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汇报
读书书目:
门格尔《国民经济学原理》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
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凡勃仑《有闲阶级论》
布罗代尔《资本主义的动力》
读书内容:
这次主要是把上个月读的古典主义与门格尔、马歇尔和凯恩斯相对比,总结经济学中供给和需求的关系、自由和干预的选择,来分析各经济学说在供求均衡和充分就业的理论假设下的继承与发展。经济学读到现在,古典主义和新古典主义都是在萨伊定律的基础上,认为不存在长期相对生产过剩和不存在长期的大规模失业,一方面,供给决定需求,提倡节约来增加储蓄、生产来增加财富;另一方面,认为总是存在供求平衡和充分就业,主张市场放任自由。但是最后凯恩斯批判了已有的理论模式,主张增加需求促进消费,主张政府干预取代市场自由。
古典主义:
斯密把价值分为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其中使用价值是指物满足人的需求的效用,交换价值是由劳动决定的商品的内在价值。在斯密看来,价值(交换价值)来源于劳动,国民财富源于劳动,他分析的生产问题。萨伊分析的价值其实是商品的使用价值,他把劳动生产和物品效用、供给和需求结合起来,供给决定需求,主张扩大财富生产来提高供给。他认为资本主义的问题主要是供给不足,即储蓄量不足和资本不足。之后的古典主义也都是强调生产和节省来增加资本,而且对生产的增加其实是没有限度的,因为在供给决定需求的情况下,总供给量与总需求量相等。萨伊认为每个生产者之所以从事生产活动,是为了直接消费该生产产品,或者通过交换来获得所需要的产品,这样供给决定其需求本身。而且在交换过程中货币只起到瞬间媒介的作用,本质上是以物易物,买与卖统一,总供给量等于总需求。李嘉图认为任何人要不是自己商品的消费者,就必然会成为他人商品的购买者和消费者。穆勒认为一切卖主必然是而且最终都是卖主。甚至新古典主义马歇尔也认为一个人的全部收入都用于购买劳务和商品。古典主义否认资本主义存在生产过剩的问题,在供求均衡的状态下市场总是处于充分就业状态,主张市场自由并通过充分竞争来追求利润最大化。
边际主义:
门格尔的创见是由劳动价值论转向效用价值论,他研究的重心从生产者身上转移到消费者身上,从生产的供给转移到需求的满足,从追求利润最大化转移到实现效用最大化。他把消费者假设成为一种理性经济人,把个人行为和物质原因的因果关系的知识作为财富增长的原因。他打破了古典主义劳动价值论,其价值决定原理是人们支配财货所得到的满足的意义,价值和价值尺度都是由主观认知决定的。但他没有超越萨伊充分就业的经济假设,还是在市场自由的前提下追求消费者效用最大化。效用最大化是一种理想状态,在消费过程中效用呈边际递减趋势,在生产过程中也根据需求将财富划分为不同的等级。而且,供求关系在门格尔经济学理论中也至关重要,他根据供求关系把财货区分为经济财货和非经济财货,经济财货有效用,还有价值,包括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但非经济财货只有效用,没有价值,所以也就没有使用价值。供求关系决定边际效用和价值,并直接影响到资本主义经济的生产和交换。
新古典主义:
门格尔研究人的欲望满足,马歇尔研究人的动机和阻力。门格尔和马歇尔研究的着眼点开始从宏观的经济变量转向微观的个体因素。马歇尔他折中了古典主义把人口当作生产和消费的影响因素和边际主义把个人行为当作经济价值的决定因素,认为经济学研究对象是财富和人。马歇尔也调和了古典学派的供给(生产费用)决定论和边际学派的效用(需求)决定论,形成均衡价格理论。
需求曲线递减和供给曲线递增的趋势相结合,相交于一点达到均衡价格。生产函数的关系完全由供求关系决定,而且供给和需求相互发生作用,在任意一个点上总是存在一个对应的均衡价格,在均衡价格那个点上市场中达到充分就业的状态,就业的供需、劳动量的供需等一切都会相等。马歇尔认为均衡价格是资本主义常规状态,没有稀缺性存在,经济波动立刻就恢复到均衡。在此,马歇尔继承了古典经济学的市场自由和充分就业理论,并发展了萨伊供给决定需求的理论。
在市场自由放任的基础上,通过主观心理上的边际需求,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和生产者追求利润最大化相结合,即需求和供给结合起来。马歇尔没有超越古典,他侧重于供给,强调生产而非消费者的效用,认为效用的满足取决于供给状态。他认为根本的问题还是在供给和生产上,主张用土地劳动资本组织要素来扩大生产,生产最大化是提供的财富(物资)多,消费者的选择性多则满足的可能性更大。
凯恩斯:
通过对比马歇尔和凯恩斯可以发现,凯恩斯认为均衡价格是一个理想状态,是暂时和偶然出现的,其正常状态是不充分状态。凯恩斯把特殊的均衡价格和充分状态发展成普遍性的非充分状态,追求的从不充分状态达到充分状态的循环过程,认为这个循环过程更具有经济学的现实性,也可以解释资本主义经济周期。凯恩斯认为,形成经济萧条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有效需求不足,所以社会无法实现充分就业。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有三个,边际消费倾向递减造成消费需求不足,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和货币的流动偏好造成投资需求不足,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所构成的总需求不足。凯恩斯认为三个原因是心理性规律需要通过政府的干预来克服,而且市场机制也不能自动达到充分就业的均衡,需要通过政府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增加总需求。因为政府发行财政赤字可以降低失业率,而货币政策对有效需求量的影响是通过利率的影响而产生的,正好对三个因素发挥反作用力。利率没有达到资本边际效率,会导致投资不足,投资和储蓄不相等,所以供给和需求不相等。他认为经济问题不是由于节约的储蓄量不足,而是有效需求不足,目的是增加需求而非供给;就业不充分的状态不是由于生产力不足,而是消费者的消费能力(购买力)不足,鼓励消费而非节俭。
凯恩斯通过分析供给和需求、生产和消费,他发现萨伊和马歇尔的理论是有问题的,他解决的是与需求和消费相关的就业问题。他批判供给决定需求,但强调需求对供给的作用力,但本身没有超越萨伊定律。他批判马歇尔的均衡理论,但没有完全否定均衡,只是认为均衡不是一种常态非而均衡才是,经济不断地处于非均衡到均衡的循环周期。他还批判古典主义充分就业理论,认为社会上总是存在非自愿性失业,否认市场自由,主张政府干预来增加有效需求化解经济危机。
马克思:
凯恩斯在批判古典主义充分就业理论不存在长期大规模失业和萨伊定律不存在长期相对生产过剩的观点上与马克思看法一致。但是凯恩斯否认自由的同时没有否认生产,对生产的认识仅限于供给不欠缺,他把解决问题的方式诉诸于需求。但马克思在否认自由的同时也批判生产问题,认为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与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根本性的,主张国家干预的同时还要变更生产方式,根本上革除资本主义的私有性。
读书总结:
1.下个月要再努力一倍。
2.抓紧时间读经济学,在有限的读书时间里多突破多积累。
3.培养经济学的关联性和想象力,这是我现在的困难所在。
读书汇报(2015.10.25至12.6)
托马斯·孟《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
威廉·配第《政治算术》
亚当·斯密《国富论》
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其赋税原理》
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
一、斯密:财富的增长
斯密用分工交换、价值价格和分配理论来分析财富的生产和国民经济系统的运作。他认为国富的源泉是劳动,增进劳动生产力的手段是分工,人们从事分工的原因是天生的交换倾向,而分工又扩大和保证了交换行为,产生作为交换媒介的货币。在拿货币与其他商品按比例进行交换时,货币只是名义尺度,斯密为了寻找更为稳定的内在尺度,探讨了价值问题,认为劳动是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劳动是商品的真实价格,货币是名义价格,斯密进而分析了商品的自然价格和市场价格。自然价格是足以支付生产、制造这种商品并将其运送至市场所使用的成本,即土地地租、劳动工资和资本利润。市场价格是商品实际出售的价格。斯密认为,市场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着中心价格上下波动,其中劳动的货币价格受到劳动需求和生活必需品价格的影响。分配给劳动者的劳动工资随着国民财富的增进而不断增加,与国民财富原有多少没有关系。资本利润的高低也是取决于社会财富,但资本的增加提高工资的结果会降低利润。地租作为使用土地的代价,是一种垄断价格,是商品价格减去工资、利润后的差额,所以地租和工资与利润在商品价格组成中是不一样的,地租是商品价格高的结果,而工资和利润是商品价格高的原因,随着国民财富的不断增进,地租将不断增加。斯密探讨了作为工资、利润和地租的自然价格,并对劳动、资本和土地等生产要素进行分析,论述其对财富的分配理论以及生产要素同国民财富增加的关系。斯密还提出了国民财富增加的方式,认为资本增加的直接原因是节省,提倡节俭来维持生产性劳动。还可以通过增加非生产性劳动和生产性劳动的比例来增加国民财富。斯密第一次提出“看不见的手”来调节市场经济,他认为个人的自私自利社会整体的利益相一致,倡导个人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主张政府不要插手具体的经济事务,“无形的手”会自动调节市场经济的弊端。同时,斯密还认为国家可以在世界市场的更大范围内得到更多资源,主张打破国内外的商业限制,进行国际贸易。
二、李嘉图:劳动价值理论和财富的分配
劳动价值理论:斯密认为商品的价值包括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李嘉图进一步分析,认为使用价值对于交换价值绝对重要,但不是交换价值的尺度,交换价值来自于稀缺性和劳动,商品的价值取决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确定了劳动决定价值的规律。李嘉图在斯密提出劳动决定商品内在价值的基础上,进一步确定为是社会必要劳动。由劳动决定的价值量在扣除工资以后就是利润,工资是否上涨不会影响价值量,但会引起利润的反方向变化。李嘉图批判斯密劳动价格上涨后其他一切商品价格也上涨的观点,只有固定资本比较少的商品随工资上涨而上涨,工资上涨和价格下降具有相容性。所有商品的相对价值都受到生产商品时所投入的相对劳动量的影响,而劳动是抽象的,难以衡量的,李嘉图用货币媒介表示不变的价值尺度,只是假设货币是一个不变的等量。货币作为媒介,不会影响价值和利润率。
分配理论:李嘉图认为劳动和资本投入到土地而生产出来的谷物,应分别归三个阶级所有,分给地主的是地租,分给资产阶级的是利润,分给工人阶级的是工资。地租:地租是为使用土地原有的和不可摧毁的土壤生产力而付给地主的部分土地产品,不与资本的利息和利润相混淆,土地改良和土地上的建筑物是支付给地主的资本报酬而非地租,只有从利润中拿出来支付使用原有土地的那部分才是地租。地租是投入在不同等级土地或者相同等级土地上等量劳动和等量资本所获得产品之间的差额。地租不是谷物和商品价格的组成部分,因为地租是价格的结果而非原因。工资:根据李嘉图的劳动价值理论,他把劳动当做一种商品,有其自然价格和市场价格,工资是劳动的价格。李嘉图运用劳动的市场价格围绕自然价格上下波动来分析工资的变动,工资涨落受到必需品的供求和劳动供求的影响。随着财富和人口的增加,地租和工资都有上涨的趋势,因为生产的增加必定伴随着新的劳动需求。李嘉图认为工资符合自由竞争的原则,批判《济贫法》。此外,李嘉图在工资理论的一大贡献是区分了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劳动者的货币工资上涨幅度小于生活必需品价格的上涨幅度,劳动者的生存境遇变得更为糟糕。李嘉图还提出了相对工资理论,分析工资在工资、地租和利润三种收入总和中的比例变化,来分析各阶级之间收入分配关系。利润:利润是商品价值扣除劳动工资的余额,并把利润作为剩余价值的基本形式,产品的劳动价值分解为工资和剩余价值。李嘉图认为利润大小取决于工资的高低,二者在商品价值中呈反比,随着社会的进步,出现利润率平均化的倾向和利润率下降的趋势,解决办法是机器和农业科学技术的改良。
李嘉图的货币理论是建立在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贵金属的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量决定的。货币是一种商品,由投入生产和运用至市场的劳动决定其内在价值,货币价值与耗费的劳动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货币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李嘉图提出了货币数量论,认为货币的价值取决于货币的数量,一个国家货币数量的增加,货币的价值就会下降,同时表现为黄金和其他商品价格的上涨。李嘉图分析了货币和商品交换时的比例关系,认为商品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商品价格变动是由商品价值和货币价值决定的,货币流通量与商品价格和货币价值两个因素相关。
根据李嘉图的劳动价值理论,李嘉图认为税收来自于劳动产品的价值,主要是资本和收入两个方面,税收会减少积累。赋税是一个国家的土地和劳动的产品中由政府支配的部分,最终由该国的资本或者总收入中支付,政府的开支是非生产性开支,而这种非生产性开支都来自于生产性劳动。所以税收应该尽量消减,以减轻人民的负担,李嘉图提倡“节流减赋”,税收的数量应控制在一国新增加的资本和收入中,以免侵蚀原有的资本。税收会对各阶级的收入和生产发展产生影响,主要体现在对资本主义生产的影响、对商品原来价格比例的影响、对产品供求的影响、资源配置的影响、工人就业机会和本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李嘉图和斯密都认为,地租是最合适的课税对象,因为地租只会影响地主,不会转嫁到其他消费阶级身上。
李嘉图也同斯密一样提出自由贸易和国际贸易的主张。他提出了比较成本学说,国际市场上的绝对成本优势有利于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是自由贸易理论的基础。对斯密提出的“各国都根据本国绝对有利的条件生产商品,进行国际交换”进行了反驳,李嘉图的比较成本优势原理是在斯密绝对成本差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关于资本积累:李嘉图认为资本就是生产资料,本身不会创造价值,但是可以转移自身价值到新产品中,根据资本的耐久程度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李嘉图认为资本积累有两种方式,增加收入和减少消费,资本积累积累的源泉是纯收入,而纯收入来自于利润,所以资本积累的真正源泉应该是利润。李嘉图认为财富增长也有两种方式,用更多的收入来维持生产性劳动和提高同等劳动量的生产率。李嘉图极力主张在“纯收入”中减少地租和赋税的份额,增加利润的份额,最后达到扩大积累,增加生产即增加财富的目的。
关于经济危机: 李嘉图接受萨伊定律,认为资本主义生产可以无限扩大,从而不存在普遍生产过剩的危机,局部的生产过剩可以通过市场竞争解决。而实际上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过程中,积累中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比重越来越大,用于形成劳动者消费资料的资金越来越少,则会产生生产过剩的危机。李嘉图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自然的、永恒的生产方式,没有揭示资本主义生产的固有矛盾。
三、穆勒:生产、分配和交换
穆勒在《政治经济学原理》不仅关注生产和分配,还提到了交换问题,在斯密和李嘉图的基础上,对财富的交换,特别是商品交换中的价值问题进行了分析。穆勒在生产、分配和交换中研究的政治经济学的静态均衡,如劳动、资本和土地三大生产要素,劳动者、资本家和地主三大分配阶级,工资、利润和地租之间的变量关系,供给、需求和交换价值之间的均衡调节。穆勒也分析了社会经济的动态发展,分析人口增长和资本增加对生产和交换产生的影响。
关于生产:
穆勒把生产要素分为劳动、自然力和资本。穆勒继承了萨伊关于生产创造效用的学说,认为劳动不是生产物品而是生产效用,由此应区分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可以在物质对象上创造效用,即可以增加物质财富的是生产性劳动。非生产性劳动也具备各种有用性,只是不能增加社会财富,反而因增加部分人的物质享受而消耗社会整体的物质财富。他在分析作为生产要素的劳动时,还把人自身当做劳动的对象,认为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是不可区分的,主张把思想作为社会生产劳动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穆勒认为资本来自于积累,但节省的结果是拿来消费,其中一部分用来交换工具和机器,一部分用来交换原材料,其余部分作为工资付给生产性劳动者,来满足其日常需要。节省和花费因为货币担当交易活动的媒介而让人看不到钱的最终去向,现象的实质是节省投入再生产并产出物质财富,花费意味着消耗物质产品。
资本在节省、消费、再生产的循环中积累起来,商品的供求关系可以影响资本的循环速度,资本的循环速度可以影响劳动者的雇佣数量,但商品需求不同于劳动需求,供求关系可以使得劳动者数量在一个部分减少另一个部分增加,但社会总量上没有变化。在关于资本和劳动的使用上,穆勒认为劳动需求取决于生产前的预付工资,而不是取决于对劳动产品的需求。穆勒在分析影响生产要素的生产效率的各种因素时,也提出了社会信任水平和安全感,以及劳动联合产生的大小规模生产和大小面积耕种等因素,给我的启发是穆勒重视政治经济学中文化的意义,还有就是和李嘉图一样在分析经济要素的变量关系时,总是把握总量上的平衡,总体可以消解部分,大范围可以调节小范围,我就在想,这些是否与他们主张市场经济自由主义的思想契合,还是这仅仅是我自己的主观感受,接着往下读经济学,慢慢就会懂。
穆勒在分析生产增长规律时,认为生产增加的规律取决于劳动、资本和土地三要素增加的规律。劳动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速度上都不会阻碍生产的增加,而且人口具有按几何比率均匀而迅速地增加的能力。资本积累的愿望不足会限制资本的增长从而限制生产增长。有限的土地数量及其有限的生产力是对生产的最终限制。穆勒提出土地生产力会随着投入的增加而减少,解决人口增加和土地生产力递减的矛盾,则需要开发更为贫瘠的土地,在原有土地上投入更多的劳动力,改进生产技术,以及在人口总量上降低平均份额。穆勒寻求国外解决办法是在限制人口的同时实行粮食进出口自由贸易,或者向外国移民。
关于分配:
穆勒根据劳动者、资本家和地主三大阶级所占有的生产要素来分配劳动产品,他认为所有制是分配的基础,竞争和习俗是分配的原则。他肯定劳动和资本的分配方式,认为劳动创造物质财富并积累成资本。但他也承认土地私有制存在的问题,主张通过影响竞争和习俗来影响分配从而实现对私有制的改良。工资取决于对劳动的需求和供给,即取决于资本和人口的相对数量。在工资分配问题上,穆勒提倡竞争的影响大于习俗,通过市场自由竞争机制来决定工资水平。在利润分配上,穆勒吸收了西尼尔的“节制论”并提出一种补偿性理论,利润是剩余产品的积累,是忍欲和节省的报酬。利息、保险费和管理工资三个部分分别是对资本家预付工资进行财富节省、承担投资风险、付出劳动和技能进行补偿性的报酬。在地租的分配上,地租是由超过已耕种最劣等土地的级差部分组成,地租由地主垄断而农民必须支付。穆勒提出了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农产品的质量会提高而价格会下降。
关于交换:
穆勒通过价值论、信用周期论和国际价值论来论述交换。他认为价值是由于产品具有效用和生产困难,是指交换价值,只有以竞争为机制的分配问题才与价值有关。在交换过程中,市场价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上下波动但又围着自然价值趋于平衡,所以交换时劳动产品的相对价值趋于稳定。穆勒不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由普遍的生产过剩引发的,而是周期性的信用危机。信用是生产手段的转移,可以使资本有效地用于生产,信用急剧地扩大或收缩可以引发商业恐慌。穆勒提出国际价值理论,并主张进出口贸易,一国生产超过需要的剩余部分可以放在国际市场交换比在本国生产成本更低的其他物品,并把进口所解放的劳动和资本投入生产出口,国际贸易可以增加世界上各种生产力的效率。进出口商品的国际价值不是取决于生产成本,而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穆勒主张在进出口均衡来调节分配和交换。
静态均衡和动态发展:
穆勒也分析了社会经济的动态发展,分析人口增长和资本增加对生产和交换产生的影响。马尔萨斯认为人口增加,劳动者生活需品价格上升,工资下降,资本家利润上升,更多的资本投入土地造成谷物地租和货币地租增加;斯密认为资本增加,劳动者生活必需品上涨,需要更多的劳动力而工资上涨,资本家利润下降。穆勒在马尔萨斯和李嘉图两个人的基础上提出折中主义观点,认为人口和资本增加会造成工资和地租增加,生产成本提高而利润下降。穆勒还提出不同行业利润均等化的一般倾向,随着社会的进步,资本积累增加而利润率不断下降,但经济的停滞不会影响到政府和人民。
论政府的影响:
斯密认为个人利益与社会总体利益是一致的,主张市场自由竞争自由贸易的经济政策。西斯蒙第认为追求个人利益违反社会上大多数人的利益,反对斯密的自由放任,主张国家干预。穆勒在自由放任和国家干预之间折中调和,认为尊重市场自由的前提下,把政府的必要性干预限制在小范围内。同时穆勒通过共产主义和私有制的对比,承认资本主义分配不均的弊端但私有制还有改良的可能,提出改良主义的经济政策思想,主张在工资制度、土地税、限制遗产税等方面减少分配不均。
读书感受:
接下来希望把经济学读懂读通、读出感觉。
读书汇报(2015.9.25至10.25)
读书书目:
《社会学主要思潮》、《现代社会学理论》、《当代社会学理论及其古典根源》、《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
读书总结:
1.涂尔干
涂尔干认为传统社会是建立在个体相似性基础上的机械团结,社会大于个人,一方面个人的位置可以相互取代,另一方面共同的集体意识和集体情感占据支配性地位。现代社会是建立在个人分化基础上的有机团结,个人产生于社会,一方面集体意识的强制力减少,另一方面个人可以有自主性行动。传统社会机械团结解体并向现代社会有机团结转变,在此过程中社会的物质密度和精神密度是社会分化的根源。在工业社会,个体异质性较高,劳动分工产生社会协作,劳动分工也使个性得到发展。涂尔干认为个人意识是现代社会的有机团结产生的,由于个体意识具有自主性,集体意识则需要具有强制力和吸引力。现代社会的主要问题是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个人消失于集体或者对集体缺乏依赖性都会产生社会的病态症状。涂尔干解决现代性问题的办法是,保持最低限度的集体意识,并运用职业团体来调和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在涂尔干的思想体系中,社会分工把个体独立构建成社会团结,集体道德把个人互动整合成社会团体,涂尔干想在社会中建立起一种道德规范,来实现社会秩序。在涂尔干看来社会是大于个人的,但社会的整合是建立在个人性的基础上。
2.韦伯
