共领域转型社会需求的满足:法律与商谈性政治
1如何理解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
哈贝马斯眼中的公共领域应该是指能够表达具有政治意见且这种意见能够发挥一定影响力的非正式场所。他讨论的较早的公共领域是在西欧封建社会皇宫贵族所举办的沙龙、咖啡馆,而所涉及的人员也大都为文学家、评论家和贵族组织者。这种公共领域的特征是比较非正式,在这样的场所中的文学家或者评论家,他们在封建王权或者贵族市的统治朝野中没有正式的身份,他们独立于政权,表达自己的意见,和他们关系紧密的是他们的贵族组织者和自己的意见。在贵族权威统治的时期,沙龙或咖啡馆这样的场合使得社会中的意见能够和贵族进行一定的交流,产生一定的影响,故而具有政治意义。但是随着国家和社会的改变,公共领域的结构发生了改变,为了使我们更好地理解这种改变哈贝马斯用了三个概念维度,即经济、社会和文化,经济。经济是权威的直接来源,经济的变化直接瓦解了传统的贵族统治的权威,最明显的是由家计型经济走向营利型经济,王公贵族的开支和收入与国家分离开来,创立了税收。而政治权威是代表着一定的秩序,以往的靠王权和宗教权力来维持的社会秩序经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逐渐走向瓦解,以发挥直接影响力的传统道德也逐渐在追求科学和效率的目标下失去了统治地位,取而代之的是以规范和效率见长的法律。在社会文化上,火车的发明和电报电视发展打破了人们对时间的观念以及交流的限制。传统的君权丧失,而弥合传统的生活的人民和上层的贵族的沙龙、咖啡馆这样的公共领域也消失。
2如何理解公共领域转型后的新社会?
理解哈贝马斯眼中的新社会的关键词为:系统和危机。哈贝马斯将因发展后的比较复杂的社会分为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系统,分类的主要依据是其功能,经济提供物质基础,政治维护社会秩序,文化则提供动机支持。新社会的发展伴随着危机,采用系统的视角便是系统危机,它指的是处于互动关系中的成员之间的辩证矛盾,具体表现为系统无法解决的系统矛盾或者控制问题。哈贝马斯借用文化系统产生的动力危机举个例子,即国家的教育系统和就业系统的不匹配,表现为就业系统所需要的动机与社会文化系统所能提供的动机之间所存在的差异。(合法化危机第六章,合法化危机的原理)。在众多的系统危机中,哈贝马斯着重强调的是政治系统的危机,它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第一个是政治系统内部的合理性危机,政治利益的对立。第二是合法化危机,是一种政治系统的认同危机,合法化危机的来源是经济系统和政治系统的结合使得某种程度上的生产关系政治化了。这种合法化危机在以往的结构较为简单的社会中表现为阶级斗争。但是在现代社会,阶级统治的政治匿名性逐渐被社会匿名性取代了。
新时代的公共领域:商谈性政治
3哈贝马斯为什么认为法律是联系系统世界和生活世界的媒介?
哈贝马斯提出的一个问题:在人们的行为越来越志向自我利益以及理性越来越受到外在社会事实与规范的强制的情况下,基于脆弱的规范性诉求的社会团结如何得以可能?社会团结表现为生活在一个共同体的人们之间能够达成共识和理解,在以往的社会这种功能的实现依赖于宗教信仰、王族权威、血缘纽带、封建道德伦理。而如今的市场经济和官僚行政统治的社会中,社会结构复杂,哈贝马斯认为此时的社会团结的纽带为法律。一方面法律与来自生活世界的社会团结与交往共同体的自我理解相联系,另一方面法律对来自货币和行政权力的迫令进行加工处理。通俗点说或,法律成为了系统世界和生活世界的沟通桥梁。
4在具体层面上,法律如何建立商谈性的政治来联系系统世界和生活 世界?
法律作为一种规范化的结构,它构建的是一种权利体系。从宪法的演变来看,法律作为一种权利体系变化很大,权利的含义由最初的个人的自由到国家的利益,权利的对象由个体到大型的社会组织再到国家,而权利的内容也由单纯的维护个人扩展到公共领域的权益。作为一种权利体系,法律如果要获得稳定性,也就是说法律协调的私人自主和公共自主的相互交叠要获得持久的确立,法律化的过程就不能局限于私人的主观行动自由,它就必须延伸到再法律媒介中的已经预设的政治权力中去。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通过法律来参与政治?
在谈论这个问题之前,必须首先区分的是政治和行政,联系到法律,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法律的立法和司法本身的活动也属于一种政治活动,在法治的国家中,立法和司法分别是一种政治意见的形成和集体政治意见的实行。而行政则可以理解为国家行政机关的日程管理活动。哈贝马斯认为政治参与权力的实现依赖于对意见和意志形成过程加以建制化,这种建制化的实现在依赖于在政治意见的行政中引入商谈,也就是实践交往理性。哈贝马斯认为法律可以分为立法系统和司法系统,立法作为一种程序活动创造了法律权利体系的内容,而司法作为执行机构,它所追求的是在执法的过程中确定情境中的适合条件,寻求最合适的法规条件,减少法律执行的不确定性。在两个系统引入商谈的原则则要求能够充分地保证立法和司法的程序践行人民主权的原则,保障人们在政治意见的形成中充分交往、充分表达、沟通、理解和达成共识,换句话说法律的最终实现是因为通过商谈所保障的交往权力的实现,人们的政治权力来源于交往践行。这样,通过法律的两个立法和司法的活动,按照商谈的方式践行了人们的政治权力,而又通过这种活动对行政系统进行了监督和制约。政治权力由法律赋予受法律约束,政治权力来源于交往。
三 读哈贝马斯所得:
1重新学习的鲜活感。这个主要涉及的是哈贝马斯的哲学部分谈论了很多关于欧洲启蒙运动思想家的思想,感觉以前脑海中已有的框架式的结构有了血肉之躯,对于启蒙运动在思想上成为法国大革命和美国的独立战争的思想武器有了很鲜活的感觉。这种鲜活的感觉能够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历史。
2突破时空的联想和想象的启发,这种启发来源于哈贝马斯对二战和欧盟的反思和想象以及以往的经典阅读。对于二战,哈贝马斯针对德国纳粹提出的反思问题是:“为什么全民族的犯罪行为要由几个军人来承担”,这个提法把德国人民的反思的主体由希特勒这类军事独裁统治者转为了大众。而对于战后德国和西欧各国的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欧盟的建立,使得哈贝马斯对超越国家的经济联盟有了很大的希望,他的一个想法是:是否可能通过一部共同的宪法和欧洲共同文化的纽带,来使得西欧各国超越民族国家的形式,我们是否可以成为一种和平的世界公民?结合哈贝马斯对西方欧洲二战的反思和欧盟的国家性超越以及韦伯等对现代西方的反思使我产生的一个想象就是:人类在启蒙运动中破废王权和教权,立理性。但工业运动和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中又开始反思理性,但现在又会如何突破这种现代的理性枷锁呢?启蒙运动的物质机器是工业革命、海外贸易、殖民体系、政党统治、军事暴力等,我们未来的动力革命会在哪个方向上呢?基因工程,软件技术,无人战斗机?这种突破时空联想和想象我觉得很有意思。而再进一步,如果加上时间和空间这个维度,那么我自身比较一个好奇的问题是五四和新文化运动的破和立为何?
3每次涉及到哲学部分感觉理解起来很困难。所以打算下个月补一本西方哲学史。
书单:2016 6.18----8.20
布迪厄:
《自我分析的纲要》《艺术的法则》《科学的社会用途》
《男性统治》《单身者舞会》《实践感》《实践与反思》《区分》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
哈贝马斯《合法化危机》《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
托马斯重塑了科学界的一种通识:即科学进步是通过慢慢的积累完成的,也就说传统的量变引起质变的观点。进而他提出了自己的科学进步观即:科学的进步是通过科学革命完成的。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1日常科学工作是如何进行的?2代表科学进步的科学革命如何发生?什么时候发生?
托马斯选取天文学、化学、物理学的材料,在这些学科的发展历史中,他总结出一种常规科学,即坚实地建立在一种或者多种过去科学成就基础上的研究,这些科学成就为某个共同体在一段时间内公认为是进一步实践的基础,这也是范式的最初含义,精简的含义便指某些实际科学实践的公认的范例,它们包括定理、理论、应用和仪器等,这些东西为特定的连贯的的科学研究的传统提供了模型。在托马斯看来,日常的科学研究工作是在范式的指导下发生的。范式限定科学研究的范围,尤其是对科学事实的限定,它界定重要的科学事实,确定事实是否与范式所拥有的理论相一致,再用已有的理论对事实进行阐释。范式指导科学活动的本质是解谜,第一种类型的谜是通过范式的概念和仪器工具可以解决的问题,第二种类型的谜是本质现象已经被范式表明但是细节需要完善的谜。第三种便是范式本身无法解决和解释的现象之谜,这就是反常现象。
当科学领域的反常现象出现的时候,科学共同体对原有科学范式的认同危机便开始产生。而科学家对反常现象的反应也各有差别,固守原有范式的科学家自成一派,因为在他们看来,一个好的工匠是不受其工具的制约的,范式作为科学界的一种工具,就像制造业中的工具一样,更换是一种浪费。但是反常是如此的深刻,一部分科学家开始发现和发明新的范式工具。他们从范式已经确立的世界观开始着手,因为一个所看到的不仅依赖于他在看什么,而且也依赖于他以前的视觉即概念的经验所教给他的东西。至此,关于科学旧范式的世界观开始改变,部分科学家大胆想象,建立新的范式,竞争中的范式经逻辑和经验的推动接受科学共同体的检验。当大部分科学家改宗相信一个新出现的理论并用其来指导新的科学研究时,新范式便产生了。
布迪厄:关键理解词组:实践和场域;区分与阶层;反思与批判
一、实践和场域
1场域、资本和惯习的理解
场域由附着某种权力或资本形式的各种位置的一系列客观的历史关系所构成,它的特征是场域也是某种客观力量被调整定型的一个体系,是某种被赋予了特定引力的关系构型,场域也是个冲突和竞争的空间。惯习指积淀与个人身体内的一系列历史的关系所构成,其形式是知觉、评判和各种行动的身心图式,它既是一种稳定而又开放的性情倾向系统。它的这种稳定而又开放的特性使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人既富有个人的灵动色彩,也承袭了历史和所生活的社会所给予的遗产。
场域和惯习的关系可以分为三点,首先是制约关系,场域形塑着惯习,惯习成了某个场域固有的必然属性体现在身体上的产物。其次是知识关系和认识构建关系,惯习有助于把场域构建成一个充满意义的世界,一个被赋予了感觉和价值,值得去投入去尽力的世界。最后,惯习和场域并不总是吻合的。各种性情倾向因为其开放所以有无尽的可能性。布迪厄认为,一个成功的场域分析必须明确三点:①权力场相对的场域位置②位置之间的客观关系结构③行动者的惯习。场域、资本、惯习对应地为位置、配置和占位。位置是社会单位在场域中所处的结构位置或者层次,配置是社会单位所处层次的资本,而占位则是因场域中的区分和差异所造成的竞争的动力。
2婚姻场域的分析:贝亚恩农民的婚姻斗争
资本总目标:在农业生产为主的社会生活环境中,父母将子女的婚姻看做一次机会和博弈,基本的目标有两个:一能够通过子女婚姻改善或者保持已有的经济状况,二能够保住自己家族的尊严和家庭内部父母作为长者的权威。
惯习:①崇尚男性,长子拥有绝对的财产和名誉的继承权,没有男丁后代的长女也负有延续家族的义务,次子和次女只有一定数量的物质财富继承权;②女方有嫁妆的习俗,但是若是新婚后女方无子嗣而去世,则嫁妆必须归还娘家。
策略:按照人们趋利避害的本能,在婚姻场的博弈中,父母的的倾向大概可以分为积极促成的婚姻类型和消极规避的婚姻类型。积极婚姻是父母竭力促成的儿女婚事类型,而消极婚姻则是父母尽力规避的儿女婚事。积极婚姻有:促成长子和经济相当或者差点的次女的婚姻,主要考虑是:双方经济实力相当可以保值,也不用担心无力偿还嫁妆。最年长的孩子和非年长的孩子的婚事可以保证双方家族系谱的延续。其次是次子和只有女孩儿的长女的婚姻,因为这样女方家庭通过入赘可以实现家族延续,次子也可以通过长女的财产继承权来增加自己的婚姻家庭的物质基础。消极婚姻有:规避长子和只有长女的婚姻以及长子和比自己财富多更多的女子的婚姻,前者考虑到的是女方家族的延续,通俗点就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后者则是怕承担归还嫁妆的风险,此外,女方的过多财富在家庭中也会削弱婆婆作为长辈的权威。其次,次子和次女的婚姻也是不被看好的,因为物质基础太过薄弱。
在时代变化的情况下,不肩负家庭荣誉责任的部分幼子和次女相继去新大陆和工业城市,留在农村承担家族荣誉的长子和长女因自身的农业困境和城乡之间人口流动的数量差距无法寻求合适的结婚对象,以往发挥联谊作用舞会成为了单身者的舞会。
二、区分与阶层
布迪厄是法国人,法语的词性最基本的特征就是阴性和阳性,想也许这种语言方面的特征是他这种思想意识的一种源泉。在区分意识的指导下,布迪厄揭示了自己在社会研究中的一些观点。我暂时将其归为四点:
1社会的认知系统和社会结构具有一定的对应性。对这个观点的理解可以从布迪厄的研究对象中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与布迪厄的人类学调查相联系,基本含义与涂尔干的原始分类中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部落的人对男女、老少、前后、上下、阴阳等性别、方位和直观的对立感受的认知直接和他们社会简单结构相应,就空间和时间的划分而言,男女都有自身所属的世界,比如白天室外为男性所属,室内为家庭妇女所属,一年中的寒冬的某个时刻为老年妇女所属等等。第二层可以和布迪厄对社会各阶层人的趣味的调查联系起来,社会中的人在生活世界中形成的认知模式和行为模式(包括消费习惯等)与其所在的社会阶层相对应。
2生活风格、习性作为稳定的性情系统表现了一定阶层属性。在布迪厄看来,阶层是由所有相关属性之间的关系结构确定的。个体所占有的生活条件客观上赋予了其在社会阶层场域中的位置,而其生活风格和习性为稳定的模式系统逐渐成为了自身所在的阶层与其他阶层相区别的明显表现,这种稳定既包括客观行为的稳定,比如生活消费习惯,也包括自身的认识和评价模式系统的稳定。
3文化产品的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本,对它的消费是阶层差异的关键表现,而对文化资本总量、资本结构和资本在时间的纵向上的变化表明了教育系统的稳定和阶层距离的相对固定。一方面,按获得方式文化资本可以分为两类:先天继承和学校教育系统,在学校学生之间所拥有的文化资本的差别就是继承文化资本的差别,这种差别直接反映出了学生的出生和所属的阶层,它通过文化产品的的消费差别来表现。另一方面,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本,社会各个阶层在文化资本场的竞争和斗争过程中局势日渐稳定,优者更优,劣者更难。社会结构中对此反映最为直接的是学历和职位之间的关系,学历贬值,学历所保证的东西不在是严格意义上的资历证书,而更像是一种贵族爵位。其结果便是,在这场学历日渐贬值的过程中,拥有抗拒贬值的是与高等社会出生相联系的社会资本的那本分人。
4生活条件、习性和生活风格作为现实的生活世界的表征,它与实践的关系既不应该通过机械论的逻辑也不应该通过意识的逻辑被理解。而是应该以实践的方式来去理解。换句话说,只有增加对一个特定等级的产品相对自主的生产场与消费大众之间的关系的经验分析,我们才能真正脱离经济理论的抽象化并由此建立实践经济的一种真正的科学的理论。总之,通过对人们实践中的生活世界的分析,布迪厄发现了生产和消费是统一的。
三、反思和批判
反思往往起源于认识不同,而又导向深刻批判。布迪厄最初的不同便是他对社会学认知的不同,布迪厄认为社会学的任务在于解释构成社会宇宙的各种不同社会中那些掩藏最深的结构,同时揭示确保这些结构得以产生和转化的机制上,以此基点,布迪厄批判了以涂尔干和列维斯特劳斯为代表的社会物理学,他认为其缺陷是用结构化和抽象化的理论来理解和阐释社会,忽视了人作为能动的主体的意识。与此同时布迪厄也批判了以常人方法学为代表的太强调人的主体意识能动性的学派。
这是布迪厄对社会学理论的反思,不太倡导建立一种稳定的社会学理论,即实践和关系的方法来理解和解释社会。其次,社会科学研究者的反思,以往社会科学研究者都力图在扮演自己研究者的这个角色上与现实世界保持一定的距离,进而达到自己学科所要求的客观而又中立的目标,在布迪厄看来研究主体也需要反思,研究者自身作为社会的一员也带有自身的属性。如果将这种反思再推进一步,则是对于我们业已习得的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工具和概念,我们在使用它们进行研究的时候一定对它的合适性进行考证。
除了对社会学本身的反思和批判外,布迪厄通过自己的研究对其所处的资本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他首先是深挖了我们不自觉得接受下来的既定范畴和思维模式的根源。其次,他揭示了由知识分子和技术官僚以理性和文化名义实施的微妙统治。最后,直接针对现实中显明的权力和特权模式以及支持他们的政治展开了深刻的批判。布迪厄的批判使资本社会的丑陋和不堪迎面扑来,赤裸裸而又活生生。但是对于如何去改善,布迪厄并没有明确的方法,所以从对现世的态度来看,布迪厄揭露了它但是却又对其无可奈何。
读书感受:
布迪厄进城,眼里满是忧伤。
下一步打算是年前读完社会学,加油。
5.8-6.10读书单:
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污名》《日常接触》
赖特米尔斯《权力精英》《社会学的想象力》
正在读的书是布迪厄的《实践与反思》
一:米尔斯
1何为社会学的想象力。
米尔斯认为社会学的想象力是指一种心智品质,这种心智品质可以帮助现代生活的人们利用信息增进理性,从而使他们能够看清世事,以及或许就发生在人们之间的事情的全貌。
2我们为什么要培养社会学的想象力?
