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份读书报告(5月9号-6月10号)
读书目录
《以自由看待发展》阿马蒂亚•森
《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哈耶克
《通往奴役之路》哈耶克
《资本主义与自由》弗里德曼
《自由选择》弗里德曼
《朋友还是对手--奥地利学派与芝加哥学派之争》 史库森
读书总结 这个月读的主要是新自由主义,故这次总结的主题就是自由主义与计划主义--市场与政府之争。自由与专制,市场与计划,民主与集权是现代经济和政治争论最为激烈的问题。经济学是研究资源优化配置的学科,可具体资源如何实现优化配置,则有市场与计划之争。从而围绕着经济上是政府计划还是市场竞争,政治上是专制还是民主体制。由此形成了经济上的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自由市场的资本主义经济,还有以公有制为基础的计划调节为主的社会主义。同时在政治上相匹配的是民主政体的西方议会制,还有集团主义为主的法西斯政体以及社会主义政体。经济和政治是一套相匹配的系统。经济的自由需要则带来了政治的民主,而经济上的计划也要求政治上的极权,相互影响而共生发展。自由主义经济以法律与习规为框架,用竞争来协调人类努力的工具,依靠个人理性为基础的形成的人们无意识的自愿交易的经济秩序,而不是以干预计划来协调。在竞争中,价格是一个指挥棒,人们以价格为信号,自觉地进行着生产活动。它以个人追求自我理想实现社会利益为伦理依据,依靠竞争机制,供求关系,价格信号,自由而有序地对社会资源就行分配,从而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个人运用资源的能力决定自我财富多少,从而构成了人类有秩序的自由社会。而计划则是依靠一个强有力的独裁者进行分配,它决定着生产以及分配,从而控制着每个人的拥有资源的多寡。其秩序的行为依赖于暴力系统的支配,而自由的竞争社会则完全是人们自愿的活动。
个人主义哲学—市场与私有制制度—-不同的资源配置效率和人们得到的福利
从个人主义哲学到市场经济制度
自由主义的兴起首先从个人主义哲学开始谈起。个人主义是研究社会问题的一种方法论,它认为所有的社会现象在不考虑有目的的个人行动的计划和决策的情况下,是不可能得到理解的。而相对应的集体主义理论则认为任何个人行动都受到先前存在的结构导向力量的作用,经济决定个体行动者的经济行为的方向,而不是企业家创造了经济。人类在构建社会的时候在寻找一种人们普遍承认社会秩序原则,从而人们依靠这个原则来保证人类社会有效的运行。而自由派指出,在宗教逐渐式微之后,个人主义就是一种人人能普遍接受的一条可以保持社会高效有序选择运行的一套原则。对此,哈耶克对个人主义做了详细的分析。哈耶克认为,个人主义自斯密的自由市场发展以来得到了不同的阐释,对此人们在个人主义上有混淆的用法。个人主义有“真”“伪”个人主义之分。真个人主义是自由人经由自生自发的合作而创造的成就,往往要比他们个人的心智所能充分理解的东西更伟大,同时社会中的制度是人们行动的结果,而不是人为设计的结果。而唯理个人主义则是伪个人主义,其认为只有当社会过程中受个人理性控制时,它们才够服务于既定目的。而真个人主义则是如果让人们享有自由,那么他们取得的成就往往会多于个人理性所能设计或预见的成就。理论家认为我们在寻找一种制度可以作为我们人类行动的共同准则,从而形成我们的社会秩序,而这种社会制度经由多样而复杂的人而发挥作用,有好人或坏人、聪明人或愚蠢的人。而真个人主义所创造的制度正是这样的制度。而伪理个人主义则主张有理性的人来维护构建这个社会的秩序。个人主义论者关注的主要问题,就是发现一套激励制度,以便激励人们根据自己的选择和依据其日常的动机而尽可能地为满足所有其他人的需要贡献自己的力量。在此基础上发现的制度就是市场和私有制,从而实现了完成了从个人主义哲学到经济制度的转化。市场通过竞争机制调动个人的力量,而私有制则保证了个人能力的成果不被别人占有,同时刺激个人努力为自己获取利益的同时促进了社会利益。个人主义可以在激发内在的创造力基础上运用自发的力量而非强制的力量形成高效有序的经济秩序。
市场与政府,自由与计划造成的不同效率
个人主义哲学和社群主义哲学使人们在对经济资源的配置中形成了市场和计划两种不同的配置方式,从而产生不同的经济效用和福利效果。那么市场机制是如何让每个人有效地发挥作用呢?
市场通过价格信号,发挥竞争机制是人们在相互竞争中形成高效的经济秩序。自由的市场价格可以传递市场供需信息;同时提供激励使人们采用成本最低的生产方式,把可用资源用于最有价值的目标;同时决定了人们的收入分配。当价格机制发生扭曲的时候,其效果就显示出来了。例如通货膨胀扭曲了价格机制,使得生产者不知价格上涨是由通货膨胀引起的,还是由真实需求的增加引起的。而竞争是一种形成意见的过程,通过竞争,人们知道了各种可能性和机会,从而使经济体系达到了一致性和一贯性。人们正是在竞争中才从而自动地获取市场的所有消息。同样,计划也是配置资源的一种方式。但计划配置的效率并没有的市场配置的效率高,同时计划不能将价格降低到最低水平,而竞争的社会则可以将价格降低至最低水平。因为生产者在竞争中是以自担风险的方式参与竞争且与低于其他生产者的价格去吸引顾客的机会,而计划中则是以分配的方式进行故没有低价格的激励。其无法提高生产效率和给生产者以增加利益的激励,计划将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生产的低效以及政府计划也永远做不到像个人行动那样多样化和差异化的行动,因此计划将降低人们享用的效用。同时,通过竞争,众多个人风险的掌握的知识可以得到运用,而中央计划则不可能把所有风险的个人知识考虑进去,因而计划很可能客观上无法兼顾多数人的利益,而主观上容易造成规划者打者共同利益的旗号为自己谋取利益。两种不同方式产生不同结果,计划不能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同时防止不了规划者为自己谋私利,故效率较低。其秩序的行为依赖于暴力系统的维护,故运行成本较大,而自由的竞争社会则完全是人们自愿的活动。因此,计划并不是技术引起的,而是人们对社会有限性结果中的一种,主观的选择。那么,为什么还有追求计划呢?人们喜欢计划则是人们对竞争风险的逃避和极权主义对对平等的许诺,希望能有一个安排把一切都提前安排好,而不花自己半点心思,坐享其成即可达到平等的待遇。当然,其实,自由的竞争社会并不是无政府主义,只是政府不是用来做经济规划的,政府的作用在于维护市场秩序,保护产权和合法交易,管理货币,进行公共事业等即可,不可过分干预,让自由贸易发挥作用。为自由的市场竞争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应该平衡计划和自由的关系,发挥其各自优势。
经济自由与政治自由政治自由和经济自由并不能随意的组合,政治自由离不开经济自由,但一个经济自由的社会不一定要政治自由,经济自由可以促进政治自由。而政府,既是自由的保护者,又是自由的威胁者。经济的自由将带来政治自由,而经济的计划将带来政治的专制和集权。在一个资本主义社会,只需要说服几个富有的人提供资金来实现任何想法,从而人们之间有充分自由组织起来来进行宣传而形成自我利益的政治团体,并带来政治自由。社会主义国家只有一个无上的权力,计划分配导致人们的差别不大,且言论出版受到限制,无法出现自由的政治团体。因而,经济上形成的财富的不平等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不同利益代表的出现,从而有利于政治上的自由。而经济控制将带来政治上的集权主义。一旦实现了经济上的控制,那么也就控制了满足我们所有目标的手段,故没有经济自由的政治上的自由也是毫无意义的。真正的经济自由是人们选择权的自由。经济控制通过对生产的控制而控制了人们获得各种需求的手段,从职业的控制、分配的控制已限制了人们的自由,从而走向了集权主义。
在政治上对应的是民主与法制。民主实质是一种个人主义制度,民主在自由中实现平等。民主与计划是不相容的,民主是保障人们自由选择的一种手段,而计划将导致独裁。民主也是一种手段而非目标,民主如果实行不当也可能走向独裁,而自由才是终极的目标。就法制和自由而言,自由主义社会并不是无政府主义,重要的是个人能否预见政府的行动,政府以预先规定方向,从而人们在预先约束下自由的行动,而计划则是依据当时的环境强迫人们接受。因此,在一个计划主义国家里,法治是不能保持的,法治本身就有限制立法的意义。法治是自由的工具,而非计划的手段。总之,民主与法治是自由的手段,也是抵制计划的手段。计划通过对生产的控制而控制了人类选择,真正的经济,自由是人们的选择的自由。
自由主义与发展
阿马蒂亚•森从自由的角度来衡量发展,他指出:自由既是发展的手段,又是发展的目的。作为发展的目的而言,以财富衡量发展的方式并不能反映人们福利的全部。自由的发展才是人们真正的发展,自由包括人们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自由地实现作为人应有的权利。因此,以自由来衡量发展能够使我们更好地实现人们的福利。自由作为发展的手段,又是必不可少的。自由作为发展的手段有五个工具性的途径:政治自由、经济条件、社会机会、透明性保障、防护性保障。自由作为手段有激励性的作用。所谓激励,常是经济中的计划与市场;政治中的民主与极权所产生的不同激励。市场是人们在追求自身利益而又达到实现他人目标的基础上形成的,同时配合与特定的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念,因而具有较高的效率。而计划则是中央集权机构做出安排,由于无法计算出人们所需和决策者自我利益的诱导,使得计划往往是缺少效率和浪费资源的。市场体现了经济中的自由原则,因而自由的经济是繁荣经济的应有之义。政治中的民主与专制有着不同的激励方式,民主政体由于人们呢自由表达意见和反对派的监督,因而制定政策比较谨慎,能充分考虑广大人民的利益需求和应对潜在的社会危机(如危机)。而集权由于不能传达民意,因为缺少由下到上的信息传导机制,使得决策不能反映民意,因而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而同时集权者由于实施计划只考虑当政者的利益,因而容易产生谋取私利和腐败。民主是政治上的自由,自由的政治有利于人民利益的实现和人自由的发展。不可否认,自由确实有其积极激励的一面,可保证经济和政治中的活力,而一味的计划和集权只会走向僵化,这也可能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社会的定律吧。同时,自由又会带来经济上的公共资源无人提供和个人追求自身利益而损害他人的利益。政治上无法平衡各种利益而造成政局动荡的执行效果效率低,这些也都是需要我们平衡的。自由是有一定的条件的,其要求整个社会的人们有一个共同的价值理念,以便社会中多数人能达到统一的思想。对于计划而言,常常有计划意料之外的事,其实意料之中和意料之外的结果区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能否对意料之外的结果进行预测,预期到其未来发展中消极的一面(如计划生育带来的男女失衡)。如此,则不论是规划想要的结果,还是规划之外的意外结果,都能促进我们的发展。
现在具体从几个方面就自由与计划的具体区别以展开
货币的控制
弗里德曼指出,通货膨胀的本质是一种货币现象,是由于货币当局发现过多造成的。由于政府为了增加支出、充分就业、偿还外债而发行过量的货币。当政府发行货币过多时,由于货币的增长率超过了产出的增长率,从而带来了普遍的物价上涨,使价格机制失效。从而面对价格的上涨人们无法辨别是由需求的增加还是由通胀引起的。需求信号发生了混淆,导致人们大量生产,从而带了过剩产能,导致经济的波动出现。对此,刘易斯也指出当通货膨胀用于生产性的活动时,会带来产量的增加,从而会自动地消除通货膨胀。但若不是如此,就会造成价格持久上涨的通货膨胀。当下由于各国的货币政策采用的是信用货币,因而货币的发行量控制在政府的手中。政府滥发货币已经成为当下经济波动的重要原因。因而,弗里德曼认为应该设定一个与产出相适应的固定货币增长率。从而避免政府滥发货币。不过,哈耶克认为信用货币的政府计划的手段,应该回归到金本位制,让市场自由地控制货币量,保持价格的稳定。佛里德曼认为金本位制用实物来充当货币,其货币使用需要大量的成本。而信用货币的运用几乎不需要成本,只有运用得到,也能达到稳定价格的作用。
收入分配
为了实现收入分配平等,政府往往实现累进税和最低工资法。弗里德曼指出,累进税由于使税收前的收入更加不平等以及人们规避逃税造成资源的浪费,同时减少了财富用于投资的份额,因而并不能有效发挥其减少收入差距的效果。弗里德曼建议个人所得税在一定的免税额上抽取固定的比例税。同时实行最低工资法只是保障了内部人的利益,而把更多的人排斥在失业大军之中。因为市场的竞争只会让雇主雇佣那么能力在最低工资水平以上的工人,而低于最低工资水平的工人则被排斥在劳动力大军之外,造成了更大的不平等。因而弗里德曼人认为政府的干预达到的实际效果并不能和它的意图相符合,因为他的干预阻碍了自由人实现自身利益的需求,而受到他们反对。政府以局外人的价值判断代替了参与者的价值判断,并不能实现人们所需的利益。因此,干预只会带来比自由市场的低效率,也不能消除不平等。平等有机会平等和结果平等之分。机会平等是前途向人才开放,一个人所拥有的机会只取决于他自己的能力,而与出身、肤色、国籍等因素无关。机会平等会带来自由,而结果公平只会带来干预,而干预想要达到的结果公平往往实现不了,因为追求结果公平违背了人类最基本的本性:每个人改善自身境况的一致的、经常的、不间断的努力,也包括改善其子孙的努力。结果公平扭曲了激励,只会使社会人才流失和人力资本效用无法发挥。
社会福利
二战之后,西方国家实行了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政策。人人享受福利带来的好处,因而人人支持增加福利而非削减福利。但人们没有意识到羊毛出在羊身上,福利国家的支出也来自人们的税收。同时,福利国家也带来了一些消极的后果:日益增长的税收加重了人们的负担,为支付福利发行货币增加了通货膨胀,同时福利降低了人们参加工作的积极性,不利于经济的发展。福利支付来源采用的是“隔代契约”保障机制,因而当代人的福利负担由后代人来支付,后代人由后后代人来保障,故相对于当代人后代人的福利就存在一定的风险。同时弗里德曼指出,福利政策其实不利于穷人,因为穷人纳税早,富人往往纳税晚;低收入者比高收入者寿命短,享受的福利时间短。故福利政策有利于中产阶级而不利于下层阶级。弗里德曼主张实行负所得税,取消福利制度,从而使福利补贴制度和税收合二为一。如此,不仅可以减少官僚机构及其腐败,而且只要均衡点和税率定的合理,负所得税就既能提高低收入者的家庭收入,又能给其家庭成员参加工作提供激励。家庭成员工作的工资一部分用于减少补贴,另一部分用来增加家庭总收入。既可以提高低收入者家庭的收入,又可以提高人们参加工作的积极性。不过,负所得税的实行会受到既得利益者的阻碍,因而在现实中真正执行起来很难。但不可否认,福利计划主要祸害是对我们社会结构的影响,它削弱了家庭(福利代替孩子照顾老人),降低人们对工作、储蓄和革新的兴趣,减少资本的积累,限制我们的自由。因此,我们应该分析福利所带来的消极作用,从而提高社会运行的效率。
奥地利学派和芝加哥学派的自由之争
奥地利学派和芝加哥学派都是自由市场和自由理念的忠诚追随者。在1933年经济大萧条之后,人们对古典中的自由主义产生了怀疑,由此凯恩斯的干预主义在资本主义国家应运而生,并在此期间成为经济学的主流思想。而与此相对立的奥地利学派和芝加哥学派都是在对抗干预主义中产生的。奥地利学派在19世纪后期对抗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产生,而芝加哥学派在对抗20世纪的凯恩斯主义中产生。斯密开创了“自然自由秩序”的自由市场学说,它认为经济自由可以创造“普遍丰裕”,但其继承者创立了阶级斗争与工资铁律代替了经济增长的普遍利益。同时认为价格是交换价值决定的,似乎为了获得利润的交换与消费者所需的使用价值不相关,从而为马克思主义的再分配理论、国有化与中央计划提供了机会。门格尔通过边际效用把利润和商品的使用价值结合了起来,其认为商品价值由边际效用决定而非总效用决定。总量越大,边际效用越小,从而价格决定于商品和服务的边际的增加的那个单位的使用价值。价格是对边际效用的追求,而利润驱使的生产则试图满足消费者需求。芝加哥学派的开创者是弗里德曼和斯蒂格勒,在凯恩斯主义盛行的时候,他们提出了反对政府干预,提倡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
奥地利学派和芝加哥学派都是新自由主义学派,他们有共同点和不同点,现进行总结:
共同点:1.私有产权不可侵犯;2.自由贸易、自由移民和全球化;3.开放的资本、消费、劳动和资本市场;4反对汇率、价格、租金和工资管制;5.有限政府:保卫国家、私人财产和有选择地公共事务;6.私有化、非国有化、放松管制;7.反对中央计划和集权;8.反对凯恩斯主义和马克思主义计划干预;9.反对赤字财政、累进税率和国家福利,主张社会保险和医疗市场化取向;10.主张通过市场和产权解决污染问题。
不同点:1.方法论行的区别。奥地利主张演绎的、主观的、定性的和市场运行过程的分析方法;芝加哥学派主张历史的、定量的和均衡的分析方法。2.政府作用 奥地利学派是彻底的自由主义者,反对一切政府干预。而芝加哥学派主张对固定价格和水平型兼并进行干预,而不反对垂直型兼并,对垄断的类型区别对待,而奥地利则反对一切垄断。3.关于健全通货观的区别。奥地利学派倾向于金本位或市场自发创造的自然形成的商品本位。而芝加哥学派反对金本位制,主张信用货币体系,货币供给按固定比例和中性比例增长。4.商业周期、资本理论区别。奥地利商业周期理论认为货币供给的扩张和人为降低利率会导致不可持续的繁荣,最终导致经济崩溃。芝加哥学派则认为与经济平均增长率相一致的货币供给稳定增长能为经济提供可持续的非通胀的环境。
奥地利学派和芝加哥学派各有特点。正是争论才让经济学向前更加一步发展。
不可否认,自由主义比市场确实有其优势的一面,其在促进生产多样化、调动生产者积极性、防止政府腐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起着计划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完全的自由主义也容易造成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从而使经济秩序并不能有序的发展。自由主义理论的建构有其一定的思想基础和社会基础,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发挥自由的优势,同时使其和政府的作用有效结合起来,才能组成一个有效高效有序的社会。任何理论都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处置万世而不变的真理。“理论不能被证实,只能不被证伪”。对于理论,读进去最为关键,细细琢磨。走出来就是最好了。
读书总结
1.经济学涵盖的内容相当的广泛,而且各家对不同问题争议比较大。如何才能用经济学的方法来分析。如何看到不同的经济争论,需要保持一个怎样的态度,需要深思下这个问题。
2.静时读书,动时锻炼。平衡状态,继续努力。
四月份读书总结(4月6号-5月8号)
读书目录
《经济发展理论》熊彼特
《改造传统农业》舒尔茨
《贫困与饥饿》阿玛蒂亚•森
《二元经济论》刘易斯
《垄断竞争理论》张伯伦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熊彼特(在读)
人们积累财富——生产性资本——资本的产生——储蓄的必要性——制度和政府的保证——经济增长
这个月看的主要是发展经济学,所以这次总结的主题就是经济的发展与增长。刘易斯将经济增长定义为人均产量的增加,一国的经济发展是否有其必然规律,或者我们说一个国家具备怎样的条件才能够实现发展,以及经济发展能否保持持久的增长,经济中出现的周期性的萧条和繁荣又是怎么回事?发展经济学研究的就是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发展的问题,同时研究的也是一国国家发展应该具体的条件,即一个国家什么情况下才能达到发展。因此,在此把一国的发展应具备的条件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意愿、资本投资、知识储备、人口因素、制度以及政府的作用。现在对其依次进行详细的介绍。
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意愿
经济本身就是人在日常交易活动中形成的,因而人们对参与经济活动的意愿十分重要。例如有些宗教强调禁欲主义而忽视对物质的追求,有些社会强调对金银的追求。经济发展更多地体现在人们追求财富的活动中,对于所得的财富用来做什么就尤为重要。在前资本主义社会,富人更多的是用于非生产的奢侈性消费,而在资本主义社会,富人更多的是进行生产性投资而获得更大的利润。正是人们日常对待财富的态度和用途造成了整个社会的富裕与贫困。富国和穷国的关键不在于收入平等程度的差别,而在于生产性投资的习惯。生产性投资能够保证社会财富的积累,随着生产性资本的消耗而更大的财富被生产出来,而非生产性投资则主要用于消费从而不能为社会积累物质资本,随着其消费的消失而消失。我们常常强调一国国民勤奋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但经济增长关键并不在于勤奋的差别,而在于社会用于生产性资本形成的程度。即使没有辛勤劳动资本的形成也会产生巨大的增长,而没有资本形成的辛勤劳动对发展的作用是微不足道的。例如,中国曾经称为世界上最勤劳的民族,但却没有带来经济增长。因此,一国国民将财富用作何用途至关重要。经济增长需要适量的创新者和为创新者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才能社会生产技术的不断更新而保持强劲的发展。正如韦伯所言的资本主义精神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一国对财富的态度将决定财富用于生产性资本形成的程度,从而决定一国的经济增长。
资本投资
资本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资本的增长与收入的增长的是相关联的,资本的存量是由投资和投资的寿命来决定的。资本的创造可以从四个方面形成:储蓄积累、银行创造信贷、从生产消费品中抽出资源创造资本以及劳动创造资本。