韦伯把社会行动当做分析对象,在韦伯看来,带有个体动机的社会行动在交往中形成社会关系,社会关系产生共同体的行动类型,进而形成具有组织规范的社会团体和社会秩序。韦伯分析了四种行动类型,目的理性、价值理性、情感性和传统性,其中目的理性和价值理性分别依据信念伦理和责任伦理,是韦伯所认同的社会行动。四种行动类型对应着三种正当性支配:法理型、卡理斯玛型和传统型。其中法理型支配是韦伯所推崇的,是遵从价值中立原则,不受情感和习惯所干扰的纯粹性支配,与理性法律、官僚制政治和资本主义经济相一致。
韦伯通过理性化来分析现代性,包括经济理性化、政治理性化、法律理性化和宗教理性化。其中经济理性化是指资本主义发展的计算性和企业组织,政治理性化是传统型支配向卡理斯玛型支配再向法理型支配的转变,建立起官僚主义科层制。法律理性化是指法律的实质理性向形式理性的转变。宗教理性化是指宗教与现世的紧张关系决定人们的经济和行为取向,新教禁欲主义具有引发资本主义的理性化。韦伯通过分析世界各地的宗教及其经济伦理,来论述西方文明的独特性。
在韦伯的思想体系中,理性化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祛魅过程,也是韦伯构建“社会行动—社会关系—社会团体—社会秩序”的概念工具。但韦伯也认为,现代性的问题是理性化牢笼,现代社会会成为官僚主义科层制和符合理性的组织。他通过理性化把行动和秩序、宗教和经济、社会和政治整合起来,最后富有客观性而丧失个性。韦伯解决现代性问题的办法是理想类型和价值中立,提倡“以学术为志业”和“以政治为志业”的行动选择,从而解放处于理性化牢笼的现代社会中的人。韦伯的思想是宏大而深刻的,但也有着现实关怀。
3.马克思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运行和演变,进而分析现代社会和个人。马克思认为,现代社会里专业化的人其一是只会某一种技能,其二是专一从事某种工作岗位。劳动分工产生了工业社会对个人的限制,把个人紧密纳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之中榨取最大剩余价值。劳动分工产生劳动异化,工具性代替人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被物与物之间的关系所取代,包括劳动者与劳动异化、劳动者与劳动资料异化、劳动者与劳动产品异化、劳动者与资本家异化、资本家与市场异化。马克思除了分析个人的异化,也分析了社会的异化,社会建立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到社会的主体性消失其中,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具有不可调和的矛盾,需要解放人性来去除异化。一方面在劳动中寻求解放,减少劳动时间。另一方面是在阶级斗争中寻求解放,打破生产资料私有制。
4.齐美尔
齐美尔认为个体通过相互作用的方式形成社会,个体在互动时放弃部分个性加入群体,群体在个性发展出的理智性上越来越客观,形成超个体意识的集体客观性。他的社会学研究对象是个体相互作用的社会化形式,包括:个体层面的需要、情感、秘密等;群体层面的上下级秩序、统治、艺术、宗教等;互动层面的时尚、社交、卖弄风情等。在齐美尔的思想体系中,个体间的交往关系被抽象成客观化的社会形式,货币是人与人之间交换关系的客观化的纯粹手段,。宗教是个体互动中超验观念分离出来的客观化形式。这种客观化的过程,把自身当做客体,主体和客体相分离。 齐美尔运用抽象的方式、客观化的途径分析个人构建社会,他在肯定个人和社会相统一的同时,却产生客观文化和主观文化的对立的内在矛盾。
小结:
古典四大家都提到了劳动分工,其中马克思的劳动分工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部分,工业生产的协作性分工造成个人的专业化和片面化。涂尔干社会分化产生的劳动分工是一种社会结构,使得现代社会是建立在有机团结的基础上。齐美尔的劳动分工产生无个性的客观性,从而客观文化大于主观文化。韦伯法理型统治的科层制是基于专业化能力的专业性分工,精于岗位职责和非人格化,提高效率的同时会影响组织积极性。四种劳动分工都产生了主观和客观、内容与实质的对立,除了涂尔干对待分工态度积极并认为分工保证了个人的自主性外,其他思想家都认为分工使个性丧失物性增加,只是马克思和齐美儿异化的程度更多。
5.吉登斯
各大家都注重探讨社会与个人的关系,并存在着主客观二元对立。吉登斯的结构二重性认为行动与结构、个人与社会是相互依赖相互构建的。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结构的规则和资源被行动构建成社会制度,进入社会系统再生产。社会系统的社会整合反过来通过例行化和区域化来维持不在场行动主体的安全感。全球化背景下的不在场性使得个人产生焦虑状态的同时个人的反思性增加,吉登斯认为现代性是人们反思地运用知识的过程中构建起来的,现代性是多纬度的,资本主义、工业主义、监督机器和对暴力工具的控制四种纬度对应着世界资本主义、民族国家体系、世界军事秩序和国际劳动分工四种全球化维度。吉登斯认为全球化是现代性的延伸,现代性的问题主要是全球化背景下的个人和社会问题,一方面个人受本体性传统社会影响较小,现代生活去传统化,个人丧失自我本体性安全感,个人焦虑感和反思性增加。另一方面时空分离造成社会制度抽离化,象征符号和专家系统占据行动的支配性权威。与此同时国际霸权主义和世界性卫生、贫困等全球性问题。吉登斯主张通过解放政治和生活政治来解决现代性的问题。在二战后,西方凯恩斯主义主张福利国家干预、新自由主义主张自由竞争自由贸易的背景下,吉登斯超越左与右,提出第三条道路的社会政治思想,主张对话民主,建立积极的公民社会,在世界范围内提倡世界性民主和避免集权主义。吉登斯在政治层面导向解决个人层面现代性困境。
6.福珂
在福珂看来,疯癫、规训、性压抑和不道德都是权力实施策略和权力运作方式产生的,现代社会中的人是被构建出来的。疯人是理性排斥非理性,把具有主体性的疯人当做客体来对待,从而确定理性的统治地位。被规训的人是用人格惩罚代替肉体惩罚,用普遍性惩罚代替具体性惩罚,从而建立起权力无孔不入的规训社会。性压抑是权力越强制人谈论性,人会越自我约束避开性话题。福珂认为现代性的问题是人的主体性丧失,主体性在被构建的过程中实际上正在被消解,各种人在被当做主体构建的同时实际上是被当做客体对待的。福珂在《主体解释学》中认为,解决现代性的问题需要回归到主体自身来寻求主体性的解放。
那么权力是什么呢?在福珂看来,权力是一种力量关系,权力不能被掌握但是可以被运作,权力能够联系差异性事物、对比强弱性力量,权力具有积极的生产性和策略性。权力来源于实践话语中的知识,知识反过来为权力服务,二者是互构的关系。同时,福珂分析了历史话语中断裂性的处于黑暗中被抹杀的知识话语,这部分新话语是与主流性相对立并被权力所排斥的,可以反应历史的真相,可以当做真理。福珂运用谱系学和考古学的方法来分析权力实践中的话语规则,揭露权力的真相。福柯与哈贝马斯和布迪厄一样,都有对现实的批判性和对人的反思性,也具有布迪厄对习以为常的生活现象进行解魅的视角,从而构建自己的社会学思想体系。在福柯的核心概念中,疯癫、规训和性经验是浅层面的表象,权力、知识和话语是深层次的内因,权力对现代社会和现代人进行建构从而实现权力的运行和权力增长。
7.哈贝马斯
哈贝马斯的社会理论主要是分析生活世界的社会整合和系统的系统整合,社会合理化主要是分析社会生活的合理化和社会秩序的合法化,同时哈贝马斯探究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并进一步提出现代性的问题是系统对生活世界、公共性对私人性的僭越所产生的的合法化危机,在哈贝马斯的思想中,交往行为理论可以解放生活世界的主体间性进而解决现代化危机。在哈贝马斯看来,一方面,个体在其所处的生活世界中追求价值和意义,个体行为和价值的合理性具有社会整合的功能,从而实现个人行为和社会秩序、生活世界和系统的整合,在社会生活中个人行为与社会整合的保持一致性。另一方面,国家干预资本主义私人经济,社会国家化和国家社会化,公共领域侵占私人领域,公共领域结构转型,与此同时,行政机构的合法性受到质疑,产生晚期资本主义合法化危机,在社会结构中国家对市民社会具有较强的干预性。这样就会产生系统侵占生活世界的矛盾,现代社会中个人被社会剥夺自由,从而丧失意义和价值。哈贝马斯认为生活世界的文化、社会和个性三个领域分别对应着交往行动在客观世界寻求真实性、社会世界寻求正当性、主观世界寻求有效性,从而形成行为主体的理想话语,协调社会和个人关系,来构建更为合理化的社会生活。
8.布迪厄
布迪厄认为要把社会科学构建研究对象的过程本身当做对象来研究,用批判性和反思性视角对日常生活进行解魅来揭露权力运行,也运用关系性视角对场域、惯习和资本构成的社会关系进行分析并揭露符号权力。布迪厄认为场域和惯习是互相构建的,场域是实践者的社会空间和社会场所,惯习是行动者对社会结构的内化结果,场域塑造惯习,惯习用认知构建产生新的场域,社会实践是场域和惯习辩证关系的产物。场域和资本紧密联系,实践者所占有的资本数量决定了行动者在场域中的位置,所以实践者也为改变社会地位和所属阶层互相斗争以争取不同场域的资本,主要争夺的是符号资本,符号资本代表着集体认同,是象征性的权力关系,可以支配行动者所处的社会关系。那么这种符号权力是如何产生的呢?布迪厄认为社会行动者成为社会权力结构再生产无意识的合谋者,这种集体的无意识是由场域和惯习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权力结构形塑着作为个体实践感知图式的惯习以及个体认知在惯习的作用下主动符合权力规范。而且,一个人的社会出身本来就很重要,权力结构再生产更加突出社会条件的重要性,个体追逐权力并使得权力机制恶性循环。
布迪厄分析社会关系中的权力关系,进而探究权力的合法化问题和权力结构再生产,而由惯习起作用的符号权力实际上是社会对个人、客体对主体的一种支配。在布迪厄的思想体系中,场域的概念可以视为一个小结构,布迪厄关于场域和关系的分析是用结构解释结构,关于权力结构再生产的分析是探究结构发生学,那么如何打破现代社会的支配性结构而建立个人的主体性,布迪厄是寻求于社会结构和个人意识的结合,运用集体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小结:
新四大家通过分析行动和结构的相互作用来分析社会与个人的二元关系,认为现代性的问题主要是现代人的主体性丧失。吉登斯和布迪厄都致力于集体层面的变革来解决个体身上的问题,福柯和哈贝马斯都主张关切主体自身来寻求解放。但他们的不同是,吉登斯是运用结构化理论关注全球化视角下个人的反思性和制度的抽离性,布迪厄运用关系主义视角来分析社会行动和社会结构的辩证关系,哈贝马斯运用社会理论来分析社会整合和系统整合以及二者失衡产生的合法化危机,福柯是分析权力关系对现代人的构建以及现代人主体性的消解。
读书感受:
读教材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社会学的构建性,所有的问题和所有解决问题的思路都是被构建出来的,在读书中加大思考和总结的力度有益于锻炼这种构建性能力。写总结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不满意,粗线条化就不能极尽思考,更不能细致地去写。
社会学结束了,回味无穷,但到最后才知道之前做的很不够很不够。该放下的就放下,在下一个学科里努力提高自我,突破自我,不浪费每一天读书时间。
读书汇报(8.16-9.23)
读书数目:
福柯《词与物》
布迪厄《再生产》、《实践的逻辑》、《实践感》、《国家精英》、《艺术的法则》、《男性统治》、《关于电视》
读书内容:
总是可以在方法论上看到布迪厄巧妙的视角和立场。一方面,布迪厄超越二元对立,注重分析社会关系以及背后的再生产。另一方面,他主张反思社会学,探讨对象化的对象化,即将社会科学构建研究对象的过程本身作为对象来研究。所以,布迪厄是通过分析社会关系把现象分析和结构分析统一起来。布迪厄把社会关系当做分析对象,运用实践理论构建有关权力符号的政治经济学,来探讨受教育者由于社会阶层分化受到符号暴力的双重专断,探讨行动者由于场域资源配置状况而在文化实践中受到隐含的权力作用。个人的社会实践是场域的结构约束和惯习的认知规范共同作用实现的,实践是场域和惯习辩证关系的产物。布迪厄又通过实践的概念把结构和个人行为统一起来。布迪厄通过场域和资本来分析社会关系,对日常生活进行祛魅后发现背后符号权力,布迪厄探究的是这种符号资本的合法性问题和社会权力的再生产。
社会关系:
布迪厄关于场域、惯习、资本的主要概念总是强调存在的关系性特征,场域、惯习和资本是布迪厄分析社会关系的核心。场域是由以各种社会关系联结起来的社会场所和社会领域,是个体进行社会参与和社会化的环境。场域构成的关系系统在社会网络中发挥着整体性作用,对纳入其中的各种关系和力量进行构型,通过惯习对社会关系中人们的心理和行为进行约束,同时,场域内的竞争关系和力量关系又是通过资本占有量运作的,布迪厄把资本当做场域的动因,也当做分析场域和社会关系的工具。在整个社会网络中,艺术领域、科学领域、文化领域都有着自己的自主性,大场域分化成小场域,行动者依据在不同的自主性场域中获得不同的资本数量。所以,场域是一种整体性的关系网络,但也具有内在的竞争性和外在的分化性。
惯习是分析社会关系,特别是主客观关系、结构和个人关系的另一个重要概念。如果场域是拉成一张网并构建网络结点,则惯习是渗透和内化了的无形的网以及正在实际发挥效用的网。惯习是人们对社会世界的结构进行内化的产物,是知觉、评价和行动的分类图示构成的系统,是符合社会价值认知规范和行为方式。正是由于惯习的因素,统治阶级实现统治目的,所属场域实现支配策略,行动者在不自觉中接受被支配理念并成为权力机制无意识的合谋者。
布迪厄分析了三种资本形式,即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把此三者的合法形式称之为符号资本。其中布迪厄把文化资本界定为一种关于权利、地位、文化知识积累等社会关系的总和。一方面,社会行动者的文化实践与社会出身有关,文化实践的区隔背后是社会阶级的对立并承担着阶级对立合法化的功能。个人文化资本的数量决定身处社会中的权力和地位,但文化资本又在表面上调节和掩饰着权力权力的不平等。另一方面,文化资本还有社会关系再生产的功能,再生产是通过学校教育实现的,教育系统的投入和产出与社会权力结构再生产的利益保持一致。
布迪厄对实践的讨论是围绕场域、惯习和资本三者的关系展开的,三者是紧密互动、共同构建的辩证关系。首先,场域和惯习是客观制约关系和认知构建关系,场域形塑着惯习,惯习在不断被场域形塑的同时又不断生成新的场域结构。其次,实践是场域和惯习之间辩证关系的产物,场域都是有着资本的场域,在资源配置丰富的场域中行动者的惯习会更加丰富,而惯习又可以指导实践并充分运用各种资本来构建场域。
符号权力:
布迪厄思想的一些列推演是首先肯定了社会中无孔不入的支配关系,试图对习以为常的生活进行去魅,揭示背后的权力结构。布迪厄认为被统治阶级和统治阶级达成了共识,而意识不到统治者的符号支配,这种成为符号暴力的权力形式是布迪厄在分析社会关系中找到的,实践理论中的场域、资本和惯习是布迪厄理论体系的概念工具,社会权力结构的合法化和再生产是布迪厄社会体系的运转核心,那么符号暴力就是布迪厄理论研究和经验分析的联系中介,也是布迪厄所分析的那种社会里权力的合法性外衣。
符号权力是社会和个人、场域和惯习共同作用而生成的由统计阶级使用的工具,符号权力和惯习的概念一样包含着个体社会化所产生的价值规则,在社会中与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相似。布迪厄通过关系和语言来实现社会中的符号权力,权力的大小依据于行动者在社会关系中所拥有的资本的总量,权力行为用语言表达来实现。布迪厄的符号权力是把一种符号当做支配社会世界的内在秩序,把符号当做权力手段的同时也当做权力实质。在有关人的认知规范中,马克思的意识形态强调的是权力直接的剥削关系,但布迪厄的符号系统反映的是权力欺骗性的支配关系。
布迪厄眼中的人与结构:
与涂尔干由分工而产生的团结起来的人、韦伯科层制理性化牢笼的人、马克思阶级对立被剥削的人相比,布迪厄眼中的人也是被紧密纳进社会体系中,但更多的是被统治阶级支配来维持权力关系的再生产。在布迪厄的分析中,人一定要处在社会整体性网络中,个人的社会条件很重要,既可以在家庭环境中获得优越的社会化,也可以在所属阶级中获得更多社会资本,同时在教育系统中获得资源的再生产,社会出身可以保证习得性和先天性的优势。场域内关系和力量的竞争,以及场域能够给个人带来的社会资本,使得个人要通过努力在较小的社会空间和不公平的系统中寻求改变命运的机会,同时惯习实施规范认知和当做支配的合谋者。在布迪厄眼中,人在社会中是不公平的、受支配的和受欺骗的。人一定处于结构中,并且与社会出身的前结构紧密联系,又在现实场域中不断发展变动着现结构。结构是变动的,人也是变动的,人寻求社会资本的拥有量,社会结构内化在人身上,人与结构之间的张力更多体现在阶级之间的对立上,统治阶级利用结构来支配被统治阶级,寻求权力的合法化和权力结构的再生产。
读书总结:
读布迪厄时感觉很好,布迪厄的分析给我一种反思和关系的视角,感受性的思考很强烈。这个月读书比较少,但还是希望在社会学即将收尾的时候不要着急。最近每次团队交流收获都很大,我觉得我知道了成为一个完整的我要从哪些方向突破,谢谢大家。
读书汇报(2015.6.22至8.16)
读书书目:
《福柯布朗肖》
《福柯文集》
《福柯读本》
《疯癫与文明》
《不正常的人》
《必须保卫社会》
《规训与惩罚》
《性经验史》
《主体解释学》
《临床医学的诞生》
《知识考古学》(正在读)
读书内容:
福柯在考古学和谱系学中分析主体和真理的关系,具体来说就是个人在知识、权力和道德三者复杂作用下构建成为主体,同时又反过来成为知识、权力和道德的客体对象。福柯的权力产生于知识,知识来源于话语,而获得的真实话语最终还是要回到主体关切自身。个人是福珂问题意识的出发点和回归点,福柯关心处于现代社会中的个人的境遇,分析的是引起个人自身现状的因素到底是如何运作的,在看到《知识考古学》时我也觉得是在探究个人自身的历史存在论。福珂有关个人主体化的思想是通过外在的强制性实践和内在的道德性约束来分析的。一方面对整体社会的个人进行区分和隔离,排斥不正常的人,建立一个规训的社会,个人在整个社会监视性权力的统治下实现主体化。另一方面个人作用道德对自身进行统治,自我改造和自我约束,把自身构建成主体。
一、考古学和谱系学
正如知识和真理的游戏把个人同时当做主体和客体一样,福柯把考古学和谱系学同时当做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福柯在考古学中分析现代社会中知识论述的社会运作过程,他在探讨话语时并不排斥历史,只是分析非连续性和局部抽象。福柯分析的断裂有两个方面,一是现有的历史是统治权的历史,是在统治权的维度和功能中展开的历史,是不连续的和断裂的。福柯就是要剖析西方社会现有的历史话语,从而挖掘被忽视、篡改和抹杀的那部分历史。另一方面,他运用考古学的方法分析历史事件的具体因素,不是把历史当做统一的、连续的整体结构,而是把历史当做成断裂的、不连续的具体事件叠加,把具体的历史事件单独拿出来分析,挖掘事件背后的相关因素以及由此构成的关系网络,在关系网络中抽象出关键性的内在联系,如权力、知识和道德三者相互作用的运作过程。在考古学中,分析权力和知识作为分析话语和主体的工具,福柯的知识考古学里有自治话语的态度,主体的分散并非意味着消失,而是与多元的陈述是一样的,是为我们提供立场的多样性和功能的非连续性。
考古学作为福柯的分析方法,谱系学则是福柯的分析目的,目的在于剖析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个人的自身状况。福柯运用谱系学的方法站在边缘对中心发起批判,研究知识、道德和价值的谱系学是从细枝末节和偶发事件上探讨历史,反对探讨起源的问题,但不是站在历史的对立面。福柯运用谱系学的方法在诊疗所中分析分析主体与真理关系,在监狱机构中分析主体与权力的关系、在性经验史中分析主体与道德的关系。
二、福柯分析的人
疯人:
疯癫从激情出发时仍然是灵与肉的理性统一体,由于非理性层次的剧烈运动摆脱了理性机制,产生展望、粗暴和幻觉等成为一种非理性。虚无是真相的表现,疯癫接近真相就可以否定理性。理性压制疯癫的目的在于在社会秩序中排除异己,一方面通过对疯癫进行矫正,另一方面让公众认为其异常。理性时代对待疯癫的态度是从愚人船的驱逐到总医院的禁闭:16世纪疯癫被认为有罪,堕落和接近兽性违反了自然秩序中的道德权力。18世纪疯癫被用来处理人与自身和他者的社会关系,疯癫成为禁闭权力的象征,理性采用疯癫的形式统治非理性。19世纪法国皮内尔和英国图克创立的精神病医院,通过宗教和道德的作用,借助医学的名义对疯人进行外部身体和内心人格的双重压制,疯癫完全被理性制服。
福柯对疯癫和文明的研究,疯人是被当作主体构造出来的,同时又是被当作客体对待的。理性的发展历史构造了疯癫,疯癫是排斥力的结果。在这里,福柯对西方理性的历史提出了质疑,理性排斥疯癫,并进一步把被排斥的疯癫作为疯癫本身的知识对象,建立了一个他者空间,从而确定理性自身的统治地位。在谱系学的历史陈述上,疯癫就是理性历史中处于非法地位但又发挥实质作用的那部分知识,是福柯权力分析的研究对象。
不正常的人:
不正常的人的谱系主要是畸形人、需要改造的人和手淫的儿童。畸形人是一个法律概念,在17、18世纪畸形违反自然所以是犯罪,但在19世纪行为领域怀疑有罪则被当作畸形。19世纪非理性行为由于精神病学权力和知识的运用被当作本能行为,性的问题被当做不正常的主要领域,基督教的圣事赎罪实际上是强迫坦白的权力程序,肉体被当做权力体系和机制的相关物出现。手淫问题的体质化、儿童化和医学化,使得医学把手淫当作所有疾病的病因,医学权力加强了对伦理的、身体的和性的控制。精神病学把不正常的人当作当作知识和权力的对象,同时对不正常的人进行医学化来增加保卫社会的功能和技术。
被规训的人:
惩罚在19世纪初发生两个重要转变:公共景观和肉体酷刑的消失。公共处决的消失意味着对肉体控制的放松,采取监禁、强制劳动、限制活动等形式的惩罚权力的新策略。这种新的惩罚结构不是为了权力分布更加公平合理,而是使得惩罚权力更有普遍性和必要性。肉体酷刑的消失表明惩罚对象由肉体转向灵魂,福柯认为,肉体本身是作为一种生产力而受到权力和支配关系的干预,肉体被规训被操纵时才会形成一种劳动力。在每个社会人体都受到权力严厉的控制,政治肉体是权力和知识的传达路径,权力和知识通过把人的肉体变成知识的对象来干预和征服人的肉体。
处于规训社会里的个人,表面上旧式刑罚的严酷性消失了,实际上更加严厉和全面。刑罚对象由肉体转向灵魂,方式由多元转向统一,范围由局部转向普遍化。刑罚的不仅限于肉体,而且涉及到人的财产和权利,通过对肉体的强制性劳动来满足资产阶级剥削劳动和产品的需求,福柯批判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财产非法占有和权利非法行驶的相分离。
三、主体与权力、真理和道德
主体与权力:
反对酷刑的改革者通过层级监视、规范化裁决和检查等惩罚手段推进规训权力的扩张。但18世纪的惩罚剧场有进一步转变为19世纪的监狱机器,现代的监视技术和监狱设施诞生,如全景敞视监狱、监狱金字塔和监狱群岛,使得常规规训发展为普遍化监视,再进一步发展为现代化监狱,纪律机制衍生到各行业的内部体系,最终成为国家控制社会的基本手段。国家权力极大地强化惩罚,使得人们接受了纪律控制和权力膨胀,这样一个规训的社会就完整地建立起来了。福柯笔下的规训社会对惩罚具有一种再生产机制,构成警察—监狱—过失犯罪的三位一体,非法活动被当作统治集团和权力运作的工具,规训的目的不是消灭违法行动,而在于区分、分配和利用。
主体与道德:
福柯对弗洛伊德等人提出的维多利亚式的性压抑提出质疑,16世纪以来性的话语表述并没有受到压抑,社会构建各种机制去强调和诱导人们谈论性。19世纪以来正是从权力统治中心开始的性状态展布的普遍化,权力对待性的结果是性生产而非性压抑。福柯分析人们性压抑的观念到底是如何产生的,分析性话语中的权力和道德关系。权力关系在性展布上实施了游戏策略,性话语始终在权力范围之内并成为权力运作的手段,权力越增长性话语,越有人认为性是压抑的,运用道德约束和改造自己的性,整个社会的个人都在性的肉体上异化。
主体的道德实践(性行为和性意识)始终处于“话语—权力—身体”的三位结构中,运用自身技术和伦理意识自发性地控制性。在性经验的分析中,福柯分析了主体与知识、权力和道德之间的关系,再一次剖析权力关系是如何运作的。
小结:在分析主体与权力、主体与道德的关系时,总能看到权力介入和改造的积极技术,意图发挥权力的规范功能。在有关惩罚和性的话语运作上,人在权力游戏中被同时作当作主体和客体,现代社会的人是被利用、被限制的人。福柯剖析和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理性、监狱、道德和文化,把资本主义社会建构起来的人解构掉,主张个人真正的主体化。这种主体化与规训社会的主体化不同,在规训社会里,主体化和现代性控制是同构的过程,主体化的方式是通过,纪律规范和调节规范并存,外在监视和自我审查并存,权力运作和道德约束并存。那么现代社会的人应该怎么逃脱控制,实现真正的主体化?
