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年7月+8月
一、书单
这两个月主要阅读了马克斯·韦伯的《非正当性支配》、《经济行动与社会团体》、《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宗教社会学》、《法律社会学》和卡尔马克思的《资本论》。
二、读书总结
《非正当性支配》这本书让我感受最深的是,韦伯在本书中持续深化了其核心观点:即近代西方作为现代文明发源地的独特地位,他频繁探讨西方城市相较于其他地域的独特性,比如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地产权呈现出高度的流动性与自主性等,这些探讨与其总体理论框架紧密相连,形成了高度的内在一致性。以此为标尺,他对中国城市的剖析同样展现出深刻的洞察力和准确性,从而使得他的比较研究更具说服力。
这一书中,韦伯率先洞察了城乡间土地法在核心要素上的显著差异。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地产权呈现出高度的流动性与自主性。反观乡村,农民的土地则深陷于错综复杂的权利网络之中,限制了其自由流转。因此,土地所有权的“自由化”进程在城市中率先实现,成为一道鲜明的分界线。韦伯进一步指出,这一规则体系不仅是西方社会独有的法律景观,更是其区别于世界其他文明区域的显著标志。此外韦伯还强调了宗教的不同特征对于城市塑造带来的不同影响等等。
韦伯的《经济行动与社会团体》读下来并不轻松,感觉像是他一些论点的拼凑,结构很零散,让我难以捕捉其论证脉络,也难以立即构建起对这部作品全面而深刻的整体印象,因此只有一些零星的启发。让我感受最深的是韦伯提出的人类行动的人划分:传统行动、情感行动、目的理性行动和价值理性行动。在探讨经济行动时,韦伯还特别强调了社会团体的作用,这与我之前学过的知识有所链接,挺有意思。这个行动类型图式在他讨论经济行动时也有重要作用,他认为,经济行动是社会行动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涉及到个体或团体为了满足需求而进行的物质资料的获取、生产、交换和消费。这种行动不仅受到客观经济条件的制约,还受到主观意义、价值观念和社会规范的深刻影响。在探讨经济行动时,韦伯特别强调了社会团体的作用。他认为,社会团体是由具有共同利益和目标的个体组成的集合体,它们在经济行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社会团体不仅能够提供经济行动的资源和平台,还能通过规范、信任和合作来降低经济活动的风险和成本。
最后重点说一下卡尔马克思的《资本论》
读完《资本论》给我带来最大的启发是看待问题的辩证思想,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通过分析商品、货币、资本等经济范畴,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劳动与资本的对立关系,以及剩余价值产生的秘密,即随着科技的发展,劳动生产力提高,这导致劳动力变得廉价,从而产生失业的现象以及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因此,在总工作时长不变的前提下,剩余劳动时间的延长,资本可以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他指出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剥削本质,即资本家通过占有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来获取剩余价值,进而实现资本的积累和扩张。同时,马克思还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中的危机和矛盾,如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等。这些矛盾和危机不断推动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变革和发展。在《资本论》中,马克思的辩证思想还体现在他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刻揭示上。他认为,历史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作为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阶段,也必然会被更高级的社会制度所取代,这种取代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体现。
总之,为什么说《资本论》在当代仍然具有强大生命力,我认为其中一个原因是它能让我们以多个视角去看这个世界,比如说,读完《资本论》后,我明白了为什么人人都恨资本家,但是人人都想成为资本家这句话,资本家通过剥削广大劳动者积累大量财富,导致社会不平等,但是我们也不可否认,资本家确实有钱,人都是逐利的,所以这也反映了人内心的复杂性和矛盾性。读完《资本论》后,我对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以及社会问题等有了更全面和深入的思考。
三、作息和锻炼情况
这两个月是在学校生活,每天10点左右睡觉,早上6点左右起床。每天早上坚持锻炼拉伸20分钟,偶尔去户外跑步。希望之后能继续坚持这样作息,早睡早起,此外较之前增加一点运动量。
四、读书感受
这两个月的读书生活最大的感受就是,学校才是学习的好地方,在家的学习生活始终不能达到在校的状态。每天与同学们一起读书也让我感觉到不再是自己一个人在孤军奋战,心中多了一种踏实的感觉。今天,听完学长学姐们的汇报后,给了我很大的自信继续读下去,在读书的过程中有时也会怀疑为什么要花这么长的时间读书,但是现在我选择去相信,更加坚定把书读下去。以后也很想能够像学姐学长一样有读书的高峰体验,读书后能够自发地说出一些打动自已的感悟,最后,很感谢当时自己选择加入读书会,期待今后我们一起读书和学习。
[ 此贴被张绥在2025-01-16 23:17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