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2345» Pages: ( 1/13 total )
本页主题: 涂希言读书(至201206)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tuxy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138
威望: 138 点
金钱: 1380 RMB
注册时间:2009-04-12
最后登录:2014-01-12

 涂希言读书(至201206)

管理提醒:
本帖被 第一 从 研究生读书报告 复制到本区(2012-09-22)
2012年5-6月读书
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 [美]道格拉斯•C•诺思
我们身边的经济学  道格拉斯•C•诺思
三井帝国启示录  白益民
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  道格拉斯•C•诺思
西方世界的兴起  道格拉斯•C•诺思
公共问题经济学  道格拉斯•C•诺思
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  哈耶克
逻辑学基础教程
组织行为学  肖余春主编
三农制度与世纪变迁 温铁军
八戒说禅 熊逸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静心 [印]奥修


2012年3-4月读书笔记
现代制度经济学(上) 盛洪主编 中国发展出版社
新制度经济学  卢现祥主编 武汉大学出版社
现代决策理论的基石  [美]赫伯特•西蒙 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政治经济学的自然体系  [德]弗里德里希•李斯特  商务印书馆
国民经济学基础  [德]瓦尔特•肯特  商务印书馆
社会心理学  沙莲香  人民大学出版社
文化、权力与国家  杜赞奇
超限战  乔良、王湘穗

这两个月主要读经济学,以新制度经济学为主。西方经济学发展到新古典经济学时,从日常经验中的供需事实中,通过寻求边际找到各经济环节的平衡条件,建立起了新古典经济学的大厦,整个概念体系完成了数理应用,走向了科学。然而随着新古典经济学过于执着于概念和数理推导,反而不能解释很多经济现象,并在具体指导经济活动中屡屡受挫,后来虽然在宏观经济学领域由凯恩斯主义补充了宏观经济学,但自由主义导向的新古典经济学仍然严重的脱离着经济实际而不能自释。

新制度经济学是现代西方经济学发展离我们最近的一座大厦,是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尽力向现实解释的新的体系。它对经济学的发展是从对既有经济学的前提进行颠覆开始的,其核心就是人的决策是有限理性决策而非最优化决策。赫伯特•西蒙就是现代决策理论的鼻祖,他提出,理性人的实际决策过程不是传统理性认为的,全知、全能、全信息环境中作出最优化决策的过程(新古典经济学的理性人、经济人假设的正是这样的绝对理性),而现实的人,即处在不确定环境下,搜索和计算能力都有限的人,只会追求满意决策,这种决策方式才是实际且有效的。应用到经济领域,新制度经济学的起点正是不确定环境下有限理性的人,在这样的现实环境下,人的任何制度性活动都是有成本的,即“交易成本”。交易成本存在于各类制度(市场、管理、政治性活动等),对经济的解释又重新贴近了实际。另一方面,新制度经济学的另一个前提是人的机会主义,即人具有利己排他的本能。正是在这个前提下,新制度经济学发展了第二个理论工具——“产权理论”,潜在含义是只有明确了产权边界才能交换,才能降低交易成本,正是这个前提天然证明了私有制(资产专用性)的优越性,使新制度经济学成为自由主义的新古典经济学的补充而已。

虽然交易成本理论使西方经济学重新贴近了现实,但“交易成本”归根到底还是一个不能进行具体化的抽象概念,因此,新制度经济学仍然主要在于对事实的分析和演绎,而不能进行大量的数理化。另一方面,引入交易成本和产权理论的工具,新制度经济学对一些传统经济外的领域,如企业管理、意识形态、国家理论都有了新颖的解释,成为新制度经济学的有力扩展。



2012年2月读书笔记

经济学史说(下) 鲁友章 李宗正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宏观部分) 高鸿业
经济管理学基础  席酉民
如何研究中国  曹锦清
国家与革命  列宁

本月主要读经济学、管理学的入门书。进入比较具体的学科领域,和以前读哲学、社会学的感觉很不一样。强调矛盾的对立、斗争、然后继续发展的唯物辩证法反映在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方面,就是从分析资本主义社会最微观的商品到社会总生产都蕴含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这个矛盾普通存在,且资本主义社会本身无法解决,于是社会要通过斗争继续向前发展。而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则从微观到社会总的经济过程都强调均衡,其思想方法是,从现实过程抽象出几个对象,抓住其主要因素,忽略其他因素,然后进行逻辑(甚至数理)的推理和演绎,对现实做出解释和指导。虽然新古典主义经济学被马克思主义称为庸俗经济学,但的确在政治经济学强调矛盾对立的基础上,强调了均衡的中庸一面,对具体的社会生产过程有比较好的描述。

列宁的《国家与革命》也正是强调,社会的前进不仅要通过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马克思主义的党性更强调无产阶级专政,其专政的原理不仅基于马克思主义对国家的本质的认识,也基于对前一阶段社会生产方式的继承与学习,无产阶级专政不仅是个政治问题,也是个具体的实际问题。马克思基于其所生活的历史阶段,从理论分析的角度强调的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对立性和走向新社会的必然性,但列宁是个实践家,所以,他更强调的矛盾的转化和统一方面,于是有了更建设性的理论。



2011年12月读书笔记

西方政治学史  许耀桐
中国官僚政治研究    王亚南
经济学说史(上)  鲁友章 李宗正
从古典经济学派到马克思  陈岱孙
国富论(上、下)    [英]亚当•斯密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英]大卫•李嘉图

政治与经济学说史的几点读后感
西方政治学和经济学说从古至今的各种流派纷呈,研究对象的界定也很多样,但总体上,政治学偏重价值的证明,经济学偏重现实的物质生活。读后能感受到两个基本点:一是与哲学思潮相呼应,最新的政治或经济学说往往都吸纳或直接在最新的哲学突破的基础之上,如边沁的功利主义就直接影响了亚当•斯密的古典经济学,正是在哲学思潮的突破下,西方的政治学和经济学才不断推新新的理论起点,如人性、理性、幸福等,实现政治学和经济学的理论突破;二是,西方近来以来的政治学和经济学说面对的都是近代资本主义的崛起这一社会质变,它们需要解释的是资本主义之前、现在和未来,随着资本主义本身的阶段性的发展,每个学说流派都必须对新的社会现象作出解释,否则就会被抛弃。比如以人性解放为理论前提的自由主义,虽然产生于资本主义突破封建秩序之初,崇尚个人,但其理论的指导遇到现实的困境,只有不断修正补充自己的体系,只要对其理论起点不作放弃,就会完成学派的继续发展。

这个月看近代资本主义崛起期间的经济学史,包括古典经济学派,一是发现理论就是一个个复杂的概念体系,同一个对象物会有不同的概念描述,且概念描述的角度和划分亦不一样,有时学者本身亦不清晰,学说体系常常存在矛盾。二是认识到立场问题。以前以为立场问题只是个道德问题,在经济学史的过程中认识到立场问题还是个科学问题。比如对财富的认识,以财富为认识对象,就不自觉的站到了产业阶级的立场上,而只有认识到剩余价值,才能科学的解释财富这种对象物的本质。许多学说,尤其是政治学,总是有价值预设的,而只有历史唯物主义才认识到:人类的历史和社会是由劳动人民创造的。也就是历史观的问题。只有认识到了这一点,价值才能与科学相结合、相统一。那到底什么才是科学的学说呢?1、首先要正确运用抽象演绎的方法,把握社会特有的基本关系、内部关系,把握本质并贯彻,逻辑自洽,体系化;2、客观主义,不能主观主义,一方面,不能以需求、期待等主观对象为理论前提,另一方面,不能将理论诉诸道德、良心,后者尤其反映在小资产阶级的学说中;3、要深入对象物的物质运动本身,才是科学的认识,这涉及黑格尔的历史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的综合。经济学因为研究领域的关系,往往是唯物主义的,但能否深入并随对象的物质运动而发展,是经济学何以成为科学的重要因素。