主体与真理:
福柯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分析主体解释学,主体对真理的探求是通过把对自身的关切当作一种生活方式,产生内在和永久化的能够指导我们未来预期的真实话语。由此从主体自身生发出一种不同于自身又能够反过来引导主体的真理。这种主体化能够满足主体的需求:从自身出发的主体性、从生活中抽象出来的真实性、接近真实话语的理智性、以及指导未来预期的安全性。在这里,福柯对人的分析回归到人关切自身,人摆脱现代性的控制是通过主体和真理的关系来引导人,而非权力和知识的运作来规训人。
四、福柯的权力观
福柯认为权力是什么:
福柯的权力概念是唯名论立场,把法律、行政看做极权的表现形式,权力本身是一个多元多变的力量关系。权力在于运作,权力是各种差别的内在联系,权力也存在于力量的底层,阻力是权力本身的一部分。权力方式并非禁止和专制,权力有战略性、积极性和生产性。
福柯分析的权力:
权力产生于话语机制,话语是权力的争夺对象,权力为了运转需要真理,强迫人们像生产经济一样去追求真理。真理制定法律,真理话语起决定作用,我们服从真理从而服从极权形式的法律。福柯分析的是17世纪18世纪出现的反对专制王权而作用于人的肉体和行动的新权力,新权力的运转方式是通过监视和惩戒,是建立在工业资本主义市民社会及其相联系的社会关系里。规训权力不像传统统治权一样关注土地和土地生产物、权力的转移和财产的获取,而是人的肉体、时间和工作。现代社会利用话语、权力和道德关系对人进行控制,惩戒权力具有经济学机制。
福柯分析权力另一个特点是运用谱系学的方法,揭露权力历史中国家通过法律针锋相对和阴暗进程的那部分知识,如历史主体背后的社团—民族—种族——阶级—贵族等,福柯努力去挖掘和分析这部分权力,从而分析权力的运作。
读书感受:
越往后读越自信,但也越觉得自己不足,越怕落后。希望跟每一个人交流,交流对自己是一种鼓励。
读书总结(2015.5.14至6.20)
读书书目:
《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理论》
《社会理论和现代社会学》
《当代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
《社会的构成》
《现代性的后果》
《亲密关系的变革》
《超越左与右》
《第三条道路》
吉登斯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述其主体思想:结构化理论、现代性的后果和第三条道路,分析了社会结构和个体能动性之间的张力,现代性影响下的人们生活状态,保守主义和激进主义的中间道路。正如跟哈贝马斯某些观点一样,吉登斯也是调和主义的中间派,主张走中间道路,强调社会的包容性,对国家主张和公民角色提出要求,分析现代性影响下的人的状况,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政治思想。
结构化理论:
现存的社会理论是社会唯名论和社会唯实论的二元对立,其中社会决定论强调社会,忽视了方法论个人主义强调的是个人,忽视了社会对个人的约束。吉登斯认为存在中间派的分析路径,一方面强调社会构成中个人的能动性,一方面人与人之间产生的客观的社会空间对个人产生制约。吉登斯用结构的二重性取代主客观的二元性,所以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时空向度上有序安排的社会实践,而不是行动和结构。
用实践的视角来分析行动和结构的关系,行动是连续性的行为流,具有实践性、能动性和意外性结果等特征。结构是不断地卷入到社会系统的生产与再生产过程之中的要素,可以在实践中表现出来,但不是具体实践的外显模式,而是一些记忆中的原则。结构包括各种规则与资源。规则指行为的规范和表意性符码,其中规范包括政治、经济和法律制度,表意性符码则是具有意义的符号。资源分为两种,配置性资源和权威性资源,配置性资源是,在权力实施过程中所使用的物质性的资源根源于人类对自然的支配,权威性资源是在权力实施过程中的非物质性的资源,它源于社会中的一些人对另一些人的支配。吉登斯结构的二重性在行动与结构关系上的表现是,人类行动产生结构,结构又反过来约束人类行动,行动和结构之间、个人和社会之间是双向动态的同构关系。
吉登斯的结构二重性是结构化理论的基础。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行动和结构构成相互作用的社会实践过程,结构的规则和资源被人类行为构建成社会制度,制度又反过来制约行为。结构化理论其实就是社会结构在日产生活中的形成过程。
结构中关于支配、合法性和意义的不同组合产生政治、经济、法律等多方面的制度,各种制度集中在一起形成现有的社会系统。社会整合依靠的是例行化和区域化。结构中关于支配、合法性和意义的不同组合产生政治、经济、法律等多方面的制度,各种制度集中在一起形成现有的社会系统。社会整合依靠的是例行化和区域化。区域化不仅指在物理空间中的具体定位,而且还涉及到与各种常规化的社会实践紧密相连的时间—空间的区域分化,区域化是空间中社会互动的再生产。例行化是社会互动关系在时间流程中的再生产,在时间的流逝中,人们有序和可预知的态度延伸其互动,认识到他们需要别人的信任。吉登斯认为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相比,时空的交汇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时空关系发生了分离,这种分离使得人们在时空上无需共同在场便可以进行互动,正是例行化维系了不在场互动过程中的本体性安全感。
现代性后果:
吉登斯认为前代社会人类行为活动受到“在场”的限制,而现代全球化和科学技术产生了时空分离和脱域机制,行为活动常常在“缺场”状态下得以实现。这种时空的分离又进一步促成了“社会制度的抽离化”,抽离化类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象征符号,如货币作为一套抽象的中介系统;一类是专家系统,如技术职能或职业性的专家评判体系。制度抽离化建立了与前代社会不同的安全与信任系统,形成一系列的现代性的后果。表现为:时空分离和脱域机制使得日常生活受本体性的传统影响较小,而受全球化带来的较远的场所影响较大, 现代生活去传统化;反思被引入现代生活,行为要接受思想的检验,社会实践也容易被实践认识推翻,个人生活反思性增加;人依赖自然变成人改造自然,人与自然之间的主导关系变成人与社会之间的主导关系,自然的地位下落。吉登斯用时空分离、社会制度的抽离化和反思性的制度化三个因素来解释现代性的变迁动力。
吉登斯分析完结构的二重性后也分析了制度的多重性,认为,现代性是多维度的,资本主义、工业主义、监督机器、和对暴力工具的控制是与现代性有关的四个制度性维度。吉登斯总结了四种全球化维度,与四种现代性维度相对应: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民族国家体系、世界军事秩序和国际劳动分工。在吉登斯看来,全球化是现代性制度的延伸过程。吉登斯规划了一种全球化的超越模式:协调化的全球秩序、社会化的经济组织、对战争的超越和关注生态的体系。
吉登斯主张通过解放政治和生活政治来克服现代性带来的严重后果。解放政治是一种力图将个体和群体从对其生活机遇有不良影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的一种观点,是一种生活机遇的政治。生活政治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政治,是一种自我认同的政治。在一种反思性秩序的环境中,它是一种自我实现的政治。女权主义是完全面向生活政治领域的,女权主义改变了自我认同。生活政治思考那些受现代性的核心制度所压制的道德和存在问题。他指出了一种后现代性的轮廓:多层次的民主参与、技术的人道化、超越匮乏型体系和非军事化。
社会政治理想:
二战后的西方国家面对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和政治环境,一种政治态度是建立在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基础上的传统社会主义思想,主张国家的中央集权和计划指令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另一种是建立在市场哲学的基础之上撒切尔主义,主张政府角色的弱化,充分发挥市场的自由竞争。吉登斯认为具有反思性的后传统社会里,右派道路打破了公民的私有性权力,左派道路一方面没有完全排除资本主义市场,一方面中央计划会对经济产生消极的后果。在解决左与右的问题上吉登斯又采取了中间道路,同时坚持国家的积极角色和市场的竞争机制,在协调政府与个人的关系上提倡把第三方组织作为平衡力量,主张建立不同于福利国家的公民社会。第三条道路作为新的制度框架,试图超越老派的社会民主主义和新自由主义,寻求个人与社会、国家与公民、权利和义务的新型关系,用积极的政治主张帮助公民处理现代性影响下的全球化、个人生活转变和人与自然的问题。
吉登斯认为第三条道路新型的国家主张应该是能够对全球化做出结构性的回应、扩展公共领域的透明度、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公众直接参与的民主机制、提高管理风险的能力和实行双向的民主化。吉登斯所建立的国家是理性性和开放性的国家,实现他想要的民主制度需要对政府职能进行较大的改革,其中必须做到的是把吉登斯关于个人自主性和公民群体的反思性概念引入国家的合法性基础。第三条道路所提倡的公民角色是积极公民,建立积极的公民社会。受现代性的影响,现代社会生活中社会团结和公民素质衰落,左派认为这是一个经济问题,右派认为这是福利保障的问题,吉登斯在第三条道路的政治设想中着力于公民文化的构建。所建立的公民社会是共同体和自助性团体等发挥非正式的力量建立公共领域秩序,一定程度上代行国家职权,在某些地区国家也有可能吞没公民社会,国家和公民社会还要保护个人权利免受对方的侵犯。吉登斯建立的新型国家实际上在公民和国家之间寻求了新的平衡,民主制度和社会公平的定义取决于社会的包容性,国家和公民关系的调和。
社会福利思想:
福利国家的保障性措施,一方面由于照顾和保护原则,忽视了个人的自主性;另一方面由于人们对社会福利的依赖性,产生道德公害。除此之外,吉登斯认为作为福利国家理论基础的马歇尔“公民权”概念本身具有无法克服的局限性;福利国家的财政性问题和官僚机构僵化等一些列的问题。吉登斯认为福利国家所面临的风险是人为风险,是国家进行风险管理的保障性措施造成的。吉登斯对于福利制度的改革是主张积极福利,由个人、集体和国家共同建设的社会投资型国家,把国家承担的福利保障的压力均衡分担在个人和公共部门身上,既强调了个人在享受权利时须履行义务,也倡导个人与公共组织合作。
2015年4月份读书汇报(4.7至5.13)
读书书目:
《时尚的哲学》齐美尔
《合法化危机》哈贝马斯
《交往行动理论》
《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
《技术和科学作为意识形态》
《公共领域结构的转型》在读
读书内容:
小结:
哈贝马斯的理论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对思想渊源的批判和重建,如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对韦伯理性化的重新阐释、对他的老师们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二是哈贝马斯把二元对立的竞争关系看做此消彼长的张力,究竟这种关系模式在哪一个临界点上最合适,以及出现危机如何解决哈贝马斯都运用了交往行动理论来介入解决。本次总结主要以二元论的角度分析哈贝马斯国家角色和公民私人性之间竞争关系产生的合法化危机;劳动和制度互动关系产生的科学技术作为意识形态和生产力的双重功能,以及由此提出的历史唯物主义重建主张;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相对关系中的公共领域结构的转型;交往行动与外在坏境关系里要求交往无干涉、无强制性。哈贝马斯以交往行为理论为核心,把语言作为本体论,强调的是以资产阶级私人性为代表的主体性。他探讨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强调不受外界控制的主体,他在几本书中都是从主体与外在的二元关系来分析问题、建立理论、形成新的组织原则,并倡导主体间自我意识的觉醒。哈贝马斯在分析社会的经济系统、政治系统和文化系统后,主张晚期资本主义的现代性危机在主体间性的生活世界寻求解放。所以哈贝马斯更多地是站在公民立场上构建社会,他的社会是民主的、也是理想的,比如他主张国家的性质和职能是公共福利性的社会国家,要求交往行为在主体间相互理解的前提下,不受干涉,在科技时代通过交往行为合理性避免人的物化。
合法化危机: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危机形式是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而哈贝马斯认为晚期资本主义的危机形式发生了变化,除了经济危机之外,更主要的是政治系统的合理性危机和合法性危机、社会文化系统的动机危机,其中国家干预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下的个人自由和私人领域冲突产生的合法性危机是最主要的。
人们对国家政治制度的不信任是合法性危机,从而产生的人们参与公共领域的消极行为是动机危机。合法性问题表明国家控制和公民自由之间的竞争关系中,国家力量过猛产生的动机危机,而动机危机又反过来决定合法化危机。因为大众忠诚来源于社会认同,政治领域所投入的来源于文化系统产出的。
那么针对合法化危机的解决,是应该以行政系统为视角呢还是以文化系统为视角呢?