论述一种学术或者思想的重要,从主体来看为其本省的特点、优势,而从客体来看,便是其相关领域相关现状的问题,具体说来便是传统的社会科学界和社会学界的思想流派和理论方法在米尔斯的眼里有所欠缺,在学术界或者社会上产生了对新的事物的需求。
从社会学的想象力主体而言,个人只有通过置身所处的时代之中,才能理解他们自己的经历并把握自己的命运,他只有知晓他所处的环境中的所有个人的生活机遇,才能明了他自己的生活机遇,简而言之,个人拥有了社会学的想象力可以助于自身理解历史与个人的意义,并把握其机遇。
从社会学科界内所存在的欠缺或者问题而言,一方面米尔斯主要批判了宏大理论、抽象的经验主义、形形色色的使用主义以及目前科研领域里存在的科层制气质。另一方面在批判这些理论和思想流派的同时米尔斯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反思。
对于宏大理论和抽象的经验主义,米尔斯的方式选取两者的代表者和代表作品,宏大理论选取的为帕森斯的社会系统论,抽象的经验主义则为拉扎菲尔德,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批判。就内容来说,米尔斯认为宏大理论的关键缺陷在于思考的层次太一般化,以至于它的实践者们无法合乎逻辑地回落到现实观察上来,它脱离了任何具体的经验性的问题,从宏大理论中无法得到任何有关历史本身是如何发生的;对于抽象的经验主义,米尔斯则认为抽象经验主义的关键缺陷是研究内容太过注重具体细节,而更关注科学哲学,局限于方法论。对于后两者即形形色色的实用主义和科层气质的批判,主要是针对社会科学研究领域里的思想传统和目前的研究趋势而言。对实用主义的批判,米尔斯分析了从从传统的实用主义到新实用主义的变化,传统的实用主义侧重于使明确的意识形态合理化,新的实用主义侧重于服务于大制度目标。而科层制气质主要是指现代的学术官僚化,表现在社会调查的标准化、对人的研究的集体性、系统性,有自己的服务对象等,这种趋势的问题主要是这种气质导致部分学者和学科丧失了自己的独立性。
批判总是伴随着反思,而他反思的内容恰好回答了第三个问题即
3作为社会科学者,如何培养或者激发自己的想象力?
米尔斯的反思主要可以分为几点:第一对社会科学领域内研究单位的反思,米尔斯认为最好的是研究单位是民族国家,原因是既足够简要,也足够融合,简要在于一个民族国家的社会结构是一个较为适当的概括层次,足以使理解成为了可能,融合在于它包容了当代人类行为的许多细节,这种多样性富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第二,理论构建和研究方法,包括对问题,概念术语,理论,方法的认知。最为精彩的理解便是理论、概念术语和理论的基本功能是解放我们的想象,而不是束缚我们的思想,这是他对帕森斯的讽刺。就问题和方法而言,方法针对问题,而问题的选择既要有政治的、道德的等意义,可以简单地理解为这些问题与关于社会结构及其内部所发生的事件有真正的相关性;第三点主要是从学术习惯上讲,即一个社会科学的学者可以通过建立自己的学术档案来激发自己的社会学想象力;第四点是一种思想或者情怀,社会科学者的想象力实际上是一种社会视角转换的能力,即从一个视角转换到另一个视角,并且在整个社会建立起对整个社会及其组成部分的充分认识。他的任务从低到高可以认同为三个层次:逐渐把握他自身所生活的时代的思想,开始理解人的基本天性,及充分认识到历史发展过程对人之改造所设的限制。在坚持对事实、自由和理性追求过程中,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使学术不仅作为一种职业,更为一种生活方式。
二、戈夫曼
1戈夫曼的精彩
传统角色分析和社会互动理论中,注重两个比较极端和默认的社会现象:一种情况为按照角色规范的要求活动,全心投入地扮演角色,这种角色分析和社会互动建立在社会结构的结点上,规范而又系统;另一种情况为角色的社会化不成功或者极端情况出现,如暴动、革命等。其实在这两者极端之间,人们的日常生活还有还有很多剧情。这种日常的互动不仅保证了人们对角色责任的实践,更保护了人们自身的特性。这便是戈夫曼的研究对象:日常接触日常生活。这是戈夫曼的精彩之一,即填补了以往角色分析和社会互动研究的空缺。
读完戈夫曼三本的一个感受为,人性难测,就人的主体性而言,一个单独的富有个性的我,在面对社会对我的正面的规范性期望和负面的误入歧途的教训之间,发挥了充分的主观能动性。这种主观能动性我简称之为装“装的艺术”。成功的“装”不仅能够使自己能够完成自己的主要的角色扮演,还往往能够保持自己的特性,获得职场上和社交场上的乐趣。不成功的装变只能面临社交场的失败。而戈夫曼的“装”的艺术既在前台,也在后台,更在游戏中。这为精彩之二,即研究的内容生活意义强,给人以启发。
2戈夫曼的成功社交学
视角一:戏剧的视角,从其涉及的最关键的三个元素来看, 包括表演者、舞台和观众。而成功的关键是对情景定义的良好实践。在这三个涉及的元素,我选择了剧班(包容性更强)作为分析的视角。为实现成功的表演,则需要很多必备条件。首先,就剧班内部的人员而言,必须达到剧班成员的稳定和团结,可以通过挑选较为可靠的人作为剧班成员,除了有助于角色表演外,还有助于维护剧班成员的秘密。而一个团结的剧班成员在面临剧组中的其他成员出错时,也得控制住自己的情绪,适当的闲谈和角色互换有助于维护剧班成员的士气。其次,便是控制好舞台设置,对舞台设置理解的关键是区分好前台和后台,即表演的场合和放松的场合,从某种程度上说前台和后台都是一种舞台,都拥有自己的舞台设置,不同的舞台设置都暗含了不同的舞台纪律需要遵守。最后,便是观众了,剧班和观众之间处理的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维护好双方之间存在的那份保护膜或者说隔离墙。通俗点来说,就像玩魔术一样,剧班不能让观众识破,或者说观众表现出他没有识破或沉迷于其中,从防御的角度而言,剧班的方法主要是定期更换观众,而从保护性的角度而言,观众也需要适当表现出乖巧。
视角二:游戏的视角,游戏的本质是适当摒弃游戏中的各位的社会属性,按照游戏的规则来创造一个全新的世界,并从中获得乐趣。乐趣的基础在于胜负难料的结局和得到认可的表现,这也是游戏成功的第一个条件。其次,便是要把游戏限制在能够输的起的大致相同的数额范围内,最简单的便是在一场赌博中,赌博者双方的经济差距不能相差太大。再者,便是要塑造良好的游戏环境,能够对实现舞台对现实世界一定的隐蔽,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游戏是一个全新的世界,若将现实世界的属性纳入则会影响其乐趣,比如如果在下象棋的过程中,不是按照双方的技术和谋略,而是按照双方的职位高低的话,就会损失游戏的乐趣。最后便是游戏的各位参与者既不能太过亲密,也不能太过疏远。亲密会没有新意,而疏远则没有动力。
以上是从较积极正面的角色来探讨一场成功地游戏的,若从另外一个较为相反的视角来看的话,理解游戏成功的关键还必须使用好角色距离,它暗示演者对角色坑内个有些不满或者抵触情绪的行为。它经常发生的情况是:把个体置于一个使他感到有失身份的职业背景中的情境之中。往往发生在上下级共同合作的时候,比如一个主任医师用诙谐的语言表达对检查护士小姐的简单的基础工作的认可,在一般情况下,只有那些在角色扮演中感到安全的人才可能偶尔表现出角色距离,所以个体必须首先证明自己的能力和诚意,并对自身的地位有自知之明,而后当自己能够在某一角色中的地位得到充分确立时,才能表现出角色距离。总的说来,角色距离的成功使用处理了角色义务和实际表演之间的差别关系,表现了个人的独特风格。
三、读书生活感悟
打算开始现代四大家的阅读,期待,紧张
2016.4.5-5.8
书单:
帕累托:《普通社会学纲要》《精英的兴衰》
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
默顿:《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
一默顿的《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
(一)基础概念知识:
1显功能和潜功能的划分:首先默顿对功能的界定即:可观察的客观结果
显功能:某一具体的单元(人、亚群体、社会系统、文化系统、)的那些有助于其调试并且是有意安排的客观结果。
潜功能:同一层次上无意图的、未认识到的后果
2功能选择、功能替代:前者的基本问题是功能等价的实验要求在社会复杂的背景中不可能,而后者的问题是任何旨在消除现存的社会结构,而不能提供适当的替换结构来实现由所废的组织原来实现的功能的尝试注定要失败。
3角色丛和地位丛:角色丛是人们由于占有某一特殊的社会地位而具有的角色关系的全部。多重角色,多重社会地位的复合体。
4隶属群体,参照群体,内群体和外群体:隶属群体和参照群体是由默顿提出,内群体和外群体是由萨姆纳提出的,前面两者的区别很好理解,隶属群体就是个体所属的群体,而参照群体为个人在决定自己的态度、行为、价值观的时候所参考的群体;内群体和外群体往往是更大范围的社会组织中的亚群体,往往新的社会整合可以容纳先前分离的群体。
(二)社会理论----关于中层理论的几个问题:
1、为什么要建立中层理论?
首先是提出了在社会学领域中建立中层理论的重要,他把社会学的理论分为宏观的、中观的和微观的,而要谈及中层理论的必要性,从主方的角度便是中层理论的优势,从客方的角度便是社会学领域内宏观理论和微观理论所面临的问题。默顿认为社会学的宏观理论经常陷入哲学的空谈,而微观的研究对细节的过分圈定,又使得其丧失了社会层面上的理论意义。而两者的缺陷还有两者的距离便促生了中层理论,在默顿看来,中层理论原则上应用于社会学中对经验研究的指导,介于对社会系统的范围有限的社会现象和对细节的详尽描述之间。
而中层理论的特性便是:
(①中层理论是由某些有限的假定构成,可以逻辑地从这些假定推导出可以为经验调查所验证的具体假设
②不再分离,而是被结合为更加广阔的理论网络,如参考群体和机会结构等理论
③抽象,胜过纯粹的描述或者经验概括
④划清了微观社会学问题(如小群体研究)与宏观社会学问题(如社会流动、正规组织与社会结构相互依存性的比较研究)
⑤社会理论的总体系,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帕森斯的社会系统论、综合的取向
⑥许多中层理论与各种社会思想体系是协调的
⑦中层理论通常是传统理论研究的直接继续
⑧中层取向涉及对无知的思考,它并不认为自己可以为当今一切紧迫的现实问题提供理论的娥解决之道,而是只去解决现有知识可以解决的问题。)
2、如何建立中层理论?或者说如何从微观理论到中层理论再到宏观理论
这个问题我直接借用了沈迁对这个问题的总结,即
第一步:从微观的经验研究中提炼出研究假设,
第二步:并对这些研究假设进行理论检验并生成概念,
第三步:生成概念后再利用这些概念进行理论之间的对话,生成中层理论,
第四步:再按照这个循环的模式对中层理论进行检验、总结和积累便是生成了宏观理论。
3默顿如何根据已有材料(包括微观研究材料)一步步检验、考察、生成新概念来丰富和发展中层理论?