2011年11月读书笔记
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黄仁宇
中国大历史  黄仁宇
开放的帝国  [美]芮乐伟•韩森
旧制度与大革命  [法]托克维尔
论美国的民主(上卷)[法]托克维尔
精神现象学  [德]黑格尔

黑格尔的科学认识

读历史,要读到黑格尔的历史主义。而《精神现象学》作为黑格尔哲学的发源地,便提供给我对于黑格尔历史主义的基本认识。西方哲学从古希腊以来都集中讨论本体论问题,通过形而上学的方法探讨真理。到了近代,康德开启了认识论问题,即通过分析人的认识来为真理划界。而到了黑格尔,他通过历史主义和辩证法重回真理问题,解决科学的真理到底是何样的。

什么才是科学的真理?约略起来,即,事物(事物是指有生命力的、自为的、活的主体)的本质不是任何时刻、片段的本体和直观,而是事物在时间中不断发展(以否定的扬弃为方法),最后将内在的必然性实现出来,事物获得完成和自身同一性的过程,整个过程和最后的现实才是科学的真理,也直到最后事物才获得普遍性和现实性(真理的属性)。

这个真理观强调,真理是在历史中(时间中)展开和完成的过程,过程才是现实的、科学的,展开的必然是个有机的体系。真理展开的过程是辩证的,即通过不断自我否定而发展(持续的),最后完成同一性。打个比方,人是从受精卵到胚胎到出生,具备了整个人类进化史的各个阶段的形态,在这个过程未完成时,任何一个时候都不是真正的人,但其本质和内在的必然性早已存在,只到最后完成时,人才真正成为人。任何自为的事物都是通过辩证的过程而完成自己的。而按黑格尔的科学的真理论,科学的认识就是深入对象本身,随对象的物质运动前进并返回自身同一的认识。

落实到社会的发展,社会历史也是存在客观规律的,但这个客观规律不是先知先验的,在历史过程中的人能按自己的意志行动(即有主体性),但也要接受历史内在必然性的扬弃和历史规律的价值赋值。


2011年10月读书报告
中国文化要义  梁漱溟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梁漱溟
中国文化的命运 梁漱溟
五百年来谁著史 韩毓海
读史入门 许凌云
全球通史 斯塔夫里阿诺斯

谈谈历史的感觉
这个月主要读的是近代西方如何胜过东方的历史。按我所受的浅薄的历史教育来说,近代以来西方胜在其军事强大、科技进步、大工业为基础的制造业、民主的政治体制,而近代中国则输在闭关锁国、政治集权专制腐败、重农抑商官本位的文化、科技落后、清朝的迂腐统治等等。但真的去看历史,尤其是具有基本历史唯物主义叙述的历史,历史真的不是简单的以西方为理想型的进步的历史,而是现实、是各集团的博弈、是赤裸裸的利益、是多因素的杂糅、是每个历史主体顽强的奋斗和不同历史条件下的选择。这其中有许多必然,唯其或长或短的必然,才让人体会到大历史中人的渺小;这又其中有许多偶然,唯其丰富的偶然,才彰显出历史中人的主体性。读历史的感觉和读理论很不一样,感觉非常之厚重且波澜壮阔,文艺的话暂且停表,这里说说我读历史时的几点思考。

受现代性思想或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影响,我常以为历史必然是进步的,并很不懈教科书上所批判的诸种历史循环论,觉得那些作古的思想家必然是太迷信或思想太落后。但当自己读历史时一种强烈的感觉就是,历史常常重复,历史提出的问题常常是旧问题。

一个区域内各集团力量必然面临兼并与统一的问题,这是历史给每个集团出的必答题,历史的大方向总是要不断的碰撞融合,在这个过程中先是每个区域的整合,再不断扩大影响。每个区域给出的答案不同,但都要回答几方面问题:军事系统以对外、外贸系统以吸收外界资源、内部生产力水平决定对外的比较优势、内部的社会结构(尤其是资源从内部提取方式)决定内部统一的稳定。进入中世纪后的欧洲是在各封建国的常年争战、合并中混乱的渡过的,内部只有教权、皇权、各封建国的纵横捭阖,却未能一统而稳定下来,之后通过以抢掠金银成功融入亚洲的经济,形成以战养战的内外体制,并随着经济的发展成功控制全球金融,由此形成了近代史的格局:各平权的民族国家形成以西方为核心的金融资本主义体系。而东亚大陆在两千年前是这样解决这个问题的:通过秦国的军事统一奇迹般的统一了中国,形成了大一统的文化和意识形态、中央集权抑封建(从而科举、从而重农)、势力范围内以己为中心形成朝贡体系等,如此稳态社会只会被自身的不平等和游牧民族的入侵而暂时打破,不久又重建起来。蒙古民族也遇到这样的问题,而在12世纪通过一个伟人表面统一了内部(实质仍是各王部落的表面联合),因自身发展受限于游牧的生产方式,而发展出奇特的以战养战的社会体制,在12世纪成为不可超越的庞大帝国,却因内部生产力和政治结构不够强大,而迅速分裂。日本这样的小区域也经受过长时间的分裂和战乱,在10世纪强行学习中国中央集权,却因为天皇力量弱小,封建力量仍然十分强劲,故而形成奇特的日本社会结构。

中国通过偶然的强权统一了区域,之后着眼于内,迅速加强生产力和社会组织结构提升以稳定统一(如中国),欧洲则始终没能出现内部的绝对统一,只能着眼于外,形成侧重于外的资源提取体系(发展外贸,最极端的就是直接以战养战),通过各自对外扩张来达成内部的微妙平衡,之后就需着眼于内部生产力和组织力的提高以稳定格局。欧洲与蒙古都形成了以战养战的体制,对外的侵略力量迅速提升,而蒙古败和西方成功领导世界的原因就在于西方顺利完成内部的生产力和社会组织力的转型,而蒙古失败了;导致欧洲成功所形成的体制充满偶然性,却由此开辟了全球世界的新格局。区域外侵性的选择造成新世界的形成,而最终都要落实到内部生产力和社会结构的提升,历史正是在这种激荡中前进的。历史给人类提出的很多问题是类似的,所以历史似乎是循环的,历史每一步的前进都是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中挣扎的。一个区域过早的稳定平衡的确会造成发展慢变化慢的问题,而不是抽象的生产力或其他什么(如民主)的进步,只不过在这个具体的进步中,生产力和调动人民的积极性是稳定和发展的必需,这才是历史进步的根由。

题外:西方所形成的体系外侵性太强,以至于全球都各区域,无论是原始部落还是封建王朝,都参与到金融—外贸—生产的金字塔的资本主义全球体系中去,但这个体系仍然是西方为中心提取资源的体系,其不可持续性和对社会的分化和异化成为最大的不稳定因素,如何借鉴已有文明的统一稳定经验成为现在新的历史命题。