哈贝马斯首先探讨了国家是否应该发挥功能,但论证的结果是由于国家处于两难的境地而不得不继续介入。但在《科学看、和技术作为意识形态》中,哈贝马斯有对国家的职能进行了预设,他认为晚期资本主义的国家机器不再是行政制度的统治者,而应该以科学和技术为导向,调和各阶级的利益关系,成为“社会国家”。
文化系统是哈贝马斯底层、基础性的概念,按照马克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哈贝马斯的文化系统同样决定着上层建筑。文化系统其实就是通过语言和交往建立起来的生活世界,为政治系统和经济系统提供动机,社会系统正是通过社会化产生行为动机的,所以哈贝马斯认为必须把对内在自然的整合当做社会化的方式。
在这里能够看到,无论是关注公民生活的社会福利国家,还是文化系统的社会化方式,哈贝马斯解决晚期资本主义合法化危机的视角正是生活世界和主体间性,主张新的结构规范是交往行为的合理性。
科学和技术作为意识形态:
哈贝马斯通过分析劳动和相互作用二元论的关系来判断科学技术的作用积极与否,他认为劳动是目的手段性的,而交往活动是目的理性的。劳动的合理化是由科学技术进步带来的,交往行为的合理化是交往主体能够自由对话的良好环境,无限制、无强制带来的。劳动也可以发展,交往行动也可以发展,但是一但劳动的合理化大于交往行为的合理化就会人受制于劳动,所以哈贝马斯主张交往行为的理性化来避免人的物化,并保持主体性意识觉醒。
其实在这里,劳动和制度之间存在着对于哈贝马斯来说此消彼长的张力,究竟这个关系怎么处理,对此,哈贝马斯还是着眼于私人领域被侵犯和公共领域的转型。同时他认为劳动与制度的二元作用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产生新的格局,提出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主张。
重建历史唯物主义:
哈贝马斯分析马克思社会劳动的概念,认为社会劳动作为工具理性行为,反应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不是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哈贝马斯继续发展“劳动”和“相互作用”的概念,认为应该用交往行为取代社会劳动来分析社会进化,所以重建历史唯物主义应该以主体间性为基础。
哈贝马斯构建的社会动力是社会进化,意味着要通过道德——实践知识的学习在新的学习机制上使社会一体化达到新的水平,才能建立适应新规范的组织原则。所以关于道德实践知识的学习机制是社会进化的根本条件,是以交往行为为核心的。而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社会进化的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
哈贝马斯没有否定但也没有肯定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对于社会发展的逻辑来说,生产方式的概念也许不是一把错误的钥匙,而是一把尚未充分打磨的钥匙。”他提出的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用他自己的观点,是用交往行为理论对历史唯物主义作出修正,但是我觉得两个人关于社会动力的构建有着根本性差异,哈贝马斯用自己的交往行为理论构建规范结构可以自成一家,要跟马克思合在一起有一点点牵强附会。
公共领域结构的转型:
哈贝马斯认为国家干预经济系统和社会事务,从而与资本主义私人自由产生冲突,这不仅产生了晚期资本主义合法化危机,也造成公共领域结构的转型,市民社会与国家依然是二元对立的关。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是介于国家和社会之间,在私人领域内形成的对公共事务监督和批判的范围。国家干预社会造成的社会的国家化和公共性向私人性的转移造成的国家的社会化,公与私的界限被打破,公民的私人性受到侵犯,公共领域逐渐减少从而出现转型。公共领域丧失批判功能和传媒力量,社会大众出现毫无反思性的认同,公共领域转型为福利国家的公共领域,哈贝马斯主张相应的行政系统的转变,建立社会福利国家从体制环境上确保公民主体性,实施交往行为理性从生活世界确保主体之间的和谐关系。
关于合法化危机:
传统社会的组织原则是具有政治形式的阶级统治,制度核心是社会劳动系统,国家伦理取代部落道德,社会总是通过强化对劳动的剥削来增加其控制范围,所以传统社会的危机是控制问题。自由资本主义的组织原则是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关系,其制度核心是市民社会,国家的作用主要是为资本主义再生产提供保障性前提,自由市场的机制大于国家干预,阶级关系呈现非政治化,社会整合的关键从政治系统转移到经济系统,冲突以经济危机的形式表现。晚期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高级的阶段,表现为有组织性地应对经济危机,国家积极介入并重新调节经济市场。经济系统和政治系统的重新结合,生产关系重新政治化,所以行政系统需要合法化。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危机形式是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而哈贝马斯认为晚期资本主义的危机形式发生了变化,除了经济危机之外,还有政治系统的合理性危机和合法性危机、社会文化系统的动机危机。合理性危机是政治系统在权力决策方面的产出危机,行政系统不能有效协调和控制经济系统,合理性危机把为非普遍利益而进行的社会化生产的矛盾表现为控制命令之间的矛盾。政治领域投入方面的合法化危机比产出方面的合理性危机更为严重。合法性危机意味着行政手段无法维持必要的合法性规范结构,从而大众忠诚和社会认同产生危机,公共领域结构丧失,形式民主受到质疑,甚至可以影响到社会文化系统。合法性需求是由政治系统的规范结构变化造成的,国家制度和社会成员的合法期望之间的互补关系被打乱,社会文化系统中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收到破坏,公民和职业——的私人性受到威胁,公民参与公共领域的政治生活采取消极的态度,动机危机产生。
合法性问题表明国家控制和公民自由之间的竞争关系中,国家力量过猛产生的动机危机,而动机危机又反过来决定合法化危机。哈贝马斯理想国家的组织形式,更多的是关注公民生活的社会福利。哈贝马斯解决晚期资本主义合法化危机的视角正是生活世界和主体间性,主张新的结构规范是交往行为的合理性。
关于作为意识形态的科学与技术:
黑格尔与康德、费希特关于自我的概念不同,他们认为自我是对自身的反思,而黑格尔着眼于在形成过程中自我概念,以主体间的相互承认为前提,自我是通过与伦理关系、语言和劳动的媒介形成的。同时黑格尔在耶拿时期的《精神哲学》中,把语言、劳动和伦理关系作为辩证联系着的“三种等价模式”,其中劳动和伦理关系都离不开语言。所以黑格尔中在自我构成概念中提出的相互交往和语言符号与哈贝马斯的思想渊源是一致的。
早期法兰克福学派对晚期资本主义的科学技术持绝对否定的态度。霍克海默认为科学保留着一种阻碍人们发现社会危机真正原因的形式,所有掩盖以对立面为基础的社会真实本质的人的行为方式,皆为意识形态。马尔库塞批判科技异化对人产生的工具性和奴役性,生产者被牢牢地绑在机器设备上。哈贝马斯通过分析劳动和相互作用来判断科学技术的作用积极与否,他认为“劳动”是工具性的、策略性的,是“目的——手段”性的,而交往活动是目的理性的。劳动的合理化是由科学技术进步带来的,交往行为的合理化是交往主体能够自由对话的良好环境,是摆脱交往限制带来的,所以哈贝马斯主张交往行为不受干预,在无强制的环境下进行。其实在这里,哈贝马斯就回到了他所建构的理论系统里:私人领域被侵犯和公共领域的重建。
哈贝马斯认为劳动与制度,即有目的的理性活动与交往行为,二者相互作用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产生新的格局。他试图建立一种坐标系来重新表述韦伯的合理化概念,来论述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和意识形态的双重作用。哈贝马斯认为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使得社会物质财富更加丰富,并且从社会的劳动根基上为统治 的“合法性”提供基础。因为科学技术是劳动的理性化,标志劳动的进步,一方面满足了劳动者的生活需要,另一方面使公民维系在社会系统里,在共识的基础上保障社会稳定。这样就在大众忠诚和社会控制上,科学与技术具有第一生产力和意识形态的双重功能。他认为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作为一种新的意识形态,不同于传统的意识形态,而是以科学为偶像的、可以称之为“技术统治论”的意识形态。
读书总结:
哈贝马斯的体系很庞大,也能看懂,但是不知道怎么整理和归纳。他总在旁征博引,不断假设不断建立,我在读书的过程就总有一种丢了西瓜捡了芝麻的感觉。哈贝马斯给了我一些启发,在分析事实时不断地探讨可能性的条件,引出自己的预设和理论,但不做结论和判断。
这个月有几天因为身体的原因比较折腾,在宿舍看书,其实心里还是很踏实的,但到总结时觉得其实可以更好。下个月要更努力,时不时看看优秀的人,看看读书贴,保持长足的热情和感动。
2015年三月份读书汇报(2.8到4.7)
读书书目:
《金钱、性别和现代生活风格》
《宗教社会学》
《货币哲学》
《社会学——关于社会化形式的研究》
《社会是如何可能的》
《现代性的诊断》
读书内容:
以齐美尔的客观化为视角探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社会互动:
齐美尔认为个体通过相互作用的形式形成社会,社会一方面是社会化的个人的集合体,一方面是个人社会化形成的网络关系。这里边,个体是社会的原因,网络关系是社会的结果,而齐美尔研究的是社会的综合部分——社会互动,即个体通过社会化相互作用的方式和形式。为什么是形式呢?齐美尔认为内容和形式是可以分离的,社会是不断构建的历史过程,需要对大量社会的、历史的事实进行抽象和归纳,而且内容相同形式也可能不同,所以需要按照形式区分大量事物中的特征和关系。社会化相互作用形式就是从整个社会现象出抽象出来的。齐美尔研究的社会交往形式包括:个体层面的需要、情感、秘密等;群体层面的上下级秩序、统治、艺术、宗教等;互动层面的时尚、社交、卖弄风情等。个体之间的关系通过互动形式产生客观化的社会结构,客观化是齐美尔让关系产生质变的重要概念,社会作为时间、空间、数量和价值的综合部分展现出来。社会越显示群体性质,个体间的关系越抽象成客观化的形式,齐美尔探索就是个体间的交往形式,而这又往往体现着心理的变化,齐美尔运用社会心理学的知识来分析情感、需要等社会事实。把个人互动分离成独立的客体进行研究的同时,齐美尔对待心灵事实也是不分析内容,而是分析其结构形式,把握心灵和存在之间的距离,在多处又伸展到哲学社会学的内容。
个人与社会:
社会是个体互动导致的结果,个体社会化的相互作用不是生物人到社会人的转变,而是产生人与人的集合体。那么个人怎样构成社会,社会化除了人数的因素,主要的动力还是客观化的抽象程度。个体在互动时放弃部分个性加入群体,群体在个性发展出的理智性上越来越客观,形成超个体意识的集体客观性。在封建社会,个人依附于家族势力保护,同时也要在婚姻问题上奉献给家族。随着社会分化和个人独立,娶亲的范围扩大但目标性和稳定性降低。可以说,在个体与群体的关系上,前代社会群体同质性强,个人被吸纳在群体内,个体和群体的联系紧密。随着个体所在群体的扩展,个体的人格性和竞争力也在增强,又导致了个体的专门化。群体里边的个体通过个体性发展和内在独立的活动空间扩大,一方面社交更广泛,与他人的联系更多,另一方面联系的对象确定性小、可代替性强,个体的个人主义强大。在此,每个人都在群体中作为被联系的对象,由于匿名性和可代替性,可以抽象出一般性的个体,人的行动和关系被置于主体的人之外,人的方式比内容更具有代表性。所以,个人主义产生的潜在后果是集体的客观性和社会的客观结构。在这里就有一个内在的矛盾:个人主义增强的结果却是个人的主观性低于集体的和外在的客观性。集体是由个体组成,这个有机统一体具有超个体的集体性。齐美尔在不断地抽象出一般性,这种客观化是齐美尔把握很多因素的组织动力。
宗教整合性:
宗教也作为一种抽象的因素介入整体和个体之间的联系。齐美尔认为人在相互接触中,在纯粹精神层面上的相互作用原本就奠定某种基调,基调发展成为一种独立客观的存在,其成熟形态就是宗教。个体之间的互动关系中,超验观念从个体中产生并分离出来,独立成为一种客观的宗教观念世界,而宗教观念又规范人际关系的各种形式。这种客观化的过程是把自身当做客体,主体和客体分离。同时,社会生活的关系促进了宗教的形成,而宗教又反过来加固这种关系,在本质上调控着集体生活的形式和功能。齐美尔认为个体和群体中真诚而稳固的内在关系都是宗教在维护着,他的社会整合和宗教整合彼此促进。宗教性的凝聚形式包括道德、习俗和法律,这三者能够使行为变得更加规范化:在大团体内部,由社会的超个体意识统一指挥,同质性较强在群体里所占比例较大的因素要求发挥法律的权威;而在小团体或者松散的团体内部,统一体则被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取代,习俗作为调节的形式可以与个体间的相互作用相适应。三种规范化改善的正是个体同群体内在和外在的关系,所以这种规范化本身又向着客观和超社会意义方面发展。齐美尔抽象的方式界定宗教性中宗教虔诚的基调,以及客观化导致的主体和客体分离,我把这看作是齐美尔宗教社会学、宗教层面的个人与社会维系的动因。
货币与个体的自由:
马克思的货币是商品经济的一般等价物,齐美尔的货币是社会互动关系客观化的纯粹手段。物物交换——货币——货币占主导,货币成为交换关系的中介符号。个体间的互动从抽象变得具体,并在货币形式上取得独立结构,财产和财产的所有者分离、个人色彩与客观化的经济活动分离、主体与客体相分离。货币物化的社会功能,一方面使个性更加独立和发展,个人只关注自己的内在而对现代生活深感绝望;一方面货币失去其内在价值而变成一般性的纯粹手段。在货币介入经济活动之后,就在个人和集体的关系上发挥着作用。在中世纪人身与财产的关系是土地所有制产生的依附关系,集体性大于个体性。而现代经济生活中主客体相互独立,货币代表主体参与各种经济活动,主体得以从束缚中解脱并以货币的形式参与更多,齐美尔的现代的生活突出的是集体关系中的个体,并且关注现代性中个体在群体中的束缚。那么个体的自由有多少呢?
货币本来作为一种纯粹手段,把手段当做目的是较高程度文明的一个主要特征和主要问题。金钱成为上帝带来的后果是,交换对象的不稳定和不道德、把较高层次拉到较低层次的夷平化、外在经济生活的强大以至于个人内在意识的沦落。客观文化大于主观文化,经济生活的客观性中越来越缺少个性,人们生活在与客体相对立的理智中,而理智又会进一步强化客观世界的秩序。以货币经济的形式突出个性,却又因为个性的发展客观文化比主观文化更有优势,个人在群体中受到束缚。齐美尔认为现代生活风格取决于主观文化和客观文化之间的关系,个体在现代文化中常常会体验到焦虑、无聊和不满等体验。
齐美尔的对立和统一:
齐美尔运用抽象的方式、客观化的途径分析个人构建社会,他在肯定个人和社会相统一的同时,却产生了主体与客体相对立的内在矛盾。个体保存一部分的自主性存在,同时又要放弃一部分主体性来加入群体,个体构成和社会结构之间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对立的原因是齐美尔认为一切都源于人这一生物的终极性分裂。他认为人是二元性生物,人的生活和思维以两极的方式对立,人的内在生活都是从内在性对外在世界的认知和行动关系中产生的,两因素交替成为一种绝对的和规范性的关系:自我与世界、主体与客体、个人与社会。在社会的历史性进程中,个人被裹挟着前进,群体在发展,个体性也在发展,想要探究的是个体在现代生活中的困境怎么办?齐美尔零星的几笔中提到过宗教内在价值和人类本性的文化理想。这也许跟齐美尔非实证的、非诠释的、非批判的社会学视角有关系,从个人回到个人,从生命感觉回到生命感觉。但是正是由于个性发展产生的理智化,导致了客观文化压倒主观文化,唯一的诉求还是回过头来关注内在价值。齐美尔这次的回头跟提倡个性的意义不一样,这一次体现了对外在物质文化的消极回避。
齐美尔的社会
齐美尔认为分化、个体化以及货币成为现代生活的联系条件。货币经济主导着现代生活之后,客观形式的货币与主体分离,社会交往形式的主体和对象之间出现距离,由此齐美尔探讨了美学领域的艺术品、数学领域的几何图形、社会空间的群体数量以及心理感受上的爱情、秘密和竞争等。齐美尔研究这些社会事实总是和现实性综合在一起的,现实性是最基本的观念世界和观念形式。但齐美尔又让各种关系和形式在客观化的临界点上出现了主体与客体对立的矛盾,这个矛盾是个体形成社会不可避免的,但不影响个体与社会结构性上的统一,可能会在群体内部关系上出现摩擦。所以在个体角度体现的是外向的对抗性,在群体的角度是社会构建,在艺术品上体现的是独立于自身结构的一般性的艺术风格(主体心灵的统一性),在几何上是把经验世界抽象成线条再形成几何结构。总之,货币经济是从社会历史因素中抽象出来的客观形势,也在社会交往中主导着其他文化形式,应该总结齐美尔的货币经济影响下的现代社会。
理智和情感:货币成为经济交换活动的中介符号以后,由此个体得以从人身依附关系中解放出来,同时个性的发展产生专业化和片面化的结果。个性中分离出客观性,但仍具备主观性情感,在社会互动关系中情感和理智双重作用,情感占主导时个体会对群体产生疏离感,理智占主导时就会促进互动,在主体与对象的距离上、主观文化和客观文化的关系上表现出社交的范围,从而产生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齐美尔强调了货币在社会交往形式上理智的作用,能够引发超个体意识的个人主义最初就是起源于个人的理智和计算,但货币条件下情感没有理智又优势,因为货币形式在客观上的夷平化又伤害了个体的情感。所以货币带来了现代社会的唯理智性,人们处理社会互动关系时从情感决定转变成理智决定,这与韦伯的理性化是一致的,韦伯在最后进入了理性化的牢笼,齐美尔也是,齐美尔认为现代的人又被自己的理智所困。涂尔干也分析了情感,他用来维系社会团结的就是集体情感,但是他一上来就肯定集体中存在着超强的道德力,没有说情感是怎么来的又会怎么去,社会有机团结产生的分工还是通过集体情感整合。
分化和分工:齐美尔的分工可以联系涂尔干的分工和马克思的劳动异化。齐美尔认为货币使分工成为可能,即交换媒介使劳动统一,从而使经济统一,一方面分工补充了个体的片面生产,增强了群体性和超个体意识;一方面货币为所有个体创造了共同利益,调整个体行动的一致性。生产客观化使生产摆脱了生产主体和消费主体之间的影响,人的劳动和人的消费之间有货币中介作为客体。而客体又使生产主体和消费主体一方面相互分开,一方面保持联系,产生劳动分工的事实。齐美尔论述了职业分工、产业分工、学科分工以及经济生产分工,齐美尔强调分工引起专业化发展和交换关系复杂,从而强化了货币的中介地位。经济活动交换的主体越客观化,主观性越被排除。在这里,齐美尔的经济分工使劳动主体与客体分离,是为了突出个性的分离和对象的多样性,主观文化和客观文化分离的原因和强度是劳动分工。马克思的分工是从资本主义劳动条件的对立关系中引发经济关系,从而引发社会关系。两人都提到了交换,分别在文化领域和经济领域致力于一些社会关系的构建。但马克思论述交换更是抽象的,而齐美尔具体分析了交换的形态和结果,以及交换和货币的联系。
社会空间:齐美尔论述社会交往中的空间秩序时,分析人际关系的距离,距离产生的美学价值和社会学价值是殊途同归的,都是存在和目标之间的距离需要人为的努力,这是价值的意义。个体层面的排斥和依附,以及群体层面的嫉妒和感激等等,这些心理事实是社会空间在人际距离上的表现。同时齐美尔还从人际关系的抽象性中划分出“陌生人”这一类型。陌生人能够加入一个群体是由于他身上确定的一般性,他是人,他应该属于群体,但是其陌生性又体现了与群体成员的距离。陌生人角色分析了这种人际关系中丰富的互动形式。空间具有独占性、分割性、固定性距离性和运动性,统一体的构成需要界定的边界,以确定群体成员的属性和范围。同时群体在方位、成员数量和同质性趋向上都保持一定的稳定性,所以群体的扩展和整合总是大于个体,并且具备与其他群体的竞争力。群体层面的空间再大的表现就是竞争、统治、国家、宗教和文化等,这是齐美尔运用具体的社会空间和抽象的人际距离构建出来的社会事实,而其研究的社会要通过个体意识和生命感觉的现实性表现出来,这中间的关系得以形成还是要看抽象化的程度。
读书总结:
1、读齐美尔总觉得,齐美尔与韦伯同一时代的人,但又好像齐美尔跟我们是一个时代的社会,读起来有很多让人思考的地方。就是一读到哲学的东西,我都有些消化不动,看《形式社会学》时才体会《货币哲学》的味道,才能够从里边跳出来。
2、写总结的时候,我觉得我把所有的问题都包含了但是我又说不清楚,是总结的能力不足。前几个月写总结时总是线条先行,而这一次整理到最后还是出现了我主观性的线条。想要打破自己,建立新的自己。
3、要重视交流,让别人感染自己,自己也去帮助别人。
读书汇报(2014.12.22至2015.2.7)
读书书目:
《资本论》(一卷、二卷、三卷)
《政治经济学批判》
《1844年经济学哲学讲稿》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选读)
读书总结:
资本论读了很长时间,总结梳理的过程中才能跳出来,才能对三卷有一个大概的把握。不管读得好不好,读完了三卷资本论自己有一点小小的成就感,读书给我的成长的自信又多了一点。
一、生产领域中剩余价值的生产问题
(一)商品转化为货币,货币转化为资本
商品作为资本主义的单位元素,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和起点。商品具有价值,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劳动的二重性决定商品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形成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价值。价值通过交换价值来表现,价格、货币都是价值形式。商品交换过程中商品所有者的个人行为普及到社会行为时需要货币形式充当一般等价物,由此在商品中分化出来货币。商品生产发展和商品贸易流通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前提,商品流通是资本的起点。商品流通的最后产物是货币,货币是资本的最初现象形态,资本在最初都是以货币形态进入世界市场的。通过分析商品流通的直接形态和资本流通的直接形态,总结出资本总公式:G—W—G1,G1为货币产生的货币,这部分增殖额是剩余价值。货币一旦为资本家生产出剩余价值,就不再是单纯的货币,而具备了资本的机能。资本总公式有一个矛盾,剩余价值在流通中产生又不在流通中产生,那么剩余价值在哪里产生呢?转形为资本的货币的价值变化,不发生在货币本身,而在于G—W所购买的商品的使用价值,通过劳动的体化,从而创造了价值。
(二)资本占有劳动力,劳动力生产剩余价值
1.剩余价值的源泉
劳动力作为商品与生产资料相结合,加入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劳动的二重性决定劳动力的商品的二重性,劳动的二重性也决定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劳动的二重性也决定同一时间劳动的二重结果。一方面,劳动力作为商品,具备使用价值和价值的二重属性,这是由生产劳动的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劳动力的价值与生产资料旧价值的转移一起体现成新生产物的价值,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可以创造价值,形成价值增殖。另一方面,具体劳动形成使用价值的生产过程,即劳动过程。抽象劳动形成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即价值增殖过程。商品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再一方面,同一劳动的抽象部分形成价值增殖,具体劳动实现生产资料旧价值的转移。