从整本书的结构来看,默顿主要选取了三个主题:社会结构和文化结构,知识社会学和大众传播以及科学社会学研究,鉴于篇幅有限,我主要讨论社会结构和文化结构这个主题,而思路便是默顿如何将社会结构与文化结构的微观研究同中观研究相联系。关于社会结构和文化结构研究的中层理论,默顿选取的理论是失范理论、参照群体理论。鉴于篇幅有限和思路雷同,我目前仅只讨论失范理论。
“失范”的概念最初是由涂尔干在对自杀的实证研究中提出,原意指社会失去规范,再仔细一点便是由于社会变迁,原先适行的习俗、法律、道德失去作用,导致社会行动者无法指导自己的行动。
撇开社会失范的结果之一即涂尔干的自杀现象,默顿反向考察研究社会失范的原因的微观研究,选取的微观素材是美国人的财富追求,具体说来便是财富价值观指导下的美国人追求财富的过程和结果,他们如果没有达到自己的目标出现了失范的结果,原因为何。在对原因的探讨中,默顿将个人行动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分为两个,即文化结构环境和社会结构环境,文化结构是指指导行为的规范性价值标准,社会结构是指把个体联系到一起的社会关系,相应地再由文化结构的内涵和理解提炼出文化目标的概念,由社会结构的内涵和理解提炼出制度化手段这个概念,运用这两个概念的结合对美国社会不同阶层的人追求财富失败的原因进行解释便是:不同社会阶层的人所出的社会结构环境赋予他们的制度化手段并不能达到文化结构给他们设定的文化目标。
分析完失范的原因后,默顿还通过这个研究对不同个体对文化目标和制度化手段之间的差距的适应类型进行了概括总结,及五种形式:遵从、创新、仪式主义、退却主义、和反抗。每个个体的适应类型不同,失范的状态也不同,将这种个人失范的状态和程度的不同进一步推论,便是阶层不同,失范的程度(即文化目标和制度化手段的差距)也不同。最后默顿还对失范进行了一个分类:简单的失范和剧烈的失范,简单的失范是因各种价值体系之间的冲突而引起的群体或者社会的混乱状态,而剧烈的失范是指价值体系的衰颓,走到极端时便是价值体系的解体并引发明显焦虑。
再巩固一下整个过程便是:失范概念提出---微观材料:美国人财富追求----失败原因-探讨---概念生成:文化目标、社会制度化手段---失范状态---失范分类---丰富了的失范理论。
二、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
(一)何为唯意志行动理论?
1基本信条是:无论是从积极方面说,还是从消极方面说,科学知识的方法论体系都未能囊括行动中所有重要的主观部分。在唯意的行动理论中,行动变成了一种发散的过程,一种观念的或者规范性的成分的自我表达。即由手段----目的,变为意义---表达。
2唯意志行动的基本图示形象的表达便是:
一条直线的箭头从目的出发到行动,直线上方式条件手段,直线下方是规范、约束等。
三、帕累托的《普通社会学纲要》《精英的兴衰》
(一)理解帕累托的普通社会学纲要的基本概念:
1逻辑行动:客观目的与主观目的一致的行动,强调行动的目的和手段的一致性。
2非逻辑行动:客观目的与主观目的不一致的行动,共有四种形式,第一种客观和主观都无逻辑目的,如:请勿往江河湖海撒尿;第二种形式为客观上无逻辑目的,主观行为有逻辑目的,祭司;客观上有逻辑目的,主观上无逻辑目的,如“请勿弄脏喷泉”;第四种是客观上和主观上都有逻辑目的。
3剩余物与派生物:非逻辑行动的可变部分为派生物,非逻辑行动的不变部分为剩余物。剩余物和派生物两者的概念源于化学术语。
剩余物:非逻辑行动或者伪科学理论去掉逻辑“油彩”后所剩余的东西,即那种不变的非逻辑的核,是本能,情感或潜意识的表现。对剩余物的理解:首先剩余物不是情感或者心理状态,而是我们没有直接认识,或许不能间接认识的情感与行为之间的中介物;其次,剩余物与人的本能有关,但不包括所有本能,因为采用的方法只能发现导致推理的本能。一方面,剩余物比情感或者心理状态更加接近行为,因为人们可以通过对行为的分析发现剩余物,另外一方面,剩余物不是自在的本体,不能像暴风雨那样被体验到,此外,剩余物是情感和它的本能的表现,不能将二者混为一谈,就像温度计的读数(剩余物)是温度(情感)的某些本能表现。
派生物:专指对非逻辑行为的逻辑解释,它们是由非逻辑的核派生出来的,包括通常称为意识形态或者辩护理论的东西。
4:方法论层面上的帕累托:
帕累托认为科学的最大特征是其逻辑性和实验性,也就是要用逻辑----实验的科学来解释自己的研究对象,即逻辑行动和非逻辑行动。
客观现象一致性的理解:现象具有规律联系,不包含哲学家所热衷的因果必然性,只涉及到观察到现象之间规律性的可靠程度。探寻的是社会现象的一致性。
(二)帕累托的精英循环
1什么是精英?
在帕累托看来,精英为各行业领域里技能拔尖的人,也就是最强有力、最生气勃勃和最精明能干的人。理解精英得抓住两点:首先是它不带道德色彩,不论好人和坏人,比如说顶级的盗贼和出色的工程师都为精英。第二是它强调的是一种事实状态而非一种潜在状态,即不讨论个体在如果的条件下能成为精英,比如说一个人目前是个普通工人,他却说:“如果给我和总统一样的生存条件,我也可以称为精英”,这种如果是不予考虑的。
2何为精英的循环?
帕累托讨论精英的循环主要是动态的角度考察社会的变迁,相对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宣扬的阶级斗争对历史进程的作用,帕累托借用于物理学上运动的概念,即运动是指一种状态过渡到另外一种状态,它从运动的主体的本身特性即新旧精英的更替来讨论历史的变迁。所以理解精英的循环的一个比较好的视角是从历史变迁的角度,内容为新旧精英的交替或流动,考察一个社会的精英循环首先必须考察一个社会中的各个精英的比例,其次就是考察不同的精英式如何流动的。
3何时会发生精英循环?
最直接的就是当上层阶级大量的劣等分子集聚和底层大量的优等精英集聚的时候便会发生精英最剧烈的循环,手段有可能是革命。这就应发一个问题,上层的精英阶层如何缓和同下层精英阶层的矛盾,历史给出了无数的答案,比较典型的便是贵族与平民阶层的斗争,斗争的结果分为两种种:第一种是平手,贵族吸纳平民阶层的优秀精英共同生活,例如早期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的保存。第二种是贵族失败,或者消失,代表新的精英阶层的平民获得胜利。这是大部分历史事实。造成贵族的没落有很多原因,从其自身的角度有贵族质量的降低、弱化等。从客观的角度便是新精英的兴起,而主要原因在于社会分工赋予优秀者极大的优势。在这个斗争的过程中有很多有趣的形式,比如俄国对平民精英的迫害,以及法国路易国王的倒戈,近乎被称为“革命的国王”。
4考察精英循环有什么意义?帕累托给我的启示?
启示1:动态的角度看待社会事实,而表达动态的词汇有更替、继替。为什么这样说,精英的循环是帕累托研究社会运动或社会变迁,这就涉及到帕累托对单一的历史直线发展的批判,他认为很多社会的事实的发展进程并非是一道直线,而实际上是呈现一个破浪线。不论上升或者下降,代表趋势的直线顶多是一种平均的含义,并非实际状态。而实际的状态应该是一种波浪型的,当实际的波浪趋线在平均线之下,我们感受的实际事物发展过程比平均速度要慢,而实际波浪线在平均线之上,则感受到实际事物比品均速度要快。
三、读数感悟
我们读书的过程的过程不是直线上升的,有时候自己的效果处于平均效果之下,有时候处于平均效果之上,这些都是正常的。 第二个读书感受便是抓住基本功,重视概念的作用,概念是理解的的基本工具,而我经常犯的错误便是概念模糊和概念混淆。
这个月的读书状态不错,保持。
时间:2月18日至4月5日,共45天。
齐美尔的:《宗教社会学》
《社会是如何可能的》
《社会学,关于社会形式化的研究》
吉登斯: 《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理论》
帕森斯的:《社会行动的结构》(正在读)
齐美尔
一 从“自由”来看货币对现代人生活的影响
齐美尔对自由的定义是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个体本身的权利得到了尊敬,其二是个体可以抗拒来自更高的权威的命令。而货币对个人自由的影响可以简单地理解为货币通过赋予人所有权,使人既可以拥有占有某物的自由,也有选择性的自由。再深化一些便可以继续探讨货币是如何作用于我们的自由,首先,货币形成了空间的分离,如果自由意味着指按照自己的行动准则办事,则货币形式的受益使得财产与其所有者互相拉开的空间距离给两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其次,货币使技术达到客观化,一切的上下级关系变成了一种纯技术的组织,这种组织的客观性不在招致任何的主观情绪,而相应的在组织中形成的社会关系逐渐由人的形式变成了物的形式。最后,在货币脱离了人形成自己的流动后,个体作为其使用者在群体中变得相对独立,而且货币也使得新的结构方式成为了可能,比如可以使相距遥远的人达成一致的协定。从这些方面来说,货币作为现代劳动分工所创造的现代生活外在中介表现,极大地增加了人的自由。这是货币对人的自由增长的积极作用。
但是齐美尔在论述自由时,还有另外一个关于自由的观点,即自由也分积极的自由和消极的自由,积极的自由意味人可以通过货币获得更多的所由权,而消极的自由则较为多元。如果现代的货币给独立的个体带来了更多的自由的话,相应的消极的自由也会增多。按照这个逻辑可以自由的消极看做货币对现代生活的消极影响的一个方面。而其具体的内容是货币使部分人或者物本身的价值受到了忽视。比如,在社会向前进的过程中,货币替代了兵役、地租、徭役,使得军人作为一个公民的政治忠诚以土地作为农民的生活的实质价值丧失。而人的可贵之处在齐美尔看来犹如把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的那种无可比拟性和独特性,在货币对物的内容的忽视后,建立在物之上的个人人格的价值便也随之丧失。
以上是通过货币对人类自由的作用来分析货币对现代生活的影响,除此之外,货币对现代人类生活的作用还涉及到很多方面,比如说货币的隐蔽性使得现代的贿赂现象增加,货币的量化作用使得人们可以将不同质的东西可以用量化的货币实现价值相等。比如现代人们用一定量的体力劳动来代替一定量的脑力劳动的价值,关于这点齐美尔还考察了很多的人类制度,比如买卖婚姻以及赔偿金等。
二 齐美尔的社会学贡献
第一点研究对象的界定,我之所以想讨论齐美尔对社会学研究对象的定义,主要是想借研究对象这个点来理清一下这三位学家的著作的思路。因为他们对社会学对象的界定直接地指导了他们的研究内容和方向。齐美尔认为社会学的对象是社会关系相互作用和相互性的性质,以及社会相互作用借以发挥作用的形式。而涂尔干认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为社会事实。韦伯认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行动,而社会学的任务是对社会行动的过程做出因果解释。
齐美尔强调形式,所以他研究了现代各类组织的相互作用及其性质,比如教会、政党之间的斗争。家庭、个人、国家等为实现自我保存对制度的规定,如长子继承等等。有人称齐美尔为社会学的小散文家,因为他研究的范围实在广泛,但是如果抓住他对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的定义的话,就会发现他是以社会形式为基点,分析和探讨了人类社会中出现过的家庭、教会、政党、国家等各类社会组织的斗争、生存、结合联系等各类形式和活动。通过对这些现象的分析得出了一些普遍的结论,比如量对于社会形式化条件的作用。涂尔干在《社会学方法的准则》和《社会分工论》中界定了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事实,并将这两本书中建立的实证体系演绎在对自杀现象的分析中,着重强调了自杀的社会因素。而韦伯则更是通过描述和解释分析了不同文化地区的社会行动,在他最经典的社会学贡献是分析了新教伦理对资本主义动力的作用。
将齐美尔的手段形式,以及涂尔干对社会环境的强调以及韦伯对社会行动背后动机等价值因素进一步抽离而形成的三个概念工具元素:目的,手段和环境,社会行动则形成了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中主要考察对象:唯意志行动理论、实证主义以及功利主义等。
齐美尔对社会学贡献的是他对各类社会现象的研究成为了后来社会学家社会学思想的源泉。比如他对斗争、竞争现象的研究成为了后来冲突论思想的源泉,故而齐美尔本身也被称为现代冲突学思想之父。其次,在论述人际交往的过程中,齐美尔强调了交换和贡献对人际交往的作用,也是后来交换理论的思想源泉之一。最后,他在探讨家庭组织规模中,对丈夫第二任妻子的出现,也是小规模群体研究的雏形。
三 古典四大家对现代性危机的认识
首先对马克思异化的理解,在马克思眼里异化主要指两个层面的含义第一个技术性异化,也就是工人在生产活动和劳动过程中的异化;第二个为市场性异化,也就是工人与其生产产品的异化,也就是工人与控制劳动过程结果的异化。对其具体的理解则为:工人无权处置其产品,因为他生产的产品都为别人所占有,也就无法从中获益,因此他也无法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劳力。概括起来的理解便是人类生产力所创造出来的成就与广大群众无法控制他们所生产出来的财富之间的异化。韦伯的现代危机为“理性的牢笼”“专家没有了精神,纵欲者没有了心肝,涂尔干则是社会失范,而失范的原因则为社会在走向分工的过程中,道德的缺失。齐美尔对现代性危机的理解可以在货币哲学中找到,用其自己的术语来讲便是客观文化与其主观文化发展部协调导致的,物质文化高度发展,但是人的主体的文化却停滞不前,表现为主体与其创造物的陌生性。
其次便是对现代性危机的解决之道的思考,马克思的理想的解决方法是资本主义的超越,即一切人都是工人、一切人都是劳动者、公社既是行政机关,也是立法机关,国家会消亡,私有制会废除,将实行机械化的生产,通过自动化的生产方式,人们可以从目前分工的必然性中解放出来。涂尔干所认同的解决方式便是通过职业团体来进行道德教育。
对待同类性质问题,不同的社会学家有不同的看法,甚至是想反的意见,不同体现在古典四大家对待现代性危机的认识,而这种对立集中表现在马克思和韦伯对待官僚制体制的意见上,他们的共同认识是官僚制体制存在一定的弊端,其对立体现在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上,马克思认为行政管理中系统和等级的分工意味着权力的集中化,当资产阶级国家自身被超越时,这种集中化的政治权力也将被废除。所以他的方式是革命和推翻资产阶级,而韦伯则认为民主权利的扩大离开了新的官僚制的运作模式就不可能实现,但民主与官僚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对立,所以官僚制体制是个两难的境地。而另外一点马克思和韦伯的不同之处便体现在二者对资本主义共同的分析上,马克思对西欧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条件的分析:最初的资本主义萌芽都是在城邦中发生的,马克思分析了罗马和意大利的早期城邦经济,后来城邦之间的战争削弱了贵族的势力,增强了新生的自由小资产阶级的实力。在英国,圈地运动一方面解决了资产阶级的土地问题,另一方面也促生了雇佣劳动力,海外贸易的发展、中商主义政策、以及工业生产由工厂手工业逐步地转向机器等条件使英国在19世纪中期已经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可以对比韦伯对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精神源泉的分析。两者共同分析了认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载体,但是韦伯不同的是韦伯他分析了西方城市促成经济发展的特殊条件,比如说统一的货币、法律、军事、使命精神等。