1.储蓄创造资本。因为投资是经济增长所必须的,而投资又需要储蓄的,因而我们来谈谈的储蓄的形成。投资和储蓄的关系为:储蓄大于投资时,生产者就要减少自己的产量从而就业和收入也将减少。如果投资大于储蓄,当有闲置的资源被吸收时,收入和就业以及产量就将扩张,否则将只会引起通货膨胀。对于储蓄的来源有三个:私人储蓄、政府储蓄和国外引资。私人储蓄关键在于各阶级的储蓄意愿是不同的,工人阶级注重支出而不注重储蓄,中产阶级主要把财富用于奢侈性消费,土地贵族主要用来购买土地,农民储蓄只占整个储蓄中的一小部分,因而储蓄更多的来自于以利润为生的资本家。储蓄相对于国民收入低下的原因不在于人民的贫穷,而在于相对于国民收入资本家利润低。因此保持资本家的利润对储蓄至关重要。同时,政府可以通过征税和发行货币来增加社会资本。如果政府对利润征收太多了就不利于储蓄的增加,因而税收形式对储蓄其重大影响。例如当前中国进行的营改增就提高了企业家的利润,从而有利于储蓄的增加和投资的增加。同时政府通过通货膨胀创造资本的实际成本为零,但是却与利润创造资本起同样的作用。用来创造有用资本的通货膨胀倾向于增加利润,同时就刺激了私人企业家从事生产资本的形成。创造生产资本的通货膨胀可以自我消失,价格随资本的创造而上升,并随它的产出上市而再次下降。如果多发行的货币用于非生产性资本消费,则只会到来价格的上升。因此,关键就在于政府的将税收和通货膨胀所得的多余货币用来干什么。
2.银行信贷创造资本。熊彼特指出,经济的发展在于生产新要素的组合,而新组合必须掌握一定的生产资料,而此时企业家必须掌握一定的资本才能对生产资源进行投资。可银行为企业家提供信贷十分关键。银行信贷使得企业家获取生产资料成为可能,从而资本主义发展有其特有的优势。银行可以通过储蓄和创造支付工具而创造更多的货币,从而使资本市场更加充沛;同时现货金融产品(债券、股票等)和金融衍生工具(期货、期权等)的运用有利于企业进行资本投资。当企业运用银行创造出来的“购买力”使得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实施后而成为新产品后,新创造出来的货币就会成为国民所得,从而实现经济的增长与发展。
3.从消费品中抽出资源创造资本。一个社会生产的物品可以分为消费性资本和生产性资本。用于消费性资本的数量越多则用于生产性资本就会越少。消费性资本的特点是消费以后就不再存在,因此随着其生产出来的消费而消失;而生产性的资本在于其本身就是用来创造资本的,因而用于生产性资本投资能够创造出来比初始资本更大的资本。因而如果一个社会节约消费品资本而更多地用于生产性资本,将会带来更多的消费品资本和生产性资本。生产性资本将随着生产出来的产品的消费而生产出更多的资本,因而促进了经济总量的增加和经济增长。
4.劳动创造资本。在一国发展的初期,经济中存在的高收入部门和低收入部门的二元制经济。而在低收入部门往往存在的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因此在二元制经济中,可以直接利用传统部门中无限供给的农业剩劳动创造资本。即可以在不必增加其他要素或稀缺资源,也不必减少消费品产量的情况下创造出资本品。其逻辑为:二元经济下工业部门可以在工资既定的情况下得到源源不断的劳动力,从而工业部门工人的实际工资不会提高,资本家获得更大的利润而用于投资实现扩大再生产,从而推动经济的增长。而工资的上升降低了利润率也降低了资本投资,在有剩余劳动力的市场,工资不变条件下的劳动力增加将增加利润,从而储蓄和国民收入也将增加(人口红利的重要性)。随着农业等部门的劳动力转移殆尽,工业部门的工资开始上升,经济形成一元经济制,劳动创造资本的机会也就消失。其内在分析即在于:剩余劳动——工资——利润——储蓄——资本——经济发展。
总结:经济发展的机制在于由一个低储蓄向一个高储蓄的发展过程,因为经济发展的中心在于迅速的资本积累。而储蓄的主要来源又是企业家的利润,那么如何提高利润由至关重要,而外在的政府税收和内在的技术水平是影响利润的主要因素。二元经济制可以以不变的工资获得劳动力,从而增加了利润,利润的增加提高了投资,从而实现了发展。当过剩劳动力消耗殆尽时,可以通过鼓励移民或者依靠技术进步才能保持利润的实现从而保证投资的实现。移民会降低本国工人的工资,提高本国的资本积累。而技术进步又要以依靠教育投资。技术革新能带来剩余的增加,从而资本积累更快(剩余指的是供给与需求相比生产性资本的剩余)。从而劳动力、资本、技术、知识储备浑然一体,构成经济发展的关键。资本对经济发展影响就在于资本投资在创造资本的同时也引起了价格的上升,从而带来了通货膨胀,但由于资本投资增加了产量而使价格下降,从而再次达到了均衡,不过却是一个在发展了的基础上的更高水平的均衡。也就是熊彼特所说的创造性破坏的过程。
知识储备
经济的增长既取决于事物与生物的技术知识,又取决于人以及人于同胞的关系的社会知识。一个社会的知识储备决定了一国技术发展状况和人力资本状况,从而决定着物质资本的增长和经济发展。知识储备是发明创造的源泉,在19世纪及其以前,发明创造依靠的更多的是干中学的实践者所创造出来的。而在19世纪之后,发明创造就离不开了科学教育。当下,发明创造大多数是由科学研究者所创造出来的,从而一个国家的教育科学水平决定着一个国家的技术发展。发明由纯科学、技术研究和开发三个阶段组成,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其纯科学可以直接引用发达的工业国家而免费获得。而对于技术研究和开发,由于技术应用领域的不同或经济的发展阶段不同有些技术并不能直接引用过来,而需要自己来亲自研究开发,但发展中国家缺少研究经费或政府支持力度不够往往是阻碍其发展的原因之一。发展中国家应该加大其教育投资,从而增加一国的人力资本储备和知识储备。发展中国家同时也必须平衡好小学教育、中学教育、技术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的比例,由于一国经济发展的阶段不同,教育水平应该与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与预期发展水平相符合。例如一国刚起步发展的国家如果大量发展高等教育而忽视初等教育,就会造成大量的高等知识分子由于与经济需求不相适应而无用武之地。从而使得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流出本国,因为高等知识分子在任何发达国家都是可以找到适合自己工作的。因此,一国如何能够留住本国的精人才子也尤为重要。同时,一国的经济发展也可以通过移民来提高本国的教育科技水平,引进外来人才从而提高本国技术进步成为很多国家发展经济的一种手段。
人口:人口流动与就业
人口增长率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争论较多,故在此暂时不加总结,不过这也是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值得好好探讨一番
人口流动
人口之间的垂直流动和水平流动是刺激社会保持强劲发展的动力。首先,保持社会阶层之间由下层到上层社会的垂直流动是社会进步的动力。一方面流动能给上层社会补充新鲜血液,保持世替更新,以防上层社会阶层固化而衰落。另一方面给下层社会已进步的动力,让他们看到希望,激发他们投入社会建设的动力。一个社会是否还能前进,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通畅尤为重要。否则容易引发上层社会衰落而无法导致引领社会发展,同时造成下层社会无法提升自我而丧失信心而引发动乱。社会必须有一个机制来保证阶层之间的自由流动,这个机制在于淘汰上层社会中的劣等而引进下层社会中的精英。而社会人员横向流动能补充各个行业劳动力不足,农业部门的过剩劳动力流动到城市中工业部门促进了工业部门的经济发展同时又释放了农村中的大量剩余劳动力。如果劳动力只是限于本地不能流动不利于农业同时也不利于工业的发展。保持各地区各产业之间自由流动尤为重要。垂直与横向流动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增长。但悖论由此而来,当下层阶层到上层社会后又会维护其利益,阻碍阶层流动已保持自身既得利益。而处于下层中的普通人民又对新制度改革不利于其下层既得利益而阻止改革,从而上层和下层都存在不愿意改革旧制度的意向而导致社会停止增长。因此,制定一个长效的机制保证人口垂直流动和水平流动的活力尤为重要。
就业
现在主要讨论下不发达地区的就业政策。在经济发展初期的两大部门中,只要低收入部门比高收入部门工资低,那么劳动力总会有剩余。即在高工资中,只要资本家愿意,他总可以得到更多的劳动力。由于城市工业部门工资水平高和城市就业机会大,不发达国家存在着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向城市部门。而城市经济部门扩张的速度远远不能容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因而必然引起城市劳动力的失业。从而出现了源源不断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移动和城市失业并存的现象。对于此现象只能靠扩大就业机会从而减少失业来解决,而不可能会消除失业。而城市之所以就业机会缺乏一是城市中投资存在大量的浪费,二是资本密集型过高而对服务业等吸收劳动力比较大的行业投资较少。城市就业机会的不足和农村远远不断地劳动力转移造成了失业。
工资和技术以及出口对会对就业产生影响。在工业部门,高工资降低了企业家利润,因而不利于企业家雇佣更多的工人,如果能够工人的实际工资降低,而使企业家获得更多的利润来雇佣工人,就能增加就业。降低实际工资方法常有提高进口关税而提高了生活费用来降低实际工资或者向雇员征税降低实际工资。因此,我们其实要在工资水平和就业量之间找到一个合理的平衡点,即能让工资水平不致太低又能增加就业量是最好的。就技术对就业的影响来说,短期和长期的影响不同。在短期,技术往往替代劳动而降低了就业和收入水平。而在长期,技术的提高增加了企业利润,从而增加到了储蓄率和资本积累率的提高,使得企业生产的扩大而就业提高。出口对就业的影响表现在:由于农业科技的提高或者二元经济体制导致更多的人在农业之外就业,从而要求工业要得到发展才能吸收就业,而工业发展逐渐导致国内市场饱和,因而只有把制成品出口到国外占领国外市场才能保护本国城市中就业的提高。这也就是为什么一国重视出口的原因之一。其前提在于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是经济增长的条件之一:①释放了剩余劳动力为其他部门提供所需劳动力;②保证了国内粮食而减少进口,保证贸易逆差小;③农民更多的储蓄为其他部门投资提供了资本。因此不可一味忽视对农业的投资而只注重工业的发展。工农业必须协调发展,否则就会出现前苏联工业发达而粮食不足的现象,从而进一步阻碍了工业的发展。只有尽量保持充分的劳动力就业才能使劳动力保持旺盛的工作热情同时增加一国产量,大量的失业不仅降低人民生活水平而且还可能招致动乱,影响经济秩序,阻碍经济的发展。
制度与政府
对于经济而言,制度最关键的在于保证经济秩序,同时所设计的制度关键在于刺激经济的活力。一个社会的制度对于经济效率有什么重要的作用,制度的关键在于对参与经济活动中的人提供提高参与者效率的激励,从而发挥劳动者更大的积极性。例如奴隶制不利于调动奴隶的积极性,而农奴制则比奴隶制调动奴隶的积极性。专利制度刺激了发明者的积极性,从而推动了技术的发展。农业制度的集体承包和家庭承包对人们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因此一个社会必须认真审视其制度,看其制度是否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是否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政府在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政府既不能做的太多也不能做的太少,要合理适度原则。
经济发展的过程:
经济发展并不是一个保持持久繁荣的过程,即使没有外在危机的冲击,经济本身也会出现萧条。使经济发展呈现出繁荣、萧条、繁荣、萧条的周期性循环。那么,为什么经济不能保持持久的繁荣?萧条对经济的影响又是如何?熊彼特认为促进经济发展关键在于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其认为经济发展的三要素为生产资料的新组合、信贷和企业家才能。信贷是生产资料的获取方式,而企业家是生产资料的实施者,三位一体促进者经济的发展。而经济不能持久的繁荣的关键就在于新组合不是以均匀的方式出现的,而是以不连续、集中的方式出现的。企业家生产要素的新组合集中出现带来了繁荣,经济不断吸收的过程中达到了均衡,随着生产资料价格的上升和信用紧缩的出现带来了萧条。而面对萧条时,有些企业家就不得不退出市场或者必须经过“创新”来赢得生存,创新使得经济效率提高和利润增加,同时吸引了更多的企业加入这个行业,又带来了萧条。可以说每一次萧条都包含着技术革新的可能,而每一个技术革新的结果都是预期着下一次的萧条。因此,资本主义的创造性和毁灭性同源而生。不过,萧条不过是对繁荣的吸收,是经济力图实施新的均衡,是经济自我调节以适应改变了的数据,从而达到更高的均衡,整个过程是一个创造性毁灭的过程。因而正常的萧条只是暂时的,换来的是长久真实水平的提高。而异常的萧条打破了经济数据,不利于经济发展。对萧条进行正确的区分和理解是有必要的。
总结:
1.这个月读书比往常慢了点,不过读的理解也够透点。以后要把我好速度和质量的关系,不能一味求速度,也不能忽略速度。按部就班地攻克每一个经典。
2.经济现象更多地表现在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所促进的结果。因而把我其内在的逻辑影响比较重要。同时分析促进经济发展的动力因素和传导机制。对于经济现象的研究,在研究在其条件假设下一个因素的变化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然后当其他变量都发生变化后又会如何。需要条条理清关系,分析逻辑。
3.计划下个月对经济学进行扫尾,然后结束经济学开始社会学阅读。对于经济学,作为自己专业来说,和读过社会学的理解的还是不太一样的。之后进入社会学领域后,再理解下经济学。虽然还有好多经济学经典没读,不过总有放下的时候,放下是为了走的更远,理解的更深。
读书目录:
《集体行动的逻辑》奥尔森
《国家的兴衰》奥尔森
《权利与繁荣》奥尔森
《产权的经济分析》巴泽尔
《新制度经济学--一个交易费用分析范式》埃里克·弗鲁博顿 德道夫·芮切特
《财产、权利和公共选择--对法和经济学的进一步思考》爱伦·斯密德
《资本主义的动力》布罗代尔
《家庭论》贝克尔
《经济增长理论》刘易斯
一、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范式
制度经济学通过研究制度、组织和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对提高组织效率和促进人们的福利进行研究。制度通过对组织中的人的激励而改变人的行为,通过对组织运行的过程存在的摩擦进行改进,从而改变组织的效率提高人在政治经济社会中的效用水平。新古典经济学家构造了一个没有摩擦的世界,认为资源可以自动的实现有效的利用,其假设不存在交易成本、完全信息和人是完全理性的以及价格是唯一的调整机制。新制度经济学的产生在于在现实社会中存在着交易成本、信息不对称、有限理性和风险与不确定性,使得经济社会并不能有效自动的实现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因而需要制度结构的设计克服现实社会中的存在的摩擦,从而提高市场的交易效率。斯密德研究了物品的特性与公共选择:物品的非相容性产生外部性,物品的排他性产生搭便车行为,物品的规模经济影响了人们支付边际内成本与边际成本的区别,物品的共享性提高了人们的效益同时带来了共享双方发生冲突时谁承担成本和收益的问题。物品存在交易成本,而产权影响交易成本在不同集团之间进行分摊。
因而新古典模型虽然对经济现象做出的一定的解释,但是他远远脱离了现实。为了简化交易费用,应对市场上存在的不完全信息,因而使得制度经济学得以产生,以减缓市场存在的交易费用的摩擦,应对信息不对称,从而更好地提供市场效率,达到资源更加优化的配置。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交易费用经济学、产权分析方法和合约理论。制度改变了激励结构,产权安排和交易费用的存在影响可个人激励和行为,从而对经济活动产生影响。
(一)交易费用
首先我们思考,交易费用的提出改变了传统理论的那些方面?交易费用在哪几个方面对社会经济产生了影响?在不存在交易费用的市场经济中,市场自由的毫无成本的进行资源配置已达到最优效率。威廉姆森认为影响市场交易费用的因素可分成两组:第一组为“交易因素”,即市场的不确定性和潜在交易对手的数量及交易的技术结构(指交易物品的技术特性,包括资产专用性程度、交易频率等)。第二组为“人的因素”,即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他指出,由于市场不确定性、小数目谈判及资产专用性、有限理性、机会主义行为的存在都会使市场交易费用提高。同时由于专业化和劳动分工的发展,交易费用无处不在。例如搜寻和信息费用、讨价还价费用等市场型交易费用,还有管理型交易费用和政治型交易费用。交易费用的存在阻碍了市场的效率,当交易费用太高时,就会阻碍一切交易,从而导致市场失灵。交易费用还导致了市场和企业两种不同的组织形式,而制度作用就在于通过对个人行为的激励而较少交易费用提高经济效率。产权和交易费用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科斯定律表明明晰产权之后,让各种制度进行竞争,就可以有效降低交易成本,极大的提升效率。因此,需要靠制度来使产权明晰,并且需要界定合理。如果没有产权制度,产权的交易就难以进行,就会发生争议而导致市场效率低下。而通过对产权的完全界定就可以明确责任,规范人们的交易行为,进而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制度的设计可以有效的较低交易成本,例如标准化的商品较少了人们搜索商品质量信息的成本,广告较低了商品搜索成本,契约较低了买卖双方的讨价还价成本,法律降低了市场监督的成本等等。研究交易成本,发现隐含在交易中存在的成本,从而通过制度设计来减小交易过程中的摩擦和费用,提高组织的运行效率。
(二)产权分析方法
产权的界定改变了什么?
斯密德指出,产权的作用是规定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机会,从而缓和稀缺、分配机会于冲突各方,产权决定了谁参与资源的使用,从而规定了个人获得的效率。产权的公共选择是指社会必须做出对那些人获得资源以及相互依赖的机会集做出选择。从而产权的分配通过激励机制和人的行为影响人们之际的绩效。由于在现实社会中交易费用的存在,产权会对经济经济效率产生作用。正如科斯定理所言,当交易费用为零的时候,无论在最初的财产权利赋予谁,都会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而在一个正交易费用的世界里,产权的划分将影响经济效率。为什么只有在正交易费用的世界里产权的划分才起作用呢?由于产品的排他性成本过高而使得外部性存在,导致了市场失灵,从而产权的界定可以保证外部效应内部化。如果产权没有得到很好的界定,就会因外部性问题而产生纠纷。而只要对外部性的物品进行清晰的产权的界定,那么产生外部效应的一方就会考虑外部成本与收益,从而将激励机制纳入双方的决策机制中,通过对双方对界定清晰的产权进行交易,就可以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巴泽尔从商品属性的多样性的本质谈论了物品产权的并不能被很好的界定,从而使商品的部分属性置于公共领域,而不能被所有者拥有全部的属性。由于产权界定成本过高而使部分权利处于公共领域从而加大了产权所有人的监督和界定成本,从而使产权逐渐发生变动(例如奴隶制的瓦解)。而对于公共产权而产生的过度利用问题,最有效的方法则是政府经济制度结构设计与市场组织结合起来,运用有效的制度进行获取、界定、执行、监督、治理等结构设计。因而当产权的界定成本过高时,由公共产权提供就比由私人产权提供有效率的多。物品在交易之前属性并未得到很好的界定而之后而物品价值又引起变化的,容易发生产权纠纷。因而产权界定的越明确,财富被无偿占有的可能就越小,因而产权的价值就越大。避免纠纷的关键在于合同规定对未来权利分配进行界定,从而避免争端。在存在政府管制,那些具有最大调整边际的单位将能更加长时间承受价格的管制,并从中活动更多的边际利润。
(三)合约理论:关键是信息不对称而带来的合约签订前后的机会主义成本
合约依据事先双方达成的协议而进行交易,确保了交易双方顺利进行交易,减少了交易成本。合约双方在签订合约后,在会既定合约的条件下采取最有利于自己的行为,合约双方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机会主义行为降低了合约的实行效率,加大的合约实行的交易成本。由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委托—代理问题是合约研究的主要方面。由于代理人掌握的信息比委托人掌握的信息多,因此代理人会发生关注自身效益的机会主义行为,从而损害代理人的行为,这种行为发生在所有者—经理、雇员—雇主、保险方和受保人等关系之间。发生在合约签订前的信息不对称而发生的机会主义行为为逆向选择问题,发生在合约签订之后而产生的机会主义行为为道德风险。对于逆向选择,可以用信号机制、提供担保来进行解决(例如利用教育水平来衡量工人的生产力,广告的高投入的沉没成本使得消费者相信广告商品的高质量,二手车市场的高担保效应使得消费者相信产品的质量)。对于道德风险,可通过风险结果共担来改变激励机制而解决。
总结:新制度经济学分析了在一个存在交易成本、有限理性、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的现实社会中出现的不同于新古典模型的自由竞争世界。通过对制度影响和制度变迁的研究来构造制度框架,从而对现实中的经济社会做出解释。制度经济学依然离不开人的理性,可是奥尔森和斯密德以及诺思的研究最后都倾向于意识形态作用和利他主义,因为对于搭便车和机会主义行为,在组织中必然不能达到最优的效果,此时只有共同的意识形态和利他主义才能达到组织的最优效率。从而构建了现实社会中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的经济世界。制度的设计更多是为了影响人的行为,而教育和认知的发展对人的行动影响同样不可忽视,意识塑造了人的行为,从而影响选择和经济绩效和组织的发展。这也就是诺思在最后中提到的制度经济学的未来发展也应关注对人们教育和共同意识培养以及整合分散知识的重要性。
二、公共选择学派下的集体行动与国家繁荣
奥尔森一生研究了三个问题:为什么对每一个人都有利的集体行动常难以实现?国家兴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同样是市场经济国家,为何有些经济繁荣而有些国家却一直遭受贫困?