资本各不同构成部分在其自身价值增殖过程上的机能不同,转化为生产手段的资本只转移旧价值,是不变资本。转化为劳动力的资本部分生产新价值和剩余价值,是可变资本。剩余价值是资本家垫支可变资本购买劳动力,劳动力商品特殊的使用价值所生成的价值增殖部分。
2.工人受到的剥削
工人一日的劳动等于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总和,剩余价值不是由工作日的最后半天生产的,剩余价值率是资本家对劳动者的剥削程度。资本家进行榨取的两种方式,一是保持劳动生产率和劳动强度不变,延长工作日长度从而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来获得绝对剩余价值。二是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情况下,劳动生产率提高和劳动强度增加来获得相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和生产率的潜在关系又回答了经济学家魁奈问题,“为什么以生产交换为目的的资本家要不断地下压商品的交换价值呢?”势必让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变革资本生产的技术条件和社会条件,可以使必要劳动时间减少和剩余劳动时间增加,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生产力发展,商品的劳动力价值降低,商品和必要生活资料便宜,劳动力的价格降低。资本主义生产又获得了更廉价的劳动力,资本家垫支的可变资本降低,剩余价值量变大。马克思认为生产力发展的资本生产的总趋势,是资本家互相竞争的间接结果。个别资本家改进生产方法获得额外利润,个别价值带动社会价值,降低了同行业必要劳动时间,全体资本家都在追逐相对剩余价值。资本家的互相竞争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法的内在法则。
工人协作可以节约生产资料、缩小生产空间、提高集体生产力、采用流水作业方法,保证资本主义生产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连续性等,大机器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典型代表,是生产社会化的方式。机器生产提高生产效率,缩短了必要劳动时间,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为减少机器磨损,资本家想方设法延长工作日长度,榨取绝对剩余价值。机器设备可以节省劳动力使用,妇女儿童非熟练工人完全可以操作机器,减少了可变资本支出。劳动力的供给大于需求,产生过剩人口,部分工人阶级从事非生产性劳动,来满足资产阶级的奢侈消费。仍为资本成产劳动的工位,为维持岗位最大可能地榨取自己的劳动力,并在劳动阶级内部产生恶性竞争。在生产社会化的过程中,工人劳动成专业化、片面化,劳动力被吸纳进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和经济关系内,并随着简单协作、工厂手工业和大机器生产的资本生产方式进步,工人阶级受到的榨取程度更加严重。
3.工资
马克思认为工资是“资本主义欺诈最丰富的源泉”,工资作为工人劳动报酬的形式掩盖了剩余价值剥削。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而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劳动不是商品,没有价值。而劳动力不仅生产自身的等价,还生产剩余价值。工资作为资本主义雇佣关系中的货币形式,掩盖了工人的无偿劳动,这种货币关系是劳动力商品买者与卖者的关系,是资本家与劳动者的关系,是内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本身的关系。而这种内在关系是以生产社会化性质为基础的。
(三)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
资本家垫支资本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投入生产过程,生产出来的新产品要通过出售,从商品形态转化为货币形态,资本家回收垫支资本并取得剩余价值。所以剩余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生产的,但在流通过程中实现。资本家通过售卖新产品获得的资本,会再次投入生产过程,资本进入循环运动中,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维持。剩余价值作为资本家的消费,不投入在生产过程是简单再生产。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投入再生产,是资本积累过程,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过程。经济学家认为剩余价值分割为资本与所得,资本积累是资本家节欲所得。马克思认为资本家作为人格化的资本,其行动动机跟资本一样是追求交换价值和价值增殖,通过不断地扩大资本来维持资本。
资本主义生产的前提是劳动力和劳动条件分离,资本家与劳动者作为购买者和售卖者对立。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劳动者为了生活不断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资本家为了致富,不断购买劳动力。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生活资料维持了劳动力的存续,使工人物化为资本家的生产物,使劳动力永久隶属于资本。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不仅生产了商品、还生产了剩余价值、还生产了资本关系自身。资本有机构成不变的情况下,资本扩大,追加为资本的剩余价值部分相应转变为可变资本,劳动力的需求随资本积累的增加而增大。在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情况下,资本蓄积会加速资本技术构成上的革命,牺牲可变资本而增大不变资本,减少劳动力的相对需要。二者比较的结果就是,人口的增加必定大于资本追加劳动需要的增加,从而产生相对过剩人口。(资本主义生产人口法则是,劳动人口增加,资本蓄积增加,社会总资本增加。资本主义生产劳动力的发展产生自己的人口相对过剩。)
二、流通领域中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
(一)资本循环
资本家用货币形态的资本G 来购买生产手段Pm和劳动力A,用来投入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形成生产资本P,生产出具有新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新产品,把新产品售卖,把商品资本形态转化为货币资本形态,资本的单循环是从货币回到货币。资本在购买、生产和销售三个阶段分别以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的形态依次变化,被称为资本的总循环,总循环即是产业资本的循环。其中货币资本和商品资本在流通领域完成,生产资本在生产领域实现。在资本循环的各阶段上,产业资本不断变化着形态,构成资本的无限运动性。产业资本的资本机能是占有并生产剩余价值。而货币资本的循环作为产业资本循环之最片面、最明确、最有特征的现象形态,也表明产业资本的动机是价值增殖,即资本家对货币的获取和蓄积。生产资本的循环中,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生产领域相结合,生产出具有剩余价值的新产品,也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商品资本的循环是以商品资本形态为出发点和回归点,W—G—W的流通不是为买而卖,而是为生产而卖,卖出手中商品购买生产要素,再生产出新生产物,在这个流通过程的第一阶段W—G包含着资本的扩大再生产过程,剩余生产物的资本化部分,转化成追加生产资本。G —W包含着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产业资本三个阶段循环统一,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统一,表明资本运动的无限性和产业资本循环的连续性,连续性成为资本主义生产的特征,可以有力地解释资本家想方设法延长工作日长度,实行夜间劳作和轮班制度。
资本循环所经历的时间为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之和,生产时间又包括劳动时间和劳动中断时间。其中劳动时间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相结合,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劳动中断时间是生产资料堆放在生产空间,成为潜伏资本不发生价值增殖的时间。劳动时间是生产时间的核心,能够生产剩余价值,生产时间越跟劳动时间一致,生产资本的生产力和价值增殖越大。流通时间越小,生产时间越大,资本的机能越大,资本的生产力和价值增殖越大。所以资本主义生产的倾向是尽可能地增加劳动时间,并且尽快地售出手中的商品。
(二)资本周转
资本循环是从一具体形态出发并回归到这一具体形态的运动,周期性反复性的资本循环就是资本周转。资本占用剩余价值和剩余生产物,资本运动的快慢表示的是资本的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
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是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周转时间、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资本构成等。资本构成中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不同,资本周转的速度不同。固定资本是不在使用形态上流通,至流通其价值,并且价值的转移是逐步的、片段的资本是固定资本,固定资本的周转速度慢。生产资料的物质形式全部转入生产物,并且价值形式一次性投入的那部分资本为流动资本,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快。流动资本包括部分不变资本和投入在劳动力上的可变资本,劳动力是价值增殖的决定性部分,所以流动资本是垫支资本的决定性部分。所以资本家垫支资本的总价值很大程度上恰恰是由隐藏了无偿劳动的工资决定的。垫支资本的总循环由资本诸不同成份之平均周转构成,计算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平均周转速度,就可以得出预付资本周转的周期。
周转期间对资本价值增殖的影响:
资本周转时间在资本垫支量上的影响:马克思通过分析劳动时间等于流通时间,劳动时间大于流通时间,以及劳动时间小于流通时间,得出的结论是,产业资本一方面必须常常有一大部分在货币形态上存在着,还必须有一个更大的部分暂时取得货币形态。全年周转循环的社会流动资本很大一部分是游离资本。游离资本与垫支总资本之比等于流通时间与周转周期之比,游离资本越少,预付资本越能够发挥资本的机能,越能生产剩余价值,资本家资本累积更多。所以资本家总是尽可能地提高周转时间的有机构成比例。资本周转时间短,资本家能够节约预付资本,生产更多剩余价值。
可变资本的周转对对剩余价值的影响:可变资本用来购买劳动生产力,劳动生产力生产剩余价值。可变资本周转快,资本周转速度则快。剩余价值率代表工人受剥削的程度,年剩余价值率等于垫支可变资本在一定周转期间内生产的剩余价值率,乘可变资本的周转次数。
剩余价值的流通:
资本周转不仅影响剩余价值的生产,还影响剩余价值的流通。剩余价值的流通,即剩余价值在流通领域的实现问题,新生产物由商品资本形态转化为货币资本形态获得。剩余价值资本化的货币从何而来呢?剩余价值资本化过程就是规模累进扩大的再生产过程,剩余价值的实现包括资本家单纯再生产的个消费基金部分和扩大再生产的资本积蓄部分。单纯再生产中,货币来源于资本家和劳动者同时把剩余价值当做所得而支出,投入流通中,资本家支出的是个人消费,劳动者用工资购买生活资料,这些生活资料形式存在的商品中凝结着上一生产过程的剩余价值部分,这部分被劳动者消费,并取得货币形式,完成剩余价值流通。在扩大再生产中,追加的货币资本由已经实现的剩余价值取得,这是剩余价值的这一部分是货币资本,而不是当做所得的货币形态。投入扩大再生产中这部分具有资本机能的货币,在资本家手中也有两种去向,一是剩余价值在货币形态上进行蓄积,形成潜能的货币资本。二是从事现实的蓄积,把生产规模扩大,实际扩充生产资本。
社会总资本的循环:
社会总资本的循环是单个资本独立部分的运动综合,包括个人消费和生产性消费,包括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及其媒介的形态变化和交换,包括资本流通和商品流通,也包括剩余价值流通。
三、社会总资本中剩余价值的分配问题
剩余价值以利润、地租和工资的形式被分割,让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的每位资本家都以自己的方式榨取劳动力的剩余价值,而在各个环节上剩余价值也有着不同的转化形态。
(1)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资本家生产一个商品的成本是购买生产资料的不变资本和购买劳动力的可变资本。垫支资本被当做资本价值支出,通过商品售卖回收,一定程度上商品的成本价格是预付资本的等价。而成本价格的资本构成是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与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有着重要的区别,流动资本包括投入在劳动力上的可变资本和部分物质形式一次投入的不变资本,投在劳动力的资本部分与生产资料构成资本部分在流动资本中视为等同,资本价值增殖被隐藏了。所以资本家的成本价格隐藏了剥削关系。商品的价值等于成本价格和剩余价值,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态。成本价格不是商品的售卖价格,资本家获得的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态,但利润空间的大小就是售卖价格高出成本价格的部分。剩余价值率是m/v,利润率则是m/C,即m/c+v,剩余价值率用可变资本计算,利润率以总资本计算,由剩余价值率的利润率化可以推出剩余价值的利润化。利润价值率表示的是工人受剥削的程度,利润率表示的是资本家的获利程度,二者直接表明劳动条件的所有者与只有劳动力的所有者的对立,资本家与工人阶级之间的对立。
利润率的影响因素包括剩余价值率、周转时间、资本的有机构成、价格的变动因素等等。周转时间与利润率成反比,缩短周转时间可以提高利润率。资本在周转期间会流通在购买、生产、流通各领域,生产剩余价值的那部分时间越长利润率越大,所以资本家在尽力延长劳动时间的同时,也尽力缩短流通时间,缩短资本的周转周期,提高资本的利润率。同时周转时间缩短对于剩余价值生产,从而对利润生产产生直接的影响。在可变资本量一定、剩余价值一定时,不变资本的费用减少,利润率会在相应的程度内提高。所以资本家总是采取改进生产手段和机械设备、缩短流通时间、增加劳动力榨取、提高劳动力的训练与教育等等、方式来减少不变资本的支出。原料价格变动与利润率高低成反比,同时原料价格的变化还通过资本的价值增加和减少影响资本的游离和约束,从而影响利润率的高低。
利润率下落倾向的规律:
资本主义为了获取价值增殖,不断发展生产力。社会劳动生产力发展,劳动生产率提高,可变资本占总资本的比例下降,利润率下降。但是生产力发展,资本主义可变资本的总量增加,剩余价值的绝对量以及利润的绝对量累进增加。利润率的下降倾向和利润量的绝对增加是二律背反的矛盾,生产规模扩大和剩余价值增殖的矛盾。与此同时,还存在资本过剩和人口过剩的矛盾,资本主义生产里的绝对发展,造成大量剩余价值的积累,大量资本不用于生产,引起资本过剩。资本主义劳动力的需求总是小于供给,产生劳动人口相对人口过剩,劳动人口相对过剩的可能性发展。
随生产力发展而引起的利润率下降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一条规律,利润率倾向下降说明不是事实性的下降,存在一些抵消的原因,也是资本家为保证利润而采取的手段,如延长劳动日、提高劳动强度和生产效率来提高榨取劳动的程度,如降低工人劳动工资,如现有生产资料随单位商品价值下降而降低不变资本的价值。资本主义生产即生产剩余价值和利润的过程中,劳动生产力发展却造成了利润率的下降倾向,虽然有一系列的因素阻碍利润率的下落来保证资本家的利润,但是在资本主义生产的根源上生产财富与财富本身形成了冲突。资本主义生产方法的矛盾在资本追求利益的冲动和生产力提高的趋势下具有必然性,引起资本主义的恐慌,也是资本家在通过利润的平均化为分割剩余价值的必然结果。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的特点是:被资本家私人占有的生产资料的社会化、劳动的社会化和世界市场的形成。资本主义生产的矛盾在利润率下落倾向的规律下表现出来。
(2)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息
剩余价值成为追加资本投入扩大再生产过程是剩余价值发挥资本的机能,价值生出价值。生息资本也是剩余价值当做资本,进行价值增殖的一种方式。与商业资本通过利润分割剩余价值不同的是,生资资本把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息的形态。货币资本家借贷给产业资本家,把资本当做商品,让渡其价值和使用价值。产业资本家把这部分资本投入生产和流通,产生剩余价值,在平均利润上货币资本家和产业资本家各取所需,所借贷的价值额和价值增殖部分流回货币资本家手中,所以利息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利息由利息率决定,利息率是货币资本家和产业资本家之间分割平均利润的关系,所以利息最高不会超过平均利润。利息率随劳动生产力的发展随着利润率的下降而下降。
商品资本的生产过程靠的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相结合并发生作用,使劳动力隶属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而生息资本的形态上,资本关系取得了最表面最拜物教的性质。通过借贷资本和利息回收建立的资本关系是不同身份资本家之间的关系,是物与物的关系,单纯地看来不吸纳劳动力进入资本生产过程。但是利息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生息资本在货币资本家手中是工人劳动力的产出,在产业资本家手中投入生产和流通也需要追加劳动力。生息资本隐藏了剥削关系和工人的无偿劳动。马克思认为生息资本的信用制度具有二重性质:一方面,它榨取社会财富,进行资本蓄积,发展了资本主义生产力。另一方面信用制度加速生产力的物质发展,促进了资本集中,和资本主义生产矛盾的激化,会促使资本主义生产方法历史的革命。
(3) 剩余价值转化为地租
级差地租是独占着自然力支配权的个别资本家的生产价格高于一般生产价格的超额利润,这种超额利润来自于资本家对土地的所有权和自然生产力的垄断,以地租的形式被资本主义土地所有者占有,为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以及剩余价值生产提供农业基础。级差地租依据预付资本量和生产效率的关系分成两种形式。绝对地租是跟土地所有权有关的地租,马克思认为只要土地归私人所有,就存在绝对地租。级差地租是土地资本家获得的超额利润,而绝对地租的存在需要资本家增加土地以及农产品的附加值,而这个附加值一定存在且大于绝对地租的超额利润,资本家也在借用绝对地租进行榨取剩余价值。
经济学“三位一体的公式”,即劳动—工资、资本—利润、土地—地租,资本主义的分配是工资、地租和利润。马克思认为工资、地租和利润不过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态,其本质是工人劳动生产创造出来的剩余价值,经济学三位一体公式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的本质。
读书感受:
读资本论的过程中,具体知识的论述会让我觉得很有难度,读书的进度和思考的深度都很慢,正是这些不通透让我在总结时中收获还是挺多的。总觉得资本论的逻辑脉络很清晰,所以读书总结没有提炼出来。很期待一鼓作气,读齐美尔的时候保持这种扎实的状态,再把逻辑带起来。不管怎么样,认真了收获了就好,我觉得充、多彩、快乐。半年的团队读书让我觉得生活和自我都进入了一种状态,如果突然停下这种状态会很难适应。
读书汇报(2014.11.16至12.22)
读书目录:
《经济行动与社会团体》韦伯
《经济与社会》(下册)韦伯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恩格斯
《资本论》(第一卷)马克思
《马克思《资本论》传》弗朗西斯•惠恩
读书内容:
书本内容
商品:
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从商品流通中的商品单位分析,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重性,分别表现在二重物上是使用对象和价值担当者,商品的二重形态是使用价值的自然形态和价值的价值形态,商品的感性对象性和价值对象性的总体是我们所能观察到的商品,或者说商品形态。交换价值所交换的是使用价值之间的比例关系,交换能够进行是因为价值在担当着交换的共通物,价值代表的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马克思论述的最里边的那个核心点。商品的二重性是因为生产商品的无差别人类劳动具有二重性:具体的有用劳动形成使用价值;共同的抽象劳动创造价值。商品的价值是通过交换或交换价值体现的,那么的商品在价值形态上的价值对象性必须表现在一定的社会性关系上,就是必须有社会交换。马克思以单纯的价值形态为例,因为一切价值都体现在单纯价值形态中。货币形态,作为一种商品共同的价值形态,马克思探索货币起源中的价值体现,也就是二种商品之间最单纯的价值关系。在这种简单的价值形式中,价值是通过相对价值和等价价值表现的,相对价值表现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价值的价值形态,是横向的。等价价值是通过自身的使用价值来表现相对价值的价值,是使用价值的自然形态,是纵向的。其实我觉得这一点挺有意思的。也可以说商品A通过商品B表现,然后,商品B获得了一个特殊的价值形态,即等价形态。这一完整的过程包含两个阶段:①A的价值通过B的使用价值表现,是相对价值的表现过程。②B获得等价价值的过程。这里的等价形态必须要通过交换表现出来,再次说明了价值对象性体现在社会性关系中,因为B的作用是表现价值。价值形态一共有四种:单纯价值形态、总体的或扩大的价值形态、一般的价值形态和货币形态。其中,单纯的商品形态是货币形态的胚芽。
货币的资本化:(商品流通和货币的资本化)
货币是商品流通的最后产物,也是资本的最初现象形态。 商品流通是资本的起点。这样一种动态的过程是:商品生产发展到一定程度产生商品流通,商品流通到高级阶段产生货币,货币又开始资本化。所以,货币走向资本一直是在商业历史中不断过渡,马克思论述货币的资本化。在商品流通的最后产物时有一个临界点:货币过渡到资本。商品历史初期,资本是在货币形态上,当做货币财产G、商人资本K和高利贷资本W,与土地所有权相对立。现在资本也是用货币的形式参与商品市场。所以,货币和资本都是在商品流通中发展起来的,是同根同源,只不过在最后货币形态转化成了资本形态。(资本是商品流通中积累起来的,货币又是商品流通的产物,不知道可不可以说货币和商品都是商品流通的产物,但是可以说货币和商品都是在商品流通中发展起来的。)
