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曾红萍:山东寒亭调查杂记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婷不下来
级别: 总版主


精华: 0
发帖: 286
威望: 286 点
金钱: 2860 RMB
注册时间:2012-05-06
最后登录:2015-09-08

 曾红萍:山东寒亭调查杂记

        离调查结束虽已十天有余,但我的思绪仍未抽离小东庄的场景:村庄旖旎的北方风景,朴实温顺的老农,以及看似平静下面的波澜四起的村庄故事。一幅幅画面犹如放映的电影不停的在头脑中闪烁,心情难以平复。
      犹记得,7月10日下午迎着江城滂沱的大雨,我们山东组一行人浩浩荡荡的踏上了北上的火车,始往此次调查的目的地——山东潍坊站。次日凌晨,当第一缕霞光穿透车窗映入桌面时,火车早已驶入山东境内。窗外碧油的玉米田,田边笔挺的胡杨树,红瓦砖烁砌成的村舍,远处小山丘上裸露的岩表,构成了一副美轮美奂的北方乡村景致。经过19小时的长途跋涉,火车在中午一点左右到达潍坊站。出站时,大家一扫车上的疲态,生龙活虎起来,显得极为兴奋。刘师兄、区纪委的宋主任、温主任在车站迎接了我们,一辆中巴警车拉着我们一行人扬长而去。约莫一小时的车程,我们到达了此次调查的具体地点——寒亭区朱理镇河滩社区,我们被安排住在河滩初中教室。