之所以论述古典四大家对现代型危机的不同认识,主要是有两个目的,第一个目的一个是因为这些大家的不同启发了自己在读书过程中对各类学家逻辑的发展线条的重视,以及对系统的研究方法的关注,而不再只是满足于一个精彩的观点或者具体的个人与作者比较共鸣的内容。为了更好的让大家理解我的一个读书感受,即:读的时间越多,对各类大家思想了解的越多,头脑中两种并行的或者对立的想法也就越多,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追求的不是真理,即由真理的各种可能性所能带来的对未知的满足。
四 感受
写不出报告是因为积累不够,写的和书上差不多那是因为思考不够,如果写偏了,可能是因为思考的方向不正确。
2015.12.8---2016.1.19读书汇报
书单:
韦伯:《宗教社会学》
《社会科学方法论》
《古犹太教》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齐美尔:《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货币哲学》
思路:韦伯的理解社会学
首先,韦伯认为社会学的目的是对社会现象的因果关系有所贡献,手段是理解,而理解的方式有两种即:直接观察和解释。在直接观察层次上,韦伯在经济与社会中,通过各种理解类型为我们建立了一个理解社会的图像。而解释则是通过主客体比较分析的方法探讨了西方成功发展资本主义的原因,主体方面集中体现在其代表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客体方面则通过东西比较法,体现在韦伯的政治社会学、经济社会学、宗教社会学中。
一、直接观察、描述、韦伯理解社会的图像
(一)动机与行动
人的社会行为很多虽然是由经济动力来驱动的,但是能够决定这列驱动的火车的方向的还是存在于人的脑海里的那种由自己所属的社会群体在历史纵向的长河中所形成的风俗、习律、价值观念等。韦伯在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中,也曾提到过相同的社会动机可能会导向不同的社会行动,同样的社会行动可能是来自不同的社会动机。这就给研究具体历史背景下的社会现象的因果联系造成了困难。因为动机和行动的关系实在是太负杂,但也正是如此,韦伯所创造的理解社会学才会更加有魅力。而以人的动机和理念为基点,研究人的社会行动的差别,便是韦伯克服时间、地域等条条框框对世界各大地区宗教行为和信仰的研究。
动机、行动、手段、目标。动机引发了行动,选择了特定文化下的手段,以实现人们普遍需求的共同目标。虽然说动机和行动之间的复杂性难以窥探,但是对于目标的实现程度确实是衡量手段的很好办法。宗教从某一种功能的角度上说是平衡的是人和现实之间的矛盾。在韦伯看来,各大世界性的宗教实现是为人们提供的一种自我行为意义满足需求或者说宗教满足了自我救赎的需要。同样是为了满足自我存在意义的需求动机,在改革后的基督教的世界里,清教徒会通过世俗财富来荣耀上帝,实现自己的意义,而他们选择的的手段便是在生活上奉行勤劳、节俭、安静、节制,在工作上也就是创造世俗财富的过程中,选择了理性的、可计量的手段,如理性的薄记、形式性的法律,官僚化的行政统治、市场化的货币经济等等;而以印度教徒则是在业报、轮回的信念指导下,顺应此世的秩序,通过对此世秩序的遵从来达到实现来世位居较高种姓阶层的目的;而中国的儒教和道教伦理则通过中国士人阶层几千年的强力维护下形成了在此世忠君忠父、荣耀家族的现世报意义体系。而古犹太教徒则在圣主耶和华的带领下,通过来世的救赎的需求来指引现世的生活。前世、今生、来世,信徒对现世秩序的积极、消极、被动,这两面六点共同构筑了不同地区人们的宗教生活和社会行动。概括起来便是不同的信仰形成不同的生活伦理,在不同生活伦理的指导下形成不同的生活组织,不同的生活组织形成不同的社会文化精神,进而形成不同的社会制度和引发不同的社会行动。
(二)经济活动、团体中的政治秩序、理想类型
韦伯则通过对以经济活动和团体中的政治秩序这两个人类社会现象的普遍基点,向我们展示了从古至今的人类政治经济生活的演变以及可能的未来走向。人类的经济活动满足物质需求,韦伯为了分析古今及东西不同人们的经济活动的区别,创造了家计和营利这两个概念。另外,为了更好地理解团体的政治秩序,韦伯追溯了政治权力的正当性来源即:传统、信仰和习俗,并进一步区分了支配类型也就是:官僚制统治、卡理斯玛型统治和传统型统治(比如家父长制)。
将经济活动主要的家计取向和传统型的家父长制结合的话,韦伯较为具体地诠释了中国和埃及的社会;将营利取向和官僚制统治结合的话便是现代大工业生产的市场经济社会。此外,贯穿经济活动和团体的政治秩序的另一个比较重要的点便是,秩序形式的变迁和类型,也就是法律的类型,而韦伯的区分便是两种:形式理性与实质理性。
如果将经济的不同类型和政治支配类型还有法律类型这三个韦伯理想类型进行两两组合和三三组合的话,我自己都会发现有很有趣,但有趣不等于现实,因为韦伯创造的这些概念类型是为了更好地理解社会,而不是现实社会的一把量尺,现实的社会也不会按照韦伯的所有的概念组合一样那样匹配。所以这里引申了韦伯关于理想类型的论述。在韦伯看来,理想类型是不同的社会现象提供的特征和成分组成,但它却不会与任何特定的社会现象有完全一致的特征,这种理想类型是一种抽象的产物,但任何想要理解特定社会现象的人呢都必须有这种理想类型,因为与物理的现象不同的是社会科学还牵涉到复杂万分的人类行为,而这只有可能以理想类型的方法来加以解释。
二、解释和预测,关键词:新教伦理、理性含义、东西比较
韦伯的著作力图解释的现象是西方资本主义发展较为成功的原因。
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这本书中,韦伯通过研究欧洲的宗教改革,探讨了路德的天职观对基督徒生活组织的影响,韦伯认为,天职观使工作替代了天主教修院制度的从现世的禁欲隐退,这种天职观形成的宗教伦理希望信众通过履行天职的职责为上帝增添荣光,工作和利益的不断追求是信众对上帝的责任,创造和积累财富是一种善,而享乐和贪欲是一种恶。天职伦理指导下的信徒生活产生了理性的生后组织形式,这种生活组织形式体现了资本主义精神并且产生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但是必须强调的是,新教伦理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精神因素的来源之一,而不是新教伦理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决定条件。新教伦理从精神层面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并不一定是决定因素。
如果从客体的角度化,韦伯便是通过比较的方法,探讨了其他社会不能成功发展资本主义的各种原因。而将主体和客体连接起来的点便是,理性,韦伯并没有从学科的规范化的角度给理性下一个定义,相反的,他是以一种发散内容阐释的方法,就像老子阐述道的含义一样,它没有具体的定义,却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而理性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成果体现在现代人生活的各个层面,有制度的理性,如法律的形式理性和实质理性,政治支配的官僚式、传统式、卡里司马式,经济活动中的薄计制度,还有文化理性,清教徒的勤俭生活作风等、城市生活中市民自治的精神理性。
除了比较东西的社会资本主义发展情况外,韦伯还对东方各地区的社会状况和精神信仰方面的状况进行了一个说明,而这两点都是通过研究宗教来实现的。在中国的宗教研究中,韦伯对中国古代的社会结构进行了一定的解释,在他看来,中国的的社会结构主要分为三个层面:皇帝、官吏、乡村氏族。而印度的社会则按照其种姓阶层(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强烈维护,韦伯认为印度的宗教和中国的儒家伦理培养出来的知识分子是不热衷政治的,而没有接受教育的普通大众则普遍信仰民间巫术,而在古犹太教中分析了贝都因人、城邦、牧人和农夫之间的互动和冲突,联和王国的兴起和衰落已经掌握圣经的先知们的生活状态。
三、读书感受
状态稳定,思考有所提升,团队生活良好。
保持求知的好奇心和进行思考的乐趣很重要。
2015.10.25-12.8读书报告(43天)
书单:
《支配社会学》
《经济行动与社会团体》
《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
《非正当性支配:城市社会学》
《社会学的基本概念》
《宗教社会学》(在读)
一韦伯的理解社会学及其概念工具
(一)理解社会学
韦伯社会学是理解社会行动并且解释社会行动的过程和结果的科学。而从这个视角出发,韦伯构建了自己的理解社会学的体系,所谓理解有两层含义,第一个是直接观察,第二层则是解释。而具体的韦伯理解社会的切入点为社会行动、社会关系、社会秩序及秩序正当性以及社会组织。
(二)韦伯的概念工具
1、韦伯的社会学
韦伯认为社会学是一门科学,其意图在于对社会行动进行诠释性的理解,并从而对社会行动的过程及结果予以因果式的解释。 所谓的理解,关系到行动者对行动或作为手段或作为目的的选择,而且也常常涉及到行动的指向,只有在这样的范畴中,才谈得上对这种现象的理解。 理解的可能有两种:首先是对既有的行动的主观意义做直接的观察的理解。其次是解释性的理解,动机解释,为什么在这个时候这个情况下如此做,意义脉络。 而因果上的诠释(就统计的范围而言)是指那些根据经验检视过的发生几率,并参酌我们认定的规范,来判断某个问题正确或者不正确的解决方式,亦即将典型的误差或典型的“问题混淆”都考虑在内。一个正确的因果诠释意味着:行为的外在过程以及动机可以被如实地把握,并同时达到对其一切关联的后果的有意义的理解。
2、社会行动
社会行动可以指向他人过去的、现在的或未来预期的行为。所谓他人可以是个熟人是不确定的多数人或完全陌生的其他人。(一定是有意义的相互关联)
社会行动的四种类型:a目的理性式,是通过对周围环境和他人客体行为期盼待所决定的行动,这种期待被当做达到其行动者本人所追求的和经过过程理性计算的目的条件或者手段;b价值理性,通过有意识地坚信某些特定行为的------伦理的、审美的、宗教的或其他任何形式------自身价值,无关于能否能动,纯由其信仰所决定的行动;c情感性,是由其情绪式,是通过当下的情感和感觉状态所决定的行动(报复、享受、热爱、喜爱、喜乐、抒发直接感情);d传统式,是通过根深蒂固的习惯所决定的行动。
3、社会关系
社会关系:依它的意义内容而言,乃是由多数行动者互相考虑对方,因此指向彼此联系的行为。是故,社会关系基本上完全建立在人们可以就一种特定方式从事社会行动的机会上。
特征:
①基本限度关联②意义为参与者主观认定的纯粹类型③社会关系不必然要求互惠性质④社会关系可以持续也可以不持续,某种意义相互符应,即双方期望如此的行为,有持续的重复发生机会的存在。⑥社会关系意义内涵不便者可以形成所谓准则。⑦社会关系的意义内涵可以由相互共识而形成。这意味着参与者彼此承诺着将来的行动。
共同体关系:是指社会行动的指向,不论是在个例、平均或纯粹类型中,建立在参与者主观感受到的互相隶属性上,不论是情感的或者传统的。
结合体关系:社会行动的本身指向乃基于理性利益的动机以寻求利益平衡或利益结合,通常这中结合体的关系形态是基于双方认可的理性因素。(目的理性的市场交换,互相对立却互补的利益妥协)
开放关系和封闭关系:一种关系,不论在任何特质上或者结合体的,只要是其秩序不排斥任何想要加入者的参与,便可称作对外开放的。另一方面,根据行动者主观意义和具约束力的规则,使特定的人的参与被排除,限制或者限定于某些条件,那么相对于局外人而言,可为一种封闭关系。
4、秩序 正当秩序
只有当一种社会关系的内容是指向可决定的准则时,才能被认为是一种秩序。
正当秩序的类型:常规和法律
正当性的基础:传统、信仰以及成文规定
5、组织
组织含义:一种对外封闭或者限制局外者加入的社会关系,当它的规则是由特定的个人如领导者,以及可能使管理干部来执行时,称为组织。
(三)概念工具在韦伯的著作体现
社会行动构成社会关系,稳定的社会关系形成社会关系,带着共同的社会目的的社会行动则往往会形成不同的社会组织。如果把韦伯的社会行动和社会关系结合起来,韦伯则考察了经济行动和社会团体,从经济行动考察了构成人类各个历史时期的不同的社会关系的形成或者解体的经济动机。如果把社会组织和社会的秩序结合起来,从政治的角度看,韦伯考察了政治秩序及支配的权力的正当性来源及其纯粹的类型。比如基于传统的家父长制支配,基于理性的官僚制支配,和基于非凡魅力崇拜的卡理斯玛支配型。
这三种不同的类型都各自有自己的特点,1官僚制支配以规则来处理权限,官职层级制,文书档案,职务活动需要专业化和专业训练,官吏全职,业务执行道德规则。此外,身处于官僚制支配的官僚本身,职务即是职业,拥有职务忠诚,而他们获取固定的薪俸,职位通常是终身的,提拔也通常是通过上级的考核,他们的期望是从较低的职位提升至较高的职位。2而家产制支配,经济上主要为了满足支配者的需求。而维护支配者权力的军队的费用,主要来自一种基于食物给付与实务贡租。政治上,与官僚制支配相比,专业化色彩薄弱,但是形成了有别于支配者的身份团体。官吏的生计也是来自实物俸禄和规费俸禄。而支配者巩固统一的手段则包括:君主巡查、派驻外地官吏以及巡查史,或者任用那些并非出身社会特权阶层的人。3卡理斯玛型支配,在韦伯眼里看来是一种极其不稳定的统治,当拥有卡理斯玛的支配者不再惠及其跟随者时,他便很有可能失去其跟随者。而且卡理斯玛的统治也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而卡理斯玛的资质的获得在民主制、职业等领域逐渐发展中逐渐表现出一种可以通过授予以及教育途径获得。
二、城市类型学和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
(一)城市分类
君候城市:城市的居民直接或者间接依赖宫廷或它大家计的购买力维生,此种城市类型相似于另外一些城市,定居在那儿的工匠与商人的营利机会主要也是看城里的大消费者---即坐食者的---购买力而定
消费城市:在这些城市里,各种类型的大消费者的存在,对于当地工业生产者及商人的营利机会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生产城市:人口及其购买力的增加取决于当地的工厂、制造厂或家内工业。
商人城市:大消费者的购买力来自下列几种收益,(1)转运外地产品至当地市场销售(2)转运当地产品至外地销售(3)转运外地产品至另外一地区销售
(二):古代城市和中古城市的比较
中古城市发展为市民团体的关键:第一,当市民恪于经济利益而不得不向机构化的团体转变时,并没有受到当时普遍存在的巫术性或宗教制约的阻挠。其次,城市之上的大政治团体,缺乏一个理性化的机构并照顾其利益。中古城市发展的其他条件:城市联盟和军事制度促成的市民的武装能力。
古代城市和中古城市的共同点:
1门阀支配:垄断市政的望族称为门阀,他们支配市政的时期变为门阀支配。门阀的共同之处是土地财富为其权力地位的基础,收入也不来自工业的经营。