2011年5月读书
西方哲学史(下)全增嘏
中国思想史纲 侯外庐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2008
中国思想史论(上、中、下) 李泽厚 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9
梁漱溟自述  梁漱溟 漓江出版社1996
人心与人生 梁漱溟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中国哲学的特质 牟宗三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7

本月读哲学,且重点在中国哲学,以下为读后的一些感想,记述要点一二如下。
1、    哲学,各大家各流派虽然各有不同的思辨体系,但总归不过唯物、唯心之争。
2、    现代中国的哲学家总不脱西方哲学痕迹,不仅常将中国古人思想与西方牵附来说,且自身受西方哲学影响很大。如梁漱溟受生命哲学影响,其后期扛鼎之作《人心与人生》总不脱柏格森影响。
3、    中国传统哲学流派甚多,其流行无非以下几因:一是其阶级基础,如儒家的长盛不衰除后来成为统治阶级的官方哲学原因外,就是因其反映了古代春秋前的氏族文化,而封建时代的小农生产为基础的村社制是其继的社会基础。二是历史需要,如魏晋时期道家玄学大盛,则是因那个三百年大动乱,使人消极避世,其学说满足了世人需要。三是本身的精致性,佛学于隋唐大兴,则在于印度思想之精致构思,征服很多政治上不得意的上层人。四是传统沉淀的力量,其历史因袭的惯性使不同文化圈哲学很不一样,这里就有中西方文化特殊性的问题。五是统治阶级的需要,此为宋明理学在封建社会后期大盛的最大原因。
4、    以下漫淡些东西方哲学之特殊性问题。当然,这里也只是拾人牙慧。西方文化之源地在中东、地中海,天灾可能比较多,自然条件较恶劣,因此在那样地方的文化心理总认为天是喜怒无常,故人易生恐怖意识,自身无以寄托,只能寄托于外,故而发展为超越性的宗教、科学。而东方文化所在地处季风带,自然环境相比而言较温和,很早就过渡到农业文化,农业基本是四时有序的,因此这样文化心理的“天”比较有规律,而且农业收成的好坏不仅靠天,也要靠人的积极参与,所以“人与天地参”,这样的社会和生产基础产生了以人的主体性为中心的文化,强调乐观、积极、入世的文化。
中国传统哲学区别于西方传统哲学的重要差别就是西方以超越性的形而上为中心,而中国哲学以人的主体性为中心(其各有流派,但主流是上述)。因此,西方文化是宗教文化,强调信仰,东方文化是实践文化,强调责任。也因此,西方哲学是思辨理性的哲学,纠结于经验论的唯物和观念论的唯心主义,而中国传统哲学是实用理性的哲学,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强调经验、强调具体效果。
5、    中国文化心理本性所具有的两个特点就是强调人的主体性和实用理性。中国人的思维和行事方式不同于西方人以思辨为中心,而是强调从经验中汲取智慧,行动也注重经验中的有效性,不太以超越性的价值为衡量标准,而是积极追求此世的功业(这也不同于西方的功利主义,因为其有一个传承文明、治国齐家、以天下为己任的理想)。在此基础上,中国经验的研究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而言就极具重要性。
6、    马克思主义为何能在中国迅速推广发展,除其本身的科学性外,另一个重要原因也要看到,其深刻思辨性之后的无神论、实践性、组织行动与中国文化的适应性。而我们通过中国哲学发展的历史也可以得到一个启示,西方哲学思辨理性的繁复精巧本身具有很强的文化征服力,此种情境正如印度佛学在隋唐的兴盛一样。但中国社会客观上必须实现主体文化的重建。未来的中国哲学与文化建设必须发挥中国文化本身的特质所具有的宽容性和实践性,以中国经验为基础,吸纳繁复精巧的外来思想体系,以建成像宋明理学(以儒学为本,消融儒释道三家)那样的大一统哲学,为中华文明的复兴做学理上的准备。

2011年4月读书
齐美尔 / 林荣远译,社会是如何可能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齐美尔 / 曹卫东译,宗教社会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齐美尔 / 曹卫东 等,现代人与宗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齐美尔 / 钱敏汝译,哲学的主要问题,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齐美尔 / 陈志夏译,历史哲学问题,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
齐美尔 / 陈戎女等译,货币哲学,华夏出版社 ,2007

齐美尔社会学读书笔记
齐美尔读下来,我的感觉是艰涩中间或优美,一方面是翻译的原因,一方面更是齐美尔的思维特质和语言风格的原因。这个月主要读齐美尔,仍然感觉很零散,所以也只能汇报一些零散的感想。

齐美尔很哲学,我认为他的核心是形式与内容的二元框架下的主体和客体关系问题,由此齐美尔发展出独特视角的形式社会学和生命哲学,以及由此衍生出的文化理论——这三者是齐美尔理论的三个层面,他涉及的各个问题都在这三个层面进行讨论:社会科学,社会分化,个人主义,货币理论,宗教理论,性别问题等等。

齐美尔的形式|内容二元框架来源于康德的形式主义,即人的世界是经验世界,是由人的认识形式所构成的世界。将这种认识方法贯穿入社会学,就发展出齐美尔独特的形式社会学科学。作为科学的社会学需要从社会这个宽泛的对象寻找一个新的客体,一种新的观察和抽象方法。齐美尔把社会就看作是形式|内容的二分,内容就是本能、社会化的内容之类的东西,而形式就是人与人的相互作用,后者就是社会学科学的研究对象。这就是齐美尔的形式社会学的方法论基础。

齐美尔认为现代的中心理念是生命,“生命”支配了现代所有问题的解决。因此齐美尔另一部分内容就是生命哲学。齐美尔的生命哲学则是将形式|内容的二元框架贯穿入“灵魂”,将之区分为生命|形式,而后者又分为内形式和外形式,在这里齐美尔将形式|内容的二分转向主体和客体的二分,内形式和外形式分别对应主体文化和客体文化。内形式即天性的生命冲动,如宗教性、性别心理等,这里称为主体文化;外形式就是外在的文化形式,这里称为客体文化,如风俗、艺术品等。扩展到文化理论上,则主体文化发展出客体文化,客体文化表现、完善主体文化,但同时也会制约、束缚客体文化。一旦二者冲突就会造成文化危机。

齐美尔的社会学研究内容虽然庞杂、零碎,但是他研究的经验来源和关注对象仍然是现代社会,在上述的体系框架内,齐美尔作为社会学四大家,对现代社会作出了和其他三大家不一样的解读。齐美尔的社会学研究都是从社会相互作用的形式入手,比如时尚、交际、饮食等,研究社会现象的逻辑,侧重关心并揭示人在某种社会形式下的灵魂状态。

齐美尔对现代社会的基本判断仍然是社会分化,但他所描述的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演化过程却是从形式变化入手的:传统社会由同质小群体,内部一致且联系紧密、群体间隔绝或冲突,随后,因为省力原则(也就是功能化),客观差异的必然存在,主体竞争的天性冲动,造成两种后果,一是群体扩大,群体部分功能化,社会结成宽泛而松散的联系,二是个体获得空间,个人主义兴起,但同时也面临异化(借用马克思的词)的危险。这个宏观的过程是由货币——这个无个性、非人格的普遍等价物促动并一起发展的。货币为何重要?因为货币作为交换功能的物化,越来越成为插入社会主体和客体间的中介物,它的广泛介入使得主体和客体前所未有的获得独立自主发展的机会。对应于社会分化的后果,货币经济的发展也造成两个后果,一是拉平化——随着普遍标准的建立而形成最广泛的社会圈子,一切质性被量化,而手段变成了目的;二是个人自主——即个人人格和个性空间的发展。而处在分化社会和货币经济中的灵魂,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主体和客体的分离,生命获得了无形式的自由,由此产生若干文化后果,即现代文化危机。