奥尔森首先研究了集体行动的悖论。传统观点认为具有相同收益的个人组成的集团往往会追求扩大这种集团利益的倾向,而奥尔森指出恰恰由于个人理性,个人往往不会去扩大这种有利于集体利益的倾向,因为扩大的利益所得属于集体,而分配到个人身上就会很少,此时个人的成本小于他得到的利益,因此他不会去努力扩大集体利益。他仅仅依靠搭便车就可以实现自己的利益,当集团中所有人都这么想的时候,会出现集体行动的失效。除非集团很小,个人分配的收益大于成本。因而小集团比大集团往往有效率。此为集体行动的悖论。集体行动的悖论告诉我们要注意集体行动中的搭便车问题。同时要想集体行动有效果,可采用小集团比大集团更有优势的策略,选择性激励和共容性集体也有利提高集体行动的效率。奥尔森认为科斯定理(交易成本为零时,个人理性可以达到集体理性)仅仅适用于集体规模很小的情况。一旦集体成员足够多,即使交易成本为零,其成员也不会受到激励去为集体产品提供个人贡献,因为这时搭便车的潜在收益会非常高。科斯只注意到理性自利会使自愿交换产生护理结果,却忽略了理性自利也会引导人们用手中的权利强迫别人就范的可能性。斯密德用相似的观点研究了社会陷阱,社会陷阱讲的是偏好相同的人的动机与他们所要得到的结果并不一致。微观效果的努力和宏观效果不一致,例如一个国家通过购买更多武器来增加安全,当所有人都这么做的时候相对安全其实并没有增加。如销售者降低价格已获得利润,当每个销售者都这么做的时候,谁也没有受益。从而出现了该群体明明有这共同的利益,每个人选择对其最好的方式,但结果却不是最好的。“看不见的手”没有达到最有效果,是为社会陷阱。集体行动的悖论和社会陷阱都与集体有关,只不过集体行动的悖论是个人主观动机选择的结果(如个体有意的搭便车行为),其依据仍然是集体中的个人利益最大化;而社会陷阱则是选择了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在客观上却没有达到最有效果。侧重点不同。
同时奥尔森分析了国家衰落的原因在于大量分离集团的存在,由于经过动乱之后的国家往往传统利益集团被摧毁,故往往能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如英国这样长期稳定的国家,由于其稳定带来了大量的利益集团,导致其具有强大的排外特性而阻碍了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以及利益集团通过游说组织控制政法政策而维持其利益,从而得了“英国病”:长期稳定而故步不前。利益集团分为排他性利益集团和共容性利益集团,当存在共容性的利益集团时有利于其社会的发展。因此一个长期稳定的国家应该发展共容性利益集团,推动其长期发展。(共容性利益集团含义要了解)
最后作者指出经济成功有两个必要条件:第一,存在可靠且明确界定财产权利和公正的契约执行权利;二是不存在任何形式的强取豪夺。而政府需要防止两种掠夺,一是利益集团通过游说活动控制政府政策,二是通过卡特尔或共谋行为操纵价格和工资。
读书感想:
一、读书的思考度还是不够,有时候读书过于追求速度而忽视了质量,今后读书要慢下来,尽量理解深刻,多琢磨。
二、可能是自己固有思维的问题,总结过于追求系统而没有追求小而精。总结的也不够有条理。今后在读书时多注意思考和总结。我的总结仍然侧重于知识的总结,没有进行抽象化的提升到一定高度。这点需要今后注意,好好读好书才能总结好。好好反思自己读书存在的问题,继续努力!一月份读书报告(12月8日--1月19日) 读书目录
《制度经济学》下 康芒斯
《企业、市场与法律》 科斯
《西方世界的兴起》 诺思
《理解经济变迁的过程》 诺思
《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迁》 诺思
《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诺思
《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 科斯等
《谈效率、公平与混合经济》 萨缪尔森
《经济科学的性质和意义》 罗宾斯
这个月读的主要是制度经济学,总结分三个方面进行,一是制度经济学理论演变;二是制度变迁理论;三是对制度经济学进行整体总结。
一、制度经济学主要思想 (一)早期制度经济学 制度经济学的发展主要是以凡勃仑、康芒斯为首的早期制度经济学派和以科斯、诺思等人为首的新制度经济学,现对两种制度经济学进行总结。
康芒斯首先讨论了制度经济学产生的必要性。其认为以前的经济学关于财富的定义有双重的意义,即说财富是一种物质的东西,又说财富是那种东西的所有权。以往正统的经济学家认为物资和作为物资的所有权是同一回事,例如商品是被人占有的物质资料。康芒斯指出所有权和物质不是同样的东西,所有权的意义是限制数量以维持价格的权利,而物质的是利用生产来增加东西的数量。以往的正统经济学家对财富的双重定义掩盖了制度经济学的天地,把所有权和物质区分开来使得制度经济学得以产生,所有权是制度经济学的基础。因为现实世界物品的稀少性,使得稀少性产生了冲突,需要集体行动来加以管理已分配稀少性,从而规定财产的权利,制度经济学从而产生,用于建立相互依存和有秩序的集体行动。而制度就是集体行动控制个体行动。在制度即集体行动控制个体行动的中含有“冲突、依存和秩序”三个原则,而交易就拥有这个原则,故交易的制度经济学的最小单位。康芒斯将“交易”概念和正统经济学中已被一般化的“生产”概念相对应,“生产”是研究人与自然之间的活动,而交易是研究人与人之间的活动,生产和交易的活动构成了人类的全部活动。康芒斯把交易区分为买卖的交易,即平等人之间的交换关系;管理的交易,即上下级之间的命令和服从的关系;限额的交易,指政府对个人的关系。而这三种活动单位包含了经济中的一切活动,不同的经济制度不过是这三种交易类型的不同排列组合,例如在市场经济中以买卖的交易为主,在计划经济中以管理的交易为主。制度就是维护交易正常进行的。三种交易单位构造成社会中运行的机构,即家庭、公司、工会、国家等,运行的机构依赖于制度的维护而运转,而制度就是家庭行动控制个人行为,从而制度决定了人的行为方式和社会经济的运行。制度包括习俗和运行中的机构。康芒斯以稀缺性为假设基础,以所有权为着眼点,以交易为基本单位,以运行中机构为平台和以集体行动控制个人行动为实施方式,从而构建了制度经济学体系。康芒斯在此指出制度含义为集体行动控制个人行动,即集体行动抑制、解放和扩张个体行动,从而使得制度对人的行为方式作出激励。制度出现在人们谋取生活中发生冲突和依存关系并且需要秩序的地方。制度经济学研究的是人与人交易中的相互关系,由集体行动控制个人行动而带来的经济上的“安全”“服从”“自由”“暴露”以及“资产和负债”的关系。人类生活在一个有制度的社会中,因而会受到制度的影响。故研究制度经济学是非常必要的。康芒斯区分了使用价值和稀少性价值,财富是使用价值的集合体,而资产是稀少性价值的集合体。财富的生产需要效率来实现,从而使得效率和稀少性是一堆矛盾。在社会中的两种服务中,一方面我们要利用效率来使得物品更加丰裕,另一方面要运用稀少性把生产出来的物品分配给那些能够偿付代价的人,对于一个社会而言,两种服务同时必不可少,而制度经济学就是研究稀少性的科学。所谓资本主义,就是一种双重的作用:为别人创造使用价值,同时又限制它的供给以便创造出稀少性价值。例如企业家的兴趣在于所生产的数量,当价格可能要跌的时候,他限制生产,反正亦然。而工程师不关注生产的数量,它的兴趣在于生产的速率。区分效率和稀少性能使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经济生产分配行为。康芒斯强调了法律在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保证了经济的有秩序的运行和改进了人和组织的行为方式。
(二)新制度经济学 康芒斯运用了哲学、社会学、心理学和法学对以交易为单位的制度进行了分析,而科斯运用经济学的方法研究开创了新制度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新就新在用经济学的方法研究制度在稀缺性资源中的分配中所起的作用。
其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交易成本、产权和合约。制度由三个部分构成,正式的规则(人为设计的制度)、非正式的约束(行为规范、惯例、自我限定的行事准则)和实施特征。
科斯首先探讨了探讨了企业的产生,他认为由于交易成本的存在,企业的产生是对市场的替代,由于企业管理分配资源比市场配置资源更加节约交易成本,因此企业就产生了。科斯在此提出了著名的科斯定理。指出如何交易成本为零,那么不管最初将资源的初使权利赋予谁,都能通过市场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同时指出,当交易费用为正的时候,不同的产权界定会带来不同的资源配置效果。他的研究使制度经济学触及了经济学的核心问题,资源配置问题。由于交易成本的存在,当存在外部性问题时,交易双方很难达成协议,因而需要政府力量的介入。但他对于外部性他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反对庇古等传统经济学学家提出的谁损害谁赔偿来应对负外部性。他认为外部性问题的处理影响是相互的,在进行社会格局选择时,必须考虑总的效用,而不是只考虑损害的维护,应该对比双方在采取措施后各自的效益如何再决定是否采取这项政策。诺思认为交易费用包括衡量交换物价值的衡量成本、保护权利的成本、监管成本以及实施契约的实施成本。并指出交易成本是生产成本的一部分,其产生的根源在于交易双方为获得各种属性层次的高低所需要的信息成本以及信息在双方分布是不对称的。
诺思认为制度是人为设计的、塑造人们互动关系的约束。可分为正式的规则、非正式的规则和实施特征。他认为制度的作用在于提供激励以引导人和组织的决策行为,从而为社会制定一个合理的秩序。例如实行专利制度有效的保护了发明者的权益,刺激了新发明的产生。他用经济史解释了制度在了历史中的作用,人口的压力使得制度发生变化,而一个有效率的组织是西方世纪兴起的原因。他认为正是英国确立了私有产权制度和实行一系列有利于商业贸易的制度使得英国摆脱了马尔萨斯危机。诺思提出了自己的制度理论:描述个人和团体的激励制度的所有权理论,实施所有权的国家理论和现实观念影响个人反应的意识形态理论。他特别强调了意识形态的作用,认为意识形态有助于实现决策过程的简化和使社会稳定和经济制度富有的粘合剂。意识形态能够克服白搭车问题,而这时新古典理论和马克思理论所解决不的问题。
德姆塞斯总结了产权理论,他认为产权是一种社会工具,在于帮助一个人形成他与其他人交易时的合理预期,这些预期是通过法律、习俗和道德实现的。产权的作用界定人们如何受损和如何受益,在此基础上谁应给提供补偿从而修正人们的决策行为,以确保经济社会秩序的有序进行。平乔维奇指出产权理论主要研究产权、激励和经济行为人之间的关系。产权理论中的外部性问题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如何使通过改变激励已使人们考虑到自己的外部效应的外部性问题是研究的关键,而产权就主要功能就是引导人们实现外部性内在化的激励。他区分了共有制、私有制和国有制三种产权的效应,其中公共权利容易造成资源的过渡浪费且谈判成本高。而阿尔钦认为私有产权由于可分离性和可让渡性的特点使得现代企业法人联合生产成为可能。而共有产权由于额外追加的收益大于其成本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私有产权不仅谈判成本低而且将导致共有财产外部性内在化。阿尔钦认为产权的实施在于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制度。
张五常研究通过研究土地制度来研究合约的选择,他指出影响土地合约选择的三个因素:风险、交易费用和市场安排。由于农业生产风险性较高,导致了虽然定额租约的交易成本小于分成合约,但是农民和地主还是倾向于选择分成合约,因为这样可以实现风险共担,从而在风险存在的条件下影响了合约的选择。产权是在合约中发挥作用的,每一个交易都涉及一个合约,在交易中产权的转让可以通过不同的合约安排来进行,从而满足人们的相互需求。
二、制度变迁理论 制度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是不断变化的,不同的学者研究了引致制度变迁的原因。林毅夫指出经济增长是由于制度性服务供求变动而废弃某些现行的制度,新的制度安排将因此而创始以捕捉随经济增长而至的获利机会;而诺思认识个人或组织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时候不断修正制度而引发渐变形的制度变迁,所以制度变迁有其必然性。那么,是什么引致了制度变迁呢?诺思指出组织是制度变迁的主角,学习知识和技术降低了交易成本,从而引领了制度阔架的方向。而制度变迁的源泉则是相对价格的变动和偏好的改变以及人们感知观念和意识形态。相对价格的长期变化将改变人们在行为模式以及对行为他们对行为构成的合理解释,从而引致制度变迁。而观念之所以能影响制度变迁是因为制度通过较低我们为我们的观念所付出的代价,使观念、教义、时尚以及意识形态成为制度变迁的主要来源。制度变迁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的,当一种相对价格的变化使交换的一方或双方感知到改变协定或契约将使一方甚至双方的处境得到改善,因此契约进行再次协商的企图就出现了。同时制度变迁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形成路径依赖,使得一项制度一旦进入路径模式以后就会产生惯性,使得制度沿着这个路径延续下去从而很难得到改变。诺思认为有两种力量塑造了制度变迁的路径:报酬递增以及明显的交易费用为其特征的不完全市场,而在制度报酬不递增且市场完全竞争的世界里,制度是无足轻重的。
舒尔茨认为制度变迁是对经济增长的反应,随着人的经济价值的不断提升,人们对制度的服务需求发生了变化,因而我们常导致制度滞后于人的需求,我们需要不断把握人的经济价值的提高,以便对制度作出变迁,同时舒尔茨认为制度变迁是内生变量,而以往往往把制度变迁看做外生变量。
拉坦从制度需求和供给的角度解释了制度变迁,他认为对制度的需求:要素与产品的相对价格、技术变迁以及对制度的供给:社会科学知识、法律、商业等一起引致了制度变迁。对于制度变迁与技术变迁,马克思认为技术变迁决定了制度变迁,而诺思认为是制度变迁决定了技术变迁,他把西方经济增长的原因归结于人口对稀缺资源赋予压力增加时那些支配产权的规则的制度发生了变迁,而技术是对相对价格引发的制度变迁的滞后反应。
林毅夫将制度变迁分为了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诱致性制度变迁指一个人在相应由制度不均衡引致的获利机会时所进行的自发性变迁;强制性制度变迁指的是由政府法令引起的变迁。诱致性制度变迁必须由某种在原有制度安排下无法得到获利机会引起。而强制性制度变迁可以纯粹因在不同选民集团之间对现有收入再分配而发生的。要发生诱致性制度变迁必须要有某些来自制度不均衡的获利机会,而有四种原因引起了制度不均衡:制度选择集合的改变、技术改变、制度服务的需求改变、其他制度安排的改变。国家实行强制性的制度变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克服诱致性制度变迁的不足,但是当国家不能采取行动来消除不均衡时是一种政策失败,主要是由以下原因导致了失败:统治者的偏好和有界理性、意识形态刚性、官僚政治、集团利益和社会科学知识的局限性。制度的重点在于如何引导个人激励,从而更好的促进社会中人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
三、总结制度经济学 制度经济学和以往的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研究内容和角度非常不一样。那么为什么制度会存在呢?其存在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呢?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阐述制度为什么会存在以及其发挥着怎样的作用。(1)首先康芒斯指出由于财富的稀缺性价值使得冲突的得以产生,从而产生维护秩序的制度,保持市场交易的进行,从而产生了制度经济学。(2)而科斯认为以往的经济学认为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同时市场能够在价格机制和供求机制的作用下自动地得到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得到人人满意的均衡状态,而这种观点忽视了现实中交易成本的存在。当交易成本存在时且过高时,市场交易双方由于成本的存在会放弃本来计划进行的交易,从而使市场不能实现有效的配置。而制度的产生就是为了减少交易成本,明确权利责任,从而更好地促进市场的交易和提高交易效率,满足人们的权益和需求。(3)林毅夫指出在任何社会中,个人都面临这不确定性和灾难发生的可能性,同时个人拥有的工作能力又十分有限,而制度的设计可以应对人类对付不确定性和增加个人效用的手段。人需要制度来促进他与其他人的合作,从而为确保年幼和年劳时安全而做好准备,拉平随时间而变化的收入和消费水平,获得对风险和灾难的保障。即制度的保障作用。同时(4)技术规模、经济效益和外部效果也是制度存在的原因。由于外部性的存在影响了生产效率和交易,而制度可以改变激励从而使行为人在决策使将其外部性成本考虑进去而使得外部性内在化。以上主要从稀缺性、交易成本、不确定性、外部性四个方面总结了制度存在的必要性。而制度的作用就在于维护秩序,减少交易成本、分散风险和使外部性内在化,从而更好的提高市场效率和满足人们之间的效用。制度通过制定激励和约束机制的制度框架,而诱导或强制行为人/组织在行为决策时考虑个人/组织行为方式对社会的效益,从而改进整个人和社会的效益,促进人与社会的发展。制度经济学的发展也和社会的发展有关,古典经济学的时代生产力不够发达,因而经济学主要关注的是生产领域,如主要研究什么是财富,如何增加生产等;而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社会物质财富的增加,使人们更加关注影响人们福利分配的流通流域,生产决定了整个社会能够拥有的界限,而流通分配决定了每个个人获得的福利以及每个人对其他人的影响。所有说制度经济学研究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古典经济学研究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构成了人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财富的能力,而人与人的关系研究在财富生产出来以后整个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在福利和效益之间的相互影响。从而使得经济学的研究视角从自然的焦点转向了人类社会,推动了社会有秩序的运行和人的自身价值的提高。
我想在这里提出的一点是制度经济学中的“制度”并不是我们现在理解的一般的制度,现在我们所理解的“一般的制度”只是制度经济学中的“制度”的一部分。康芒斯认为制度是集体行动控制个体行动,其包括家庭、公司、工会、同业协会、维护市场运行的各种制度以及风俗等。而诺思将制度分为正式的规则(人为设计的制度)、非正式的约束(行为规范、惯例、自我限定的行事准则)和实施特征。从而使制度的内容更加明晰,他在此制度非正式约束是对正式规则的修正和补充,从而使正式制度更好地发挥作用。但同时由于正式制度是人为制定的从而使得正式规则的改变较为迅速,而非正式约束如风俗习惯的改变是较为缓慢的,使得到正式规则发生变化的时候非正式约束不能同步发生变化,从而使行为人预期目的得不到预期的效果。而舒尔茨将制度作了以下的划分:(1)用于降低交易费用的制度(如货币、期货市场);(2)用于影响生产要素得所有者之间配置风险的制度(如合约、分成制、合作社、公司、保险等);(3)由于提供制度组织与个人收入流之间的联系的制度(如财产、遗产法、劳动者权利);(4)用于确定公共服务的生产和分配的框架的制度(如高速公路、机场、学校、农业试验站等)。之所用介绍制度的内容,就是为了更好的理解制度经济学中“制度”一次。而制度的含义:康芒斯认为制度是集体行动控制个体行动;林毅夫认为制度是社会中个人所遵守的行为规则;诺思认为制度是认为设计、塑造人们互动关系的约束;舒尔茨认为制度是涉及社会、政治以及经济的行为规则;弗农认为制度是一套用于支配特定行为模式与相互关系的行为规则。可以看出,制度就是研究在集体社会中规则的制定对人的行为方式的约束,从而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行为决策。
制度经济学中研究经常存在的两个问题:委托-代理问题以及搭便车问题。随着市场的扩大而产生了科层结构的组织方式,委托-代理问题由此产生,从而使得管理问题更加复杂。当委托人制度利益最大化目标的时候,由于代理人考虑自身的利益并不一定与委托人的利益最大化相一致,从而使得代理人在行动时并不实行有利于委托人利益最大化的行为,而是实行有利于自身利益最大化问题,从而产生激励不相容问题。而制度经济学目标就是通过设定制度通过改变激励方式,使得委托人和代理人目标和利益一致,从而更好地促进生产和提高效率。由于制度变迁涉及集体行动,所以搭便车问题是制度变迁的固有问题。从而如何克服搭便车问题就成为制度经济学研究的内容。诺思在此提出了意识形态能够克服搭便车问题。他特别强调了意识形态的作用,指出意识形态是一种节省时间精力的工具,有助于实现决策过程简化并使社会稳定和经济富有的粘合剂,能有效的克服搭便车问题。意识形态通过塑造一致的思想观念和认知,改变个体在单个时只考虑自己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思想和认知,从而修正人们的行为方式,改变了原有不利于社会的行为,使自身的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相一致。林毅夫指出意识形态是减少提供其他制度安排的服务费用的最重要的制度安排。它是关于世界的一套信念,倾向于从道德上判定劳动分工、收入分配和社会现行制度结构。而意识形态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世界是复杂的而人心的理性是有界的。如果世界是简单的过着跟人的理性是无界的,那么个人也不会抄近路用意识形态来评判他周围世界的公平性。成功的意识形态通过给个人提供有选择性激励来实现克服搭便车的功能。林毅夫认为意识形态是人力资本,较大的意识形态拥有量能减少消费虔诚的影子价格,因此个人搭便车或违法规则的可能性较小。而对现行制度安排合乎理性的意识形态信念,能淡化机会主义行为。只不过,意识形态对人们行为的影响是不是通过改变口味而是通过改变相对价格来实现的(即意识形态并未有改变人们的习惯和个人行为特点,而是通过影响行为人的支付价格和违规成本来改变行为的方式)。
读书感想:
一、发现总结很重要,读的时候不懂的一些内容在总结的时候理解了,要写会一方面是看书时总结,主要是为了捕捉灵感;同时在看完书后要系统的总结,把握整体的脉络。
二、接下来计划在读基本制度经济学的书,然后读公共选择学派和发展经济学。经济学读到制度分派才发现另是一番风景,也越来越对经济学感兴趣了,期待自己取得更大的进步!