2城市僭主制,僭主一旦夺得权位,通常便获得小农民以及和小农民作为政治结合的贵族小党派及部分的城市中产阶级的支持,一般而言,僭主制所仰赖的是亲卫军和雇佣兵。
古代城市和中古城市的不同点:
1古代门阀城市里,门阀或者氏族的数目定型化,而中古城市则为不同。这最显著
2中古的城市崛起于巨大的家产制大陆国家之内,且与此一国家的政治权力相抗衡;相反之,古代的城市则立足于沿海地区,而与农人与并未开化的民族为邻。
3古代的城市起源于城市王制,中古城市则从对封建性或者主教性质之城市领主的斗争中崛起。
4阶级对立:古代城邦里的劣势特权阶层的利害关系,本质上是债务者的利害关系,同时也是消费者的利害关系。而民主制的城市政策的主轴:手工业政策的利害关系,中世纪典型的困顿者,是个贫穷的手工业者,失业工匠。
5城市制度:中古城市的市民和门阀不同,是以行会的方式组织起来,古代民主制城市的标志:以里区与部族来划分,换言之,是按农村的区域为主要分隔。
6作为战士行会的古代城邦与中古内陆手工业城市形成对比,民主制的城邦向所有达到一定程度的市民财产伸手,另一方面,民主制需要资本家来承包其物资输纳建筑工事及租税的征收,中古城市将重心置于经营大农场和庄园,古代城市专注于份地,战士和市民大众因殖民而来的津贴。
(三)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
韦伯认为中国的政治、经济与意识形态结构拥有一般性的传统主义:
相比于西方的政治誓约共同体,中国的城市由于没有一个由武装的市民阶层所形成的政治性誓约共同体。人口作为刺激经济发展的一个因素在东方并没有刺激资本主义的形成,而只是将其人口增长与停滞的经济形态的结合。货币经济不但没有消弱传统主义,结果反到强化了它,这是因为货币经济与俸禄结合之后,为支配阶层创造了特殊的利得机会。国库对农民的保护,以及对农业制度所造成的结果,国家在土地上的干预首先导致了理性而大规模的农业经营无法成立,其次,整个农民阶层对于政府在土地所有与土地利用上的干预,有着深刻的疑虑与反感。而土地的分封继承,大大加强了土地所有的民主化,社会秩序里具有封建成分的身份性格至少在法律上是被消除了。
士人阶层,考者的经济动机:在俸禄国家的体系下,个人考者主要是为了通过收税权来达到暴富的目标,从而可以买地,攒钱再考官,这是与资本主义相违背的。且中国人文主义的礼仪的教育使得士人缺乏逻辑定义与推理的力量。韦伯认为在中国,受过教育的阶层,直接了当的说,从来就不是个像婆罗门一样的自主的学者,而是个官员与官职候补者阶层。
而相对于资本主义中的契约信用,古代中国社会的信用主要靠氏族来保障。而以伦理取向的家产制,所寻求的总是实质的公道,而非形式理性。
(四)城市发展的东西方比较,资本主义在西方发展成功的原因之一
1城市的军事制度差异,西方在古代到中古的城市转变的过程中,作为小资产阶级的手工业者、工匠等,获得了自身作为市民的武装能力,相比于西方,近东、埃及和中国,士兵与战争的手段实现了分离,一般子民没有武装能力。
2城市权力关系差异,西方在中古时期形成了城市联盟,一种类似市民共同体,来对抗城市领主、主教、行政司法长官的权力。培育了自治的市民精神。自治的范围也不仅限于司法,还包括了税收等,当然了,从教权或者贵族的支配中脱离出来,这是个漫长的过程。相比之下,韦伯认为中国的城市从某种程度上只是异乡者的聚落,在中国的社会中,能够给个人提供安全保障的与其说是城市,不如说是立足于乡村的氏族,在城市中居住的民众缺乏西方那种自治的精神,城市居民没有权力。此外,在西方
3在城市经济活动中,信用和秩序维护的差异。西方的在经济活动中信用建立在契约基础上,崇尚契约信用,此外,还有理性的簿计、理性的法律。而近东如中国的城市的私人关系在经济活动上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信用的维护者和执行者乃是氏族。此外,韦伯认为中国古代城市人口的增长并没有刺激城市经济的发展,因为城市的主要角色是满足统治者的需求,而不是资本主义式的营利。
三:读书感想
有所进步,但和优秀的人相比差距仍然巨大,继续努力
2015.9.28-10.25月书单:
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地租部分》
韦伯:《学术与政治 》
《经济与历史 支配的类型》
一 学术和政治
思路:首先讨论学术和政治作为一种职业外在的条件,也就是让学术和政治两种志业成为可能的制度方面的态势,其次他开始讨论这两种志业对个人施加的要求。一方面涉及结构的客观角度来看,学者和政治家的角色,另一方面主观意义下,意义的问题。相对应的便是区分出了学者、政治家和科学家的角色,以及从信仰层面讨论的是两种不同的导向,即心志伦理和责任伦理。
1 学者 政治家的角色
对于解释学者、政治家和科学家的角色,韦伯主要从两方面入手,第一个是比较官僚和政治家的区别,第二个探究官僚、科学和政治的关系。在韦伯看来官僚和政治家的区别是官僚忠于他人之事,而政治家忠于己事。官僚行政人员必须以社会所认可的目的为主,在其中寻找自己主观的行动意义,而政治家则为他自己行动的意义关联去创造出社会的认同。官僚或公务员接受一个被认可的标准,政治家则是让某些事成为众人之事,他惟有为社会认同而战且愿意就他所争取的事务公开地负责。政治家的声明情调是“为个人权力而战斗,以及承担起由权力而来的个人责任,当他成功地赢得了公众对某件事的认可,这个决定就变成行政人员的的事情。 而对于官僚、科学与政治的关系,韦伯认为两者对政治的态度都是价值中立,官僚是他价值中立无条件地接受政治指令,科学是将政治当做价值中立的研究对象。两者都对政治提供服务,但一个是执行政策,另一个则是批评政策并清楚地凸现与政策相关的责任问题。官僚行政人员的头脑在于有效实现支配性的理念,相反地,科学家必须对“任何支配性的理念,即或是多数决定的结果,仍然保持清醒的头脑并保有个人的判断能力,虽然两者在完成角色时需要有相同的技能,但他们的价值取向完全不同。不是对上级的忠诚义务,而是知识上的正直,不是在一个既定的目标下顺从,而是保持一定的距离感与清楚判断力才算是科学家的本性。
2信仰层面 心志伦理和责任伦理
信奉责任伦理的人,考虑的是他的行动后果的价值,从而将行动获得实现的机会及结果一并列入考虑。而接受心志伦理的人,关心的只是信念本身,完全独立于一切关于后果的计算。
心志伦理的信徒是“宇宙---伦理观上的理性主义者”,他们想把自己的价值立场,客观地奠定在一个客观存在或者可以客观认知的原理上,这种原理使价值世界一套永恒的层级秩序成为可能,同时并在伦理上化解行动之后果与当初意图相悖的吊诡。这类行动在性格上均为从世界逃遁,或是对世界发动革命性的改造。(要就全有,不然全无)
而责任伦理信徒,他们把自己的价值立场,主观奠定在两种状况之间的辩证关系上,这两种状况就是相互矛盾的要求既无法调和却又必须调和。这种辩证关系所能产生的价值层级体系,至多一时有效,并且随时可变。他们更加倾向于采取根据情境、按照对话方式进行的行动,他们行动的基调是支配世界,放弃了终极一体的和谐。(即使如此,没关系)
两者在学术上的倾向便是心志伦理者因相信终极原理是可知的,所以在评估近代学术对行动理性化的影响所能做的贡献时,不是过头就是不及,而相信责任伦理的人,不仅仰仗近代学术,并且必须对近代学术的可能性及有效范围作出正确的评估。他需要一种具有相对自主性并且价值中立的学术,对目的---手段之连锁关系进行经验性的分析,对行动准则进行逻辑与意义方面的分析,以便为责任伦理式的行动创造条件。
在韦伯看来,心志伦理和责任伦理这两个概念,终极而言不是代表实现任何价值立场的两套原则,也并非代表了目标伦理和目的------手段间关系的伦理,它们其实代表两种信仰结构,以及与之相应的两种价值立场。
二、经济与历史 支配的类型
(一)关键概念的理解
支配的定义:一群人会服从特定命运的可能性
正当性的理解:在法律效力的基础上,能够圆自己一己的立场,经验层面的正当化工作是在事实层面上不断地自圆其说。在坚持这个观点的时候,必须充分认识到韦伯是从社会学的观念上去理解的。(即以社会学的观念掌握住的正当性问题,其中包含有该怎样的程序去自圆其说的观念,有了这个观念、以及这样的程序,然后某个正当性的原则以及其自圆其说的原则才具有他的规范性及其实际的效率)
社会学对正当化的理解:正当化的过程在实际的执行上即是规范导向的价值开展,或者说,以经验科 学所勾勒出的正当性类型实际上就是规范导向的范畴。有正当化某支配系统力量的,并非基本的事实,能够从自圆其说的原则中产生出来对正当性的理解,并能在实际社会行动中运行的,才是具有正当化力量的因素
合法性的理解:一方面,合法性是由那些立法院的议案行为而建立。另外一方面,合法性意指合理的正当性的形式。
(二) 支配的基础和类型 各类型的代表及其对经济和政治生活的影响
1 三种支配类型及其基础 :
①理性的基础---确定法令、规章必须合于法律,以及行使支配者在这些法律规定下有发号施令的权利。 ②传统的基础---确信渊源悠久的传统的神圣性,及根据传统行使支配者的正当性。 ③卡理斯玛的基础---对个人、及他人所启示或指定的道德规范或社会秩序之超凡、神圣性、英雄气概或非凡特质的献身和效忠。
2、类型解释:法制型支配:纯粹类型
① 法制型支配的理念 : 任何一个法律规范都可以根据目的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基础,经由协议或者强制的手段来建立,并且至少可以要求该组织成员对它服从。 任何法律体系基本上都是由一些抽象规则依首尾一贯的系统所构成,具体事例:司法。 典型的支配者,即“上级”自身也得服从于一套无私的法令和程序。 服从支配的人是以组织的“成员”的身份而服从的,他所服从的,也只是该组织的“法律”。 组织的成员之所以服从一个支配者,并非服从他个人,二是服从一个无私的秩序。
理性的法制型支配的基本类别 :有持续不断受规则所约束的行为与正式经营 ; 有明显范围的权限; 各种职位的组织是依照官职层级制的原则; 节制一个职位行为的原则,可能是:技术性法规和规范 ; 就理性的组织而言,原则上的行政干部成员必须绝对地和生产工具的所有权,或管理的所有权分离; 在理性类型的组织中,在职者也不可能占有该正式职位; 行政措施、决议和规令都以文字的形式提出记录; 法制型支配的实施可以有许多种不同的方式
典例:一元化领导的官僚制
官员的行事标准:
他们在私人的领域里是自由的,唯有在公共领域里,才有服从支配的义务; 他们清楚界定的职位阶层制组织起来 ;每一个职位的权限都由法令清楚规定 ;职位基于契约 ;人员的选择根据专业的资格 ;他们的报酬是货币形式的固定工资 ;职位是在职者唯一,或至少是最重要的职业 ;职位即前途 ;在办公室公事时,他必须遵从组织严格、有系统的纪律和控制。
官僚化支配的社会影响 :
它对专业能力的重视使人才甄选范围尽可能扩大,因此由平等化的倾向 ;由于专业训练的倾向尽可能延长,目前通常持续到三十岁,它因此有金权政治的倾向 ;形式化的、不受私人因素影响的精神取得了主导地位,与私人考虑无关的直率责任观成为主导的规范,每一个人都获得了形式上的平等对待,亦即每一个人都被视为处于相同的情况中。
②传统型支配
纯粹类型 :传统型的支配就其前面所研究的而言,其权力来源于对传统或者习惯的认可; 相比于官僚制下的管理干部,纯粹类型的传统统治下,缺乏以下特质: a 依照秉公的原则,对“权限”有清楚的界定 b依理性的原则建立的层级结构 c依自由契约的规律化任用制度,以及有秩序的升迁 d专业的训练为正式的任用资格 e有固定的薪俸,以货币支付。
典例:家长制和长老制与家产制
概念界定:当对团体的支配是有组织的,而且统治权掌握在长者手中,则为长老制,此一现象普遍存在于非经济性或亲属性的团体。家长制则指以经济和亲属为基础的团体,有一个特殊的个人,经由固定的继承规则产生来统治。而当传统型支配开始发展处特别的行政机构及武装力量,而且这两者成为支配者个人的工具时,家产制即可能发生。家产制的典例是身份制支配,在此类型中,管理干部得以除非特定权力及与其相应的经济利益。
特征:尽管支配者有其传统继承权,团体中的被支配者认为统治权仍然必须以一共有的方式行使、而照顾到所有成员的利益,团体成员维持伙伴关系,而非子民。因此不能随便为在职者据为己有。成员资格来自传统而非法令,服从遵从支配者而非成文规则。
传统型支配与经济:
传统型支配对经济行为的主要影响通常是以非常概括的方式来强化传统态度。支持一个传统结构支配的财政的典型措施会影响经济,以家产制为例:
财政来源 : a统治者维持一自给自足的庄宅,其需要以赋役制为基础,全然或者主要以实物来满足,如贡纳即徭役。 b为身份制的特权团体提供服务也有非常近似的影响,虽然其程度不一定完全一样。 c家产制可借诸垄断性的需求满足方式,有一部分是依赖追求利润的企业,收取规费或者税收。
对财政的不合理影响
首先传统仍然限制有关直接税的义务,不管是它的数量或者种类,同时统治者有完全的自由---因此专断来决定各种税费和规费。 其次,完全缺少经济行为所以依赖的合理化的两个基础,即负担的可估量性和私人企业可拥有的自由的幅度。
限制了理性经济行为的发展:
a传统主义对形式的理性规则造成了严重的障碍,这种理性规则有维持稳定的作用,因此对经济的影响及利用是可以估量的。 b缺乏受过正式专业训练的官僚群。 c支配者及其行政部门的成员,他们实际的专断程度,以及纯粹个人好恶的发挥,可以有很大差异。 d家父长制及家产制具有一内在的倾向:此即用功利、福利或绝对性价值等名目来规范经济行为。此一倾向源自其所宣称正当性的特质,以及必须满足被统治者的利害关系。
③卡理斯玛支配
关于卡理斯玛的基本观念: 被支配者对卡理斯玛之承认与否,是卡理斯玛是否妥当的决定性因素。此种承认是由被支配者自由给予,并须由具体事实,起初通常是一项奇迹来保证; 如果领袖无法继续使跟随者受益,他的卡理斯玛支配很可能因此丧失,这是君权神受的真正意义; 一个臣服卡理斯玛的支配团体,我们称之为卡理斯玛共同体,以感情性的共同体关系为基础,一个卡理斯玛领袖的管理干部并非“官员”; 纯粹的卡理斯玛与经济考虑尤其无关。 在传统型支配的鼎盛时期,卡理斯玛仍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力量,“理性”是另一个革命的力量。
卡理斯玛例行化及其影响:
例行化的原因:维持精神者的精神力量和物质利益,为了强化管理干部之间的关系所需的、更强的精神力量和物质利益。
例行化的方法:寻找一个新的卡理斯玛领袖;以神意来选择新领导者;由原来的卡理斯玛领袖来指定继承人;由具有卡理斯玛特质的管理干部推举继承者,并由共同体加以承认,卡理斯玛可以通过血缘而继承的观念,卡理斯玛可以通过某种仪式,由持有者传给另外一个人,或者可以用某种仪式在一个人身上创造出来。
例行化过程与经济的关系:
每一个例行化的过程都是对经济条件的适应,由个人卡理斯玛至世袭性的卡理斯玛或职位性的卡理斯玛的过渡,正当化了对经济财货既有的或新获得的控制权。
三、读书感想: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日期:8.18-9.28
书目:资本论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
第一篇:商品和货币
第一章:商品
1商品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关系: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在使用或者消费中得到实现。商品必须得有使用价值才能具有价值,各交换价值是各种不同的使用价值的交换比例,而决定商品价值的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2劳动的二重性