从生命状态以及由此衍生的主客体文化的关系出发,齐美尔对现代社会的判断还有一个重要的向度就是,现代社会是一个由男性生命冲动所塑造的客体文化。因此,齐美尔研究诸多问题都有一个性别的视角。此外,齐美尔还对人的天性生命中的宗教性、感官、情欲、饮食、竞争等等都作了或大或小的解读。综观齐美尔的社会学,虽然零碎庞杂,但他始终从生命既有冲动为起点,从社会相互作用的形式为切入口,试图为现代社会情境下的人生困境作出理解并指出出路。因此,有人将他的社会学概括为人生哲学,我深以为然。





2011年2、3月读书
[德]马克思 恩格斯著,马恩选集(第二、三、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
[德]齐美尔/顾仁明译,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学林出版社,2000
[德]齐美尔,时尚的哲学,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
[美]乔治•瑞泽尔,后现代社会理论,华夏出版社,2004

马恩选集读后感
马恩选集通读下来,无论是激扬文字点评时政,还是鞭辟入里理论分析,都能感觉到其中饱含了阶级感情,同时又逻辑严密,始终保持着清醒的现实感和对未来的信心。

以下试就马恩选集后三卷除政治经济学部分的选文做一个总结和梳理。

马恩选集后三卷是马恩在确立了其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之后的成熟期作品。在内容上大体可以分为六大块。一是对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评论,包括欧洲各国的关系,西方对亚洲的殖民的评论(卷二开篇一系列文章);二是对无产阶级第一次共产主义实践巴黎公社的分析和评论(《法兰西内战》);三是对各种空想、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流派、宗派的批判(马恩成熟后一直在共产国际做领导工作,这类文章比较多,包括《论住宅问题》《行动中的巴枯宁主义者》《流亡者文献》等);四是由恩格斯主要论述的自然辩证法部分,将唯物辩证法推广到哲学、经济学、自然科学领域(《反杜林论》《自然辩证法》),试图完成科学体系;五是马恩后期对人类学的关注,在最新人类学的基础之上,探讨了人类家庭、社会、国家的起源(《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最后就是一些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发展的流变的介绍(《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等)。

从逻辑体系上来梳理,马恩的思想的核心之核心无疑是唯物辩证法。辩证法继承自黑格尔,其要旨是把整个自然界、历史、精神世界描写为一个过程,一切都处在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内在联系中,而认识就是去揭示存在着内在联系的过程中的内在规律性。始终坚持从现实基础之上来解释事物,则是马恩的唯物主义,将辩证法和唯物主义二者融会贯通,即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贯穿这个方法论,马恩将之应用解释自然之发展与人类社会之发展。自然也是有历史和在时间中发展的,将唯物辩证法扩展向自然科学和其它学科,具体表述见《反杜林论》《自然辩证法》,读完可堪思维认识之革命。而马恩之重点是将唯物辩证法应用于人类历史社会的研究分析上,即以一定历史时期的物质、经济生活条件来说明一切历史事变、观念、政治、哲学、宗教等现象。亦即辩证唯物的解释历史和分析现实。历史分析上溯至基于人类学最新材料研究人类社会之发展过程,而现实分析则分为对现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即对资本主义研究,和从阶级斗争的角度分析各历史事件——即对各国各阶级斗争的研究。

马克思的《资本论》就是对现实的资本主义的研究,所以这里重点谈阶级斗争。我认为,马恩谈阶级斗争主要分现实斗争和理论斗争两个层面。

首先是在现实分析层面,马恩是在大工业、资本化、资本殖民体系的扩张的必然性的前提下,对各国各阶级的阶级斗争、革命形势及前途进行了分析和时政评论。根据大工业资本主义体系的发展先后不同,各国的阶级斗争呈现不一样的态势。首先在欧洲的场域下,英国、法国等工业资本先发展的地方,资产阶级夺得了政权,却又因为本质上整合不了社会而倒退到和旧贵族阶级妥协;而德国这类后发展国家,则将大工业建立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上,工人阶级的小生产性反而束缚了自己,其后发展的资产阶级实力很弱,只得处于旧贵族和新无产阶级的两面夹击之下懦弱的生存;而俄国这个生产力更落后的农奴制基础上的帝国的人民更是处在深刻的阶级矛盾的水深火热之中,强大的统治阶级压制内部矛盾,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使俄国成为欧洲旧贵族势力的最后堡垒。马恩以清醒的现实感分析着各国间和各国内的阶级斗争形势,其高屋建瓴、预见常为后来的历史所验证而为之叹服。

从资本全球殖民的场域来说,马恩尤其分析了当时西方对亚洲的殖民。当时的中国和印度都是前工业化的传统国家,一个沉浸在老大天朝的梦幻中,另一个还在种姓制的强有力的规范之下。两个和平的传统帝国面对西方新兴资本主义的殖民,首次面对着高于自己文明形态的入侵(从物质生产力的角度而言),和平的人民被迫离开生活了几千年的故乡,流离失所,被迫进入工业化时代的异化。马恩在感情上深刻同情传统、和平的宗法组织的故乡的失落,但是,抱着对历史辩证法的信心,从人的全面发展的高度上指出旧的生产方式和政治文化必将被抛弃,残酷的殖民资本家成为了历史不自觉的工具。但是,这样的跳跃如何完成?历史的辩证法如何实现否定之否定的发展,马克思将之诉诸革命——真正的革命必然来源于社会经济危机的深刻矛盾,也必将震撼社会之根本,实现社会之进步。但具体如何,也只能在现实的实践中不断探索了。

在理论斗争层面,因为马恩长期参与共产国际工作,将自己的生命和具体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联系在一起,所以对实际斗争中存在的各种破坏运动的空想的、非科学的社会主义流派、宗派进行了艰苦卓绝的理论斗争。主要是反对主张少数人阴谋革命、秘密结社的布朗基主义,俄国有些苗头的民粹主义,以蒲鲁东为代表的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的巴枯宁主义等等。同时,马克思还对第一次共产主义实践——巴黎公社的存在进行了分析和高度肯定。共产主义运动的成功不仅依赖于具体环境下的阶级力量和历史机遇,还取决正确的社会理论的影响。正如马恩在各国现实运动的失败教训中尖锐指出的,在不正确的理论影响下,即使有着良好的革命形势,即使当时环境下反革命势力已经很弱(如当时的西班牙),革命还是十分可惜的失败了。因此,正确的理论指导是十分重要的。


在马恩后期转向的人类学研究中,在当时最新的人类学科学研究基础之上,马恩提出了自己的关于社会、国家的起源和发展。《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从两个维度讲述了这个历史过程,即,国家-社会和氏族-阶级。人类社会从原始的家庭慢慢发展到了以氏族为单位,那时,社会还是能自我管理的,斗争主要存在于氏族间的生死斗争,氏族内部是和平的、自治的、人在其中是健全的发展的。但是随着人口、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私有制的发展,氏族开始瓦解,人口开始杂居,氏族不再能完成社会管理,社会逐渐分裂,氏族社会逐渐向阶级社会转化。社会分裂,不再能自我管理,国家作为社会中立的管理机构出现了,成为凌驾于社会的管理者。但因为社会本质上已经分裂为阶级,所以国家实质上成为了统治阶级的工具。