三、和师姐交流过后突然打通了好多知识,发现交流真的很有用,能把留在你脑海里的知识激发出来并增加思考的深度。下个学期一方面要认真去琢磨书中的知识,另一方面要多多交流,深化理解和发散思维。
读书报告(2015.10.27-12.07)
读书目录
《经济学原理》(上下)马歇尔
《福利经济学》(上下)庇古
《风险、利润与不确定性》奈特
《有闲阶级论》凡勃仑
《制度经济学》(上)康芒斯
本次总结围绕三个中心来总结,一是梳理下作者对经济学本身观点的看法,二是围绕增加国民所得和生产的增加;三是论述下经济福利的主要思想。
一、经济学方法的演化
马歇尔经济学综合了前人的思想,在吸取了劳动价值论和效用价值论的基础上有所扬弃,提出了均衡的思想和价值即价格是由供给和需求的供给来决定的,他创立了静态的局部均衡的分析方法,主要运用各种相反的力量的关系来推导出结果,他分析的是特定变量或部分的均衡,而不是所有变量同时的一般均衡。例如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形成为现代微观经济学奠定了思想。马歇尔经济学不同于前人的分析范式,他没有专注于一点,而是仅仅抓住影响经济的相关因素和经济变量之间的连续来进行阐述,使得现实问题得到了一点的阐释。例如提出的弹性观点很好地解释了现实中自变量的变动和因变量变动的关注,成为分析问题的一个方法。他认为经济学因为能把“快乐”“痛苦”等数量化而可以考核而成为了一门科学。但这门科学所体现的社会和经济规律是比较复杂和不太精确的从而没有自然科学那么严密和准确。庇古认为经济学面临很多的困难,如经济关系非常之多;无法提前实验和常量随时而变。这诸多的经济现象的复杂要求我们在研究经济问题时必须抛开一些不重要的因素,从最简化的经济结构开始入手,然后逐步讨论相关的因素,否则我们就不能从复杂纷乱的经济现象中进行研究,面面俱到也就没有经济研究了。这就是为什么经济学研究时首先必须假设的原因。他认为经济学成为的目的之一不是哲学家的动机,为知识本身而掌握知识,而是生理学家的动机,为需找有助于治愈疾病的知识。经济的研究方法应该是通过观察现象和事实,进而经过分析和考察而得出一般的经济结论(通过归纳和演绎的方法获得),从而指导未来的现实。马歇尔的经济学思想为当代微观经济学奠定了基础,而奈特的不确定性原理为当代的宏观经济学开辟了道路。古典经济学家以及马歇尔创造的新古典经济学体系都是在寻找确定性的经济规律,他们认为经济现象都可以用确定性的规律进行解释,在马歇尔的一般均衡论中,经济学被表述为供给可以创造自身的需求,价格机制可以保证市场的出清。从而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都是一个不存在不确定性的世界。而奈特认为经济现象的复杂使得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不确定性的,而对现象所进行的假设往往都是不切合实际的,他认为由于人类认识的有限性使得我们无法获得完备的知识,因而无法对未来进行正确的预测。因此,有必要研究在不确定性和风险的情况下研究经济现象。奈特区分了风险和不确定性,“风险”指可度量的不确定,用“不确定性”指不可度量的风险。即风险是一种人们可知其概率分析的不确定性,但人们可以根据过去推测未来的可能性;而不确定性是由于人类的无知,表示这人们根本没法预知未来要发生的事件。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的主要内容是价格机制,在长期竞争均衡的条件下,企业只能获得正常利润。而奈特用不确定性说明了不完全竞争均衡条件下,利润存在的合理性。认为利润的真正来源是不确定,由于不确定性导致产品价值和其成本不是趋于一致,而是两者之间存在一个差额,这个差额就是利润。奈特分析了减少不确定性的两种方法,一是集中化,保险就是这种形式的代表,利用不确定性结果的相互抵补,将众多偶然事件集中在一起,从而把投保者的较大不确定性损失转变为较小的保险费。二是专业化,企业的联合有助于克服不确定性,企业通过增加生产规模可以减少不确定性的控制成本,因为大企业的成本水平总是低于小企业。随着企业规模的增加,专业化决策能够减少控制成本的不确定性,同时也能产生更加熟练的技能,以更好地应对不确定性。凡勃仑认为经济学研究对象应该是人类经济生活借以实现的各种制度。他认为制度是由思想和习惯形成的,而思想和习惯又是从人类本能产生的,所以制度归根到底是受本能支配的。个人和社会都是受本能支配和指导的。物品的稀少性是经济学的假定之一,正是由于稀少,所以才要对资源进行优化利用以往的经济学家对资源如何优化利用进行了很好的探索和阐释。但是康芒斯认为稀少性产生了集体行动。正是因为是稀少的,所以就得有集体行动来加以管理,集体行动规定财产和自由的权利与义务,否则就会发生无政府状态。稀少性最为经济理论的共同基础,从中不仅产生了冲突,而且产生了相互依存而建立秩序的集体行动,制度经济学由此产以上生。主要梳理了经济学对经济学的理解和分析方法的介绍。在阅读中我也进一步更深地理解了这个学科。
二、国民所得和生产的增加
经济学主要研究人们的经济福利,而经济福利与国民所得密切相关,如何增加国民所得就成为经济研究的重点。各种经济要素在经济发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马歇尔把古典的资本、土地、劳动三要素拓展为资本、劳动、土地和组织四个要素,从而分析四要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人类通过耕种方法,控制土壤的肥力。依靠充分的劳动,从而使任何土地都能生产出人类需要的农作物。而土地的肥力也呈报酬递减的倾向。由于人口的增多和财富的增长,人们通过投入很多的劳动而使得贫瘠的土地达到肥沃大的价值,从而满足人们的需求。对于人口,马歇尔认为一个民族人口的增长,一是取决于人口的自然增长,其次取决于移民。而结婚年龄的推迟会使人口出生率降低(这方面妻子年龄比丈夫年龄重要)。在平均结婚年龄中产阶级最高,技术工人次之,没有特殊技能的劳动者当中最低。这是因为他们赚的自己最高工资的年龄从高到低依次是中产阶级、技术工人、普通劳动者、由于抚养孩子成本大,估中产阶级最晚。大自然倾向于优胜劣汰,但很多善意的人类活动却是遏制强者的增加,使弱者能够生存。在较后的文明阶段中,上层阶级结婚很迟,因而他们孩子就比工人阶级要少,这已成为常规。一方面医疗改善使人长生,而另一方面上层阶级推迟结婚使死亡率上升,从而使人口的增加发生不同的影响。同时人口增加会使得交通更加便利、减少交易时间、提高专门技能,从而产生额外的溢出效应。对于工业训练,马歇尔认为个人幼年和少年的成长环境尤为重要,通过国家投资普通教育和技术教育,使得工人更高的技术能力,是生产增加的关键。工业组织由于其机械化作业、工业集中在特定的地方、大规模生产和高效率的企业管理从而成为增加生产的要素之一。大自然在生产上体现的是边际报酬递减原则,而人类通过组织的改进可以实现报酬递增,从而提高资本和劳动要素的使用效率。但是庇古认为标准化的组织方式不可避免地阻碍人们开发新式样和新的生产方法,从而大大减少制造商发明和试验新产品的动力。致力于生产标准化使得社会净产品小于私人净边际,因为这种努力会阻碍发明和改进,从而会降低未来的生产力。他认为标准化的大生产是有弊端的。
三、经济福利
庇古认为福利是对享受或满足的心理反应,福利有社会福利和经济福利之分,社会福利中只有能够用货币衡量的部分才是经济福利。庇古认为经济福利收到两个方面的影响:一个是国民所得的数量,一个是国民所得在社会各成员之间的分配方式。国民所得的数量越多,同时分配的合理,那么经济福利就越大。
庇古从第一个基本福利命题出发,提出社会生产增加和最优配置的关键。他认为,要增加国民收入,就必须增加社会产量。而要增加社会产量,就必须实现社会生产资源的最优配置。庇古认为,增加一个单位生产要素所获得的纯产品,从社会角度衡量和从个人角度衡量并不经常相等。当边际社会纯产品大于边际私人纯产品时,国家应当通过补贴扩大生产。当小于时,国家应当通过征税缩小生产。国家可以采取两种方式对供给进行干预,一是征税,而是限制厂商的出售价格,以防止高利润。如果国家才有征收超额利润的方法,就会免除了富人的很多税,而迂回和半隐蔽地把税加在了穷人身上,故征收超额利润税对穷人不利,也不能成为防止幸运的销售这发战争财的主要手段,故国家采用最高限价最好。只有每一生产要素,在各种用途中的边际社会纯产品都相等时,才达到社会生产资源的最优配置。庇古的福利经济学以自由竞争为前提,他认为自由竞争可以使边际社会纯产品等于边际私人纯产品,从而使社会经济福利极大化。同时,作者从劳动的角度论述了国民所得的思想:1.劳资和睦,劳资关系越和睦国民所得越大。可以用调节和仲裁的方式,固定的调解机构要比临时的调解机构作用更大。2.劳动时间,要制定最佳劳动时间,劳动时间过长不利于发挥工人效率而影响国民所得。3.产业报酬,工资与工人产出越接近,越有利于国民所得。4.不同职业和地区中劳动分配,无知、劳动力流动成本和流动上的制度限制阻碍了不同职业和地区的劳动分配,可以通过设置劳工介绍所减少无知造成损害。5.失业与缩短工时,当工厂减产时,辞退工人而造成的损失要比缩短工时造成的损失大,所以最好采用缩短工时而应对临时性的减产。7.工资不公正的地区干预工资,如果是由流动费用引起的,干预不好;如果是由无知引起的需要具体讨论其影响;如果女工相对男工不公正时,调节不利。8.行业内部公正为不同雇工工资与效率成比例。计件工资制要有针对性的调整,根据工人所使用的机器条件、工作性质、从管理部门获得的帮助不同而进行调整。9.工资率与生产能力。效率低的工人提高工资可能提高工资不会影响工人失去工作;低工资是由于剥削产生的时候提高工资不会使工人失去工作;10.全国最低工资标准容易使得低级工人被逐出私营企业,所以制定时要慎重。以上考虑了国民所得与劳动的相关方面,要求我们必须处理好劳资关系、工人工资、公正和劳动时间,才能更好的增加国民所得。
庇古从第二个基本福利命题出发,认为分配均衡对经济福利有重大影响。庇古经济福利和国民所得总体上呈正相关,因而研究了增加国民所得的因素,从而增加人们的福利。福利经济学的主要内容是“分配越均等,社会福利就越大”,主张收入均等化,由此出现了“福利国家”。国家在国民收入调节过程中作用的加强,出现了使国民收入呈现均等化趋势。他把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推广到货币上来,断言高收入者的货币边际效用小于低收入者的货币边际效用。他所说的收入均等化,就是国家通过累进所得税政策把向富人征得的税款用来举办社会福利设施,让低收入者享用。根据“效用递减规律”,任何使穷人手中实际收入的绝对份额增加的因素,只要从而任何角度看不导致国民所得的减少,一般来说就必然增加经济福利。因此分析穷人收入的增加对经济福利的影响尤为重要。由于富人的收入满足较大部分主要来源于其相对数量,而不是绝对数量,只要所有富人的收入一起减少,这部分满足就不会消失。所以,当资源控制权由富人转给穷人时,相对于穷人经济福利的增加而言,富人遭受的经济福利损失要比少的多。但是对于穷人长期有较低收入的穷人如果突然收入急剧增加的话,穷人可能因为大手大脚花钱而这样根本不会增加经济福利。但如果较高收入是逐渐增加的,则肯定增加经济福利。所以对于穷人的收入应该逐渐的增加。由富人向穷人的转移可以增加国民收入,转移主要有直接转移和间接转移,通过富人捐款等直接转移的方式能有效的增加国民所得。但直接转移所占的比重较小,因此有必要进行间接的强制性转移:征税。征税可能对富人带来不同的激励行为,如富人不在本国生活为了避税而移民他国;富人不在本国投资而投资于外国;富人由于征税而比没有这种税时更少的工作。如是这样的话则损害国民所得,但这样的担忧是多虑的。因为富人在本国具有社会优势,而在外国会失去这些优势,同时国外也是征税的;税法规定即使富人投资国民他也必须付所得税;对于全部的纳税人征收同等税率,他们选择的工作量,不会因为交税的预期而改变。所以以上的担忧是多虑的。但总的来说,但强制性税率征收的特别高时,是有害于国民所得的。对穷人也可以采用补贴的方式,补贴方式要比中性转移好,因为直接补贴物品不仅可以使人购买更多的物品,而且还因为补贴方法“慈善”因素较不明显而较少损害受益人的精神状态。当财富发生转移时,可用于三种用途:提供富人可消费的物品,提供支持今后生产的机器和提供穷人可消费的物品。当发生从富人向穷人作资源的转移时,上述中穷人的消费物品增多,同时其他两种减少。只要向穷人的投资通过穷人的生产能力的增加而获得的回报,不少于向有性资本投资的回报,那么富人向穷人的转移就必定增加国民所得。如果不发生转移,国民所得部分采取机器形式就会扩大今后的国民所得。把这部分给富人消费,只要这些所得有助于使富人更有效的增加生产的动力,也会一定程度上其相同作用(前提是富人不用于奢侈性消费)因此,如果中等数量的资源有相对富人转移给相对穷人,目光正确地着眼于尽可能普遍提高穷人的效率,投资在穷人身上的这些资源由于增加生产能力,从额外产量获得的回报率将大大超过投资在机器和工厂的资本正常利率。可通过以下途径:对体格健全的人进行技术培训可获得巨大回报;对正在患病的人进行医疗救助,以防止他们落下永久性的健康损坏;对穷人正常的孩子的训练与培训。当然,为了本国的利益,当本国的最低标准高于他国的时候,有必要禁止那些看来没有国家基金帮助的不可能获得这个最低生活标准的人们的移入(如白痴、低能人、残疾人等禁止入境)。
以上主要介绍了分配对增加经济福利的作用,一个国家不仅应该最好生产,更应该在此基础上最好分配,使整体的经济福利得到提高。
本月读书感想:
一、总体来说,这个月读书时间有点少,近来有两门考试,后面的时花了一定的时间用来复习考试,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读书进程。不过接下来没有了课程就可以安安心心读书了。提高读书效率和加快进度。
二、读书过程中发现的及时总结,要不读完了也忘得差不多了。有时候读的时候特别理解,可是读完之后只能回忆个大概,里面的好多内容记不得。不知是自己方法的问题还是能力的问题,之后解决下这个问题。在总结中,觉得自己的总结能力还不好,不太满意,如何总结,如何写好总结和提高自己的获取信息能力和总结信息能力,希望今后加强自己在这方面的训练,以尽快达到总结深刻、系统和流畅!