人类劳动在生理意义上的耗费,就相同的或者抽象的人类的属性来说,它形成商品价值。一切劳动,另一面是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形式的耗费,就具体有用劳动属性来说,它生产使用价值。
3价值形式或者交换价值
A简单的、个别的或者偶然的价值形式:x量商品A=y量商品B
B: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x量商品A=y量商品B,或=v量商品C,或等等
(1)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的缺点: 第一:商品的相对价值表现是没有完成的,因为它的表现系列永无止境。第二:每一个商品都陷于无穷无尽的表现系列中。
C 一般价值形式
4商品的拜物教性质及其秘密
商品形式的奥秘在于:商品形式在人们面前把人们本身的劳动的社会性质反映成劳动产品本身的物的性质,反映成这些物的天然的社会属性,从而把生产者同总劳动的社会关系反映成存在于生产者之外的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
第二章:交换过程
一切商品对于它们的占有者为非使用价值,对他们的非占有者是使用价值。因此,商品必须全面转手。这种全面转手就形成商品交换。
第三章:货币或者商品流通
1.价值尺度
金作为价值尺度,它用来使形形色色的商品的价值转化为价格,转化为想象的金量;作为价格标准,它计算这些金量。而金能够充当价值尺度,只因为它本身是劳动产品,因而是潜在的可变的价值。而且,不论金的价值怎样变动,金作为固定的价格标准总是起同样的作用。
2.流通手段
a:商品形态的变化
商品流通:商品形态的变化的两个相反的运动阶段组成了一个循环:商品形式,商品形式的抛弃,商品形式的复归。每个商品的形态变化系列所形成的循环,同其他商品的循环不可分割地交错在一起,这个全部过程就是商品流通。
商品流通和产品交换的区别:
①商品交换打破了直接的产品交换的个人和地方的限制,②一系列不受当事人控制的天然的社会联系发展起来了。所以,直接的产品交换的不同,流通过程在使用价值换位和转手之后并没有结束。作为商品流通的中介,货币取得了流通手段的职能。
b货币的流通
含义:商品流通直接赋予货币流通的运动形式,就是货币不断地离开起点,货币从一个商品占有者手里转到另一个商品占有者手里,这就是货币流通。货币之所以具有流通手段的职能,只因为货币是商品的独立出来的价值。
货币流通和商品价值额之间的关系:
流通货币量之所以增减,是因为商品价格总额随着商品价格的变动而增减。关系式为:
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同名货币的流通次数
在商品价格不变时,由于流通商品量增加,或者货币流通速度减低,或者这两种情况同时发生,流通手段量就会增加。反之,由于商品量减少,或者货币流通速度增加,流通手段两就会减少。流通手段量决定于流通商品的价格总额和货币流通的平均速度这一规律,可以表示如下:已知商品价格总额和商品形态变化的平均速度,流通货币量或货币材料量决定于货币本身的价格。
c铸币 价值符号
接下来探讨的是货币的其他三种职能a货币贮藏b支付手段c世界货币
第一篇总结:
关键字:商品和货币
维度: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
通过对商品和货币的分析,马克思核心讲了商品和货币的关系。首先:由最初简单的物物交换到扩大的物物交换到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交换,商品流通的发展促成了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产生。其次,商品流通的过程中对货币磨损和易携带的等的要求使得金银成为了天然的货币。再者,货币流通的顺畅与否也是商品流通的反映,流通中的手段量取决于商品价格总额和货币流通次数。最后,商品流通的扩大丰富了货币的职能,除了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等职能外,世界贸易的发展使货币拥有了第五个职能:即世界货币。
第二篇:货币转化为资本
第四章:货币转化为资本
1、资本总公式
w---g---w和g---w---g两种形式的不同:
①简单的商品流通以卖开始,以买结束;作为资本的货币流通以买开始,以卖结束。作为运动的起点和终点的,在前一场合是商品,在后一场合是货币,在整个过程中起中介作用的,在前一形式是货币,在后一形式则是商品。
②前者货币转化为充当使用价值的商品,货币最后花掉了。而后者货币只被预付出去。
在w--w的过程中,始极是一种商品,终极是另一种商品,后者退出流通,转入消费。因此,这一循环的目的是消费,是满足需要,总之,是使用价值。
而g---g的循环式从货币一极出发,最后又返回同一极。因此,这一循环的动机和决定目的是交换价值本身。前后的g只有量的区别,没有质的区别。
③简单的商品流通,为卖而买是达到流通意外的最终目的,占有使用价值,满足需要手段。相反,作为资本的货币的流通本身就是目的,因为只是在这个不断更新的运动中才有价值的增殖。
④商品的价值在简单的流通中所采取的独立形式,即货币形式,只是商品交换的中介,运动一结束就消失。相反,在g--w--g流通中,商品和货币二者仅是价值本身的不同存在方式,商品是它特殊的也可以说是化了装的存在方式。
总之,资本总公式就是为贵卖而买。
2、资本总公式的矛盾
商品的价值在商品进入流通以前就表现为商品的价格,因此它是流通的前提,不是流通的结果。流通或者商品交换并不产生剩余价值。因此,资本不能从流通中产生,又不能不从流通中产生,它必须既在流通中又不在流通中产生。
3劳动力的买和卖
劳动力的出卖的条件:
1.劳动者必须始终让买者只是在一定期限内暂时支配他的劳动力、消费他的劳动力,他在让渡自己的劳动力的同时不放弃自己对它的所有权。
2.劳动力占有者没有可能出卖有自己的劳动对象化在其中的商品,而不得不把只存在于他的或的身体中的劳动力本身当做商品出卖。
a自由工人的含义:一方面,工人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做自己的商品来支配,另一方面,他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卖,自由地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劳动力得东西。
b资本生产的条件:只有当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占有者在市场上找到出卖自己劳动力的自由工人的时候,资本才产生;而单是这一历史就包含了一部世界史。因此,资本一出现,就标志着社会生产过程的一个新时代。
c劳动力的价值:生产劳动力所必要的劳动时间,或者说,劳动力的价值,就是维持劳动力占有者所必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且在一定的国家,在一定时期,必要生活资料的平均范围是一定的。因此,劳动力的价值可以归结为一定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包括工人的补充者即工人子女的生活资料,因此,它也随着这些生活资料的价值即生产这些生活资料所需要的劳动时间量的改变而改变。
d劳动力商品的特性:使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在买者和卖者缔结契约时还没有在实际转到买者手中。劳动力的消费过程,就是商品和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第二篇总结:
关键词:资本的总公式 总公式的矛盾 劳动力的买和卖
这一章首先区分了作为货币的货币和作为资本的货币的却别,将简单的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进行了区分,并指出二者的关键区别是前者是为买而卖,即用于消费,而后者是为贵卖而买,求资本的增殖。其次,又进一步分析了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即资本的增殖不可能在货币或商品的流通过程中产生,因为商品的价值早已在流通之前通过价格的形式得到表现。进而得出剩余价值的产生来源于生产使用价值的过程,即劳动过程;最后指出劳动力这个商品作为剩余价值的源泉的必要条件:对劳动者来说,他必须是自由劳动力,而对于资本家来说则需要维持劳动力的基本价值:即劳动者的必要生活资料。
第三篇: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第五章: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
1劳动过程
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有目的的活动或劳动本身,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劳动资料是劳动者置于自己和劳动对象之间,用来把自己的活动传导到劳动对象上去物或者物的综合体。
劳动过程,就是它是资本家消费劳动力的过程来说,显示出两个特殊现象:一是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他的劳动属于资本家。其次,产品是资本家的所有物,而不是直接生产者工人的所有物。
2价值增值过程
劳动时间的区分: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
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比较:价值增殖过程不过是超过了一定点而延长的价值形成过程。如果价值形成过程只持续到这样一点,即资本所支付的劳动力价值恰好为新的等价物所补偿,那就是单纯的价值形成过程,如果价值形成过程超过了这一点而持续下去,那就成为了价值增殖过程。剩余价值都只是来源于劳动在量上的剩余,来源于同一个劳动过程。
作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生产过程是商品生产过程;作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生产过程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商品生产的资本主义形式。
第六章: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不变资本:转变为生产资料即原料、辅助才来、劳动资料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并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因此,我们把它称为不变资本部分,或简称为不变资料。
可变资本:转变为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改变自己的价值。它再生产自己的等价物和一个超过这个等价物而形成的余额,剩余价值。这个剩余价值本身是可以变化的,是可大可小的,这部分资本从不变量转化为可变量。
资本的这两个组成部分,从劳动过程的角度看,是作为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作为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相区别。从价值增殖的角度看,则是作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相区别的。二者的划分表明了资本的不同部分在资本的价值增殖过程中做执行的不同职能。
第七章:剩余价值率
1劳动力的剥削程度
剩余价值m/v=剩余劳动/必要劳动
2产品价值在产品相应部分上的表现
30先令的棉纱价值=24先令(c)+3先令(v)+3先令(m)
棉纱的价值等于棉纱生产中创造的新价值加棉纱生产资料中原已有的价值之和。
4剩余产品
含义:我们把代表剩余价值的那部分产品作为剩余产品
决定剩余价值率的不是剩余价值同资本总额的比例,而是剩余产品同代表必要劳动的那部分产品的比率。剩余价值的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决定的目的,必要劳动和生育劳动之和,工人生产他的劳动力的补偿价值的时间和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之和,构成他的劳动时间的绝对量---工作日
第八章:工作日(略)
第九章:剩余价值率和剩余价值量
第三篇总结:
关键字: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剩余价值的第一种形式: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不改变劳动生产率的情况下,通过延长劳动时间获得的剩余价值。资本家为了竟可能地从工人身上剥削出更多的剩余价值,对工人的工作时间实行尽可能地延长。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不能超过界限。正是资本家对工人劳动力工作日长度的不断挑战我,引起了工人对工作日进行夜以继日的斗争。
第四篇: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第十章:相对剩余价值的概念
相对剩余价值: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地改变工作日的两个组成部分的量的比例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相对剩余价值。
第十一章:协作
简单形态的协作是同规模较大的生产结合在一起的,但是并不构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个特殊发展时代的固定的具有特征的形式。
第十二章:分工和工场手工业(略)
第十三章:机器和大工业
1机器的发展
2机器的价值向产品的转移
像不变资本的其他任何组成部分一样,机器不创造价值,但它把自身的价值转移到由它的服务所生产的产品上,就机器具有价值,从而把价值转给产品来说,它是产品价值的一个组成部分。对资本来说,只有在机器的价值和它所替代的劳动力的价值之间存在差额的情况下,机器才会被使用。
机器本身包含的劳动越少,它加到产品上的价值也就越小。它转移的价值越小,它的生产效率就越高,它的服务就越接近自然力的服务。资本的利润不是靠减少所使用的劳动得来的,而是靠减少有酬劳的得来的。
3机器生产对工人的直接影响。
a资本对补充劳动力的占有,妇女劳动和儿童劳动。
b工作日的延长
c劳动的强化
4工厂
工场和工厂的区别
在工场手工业和手工业中,是工人利用工具,在工厂中,是工人服侍机器。在前一种场合,劳动资料的运动从工人出发,在后一种场合,则是工人跟随劳动资料的运动。在工场手工业中,工人是一个活机构的肢体。在工厂中,死机构独立于工人而存在,工人被当做活的附属物并入死机构。
5工人和机器之间的斗争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使劳动条件和劳动产品具有的与工人相互独立和相异化的形态,随着机器的发展而发展为完全的对立。