商品流通的直接形态是W—G—W,由商品转化为货币,再由货币转化为商品,这是为要买而卖。而资本流通是G—W—G,是由货币转化为商品,再由商品转化为货币,是要卖而买,在这一流通形态中货币转化成资本。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的相同点是:都有买与买两个对立阶段;都有商品与货币两个物质要素;都有卖者与买者经济舞台上的对立人物;都以三个契约当事人出现为媒介,即只卖、只买和又买又卖。两种流通循环的区别是:商品流通以卖为始,以买为终。资本流通以买为始,以卖为终;商品流通的起点和终点是商品,货币流通的起点和终点是货币;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全过程的媒介,货币流通以商品为全过程媒介;商品流通是支出货币,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货币流通是通过垫支购买商品并售卖商品,并货币收回,来获得交换价值;商品流通中同一货币换位两次,货币流通中同一商品换位两次;商品流通中货币的支出跟货币回来没有关系,货币流通中货币支出决定货币回来;商品流通的两极是在性质上有差别的使用价值,货币流通的两极是同质的,只在量上有差别;商品流通是消费使用价值,以满足某种欲望为界限。货币流通是追求无限的价值增殖。(马克思认为资本的运动是无界限的。)商品流通中商品价值采取独立化的货币形态,只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会在运动结果上消失。货币流通中货币和商品都作为价值的存在方法,在运动中成为自动的主体。货币是价值的一般存在方法,商品则为特殊存在方法。
商品流通总结:①资本是货币,资本是商品,在简单流通中价值一直是能动的实体,价值采取货币形态,价值实现价值、货币并最终实现资本。②G’=G+△G,剩余价值的概念在价值变成资本的运动中产生,而且资本的运动无界限。③G—W—G’是资本总公式,商人资本、产业资本和生息资本都属于这个公式。
剩余价值:
流通过程中怎样发生价值增殖从而产生剩余价值的?资本没有由流通发生的可能,也没有离开流通发生的可能。它必须在流通中发生,又不在流通中发生。这是一个二重的结果。①商品流通的等价交换中没有产生剩余价值。因为商品以货币形态进行等价交换,交换者双方只获得了使用价值并没有交换价值,不存在价值增加。(马克思批判康狄亚克)②假定商品流通中有非等价物交换也不会产生剩余价值。因为不能以卖者和买者的价格是否高于价值来说明商品的价值大小,不存在剩余价值的形成,从而货币的资本化。③剩余价值也不会在流通之外产生。流通是商品所有者相互关系的总和,在流通之外,商品所有者仅与他自己的商品有关系。在同一个劳动过程中,商品所有者由自己的劳动形成价值,便不能形成劳动价值的增殖,除非是加入了新的劳动。一旦加入新劳动,劳动者的商品就是件新商品,新劳动产生的价值增加部分不属于我们所讨论的那个商品。
劳动力的买与卖:
马克思认为货币的价值变化之所以能够转化成资本,不是发生在货币本身,而在于G—W所购买的商品的使用价值,通过劳动的体化,从而创造了价值。劳动力或劳动能力是指肉体力和精神力的总体,存在于人的身体和人格中,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
货币所有者发现当作商品的劳动力需要具备的条件是:所有者必须是人格自由的,并且自由得一无所有。第一、商品交换只能包含从商品本身性质发生的从属关系,劳动力的让渡和转卖必须获得所有者的同意。第二、所有者除了自身拥有的劳动力,没有其他的生产和生活资料。③必须具备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生产物之商品的表现,是以社会分工的发展程度足以使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分裂为必要条件的。
劳动力商品的二重性:价值和使用价值
劳动力的价值正是由生产这种特别物品,从而再生产这种特别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同时生产劳动力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又可还原为生产这种生活资料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即劳动力的价值是维持劳动力所有者必要生活资料的价值。包括:劳动力所有者个人的生活资料维持;生产劳动力补充员——其儿女的生活资料维持;劳动者获得的教育或训练;一定额生活数据的价值,如短期生活消耗及长期生活消耗等。马克思的劳动或劳动能力,兼指劳动者和生活资料,兼指劳动者和劳动工资。劳动的使用价值的让渡和现实运用可以在时间上相互分离,劳动者把劳动的使用价值垫支给资本家,先获得劳动价格的给付来维持自身的生活资料。货币所有者在交换中取得劳动的使用价值,表现在劳动力的现实运用和消费过程上。劳动力消费的过程,即是商品和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马克思批判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和所有权,劳动力的买卖,在流通领域或商品交换领域进行,原来的货币所有者变成了资本家,劳动力所有者变成了资本家的工人。
劳动过程:
劳动力的使用即劳动,资本家让劳动者生产的是特殊的使用价值。劳动过程是由人的活动,用劳动手段,在劳动对象上,引起预先企图的变化,它的生产物是一个使用价值,是一个由形态变化而与人类欲望相适应的自然物质。从生产物的观点倒推劳动过程,劳动对象和劳动手段表现为生产手段,劳动本身表现为生产劳动。劳动的过程要素包括:人类的目的活动(即劳动);劳动对象;劳动手段。劳动本身是人与自然的互动过程中为满足人类需求,通过劳动力的使用获得自然物质的有用性,即使用价值的自然形态。劳动对象包括天然存在的人类劳动的一般对象和只能由劳动引起变化的原料。一切原料都是劳动对象,但不是一切劳动对象都是原料。劳动对象必须由劳动引起变化才能成为原料。劳动手段是一物或诸物的复合体,劳动者通过劳动手段作用自身和劳动对象,是传到活动到对象上的传导物。劳动手段包括:劳动者自身,劳动者最先占领的对象是他的活动器官;土地、石块等自然物可以为人类劳动所用的劳动工具或劳动资料;人类加工而成的劳动手段。劳动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程度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进行所在的社会关系的指示物。在所有劳动手段中,机械性的劳动手段又比仅能当做劳动对象容器的劳动手段,更能指示社会生产时期的决定特征。
在劳动过程中,一方面生产物是劳动过程的结果同时也是劳动过程的存在条件;另一方面过去劳动的生产物投入到劳动过程中,与活的劳动相接触,所以能当做使用价值来保持并且实现。劳动过程被视为资本家消费劳动力的过程,表现了两种特殊的现象:劳动者的劳动属于资本家;生产物是资本家的所有物,不是直接生产者(劳动者)的所有物。
商品生产过程包含着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即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形态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劳动过程产生了使用价值,价值增殖过程产生了剩余价值,通过分析价值形成过程来分析剩余价值生产过程。资本家的生产物是一个使用价值,资本家生产使用价值是因为它是交换价值的物质的基体,是交换价值的担当者。资本家不仅要生产使用价值,而且要生产商品;不仅要生产生产使用价值还要生产价值;不仅要生产价值还要生产剩余价值。
价值生产过程:
资本家在商品市场预先购买了生产手段和劳动力作为资本家的垫支资本。生产手段因其所包含的一般社会必要劳动本身就存在价值,马克思将其看做是整体劳动过程的初期阶段,可以当作生产物的价值构成成份。在整体的劳动过程中,生产手段的使用价值被消费了,其原本的价值转接到继续被生产的商品中。劳动力作为一种商品也有相同的属性,劳动的使用价值被消费了但劳动的价值存在。生产手段的价值和劳动力的价值成为新生产物的价值,等于资本家的垫支资本。马克思认为,这里的垫支资本未增殖,还没有产生剩余价值,货币没有转化成资本。
价值增殖过程:
商品生产过程也是劳动力消费过程,劳动以消耗初期阶段的生产物(生产手段)来创造新的生产物,则新生产物带有价值增量。同一过程中,从生产手段的角度出发,其消费了劳动的使用价值才得以形成新的价值。那么,这里确定存在一个价值增长,但马克思认为价值增值不同于价值增殖,“增殖”带有资本的无限运动性,是累加的不是单一循环的过程。在价值增殖过程中,马克思认为剩余价值的秘密不是新生产物本身,而是劳动力商品。劳动力的价值和它在劳动过程中的价值增殖是两个不同的量,过去的劳动(包含在劳动力中的劳动)和活得劳动(劳动力所引起的劳动)是不同的量,前者决定劳动力的交换价值,后者形成劳动力的使用价值,维持劳动力的日常生活消耗远远小于劳动力每日支出所转化出来的生产物,资本家愿意出垫支资本就是因为这个价值之差。一方面,劳动只有在有用形态上支出才能形成价值。劳动力的卖者像别的商品的卖者一样,在实现其交换价值时必须让渡其使用价值,但劳动力的使用价值由不同于一般商品的使用价值。另一方面,资本家支付劳动者当日的生活维持,劳动力一天的使用价值都归资本家所有,劳动力生活消耗的价值只需半天。劳动力使用产生的价值超过劳动力本身的价值,这个多余部分就是价值的增殖部分,是被资本家白白占用的剩余价值。
劳动二重性:
劳动过程中的物质要素和人的要素在参与生产物价值形成过程中以不同的方式起着不同的作用,劳动的二重性决定劳动的二重结果。劳动者把一定量的劳动加进劳动对像,产生新价值。同时生产手段的价值转移到新生产物上是以劳动为媒介的。劳动者不是同时做两次劳动,一次是新价值在劳动对象中的加入,是创造价值。一种是旧价值在生产物中的保存,是保存价值。劳动者要保存被消耗的生产手段的价值,或者把它当做价值构成部分,转移到生产物上来,其媒介不是一般的劳动加入,而是追加劳动的特殊有用性质或其特殊生产形态,应该是马克思所强调的劳动的特殊使用性质。
从相对意义上,劳动者所保存的旧价值,与所加入的新价值保持相同的比例,但劳动过程各对象因素的作用是不同的。生产手段旧价值转移并当做价值构成部分是因为在劳动过程中其原先的使用价值被消耗,在生产物内取得另一种使用价值形态(新价值的构成部分,不是新价值,生产手段没有产生新价值。),所以是价值保存,不是价值生产,生产的只是使用价值,是旧交换价值所依以重现的新使用价值;劳动力作为劳动过程中的主观因素,以劳动为媒介把生产手段的使用价值,转移并保存到新生产物,在这个过程中劳动力在不断运动保持增殖。劳动者生产的劳动与劳动力的价值相等。生产物价值超过由生产手段价值构成的剩余部分,在生产物中只有这一部分是过程内部形成的新价值。6小时的新价值等于资本家购买劳动力的垫支资本和维持劳动者生活资料的支出,在这个临界点上劳动力价值是劳动对象的等价,但工人每天要为资本家劳动12个小时,多出的六个小时是资本家剥夺的剩余价值。
劳动过程中的各要素,在生产物价值的形成中有不同的作用,实际上正是资本各不同构成部分在其自身价值增值过程上的机能。生产物总价值超过其构成要素价值总和,已增殖的资本价值高于原来垫支资本价值。原资本价值会放弃货币形态,转化为劳动过程的因素。生产手段和劳动力,是原资本价值的不同存在形态。
可变资本和不可变资本:
转化为生产手段的资本部分,在生产过程中不会有价值量的变化,这部分叫做不变资本。转化为劳动力的资本部分,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价值增殖。价值增殖是劳动力的等价和剩余价值之和,剩余价值作为一个变量本身可大可小,并继续投入到生产运动中产生新的变量,叫做可变资本。其中不变资本只是表示在劳动过程中生产手段当做生产资料投入和产出不变,其自身价值量还要受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影响。在劳动过程中,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比例上的变化,也不影响二者的差别以及不变资本在生产物中的价值构成。
小结:
马克思论述商品中凝结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分析价值形态的高级形式是货币形态,货币在参与商品流通中通过劳动力的使用价值产生剩余价值,从而实现货币和商品的资本化。这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线索。马克思分析商品经济是为了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资本家管理、使用和剥削工人的核心是白白占用工人的剩余价值,比较核心的概念是马克思把劳动力和资本都当作商品,并分析了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产生的价值增殖。
马克思的在分析性的关键步骤里都采取了抽象的方法,这种不断抽象的结果与韦伯的理想类型很相似:比如价值:抽象出劳动(生产物)使用价值的物质成分和物质形态——生产物的劳动具体形态不见了,只剩下人类劳动——再抽象出同一的非物质的人类劳动,只剩下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比如相对价值形态:第一步抽象出两种商品间的同种物,即劳动——第二步得到商品中包含的劳动的同质性——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读书总结:
1.必须得采用倒叙的方式,反过来推一边才会成立。资本论,逻辑清晰、论证繁杂、体系庞大,总结的时候一下子就懂了。
2.团队生活的快乐。
读书汇报(2014.10.12至11.16)
读书目录:
《宗教社会学 宗教与世界》韦伯
《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韦伯
《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韦伯
《印度的宗教:印度教与佛教》韦伯
《古犹太教》韦伯
读书内容:
在涂尔干看来,宗教是集体意识和集体生活的产物,而图腾信仰和仪式欢腾又成了维系社会秩序紧密联系的重要方式,涂尔干的宗教和社会形成了相互作用的二重结构。韦伯论述的现世的宗教、救赎的宗教以及禁欲主义理性化的宗教都表达了宗教伦理对经济行为的影响,宗教信仰和文化观念对社会行动的改变和社会秩序的构建,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社会变迁。涂尔干强调宗教基本生活带来的横向的社会凝聚力,而韦伯还强调了宗教功能中纵向的和动态的社会变迁。例如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所体现的:理性化宗教伦理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关系的基础,宗教思想在此对社会秩序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而在儒教与道教、印度教与佛教中宗教却有现实安稳回避的经济心态。韦伯在论述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文明不同于其他文明的独特之处时,展示了不同文明中宗教对经济和生活的影响。这里边既包含了韦伯的微观分析单位——社会行动,也包含了韦伯宗教的理性化和社会制度的官僚化。
现世和救赎
韦伯宗教社会学研究共同体行动类型的条件与效应,宗教和巫术共同体行动原初具有现世性。韦伯认为理性的宗教和巫术行为是通过个人主观的目的、意图、动机等意义来实现的,是以现世为取向的。防避现世的外在弊端和谋求现世的实惠是祈祷等宗教仪式所追求的内容。
新教的救赎:基督新教的预定论和天职观,变革了新教教义,摈弃天主教命令和劝告的道德训诫,而在俗世生活和职业岗位上奉行天职观,并实行禁欲主义以成为上帝的选民。新教教义实现了宗教的救赎和整合,也是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和经济关系的精神基础。
中国宗教的救赎:韦伯肯定中国的传统思想积极肯定世界和积极适应世界,但韦伯认为中国传统这种主体性世界观缺乏基督新教与“此世”的紧张状态,以及禁欲主义在客观上改造世界的意图,在此体现了新教徒宗教行为的目的合乎理性和价值合乎理性。韦伯把儒家学说当做儒教,但也确实能从中国传统主义价值取向中分析出信仰、仪式和伦理以及韦伯的巫术性世界图像等概念。儒教的现世取向体现在纯粹巫术性宗教基础、皇帝巫术性卡理斯玛能力、家父长制官僚制和祖先崇拜。中国宗教的此世取向没有彼世和竞争观念,是自然倾向的非救赎。
印度宗教的救赎:韦伯认为以种姓仪式主义、灵魂轮回和业报教义为主要特征的印度教伦理阻碍了印度资本主义的发展。①种姓秩序在本质上是传统主义的,种姓禁忌阻碍理性主义和资本经济的发展。②业报伦理观把个人通过伦理规范和行为动机紧密联系在社会组织中,形成寄希望于彼世的救赎,韦伯认为这种救赎是非理性的。救赎的最终目标是逃避现实生活,在韦伯看来这也是消极和出世的。③我觉得印度教禁欲式和冥思式神秘主义的内在观念倾向,实际上是在构建一种永恒的非人格的理想秩序,神秘主义在个人的立场上也是教徒的一种自我救赎。
古犹太教的救赎:古犹太教没有上帝预定论思想及其他伦理动力的观念,以此世现实生活为取向,而不追求救赎。韦伯认为犹太教和新教有着相似之处,唯一不同的是缺乏体系化的“禁欲主义”。①古犹太教律法严格,礼仪严谨,有着高度的契约精神,保持“自制”和理性主义。②犹太教缺少系统的和入世的禁欲主义,不主张对社会秩序的控制和改变,而是出于为了犹太种族存续的抗争。
小结:①印度教和新教是救赎的,犹太教和儒教是接受现实。②新教和犹太教积极斗争,儒教积极适应,印度教逃避现世。③新教和印度教是禁欲的,古犹太教和儒教缺少禁欲主义。④新教和古犹太教具有经济上理性主义,儒教和印度教缺少合理化。⑤新教和儒教是入世的,犹太教和印度教是出世的。新教主张统治世界和经济秩序,儒教是积极适应社会秩序和伦理习俗;犹太教是本位的自我保护,印度教是消极冥想的神秘主义。韦伯划分宗教的理想类型为:行动型和冥思型,按着行动动机的强度依次是新教、犹太教、儒教、道教、印度教和佛教。在这里韦伯一直强调新教对世界的支配地位,而其他宗教是适应或者逃避现实。支配的观念所表现的不是韦伯西方优越论,而是基于各文明宗教的现实条件,以及基督新教与现世的紧张关系中所表现出的积极入世的行为取向,以及在新教袪魅化和理性化的过程中引发出一种普遍性的社会伦理价值,最终改变了人们的经济行为和经济秩序。
宗教与现实的紧张关系,决定人们的行为和经济取向。(①观念和动机对社会行动的影响。②宗教伦理决定着社会经济关系样态和资本主义理性化程度。)在世界各大宗教的理性化过程中,宗教教义大多产生一种保守的经济心态,唯有新教在与现世的紧张关系之中宗教伦理和经济行为的变革较为有力,发展出了理性化资本主义。按着这样的逻辑,资本主义发展的动力因素是经济的理性化,原初动因是宗教对现世的反动动机。社会变迁的模型中,涂尔干主张社会分工和个人接受来自集体的道德力约束以实现社会秩序的进步与整合;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阶级斗争和物质生产力是先进社会形态变革成功的动力基础;韦伯的一个重要支撑点是新教伦理带来的世界经济秩序的改变,可以在宗教的方面去论述韦伯的社会变迁。古典三大家分别从不同的理念建立社会,社会需要动力进行整合和发展,他们三个推动这个体系动态发展的着力点也不一样。如果比较宗教社会学的观念,理性化的宗教伦理是韦伯资本主义文明的动因,随后韦伯的社会进入理性化的进程,他构建现代性社会的方式离不开理性化和科层制两个关键动因,其他的支配、价值中立、合法性等核心概念是画龙点睛。(当然阅读中这样的推断仅限于韦伯的宗教社会学。)
读宗教社会学时觉得韦伯宗教的观点主要体现在《宗教社会学 宗教与世界》这本书里,虽然知道先入为主的意图是不断去验证韦伯怎样通过其他文明去论证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亲和性。但是在整理读书笔记时还是发现中国的宗教、印度的宗教和古犹太教都是对《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的综合论据。当然资本主义的发展除了宗教的因素外,当然会有宗教文明中所包含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为了不断地打破与建立,在此还把宗教本身还原到韦伯。
读书内容:
这个月的读书感受比上个月安定和舒适,对思考和总结有了一些自信。要反思的是,阅读之后和归纳之前的记笔记是一项繁重的工作,看完一章意犹未尽时就不想写。还有就是跟团队交流的比较少,晚间散步的时候我太容易沉默了,这点可以改。
2014年读书汇报(8.22至10.10)
读书书目:
《原始分类》涂尔干
《道德教育》涂尔干
《经济与社会》(上下卷)韦伯
《社会科学方法论》韦伯
《经济与历史 支配的类型》韦伯
《法律社会学 非正当性支配》韦伯
《学术与政治》韦伯
读书内容:
之前读过部分韦伯,读涂尔干时总觉得以前读过的基础不够扎实。团队读书都是争先恐后、力争上游,看着同伴们这个月相继结束了一个大家,还是觉得自己应该按着自己的节奏,把每一步都走好,把基础打好。
受上一次读书交流的启发,这个月读书重视概念分析和概念联系,因此韦伯的诠释社会学总给我一种社会变迁和社会事实(如经济、宗教、法律等)演进的线条感。我总在怀疑这种线性联系是我自己主观建立的还是韦伯的理论原本存在的。韦伯社会结构的展开一直离不开现代性的特点,社会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理性化的过程。(如:经济的理性化是资本主义、政治的理性化是官僚科层制、宗教的理性化和法律的理性化。)其中在《法律社会学》中可以比较明晰地看到,理性化又本身是实质理性到形式理性的过程。在韦伯的社会学概念中,实质理性和形式理性的对称与平衡,一直是韦伯分析社会的原始动因。从实质理性到形式理性的趋势包含着韦伯的经济、法律、社会行动、支配以及价值中立等主要的概念。
虽然我个人理解的基础是这样的,但是总能够看出韦伯是立体的、多元的。韦伯建立的社会结构也经历了由线到面的立体化过程,而且这个过程也是动态的:带有个体动机的社会行动在交往中产生社会关系,社会关系形成社会团体,并在团体中形成组织规范和社会秩序。这里边其实包含了,个体或集体的行动是社会性的,社会行动实际上是个体的行动动机受到来自社会或团体的规范性影响。那么,韦伯的社会就建立起来了。在《经济与历史》中说到,韦伯认为任何过程的开展,都包含有人在社会的约束与社会冲突的中所表现出来的反复性与间歇性的社会行为(如行动、忍耐和放弃),这种反复本身也是韦伯实质理性和形式理性此消彼长的平衡过程。(韦伯的理性化其实包含着韦伯心中的冲突和矛盾)。
在分析支配关系时:在家父长制官僚体系首先就体现了实质层面的理性化,在纯粹竞争的资本主义时代,由于合法性的民主政治的革命性影响形式理性化上升。而现代社会主义国家的群众民主政治特色所体现的是实质理性化:(社会性的市场经济被当作目标,而基于政治社会学基础上的实质性的法律思想,不断把纯粹的法律形式主义压低,而回转到行政管理和法律判决的实质层面,实质的正当性原则增强。)这中间的关系是:形式理性化超越实质理性化是历史发展潮流;理性化的趋势不断受到非理性化的反动与扬弃。
韦伯的理性化整体是社会的现代性发展,在他的法律社会学中,法律的现代化是如何实现的呢?罗马法作为根本大法,韦伯论述的是法律的变化发展史,欧洲国家的法律大体经历了从非理性到理性、从实质理性到形式理性的过程。其中法律形式理性是指,按照并且仅按照法律的内在标准,即法的概念作出判断;法律的实质理性是指法律判断以社会经济、伦理观念、宗教信仰、政府政策等标准为主,法律判断的自主性缺失。其实韦伯论述的更多的是人们运用法律的思维方式和法律本身的表现形式,以此来反应个体与团体之间纵向的关系,以及团体横向的规范。
为什么西方法律能经过历史发展形成高度理性化的法律体系?为什么资本主义只能在西方发展?为什么资本主义起源于禁欲主义的新教伦理?从一个概念联系另一个概念来分析韦伯,探究博学、理性、全面而仁爱的韦伯是出于民族主义对欧洲社会的自豪感?还是由于他的思想倾向对研究视角和社会分析根深蒂固的影响?
