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布迪厄的实践理论--文彦荷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文彦荷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8
威望: 8 点
金钱: 80 RMB
注册时间:2022-06-25
最后登录:2023-06-14

 布迪厄的实践理论--文彦荷

布迪厄的实践理论
在布迪厄看来我们每一个人都处于一个场域之中,当我们每个人认识到自己处于某一场域并有了参与到这个场域之中的意识这就是实践感。《实践感》一书是布尔迪厄在80年代对自己早年的时候在阿尔及利亚的田野调查的反思与总结,他以访谈和演讲的方式系统的归纳了他自己的学术理念框架。本次对布尔迪厄的实践理论的论述将依据其《实践感》这一著作来进行展开论述。布兰森、米勒等人说过布尔迪厄的知识理论框架的复杂性不是简单能够概括的,所以本次论述只求以管窥天以锥刺地来初探门径。
一、何为实践
布尔迪厄对实践的认识分为两层,他分别在本体论和实践论上对何为实践以及如何理解实践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首先在本体论也就是何为实践的层面上,布迪厄首先提出了“实践是实施结果和实施方法、历史实践的客观化产物和身体化产物、结构和惯习的辩证所在”。(p.80)对这句话的理解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实践就是行动者所做出的各种具体的行为。他进而指出:“实践感是世界的准身体意图,但它绝不意味着身体和世界的表象,更不是身体和世界的关系;它是世界的内在性,世界由此出发,将其紧迫性强加于我们。”(p.101)因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是复杂多变、模糊不清的,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实践行为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它也会受到结构的影响。例如,我们的饮食习惯受到社会建构的影响,是社会建构的产物,但就像俗话说的那样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在受到外界影响下形成的饮食习惯尽管每个地区可能会大体相同但当具体到每一个个体的时候每个人的口味偏好又有所不同。也就是说行动受到结构与行动者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的双重影响。实践也会受到场域的影响,例如在本书中提及到的对贝亚恩地区的婚姻习俗的介绍中提出的在贝亚恩地区,每个家庭里的长子的婚姻是最为重要的,长子的婚姻关系,牵动着其家产和世系。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贝亚恩地区的人就会相应的采取一些实践策略,尽管有时候采取的这种实践策略有时候甚至是相互矛盾的,但在贝亚恩这个特定的场域中却可以实现,这也就很好的论证的作者的实践会受到场域的制约这一观点。在社会工作专业中也有一个“人在情境中”的理论,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和他所生活的环境息息相关,人会影响其所生活的环境,反过来他生活的环境对个体的成长发展的影响也非常明显,人的实践受到场域的制约。其次在认识论也就是如何理解实践的层面上,布尔迪厄认为:“只有把产生实践活动的惯习赖以形成的社会条件与惯习被应用时的社会条件联系把来,也就是说必须通过科学的工作,把惯习在实践中并借助实践隐蔽地建立起来的这两种社会世界状态联系起来。”(p.85)我对这句话的理解就是我们不能只是用理论来解释我们的实践活动,而是要真正理解行动者的实践活动就必须扎根与实践者的实际活动的场域中去才能真正理解行动者的行动。布迪厄的《实践感》是他通过实地田野调查所做出来的系统的论述,因此想要理解他的一些观点我们不能只停留在理论层面理解而要进入到一种新的研究中使用。
二、实践与惯习
布尔迪厄关于惯习是这样定义的“这一构成的原则是有结构的和促结构化的行为倾向系统( systeme des dispositions),即惯习,该系统构成于实践活动,并总是趋向实践功能。”(p.79)。布尔迪厄的实践理论超越了二元论,对二元论提出了新的挑战,他认为社会生活是行为、结构与性情共同形成的,通过这三者之间的交互作用,社会结构与处于某些境遇中的具体的知识共同对行为产生了影响,反过来也会影响社会结构。所以他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就形成了一种定向性,这种定向性既是构造性结构同时也是被构造的结构,因而形成了社会实践。布尔迪厄的实践理论试图超越两种理论之间的对立,其中的一种理论把实践仅仅看作是构成性的,诸如现象学这样的方法论和本体论的个人主义;而另一种理论则把实践看作是被构成性的,如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和涂尔干的追随者们的结构机能主义。惯习能够生成行动者的实践和策略,行动者能够依据自身长期以来形成的惯习来应对外界的刺激。行动者的实践策略不完全是主观主义提出的主观意识所决定的,也不完全是客观上的刺激--反应模式的反应,而是由其长期以来所形成的惯习所决定的。这里引用布尔迪厄的一段话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布尔迪厄指出:“单个行为人与未来保持的并支配其现时行为倾向的实践关系,是在两个方面的关系中得到规定的:一方面是其惯习,而另一方面足社会世界客观上给予该行为人的机会之特定状况。”(p.99)所以惯习是行动者内在化了的内在倾向,他通过我们的身体与行为表现出来,因此,惯习一经形成很难改变,因为它根深蒂固与人们的头脑之中,人们不会思考它的合理性。
区别于“社会物理学”与“社会现象学”,布迪厄认为自己的实践理论是一门真正能够弥合主客观对立问题的“作为实践活动的实践的理论”。在其视野之下,我们的生存充满了紧迫感与不确定性,人们怀揣着“游戏感”生活在各种各样的场域之中;过去的行动图示沉淀成惯习,又转化成信念,内化在人们的身体之中,一刻不停地影响着人们的策略;在这样一个场域形塑惯习,而惯习又结构化场域,场域和惯习不断运动的世界里,人们不断斗争,支配不断更新,而阶级亦不断地进行再生产。布迪厄以一个“着魔”的世界修正了原本韦伯式的“祛魅”世界,亦由此扩展了对资本概念的论述:在这一视野之下,非物质的表现也被纳入了考察范围,相比狭义的经济资本,布迪厄更加增添了对文化资本、社会资本与符号资本的着力表达。

阅读书目
布迪厄
《实践感》
《实践与反思》
《实践理性:关于行为理论》
《再生产》
《区隔》
《帕斯卡尔式的沉思》
《自我分析纲要》
Posted: 2023-01-10 22:47 | [楼 主]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西农四为读书会

Total 0.274833(s) query 3, Time now is:01-16 04:01,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