6关于被排挤的工人会得到补偿的理论。
7工人随着机器生产的发展而被排斥和吸引,棉纺织业的危机。
8大工业所引起的工场手工业、手工业和家庭劳动的革命。
(a)以手工业和分工为基础的协作的消灭。
(b)工厂制度对于工场手工业和家庭劳动的反作用,由于采用机器生产才系统地实现的生产资料的节约,一开始就是对劳动力的最无情的浪费和对劳动发挥作用的正常条件的剥夺,而现在在一个工业部门中,社会劳动生产力和结合的劳动过程的技术越不发达,这种节约就越暴露出它的对抗性和杀人的一面。
(c)现代工场手工业
(d)现代家庭劳动
(e)现代工场手工业和家庭劳动向大工业的过渡。这一革命由于工场法在这两种生产方式中的实行而加速。
9工厂立法(卫生条款和教育条款),它在英国的普遍实行。
工厂法的影响:
一方面:作为工人阶级的身体和精神的保护手段的工厂立法的普遍化已经不可避免,那么,另一方面,这种普遍化使小规模的分散的劳动向大的社会规模的结合的劳动过程的转化也普遍化和加速起来。它破话一起部分还掩盖着资本统治的陈旧的过渡的形式,而代之以直接的、无掩饰的资本统治。它迫使单个的工场实行划一性、规则性、秩序和节约,同时,它又通过对工作日的限制和规定所造成的对技术的巨大刺激而加重整个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和灾难,提高劳动强度并扩大及其与工人的竞争。
它在消灭小生产和家庭劳动的领域的同时,也消灭的过剩人口的最后避难所,从而消灭了整个社会机制的迄今为止的安全阀。它在使生产过程的物质条件和整个社会结合成熟的同时,也使生产过程的资本主义形式的矛盾和对抗成熟起来,因此也同时使新社会的形成要素和旧社会的变革要素成熟起来。
10 大工业和农业
第四篇总结
关键字: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生产的组织形式 资本主义农业 工人和机器以及资本家的斗争
作为剩余价值的另一种形式:相对剩余价值,主要是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产生的。在现实生活中主要表现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了增加更多的相对剩余价值,马克思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组织方式的演变史,以及其影响,从最初的协作、分工、工场手工业,到工厂和大机器制造业的发展,每一次的革命都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人际关系和生活造成了巨大的革命性的影响。对于工业来说,一方面,工厂的发展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另一方面,资本家无休止境的追逐利益促进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单个的个人逐渐从社会关系中独立出来,成为机器的一个附属品。伴随着此进程的工厂法,表面是工人阶级和资本家之间斗争的缓和,实际是进一步促进和巩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 大规模的工业生产方式也影响了农业的发展方向和道路,农业机器的普遍运用和土地规模的日渐扩大,加上农业人口的日益减少,农业也逐渐转向商品农业。而资本主义农业的任何进步,都不仅是掠夺劳动者技巧的进步,而且是掠夺土地的技巧的进步,在一定时期内提高土地肥力的任何进步,同时也是破坏土地肥力持久源泉的进步。
第五篇: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第十四章: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
马克思对李嘉图的批判,他认为李嘉图从来没有考虑到剩余价值的起源。
第十五章:劳动力价格和剩余价值量的变化
1决定劳动力价值的三因素:
a平均工人通常必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这些生活资料在形式上虽然可能有变化,但是在一定社会的一定时代,它们的量是一定的,所以在一定时期可以看作一个不变量。
b 劳动力的发展费用,这种费用随着生产方式的变化而变化
c 劳动力的自然差别:男劳动力还是女劳动力,是成年劳动力还是未成年劳动力。
考察劳动力价格的前提条件:
①商品是按照它的价值出售②劳动力的价格有时可能比它的价值高,但从不比它的价值低
影响劳动力价格和剩余价值相对量的三种情况:①工作日的长度,或劳动的外延量;②正常的劳动强度,或劳动的内涵量,即一定时间耗费一定量的劳动。③劳动生产力,即由于生产条件发展的程度的不同,等量的劳动在同样的时间内会提供较多的或者较少的产品量。
I工作日的长度和劳动强度不变,劳动生产力可变
第一,不论劳动生产率如何变化,从而不论产品量和单个商品的价格如何变化,一定长度的工作日总表现为相同的价值产品
第二劳动力的价值和剩余价值按照相反的方向变化,劳动生产力的变化,它的提高或者降低,按照相反的方向影响劳动力的价值
第三剩余价值的增加或减少始终是劳动力价值相应的减少或增加的结果,而绝不是这种减少或者增加的原因。
II工作日和劳动生产力不变,劳动强度可变
劳动强度的提高是以在同一时间内劳动消耗的增加为前提的,因此,一个强度较大的工作日比一个时数相同但强度较小的工作体现为更多的产品。
III劳动生产力和劳动强度不变,工作日可变
①工作日缩短不会使劳动力价值,从而不会使必要劳动时间发生变化,它会缩小剩余劳动和剩余价值。资本家只有把劳动力的价格压低到它的价值以下,才能避免损失。
②工作日延长,劳动力价格不变,那剩余价值的相对量就随同它的绝对量一同增加。
IV劳动的持续时间、劳动生产力和劳动强度同时变化
①劳动生产率降低,同时工作日延长
②动强度和劳动生产力提高,同时工作日缩短
劳动生产力越是增长,工作日就越能缩短,而工作日越是缩短,劳动强度就越是能增加。
第十六章:剩余价值率的各种公式
I剩余价值/可变资本=剩余价值/劳动力价值=剩余劳动/必要劳动
II剩余劳动/工作日=剩余价值/产品价值=剩余产品/总产品
III剩余价值/劳动力价值=剩余劳动/必要劳动=无酬劳动/有酬劳动
结论:资本不仅像亚当斯密所说的那样,是对劳动的支配权。按其本质来说,它是对无酬劳动的支配权。一切剩余价值,不论它后来在利润、利息、地租等等哪种特殊形态上结晶起来,实质上都是无酬劳动时间的化身。资本自行增殖的秘密归结为资本对别人的一定数量的无酬劳动的支配权。
第五篇总结:
关键字:劳动力价格 影响因素 剩余价值量的变化
这一章主要讲了影响劳动力价格的几个因素,并分析了在一定的前提下,各影响劳动力因素的变量(工作日长度、劳动强度、劳动生产力)之间的变化对剩余价值量的影响。并通过指出资本主义社会里,为了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家阶级享有的自由是建立在群众将全部生活时间转化为劳动时间的基础上。
第六篇:工资
第十七章: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转化为工资
劳动力是价值的实体和内在尺度,但是它本身没有价值。
工资的形式消灭了工作日分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分为有酬劳动和无酬劳动的一切痕迹。
工资一般规律:如果日劳动、周劳动等等的量已定,那么日工资或者周工资就决定于劳动价格,而劳动价格本身或者是随着劳动力的价值而变化,或者是随着劳动力的价格与其价值的偏离而变化。反之,如果劳动的价格已定,那么日工资或者周工资就决定日劳动或周劳动的量。
工资规律的推理:劳动价格越低,工人为了保证哪怕是可怜的平均工资而付出的劳动量必然大,或者说,工作日必然越长。劳动价格的低廉在这里起了刺激劳动时间延长的作用。
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都是工资的两种形式,它们都是不合理的,计件工资的特点:
①劳动的质量本身是由产品本身来控制的,产品必须具有平均的质量,计件价格才能得到完全支付。从这方面说,计件工资是克扣工资和进行资本主义欺诈的最丰富的源泉。
②计件工资给资本家提供了一个十分确定的计算劳动强度的尺度,如果工人没有平均的工作效率,因而不能提供一定的最低限度的日劳动,他就会被解雇。
③劳动的质量和强度由工资形式本身来控制,对劳动的监督成了多余的。因此,计件工资的形式既形成前面所说的现代家庭劳动的基础,也形成层层剥削和压迫制度的基础。
④实行了计件工资,很自然,工人的个人利益就会使他尽可能紧张地发挥自己的劳动力,而这使资本家容易提高劳动强度的正常程度。
第二十章:工资的国民差异(略)
第六篇总结:工资,计时工资
这这一章主要考察了劳动力价值或者说价格的表现形式:工资,马克思认为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混淆了有酬劳动和无酬劳动的差别,并且指出现代的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都是工资的两种基本形式,这两种基本的形式都是不合理的。因为计件工资不仅给了资本家克扣工资的借口,也从另一方面以质量控制的方式为劳动者编制了一张层层压迫的网。
第七篇:资本的积累过程
第二十一章:简单再生产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条件:
①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
②必须有下列双方作为买者和卖者相对立:一方是价值或货币的占有者,另一方是创造价值的实体的占有者;一方是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占有者,另一方是除了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的占有者。所以,劳动生产和劳动本身的分离,客观劳动条件和主观劳动力的分离,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事实上的基础或起点。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在联系中加以考察,或作为再生产过程加以考察时,不仅生产商品,不仅生产剩余价值,而且还生产和再生产资本关系本身:一方面是资本家,另一方面是雇佣工人。
第二十二章 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略)
第二十三章: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1在资本构成不变时,对劳动力的需求随积累的增长而增长。
资本的价值构成:生产资料的价值和劳动力的价值,即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率。
资本的技术构成:所使用的生产资料量和为使用这些生产资料而必须的劳动量之间的比率。
资本主义的生产规律:资本、积累同工资率之间的关系,不外是转化为资本的无酬劳动和为推动追加资本所必需的追加劳动之间的关系;因此,这绝不是两个彼此独立的量,即资本量和工人人口数量之间的关系。相反地,归根到底这只是同一工人人口所提供的无酬劳动和有酬劳动之间的关系。
资本主义积累的本性,决不允许劳动剥削程度的任何降低或劳动价格的任何提高有可能严重地危及资本关系的不断再生产和它的规模的不断扩大的再生产。
2在积累和伴随积累的积聚的进程中资本可变部分的相对减少
规律: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表现为劳动的量比它所推动的生产资料量相对减少,或者说,表现为劳动过程的主观因素的量比它的客观因素的量相对减少。
剩余价值不断再转化为资本,表现为进入生产过程的资本量的不断增长,这种增长又成为一种扩大的生产规模以及随之出现的提高劳动生产力和加速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的基础。可见,一定程度的资本积累表现为特殊的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的条件,而特殊的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又反过来引起了资本的加速积累。因此,特殊的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随着资本的积累而发展,资本积累又随着特殊的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而发展。(这两种经济因素由于这种互相推动的复合关系,引起资本技术构成的变化,从而使资本的可变组成部分相比越来越小)
积累的结果:一方面,在积累进程中形成的追加资本,同它自己的量比较起来,会越来越少地吸引工人。另一方面,周期地按照新的构成再生产歘来的旧资本,会越来越多地排斥它以前所雇佣的工人。
3相对过剩人口或产业后备军的累进生产
4相对过剩人口的各种存在形式,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过剩人口的三种形式:流动的形式(总人数增加,就业人数增加的比例小于生产规模增加的比率),潜在的形式(农业潜在转为工业的人口)和停滞的形式(现役劳动军的一部分,就业极不规则)。
资本主义积累的绝对的、一般的规律:社会的财富即执行职能的资本越大,它的增长的规模和能力越大,从而无产阶级的绝对数量和他们的劳动生产力越大,产业后备军也就越大。可供支配的劳动力同资本的膨胀力一样,是由同一些原因发展起来的。因此,产业后备军的相对量和财富的相对量一同增长,但是同现役劳动军相比,这种后备军越大,常备的过剩人口也就越多,他们的贫困和他们所受的劳动折磨成反比。最后,工人阶级中贫苦阶层和产业后备军越大,官方认为需要救济的人越多。
第二十四章所谓的原始积累(略)
总结:第七篇
关键字:资本主义的积累规律和原始积累。
本篇首先谈论了资本主义的简单再生产,分析了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条件。然后接着又分析了在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的过程中,决定积累的各种因素:劳动力的剥削程度;劳动生产力,所使用的资本和所生产的资本之间的差额的扩大,预付资本的量。其次,马克思还探讨了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分为资本构成不变和资本构成变化两种情况,并且指出了剩余人口的产生和产业后备军的扩大是资本主义积累的必然结果。为了论证这些规律,马克思对英国的工业革命进行了考察。
在原始积累的历史中,对正在形成的资本家阶级起过推动作用的一切变革,都是历史上划时代的事情;但是首要的因素是大量的人突然被强制地同自己得生存资料相分离,被当做不受法律保护的无产者抛向劳动市场。对农业生产者即农民的土地的剥夺,形成全部过程的基础。比如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圈地运动,农民对土地所有权的丧失产生了一大批资本家的前身即租地农场主,农村的革命对工业的反作用使得工业资本的国内市场形成,产生了工业资本家。虽然资本主义积累实行的是资本主义财产私有制,但是资本主义积累本身的矛盾使得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是向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