欧洲大陆的法律职业群体发展推进了西方法律的理性化进程,使法律体系从实质理性化向形式理性化转变,这也是法律的现代化进程,社会治理结构向“法理型”转变,这可以联系到现代的形式理性法与科层制的行政官僚体系之间的关系。[法律从实质理性转变到形式理性,行政从魅力型领导转变到科层制领导,无论二者的因果关系如何,从诠释社会学的角度来看,社会结构中个体的“意义”和团体的规范都改变了,对于我们来说是社会的进步发展,对于韦伯来说是理性化。][在韦伯看来,社会行动过程中的目的、目标、理由、方向、动机和意义等行动动机统称为意义,意义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研究的重要区别,也决定了社会科学研究的诠释法。]
在《学术与政治》中,“朝向理性化的社会发展使得行政官僚成为与政治相关度甚高的类型。”韦伯认为,官僚组织的发展是现代西方国家的根源。至于资本主义起源于欧洲的关键因素仍然是官僚制度。(经济生产到底是以资本主义方式还是以社会主义方式,实质上并没有多大的差别,即使社会主义式的经济组织在技术和效率方面要达到类似资本主义的水平,也同样离不开专业技术的官僚机器。)资本主义在近代阶段的发展需要官僚系统,资本主义反过来也为官僚化的管理组织提供了最理性的经济基础,并为官僚系统提供了最理性的表现形式,如货币形式。韦伯一直认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方式处于实质理性阶段,并且社会主义制度缺少官僚组织发展的必要条件,如财政支持、通讯服务(铁路电话)等。韦伯对西方文明的态度是:韦伯通过比较分析来研究欧洲文明的特质。他认为几乎每一种文明类型都具备某种程度的合理性,许多的文明也都有政治权力、音乐、习俗、法律等基本形式,但只有西方在人类活动各个领域系统化的合理性并发展出资本主义的经济体制。这种高度合理性的关键应该是政治结构中的官僚体系。其实,在这里发现了一个以前的思考误区:韦伯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决定性原因不是经济动因,而是政治因素;不是资本主义经济,而是科层制官僚体系。韦伯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态度是:韦伯认为理性化(经济、政治、制度和人类活动)和祛魅化(神权信仰)后的西方文明付出了较大的代价,理性化使人们专注于专业化、人为化和计算,袪魅化使人们失去生机和担当。[这本身也表现了从实质理性到形式理性过程中人们价值取向的转变,可以了解到社会变迁中的引导社会行动的背后的机制。]然后,学术和政治两种支配性的力量,有责任解决祛魅后的欧洲社会面临的问题,这时韦伯诊断社会问题并提出价值中立等一系列命题来表达他的社会关怀。
可以在法律社会学中这么理解:韦伯的法律理性化是法律实质理性化到形式理性化转变;法律的现代化进程对应着社会治理结构的转变,西方社会政治结构从魅力型统治到科层制管理;法制性统治是社会治理的一般模式,法律的专业能力和范围有限,法律治理同样应该坚持价值中立。韦伯在主张诠释和理解社会的同时,强调社会行动中“意义”的概念和价值无涉的原则。价值中立是韦伯社会学的方法论原则,诠释社会学中社会行动本身具有价值参照,韦伯的社会行动、意义和诠释或多或少带有主观性,如果把一门学科的方法论原则当做社会行动的实践性原则,个人觉得也是一种从抽象到实存的异化过程。
比较涂尔干和韦伯的团体秩序,即社会对个人的约束力:
涂尔干研究社会事实,韦伯研究社会团体;社会事实所表现的是团体的信仰、倾向和习俗等,而社会团体立足于社会行动及行动者的主观意图;涂尔干关注社会和集体的宏观建构,韦伯重视个体对合法性和正当性的支配与服从。(二者都是主观的角度。)在涂尔干看来,个人感受到来自集体的约束力,如集体情感、集体意识等,是道德力建立了社会网络体系。韦伯所建立的社会也需要秩序,团体的秩序影响着社会行动过程,并必然产生社会对个人的约束。实质理性到形式理性的过程就一直体现着社会的结构调整和秩序分配。我总觉得韦伯在从个体的角度理解社会,如关于支配和权力的概念,关于合法性和正当性的概念,都是从行动者的意向来确定概念。而涂尔干一直强调社会事实的外在性,外在的集体强制力,即使分工突显的个体自主性还依附于职业伦理。
读书总结:
上个月双周论坛时,师兄师姐们给了一些读书的建议和启发,这个月读韦伯比读涂尔干的感觉要好。不停地思考才能感觉到自己不停地收获知识。这个月有一种“我要读书”到“我在读书”之间形式到状态的内化过程,感觉内在空间很丰富。团队读书都是争先恐后、力争上游,接下来还有总结韦伯的宗教,然后马上转入马克思。
2014年6.18至8.23
读书书目:
《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实用主义与社会学》
《孟德斯鸠与卢梭》
《哲学讲稿》
《社会分工论》
《教育思想的演进》
《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
《乱伦禁忌及其起源》
读书内容:
韦伯的新教伦理(资本主义起源于新教徒的禁欲主义)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相对。之所以看韦伯时没有很好地理解韦伯是因为我先入为主的价值体系。所以后来的读书中会一直比较韦伯和涂尔干的说法有什么不同,就是他们建立社会的方式以及所构成的学说体系的不同,也发现涂尔干想表达的使混乱的社会达到有序应该遵守什么样的规则。涂尔干的学说体系和社会体系是我想要了解的,但涂尔干的这两点对我来说很宏达,这个月集中去把握涂尔干的主体思想和思维逻辑。①涂尔干的道德力一直是我读书的线索和脉络,涂尔干的根本概念是道德力,道德力的传递建立了社会网络体系。②涂尔干不仅论述了建立社会的方式,并建立了一定的社会规则。就是告诉了我们社会是如何建立的,人们应该遵守什么的规则来保证社会有序和谐。接下来以道德为线索从社会建立的方式和社会规则两个方面来论述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道德力:
涂尔干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事实,社会事实具有客观性、外在性、强制性和普遍性。社会事实的客观性是指个人感受到的集体力,个人受来自集体的约束,而社会事实的外在性是也是相对于个人意识而言的。构成社会事实的是团体的信仰、倾向和习俗等,所以涂尔干研究的是宗教、图腾、仪式、法团和自杀等。而这些来自公共生活的集体意识和集体情感具有客观性,就形成了一种具有普遍性和强制性的道德力。在涂尔干看来,个体的利他情感趋向于团体结合,所以社会是由个体组成的多元复合统一体,复合的意思是,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自主性,同时个体又受到的集体的统一规制。
涂尔干的宗教不是起源于个体情感,而是集体心态。所以个体趋向于团体结合,不是说社会起源于个体。这个条件包含了很多的因素:人是社会性的,区别于动物;利他情感;分够因素等。
道德的功能:
1.社会规范不是来自制度,而是道德。在《哲学讲稿》中涂尔干假设了一个经验事实——道德责任,他认为道德责任是根本的绝对的,道德法则高于社会法则,仁爱和公正两种公民义务具有同等的约束力,都可以上溯到道德法则。
2.社会秩序不来自物质生产,而是道德。社会秩序的和平状态,不是物质根源的,而是道德的任务,没有道德纪律就没有社会功能,所以涂尔干认为社会经济生活中不存在职业伦理和群体组织。①他把人的自私自利看做是动物本能,需要道德的规定。涂尔干认为欧洲社会遇到的经济危机就是由于经济的发展和膨胀——经济从次要功能上升为首要功能,社会变成工业社会除了科学外,军事、行政、宗教等功能绝对衰退。②涂尔干也认为圣西门的实业体系缺乏一种并非源自实业的力量——道德力。实业社会组织能够满足社会中各种需求,但任何超过单纯需要的需要都是无限制的。
3.道德纪律联系社会利益和个体利益,并规范个体遵从社会利益的纽带。道德纪律的功能是个体不侵占社会利益,外在于个体并支配于个体。
社会与个人的关系:
1.社会是如何产生的:一些哲学家认为社会是非自然的,而是人为的结果:霍布斯认为社会来自暴力威胁;博絮埃认为神启使我们脱离野蛮状态;卢梭认为社会起源于与自然状态相对立的公民状态。而涂尔干认为社会与自然、天意并不相反,社会是自然状态中的自然,产生社会和立法都是需要我们通过实践经验地获得,即社会形成于人们的相互依赖和生产实践积累。现代社会的分工和团结带来的秩序打破原始平衡,但带来的高度文明。①分工:社会是自然的,自然地聚集在一起并产生劳动分工,来增进个人和所有人的福利,因为个体获得了比自己独立劳动更多的东西。所以分工是社会的基础。②普遍意志:相互依赖即利他情感的团体趋向。涂尔干强调社会进化过程中的普遍意志,普遍意志像物质力一样具有必然性,普遍意志的方向是普遍利益。涂尔干认为集体利益是社会有机体本身所特有的利益,社会有机体的需要不同于个体的需要,但个体的需要受到集体的限定。③因此,社会成了一个多元复合统一体。涂尔干认为简单社会应理解成原始的单环节的社会,如斡尔朵,各类社会是同一种单一的初民社会的不同组合。[简单的多环节社会——部落,由斡尔朵或氏族的简单并列而成的集合体;简单合成的多环节社会——联盟、联合或同盟,由上述社会种集合而成的社会;多重合成的多环节社会——城邦、部落集合体,由若干简单合成的多环节集合体并存或融合而产生。]涂尔干批判教条主义的理想真理、理性主义的一元论和亚里士多德的终极因果论。他认为宇宙是具有不同程度内涵的自我的集合、社会是多元的复合统一体。(思维创造了实在),作为创造者的是我们个体,排除个体差异性靠的是集体表现,集体表现的作用是制造了更高级的实在,即社会本身。而社会思想的功能不是为了思辨,而是为了实践,不是为了建立学说体系,而是为了采取集体行动。个体的多样性和局部真理(非人格真理)会使集体意识更加繁盛,从而产生新秩序——文明的社会。
2.社会是如何组织的:有关公共利益的事务由专人负责,委托给政府这样一种代理机构,而法团作为一种中间机制,从中协调着国家和个人关系。对于法团来说:①法团是必要性的:因为法团创造了道德环境,这又是源于道德上的理由。②法团是强制性的:因为在集体力的作用下,个体反抗无效,公民依附于公社、部分依附于中央,国家就这样被组织起来了。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在涂尔干看来主要是个体与政治群体(最大的群体)的关系,暂且把社会、国家和政府三者统一起来。人们应该遵守的规范是政治社会中公民道德。国家与个人的关系经过了一个变迁的过程:①在早期阶段,个体的人格从属于社会大众。国家相当于众神,公民道德相当于公众宗教。众神对应的是宗教世界,个人对应的是凡俗世界,两个世界之间存在鸿沟。因此,个体和个体的人格主动服从集体(没有牺牲感),而具有价值的是集体意志和共同信仰。②后来个人经过努力挣脱,个人的活动范围扩大,个人变成道德尊重的崇高对象,个体属性被赋予价值和得到尊重。道德个人主义和国家进步的关系是交替平行:①国家发展的同时,个人对抗国家的权力和能力随之发展。②国家活动从根本上就是为了解放和发展个人。国家通过战胜集体特殊主义,即次级群体的抵抗力,来逐步加以保障个人的权力。那么,个人无条件地为了实现解放自身的目标成为了国家的工具,而国家是个人对抗次级群体同化和压制的一种手段。
3.社会功能和个体权利:涂尔干认为政府的功能是指导社会实现自身的目标,并不损害公民人格,(社会主义损害了个体的人格,是不道德的)。政府与公民之间有一种双向规制:政府必须尊重个体思想自由,同时立法权运用道德的手段限制公民的观念。(国家是统治权威的代理机构,为了分析个体与群体的关系,暂且把社会、国家和政府同意看成相对于个人来说的最大群体——政治社会。)关于国家:国家的功能是:对抗次级群体压制中产生个人的自然权利;社会均衡机制;对群体的运作方式进行监督和控制。因此,国家本身是一种调整和压制机制。关于个人权利:涂尔干反对康德的天赋人权(人是一种道德存在,即个人是其所是。),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的社会性,个人的权利来源于社会实践。问题的关键不是人是什么,而是人应该是什么,在于他具有多少社会赋予的价值。所以涂尔干认为人格不是自主的,人格构成了物质和社会环境的一部分。[涂尔干在《社会学方法的准则》中强调分析社会事实要必须分析社会类型和社会条件。所以我们在分析涂尔干时应该采用这一准则:职业伦理中社会反思行动必须要符合社会环境;社会分工的原因是社会容量和社会密度的变化而不是个体自身的变化。涂尔干哲学观点中获得真理的途径是在所处复杂经验中自我审视。]涂尔干同样批判康德和斯宾塞利己的自我中心主义,他认为个人的权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团体中形成的。社会可以作为一种中介机构来保障团体交往中违反道德个体的权利,这是建立和组织社会的理由。
涂尔干小结:
1.个体与群体的关系表现为:个人与社会的、个人与国家的以及个人与次级群体的三个方面。国家和次级群体分别代表了宏观和微观层面的中间机制,我们探究的个人与群体的关系主要是个人与社会:个人与社会之间,需要道德上的集体权力来协调统一。涂尔干建立的学说体系和社会体系基本呈现,然而为了保证社会的秩序,人们应该遵守道德力的约束。
2.前面论述的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呈现出的表象,那么个人和社会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这种关系体现出涂尔干对于国计民生什么样的社会关怀?涂尔干一直强调集体权力和集体道德,涂尔干重视集体的同时是不是也重视了个体的价值?在社会方面,涂尔干认为社会的专制性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在个人方面,涂尔干又强调分工,分工增加了个体的自主性和专业化程度,个人专业化程度越高越依赖社会团结的凝聚力。分工是社会形成的基础,涂尔干把社会团结类型区分为机械团结或和有机团结,认为由社会异质性和分工形成的团结符合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向。所以我想说,在社会构建中,分工可以作为个人自由和社会控制之间调试器。涂尔干重视社会自身的整体目标,同时通过实现个人的价值来达到社会的发展。他在《职业伦理》认为完善型的国家要以个人发展为己任,甚至国家应通过个人来实现。在《乱伦禁忌》中也主张过在宗教、集体、仪式等方面个人化。个人和社会都是有权利的,但双方的权利都有界限,个人的自主性要受到集体权利的约束,集体可以控制个人但必须有能力发展个人。涂尔干兼备了整体目标和个体目标的实现,建立这种秩序的协调因素就是道德力。社会的历史潮流本身是发展,发展是从小到大、从无到有,发展是一个强大的过程,这其中必然包括着个体的强大。社会总体中又必然存在着一种服从和控制因素,这种必然性的控制来源于道德力。
涂尔干强调了社会,以及社会体系中的个人,个体意识总是在具体的社会环境中以各种方式服从于集体意识。但是涂尔干也多次提到利己主义这种个体的自我意识:
1.利己主义和分工(圣西门和涂尔干)。
圣西门认为利己主义会自愿形成社会性普遍后果,无须使个人扮演社会角色,个体的特殊性和不同分工与事物的本性矛盾,因为宇宙具有统一性。纯粹冷漠的科学观念是个人合作的合理性基础。涂尔干认为人们为了各自的利益不会互相合作,人与人之间积极交往的理由是人类的博爱情感——具有宗教特征。
圣西门把好吃懒做、养尊处优的资产阶级排除在实业者的概念之外,但在圣西门的失业社会中,他不禁止养尊处优,而承认其自主性,在处理社会事物的委员会中缺少自己的代表,在权力范畴中排除出去。圣西门不禁止利己主义,认为利己主义有助于自愿性后果,与社会的普遍情感一致。圣西门把特殊民族主义,即相对狭隘的爱国主义,看做另一种形式的利己主义。
2.爱国主义和世界性爱国主义(职业伦理)
圣西门认为爱国主义非常接近于自我中心的个人主义。涂尔干认为更应该关注内在:①社会将其能量关注集中在内在生活。②社会规模越大越复杂,社会越需要关注自身。(另一种形式的爱国主义—沉默,关注内在事务,而不是外部扩张。)所以,形成一种世界性的爱国主义倾向。真正的爱国主义只能从内在角度出发、面向世界的集体行动。
3.利己倾向
涂尔干认为有三种自我趋向:自我、其他的自我、善美等心灵的观念或概念。分别对应三种倾向:利己倾向、利他倾向和更高的倾向。利己倾向是自然的两种取向:保全和扩张。涂尔干认为三种倾向不冲突,爱家爱社会的同时,也同时爱了个人。
我总觉得圣西门的利己主义是实践上的,在现实基础面前具有可操作性。而涂尔干的利己主义是理念上的,具有理念上的合理性。不过正如涂尔干有关宗教现象的表述中,他认为仪式不同于道德,强制性仪轨不如强制性信仰。涂尔干主张的不是人们按哪种方式行动,而是按哪种方式思考。(涂尔干赋予集体意识和道德力具有客观性。)涂尔干和圣西门也有思维与行动、动机与实践上的区别。
读书总结:
开学时跟舒丽瑰师姐交流时,我觉得她的品格中有读经典沉淀下来的东西。前天集体交流,在欢欢和巾帼的表达中也看到了读书的思想和思考,又欣喜又惭愧。希望接下来的一个月知耻而后勇,不断打破,不断建立。
在这两个月的读书中,最大的问题是慢、抓不住思考的线索。慢的原因有两个:记笔记和抠字眼。后来的总结时总觉得笔记中很多用不上,但是读书时细碎的条理和段落还是不敢错过,但是想要基础扎实的同时无法梳理逻辑。
读涂尔干的感受:涂尔干在《实用主义与社会学》中说到,我们在研究实用主义时要把自己完全变成一个使用主义者,原有的观点和理论先放下。所以我完全相信涂尔干,涂尔干说的我觉得都是对的,涂尔干批判康德我也觉得康德不好。不过到月底的时候,还是能感受到康德的伟大,圣西门的各种观点也很实在客观。涂尔干运用比较的方法研究社会事实,他会先论述其他人的思想,再推翻别人推论自己的观点。这种论述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逻辑上的训练。以前看韦伯时觉得韦伯在宏大中表达情怀,涂尔干更细致、条理清晰,逻辑严密,但后来会发现涂尔干有些绝对。
然后,一定要感谢团队。觉得这群人给了我家的归属感,特别团结,特别有爱心。每个人都很优秀,成长经历和学习环境不同,唯有在读书上跟大家一起进步。
我觉得自己的读书速度在团队中偏慢,师兄师姐说读书要有自己的节奏,只要保证硬阅读和思考逻辑的状态。所以,我也不着急,不过对自己还是要有要求。有师姐交流时认为,逻辑的训练应进行逆向推导,把概念与概念联系起来,并提出反思性问题。也有师姐给我提建议说,打基础的阶段不要着急拉出体系,那样会片面而忽略掉很多东西。我觉得都特别好。
2014年5.18至6.18
读书书目:
《私人生活的变革》阎云翔
《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张静
《中国女工—新兴打工者主体的形成》潘毅
《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上卷 第一、二部)汪晖
读书内容: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进入了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化社会转变的转型期,中国社会结构、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方式都发生着急剧变化,最深切的体会就是家庭秩序和家庭权力结构的变化。这个月看书,觉得好幸福。选的几本书有大量的数据和观点,从人文的视角来分析现代社会的变化,觉得比韦伯更为真实。
现代家庭结构趋于核心化,核心小家庭取代了传统大家庭。上个月我还跟身边同学讨论着现在的家庭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双系并重,然后这个月看《私人生活的变革》,阎先生又提到横向的夫妻关系已经取代纵向的父子关系成为家庭的核心。不经再一次觉得知识是浩瀚无涯的,需要自己广泛涉猎、完善认知。比如我一直认为中国的整套社会价值观是为了让个体行为符合社会规范和期望,而作者认为这产生了人的主体性而非社会性,如私人家庭和家庭中私人生活的兴起。在父权衰落、青年自主权上升、爱情和亲密关系发展、夫妻关系重要性增加等情感和道德体验中,个人的心理和行为方式充分表现了个人的兴起。在自由恋爱、彩礼、分家和养老等问题上,表现的不是现代青年和女性拥有了更多自主权利后的担当,而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功利化价值取向。力争保守传统的还是老一辈群体,其观念主动或被动地跟随年轻一代发生改变,并牵动整个时代的改变。比如大家潜意识里默认了老实就是无用的意思,作者认为这是承认了以自我为中心和为了自我伤害他人利益的合理性。
私人生活的变革既有价值取向的自私,也有文化取向的隐私,人们的隐私观念本身就是一种主体权利,是公共领域对私人领域界定后的冲突表现。私人生活的变革体现的是公共领域衰退和个人在公共领域更为自私,作者认为这本身就是一种权利和义务的失衡。在打工妹主体中讲到了一个让我联想和思想的事件:女工夜晚加班时段听广播是满足娱乐消遣和浪漫幻想的文化需要,在生产管理者关掉收音机后,女工们发出抱怨和怠工行为,转而放下工作集体聊天、开玩笑。女工们用谈笑、罢工的方式与生产机器抗争,是因为关掉收音机是对其私人生活的干涉和权利的侵犯。
下面想说的是关于权力的思考,这也是这个月的一个收获。潘毅说,“自我身份认同,不是因为遗传,不是因果关系,不是生物性因素的合理性,也不是宿命的态度,而是由于特别复杂而精细的权力技术和策略”。总觉得社会学的书能给人更多的事实性描述,反映社会生活并给以思想启迪。福柯将规训技术称为“权力的微观物理学”,私人生活领域和社会性身体同质化过程中,都体现了个体为争夺自主权的抗争和反抗。在一个系统运行过程中,所有个体在特定位置上发挥自身的功能,有助于整体功能的发挥,整体要求集体性的社会身体,个体要求社会身份的提高。私人领域的主张想要影响公众领域和整个社会的转型,不可避免地要经过权力冲突。单就我们身边关系性的认知中,作者口中的权力更多的是一种社会学的想象力。
