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活着》
语文老师在课堂上推荐的一部小说,他是一个很有历史感的老师,每次听课都有不一样的收获和探索欲。这本小说看完差不多一个晚自习的时间。作者的自序有一句:以为真正的作家永远只为内心写作~~他的使命不是发泄揭露或控诉,而是展示高尚。我想这部小说就该是他的理想了。福贵的一生是命运的不可思议的转折,丢了身价保了性命。拥有过所有却一点点失去最后只剩自己和那样同样老朽的牛。也许在外人看来这样的活着是一个难言的苦痛,但作者要表达的不是怎样活,富贵也没有他活着的哲学。就像余华的日文版的序“生活是一个人对自己经历的感受,而幸存往往是旁观者的看法。”
贺拉斯说:人的幸福要等到最后,在他生前和葬礼前,无人有权利说他幸福。
我想最精辟的概括就是“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伴随下活着。”
我不能对这样一部沉重的作品评什么,我也不能领会到底是大麻木还是大彻悟才能走下去这样的生活。只能说,忍,确实是中国独有的生存哲学。
它是稳定的基石,也是麻木的毒瘤。
《这个世界会好吗》------
之前他们都谈过我就拿来看了。严格说当梁漱溟谈佛学什么的我确实不太懂,我只是在中间看到一些我一直向往的人生态度。
爱什么? 爱思考,爱用头脑。他一直坚持他是个思想家而非学问家,坦然承认自己国学底子不够深厚。他说没有什么所爱,坚持70年吃素。更加让人思考的是他说 这一生没有遗憾。他知道自己这一辈子要做的是什么,明确自己的目标在《人心与人生》。
一辈子最美满最幸福的日子? 都差不多,有忙有清闲,就这么一种区别。在回忆文革的日子也是那么一种不温不火的语气。
我想说可能什么学术熏陶之类的这本书我没读出很大的味道,一些关于佛学和儒家的观点有点不懂。但我很佩服他对自己的心性的掌控,无所挣扎无所怨,不期待不失望这样一种中庸祥和的心态,所以艾凯称他 最后的儒家。
他的谈话里提到一位伍庸伯先生,形容他 提得起,放得下,在他的生命里自主自如。
其实梁先生对自己的心性,也是自主自如。
那天听讲座,送了一本《人物周刊》。做的李泽厚,好像跟梁也颇有渊源。还没看完,期待从中发现新的东西。
另外,个人感觉在最后对于现代化的探讨中,艾凯的看法挺有见地。--如果社会总为效率服务,那么同质化会越来越高。中国会为现代化付出代价,中华的传统文化中的精气神被冲击会是无可争议的事实。但梁老的看法过于乐观,总认为中国人过了这么多年没有丢掉那些气质,会有更好的发展。不过事实看来,艾凯的看法更符合现在的状况。
梁老的一句话我很赞同:办法不再说服,在养成。就像丁建定老师说的,大学,是养成教育。我们在努力实践哈。
最后插一句,他有严重的传统男权主义,唉~~
Steve bruce-----《社会学的意识》
我真想说,看着有意思,看完没感觉。有点印象的就是他对马克思的阶级划分方法提出质疑。两极对立过于刻板。提出韦伯根据“市场形势”或人们对其劳动生活iode支配程度来形成阶级的概念。我还不能完全理解,问题也不在谁对谁错。对我的意义在于,我们一直在学的马克思奉为信仰的概念,还是能推敲质疑并且能提出理由这才是令人兴奋的。至于对不对再说吧,梁老也在书中对马克思关于总聊的排斥有质疑,说他”缺乏真正的宗教经验。”其实真正经历过宗教思想的信徒,才有权利决定有没有价值。当前中国缺乏宗教信仰,也与马克思主义的主流地位不无关系。但似乎太过盲目。不了解就急于排斥,这样太过浮躁粗暴。
其他的,额,各种概念。我写不出来。再看一遍也许就有想法了。
《l论语》
完整读比字句背诵更能加深理解。之前读过删节版再看完整版很多会有不一样的了解。的确,孔子讲礼,崇仁。不过认为品德修养可以代替学识的积累似乎有点过激(不知道是不是我解读错误),但他提倡的 先成人再学识 的确是影响深远的思想。有一句:君子不器(君子不能像器具一样满足一技一艺的养成。)我想当前我们高喊人文教育,因为工科技术在社会大行其道,高等教育只重技术而少学术的现状已经引起了关注。孔子在那时就提出“不器”不得不说深有见地。所以当初我认为我们如今的很多问题其实在先人的智慧里就有体现,越读越滋味。至于其中一些繁琐的东西什么等级礼节就不用管了。
值得慢慢读。随时可以拿起放下的。
就这样吧,下一步计划,真不好说。考试周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