三、读书感想:
1急不得
2做笔记要讲究方法
3基础很重要
2015 7月2号---8月18号
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乱伦禁忌及其起源》
《社会学方法准则》
《孟德斯鸠与卢梭》
《道德教育》
《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
《社会分工论》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
社会学方法准则
首先,涂尔干为社会学确立了研究对象,即社会事实:就是能够对个人意识产生强制作用这一特性上可以认识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特点是能够从外部约束人,并不依存于它在团体内部扩散时表现于个体的形式。其次,为我们确立了观察、解释社会事实的准则。他认为我们在观察社会事实时应该将其作为一种物来考察,观察之前也必须摆脱一切预断。而区分一个现象正常或者不正常,应该主要考虑当时的社会背景,说一个社会现象是正常的知识对处于一定发展阶段的一定社会阶段而言,应仔细考察社会在该阶段的发展状况。在解释其原因时,应到它存在的社会事实中去寻找,解释其功能时应到它与某一社会目的的关系中去寻找,发现影响社会现象发展的各种属性。比如社会单位书目或者人群的集中程度。
社会分工论
涂尔干首先从社会分工促进了社会团结这一功能角度出发,分析了团结的两种不同类型即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和机械团结相联系的是环节社会,和有机团结相联系的是有机社会。机械团结的特征是:个人之间的相似性极高,个人不带任何中介地直接隶属于社会,团结的作用不仅在于能够使普遍的、无定的个人体系属于群体,它还能够使人们具体行为一致。有机团结的特征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行动范围,都能够日臻其境,都有自己的人格,集体意识为个人意识流出空间使它无法规定的特殊职能得到了确立,一方面劳动越加分化,个人就越贴近社会。另一方面,个人的活动越加专门化,它就会越成为个人。
机械团结的社会结构为环节,此类社会的凝聚力完全是通过相似性而产生的,由同质的大众构成,各个部分之间既没有什么区别,也没有什么有意的安排,总之没有任何确定的形式和组织。有机团结的社会结构是:他们是由各种不同的机构组成的系统,其中每个机构都有自己的特殊职能,而且他们本身也是由不同的部分组成的,社会各要素不仅有不同的性质,而且也由不同的组合方式,他们并不像环节社会那样排列成行,相互搭嵌,而是相互协调,相互隶属,共同结合为一个机构,并与有机的其他机构相互进行制约。
而社会发展的趋势则是把我们联系起来的纽带已经不再主要依赖于共同的信仰了,他们越来越成为分工的结果,而分工之所以能够不断进步则是因为社会密度的不断增加和社会容量的普遍扩大。对于分工中出现的劳资冲突、分解作用、强制分工等问题,涂尔干认为这是社会分工的正常现象,它依靠自己便能够解决,办法则是为我们自己确立一种道德,途径是职业群体和道德教育。
职业伦理和公民道德
在这本书中,通过对发团发展历史的研究,涂尔干认为虽然在大革命时期发团衰落了,但是大革命后人们对建立发团的需求表明稳定的社会需要发团这样的介于国家和个人之见的次级组织,并且造成法团短消失的工业已经不再是地方性事物,二是整个国家的事务,相应地法团也会产生变化,不再是一种地区性的制度,而是一种公共制度。
在公民道德中,涂尔干主要明确了国家和个人之见的关系以及公民道德的具体内容。在国家和个人关系这部分,涂尔干主要讲了民主以及政府类型,他认为国家的基本任务是让人们过上一种道德的生活,而民主作为衡量国家和个人沟通的程度和性质,其本质特征是人们和社会的沟通方式,真正的性质则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政府的意识非常广大,另一个为政府意识和个人意识之间存在非常密切的沟通。按照民主的程度和形式,涂尔干对政府的类型进行了划分,并指出政府和社会的疾病如同一源,即缺少能够将个人与国家联系起来的次级组织,这类次级组织能偶在国家和个人的沟通中保持协调的作用,而可见的次级组织有两种:一是地方群体,但是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逐渐失去影响。二是职业群体。
对于公民道德的具体内容,涂尔干首先指出了社会杀人现象减少的原因在于刺激因素减少,而在讨论财产权、契约权等法规及其起源时,涂尔干提出这类法规和宗教有一定联系的观点,他认为人的财产权只是神的财产权的替代物而已,而且契约的起源也有一定的神圣性。
最后,涂尔干将社会契约分为物权契约、仪式契约、合意契约公平契约,并且认为这类契约是逐步发展的关系,对于阻碍公平契约的财产继承制度,涂尔干寄希望于职业群体,原因是职业群体相较于国家有如下优势:范围有限,细节上更接近于真实、结构完备、能够处理任何特殊利益,也能够伸展到整个国家和地区,与此同时也能够了解到地区差异,以及纯粹的地方事务。
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主要围绕两个问题,即道德要素和如何教育儿童,道德有三个要素即:纪律精神,对社会群体的依恋,自主和自决定。将儿童的特性结合起来便是,家庭中父母要注意对儿童纪律精神,学校要善用惩罚和奖赏来培育儿童道德和对社会群体的依恋。
《乱伦禁忌及其起源》《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原始分类》
通过对澳洲分类类型以及其他澳洲体系还有组尼人,苏人中国的分类进行了研究后,结论主要是原始分类绝不是个别的或者例外的,而是丝毫不打破连续性的情况下,与最初的科学分类一脉相通。此外,分类也有自己的等级体系、以最切近的、最基础的社会组织形式为模型。分类体系的分支也是社会自身的分支,不仅类别的外在形式具有社会的起源,而且把这些类别相互连接起来的关系也源于社会。
涂尔干认为家庭功能和亲属的功能之间,正如他们被构建的那样,有一种天然的不相容性,因此人们不可能允许这两者融为一体而不使他们遭到破坏。而乱伦引发的家庭秩序的问题侵犯了我们的共同情感,所以为了维护作为社会基本组织家庭的秩序,部落之间实行外婚制。也表现为血的禁忌。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主要讲了先导问题,涂尔干在这部分主要反驳了泛灵论和自然崇拜的学说,并且表明了以澳洲土著为研究对象的原因,即我们研究一个事物可以从其最初的起源出发。第二部分主要讲了基本的信仰比如图腾信仰以及其起源,还分析了灵魂、精灵和神的观念。第三部分主要讲的是仪式和态度,对我而言比较具有启发意义的是涂尔干关于积极膜拜和消极膜拜的区分.
孟德斯鸠和卢梭主要是涂尔干关于社会主义的讲义整理,涂尔干在这本书中主要区分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区别,主要有两点:第一点是社会主义学说是连续的,而共产主义学说不是持续的。第二点则是共产主义本质特征是将经济功能置于社会生活中的边缘位置,社会尽可能将经济功能置于社会生活的核心,共产主义构想的社会是禁欲的,而社会主义社会本质上应该是一个工业社会。
读涂尔干的书主要有两点感想:
第一,涂尔干精用分类。在宗教的研究中,它对宗教仪式分类,原始分类体系分类,在社会学的研究中对法律、团结的分类。而这些分类的基础是严谨的定义。所以,简括起来涂尔干对社会现象的研究脉络为:在严谨定义的基础上对研究对象进行一定的分类,然后解释和研究的社会现象的原因和 产生条件,继而分析社会现象的发展历程及变化,最后指出发展方向。
第二,读涂尔干的书比较乐观,对于社会进步过程出现的问题,他不认为应当通过一种极端的相反的力来解决,而认为社会自身可以解决。在这一点上他认为国务活动家的责任不是将社会朝着他们认为的很有魅力的方向上发展,二是应该担任医生的角色以良好的医疗防止疾病的发生。此外还感受到了涂尔干对仁爱的推崇,为了治疗财产继承制对公平的损害,他寄希望于建立比家庭组织更长久的职业群体来实现公平。
[ 此贴被尹秋玲在2017-06-26 15:17重新编辑 ]
Posted: 2016-05-15 12:59 |
[楼 主]
尹秋玲
级别:
侠客
精华:
0
发帖:
43
威望:
43 点
金钱:
430 RMB
注册时间:2015-03-20
最后登录:2017-06-26
小
中
大
Posted: 2016-05-15 15:54 |
1 楼
贺苏园
级别:
总版主
精华:
0
发帖:
71
威望:
71 点
金钱:
710 RMB
注册时间:2015-08-06
最后登录:2020-01-05
小
中
大
你为何不按顺序更新...
二三月份的不见了啦
之前的评论也搬不过来,你不如回原帖去
Posted: 2016-06-07 02:55 |
2 楼
尹秋玲
级别:
侠客
精华:
0
发帖:
43
威望:
43 点
金钱:
430 RMB
注册时间:2015-03-20
最后登录:2017-06-26
小
中
大
回复贺苏园:多谢指教,已经改邪归正。
Posted: 2016-06-15 10:55 |
3 楼
望超凡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79
威望:
79 点
金钱:
790 RMB
注册时间:2015-03-23
最后登录:2017-06-22
小
中
大
尽量从一个更高的角度来看理论,把握理论的核心,再延展看细节,这样才能将理论看得更清晰!
------多少关心事,书灰到夜深
Posted: 2016-06-16 22:27 |
4 楼
尹秋玲
级别:
侠客
精华:
0
发帖:
43
威望:
43 点
金钱:
430 RMB
注册时间:2015-03-20
最后登录:2017-06-26
小
中
大
Posted: 2016-08-20 11:18 |
5 楼
钟瑞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115
威望:
115 点
金钱:
1150 RMB
注册时间:2016-01-20
最后登录:2018-10-10
小
中
大
师姐对布迪厄区分和阶层的总结很厉害!加油!
Posted: 2016-08-21 14:35 |
6 楼
毛一敬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75
威望:
75 点
金钱:
750 RMB
注册时间:2014-07-10
最后登录:2017-11-17
小
中
大
秋玲真是用感情在读书,你总是从每个人思想关键点来把握,这样有重点,很深刻,期望你贯通后的大爆发
Posted: 2016-08-22 23:39 |
7 楼
小迁
级别:
圣骑士
精华:
0
发帖:
146
威望:
146 点
金钱:
1460 RMB
注册时间:2015-01-22
最后登录:2017-06-14
小
中
大
布迪厄整个人其实充满了激情,你读的感觉真的很棒,主体思想有了把握,可以尝试对其结构主义思维的把握,慢慢地突破!
Posted: 2016-08-23 00:06 |
8 楼
范凯文
级别:
总版主
精华:
0
发帖:
12
威望:
12 点
金钱:
120 RMB
注册时间:2015-08-19
最后登录:2017-02-22
小
中
大
当时读布迪厄,心绪起伏,总觉得他似乎给我指明了一条康庄大道,整个世界的奥秘徐图向我展开。但是正如你最后所言,他在多领域,宽层次,全方位地进行实践批判,最后却依然无可奈何。尽管他批判二元对立,却终于陷入结构主义研究范式。故而,给我的印象是他想突围结果不得要领。
回到报告中,用法语中的词性来揭露对立,很有感觉。从你对他的忧桑的解读来看,确实如此,一个小镇青年来到大城市,文化震颤不可忽视。继续加油!
大道至简!
Posted: 2016-08-25 13:47 |
9 楼
尹秋玲
级别:
侠客
精华:
0
发帖:
43
威望:
43 点
金钱:
430 RMB
注册时间:2015-03-20
最后登录:2017-06-26
小
中
大
Posted: 2016-10-08 11:21 |
10 楼
小芳子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73
威望:
73 点
金钱:
730 RMB
注册时间:2015-03-18
最后登录:2017-03-09
小
中
大
听你汇报的感觉越来越好了,总结和思考也越来越有力度,真得见证了你的蜕变,继续加油
Posted: 2016-10-09 10:04 |
11 楼
尹秋玲
级别:
侠客
精华:
0
发帖:
43
威望:
43 点
金钱:
430 RMB
注册时间:2015-03-20
最后登录:2017-06-26
小
中
大
Posted: 2016-11-14 09:20 |
12 楼
王春凯
级别:
总版主
精华:
0
发帖:
54
威望:
54 点
金钱:
540 RMB
注册时间:2015-08-12
最后登录:2017-07-01
小
中
大
一直听你们讲福柯,好像个传奇。继续深耕就读,改天听你讲福柯。
Posted: 2016-11-14 21:40 |
13 楼
尹秋玲
级别:
侠客
精华:
0
发帖:
43
威望:
43 点
金钱:
430 RMB
注册时间:2015-03-20
最后登录:2017-06-26
小
中
大
Posted: 2017-01-18 22:25 |
14 楼
尹秋玲
级别:
侠客
精华:
0
发帖:
43
威望:
43 点
金钱:
430 RMB
注册时间:2015-03-20
最后登录:2017-06-26
小
中
大
Posted: 2017-05-15 08:54 |
15 楼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快速跳至
>> 中心读书报告
|- 中心研究生读书报告
|- 毕业研究生读书报告
|- 本科生读书报告
|- 华中大读书会观察
>> 经典阅读读书会
|- 西农四为读书会
|- 安大知行读书会
|- 北工大群学读书会
>> 华中趣事
|- 读书趣事
|- 生活趣事
|- 种种逸事
|- 2012年调查趣事
|- 2011年暑假调查
|- 2010年调查趣事
>> 友谊第一,读书报告
|- 齐民学社读书会
|- 安徽师大公管管理读书会
|- 中南财经政法读书会
|- 河南大学三农发展研究会
|- 华东理工大学读书会
|- 武汉大学少年中国学会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三农学会
>> 三农研究读书会
|- 本会成员
|- 本会事务
|- 读书交流
>> 读书交流
|- 读书汇
|- 好书互借
|- 读书心得
|- 好书推荐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中心研究生读书报告
Total 0.283860(s) query 4, Time now is:11-26 23:47,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