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预定论”到一种弃世/厌世的心态,正是天主教的特点,是谓出世禁欲主义。也即是认为,既然上天已经安排好了,那就坐等命运降临,甘受其果算了。这种预定论,实际上是把现实的一切都看作上帝的安排,因而时时都可以确证上帝(实际上反过来可能支配了上帝),是一种消极的避世行为。
新教的不同在于,它不知道个人是否是选民。这个问题,只有上帝知道,而且上帝是不可以任凭人来猜测、支配的。而路德教改革的重要性在于,告诉教徒,在俗世中的劳动也是可以成为一件具有崇高宗教意义的事情(天职),于是天职观念便成为一种不确定的确证手段。之所有说“不确定”,是因为教徒们根本无法知道自己因为履行天职是否必然得救。因此,新教徒终其一生都需要不停地确证,而且始终不确定,始终处于一种焦虑的心态之中。
2、“韦伯试图从比较宗教学的角度去说明貌似合乎理性的资本主义的运作制度背后却由一套极为不合理性的新教伦理所支撑”这是哪本书上说的?
我的感觉是,韦伯讨论理性化是针对行动或社会制度而言的,至于伦理,作为一种思想层面的东西,很难用理性不理性来说吧?宗教(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的理性化是可能的。但是宗教(作为一种伦理观念。即教派)伦理只能说它作为影响行动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与某种行动具有亲和性。(对这个问题没怎么思考。)
读书有思考很好!随着个人不断积累、小组交流的加深,肯定会有很大的成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