10月份读书目录(9月25日-10月26日)
《资本论》第二卷、第三卷 马克思 恩格斯 著
《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 恩格斯 著
对《资本论》二、三卷按四条主线进行梳理总结,并对其中个别地进行单独总结:资本主义生产是如何剥削工人和在生产中掩盖其剥削的实质、资本主义流通的总过程、资本和利润以及资本主义生产中的各种矛盾。
一、资本主义的生产的实质即资本主义生产中是如何剥削工人的和资本主义关系中各种形式又是来掩盖其剥削工人的事实
资本主义生产的前提条件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表现为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必须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大批自由且没有生产资料的劳动者(通过圈地运动);一个是货币积累在一方手中(通过殖民掠夺、海盗掠夺、奴隶贸易、公债、国家信用制度)。通过劳动者变为自由的一无所有的劳动者而而受雇于拥有大量货币资本的资本家,从而开启了资本家的剥削历史。资本家通过支付给劳动者只是劳动力的价值而不是劳动的价值而获得剩余价值。在此基础上,通过延长工作日的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强劳动强度的方式获得相对剩余价值。同时,工人之间的协作、分工和机器大工业更加加重了剥削,计件工资更加加重了对工人的剥削。工资的形式掩盖了这一切,资本积累和有机构成的不断下降造成了相对失业人口,从而形成了更大的剥削。资本愈是加重剥削,劳动者生活就愈是贫穷,从而劳动者就愈需更加拼命的劳动来维持自己的生活,从而就为资本家生产了更多的剩余价值,从而资本愈大更加加重对劳动者剥削,如此循环。从而创造出更多的失业人口。所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一方面是自我强化剥削而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一方面生产出更多的失业人口而为自己挖掘了坟墓。
在此基础上,资本家获得利润,从而剩余价值转化为了利润。劳动力转化为工资掩盖了资本家付给劳动力的只是维持其生活资料的价值,掩盖了资本家剥削。而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更加掩盖了剩余价值来源于可变资本的而不是不变资本的实质。资本家相互竞争造成利润率转化为平均利润率,从而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资本家看到的不是生产商品所耗费的总劳动,而只是看到支付在生产资料上的那一部分,而利润就成了商品内在价值以外的东西。而我们考察的加在成本价格上的利润(即平均利润),又确实是由外在的条件确定的,而不是由该部门价值形成过程中决定的,从而掩盖了利润的真正来源—劳动力。而对于补偿利润,资本家认为补偿是创在利润本身,从而掩盖剩余价值是利润来源的实质。对于利息,生息资本使资本的关系表现为G—Gˊ,好像货币具有独立于再生产之外而增殖本身价值的能力,从而掩盖了利息的源泉,认为是资本自身创造了价值而与雇佣工人的劳动无关。而借贷资本产生的利息也不外是一部分利润的一个特殊的名称。而执行借贷职能的资本不能把这一部分装进自己的腰包,而必须把它支付给资本的所有者。货币资本家实际上让渡了一种特殊的使用价值,这种货币作为资本具有保存自己原有价值量和生产平均利润的使用价值。好像这种生出来的利息的源泉就是资本本身所具有的一样。但对于单子资本家而言,利息本身确实表现在资本自身提供的剩余价值,因而表现为资本不在生产中使用也会提供剩余价值,但是对全部社会资本而言,这是不可能,否则资本家把资本转化为货币只会使货币资本大大贬值和利息率惊人的下降,从而又被迫为产业资本家而不是借贷资本家。这才是问题的关键。从而我们可以看出利息的本质是一种占有无酬劳动的手段,而在形式上,生息资本与执行职能的资本的为对立面,而企业主收入与利息相对立,从而掩盖了利息来源于剩余劳动的剥削的实质。
在涉及到土地等自然资源的时候,利润的一部分又转化为地租,商品价格的一部分又落到土地所有者手中,这一个过程是怎么发生的呢?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掩盖了地租的真正来源。例如瀑布等自然力(土地)不是在一个地方存在的,他总是和土地结合在一起,在占有者手中形成了一种垄断力,从而可以以更高的生产力来获得超额利润。关键是这种优势不能由资本本身在生产中创造出来。所以地租是由于资本家可以支配一种可以和他的资本相分离,可以垄断并且数量有限的自然力,从而生产出超额利润,这个超出的余额在这种情况下转化为超额利润,付给土地所有者。但是土地的自然力不是超额利润的源泉,而只是超额利润的自然基础,因为它是特别高的劳动力的自然基础。这就像使用价值总是交换价值的承担者,但不是它的原因一样。超额利润(地租)是由于个别资本家的生产成本低于社会平均生产成本而产生的,而土地的先天优势使生产成本降低,从而农业资本家耕种土地把超额利润付给土地所有者从而转化为地租。由此可见,地租只是土地所有者从利润中分出来的一部分,由农业资本家付给土地所有者而所得。而利润来源于雇佣工人。地租揭示了农业资本家、土地所有者和雇工工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地租的根源仍然是来自于农业雇员工人的剩余劳动,只是土地天然的独特生产力掩盖了这个事实。
由上可知,正是马克思拨开了这一重重的迷雾。让人们看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内在关系,从实质上揭露了其剥削工人的实质。资本论中从剩余价值的起源谈起,分析了机器大工业的存在和工资制度的特点以及内在自我的强化机制加重了对工人的剥削,而工资、利润、利息、地租等各种形式则分配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从而揭露了也资本主义生产的剥削工人的事实,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的无法克服的弊端,而必将走向自己的灭亡。
二、资本主义流通的总过程
(一)资本的循环
雇佣工人为资本家生产了大量的产品,而产品只有通过流通从而变为商品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资本在此进行了各种形态的变化,从而完成了商品价值的实现,保证了资本主义生产的进行。资本的循环要经历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的循环。第一个阶段为货币资本的循环:G——W<Pm和A。通过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相分离以及商业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一方积累大量的货币,一方成为一无所有的劳动者,货币资本开始循环。G——W<Pm和A一经完成,买者手中获得了一个支配着一种比补偿劳动力价值所必需的劳动力的使用权更大的劳动力使用权,从而可以得到一个增加的货币额。而在形式上,A+Pm的价值=转化为A和Pm的G。G和P同处于一个资本价值,只是处在不同的形式上,就是说G是货币状态即货币资本。其货币资本循环的总公式为G-W…P…Wˊ-Gˊ。生产资本的循环总公式为P…Wˊ-Gˊ-W…P。这个公式表示简单再生产,表示资本的生产过程是增殖价值的再生产过程,它不仅表示剩余价值的生产,而且表示剩余价值的再生产。在简单再生产中,生产要素转化为商品要素,即P转化为Wˊ,是在生产领域进行的,而Wˊ再转化为P,则是在流通领域进行的。扩大再生产的生产资本循环为P…Wˊ-Gˊ-Wˊ<Pm和A…Pˊ。它表示按更大的规模,以更大的价值被再生产出来的资本,开始了它的第二次循环。Gˊ-Wˊ<Pm和A已经增大的量由Wˊ表示出来,而不是由Aˊ和Pmˊ表示出来,因为当资本增大时,资本的价值构成也发生了变化,随着变化,Pm的价值增大,而A的价值往往也相对甚至决定地减少。在P…Pˊ中,Pˊ表示不是剩余价值被生产出来,而是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已经资本化,就是说资本已经积累,因此P和Pˊ不同,它表示原来的资本价值加上在这个资本价值的运动中积累起来的资本价值构成的。商品资本的循环总公式Wˊ-Gˊ-W…P…Wˊ。商品资本的循环不是以资本价值开始,而是以商品形式上增大了的资本价值开始,因而它一开始就不仅包含存在于商品形式中的资本价值的循环,而且包含剩余价值的循环。Wˊ总是作为一个商品资本(=资本价值+剩余价值)来开始循环。在Wˊ…Wˊ中,全部商品产品的消费是资本本身循环正常进行的条件。对比三种循环,在形式Ⅰ和Ⅱ中,总运动都表现为预付资本价值的运动。在形式Ⅲ中,表现为全部商品产品已经增殖的资本成为起点,并具有运动着资本即商品资本的形式。只是在这个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以后,这个运动才分为资本的运动和货币的运动。G…Gˊ只表示价值方面,表明预付资本价值增值是全部过程的目的;P…P(Pˊ)表明资本的生产过程是用相同的或增大的生产资本(即积累)来进行再生产过程。Wˊ…Wˊ一开始就表明是产业资本的总和运动,既是补偿生产资本的那部分产品的运动,也是形成剩余价值的那部分产品(通常部分作为收入花掉,部分要用作积累要素)的运动。所以一开始就把生产消费和个人消费包括在内;生产消费和其中包括的价值增殖,不过表现为Wˊ…Wˊ运动的一个分枝。对于这三个循环的共同点就是资本开始循环过程的形式,就是它结束循环过程的形式,从而各自完成自己的循环。
综上可知,货币资本的职能是转为生产商品的生产要素,即用来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要素;生产资本的职能是生产出商品,从而获得剩余价值;商品资本的职能是转化为货币,从而获得一个增殖的货币量。资本价值在它流通阶段采取的两种形式,是货币资本形式和商品资本形式;在它属于生产阶段的形式,是生产资本形式。在总循环中采取而又抛弃这些形式并在每一个形式中执行相应的职能资本,是产业资本。它们三种只是产业资本的特殊形式,产业资本是依次采取这三种形式的。产业资本的连续进行的现实循环,不仅是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而且是它的所有三个循环的统一。资本主义生产在积累大量货币和劳动力成为一无所有的自由人的基础上,资本经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货币资本周而复始的循环,从而保证再生产有序的进行。资本的循环,只有不停顿地从一个阶段转入另一个阶段,才能正常进行。如果资本在第一个阶段G-W停顿下来,货币资本就会凝结为贮藏货币;如果资本在生产阶段停顿下来,一方面生产资料就会搁置不起作用,另一方面劳动力就会处于失业状态;如果资本在最后一个阶段Wˊ-Gˊ停顿下来,卖不出去而堆积的商品就会把流通阻塞。中间任何一个环节中断都会导致生产的停止。资本的各个阶段职能相互发挥作用,使得资本的总循环能够进行。在任何阶段的停止,都将造成资本主义的循环不能进行,从而影响生产的进行。
在此要特别指出三点:一是G-Pm行为一旦完成,商品(Pm)就不再是商品了,而成为产业资本在它作为生产资本P的职能形式上的存在方式之一。从而商品的来源也因此消失了,它们只是作为产业资本的存在形式而存在,并且合并到产业资本中。为了补偿它们就必须再生产它们,所以就这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受到它的发展阶段以外的生产方式的制约。但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趋势是尽可能使一切生产转化为商品生产;它实现这种趋势的主要手段是把一切生产卷入它的流通过程。产业资本的入侵,促进了转化为商品生产,同时又促进一切直接生产者转化为雇佣工人。资本主义在大量的商品生产中实现了自己的目标:剥削劳动者而生产出剩余价值。二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大规模的生产为前提,同样也必须以大规模的出售为前提;因此是以出售给商人,而不是出售给消费者个人为前提。作为商人资本的职能的商业,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前提,并且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而日益的发展。只是在分析资本主义流通过程中,我们假定的是直接出售,而没有商人作中介,因为商人的中介会把运动的各种因素隐藏起来。三是资本家的供给与需求的差额越大,就是他所供给的商品价值越是超过他所需求的商品价值,资本家的资本增值率就越大。就资本家仅仅作为产业资本家的人格化来说,他自己的需求就仅是对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需求,而且他对生产资料的购买越来越大于对劳动力的购买。资本家的需求的最大界限为c+v,但他的供给为c+v+m。因此从价值上看,他的需求比供给小。而在数量上他的需求也比供给小,从而资本家可以获得额外剩余,用于扩大再生产。
资本完成它的循环的全部时间,等于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之和。从而流通时间对资本的总循环有重要的作用。资本的流通时间分为两个部分,即商品转化为货币所需要的时间和货币转化为商品所需要的时间。流通时间和生产时间是相互排斥的。资本在流通时间内不是执行生产资本的职能,因此既不生产商品,也不生产价值,就单个资本循环阶段而言,在流通时间持续的时候,生产的过程就会中断,从而资本自行增殖也就中断。因此,流通时间越等于零或接近于零,资本的职能也就越大,资本的生产效率也就越高,它的自行增殖也就越大。在此要注意生产时间和劳动时间有所区别,生产时间是只生产的整个过程的时间,而劳动时间只是劳动参与的过程,有时候这两者并不总是一致的(例如播种在地里的谷物生产时间比劳动时间长)。生产时间和劳动时间越吻合,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资本的生产效率就越高,它的价值增殖就越大。因此,资本主义生产的趋势,是尽可能缩短生产时间超过劳动时间部分。
商人的存在可以减少流通费用,而且有利于缩短流通时间。商人可以通过他的活动,为许多生产者缩短买卖时间。买卖时间并不创造价值,它只是一种流通费用,是由资本预付的。它既不创造产品,也不创造价值。它的作用是使社会劳动力和劳动时间更少地束缚在非生产职能上,但它本身是不生产的,只是流通费用的一部分。商人的出现使资本家可以把更多的时间用于生产,从而生产出更多的产品。
这一部分主要总结了资本形态的变化及其循环,介绍了资本的三种循环以及流动时间和流通费用对资本主义生产循环的影响。其中流通费用由纯粹流通费用(买卖时间、簿记、货币)、保管费用和运输费用构成,减少流通时间和流通费用是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必然。资本主要总生产包括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认真考虑流通过程对资本主义生产有重大的促进作用,这也是本篇的意义所在。
(二)资本的周转
资本的周转时间是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之和。生产资本中区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对资本的周转有重要的影响。固定资本是逐渐的消耗掉的,它的整个要素,在它存在的期间,是不需要更新的。而流动资本是形成产品时全部消耗掉的,它的要素要不断的进行更新(生产资料是通过同一种新的物品更新的,而劳动力是通过不断购买更新的)。固定资本要经过一段或长或短的时间才需要用实物来补偿,而不像流动资本补偿那么频繁。
生产资本 固定资本
资本流动
资本
货币资本
流通资本
商品资本
其中
固定资本 生产资本 经 商品资本 转化为 货币资本
流动资本
在这里,生产资本与流通资本相对,而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相对。而斯密混淆了流动资本与流通资本的区别。预付在固定资本上的资本价值,和预付在流动资本上的资本价值一样,都是通过产品来流通,都是通过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区别只是在于:固定资本的价值是一部分一部分地流通的,必须一部分一部分地在或长或段的时间内补偿,以实物的形式在生产出来。流动资本和固定资本的划分是由于物质要素的职能划分而划分的,而不是因为物质要素的天然属性。例如牲畜,作为役畜(劳动资料)是租地农场主的固定资本存在方式;作为肥育(原料)的牲畜,是租地农场主流动资本的组成部分。斯密在此上混淆了生产资本、货币资本和商品资本的区别,货币以及需出售的制成品不是生产资本。货币执行商品资料的职能,商品执行商品资料的职能,不论商品在何人手中,它都是商品资本。因为不是生产资本,所以既不是固定资本,也不是流动资本。而那些固定在同一个地方,同土地不能分离的劳动资料,虽然能够执行商品资本职能,不形成它的固定资本,但必然预期的要在本国执行固定资本的职能,但不是说固定资本必然由不能移动的东西构成,例如船舶。
现在对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间的区别做一个总结。
参考相关文献及本书,做如下总结:一、划分的标准和依据不同。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区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依据是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转移和价值周转方式上的不同。当我们在讨论剩余价值的起源时,我们就需要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劳动力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所以剩余价值生产中起关键作用的是可变资本,是它(劳动力)使得价值发生增值。当我们考虑资本周转的时候,又要区分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流动资本是一次性投入生产,并且一次全部收回其价值,比如原材料、劳动力、燃料等,而固定资本是逐渐转移,逐渐收回的,比如机器、厂房、设备等。第二、划分的内容不同。不变资本的实物形式包括全部生产资料,可变资本的实物形式是劳动力;而固定资本的实物形式只包括生产资料中的劳动资料,流动资本的实物形式既包括生产资料中的劳动对象,也包括劳动力。这就是说,固定资本是不变资本的一部分,可变资本则是流动资本的一部分。第三、划分的目的和意义不同。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是为了揭示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并据此进一步分析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而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则是为了揭示它们对资本周转速度的影响,并进而揭示资本周转速度对于预付资本量和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不变资本 劳动资料(工具、土地、建筑物等) 固定资本
劳动材料(原料和辅助材料)
可变资本 劳动力 流动资本
由此可见,固定资本属于不变资本的一部分,可变资本属于流动资本的一部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由于其特点发挥的作用不同。不管回流的是慢是快,固定资本总是继续发挥作用。而流动资本则相反,如果回流延滞,如果流动资本束缚在未出售或未完成的即还不能出售的产品形式上,同时又没有现成的追加资本,使它在实物形式身实行更新,那么,它会失去执行职能的能力。
现在谈一下劳动时间和生产时间对资本周转的影响。周转时间等于资本的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之和。因此,生产时间的延长和流通时间的延长一样,会减慢周转的速度。协作、分工、机器的使用,可以增加一个工作日的产品,同时缩短劳动期间。信用会加速和扩大资本在个人手中的积累,从而促进劳动期间的缩短。对于生产时间,劳动时间始终是生产时间,但生产时间并不总是劳动时间。例如葡萄汁经过一段时间发酵之后才能成为葡萄酒,而这个发酵时间并不需要花费劳动。而生产时间和劳动时间的差别,在农业上特别的显著。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差别不一致使得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使用上出现差别,也也影响预付资本量,同时周转时间也发生了变化。(详见卷二P274)。
生产时间和流动时间构成了资本的周转时间,因而有必要研究流通时间。交通工具的改善缩短了流动时间,但也增加了固定成本。出售时间和购买时间(运送货币需要时间,因而产生了货币)是影响流动时间的两个重要因素。
现在考察下周转时间对预付资本量的影响。如果生产时间比劳动时间长,需要有追加资本的参与,追加资本的作用是把劳动过程中因流通时间而引起的空隙填补起来,以保证生产不受流通时间的干扰。这里特别要指出一点:生产要不间断进行, 产业资本就始终职能有一部分加入生产过程,当一部分处于生产期间时,另一部分必须处在流通期间。也就是说,资本的一部分,只有在另一部分脱离真正的生产而处于商品资本或货币资本的条件下,才能作为生产资本执行职能。同时,可变资本的周转对生产波动有重大影响:如果资本周转时间短,但工人的消费可以由自己生产的产品来补偿,保持生产和消费的持续进行。如果生产周期较长,但工人虽有工资,有需求,但会出现产品生产不能补偿工人的生活资料,因为工人生产的产品一年后才消费,从而发生生产危机。同时,潜在劳动力被吸引到新的工业,当崩溃形成时形成巨大的产业后备军,工资被压倒最低,从而劳动者的支付能力下降使资本主义又产生相对过剩危机。所以必要的预付货币量的产生,是由于在较长的时间内不断从社会取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而在这个时间内却不向社会提供任何可以再转化为货币的产品。在资本主义生产中需要一定货币量作储备,而金银作为货币其生产耗费一定的费用(对于以商品生产为基础的生产方式来说,是一项巨大的非生产费用),从而使得一定量可能追加的生产资源和消费资源不可能被社会利用。而信用制度的发展直接增加了资本主义的财富,提高了实际执行职能的货币量的作用能力。
(三)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以及两大部类的交换
社会的总产品,从而社会的总生产,分为两大部类:生产资料(具有必须进入生产消费形式的商品)和消费资料(具有进入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的个人消费形式的商品),而每一部分又分为可变资本与不变资本:
生产资料 可变资本:劳动力
总生产
固定资本:机器、工具、建筑物等
消费资料 不变资本
流动不变资本:生产材料(原料,半成品等)
1.简单再生产
(1)两个部类之间的交换:Ⅰ(v+m)和Ⅱc的交换
Ⅰ 4000c+ =6000生产资料
Ⅱ ++ =3000 消费资料
Ⅰ(v+m)和Ⅱc的交换步骤为:1第一部类用1000v向第二部类购买1000c;2第二步类预付500,向第一部类购买生产资料,从而用实物补偿它的资本的3/4(1000Ⅰv+500);3第一部类得到500向第二部类购买消费品,从而第一部类中m构成那部分商品资本的一半成为消费基金;4第一部类把1000m的另一半出售来购买第二部类的消费资料;5第二部类用这500磅来向第一部类购买生产资料,从而实物补偿了自己的全部不变资本。所以简单再生产中第一部类资本商品中的v+m价值额,必须等于不变资本Ⅱc,即Ⅰ(v+m)=Ⅱc.