一、村庄印象与调查轶事
      经过一夜简单的休整之后,第二天大早我们便马不停蹄的进入到村庄。我们小组的调查的小东庄邻近街区,离我们住宿的中学尤为近,沿着校门外的主干道向东不足一千米便到了村部,为我们以后的夜聊提供了极为方便之处。当天关此片的张片长引领我们进入了小东庄。虽自小在农村中长大,但第一次进入北方村庄场景,给我留下的首映是深刻的。不像我们南方的村庄,村民总是散居于七弯八沟当中,小东庄聚居于一隅,红瓦青墙的村舍坐北朝南整齐的排在一条线上,被一条东西走向的大公路划为南北两片。亦不像南方村舍的敞开式,小东庄村舍都是房舍和围墙垒砌成的小四合院,或是现代的防盗门,或是青色的大铁门,将院落内锁得严严实实,密不透风。院内对着大门的是一道如墙高的屏风,多砌一福字,不知是当地独特的信仰,还是有意要遮住偷窥院内风景人的眼睛。看着眼前的村落,我不禁想,如此迥异的北方村落,演绎的生活样态和故事也应该与南方农村大相径庭吧,可以在接触和了解不同的农村样态,让我很庆幸。但另一方面,也有着深深的焦虑,心想居住在如此紧锁院落中的村民的心态是否也如此封闭,他们是否愿意接纳我们?我们能否取得他们的信任,进而打开村庄的真实面貌?心里暂时还没个底,看来我们得更加的努力才行。
      调查从村干部开始,访谈了书记、会计几个单位时间。从他们那里只是了解到些村庄诸如人口、收入、土地、生产结构等此类的概况,一旦涉及稍敏感的话题时,二位总是闪烁其词,打模糊眼。要想打开村庄的真实面目,理解村庄的内部生活机制,看来还得指望村民。然而,此后我们陷入了调查的第一个困境,找人难。我们调查所在的河滩社区属于远郊区,驱车前往寒亭或者潍坊都只需一个小时左右的光景,如此优越的地理位置,奠定了此地工农兼备的经济模型。村里40岁以下的青年人,几乎都到进入到寒亭或潍坊的工厂上班,其中以进纺织厂居多。40岁以上的,凡有劳动能力的都一头扎进土地。白天,上班的上班,下地干活的干活,小东庄俨然成了一个空壳村,难见人影,直到夜里才显得热闹起来。如此的境况,给我们找访谈对象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其余两小组,也面临找人难的情况)。刚开始时,书记帮我们约了几个访谈对象到村部进行访谈,虽然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但是也是有后顾之忧的。一来,村民在村部中面对就近的书记还是有压力的,二来呆在村部并未真正的进入村庄,也难于融入村民当中。两三天后,我们开始进入村庄内部自行找村民。如之前料想的一样,当地村民心态比较保守封闭,面对我们这群外来者,起初是不那么信任的,好不容易找到个访谈对象,一阵寒暄之后,倒也热情的切自家的西瓜招待我们,但在访谈过程中一般也是问不出有关要害的事情出来的。一次在一户农户家中调查,访谈过程中,一位大叔正欲给我们讲点村庄中的故事,话还未到口边就被正在里屋收拾内务的大叔的妻子给训斥住了。也遭遇过拒访,曾有几次村民在门口看见我们从远处而来,便立即进屋将大门紧锁。但我们并没有因此而懈怠,而是想法设法的融入村庄当中。调查初期,正赶上村里放露天电影,据书记说村中很多人都会来看,我们抓住这个机会,到村里混个脸熟,见人便问好,自我介绍一番,虽然后来证明此举收效甚微。
      为了融入村庄,我们后来调整了战略战术,把讨论调整到下午,晚上到村庄中去跟村民夜访闲谈,于是我们一天的访谈从夜晚开始。傍晚时分,无论是城里务工的,还是下地干活的村民都回到了村舍当中,自此村庄开始一天中最热闹的时分。当地村民习惯于在晚饭过后,七、八点钟光景,带着自家的小马扎到主干道公路两旁扎堆乘凉,依傍着路旁昏暗的灯光拉呱(闲聊),或是妇女聚在一起念佛经,那场景甚是热闹。我们小组成员在晚饭之余也加入到村民的夜聊当中,起初只是只是跟着他们闲扯,一两个夜晚下来,村民们倒也对我们熟识了,逐渐消除了对我们的戒备,开始信任我们,自此,我们才真正开始融入到了村庄当中,欧阳师姐和陈锋师兄在后来的夜聊当中主导了话语的方向,我们从中得到了大量有效的信息,夜聊我们还解决了找人难的问题,我们通常在夜聊当中都能约到第二天的访问对象。夜聊通常止于晚上十点,当路灯熄灭时,村民们便离散而去,带着自家的小马扎回到各自家中。在与村民告别后,我们一行六人总是满载着夜聊的收获,借着或明晰或暗淡的月光,浩浩然行走在来时的路上,侃侃而谈今天的收获,相当有成就感。当地政府为了我们的安全起见,总是在7点左右就将校门关闭,为了不给值班的老师添麻烦,我们也没让他们留小门。因此,每日夜访回来,我们都将上演每日必行的壮举——翻校门,到后来技术越加娴熟,并乐此不疲。
      对于打开村庄的真实面目,进入到村庄内部的过程中,我们还不得不感谢一位82岁的退休老教师,他是村中少数敢讲真话的人,虽已年迈,但头脑极为清晰,且能说会道,从他那里我们了解了村中的很多故事,这对于我们理解村庄的内部生活,进而定位村庄的性质提供了关键的信息。我们对他进行了几个单位时间的访谈,一般都是在上午,到以后我们在村的时间,老人在上午九点以前绝不外出,在家等着我们,怕我们来了找不到人,令我们感动万分。在二十天短暂的调查中,我们与老教师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调查临近结束时,我们还特意去跟他道别。