2010年12月-2011年1月14日
西方哲学史新编 苗力田 李毓章
纯粹理性批判  康德/邓晓芒译
反主流经济学上、下  何新
万历十五年  黄仁宇
人生十论  钱穆
江村经济 费孝通

   
    万历十五年等书是受前段听的讲座的影响,向中学方向的一点尝试。李猛老师说,读书是否入门就看对重点问题是否有所把握。试就把握一书的重点问题,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所围绕的问题是中国近代为什么落后。回答这样的大问题通常要进行历史的纵向剖析。黄仁宇却独出心裁的截选万历十五年左右,也即西方资本主义兴起之际,一个庞大的帝国日渐衰败,虽各种仁人志士力挽狂澜,却均事败身败,其背后必有人力所不迨的力量和传统中国摆脱不掉的旧文化和旧制度。
    下面侧重说说这月读的一点康德哲学的收获。在读了一些经典之后,开始意识到哲学作为社会科学的最高形而上学对各大家的影响。先不论马克思本身就是哲学通了后才走向他对社会的具体认识,其实涂尔干、韦伯等大家也是在既有的哲学思潮中思考的。读作为现代哲学的起点康德,对比已经读过的涂尔干和韦伯的社会思想,这点感受尤其明显。以涂尔干为例,其最后的《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就是在回答康德,这是我读了一点康德后才明白的。以下我试结合这本书来阐述我对康德的理解。
    涂尔干晚期最重要的著作就是《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涂尔干对社会最成熟的思考都在里面。这部著作对康德的批判哲学体系的社会学回应,不仅扩展了康德的观念体系,为康德的先验找寻实在,也延伸了实践理性领域,从经验科学的角度为人类意志提供新的道德律。
    在康德哲学里,康德提出了人的认识边界问题。康德指出,人们的理性认识对象并不是形而上存在的统一世界(即物自体),而是能作用于并为我们的感性直观所能接受的现象界,即经验世界。在通过感性接收到对象后,人们就开始思维对象(即知性),从而产生我们对事物的认识(即知识)。人的认识活动是由主体运用先天存在于我们大脑中的先验形式能动的综合结一感性材料的过程。则重要的问题就是先天存在于大脑中的先验知识形式到底是什么?又从哪里来?康德只回答了第一个问题,即,这种先验的知识形式就是范畴,对于第二的问题,他只回答了一半,即范畴又基于人类主体统一的自我意识(即统觉)。但统觉又源于哪里?康德没有回答,因为那已经属于先验领域,人的认识不可知。
    康德的二元体系反映在涂尔干的理性体系里,转化成社会与个人的二元对立。个人的本质来源于社会,而社会只能在个体之中并通过个体才能存在。康德认为的纯粹理性领域的先验形式,即范畴等,涂尔干通过对原始宗教的考察为这些先验形式找到了实在,即类别、时空、因果律这些在康德那里属于先验领域的范畴都来源于社会。论证各类先验领域来自社会,就是涂尔干本书的线索。先验领域被涂尔干归结为起源于社会,成为社会实在,消解了这里的先验界限,似乎使人类认识找到了本体。但社会又是什么,在一系列的经验考察之后,涂尔干也只能说,社会在人类共意中实在,即只有在人类意识中,社会才是真实的。于是,涂尔干新找到的本体又成为一种唯心的东西,即意识,还是走向了唯心主义。
    康德哲学博大精深,最核心的问题就是为人类的理性立界。对比中学,钱穆《人生十论》里就讲,中国的人生哲学(中国不存在西方意义上的哲学)最开始就厘清了形而上学的方向,即明确了有限与无限的关系,这种关系就类似康德所说的认识的界限,经验的界限。西方哲学历来向外求,喜形而上学,于是求诸上帝、科学规律,而中国哲学很早就明确了边界,向内发展,发展成仁学、心学,形成了差异极大的认识体系。
   


2010年11月读书
  社会学与哲学  涂尔干
  教育思想的演进  涂尔干
  杜尔凯姆  吉登斯
  乌合之众 庞勒
  探索者道路的探索 孙伯鍨
  马恩选集第一卷 马克思 恩格斯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马克思
  
  这个月前期总结了下涂尔干,涂尔干的社会学是在康德二元论哲学下的理性主义在社会科学领域的试探。他真正关注并力图解释的只是两个现象,第一个是现代社会个人主义的兴起(《社会分工论》、《自杀论》),涂尔干不认为个人主义是社会病态,而意味着一种新的社会秩序的产生,他将这一现象归结为社会结构的必然变化(从机械团结到有机团结的变迁),社会从环节社会转向现代社会,社会仍是进步的、整合的,只是整合的方式不同罢了。第二个是第一个问题的衍生,也是涂尔干后期的转型,即社会整合的本质和起源。涂尔干重点考察了原始社会的整合(《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宗教就是原始社会整合的道德形式。道德(宗教只是道德的表现形式)就是社会整合的本质。因此,涂尔干在现代社会秩序的基础上提出道德个人主义的建设,完成了社会科学对实践理性的指导(《道德教育》)。
  在原始宗教的考察过程中,涂尔干实证了“社会”的存在——社会实在于聚合起来的人们的精神意识中,社会是一种精神实在——这不免落入唯意志哲学中了。而一切社会制度都源于这个社会实在(《乱伦禁忌及其起源》《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等)。
  涂尔干所持续努力的另一个事业是在经验主义基础上将社会科学理性化。即注重于社会学的实证主义方法论体系的建设,这个方法体系的建设当然是直接为他的社会学哲学和目的服务的。除了专门的方法论论述(《社会学方法的准则》),涂尔干的方法还散见于针对专门问题研究的各书中(《教育思想的演进》《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乌合之众》是本有趣的小书,尤其和涂尔干对比来看,二人都是法国人,思考背景都是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涂尔干积极论证新时代的到来,庞勒却看到的却是群众运动风起云涌,却没有实现他们的追求。
  《乌合之众》号称社会心理学的奠基之作,学术性却不强,全书并没有充分的分析论证,也没有严密的逻辑思辨,缺少系统的方法论,但作者庞勒凭借其深刻的观察力,以法国革命不断的年代为思考背景,敏锐地把握或发现了一系列重大问题。与同为法国人的涂尔干的社会理论相似,庞勒的“群体”也是一种异于个人的存在,独立的个人一旦构成群体,就会表现出完全不同的心理与思维特性。庞勒关注的仅仅是群体的心理表现,而且这个群体侧重的是短暂的群体,通过对群体心理表现的具体归纳总结以及群体精神结构的分析,庞勒的群体心理学也必然导向了对历史的见解以及对社会问题的针砭。
  群众在运动中是群氓,是低等生命。历史中的群体拥有强大的非理性的力量,既能使人成为暴戾的魔鬼,破坏一切,也能使人成为圣洁的天使,超越自身。
  群体运动过程中领袖的瞩目作用,以及以信仰为基础的群体力量,庞勒《乌合之众》所揭示的历史观就成为精英史观和以信仰为基础的唯心史观。庞勒对领袖和信仰作用的过于看重,虽然有经验价值,却使得历史过于偶然,而忽视了历史必然性的追索。
  