(2)第Ⅱ部类内部的交换,必要生活资料和奢侈品
年生产的第二部类分为两大分部类:消费资料和奢侈消费资料。必要消费资料可以由工人购买而使货币直接回流到资本家手中,而奢侈消费品则不可以。
Ⅱa(必要) 400v+400m
Ⅱb(奢侈)100v+100m
设收入的3/5用于必要生活资料消费,2/5用于奢侈品消费。则Ⅱa资本家240用于必要,160用于奢侈;Ⅱb资本家60用于必要,40用于奢侈。第二部类内部交换步骤为:1.400v自动回流;2.100v(b)的回流:b的工人得到100磅用于购买a的400m的1/4,同时a的资本家购买b的资本家奢侈品的100磅,回流到b的资本家手中,从而b的可变资本全部回流,从而生产奢侈品的b类可以重新购买劳动力,保持再生产的进行。生产奢侈品的工人的劳动力所以能从新出卖,只是因为他们作为自己工资的等价物创造出来的那一部分产品,会被Ⅱa的资本家取走,列入自己的消费基金,也就变成了货币。(详见卷二P450)投入奢侈品生产的v,必须等于以必要生活资料形式生产的m中和它的价值量相适应的部分,因而就必然小于这整个m,即小于(Ⅱa)m。只是由于这个v在这一部分m中实现奢侈品的资本主义生产者所预付的可变资本才能以货币形式回到他们手中。由此可知,年产品中奢侈品的消费越大,从而奢侈品中吸收的劳动力数量越是增加,因为在Ⅱb中就业的那部分消费资料的供给也就越取决于资本家阶级的挥霍,越是取决于这个阶级的剩余价值的很大一部分转化为奢侈品。由此可见,简单再生产的实质是以消费为目的的,虽然攫取剩余价值表现为单个资本家的动机,但是剩余价值在这里只是用于资本家的个人消费,否则它无法实现生产奢侈品的可变资本的补偿。
(3)第一部类的不变资本交换
第一部类的不变资本通过本部类资本家之间的交换完成。其中第一部类的不变资本一部分作为生产资料再进入把它当做产品生产出来的特殊生产部门(例如谷物进入谷物的生产);一部分以实物形式进入部类的另一个生产部门,用其他产品对其进行实物补偿。
2.积累和扩大再生产
在简单在生产的情况下,前提是第一部类的全部剩余价值作为收入花掉,即用在第二部类商品上;所以它只不过是由那种以自己的实物形式重新不变资本Ⅱc的生产资料构成。为了使简单再生产过渡到扩大再生产,第一部类的生产要能少为第二部类制造不变资本的要素,而多为第一部类制造不变资本的要素。第一部类资本家支付的不过是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价值,他们通过出售工人的剩余产品形成货币贮藏,形成了追加可能的货币资本。资本家AAˊA〞等通过出售相应的剩余产品,从而使(Ⅰ)方面这个潜在的追加生产资本相潜在的货币资本(贮藏货币)相继转化,因而是由没有够买作为补充的反复进行的单方面的出售引起的。这种货币贮藏只是流通中货币职能的改变,由流通手段的职能,变为新货币资本执行职能。我们已经知道,在简单再生产中,第一部类和第二部类的资本家手中必须要有一定的货币,以便交换他们的剩余产品。在简单再生产中,仅仅是作为收入用于消费资料的货币,会按照各资本家为交换各自商品多预付货币的多少,回到个资本家手中;而在扩大再生产中,同样的货币会再出现,但是它们的职能变了,A等等和B等等会将交替地提供货币,以便剩余产品转化为追加的潜在的货币资本,并且交替地把新形成的货币资本作为购买手段再投入流通。由此可见,只要保持足够的货币量,才能保持商品的正常流通和生产的持续进行。在此基础上,第一部类由于扩大生产使其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为第一部类的不变资本,同时造成第二部类消费资料不能与第一部类v+m全部交换,从而发生生产过剩危机,但同时又是第一部类的再生产受到约束。所以出现了第一部类货币资本过剩,第二部类再生产不足(缺少货币资本);第二部类由于商品搁置而不能转化为生产资本而出现相对生产过剩。这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中不可克服的矛盾,一方面是生产的不断扩大,一方面为危机埋下了种子。
综上可知,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中两大部类之间关注为:在资本主义生产的生产中,社会的总生产分为两大部类。简单再生产中第一部类资本商品中的v+m价值额,必须等于不变资本Ⅱc,即Ⅰ(v+m)=Ⅱc.第二部类内部的必要生活资料和奢侈品的内部交换,其中必要生活资料可以有工人的购买而使货币直接回流到资本家手中,而奢侈品的消费资料则不可以。投入奢侈品生产的v,必须等于以必要生活资料形式生产的m中和它的价值量相应部分,因而就必然小于这整个m,即小于(Ⅱa)m。只是由于这个v在这一部分中实现,奢侈品的资本主义生产者预付的可变资本才能以货币形式回到他们手中。而对于第一部类的不变资本,一部分作为生产资料再进入把它当做产品生产出来的特殊生产部门(谷物进入谷物的生产);一部分以实物的形式进入第Ⅰ部类的另一个生产部门,用其他产品对其进行实物补偿。在简单在生产的情况下,前提是第一部类的全部剩余价值作为收入花掉,即用在第二部类的商品上。而为了从简单再生产过渡到扩大再生产,第一部类的生产要少为第二部类制造不变资本的要素,而多为第一部类制造不变资本的要素。
三、资本和利润
现在再探讨下资本运动过程中作为整体考察时所具有的各种具体形式及其相互关系。
(一)利润
首先看看剩余价值是如何转化为利润的。成本价格=生产资料+劳动力价格,所以商品=成本价格+剩余价值。商品的成本价格=固定资本的损耗+流动资本,而预付资本=全部固定资本+流动资本。商品成本价格和预付资本的这种差别只是证明商品的成本价格仅仅是由商品的生产上实际耗费的资本构成的。而资本价值之所以作为商品的成本价格再现出来,只是因为成本价格即生产要素和劳动力价格已经作为资本的价值消耗掉了。所以,现在商品的价值形式=(c+v)+m,从而掩盖了剩余价值来源于可变资本的实质,把它看做了总资本的一个增加额。剩余价值,作为全部预付资本这样一个观念的产物,取得了利润的形式。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掩盖了剩余价值来源于可变资本而不是不变资本的实质。
现在对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量、利润率之间做一个总结(结合书本和参考文献):
(1)含义: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它们是同一剩余价值量以不同的计算方法得出的不同比率,剩余价值同可变资本相比是剩余价值率,同全部预付资本相比是利润率。
(2) 二者的区别在于:第一,它们所表示的关系不同,剩余价值率表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利润率则表示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第二,二者在量上也有差别,由于预付资本在量上大于可变资本,因而利润率总是小于剩余价值率。第三,剩余价值率表明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是可变资本,而利润率却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似乎剩余价值是由全部预付资本产生的。
联系是:在预付资本量已定的条件下,利润率的大小与剩余价值量成正比,剩余价值量越大,利润率越高。而剩余价值量又是由剩余价值率决定的,因此,利润率的大小,首先取决于剩余价值率的高低,即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周转时间,不变资本和价格变动对利润率的大小有重大影响:一、周转时间。为了提高利润率在,资本家努力通过提高可变资本的效率而缩短周转时间。二、在使用上节约不变资本。生产资料的集中,机器的加速运转,不会带来太多的费用,而恰恰相反,加大对不变资本的利用可以提高利润率。而剩余价值已定时,利润率的提高就只能由生产商品所需要的不变资本的减少来提高。可以通过社会结合工人而在生产中共同使用生产资料而造成节约;流通过程中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而形成的节约;靠牺牲工人而实现劳动条件上的节约;动力生产、动力传送和建筑物上的节约以及生产排泄物上的节约。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一方面促进社会劳动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促进不变资本使用上的节约,同时浪费工人的时间和生命,来看做提高利润率的手段。三、原料价格波动。原料指加入商品的生产过程的原料,原料价格与利润的高低成反比。因而废除或减轻原料关税,对工业具有很大的意义。原料价格对产品价格的影响,比固定资本的价格对产品的影响要大的多。而自然条件和事物的本性会造成原料价格的波动,由于机器等生产超过原料生产,从而发生机器等固定资本相对过剩危机和原料相对生产不变,从而使原料再生产遭受周期性危机,这是资本主义现代生产方式与生俱来的不可克服的(抛开信用制度)。
(二)平均利润
由于资本家的相互竞争而使得每个资本家都获得平均利润,从而商品的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生产价格=成本价格+平均利润。其中成本价格完全是由各个生产部门的支出决定的,而生产价格则是由每个所使用的资本作为总生产所使用的社会总资本的一定部分在一定的时间内平均得到的利润量决定的。当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时,商品就不能再以生产成本加剩余价值出售,而必须以成本价值加平均利润为基础定价销售。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现在对比一下成本价格、生产价格和商品价值之间的区别:成本价格=生产要素价格+劳动力价格(只含有酬劳动);价值=生产要素+劳动力+剩余价值(有酬+无酬);生产价格=成本价格+平均利润(有酬劳动+不以特殊生产部门本身为转移一定量的无酬劳动)。其中生产价格的形成过程为:竞争首先在一个部门形成,使不同个别价值的商品形成一个相同的市场价格,再而不同的部门的竞争而形成不同部门之间利润率平均化的生产价格,从而要求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更高的方向发展。不同部分具有相同的平均利润后,会在下列因素下加快平均化。一是资本更大的灵活性(贸易自由、信用发达、资本家支配生产部门、人口密度大);二是工人自由迅速的流动(没有法律限制流动、工人不关心劳动内容、简单劳动、工人无偏见、工人受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支配)。关键在于资本家不太关心平均利润,他只关心自己能够获得的额外利润,通过对工人的剥削可以获得额外利润;同时个别部门因劳动生产率提高而获得额外利润,因而资本家关注劳动生产率。在此条件下,有两种资本家可以获得超额利润:一是每个特殊部门最好条件生产的人获得超额利润;二是某些部门不把它们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值,从而不把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地租获得超额利润就是这种情况)。影响平均利润率的因素有不变资本价值的变化、可变资本价值的变化、劳动剥削程度的变动和劳动过程中技术的变化。生产价格由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构成,故生产价格的变化有如下原因:一利润率发生变化时(工资变化、劳动力的价值变化、剩余价值与预付总资本的比率的变动,是由不变资本变化、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二是一般利润率不变时,是由商品本身价值变化和劳动生产率发生变化引起。同时,资本家为补偿利润找理由,他们认为补偿是创造利润本身,认为利润只是来自于成本价格的加价而不是认为补偿来源于剩余价值分享的平均化,掩盖了剩余价值是利润来源的实质。
以上主要讲了利润率及平均利润率之间的关系,利润率的影响因素(周转和不变资本)、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过程,从而分析了资本形态的变化和资本主义生产的内在逻辑。
(三)利润率下降规律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不变资本同可变资本相比逐渐增加就必然会导致这样的结果:一般利润率会逐渐下降。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规律。利润率虽然不断下降,但利润的绝对量和剩余价值的绝对量仍然能够增加,并且不断增加。利润率的下降,只是由于可变组成部分与不变组成部分相对地减少而发生的,而不是因为绝对的减少。社会劳动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规律,由此产生了利润率下降和绝对利润量增加这个双重规律。而社会劳动生产力的发展表现为:1.可变资本同总资本相比相对减少;2.积累加速,从而可变资本进一步减少;3.使用的总劳动越来越多;4.剩余价值及利润的绝对量越来越大。这中间产生了一个危害就是人口相对过剩。。人口相对过剩是由于资本不断增加(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同量劳动需要更多的总资本量)和它对不断增加的人口的需要相对的减少(生产力的发展使可变资本相对减少)造成的。利润率因生产力的发展而下降,同时利润量却会增加,这个规律也表现为资本所生产的商品价格下降,同时商品所包含的并通过商品出售所实现的利润量却会相对增加。其演变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单个商品价格的下降 商品数量的增加 单个商品的利润量和商品总额的利润率下降 商品总额的利润量增加。这个样子好像是资本家心甘情愿从单个商品取得较少的利润而会从他说生产的商品数量的增加而得到补偿。而实际上是这种情况(商品价格下降而变得便宜的更大量的商品利润量增加)只是利润率下降,而利润量同时增加这个规律的另一种表现,而不是资本家心甘情愿有意而为之。
有些起反作用的因素会阻碍利润率下降,这些因素是:一是劳动剥削程度的提高,包括工作日的延长和劳动的强化(不变资本同可变资本相对相对增加、提高机器转动速度);二是工资被压低到劳动力的价值以下;三是不变资本要素变得便宜;四是相对过剩人口;五是对外贸易的发展;六是股份资本的增加。
利润率下降会延缓新的独立资本的形成,从而表现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发展的威胁;利润率下降在促进人口过剩的同时,还促进生产过剩、投机、危机和资本过剩。
(四)商品经营资本和货币经营资本
商品资本在商品经营资本形式上取得一种独立的资本形态,是因为商人预付货币资本,而这种资本之所以能够作为资本自行增殖,能执行资本的职能,是因为它专门从事这样一种活动,即作为中介实现商品资本的形态变化,也就是实现它有商品形态转变为货币形态,并且这一点是通过商品的不断买和卖实现的。在这里,商人减少了工厂主储备货币作为准备金,加快了厂商的商品形态的转化,有利于再生产的进行,这也是商人的作用。商人资本有助于市场的扩大,并对资本起中介作用,因而使资本按更大的规模来经营,它的职能也就提高了产业资本的生产效率和促进产业资本的积累。它缩短了流通时间,提高了剩余价值对预付资本的比率,即提高了利润率。从而有利于资本主义生产。
商人资本本身不生产剩余价值,那么商业利润是如何来的呢?因为总商品资本的实际价值或实际生产价格=k+p+h.(h代表商业利润)而不是k+p(不变+可变)+平均利润。因为商业利润参加形成的平均利润小于一般平均利润,所以产业资本家出售的商品价格(即商人资本参与后形成的平均利润)小于商品的实际生产价格,从而商人出售价格以商品价值出售而高于购买价格,而获得商业利润。主要原因在于商业资本已经事先参与到了平均利润的分配中去了,这才是问题的实质。商业资本通过作为执行职能的资本,即执行买和卖的职能,才从产业资本中所生产的剩余价值一部分转移到自己(商人)手中。同时,支付给雇佣商业工人的工资增加了预付资本的量,而不会增加剩余价值,所以利润率会下降。
货币经营资本的独立化分解出各种不同的特定职业。货币经营业作为中介,只是提供技术手段,缩短买和卖引起的各种技术活动,并由此减少这种周转所必要货币现金量。而商品经营业对商品形态的变化和商品的交换起中介作用,G-W-G,货币由此回流,而货币经营资本却看不出这种特殊形式。
现在补充下工资、价格和利润之间的关系:工资水平普遍提高只会引起利润率的普遍下降,不会引起商品价格任何长期的变化。工资提高 影响商品实际供求 需求大于供给 市场价格上涨 资本转移到有利部门 供给增加 商品价格下降 下降到原来水平。所以工资提高带来物价上涨的观点是错误的。
(五)利息和企业主收入
利息在第一部分资本主义剥削部分已讲差不多,在此不过多累述。利息率的变动对所有的借款人来说都是一样地发挥作用,所以总是变现为固定的量。而利润率由于部门生产商品的条件不同,从而市场价格和成本价格之间的差额不同而利润率有所不同。不同的利润率通过不断的变动而达到平均化。利息是资本自身的果实,是撇开了生产过程的资本所有权的果实,而企业主收入则是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的资本的果实。所以这种区别使得利息只能归货币所有者所有,而企业主收入则归单纯的职能资本家所有。
(六)地租
有些地方现在没理解透,之后单独总结
(七)分配关系与生产关系
资本主义主义生产的产品而得的收入分为工资、地租和利润。好像商品的价值就是由工资+利润+地租构成的。我们已经知道商品的价值=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剩余价值。而工资+利润+地租只是可变资本+剩余价值部分,其中工资生可变资本的报酬,而剩余价值划分为利润和地租。这个假象的产生是由于好像工资、利润和地租是事先就存在一样,而恰恰相反,正是先有商品的存在才使得工资、利润和地租出现了,而不能颠倒顺序。但资本主义生产只要存在,新追加的劳动的一部分就会不断地转化为工资,第二部分不断地转化为地租,第二部分转化为利润。这是因为这一形式不断地被再生产出来。它所以不断地被生产出来,是因为它不断的成为前提,从而造成了假象的产生。
(八)剩余价值与利润、平均利润、商业利润、利息和地租的关系 (非自己总结,为了加深理解放在这里)
第一,利润、平均利润、商业利润、利息、地租都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反映着资本家阶级各个集团及大土地所有者共同瓜分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关系,反映着资本家阶级各个集团及大土地所有者与工人阶级的关系以及各剥削集团之间的关系。第二,利润、平均利润、商业利润、利息、地租又都是掩盖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的表面形式。剩余价值是可变资本的产物,反映着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利润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从而掩盖了可变资本购买来的劳动力的使用创造剩余价值这个实质,掩盖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但是,利润和剩余价值的量还是相等的。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各个部门的资本家得到的平均利润和剩余价值在量上就不一致了,似乎利润的多少是由投入的资本量决定的,而不是由投入的劳动量决定的,从而造成利润完全是由资本产生的假相。所以,平均利润的形成进一步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进一步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商业利润似乎说明商业资本家得到的利润是由流通领域产生的,似乎流通领域也创造了剩余价值,从而进一步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利息表现为资本所有权的产物,表现为资本本身的自然果实,掩盖了利息也是来源于工人阶级创造的剩余价值,是剩余价值的特殊的转化形式的本质。地租好像是土地所有者完全凭土地得到的收入,从而掩盖了地租的真实来源,掩盖了土地所有者对农业工人的剥削关系。实际上,地租也是来源于农业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农业工人创造的超额利润的转化形式。如果没有农业工人的劳动,再好的土地也是“生产”不出地租的。
四、资本主义生产中的矛盾
生产剩余价值和实现剩余价值之间的矛盾
生产力的发展,使得一方面能生产出更多的剩余价值,从而发生资本过剩和人口过剩。由于消费力取决于对抗性的分配关系为基础的消费力,所以会造成工人消费能力低而产生实现剩余价值更加困难的问题。从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使生产剩余价值的条件和实现剩余价值的条件之间的矛盾扩大了。资本主义生产一方面是资本的不断增殖,但是通过降低利润率使现有的资本贬值,靠牺牲生产力来发展生产力。同时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创造出过剩人口,使得资本的增殖只有在一定的范围内运动,从而一方面是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另一方面是资本增殖的限制而发生矛盾。资本主义同时发生过剩人口和过剩资本。因为过剩人口是按照很低的劳动剥削程度来使用的,使得他们提供的利润率已经很低,而不被资本利用,资本只有在有利的条件下才会被使用,所以同时发生过剩人口与过剩资本。这个矛盾表现为生活资料对于有劳动生产能力的人而生产的太少了,而对于资本家作为剥削手段和作为资本积累而言是商品生产的太多了。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限制有:1.生产力的发展和利润率下降同时发生的矛盾要危机来克服;2.生产的扩大和缩小取决于一般利润率的大小,因为生产不是由需求而是由利润的生产来决定的。生产力的发展伴随着利润率的下降,形成了这个资本主义生产中的固有矛盾,从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一种有限的和一定物质条件相适应的生产方式。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要求无所顾忌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但是对资本而言生产力的提高并不是无条件的,这个矛盾说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本月读书感想:
一、这个月读资本论,读了一个多月,读的有点慢,有点地方也没有理解透,希望之后和大家交流后能更加深刻的理解。总觉得花个这么长的时间来读资本论不好好总结的话心里觉得不踏实。就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了重点总结,对于里面简单的和重复的内容没有进行总结。资本论确实是值得这样认真读,以后读书尽量读懂读通。
二、以后读书注意一本一本总结好,因为有的时候看完了容易忘,所以最好看完后就马上总结下,觉得效果会好点。读书要保持好状态,注意做好调节。一定要明白读书是为自己而读的,自己的状态怎么样自己是最清楚的,要对得起自己一天坐那么多小时。
三、觉得和大家的差距较大,读的量有点少。今后加把劲,把书读好!