二、关于调查
      我生长在川东的一个小村落,自小跟在外公外婆身边生活,直到十余岁光景才离开去了重庆。十几年的共同生活,令我对村里的人、景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总认为那里才是我真正的故乡。直到现在,只要放假,我总会回村里住上一段时间,看看亲切的乡邻,走走那熟悉的乡村小道。我本性比较内敛,平时不善与人交际,但只要一回到那熟悉的小村庄,便立即变得活跃起来,东家长,西家短的和童年的伙伴以及大叔大婶些摆开了,竟没有半点隔阂。
在这次调查中,我们曾访问了一个25岁的年轻人,在寒亭区里上班,并在区里买了一套房子,有了一个小家。他的工作属于倒班制,只要一轮休,他就会回到小东庄父母的家中,他说只有在村子才觉得自在,在寒亭的家中憋得慌。我很能理解他的感受。在如今由钢筋混泥土构成的城市中,嘈杂、喧嚣侵蚀了其每一个角落,人心冷漠。唯有乡村还保留了那么点宁静与安详,村民还保留了那么点质朴。
      第一次参加调查,生活阅历也不足,加之理论功底薄弱,对于村庄的把握不是那么到位。但是二十天调查下来,收获和体会倒还是很多的。
      中心调查老手带新手,调查加讨论的模式对于我们初次调查者来说很是受益匪浅。每天调查结束后,或在去社区食堂吃饭的路上,或在晚上的讨论中,欧阳师姐和陈峰师兄都会给我们解构当天的访问,他们为什么会问这个主题或问题,背后的意图和逻辑是什么,并且很乐意解答我们对于访问中的疑问。他们对访问问题的解构对于我们新手的帮助是非常大的,既帮助我们梳理了当天的材料,并对我们在以后的访谈过程中如何去抓重点信息,去关注故事背后的东西。对于我们初次调查者来说,可能只是很感性的去理解被访者所讲述的事件和故事,或是觉得精彩动人,或是凄惨不堪,抓不住故事背后所反应的东西,但是在他们的解构中,我们逐渐的学会了去看故事背后的东西。此外,晚上的讨论也是不得不提的。讨论把白天所获得的经验事实材料进行提升,寻找理论的解释,对于我们把握村庄的性质极为重要。我们组老大欧阳师姐是一个头脑敏捷,思维活跃的人,在她的带领下,我们小组几乎每天都能够讨论出新的东西,收获很大,让我们信心倍增,极富成就感,进而激情四溢的投入到第二天的调查访问当中。二十天积累下来,收获还是很大的。记得在最后的一次大组讨论当中,董老师让各小组对在这次调查打分,我们组陈锋师兄很自信的打了80分,80分虽然离满分还是有一段距离,但是这当中的每一分都是很有份量的。
      另外,还想说的是,由于得益于小东庄优越的地理位置,我们小组可能没有大俫庄组每天冒着酷暑、烈日,骑半小时的自行车才能到达调查点,以及新县组翻山越岭找调查对象的那种大悲大壮。但是二十天的调查下来,多少还是有点辛苦的。每天早起晚睡,一整天都得保持十二分的精神,投入到白天的访问和晚上的讨论当中。访问对象不好找,我们有时冒着烈日把村庄转悠上好几圈。碰到一个稍合适的对象,人家还不一定乐意接受访问,这时候,我们就死缠烂打,跟人家莫破嘴皮子让他接受我们的访问。村里树林旁有一块通风的空地,下午聚集一堆大爷大妈在此地纳凉、打扑克,实在找不到访问对象,我们会去那里使出浑身的招数、用尽各种办法找一个人接受我们的访问。二十天下来,不只不觉中,脸皮被磨得越来越厚了。这对于生性有点内敛的我,也是一大收获。
      二十天的调查下来,我们不仅跟当地的一些老百姓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并从他们那里学习到了生活的智慧和朴实的人生哲理。而且,在二十天的共同访问、讨论和生活中,小组成员间更是建立了牢不可破的战友关系,如此纯洁、真挚的友情,我想是终身受用的。
      调查结束时,带着对村民的不舍,和对村庄无尽的思考我们踏上了回汉的火车。期待下次的集体调查。






Posted: 2012-09-21 20:35 | [楼 主]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2010年调查趣事

Total 0.175146(s) query 3, Time now is:11-23 07:20,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