  众所周知,马克思的思想分为两个阶段,即被后人称之的“青年马克思”和“老年马克思”。这个月重点看的还是马克思的早期作品。
  马克思最初的专业是法律,但他在深刻意识到哲学的重要性之后就转向了哲学:不首先获得一种更加现实和具体的哲学世界观,就不可能在任何科学领域内取得真正进步。这样,马克思在短暂经历了康德、费希特的主观唯心主义之后,迅速转到黑格尔哲学。
  黑格尔哲学是体系哲学的顶峰,黑格尔将宇宙一切事物的发展归结为绝对精神的辩证运动,即自我肯定-自我否定-否定之否定而确证自己。但黑格尔针对具体领域,包括宗教、国家的分析却是保守的,客观世界中的实体都成为绝对精神的自我意识化,而辩证运动仅仅发生在作为本质的绝对精神领域,因此黑格尔的哲学虽然具有了革命批判性质的内核,反而成为论证实体合法性的保守工具。在此基础上,黑格尔哲学分裂成两派,“青年黑格尔”抓住黑格尔哲学的内核——辩证法,将批判指向了现实,重点是对宗教的批判。
  马克思就是“青年黑格尔”派的积极成员。在经历了“青年黑格尔”对宗教的批判之后,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提出,需要将宗教批判深化下去,转向对其他上层建筑的批判,即对社会制度、国家、法的批判,然后通过理论的彻底性,掌握群众,实现物质的批判,并基于无产阶级失去一切的现状提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随着“青年黑格尔”运动的深化,马克思成为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的追随者。费尔巴哈将抛弃了黑格尔的绝对精神,而将哲学的起点定为现实中感性的“人”,但费尔巴哈的“人”也是具有抽象内涵的,具体指的是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和谐。而现实世界中这两类关系的分裂就是费尔巴哈的“人”的本质的异化。费尔巴哈以此为据重点进行了对宗教的批判。在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指引下,马克思更进一步,准备对社会其他领域进行批判。《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就是此一思路下的作品。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将人的本质定义为劳动,人(本质为劳动)的自我异化导致劳动的对象(劳动产品、外在世界)、劳动(生产行为)的自我异化,劳动——这类人本来自由的活动与需要——成为维持肉体生存的手段,使得人的类本质成为异己本质,最终也导致人与他人相对立,人和社会都因此分裂。
  人本质的异化的外在化和现实形式就是私有财产。私有财产就是劳动在异化范围内的产物。在劳动在异化范围内,资本就是积累的劳动,私有财产的主体仍是劳动,但私有财产的关系成为劳动与资本的关系。私有财产的完成形式就是工业资本,在工业资本的基础上,私有财产成为世界历史性的力量,异化也达到最顶峰,开始走向人的复归。
  共产主义就是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是为了人并通过人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是人向人自身(本质)和社会(人的类)的复归。这里,马克思通过将人的本质抽象为劳动,对经济领域的现象(阶级对立、资本家剥削工人、工人被奴役得不如动物)进行了辩证法的归纳,并对共产主义的客观现实进行了必然性论证。但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仍是马克思思辨哲学在经济领域的产物,这里哲学的起点——人的本质是劳动——虽然比费尔巴哈要更贴近现实,但是仍不是现实的人。这里的经济领域也仅仅是作为和意识形态领域平等的领域,还没有经济基础的意义。对现实的批判也是依据理想的抽象中的人和社会关系,因此这时的批判还仅仅是理想主义的批判。
  马克思哲学转型的关键点在于哲学的起点,由抽象的人的观点向现实的人的观点的转变。这一系列转变体现在《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哲学的贫困》等著作中。
  费尔巴哈的“人”仅是感性的、生理意义上的人,而马克思新的哲学起点的人是现实中的人,有三重含义:以需要物质基础的生存为第一历史活动的人,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是处在历史运动中的人。其中,社会领域中的人最大的特点就是有感性活动,也就是实践。通过实践,人和环境相互创造相互影响构成社会和历史。正是人的能动性使得辩证法在社会和历史领域得以贯彻,也唯有辩证法才能科学分析社会和历史的过程。
  在“实践的人”的新起点上,马克思开始了真正科学的研究人类社会和历史。科学仍是经验研究对象的方法,但是社会科学的科学性仍在于社会的特殊性,或更进一步说是人与环境关系的特殊性。在自然科学领域,对象是相对恒定的、客观的、可以通过直观去把握的,所以辩证法所起的作用并不明显,自然科学也早早的科学的发展了起来。但是在社会科学领域,人的实践的能动性使得人与环境辩证发展,所以,只有通过唯物辩证法才开始了真正的对社会和人的科学的真正研究。以此为起点,马克思走向了真正的社会科学,而他首先找到的工具就是政治经济学。
  



2010年10月读书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涂尔干 著/渠东 汲哲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年
乱伦禁忌及其起源  涂尔干 著/渠东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年
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 涂尔干 著/渠东 付德根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年
道德教育  涂尔干 著/陈光金等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年
自杀论 涂尔干 著/冯韵文 译 商务印书馆 2008年
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涂尔干 著/狄玉明 译 商务印书馆 1995年
生态政治 科尔曼 著/梅俊杰 译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2006年

涂尔干社会学读后感
      涂尔干读下来是比较通畅的。从崭新的方法到开创性的社会学研究,鲜明的阐明了“社会学主义”,即一切存在与现象的根源,都是“社会”。

涂尔干社会学方法
      涂尔干的社会学仍然是一门科学,这里科学的含义是通过思辨理性去把握对象的逻辑联系。涂尔干开宗明义的表明了自己的哲学立场,既不是唯物主义的还原论,也不是唯心主义,而是理性主义。社会学研究的是社会,他所面临的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在于社会现象的复杂性。针对社会现象的复杂性,涂尔干的方法论哲学的核心就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由此提炼出社会学特定的研究对象——社会事实,即存在于个人之外,对个人又具有强制力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和感觉方式。其次,涂尔干的方法论哲学中还确立了因果原则,即一个事实的本质在于其基本特性,一个结果只对应一个原因。通过这两条原理,涂尔干确立了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即把社会事实当作物来研究,寻找社会实在之间的因果联系。
    把社会事实当作物并不是认为社会事实是物质实在,涂尔干仍坚持认为,社会首先是由观念构成的。但是,集体表征的不以个人意志和力量为转移外在性、客观性,证明了集体的实在。在明确了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后,再通过普遍性区分社会事实的正常与偏差,通过类型比较(社会种概念)研究社会进步,通过研究原始社会形态追溯社会制度起源,以指明研究路径,回答人类社会最根本的“存在与变迁”问题。