王春凯读书报告
9月1日——9月24日
读书目录
门格尔《国民经济学原理》
庞巴维克《资本实证论》
克拉克《财富的分配》
罗雪尔《历史方法的国民经济学讲义大纲》
这个月读的主要是边际效用学派的书籍,暑假读的主要是古典经济学。所以一开始我想对古典经济学和边际效用学派做一个对比。先从价值悖论谈起(又称斯密之谜)。亚当斯密留下了两个未解之迷,一个是价值之迷,一个是利己与利他之问。斯密在《道德情操论》里讲了人有利他的同情心和善于助人的感情,却在《国富论》里以人人为自己利益的思想,从而引发了人们的千年之问。价值悖论讲的是日常现象中一个很自然的现象:例如生活中钻石对于人类维持生存没有任何价值,然而其市场价值非常高。相反,水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其市场价值却非常低。这种强大的现实反差形成了这种悖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经济学的知识又是如何解释呢?斯密用他的价值论来解释这个问题。即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原理。他在《国富论》中认为水的使用价值很高,但几乎没有交换价值;相反,钻石虽然使用价值很低,但交换价值却很高。但是他并没有解决这个问题的实质。现实中也有很多的东西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都很高的。那么这个就根本不能说明问题。从而引起了经济学关于价值论的争论。最后边际效用学派解决了这个问题。其实这点是没用错的,就是说钻石于人的用处而言确实远不如水,而且人们从水的消费中所得的总效用也远远大于人们从钻石的使用中所得的总效用。但是,边际效用学派认为商品的需求价格不是由商品的总效用而是由商品的边际效用决定的。
边际效用学派认为,钻石数量很少,所以增加一个单位的钻石消费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很大,即钻石边际效用很大,从而消费者也愿意以较多的支出来购买钻石。而水虽然是人的生命不可缺少的,能给人带来极高的效用,但由于世界上水的数量很多,增加一个单位的水给人们增加的效用就很低了,即水的边际效用很低,所以水的价格自然也就很低了。从而有效的解决了这个悖论的争议。现在就来谈谈边际效用学派,同时谈谈它与劳动价值论的区别。
一、价值
对于价值的定义,边际效用学派认为价值是一种主观心理的认识,其中门格尔认为财货在满足人们的欲望时才具有价值,价值并不起源于财货本身,而是起因于财货与欲望之间的关系,当财货不能满足人们的欲望时,即使凝结了很多的劳动量,也没有价值。并指出衡量价值的尺度在于财货对于各种欲望的满足程度,其对我们不同的意义有大小之间的差别,从而决定了不同的价值量。价值尺度完全是主观的性质,因而会随着需要量与支配量的不同,一种财货对于某一经济人具有较大的价值,而对于第二人则具有较小的价值,对于第三人就可能完全没有价值。所以,任何财货都只对一定的经济主体才有价值,而且只对一定的经济主体才有一定的价值。这与劳动价值论完全不同,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中凝结的劳动量决定了商品价值量的大小,完全是客观的东西。可是说劳动价值论和效用价值论是完全对立的,同在中国的市场上,两种观点是同时接受的。孰优孰劣我现在还没有明确的判断,只是觉得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各有自己的特点。但是同为边际效用学派的庞巴维克把价值又分为主观价值和客观价值,认为主观价值是财货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需求,而客观价值是某种财货获得某种客观成果的力量。如食品有营养价值等(他说指的客观价值我觉得其实就是使用价值的一种吧)。他认为有用性和稀缺性构成了货物的价值,所有的经济物品都是有价值的,而一切免费获得的物品都是没有价值的。庞巴维克同时指出,我们对于物品所估的价值,不是按照需要的种类(食物、衣服、音乐等)来决定的,而是同具体需要的分类有关。所有说面包的“使用价值”高而价值低,而钻石的“使用价值”低而价值高也就不足为奇了。这一点也正好说明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问题,即一个较重要种类的具体需要,可能不及一个次要种类的某一个具体需要更重要。决定物品价值的是它的最小价值的是它的最小效用,即边际效用量。效用决定了物品是否有价值,而边际效效用则决定了物品价值的大小。任何物品的种类越多,决定其价值的边际效用就越小。如果一种物品非常之多,多到使一切需要得到满足之外还有剩余,那么其边际效用为零,这一物品也就没有价值。珍珠、钻石等数量极少,仅能满足有限的需要,因而达到满足的边际效用是相当高的。
二、财货的本质及高级财货决定定理
门格尔是边际效用学派的开创者。他首先讲述了财货的本质,认为财货的本质在于满足人们的欲望,依据物品和满足欲望之间的直接与间接关系而分为第一级财货,第二、三级财货等等。有直接因果关系的成为第一级财货,例如水果可以直接吃。有间接因果关系的为高级财货,例如棉花成为布以后才能制作衣服等。高级财货的财货性质为相应的低级财货的性质所制约,同时,高级财货的性质为我们是否支配着相应的补足财货的性质所制约。我们只有拥有相应高级财货的补足财货,我们才能制造成相应的低级财货。例如即使我们拥有土地、种子、化肥、农具等,但如果没有水,我们也生产不出来作为低级财货的粮食。同时作者反对斯密把分工的进步看做人类经济进步的枢纽,分工不过是引导人们进步的一个要素而已,指出了人们只有通过扩大对物与人类福利因果关系的认识和人们对于转化为福利的间接条件的掌握,决定着人类支配享乐资料的能力。例如人们通过对某一化学物质的认识,了解到其作用,从而通过工具将其转换为对人类有用的物质,从而扩大了人们的福利。但是如果人们没有认识这种化学或者不能将其转化,那么它对人们就没用任何福利。人类财富的增加不仅仅是那些直接能满足人们需要的物品,更重要的是那些间接能满足人们需求的物品,只要有效的变高级财货为低级财货,才能提高人们的福利水平。
现在再探讨下门格尔关于高级财货价值的决定。土地、资本、劳动力都是高级财货,其价值决定规律和其他高级财货的价值决定规律一样,都取决于其预期所产生低级财货的价值,而与其它因素无关。高级财货的价值,并不决定于现在相应低级财货的价值,而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决定于其所产出的生产物的预期价值。高级财货价值决定定理让我们理解了原料和一些中间产品的价值决定定理。李嘉图认为土地的属性(肥沃和贫瘠)与位置决定土地价值的差别,但他说明说明不了为什么地租会产生,即为什么在最不利的属性和位置的土地上也会产生地租。斯密认为劳动价值量是衡量价值的尺度,而门格尔认为高级财货的价值尺度是它生产低级财货的预期价值,土地的价值地租也是如此。从而解决了这个问题。
三、价格及交换价值与使用价值
双方互相评价对方最低的交换条件,从而得出交换的界限,取中间点作为交换价格。可见价格是由买者和卖者相互之间的主观评价来决定的,即每个人对财货的不同需求的迫切程度来决定的。
觉得最有意思的是对于商品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看法。其认为财货直接在用途上对经济人具有的价值是使用价值,而间接的用途上对经济人具有的价值是交换价值。这和我们平时的理解还有马克思《资本论》中关于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定义是有区别的,当然它所阐释的道理和作用也是用区别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虽然是价值的两个不同的表现形态。但就其形态而言,这两种意义便呈现显著的差别。例如穷人通过彩票对他有很大的交换价值,而使用价小;而一个合适的眼镜有很大的使用价值但交换价值小。即使对于个人来说,商品对其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会发生变化。主要有以下的原因。一是经济主体欲望的变化。如当不吸烟时烟草的使用价值变化为交换价值;二是财富属性的变化。如食品有瑕疵店主将其交换价值转化为使用价值。三是经济人支配数量的增加。谷物支配数量增加由使用价值变为交换价值。可加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转换在一定时期的重要性,它可以保证人们福利不受到大的损失,从而更好地满足人们的欲望。
四、资本与利息
现在进一步谈谈边际效用学派关于资本和利息的看法。资本在两个不同的领域出现,一个是生产领域,一个是分配领域。在生产领域,资本被当做是生产的要素或者工具;在分配领域,资本是一种收入的来源。人所生产的一切消费品,都是通过人力和自然力的结合出现的,而其中的自然力,一部分是要经济代价的,一部分没有经济代价。依靠这些主要的生产力,人可以直接地或者通过资本的中间产品的媒介,来制造他所想望的消品。后面的这种生产方式需要耗费时间,但是在产品的产量方面有一定的优点,这种迂回的生产方式能够使人们更加充分的利用自然物,而迂回的生产方式比直接的生产方式能得到更大的成果,而中间的利用过程产生出最终产品的中间媒介即资本。这是资本作为生产手段的作用。
关于资本的形成,斯密认为节约对资本形成重要性,而庞巴维克认为只有勤奋没有储蓄是形不成资本的,因为他可能把勤奋得到的东西用于即时的消费,所以说通过储蓄并把储蓄下来的东西用作生产,资本才能产生出来。所以说资本起源的直接原因是生产,间接原因是储蓄。一个国家要想保证资本的增长,一定的储蓄是需要的。关于这点我有个疑问,就是储蓄是资本形成的关键,保证经济持续增长的根源,而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那么储蓄与消费之间应该如何平衡呢?国家积累和消费是分配又是怎样决定的?这一点我觉得很关键。
现在重点谈谈利息。谈一个很有意思的例子。假设一个没有任何资本的渔民靠每天自己捕三条鱼为生,但是如果有网和船的话他可以每天捕三十条鱼。但是他制造这些网和船需要一个月的时间。但是不能花一个月的时间去制造,负责他会饿死。后来他想了一个办法,向别人借了九十条鱼,约定一个月后归还一百八十条。他用借来的鱼维持了他一个月的生活同时制造出船和网,他在下个月能捕到九百条而不是九十条。从这些捕获的鱼中,他不仅能偿还约定的一百八十条,而且还有很多的剩余。那么,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呢?先谈谈利息的形成,现在物品和未来物品之间的价值往往不同,我们对未来物品比对现在物品有低的主观评价从而认为未来物品的价值比现在物品的价值低。那么为什么未来物品的价值低呢?原因一是我们对未来需要考虑的不够周全。由于我们没有准确预测到未来物品的需要,所有我们对未来物品没有很高的评价。二是意志上的缺陷造成的。我们往往会重视现在的享乐,而对现在的物品有比较高的评价,而忽视了未来物品的重要性。三是对人生短促而无常的担忧,不能能不能活到得到未来物品的时刻。同时现在物品在技术上具有优越性,正如捕鱼的例子,拥有现在物品是一种获得较高边际效用的手段,因而比未来物品有更高的一些价值。所有这些造成我们更重视现在的物品,而对未来的物品有比较低的评价。而利息就是产生于现在和未来之间的价值差额,未来的物品在未来中得到了“现在”的价值,实现了增殖,由于未来物品变为现在物品实现了升值,所以产生了利息。这种价值的增殖额就是资本利润,即利息。(指的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剩余价值)。可见其与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是相对立的,他认为资本的利润并不是来自于剥削,从而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五、财富的分配
《财富的分配》主张通过分配来研究生产,克拉克首先批判了传统经济学的的四分法,即把经济活动划分为生产、消费、交换和消费。他提出了三分法的划分:一是一般经济学,即研究经济学一般的普通的规律,无论在社会组织前和组织后都成立的规律;二是研究静态社会的经济现象,即在社会化生产形成后,无论社会变革与否都成了的那些规律;第三部分研究的是那些只有在动态社会中才成立的规律,特布是针对变化的社会的经济规律。克拉克认为分配的依据最后效用原则和生产力原则完成了资本和劳动之间的分消费者依据最后效用原则对自己的收入进行消费分配;生产者依据生产力递减规律来进行工人数量和资本使用量之间的分配,从而成为分配的依据。而分配的影响因素,一是分工;二是五种因素通过影响资本和劳动的相对流动而引发分配的变化。这五个因素分别是:一、人口的持续增长;二是人们不断产生新的欲望;三是社会总资本的不断增长;四是生产组织形式不断变化;五是生产技术的不断完善。克拉克认为工资和利息是由劳动和资本的最后生产率规律来支配、最后生产力即为边际生产率。边际生产率理论融合了“生产要素论”、“生产力递减规律”、“边际效用论”,认为土地、劳动和资本都具有生产力,都应从相应的生产成果中获取相应的份额,三者的生产力皆随数量的增加而减少,各要素的边际生产力为其分配的自然标准。分工造成团体分化,而团体分化造成各种组织结构。其演变规律如下:劳动和资本不断在生产团队之间发生流动,生产团队量之间发生变化,从而改变生产社会组织结构,对大团体和小团体进行从新的安排,以提高生产效率,生产更多的产品。这才是劳动和资本引发的社会动态流动的本质,即社会生产能力的提高。
同时作者认为决定工人工资标准的是边际劳动工人的工资。边际劳动区域指对一个雇主可有可无的劳动力需求。边际劳动区域内的人不会给工人带来多少好处,也不会带来多少害处,它的去留对雇主而言并不重要。它像一个巨大的蓄水池,人员自由的流动着,一方面有利于工资的调整,一方面促进了竞争。其形成了产业后备军,有利于雇主加强对雇工的剥削。
作者有针对性的指出了商品分解为不同的效用,根据商品效用的不同边际效用作为价格卖出对应不同的消费者。因为不同等级的阶层,都有自己对应的边际效用,分别决定商品不同的经济因素的市场价值。其实现实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同一种商品划分为不同的档次,从而满足了不同阶层的需要。由于不同的消费者具有不同的效用,因而可以采用不同组合的“效用打包”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同时促进商品得到销售。要素租金决定产品的价值,而租金的分配对产品的价值没有什么影响,无论如何分配到哪个阶层,都不会影响价格。当然,如果分配给了消费者,看似影响了价格,但只是由于消费者是最终的购买者罢了。这一点十分重要,对于我们理解租金有很大的帮助。
总体总结:边际效用学派的理论构成了现代微观经济学的基础,可见其学派的影响能力。里面提到的边际决定思想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但是把价值完全归于主观的东西有忽略人类整个文明由劳动构成的嫌疑。从主观的心理出发研究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福利,这一点也同样不容忽视。任何一个学派的发展都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批判的发展,也都是为了研究促进人类文明最根本的途径,站在特定时代看特定的问题才能更好的把我书中的精髓。
本月读书感想:
这个月读书好的方面是读的比上个月透,上个月有点追求速度的感觉,觉得最后的效果不是太好,有的东西没有理解好。不过还是有的地方不甚了解,以后读书注意速度和质量的把握。师兄说我读的有点浅,这点我也感觉到了,要认真总结下原因,踏踏实实认认真真把书读好而不是读完。
这个月读书不好的地方是读书量有点少,一是因为读书有点慢了,二是因为读书时间没暑假充实,刚开学杂事有点多,影响了读书的进度。接下来读书注意的一是要继续总结读书方法,提高的读书的质量;二是排除与读书无关的读书,认真读书,把书读自习,读透点。其实要明白的是很多杂事你不去做天也不会塌下来!要对自己负责,好好反思吧!方法总比问题多,少找借口就是了。
步步为营,稳扎稳打;打好基础,融会贯通。努力吧!
王春凯读书报告
读书目录
《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托马斯•孟
《关于财富的形成和分配的考察》杜尔哥
《国富论》亚当•斯密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大卫•李嘉图
《人口原理》马尔萨斯
《政治经济学新原理》西斯蒙第
《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李斯特
《资本论》第一卷 卡尔•马克思
读书报告
暑假以读古典政治经济学为主,是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来读的。政治经济学经过重商主义、重农主义到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经过发展最终于穆勒综其一体而成。李斯特开启了历史学派的先河,马克思在综合前人的基础上第一次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剩余价值的产生。
托马斯•孟的《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属于重商主义后期的作品。前期的重商主强调只要金银才是唯一的财富,认为只有输入金银才是增加财富的唯一途径。本书突破了这一局限,认为输出货币也是增加财富的一种手段。指出通过货币输出,以进口——出口的方式赚取更多的财富,反驳了对金银出口反对理由的种种观点。指出正是一国用货币来经营钱业,才使没有金矿的国家得到了财富。我们不能只看货币是输出还是输入,我们应该按照最后的结果来评估行为的好坏!本书篇幅不长,对各种当时存在的偏见进行了反驳,指出了向国内或国外输出财富的多少,取决于对外贸易在价值上的顺差还是逆差,凡是不是以此为目的的,虽然可以使货币暂时流入本国,但终究是枉费心机,货币会以各种方式流出去。对外贸易,其真正的的目的和价值:国王的大量收入,商品的供应,土地的改进,海员的培养,财富的来源,战争的命脉等等。本书仍认为金银是唯一的财富和保持贸易顺差是增进财富的唯一手段,是其区别于重农主义的关键。重农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使人们对财富和经济发展有了更加深刻的思考。
杜尔哥《关于财富的形成和分配的考察》是重农主义的代表作品。作者从土地开始探索财富的形成,从而继续探讨各个阶级的形成以及财富在各个阶级的分配。作者首先分析了土地产品的不同和人类需求的不同而造成的劳动分工和产品相互交换,从而每个人可以通过交换而没必要自己亲自生产就能获得自己的各种需求。农夫的劳动是财富的原动力,在分工的基础上形成了农民和工人的两个阶级。由于土地逐渐有了主人,使得土地继续分成了土地所有者和土地耕种者三个阶级,由此分成了土地所有者、工匠和土地耕种者三个阶级。既而两个劳动阶级工匠和土地耕种者又分为不生产阶级和生产阶级。
土地所有者依据五种方法来获得收入,各种收入方法不一,各有特点,由于交换不断上的发展产生了商业,各种商品的价值之间进行相互衡量。由于金银便利的特点,使其成为衡量各种商品的一般等价物。货币的使用促进了买者和卖者的区分,也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商业的繁荣。货币的积累起源于人类对大自然物质的积累,从而为农业的发展积累了第一桶金,而农业的发展又为工业提供了积累,从而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货币所有者发现依靠货币的借贷所产生的利息即可获得收入,而其中只是资本的五种不同的方法之一,利息由借贷双方的供求关系来决定。运用资本的不同方法产生了不同的收入效应,由此对资本用作何种用途是需要考虑的。虽然货币是储蓄的直接目的,但资本大部分是以动产的形成而存在的。
作者通过对土地、工业、商业起源的分析,指出了土地是财富的根源,同时系统分析了货币的产生、资本的运用以及利息的起源。作者以系统的论述说明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一切的发展看似偶然,但又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自然而产生的必然。把握经济的本质,分析社会内部各个方面如何来运转和演化是对人类文明有重大的促进作用。
《国富论》是古典经济学的开山之作,使经济学成为一个系统的学科出现。本书论述了一国经济发展和财富分配的各种要素,分五篇来进行介绍。第一篇主要介绍了生产力的改进和财富如何在各阶级分配,第二篇讨论资本的积累及性质,第三篇讨论各国实行的各种政策,第四篇讲述各种学说的不同影响,前四篇着重于说明人民收入的构成及国民每年的消费的性质,而第五篇则讲述君主或国家的收入。全书涉及国民和君主的各个方面,探索财富的形成和分配,是经济学研究的开端。
第一篇主要论述劳动生产力增进的原因,以及如何有序的分配给各个阶级。由于人人可以通过把自己消费不了的劳动生产物换的自己所需的别人劳动生产物的剩余部分,而没必要自己生产需要的每一件产品,从而各个人依据自己的优势来进行生产,从而形成了分工。分工因专业和减少两种工作之间转化的的时间而提高了效率,从而增加了劳动生产力。分工因交换而产生,所以分工的程度要取决于市场广狭的限制。分工一旦完成,每个人通过交换而得到自己需要的物品,在其发展过程中,货币逐渐成为了交换的媒介,使得通过货币这个媒介,一切货物都能进行买卖,都能相互交换。商品之所以能够进行交换,是应为交换物品支付的劳动量是一样的,所以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价值的真实尺度。斯密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劳动价值论。斯密认为工资、利润和地租是一切收入和一切可交换价值的三个根本源泉,一切收入归根到底都是来源于这三种收入中的一个。就劳动工资而言,斯密认为,使工资增高的,不是庞大的现有国民财富,而是不断增加的国民财富,因此最高工资不是出现在最富的国家,而是出现在变得富裕的国家。如北美虽然没有英格兰那么富裕,但是比英格兰更加繁荣。人民的最幸福不是出现的社会绝顶富裕的时候,而是出现在社会处于进步状态并日益富裕的时候。如此看来,中国现在社会处于经济发展最快的时候,我们的生活水平也明显得到了提高,这对斯密的论述也是一个论证。资本利润的增减,与劳动工资的增减,同样取决于社会财富的增减。但财富的状态对两者的影响却不相同。资本的增加,提高了工资,因而倾向于减低利润。在同一行业中,如何有许多富商投下资本,他们相互竞争,自然倾向于减低利润。财富迅速增进的国家,可在许多商品的价格上,以低的利润弥补的劳动工资,这样他们的商品就能与繁荣程度较低而劳动工资较低的邻国的商品以同样的低廉的价格出售。工资表现为不均等一是起因于职业本身性质的不均等,二是起因于欧洲政策的不均等。使劳动工资各不相同的五种情况(一、职业本身有愉快与不愉快;二是职业学习有难有易;三是工作有安定与不安定,四是职业所担负的责任有轻有重,五是成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只要两种影响到资本利润,就是工作是愉快还是不愉快,是安全还是危险。同时,欧洲实行同业组合的排外特权,是欧洲限制职业人数的主要手段。通过限制职业的自由流动和职业人数,造成了工资的不均等。从而自然的因素和政策的因素形成了现实中的工资不平等。
第二篇主要讲述资财的性质及其储蓄和用途。斯密认为一个人的资财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用于取得收入的资本,一部分是用于消费。而资本又有两种使用方法,一是用来生产制造物品,然后卖出去取得利润;一是用来改良土地或购买工具。斯密指出,一个国家的总资财,可以自然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用于目前消费的,其特征是不提供收入或利润;第二部分是固定资本(工具、建筑物、改良土地的工程、人的有用才能),其特征是不必经过流通,不必更换主人,即可提供收入或利润;第三部分是流动资本(货币、用于出售的食物、房屋等的材料、在商人手中的制成品),其特征是要靠流通、要靠更换主人而提供收入。固定资本都是由流动资本变成的,并且要不断地由流动资本来补充。没有流动资本,固定资本不能提供任何收入。而流动资本也需要不断的补充,这种补充主要来自于土地产物、矿山产物、渔业产物,这三个资源不断供给食料和材料。而制造商每年消费的食品和材料,由农民年年为之补充;农民每年消费的工业品,由制造商年年为之补充。可见,正是相互补充把保证了经济的有序运转。而固定资本的目标,在于增加劳动生产力,换言之,再于使同一数目的工人能够完成多得多的工作。同时斯密指出,构成社会收入的,绝不是金块;(这一点正好和重商主义相反)。社会上所有的金块,其数量比它的价值要小的多。构成社会收入的,实是购买力,是那些辗转在各个人手中流通的金块陆续购得的货物。这点有力地反驳了重商主义把金银当做财富的观点。
斯密将劳动区分为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指出加在物上能增加物的价值的劳动是生产性劳动,不能增加物的价值的劳动是非生产性劳动。用于维持非生产性人手的部分愈大,用于维持生产性的人手部分就越少,从而次年的生产性物就越少。可见,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的人口比例是影响一国的年产物的。而地租和利润,无论在任何地方都是非生产性劳动者生活所依赖的主要来源。可见,生产性的劳动者主要依赖工资。保障劳动者的工资对促进一国生产将会产生重大的影响。而食利阶层只是社会的寄生虫。资本的增减,会增减一国土地和劳动的年产物的交换价值,增减一国人民党的真实财富和收入。而资本增加的直接原因是节约而不是勤劳。节俭可以增加维持劳动者的资金,从而增加生产性劳动者的人数。由此可见,节俭对一国资本积累和提高生产性的重要性。对于增加一国土地和劳动的年产物价值,斯密认为只有两个方法:一是增加生产性的劳动者数目,二是增进受雇佣劳动者的生产力。很明显的是,要增进生产性的劳动者数目,必须增加资本,要增加同受雇劳动者的生产力,唯有增加那便利劳动、缩减劳动的机械和工具。由此可见增加资本的重要性。而节俭能够有效的增加资本,这就需要我们减少不必要的消费。同时斯密还指出了资本的四种不同的用途对生产物的影响。
第四篇讲述政治经济学体系,就重商主义、重农主义中出现的一些错误进行了有力的反驳。斯密认为一国政府应该注意贸易差额,而不是关注金银的输出,应该把贸易差额看做能引起国内金银量增加的唯一原因。他提出了除了购买货币,货物还有很多其他的用途;除了购买货物,货币就一无所用的观点。从而与重商主义把金银看做财富相区别。斯密在此提出了自由贸易的主要,认为只要发挥市场的作用就可以自动保持经济的运转。这个观点影响了经济学几百年的争论和发展。同时提出了绝对贸易优势,认为一国人民为了他们自身的利益,应当集中全部精力使用比邻国处于某种有利的地位,生产某种物品,同时与别国处于绝对优势地位的物品相交换,从而获得共同发展。这是斯密自由贸易的核心观点,对后期的自由贸易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论述了退税、奖励金、通商条约、殖民地对对外贸易的影响。