其实,我也在纠结权力和权利的概念,可能我想表达的分别是公共权力和私人权力。公共身份意味着公共责任,张静认为公共责任不是行政体系赋予的政治性功能,而是要通过个人在地方体系中的实际行动获得,同样地精英地位要通过一系列制度、文化支持获得,由此区分普通身份和公共身份。普通身份的诉求代表着个人权利,公共身份的则代表着地方共同利益,这是地方权威的权力基础。在不同的角色和规则下,还可以区分公共关系和个人关系。公共关系按照公共规则,对集体负责,注重工具性。而个人关系按照行为规则,对交往对象负责,注重表达性。作者也认为,公共关系的主体是经过抽象化的身份,他们的共性是具有个体性,而这些个体被期待具有一系列社会期望的权利和义务。通过这种方式产生的公共角色关系有助于公共事务运行和公共规则建立,在更大的范围上,有助于社会结构和权力秩序,有助于国家的角色和能力。好像每一次看书都是在认识一种建立社会的方式。
现代中国思想
理性化是韦伯建立社会和观察历史的尺度。韦伯认为先秦时期的中国已经存在某种政治性的理性主义,即由诸侯国相互竞争而产生的与欧洲近代理性主义相似的政治理性主义。在韦伯构建的理性主义视野中:秦汉大一统阻断了先秦政治理性主义;蒙元帝国造成了宋代资本主义中断;满洲入关和清朝建立摧毁了明末资本主义萌芽和现代性萌芽。看《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跟上个月一样有博大的体制意识和畅快的满足感,特别是中国现代性的历史进程符合韦伯理性化的脉络,能再一次看到让人喜爱的韦伯。宋代儒学的理性化概念与宗教对立,是指道德的判断从天的意志转向了人内在的理性,“转向内在”等同于构建了“理性法则”。在这里,理性是一种道德取向。儒学所有的评价归根结底就是一种道德的评价,而道德跟礼仪、制度、习俗等是密切相关的,天理合一正是一种支配性秩序。作者认为,从周孔传统的形成到宋代理学的确立,“理性化”的前提是中国的思想和文化是“非宗教的”。儒学的道德判断一直关注的都是人本身,并通过礼乐制度构建了思想和制度之间的关系。清代经学推翻了宋明理学的合法性,希望从先王典制中寻求变革的动力。这应该是面对不同时期的社会现实,思想和文化方面的仁人志士努力为社会的进步献智出力,在我们看来有意或无意地推动了中国的现代性发展。
关于中国历史的描述与分析,帝国叙事和国家叙事的区别有关于现代、民主、商业或工业、民族认同、政治认同等因素。现代性的体现是民族—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而非现代性则被定义成帝国、农业帝国和大一统帝国等。作者认为现代主权国家及其合法性建立在对多元性的剥夺之上,现代性国家的特征不是政治民主、工业发展和个人自由,而是内部殖民文化的单一性和大一统国家的专制主义。而现代帝国主义与殖民主义的区别是能够彻底改变殖民地原有的社会结构,并使之从属于工业化的宗主国的经济体系,进而形成一种国际范围内不平等的国际劳动分工。
作者认为中国的大一统构想和帝国秩序不带有种族主义和暴力倾向,而是表现了中国在民族、语言、宗教、文化等地理等方面的多元化和包容性,这是政治和礼仪的秩序,比如中国王朝的柔边御远政策体现的就是文化和礼仪上的同化。
读书总结:
看《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见识了很多历史和文化,但是还是觉得比较难,看了一遍理解和吸收的东西很少。希望在华科的图书馆能再看一遍。
读经典的过程中,我自己能体会到提炼出来了一种特质和品格。内在的变化是更加地肯定自我,内心中常常丰盈而踏实,对待信息的来源和立场的选择更加地平实、理性。外在的变化是同学们对我现在状态的各种肯定与支持,我觉得我很幸福。
计划是6月份提高一个自我,用更好的基础来面对华科的老师和同学。但是吧,老觉得这个月进步不大,可能是换书后感觉一下子变了,其实前半个月一直在怀念韦伯。
2014年3.18至4.18
读书书目:
《经济与社会》(上下卷)韦伯
《宗教社会学 宗教与世界》韦伯
《法律社会学 非正当性支配》韦伯
《经济与历史 支配的类型》韦伯
这个月读韦伯仍然觉得不通透,读的过程很幸福,但连续看了几本韦伯的书开始有点着急。我还是想知道韦伯的社会团体是怎么形成的和团体秩序如何维护,他的社会行动,他的理性化和他的宗教。以前有位老师说,学习有四个阶段: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不知道自己知道,知道自己知道。我大四这一年,上学期处于第一阶段,现在处于第二阶段。
在《经济与社会》中,韦伯用社会行动和团体来研究社会现象。韦伯关注教团和经济行为及经济团体,这个月走进韦伯经济的理性化和宗教的理性化。社会行动是带有能动性的行动,即会对他人产生社会交互作用的行动,这种行动过程产生的社会关系就是团体。韦伯认为社会行动产生了社会关系,社会关系产生社会团体。行动是价值理性的、目的理性的、情绪性的以及传统习惯的。关系分为共同体和社会化。团体有自律、他律、自主和他治等。其中社会化的社会关系是建立在理性动机的基础上,共同体化的社会关系建立在情绪和传统的基础上。
关于团体:韦伯讲述了企事业、协会、强制机构等简单的团体,进一步上升为越来越大的共同体,如家族共同体(家庭)、意向范围(氏族、邻里团体、军队、经济共同体和社区团体)、人种共同体(部族和民族)和宗教共同体。其中宗教共同体是最高级的,宗教以一种普遍的形态,作为一种秩序上的规范高于其他一切共同体形式。韦伯实际上论述了经济和社会中共同体与经济的关系,即各种形式的共同体都贯穿着经济的作用。其中,家庭中经济上的供应共同体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家庭本身是一种特殊的经济团体和社会组织,家庭其他的共同体成份都为此服务。邻里共同体也只是居留点相近的人们患难之时的邻里相助,具有经济伦理意义。氏族是对外团结一致的保护共同体,是为了恢复被损害的利益,当然这种利益不只是经济方面的。同时氏族影响了家庭共同体的人员结构和经济结构,如通过劳役婚姻、娶入婚姻、招赘婚姻产生的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之间的血缘复仇,这种斗争的结果是:妻子的利益在家庭中的地位上升,进而产生婚姻财产法和继承财产法,因为斗争的过程是母亲为了财产继承始终不放弃孩子的“合法化”。家族共同体由于文化发展上的“可计算性”,内部规模瓦解,货币经济产生。此时,韦伯同时建立了团体的秩序和经济的理性化。而人种及种族上产生的个体关系和共同信念是社会理性化的基础,有利于形成共同意识和共同情感。在这里,我觉得韦伯“种族的”共同情感仅仅是社会团结的一种基础,而涂尔干的共同情感原本就是一种团结,是团结本身。
关于宗教:之前对韦伯的宗教理解有偏差,我只看到理性化和祛魅后的宗教。理性化确实改变了宗教和世界,但我注重了理性化比宗教产生的晚并带来了秩序的改变。理性化和宗教统治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韦伯的社会行为动机、宗教、文化、制度和经济都同时体现着理性化,理性化的发展才使得宗教成为普遍性的社会规范。这牵涉到韦伯宗教的起源和宗教的理性化。韦伯认为,灵魂对应着自然主义,巫术对应着象征主义,但由于巫术的经济性和组织性,象征主义取代了自然主义,而人类行为也运用象征的方式与神祗和鬼怪相联系,由此形成的一种团结形式正好由宗教的理性化表达出来。韦伯认为,宗教观对于生活态度以及经济行为,最初与最基本的影响就是普遍性和定型化,这也为宗教共同体成为一种普遍性的规范提供了基础。韦伯探究宗教理性化过程的同时,一直都没有脱离经济的重要性,甚至在理性化以前,宗教和巫术的行为目的也是经济性的。
理性化的宗教占据普遍性的地位以后,依然通过各种形式的理性化来建立合理秩序,如面对众神分权无序,万殿神的出现并遵循统一理性的原则;强制神和崇拜神;天主性格人格化的理性;祭司相对于巫师的规则化和组织性。神被功能化后出现了伦理制度,逐渐形成秩序立法和规范体系等全面的制度,其中图腾信仰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制度。涂尔干强调图腾信仰的欢腾带来的仪式团结,而韦伯论述图腾信仰的禁忌形成的宗教性制裁,图腾和宗教都不是他们要说的,他们要说的分别是共同情感和理性化,虽然两者最后都形成了团体秩序。
韦伯由此建立了规范秩序和臣属关系的理性化制度。关于统治和支配,韦伯认为服从仍然是来自于四种基本的行为动机,而支配则基于不同的服从动机:由最简单的习惯性服从,到最纯粹理性的利益计算。服从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合法性信仰,依据合法性要求来区分统治的种类,合法统治的类型可分为:合理型统治、传统型统治、魅力型统治。支配的基础除了习惯、个人利害、纯粹感情或理想等动机外,也还有一种重要因素是正当性信念,同时可以用正当性的类型来区分支配形式的类型:法制型支配、传统型支配和卡理斯玛型支配。其中法律规范建立在目的理性或价值理性的基础上,法制型支配的权限范围也是由理性界定的。法制型支配的执行方式是通过官僚制管理干部,通过标准行事来保证组织支配的理性化。这种标准和组织原则包括:公共领域、阶层制、权限、自由选择的契约、专业资格、货币、职业、前途、官员与行政工具的所有权分离和纪律。
韦伯认为资本主义是伦理性宗教和理性经济相互作用发展而成的,如新教伦理、经济行为的理性化和社会化。韦伯通过理性化,把资本主义经济、社会行为、法制、文化等都上升到制度的层面。
读书总结:
1.这个月每天都在自习室坐着,觉得很幸福。非常感激老师,我有机会选择了这样一种学习和生活方式。
2.近来主要读韦伯,仍然觉得对韦伯没有层次上的了解。说实话,很多东西我真的看不出来,无法按照脉络分析各个理论之间的关系。希望在接下来的一个月,以上自习的方式安安静静地毕业并好好陪伴我的大学同窗,很期待也很自豪下个月就去武汉。
2014年2.18至3.18
读书书目:
《社会分工论》涂尔干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涂尔干
《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韦伯
《学术与政治》韦伯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恩格斯
《人口原理》马尔萨斯
《乌合之众 大众心理学研究》古斯塔夫·勒庞
《法律社会学 非正当性支配》韦伯(正在读)
韦伯认为事实是从价值参照中挑选出来的,他把宗教信仰、政治权威、文化科学和经济行为等因素的历史演变路径作为建立社会多元发展模式的事实,并以此来诠释现代化社会的理知化、理性化和祛魅化。韦伯的社会变迁理论是理性化。 社会关系和社会行动发展到一定程度,会生成制度、习俗、规则、法律等组织化规范,在这个合理化过程中,还需要一种诉诸某种价值的行动动机来促进团体秩序。韦伯把社会行动操作化为:传统型、神圣性、情绪性和合理性。韦伯运用因果多元论,认为世界实相的原因可以无限上溯,并从理想型和价值参照两个方面来给我们诠释现代社会现象。
在祛魅后的现实世界中,人可以在理性的光芒下贯彻自由意志,人人自觉履行义务。那么宗教信仰对于人类生活方式的作用是形成一种社会规范。人们遵从秩序中的权利和义务规范,来获得空间,体现了生命个体内在性的自由选择。这点与涂尔干有机团结具有一致性,社会越有效地采取一致性行动,个人越具备自己的特性和自由度。
韦伯坚持价值中立的立场不是否认价值,而是重视价值的重要性。以学术志业的人应弘扬真正的理论价值,保持一种理智上的诚实和相当成熟的伦理理性能力。他认为选择学术道路的人应以“理智的诚实”作为学术立场,以对世界的认知和科学的探索作为“内在天职”。教师不应该热衷政治领袖,而应该致力于给学生带来思想上的清明;韦伯认为政治家们缺少客观性和责任心,容易走进“虚荣”的误区。在行政体制中,权力本身的集中效应、民意主张要求、领导人魅力以及个人利益的整合等都会促进政治运用群众关系开展工作。一般来说,政治运作来源于行使权力,权力又与国家暴力机关紧密联系,但是韦伯要求政治家具备两个原则:信念伦理和责任伦理,那么一个有才能、有责任心又有道德伦理的政治家,绝对是一个完美的人,个人信念和职业能力交相辉映。韦伯批判学术和政治戏剧性的表演,不仅表明其个人价值立场,也给学术领域和政治领域的从业者提供了一种职业伦理标准。
韦伯主张民主制度需要有杰出能力和责任意识的政治领袖来控制美国的“政治机器”,其中立宪民主可以与官僚体制性形成制衡;韦伯对支配现象的分析,一定程度上赋予统治者政治权利的正当性。因此我总觉得他对政治权威具有依附和批判两种态度。就如他认为,近代国家的合理化进程,主要是国家使用武力夺取个人和从属团体,来维护自身利益。一方面暴力的体现形式是资产阶级国家,一方面他又主张民族国家取代宗教团体成为新的合法性权力。这样想了半天,突然发现自己也有“非此即彼”的思考逻辑。韦伯的多元因果化理论,涉及到因果联系、宗教和价值观等问题。这个月看书中,仍然觉得涂尔干在预设立场并进行逆向推导,从结果探求原因,从社会类型探讨社会性质。涂尔干总是把人说得心服口服,韦伯的两本书更多的是事实性描述,我看不出更多的主观倾向和价值判断,看书的过程是一直在学习并尝试理解,但逻辑训练中发现自己原本错了也是一种收获的快乐。
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
之前总结宗教有两个作用:宗教信仰对个人生活具有深刻影响;宗教在整个人类历史进程中的文化要义是,依靠道德和义务提供了一套社会整合机制(目前我是这么认为的)。在《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中,韦伯分析了路德的天职观、加尔文的预定论等几种教义;同时韦伯还认为,犹太教持有自然主义伦理倾向,具有禁欲性但没有形成“理性主义生活方式”,因此犹太教缺乏资本主义组织化劳动方式和资本主义精神支撑。伊斯兰教崇尚战争,但是发动“圣战”的目的不是整合宗教内部秩序,而是通过扩张积累财富,韦伯认为这种资本积累方式是非理性的。只有新教教义理性化程度最高,并蕴含着资本主义精神。新教因为禁欲主义及其严谨的生活方式,节省致富,并将积累起来的利润进行再投资。新教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节约再生产资本、激发资本主义精神、传教士带来的资本主义扩张。
在资本主义发展的问题上,马克思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也就是社会生产关系直接或者间接地引导宗教信仰。但韦伯认为是宗教教义导致的资本主义起源,包括资本主义精神和新的经济体制。马克思重视对宏观社会结构的分析,而韦伯分析社会行动以及行动者的动机,这中间总会牵涉到理性化和价值,并一而再地表达了韦伯的价值中立原则。新教禁欲主义对于人们的行为动机施加影响的事实和方向,韦伯认为是资本主义的起源和发展。那么新教严谨和节俭的行为方式,在韦伯看来应该是有目的的、有价值的、充满热情的合理性行为,而且这种合理性行为随着资本主义的高速发展也会成为“传统型的社会行动”,并以此构成韦伯分析资本主义的良性架构。但是不在书中分析,脱离韦伯的社会环境,站在当今的时代立场上,现行的资本主义制度运行中,人们的资本积累动机和资本主义精神始发于宗教伦理和禁欲主义?暂且把韦伯的资本主义精神限定在资本主义起源的初级范畴里。
社会分工论
韦伯认为社会是由理性化维系、发展并建立良性秩序的,其社会变迁也就是社会的理性化发展。马克思社会变迁理论是生产力推动生产关系的不断变革,马克思主张运用人民的力量进行社会革命,他跟韦伯不同的是,韦伯把暴力当做国家合理化的工具来维护现有的统治者秩序。而涂尔干提供了另一种社会秩序建立的方式——集体意识。起初觉得理性化和集体意识都是从个体意识出发的,都是主观性的。但总体来看,涂尔干的社会秩序是建立在让群体和社会维系在某种仪式团结上,并常常考虑到社会转型中偏常因素,比如自杀、犯罪等角度来论证社会团结。涂尔干的集体意识有以下特点:社会相似性构成总体、维护社会强制性规范、整套的分部机制、随不同社会类型变化发展。
涂尔干在此又提供了一种层层推导的逻辑:内在事实以外在事实为依据。他认为法律所表现的出来的团结是最本质的,可以借助法律类型来区分社会团结类型,再借助法律制裁的类型来区分法律法规的类型:压制性制裁和恢复性制裁。所有恢复性制裁中规定了权力和义务双方,但刑法等压制性制裁中只规定了制裁,来保护其强制性规范,说明人们已经普遍理解和接受了的规范是集体意识。
涂尔干认为,由劳动分工带来的有机团结,劳动越专门化,社会构成越紧密,社会越能有效地采取一致性行动,社会整体的个性和个人的个性同步发展。上溯历史,社会具有更多的同质性,越接近高等社会形态分工越发达。涂尔干认为分工将逐渐取代集体类型,协作性法律将逐步取代压制性法律,在社会秩序运行中有机团结将逐步占据主导。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涂尔干论述了最原始的宗教,旨在寻找到宗教的本质和起源,并在这个过程中探寻人的本性、人在蒙昧中、人的抽象思维。韦伯在《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中认为宗教引起资本主义起源和经济体制变革,具有经济功能。我试着去理解韦伯眼中的宗教在祛魅化和“理性化”以前发挥的作用,觉得他的宗教提供了潜在的道德和义务规范,但是否具有规范和整合功能还需要接下来去读韦伯。涂尔干明确指出,宗教带来仪式团结和社会整合。涂尔干宗教生活功能:精神信仰、社会整合和抽象思维。
涂尔干否定宗教起源于泛灵论和自然崇拜,他认为图腾膜拜是最原始的膜拜,是宗教的萌芽。宗教生活的初级形式是崇拜对象和祭祀仪式,宗教通过周期性的仪式使人们互动频繁,形成一种集体情感和集体意识,所以宗教是社会性的。
涂尔干认为有三种仪式态度:消极膜拜、积极膜拜和禳解仪式。消极膜拜也即苦行仪式,建立禁忌体系,使世俗生活向往神圣世界。积极膜拜包括祭祀供奉、模仿仪式、变现仪式或纪念仪式,积极膜拜使群体建立集体力量和集体意识。而禳解仪式表现的是神圣观念和私人情感,更多的是一种群体精神状态,涂尔干认为有助于受损后的集体重新建立社会秩序。在此涂尔干诠释宗教的仪式及具体作用,涂尔干用宗教区分了世俗和神圣的二元对立,同时又用集体欢腾作为群体凝聚的宗教仪式。那么涂尔干想建立一种上、中、下三层的意识结构?由仪式团结带来的中间一层紧凑的社会秩序?读完涂尔干,他用集体意识和集体欢腾来建立社会秩序和社会团结,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的社会整合效用超过文化功能吧,这段读韦伯和涂尔干时老觉得跟我从小到大学习的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不符合。那么我应该做好准备,带着不同的文化价值去分析韦伯和涂尔干怎么建立社会。
人口原理
马尔萨斯认为,食物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人口的增长能力必然保持现状,人口若不抑制会以几何级数增长,而生活资料仅以算术级数增长,人口增殖力和土地生产力之间不平衡。他认为这种不平衡将会使社会下层阶级陷于贫困。马尔萨斯关于人口的三个命题:人口增加必受生活资料的限制;生活资料增加人口必然增加;占优势的人口增殖力为贫穷和罪恶所抑制。
马尔萨斯认为抑制人口增长的因素:贫穷和罪恶。对人口增长的两种主要抑制:预防性抑制,人们因预见到将来养家糊口的难度而减少生育;现实性抑制,社会下层阶级生活状况恶化,难以给子女提供适当的食物和照料。马尔萨斯认为,如果进行道德抑制可以减少人口增长带来的贫穷和罪恶。
葛德文和孔多赛认为,制度建设可以避免人口增长生活资料短缺的问题。而马尔萨斯人口原理认为根源性问题是人口增长必然受到生活资料抑制的客观规律,而不是政治或社会制度。刚开始读经济学,觉得很有意思,但是只会从制度着眼。而马尔萨斯否认了社会制度的先决作用,重视人口规律以及他提出的人口原理。那么他认为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合理性的,他主张人们人民自立,开垦土地,反对济贫法案中政府救助贫民。我觉得马尔萨斯直接或间接地在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并极力维护现有的社会政治制度和政府组织利益。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涂尔干说过上溯历史社会具有同质性,只有在现代女性才具备温柔的特征,男性才是强壮的标志。他认为母系时期,母子关系是确定的,而夫妻关系和婚姻关系没有制度约束。父权的出现是由于私有制的产生,男性劳动力要把自己的财产留给自己的孩子,要求父子关系确立。读完新教伦理和人口原理,对家庭和私有制比较感兴趣,特意问宋老师借来《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恩格斯认为是社会分工确立的交换关系产生了私有制社会,由于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矛盾激化,国家出现了,国家是阶级斗争不可调和的产物来维护新的秩序建立。恩格斯从家庭婚姻和分工交换等社会关系来确立社会制度,也展示了一种动态的社会变迁过程。
读书总结:
1、首先要做自我批评和总结。读书一定不要放下,断断续续的读捡起来跟新的一样,思考不连贯就不会深刻。读书要做笔记,一是因为自我理论架构不完善,二是翻笔记可以避免遗忘。为此,我总觉得上个月思考的不够好,很惭愧。特别不好意思说有各种杂事缠身,以后也不会说,批评自己1月和2月读书很浅。
2、我很诧异我现在对韦伯的各种奇怪认识。坚持着学习的态度,不批判,只能带着疑问在进一步求知中打破固有思维。
3、非常高兴贺老师给我找了一个读书战友,卢克玲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人,我很欣赏她热情的个性和突出的能力。特别期待六月份见到吕老师和2014级读书会的小伙伴。接下来的两个月,加油。
[ 此贴被张丹在2016-01-20 21:36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