涂尔干社会学的核心问题
      社会与个人的关系。在“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理念指导下,涂尔干论证了社会优先于个人,外在于个人,个人是社会(共同生活)的产物。通过研究宗教的起源,涂尔干强有力的论证了集体力的实在和维持,集体提升个人,成就个人,个人通过集体仪式获取精神力量并以此维持了集体;社会是整合的,个人通过道德规范内在的服从于社会。
      社会存在分析。社会何以存在,何以维持?通过对社会观念、制度、道德的原始形态的起源考察,涂尔干论证了集体力的实在。社会的常态是自发秩序,其基础是社会结构。社会结构经历机械团结转向有机团结,前者社会整合基于集体意识的高度控制,后者则基于社会成员的分工和相互依赖,在此基础上形成多层次的道德规范实现新团结,二者都是道德社会,都是基于合作与利他,由此,个人意识开始独立于集体意识形成,原始的利他主义也转向道德个人主义,即以人类利益为理想的,达成道德规范下的人性的自我实现。
      社会变迁分析。涂尔干的社会是在不断进步的,社会进步是一种客观规律,分工论指出,随着社会容量与社会密度的必然增加,社会结构经历重大转型,环节社会解体,机械团结转向有机团结。但同时,社会又是自发秩序的,每一个具体的社会都有独立的兴起、高潮、衰落各阶段。每个具体社会的活力在于其道德规范的适度范围,超出这个度的话,社会就面临反常的状态。因此,涂尔干的社会进步呈现出树状的图式,有源头、有分支、有发展方向。

涂尔干的实践理性
      涂尔干的社会学研究是要服务于实践的。观念指导实践,却未必需要理性,原始的宗教生活就是例子。但是,理性思维是统摄合理存在法则的思维,科学是理性的最高级表现;而道德行为则是合乎所有意志准则而从事的活动。科学的研究社会事实,尤其是道德事实,就是要形成理性的道德观念,解释社会和道德的本质和形成,为社会融合提供理性基础,导向实践的理性,在一定意义上也跨越了康德的鸿沟。

2010年9月读书
社会分工论 埃米尔•涂尔干 著/渠东 译 三联书店2000年
原始分类 涂尔干、莫斯 著/汲喆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年
印度的宗教;古犹太教;中国的宗教;宗教与世界;宗教社会学;社会学的基本概念 马克斯•韦伯 著/康乐 简惠美 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年


5月16日 — 6月26日读书书目
韦伯作品集 康乐、简美惠/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 (1、2、3、4、5、8、12)
  [学术与政治(读过)、经济与历史、支配的类型、支配社会学、经济行动与社会团体、中国的宗教、宗教与世界、宗教社会学、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历史的经验 南怀瑾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年
情爱论  [保] 基•瓦西列夫 三联出版社 1984年


2010年4月读书书目:
资本论(一、二、三卷) 卡尔•马克思[德]  人民出版社,1976


2010年3月读书书目:
迪尔凯姆论宗教  周秋良/译 华夏出版社,2000
18世纪中国官僚制度与荒政  [法]魏丕信/著 徐建青/译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与基础  [法]卢梭 商务印书馆,2007  (重读)
乡土中国  费孝通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重读)
学术与政治  [德]韦伯 三联书店,2005
菊与刀  [美]本尼迪克特 九州出版社,2005
社会学主要思潮  [法]雷蒙•阿隆 华夏出版社,2000
社会学理论的结构  [美]乔纳森•H•特纳 华夏出版社,2006 (在读)


2010年1、2月读书书目:
西方政治传统——近代自由主义之发展  [美]沃特金斯 新星出版社,2006
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 [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中国人的精神  辜鸿铭
梁启超说佛  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
让科学的光芒照亮自己  刘青峰 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
失窃的收成  [印]范达娜•席瓦/著 唐均/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科学与艺术  戴吾三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社会学的想象力 [美]米尔斯 三联书店,2005    (重读)
附件: 读书笔记1、2月.rar (8 K) 下载次数:23
附件: 2010年3月读书书目.rar (8 K) 下载次数:10
附件: 2010年4月读书书目.rar (7 K) 下载次数:9
附件: 2010年5、6月.rar (7 K) 下载次数:14
附件: 2010年9月读书.rar (7 K) 下载次数:3
净心
Posted: 2010-06-28 10:52 | [楼 主]
孙新华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723
威望: 723 点
金钱: 7230 RMB
注册时间:2008-10-22
最后登录:2024-11-19

 

读书感想拜读了,很不错,第一遍认识还是很深刻的,读完原著后可以看下本迪克斯、苏国勋、顾忠华等人介绍韦伯的专著。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Posted: 2010-06-29 23:06 | 1 楼
耿羽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314
威望: 314 点
金钱: 3140 RMB
注册时间:2008-01-14
最后登录:2018-10-07

 

不错的开始!!
Posted: 2010-08-13 21:10 | 2 楼
龚为纲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200
威望: 200 点
金钱: 2000 RMB
注册时间:2008-04-18
最后登录:2019-02-10

 

        感觉很好!
        在地域广袤的东方帝国,为了使资源集中而形成了金字塔式的庞大的官僚和军事体系,为了社会的团结与统一,政治上重伦理、轻法理,思想上也避逻辑、重内在统一性。from西方政治传统——近代自由主义之发展
    最后一章,也是全书的重点,该章说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是一种“大一统型”结构,与封建社会的“大一统”社会结构相适应的,其技术体系本身是封闭的,科技的推广由国家官僚体系完成,科技的兴衰往往与王朝的兴衰相关。from让科学的光芒照亮自己.
      上面两本书讲的这两个意思具有一致性,在今天的中国表现形式就是中国模式,那就是举国体制对资源和要素配置的影响很大;政府对经济的管制是全面的;国进民退。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政府因为可以通过控制要素造出了大量的租,政府成为今天中国的最大利益主体(但政府是不能有自己的利益的),也成为社会诸多问题的根源。当经济改革遇到政府的利益的时候,经济改革就无效而需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维系了几千年的体制到了今天是到了需要调整的时候了,因为举国体制搞投资可以而搞创新不行,但古典理论告诉我们仅仅依靠投资必定会出现遍及报酬递减的问题,日本、东亚等诸国的经济都是因创新不行而宏观经济无法维系。
    读书读得很好,若是能和对现实问题的思考结合起来,或者有意识的结合起来那就更好。期待你的进步!
格物致知,正心诚意
Posted: 2010-09-17 10:58 | 3 楼
吴秋菊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49
威望: 49 点
金钱: 490 RMB
注册时间:2009-11-07
最后登录:2014-01-15

 

原来都这么厉害,看来我得加油了。呵呵,向你学习。
Posted: 2010-10-10 20:47 | 4 楼
王海娟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765
威望: 765 点
金钱: 7650 RMB
注册时间:2008-04-12
最后登录:2016-12-21

 

期待读书感想哈!
一心一意读好书
Posted: 2010-10-10 23:12 | 5 楼
魏程林
级别: 精灵王


精华: 0
发帖: 269
威望: 269 点
金钱: 2690 RMB
注册时间:2010-03-18
最后登录:2013-11-10

 

印度的宗教;古犹太教;中国的宗教;宗教与世界;宗教社会学;社会学的基本概念 马克斯•韦伯 著/康乐 简惠美 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年
一本还是多本?
有点不清晰。最好把符号加上。
一个月都读宗教很厉害呀!
学 问
Posted: 2010-10-10 23:39 | 6 楼
徐嘉鸿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118
威望: 118 点
金钱: 1180 RMB
注册时间:2009-10-16
最后登录:2015-12-16

 

希言的读书思路很明确啊,真不错
饮水思源
Posted: 2010-10-11 00:40 | 7 楼
刘大龙
美梦易醉,红颜易老,莫若苦练内功,健全人格@@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1
发帖: 729
威望: 731 点
金钱: 7310 RMB
注册时间:2008-04-19
最后登录:2017-10-23

 