斯密的重要作用在于将经济学进行了系统的介绍,他提出的劳动价值量、地租理论、自由贸易思想、市场的作用、一国经济发展的因素、公债等对后面的经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思想成为一国发展重要的参考依据,这也是经济学著作的实质意义所在。
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是古典经济学继斯密之后的又一巨作。李嘉图分析了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及各种赋税的作用及影响。李嘉图和斯密一样,同样支持劳动价值论,认为生产多耗费的劳动量决定商品的价值。他认为有用商品的交换价值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稀少性,一个是生产所必要的劳动量。同时认为,在固定工资占重要地位的制造业的生产物价值,会因工资的上升而相对跌落,流动资本占最要地位的生产物价值,会因工资的上升而相对提高。同时提醒要注意在讨论商品交换价值与价格的时候,要注意区别两种变动,一种是商品本身的变动,另一种是因为交换媒介(货币)的变动而引起的变动。这是其价值论,由此可见,其价值论和斯密的价值论大致相同。
其地租论比斯密更进一步。斯密认为地租水平与土地的肥沃程度和地理位置相关,同时区分了总能提供地租的土地生产物(谷物、牧草、马铃薯)、时而提供时而不提供地租的土地生产物(衣服、皮、煤、木柴),从而分析了土地生产物对地租的影响。李嘉图更加深刻分析了地租的起源和影响地租的因素。他认为正是由于土地的数量有限且其质地又不均一,随着人口的增加,品质较差的土地也取得了耕种,所以当有地租报酬。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第二等土地取得而耕种,第一等土地的地租即立即开始,而地租额取决于着两等土地品质之差。所以,正是因为土地的各品质有差别和数量有限,所以才对优等土地支付必有的地租。如果对第一二三等土地征收相同的地租,那么耕种的人只会投资第一等土地,而不第二三等土地进行投资。在此基础上,他得出了关于地租的几点结论:一、由于土地的肥力和位置不同,等量资本和等量劳动所生产出来的农产品是不同的。二、农产品的价格决定于劣等土地耗费的劳动量。第三、农产品的价格使耕种优等土地和中等土地的等量资本除足以弥补生产成本和平均利润外,还有一个超额利润。由于农业资本家展开竞争,竟相向地主租种土地,这个超额利润就必然转化为地租,而归地主所有。
其工资论,李嘉图认为劳动的市场价格围绕自然价格上下波动,劳动的自然价格是指维持劳动者自身及其族类所必要的价格,而劳动的自然价格是指依供求比例的自然作用,实际付给劳动者的价格。同时他认为工资的涨落不外两个原因:一是劳动的供给与需求;二是劳动者消费品的价格。当劳动需要增加较快于劳动供给时,工资上涨。当一国面临人口压迫生活资料时,要么减少人口,要么加速资本积累。实行第二种政策当推上策,由此一切阶级的生活,都可改善。同时随着社会的进步。工业制成品的价格总是下降的,而农产品的价格却总是在上升,最后它们的相对价值会产生一种不相称的状况,以致在富裕的国家一个劳动者只要用一小部分食物就能满足其需求。同时认为济贫法鼓励了不节俭。
其利润论主要认为利润取决于工资的高低,工资取决于必须品的价格,而必需品的价格主要依赖于食物价格,因为所有其他的必需品的增长都是无限的。利润的总趋势是下降的,因为在社会的进步和财富的增长中,必需品的增加量是通过牺牲越多的劳动而获得的,不过生产必需品所用的机器改进和农业科学的进步阻挡了利润的下降。工资上涨的原因是因为随着资本的增加,雇佣劳动者的人数增加,并且每个劳动者都要得到更多的货币工资。李嘉图认为在任何国家的任何时期,利润都取决于无需支付地租的土地上用不支付地租的资本为劳动者提供生活必需品所需的劳动量。因此,积累的情况因国而异,主要取决于土地的肥沃程度。他证明了工资的上涨不会提高商品的价格,但是会降低利润。
关于对外贸易,李嘉图首先提出了比较优势原理贸易,认为一国在对外贸易中生产相对于他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会使两国在贸易中获得共赢。这比亚当斯密的绝对贸易更进一步。斯密提倡自由贸易政策,认为一国应应给生产本国在一个方面比他国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这样在对外贸易中双方通过贸易才能共同
受益。同时李嘉图认为对外贸易的扩张尽管会极大地有助于增加个国家的商品总量和享用品数量,但是它不会直接增加一个国家的价值总量。同时,他认为劳动分工更加合理、机器的发明、道路和运河的修建、商品的制造和运输方面的节省等各种手段,都不能提高利润率。这些是影响价格的因素,对消费者极为有利。因为它们使消费者用同样的劳动创造的产品价值交换到更对的使用改进手段而生产出来的商品。但无论如何,它们对利润没有任何影响。另一方面,劳动工资的每次下降都提高了利润,但对商品的价格没有影响。一种情况是有利于各阶级的,因为各阶级都是消费者;而另一种情况只有利于生产者,他们的收益增加,一切商品的价格依旧不变。由此可见,利润、工资、商品价格之间的关系:工资降低—价格不变—利润上升—有利于生产者不利于消费者;价格下降(消费品价格下降,即使工资下降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会下降)—利润不变—有利于全社会。因此,应该努力发现降低价格的手段,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对于生产者的利润,要在可控的范围内,否则人们的工资下降会引起人们的生活水平下降。
其赋税论,李嘉图认为赋税是一个国家土地和劳动产品中由政府支配的部分,它最终是从该国的资本或收入中支出的。而资本可由增加或减少生产性消费而增加。他认为一切税收都减弱了积累能力。税收不是落在资本上就是落在收入上。如果税收落在资本上,它必然会相应地减少决定该国生产规模的资金。如果落在收入上,它或者减少积累,过着迫使纳税者相应地减少以前所需的生活必须品和奢侈品的非生产性消费,以便把税款节省下来。但税收的巨大危害不在于征收对象的选择,而在于其总体效果的发挥。他认为由于税收的持续或政府的开支增加,除非人们能按比例地增加资本和收入,否则他们常年的享用品必然会下降。政府决不能使这种税不可避免的落在资本上,因为这样会损害维持劳动的资金,结果会削弱该国未来的生产能力。同时,李嘉图认为对各种财产转移(如遗产税)进行征税,只要他减少该财产的资本价值,就往往会减少用于维持劳动的基金,这些税多多少少是有些不经济的,它只增加了君主的收入,以人民的资本为代价维持的是君主这些非生产性的劳动者,而没有维持人民这些生产性的劳动者。(问:难道君主就只用来自己消费吗?有没有可能用于生产性消费,这个当代的税收不太一致吧?当代国家财政通过税收可以用于积累和消费,其生产性程度取决于生产与积累的程度。)
前八章通过论述价值、地租、工资、利润、对外贸易、赋税阐述了李嘉图的基本思想,之后本书有对农产品税、地租税、什一税、土地税、黄金税、房屋税、利润税、工资税、济贫税、出口补贴等进行了一一论述,其中心仍然是围绕着前八章的思想展开的。李嘉图这本书有点晦涩难懂,阐述的一些观点不是太清晰,需要认真去琢磨才能理解。同时,对比其与斯密的相同与不同之处,有助于更加深刻理解这本书的思想。
马尔萨斯的《人口原理》开启了人口学研究的先河,其革命性的观点在后期引起了巨大的争论和批评,但其伟大之处恰恰就在于此,把自己当成一个火把来引发火药桶,却开启了一个新的窗口的发展,文明的发展正是在这些争议和批判的扬弃中走向了辉煌。
马尔萨认为人口的发展必定要超过生活资料的发展,因为其认为人口是以几何级数增加的,而生活资料却是以算数级数增加的,所以人口的增殖力无限大于土地为人类生产生活资料的能力。作者形成了两个前提:生活资料是不可或缺的,两性间的情欲是不可避免的。和三个命题:没有生活资料人口便无法增加,只要有生活资料人口便会增加,占有优势的人口增殖若不产生贫困和罪恶便无法抑制。提出了两种抑制:预防性抑制和现实的抑制,从而使得人口的增长和生活资料的增长保持一致。现代人对未来的担忧,大大抑制了人们生儿育女的愿望,预防性抑制对社会各个阶层都有影响,而现实的抑制则主要对社会底层人民起作用。不过,现代人们生儿育女的观念和人们的受教育程度相关,从而使人口的影响因素更加复杂。他认为这个人口规律是适合一切国家的必然法则。由此,马尔萨斯得出了几个结论:(一)失业和贫穷是人口规律的自然结果,是人类无法避免的命运,平等社会,财产公有制只是一种幻想;(二)私有制是有人口自然规律支配而产生的是不可消灭的,是保持人口增长与生活资料增长之间平衡的最有效和最好的制度;在人口规律的支配下,工人的工资水平将随人口的速度的高低而变动;(三)济贫法是毫无意义的,通过济贫,人们的生活得到改善,消费资料不足(肉类)不足使价格上涨,导致穷人仍然无法购买。同时认为济贫会使每个人产生幻觉,认为自己比较富有,能够不劳动就能享受闲暇时光,而这只会是下层人民更加贫穷;同时会造成下层人民的人口增加,更加加大贫穷,因此坚决反对济贫法。由此可以看出,马尔萨斯的人口论是为资产阶级来辩护的,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马尔萨斯对于两个级数的假设缺乏科学依据和资料支撑,因此其得出的结论也必然是不充分的。人口两百年的历史发展其实已经宣告了马尔萨斯人口论的破产,但是他提出对于人口增长所带来的危害促进了人们对人口问题的思考,在这点上,他无疑是人口问题发展史上不得不浓墨重彩的研究对象之一。
个人认为,还有一点,就是在人口与生活资料方面存在一个合适的比例或者说是度,当人口发展不足这个度时会不利于社会的进步,而超过这个度时又会阻碍社会的进步。如何评价一个国家的生产资料总额与人口容量之间的联系,显得十分重要。其两种人口抑制方法:贫困及罪恶,也遭到了我们人口专家马寅初先生的反对,马寅初在《新人口论》提出了对当时人口发展的建议和对马尔萨斯的反驳,为我国后来的人口政策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依据。
同时作者在后文认为,农产品生产对整个社会有益,而制造业生产往往只对一部分人(富人)有益。
问:古典作家往往强调对农产品的重视,而现代社会往往强调工业和服务业,为什么?
西斯蒙第的《政治经济学新原理》—论财富同人口的关系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对前人有了一定的突破,他认识到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实质,分析了剩余价值产生的萌芽,指出了资本主义存在的生产过剩危机,这一点无疑是伟大的。
他认为财富有三个条件:劳动(如空气不是财富),有用(没有用的东西肯定不是财富),可保持(音乐等不能保持故不是财富)。同时他认为财富有三种源泉,第一个事土地,第二个是资本,第三个是劳动。从而财富在不同的阶级进行分配。(这一点和斯密相似)。他指出生产的物品得到消费之后,生产者获得了利润,然后分配给劳动者工资,从而利润和工资构成收入。收入用于消费从而实现了生产的物品的价值,利润获得的剩余资本用于生产,从而进一步扩大再生产。(即生产、收入和消费之间的关系)。关于谷物贸易,他特别指出谷物制度关系着地主、农民、农场主、雇工的利益,如果谷物较低,农场主将减少利润,而雇工又将减少工资,所以找到合算的价格最重要。他特别的指出各工厂主竞相追逐利益而提高劳动生产力,机器代替劳动使得工人失业而丧失工资,从而减少了自身的需求,虽然物价下降了但工人工资遭受了更大的损失,工人的状况变差了。(这点对前人来说是进步,认识到了资本主义生产存在的不足)。关于税收,他指出消费税是一种不平等的税。其征收的物品种类往往有利于富人而不利于穷人。征收消费税一是难以区分这些税最终究竟是否是由消费承担,二是容易使消费者减少,从而不利于生产。认为征收消费税会使物价上涨,不利于低工资人员生存,而工厂主、商人为了利益进一步提高物价,使得本国产品难以出口,陷入贫穷。(很明显,西斯蒙第是站在小资产阶级的角度看问题的)
其其他观点和前人差不多,不再一一论述。他虽认识到资本主义生产过剩的危机,但是没有发现解决这个危机的力量在哪里,这一点,只要马克思认识到了。
李斯特的《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已独特的视角阐述了自己的思想,本书以围绕“财富生产力比财富本身更重要”展开论述,例如西班牙与葡萄牙,虽然拥有大量的金银财富,但其生产财富的能力远远落后于英国,以至于其国家实力最后远远落后于英国。李斯特认为一个国家应该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提高本国的生产力,在此基础上在进行出口,才能保证本国立于不败之地。由此形成了其发展本国经济应该经历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对先进的国家实行自由贸易政策,以此作为本国摆脱原始状态和促进农业发展的手段;第二阶段,采取贸易保护主义,促进国内制造业、渔业和国外贸易的发展;最后一个阶段,在财富和力量达到最高程度后,在逐渐转向自由贸易政策,与国外进行毫无限制的竞争,以进一步提高本国的经济。很明显,李斯特的思想在促进德国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其认为斯密等研究价值论不能对一国发展提出切实的发展,而只要提高一国的生产能力才能提高经济发展水平。认为一国应该进口农产品而出口制成品,从而赚取剪刀差。其思想其实与后来的经济发展模式:进口—国内生产—出口型相似,中国改革开放来走的也是这条路,可见其思想对经济的实际指导意义。
同时,本文指出一个国家的统一,人民的精神风貌和国家的地理位置对经济的重要影响。其以英国为例,论述了英国法制(陪审团制度)、贵族体制(只能一人拥有爵位)、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的海岛优势)、非生产性消费(刺激制造商加倍努力改进生产技术)、移民对英国社会的影响,综合促进了英国社会的发展。可见,一个社会的发展与经济、政治、文化、自然因素等是密切相关的。就学习他国而言,有的是可以借鉴别国的,例如法制、政策,有的如地理位置、人文习惯、国民品质是很难借鉴的。一国的发展更应该立足于本国,发现本国中的促进因素,发挥其作用。
本文还指出,如法律,音乐,医生等虽然不能创造财富,但是却能创造财富生产能力,这比财富本身更为重要。所以,我们不仅创造财富,更要保障和提高创造财富生产能力的能力。这将对一国经济有重大作用。
《资本论》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剩余价值的产生,第一卷主要论述了商品,货币,资本以及绝地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工资掩盖了剩余价值的剥削,资本积累及其一般规律,揭露了资本家对工人赤裸裸的剥削,以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自我强化剥夺和自我为自身创造挖掘坟墓的过程。
第一篇主要讲述商品与货币。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具有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二重性。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交换按照一个内在的标准来交换,这个内在的标准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价值。商品必须既有价值又有使用价值,且用于交换。如空气等、农民自己吃的东西就不是商品。商品交换经过了偶然的交换、扩大的交换价值形态、一般的价值形态,最后形成了货币形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从此,人人把商品卖出换成货币,再用货币购买自己喜欢的商品。货天然具有质地均匀,便于携带,易于分割的特点,所以当作了天然的货币。货币具有五种职能,发挥着其作用。由于货币作为交换媒介只是一时即消的,货币迅速地从一个人手中转到另一个人手中,所以单有货币符号即足以,这时货币的功能已吸收了它的物质存在,由此产生了纸币,由国家强制力作为后盾。货币贮藏及金银首饰充当着巨大的蓄水池功能,调节着现实中的货币流通。
第二篇主要讲述货币到资本的转化。商品流通的直接形式是商品——货币——商品,但是还有一个形式货币——商品——货币,而第二个货币和第一个货币在量上是不一样的,是一个增加了的额,这个增加的额就是剩余价值。这就是资本主义总公式。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不能由流通领域产生,由不能不由流通领域产生,这就是资本主义总公式的矛盾:因为如果是等价物交换,是不会有剩余价值的;如果不是等价物交换,价值总额是不变的,只不过是分配的变换,所以也不会有剩余价值的产生,所以资本不能由流通领域产生;但是在流通领域之外,不和其他商品所有者接触,商品生产者不可能使价值增殖,所以资本又必须在流通领域中产生。资本必须在流通中同时又不在流通中发生,这就是资本总公式的矛盾。而劳动力这种独特的物品成为商品使得资本发生了价值增殖。劳动力独特就在于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他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从而发生价值增殖。劳动力成为商品有两个前提,一是劳动者成为拥有人身自由的劳动者,可以自由地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二是劳动者自由的一无所有,除了出卖他本身的劳动力之外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出售,只能靠出卖劳动力来维持自己的生活。由于资本家支付的只是劳动力的价值,即工人维持自身生活的生活资料,而不是支付劳动力创造的价值,这个差额即是资本家要获得的剩余价值。
第三篇主要论述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指通过延长劳动时间来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由于工作日是一个可变的量,故资本家常常通过延长工作日来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是有可变资本生产出来的。资本家通过延长工作日(换班制度)、提高剥削程度或增加可变资本(劳动力)来提高剩余价值量。由此引出三个定理,资本家正是依靠这三个定理对工人进行剥削的。
第四篇讲述相对价值的生产。相对价值生产需要通过提高劳动生产力来实现,相对剩余价值和劳动生产力成正比例。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从而生产劳动力的价值减少,必要劳动时间缩短,而剩余劳动时间延长,资本主义生产提高劳动生产 力不是为了缩短工作日,而是为了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工作日即使不变,剩余劳动时间也延长了,从而剩余价值提高了。同时通过分析协作、分工与手工制造业、机器与大工业进一步论述了资本家通过其提高了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协作提高了劳动生产力,更加重了对工人的剥削,使工人之间相互竞争,提高了工人生产剩余价值的能力。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的生产力,从而一定量的劳动力生产出更多的物品,增加了资本家的剩余价值量。机器大工业的发展更加加重了对工人的剥削。机器的使用使劳动操作简单化,从而资本家使用妇女和儿童进行劳动排斥了成年男子,因为对妇女和儿童的支付比成年男子少。所以资本家借此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可以说机器减少了人力,加强了对儿童和妇女的剥削,排斥了成年男子的工作,提高了剩余价值量。
第五篇讲述绝对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对前两篇的综合。剩余价值的生产与劳动日、劳动强度和劳动生产力相关,从而分析其三个因素的各种组合对剩余价值量的影响。
第六篇主要讲述了工资掩盖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事实。资本家支付给劳动力的只是劳动力的价值,而非劳动的价值。而工资掩盖了这个实质。好像资本家支付的是劳动的价值。资本家只是关注劳动力的价格和劳动力功能所创造的价值之间的差额,是不会支付劳动的价值的,否则剩余价值将消失。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不过是资本家付给工人工资的两种方式,其实质是一致的。计件工资不过是计时工资的转化,但是计件工资比计时工资更加加重了剥削:一是计件工资要求制成品合乎一定的质量,因此成为资本家克扣工资的源泉;二是计件工资给资本家提供了一个测量劳动强度的依据,免去了资本家的监督。而计时工资不能保证工人不偷懒,因此需要加强监督才能保持效率。
第七篇主要讲资本的积累过程。资本积累即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剩余价值一部分用于个人消费,另一部分转化为资本,用于购买扩大生产规模所需追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前提条件,资本积累则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资本积累的目的是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其规律是资产阶级积累大量财富而无产阶级却变得更加贫穷。货币到资本的转化,使商品的所有权属于资本家而非属于劳动者。商品生产的所有权规律转化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同时,资本积累,也是资本主义关系的再生产。它一方面再生产资本家,另一方面再生产更多的雇佣劳动者,劳动力本来就是当做价值增殖的手段而被资本合并,而不能同资本分离。劳动力再生产,实际是资本本身再生产的一个要素,所以,资本积累就是无产阶级的增加。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是:当资本有机构成不变时,对劳动力的需要随积累而增加;在积累过程中,可变资本部分相对减少;形成相对过剩人口和产业后备军。资本主义有机构成不断呈下降趋势,从而机器排斥劳动力,造成相对过剩人口逐渐增加。过剩人口提供产业后备军,促使着资本随意的扩张和收缩,促进了资本以更加无成本的放肆地积累。同时,过剩人口形成使得在业劳动者和失业劳动者之间的竞争加大,从而加强了劳动强度,更加使自己掌握在资本家手中,更加成为资本价值增殖的手段。资本主义原始积累首先表现为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必须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大批自由且没有生产资料的劳动者(通过圈地运动);二是货币积累在一方手中(通过殖民掠夺、海盗掠夺、奴隶贸易、公债、国家信用制度)。
第一卷详细论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剥削过程。通过支付给劳动者劳动力的价值而活动剩余价值。在此基础上,通过延长工作日的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强劳动强度的方式获得相对剩余价值。同时,协作、分工和机器大工业更加加重了剥削,计件工资更加加重了对工人的剥削。工资的形式掩盖了这一切,资本积累和有机构成的不断下降造成了相对失业人口,从而形成了更大的剥削。资本愈是加重剥削,劳动者生活就愈是贫穷,从而劳动者就愈需更加拼命的劳动来维持自己的生活,从而就为资本家生产了更多的剩余价值,从而资本愈大更加加重对劳动者剥削,如此循环。从而创造出更多的失业人口。所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一方面是自我强化剥削而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一方面生产出更多的失业人口而为自己挖掘了坟墓。
综述:古典经济学在一脉相承和批判中得到了发展,其中的论点有精华的部分,有糟粕的部分。有些观点在我们现在看来是可笑的或荒谬的,可是却是那个时代实实在在的观点。重要的不是观点的正确还是错误,而是我们要理清脉络,看看经济学的发展轨迹,是怎么的一步步从单一走向百家齐放的。解释经济现象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背后有很多的相关因素和前提条件,我们可以看到经济学家针对同样的一个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而每个观点都是自己的论据。重要的是看看大家们是怎么来论述这个问题的,经济学又是怎样在继承和扬弃中得到发展的。只要把握住了理解了过去,才能更好地把握未来。古典经济学主要围绕着资本、货币、利润、工资、地租、赋税、收入等来展开,以前我一直觉得研究这些有用吗?和现代的社会研究的问题根本没着便,逐渐明白了这才是经济学的原点个根本,只要慢慢理解了原点,从能把握住现在的经济命脉。对于古典各家的思想,由于阅历有限,还不能将其综合起来讲,今后看书到一定程度后一定好好梳理下,看看各家的异同与彼此如何来论战的。
读书感想:
暑假读书进入了状态,能够耐着性子读下去了。刚开始读古典经济学的时候有点不适应,有的观点觉得书的阐述的不够清晰明了,没能理解透作者到底在怎么论述的。读到后面发现经济学基本上也是前后联系的,后人的观点好多是对前人的继承和发展,从而也更加加深了对前人的理解。对于读书中存在的问题,觉得自己在读书总结中存在不足,以后要改正这一点。读书中发现对于总结最好是一天一总结或一章一总结,我刚开始有的书是看完后再总结,发现忘的内容也不少。同时对于文中观点有自己的看法或灵感一定要记录下来,每本书看完后要对全书的脉络总结一下,分析下作者论述了什么问题,是怎么来论述的以及其创新点在哪里。要宏观把握,微观思考,理清思路。还有就是对于和大家读同一样的书,一定要多交流。那次和大家交流资本论突然就明白了一些问题,打通了思路。在以后的读书过程中,努力修正自己的不足,把书认认真真读好。[ 此贴被王春凯在2016-06-12 12:39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