韦伯作品集,我本科期间拿了三次,放了三次,零零散散地读了些,但现在感觉当时太浮躁了,也确实没太读懂。希言能一口气读完韦伯的书,让我很是佩服。昨晚只你讲韦伯,很精彩,只是时间所限,感觉没太讲完,要找机会交流,向你学习。
Posted: 2010-10-11 09:06 | 8 楼
tuxy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138
威望: 138 点
金钱: 1380 RMB
注册时间:2009-04-12
最后登录:2014-01-12

 

九月读书笔记
社会学的基本概念
这是韦伯作品集最薄的一本,却是极重要的一本。本书是韦伯未完成的巨著《经济与社会》的第一章,属于一篇导论性质的文章,其内容可划分为两部分,首先是韦伯关于社会学的方法论阐述;剩下的是韦伯对基本的社会学概念的建构说明,包括对社会行动、秩序、正当性、组织、权力等概念的诸多分类和定义,这些概念都是围绕个人行动如何形成社会秩序这条脉络来展开的,以社会行动—社会关系—社会秩序来作为社会学理论的架构。而这三个层次的概念中,又以社会行动最为核心。
将社会行动作为社会学分析的基础是基于韦伯对社会学的定义。韦伯的社会学定义有两个重点:一是社会学是一门科学,所以,社会学也应致力于经验的因果解释。二是社会学研究的对象有特殊性,即社会世界包含大量主观意义的表意性知识,这些不能通过自然科学的法则性因果解释,唯有通过“理解”——即通过对行动的动机和意义关联来把握。而如何从把握意义来归责因果,就运用到历史学方法,即“理念型”构建——通过理论型这种抽象的概念构建,提供最适程度的意义妥当性的思维工具,然后才得以对现实的现象进行归类和决疑(即因果归责),从而得以把握意义事实。
最核心的是关于如何通过理解社会行动(即行动者主观意义关涉他人行为,且指向他人的行动)而得出对社会行动的因果解释这一社会学学科意图的方法论基础。
首先是关于“理解”,理解有两种类型,一是直接观察,是直接的理性理解,即对行动结果的解释;二是解释性理解,即根据“动机”理解一定情境下的“意义脉络”,即对行动过程的解释。因为对意义的诠释是不能确证的,只能是有确证基础的因果性假设而已,所以,我们面对社会生活资料,只能进行“思想实验”,即进行动机联系并构建行动可能步骤,以此达成因果归属判断。
但这样的因果解释有多种可能性,如何才能达成理论上的妥当性诠释,即符合经验事实,则存在两个层面的妥当性。一是因果上的妥当性,即根据任何可计算的、理想情况下可被量化的几率规则表现出经验规则性的因果联系,侧重客观事实的因果。二是意义上的妥当性,即指关系中的各要素依据感情和思考的习常模式构成典型的意义关联即可,侧重意义关联的因果。而一个行动的因果性陈述就是一个有意义妥当性的行动存在一定事实发生机会即可。而其中的“典型”,就是纯粹类型——即和某社会行动的可理解的主观意义相吻合(即意义妥当)的统计规律(即因果妥当)上建构出的可理解的行动类型。正是通过建立在这两个妥当之上的理念型工具,完成了意义到因果解释的跨度。

经典的统一——读韦伯宗教社会学读后感
这月把韦伯社会学的宗教部分通读下来,鲜明地感到了一些关于经典体系的体会。何以为经典?就是从根本的方法论的辨析开始,对某一重大问题进行体系化解析。以韦伯的宗教社会学为例,为什么研究宗教?如何研究宗教?——都是根植于其社会学方法论之上的。
韦伯认为,社会学首先是一门科学,科学就应该致力于现象的经验因果解释,但社会学这门科学面临的最现实的矛盾是其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即社会世界包含大量主观意义的表意性知识。意义实际地存在于个人行动里,所以,社会学应该研究个人的社会行动。意义必须通过理解方法去把握,所以社会学应该是理解社会学。
这样下来,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如何通过把握意义来归责因果?韦伯提出两种妥当性,即因果妥当和意义妥当——因果妥当是基于经验的事实因果,是一种统计规律上的客观实在,是一种物的法则性、规律性因果关联;而意义妥当则是处在关系中和各要素依感情、思考的习常模式构成的典型意义关联。针对此,韦伯提出理念型,即意义妥当和因果妥当兼备的建构类型,来完成从意义到因果的解释性跨越。但因为理念型毕竟重在意义上的妥当,所以不可避免会陷入分析的片面性和知识的片段性。
在此方法论的指导下,要了解一般人类活动的实际动机,从两方面因素考察,一是现实性的因素,即法则性的自然因果,二是心理性因素,即人的逻辑、心理因素,也就是意义世界。而宗教就是意义的世界,宗教最重要的,就是对世界之意义与自我生存之意义的理解。同时,宗教又是一种共同体行动,是现实客观实在的,所以,宗教在现实的发展也就体现了意义世界的规则。
韦伯的方法论还强调多因多果分析,即社会现象的发展是由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而非单因素形而上的决定论。韦伯研究宗教研究的是诸宗教的经济伦理——经济就是理性的行动,伦理就是行动理性化后形成的实践立场——就是研究诸宗教的行动精神驱力,也就是各价值体系下理性行动的实际动机的心理性与现实性因素。现实性因素包括物质性因素和历史因素:物质性因素包括客观物质条件和社会结构等,是物的法则性因素,是必然性因素,而历史因素则是偶然性因素。现实性因素影响心理因素,但心理因素却偶然的(也是历史的)因诸宗教的担纲者不同、历史际遇不同,而呈现诸宗教经济伦理的百态。但这种百态不是完全随机的,而是呈现一种心理因素与现实因素的亲和性选择。这种亲和性选择是一种必然中偶然的结合。韦伯对中国的宗教、印度的宗教、古犹太教都是按这个思路分析的,都是先分析各宗教的物质社会条件,再作历史分析,最后再呈现其体系化的组织和思想脉络。
韦伯的方法论核心是提出理念型来实现对意义世界的规则性把握。在现实的宗教的意义世界里,在一种首尾一贯的动力下,即现实的组织和理念体系化的需要,诸宗教不断理性化,逐渐形成各价值体系现实的类“理念型”。但同理念型面对意义世界会陷入不可避免的片面性和片段性一样,现实中的宗教,甚至包括其他价值体系,如政治、经济、艺术等,最后都不可避免会陷入各领域紧张和冲突,甚至出现“悲剧性的吊诡”——悲剧性的吊诡有些类似“异化”,即持续行动的结果往往违背行动的意图。归结一点看,这一切都是意义世界与现实的本质性冲突造成的。在方法上反映为通过意义把握因果的片面性、片段性和局限性,在现实中就反映为意义世界的各价值体系间的紧张冲突以及价值体系自身出现的悲剧性的吊诡,二者同样不可避免。所以,韦伯基于现实主义而成为一个悲观主义者,他在方法论上逃脱不了意义与现实的矛盾,在现实中又看不到出路,只好提出消极的“责任伦理”——即做你能负责的行动来解决现实中行动的困境。但我想,可能还有另外的出路,比如说中国哲学强调的“知行合一”。
只有从方法论上进行超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才能超越。
净心
Posted: 2010-10-11 12:28 | 9 楼
« 1 2345» Pages: ( 1/13 total )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毕业研究生读书报告

Total 0.240688(s) query 4, Time now is:11-30 03:06,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