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
|
无图版
|
风格切换
|
Home首页
»
您尚未
登录
注册
|
返回主站
|
研究生读书
|
推荐
|
搜索
|
社区服务
|
帮助
|
订阅本帖更新
社区服务
风格切换
yellow
moon
wind5
gray
wind
blue
black
green
movie
pink
短消息
收件箱
发件箱
消息跟踪
写新消息
控制面板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查看个人资料
好友列表
用户权限查看
交易币管理
积分转换
特殊组购买
收藏夹
我的主题
统计排行
基本统计信息
到访IP统计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
在线统计
会员排行
版块排行
帖子排行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西农四为读书会
»
读书报告
>> 中心读书报告
|- 中心研究生读书报告
|- 毕业研究生读书报告
|- 本科生读书报告
|- 华中大读书会观察
>> 经典阅读读书会
|- 西农四为读书会
|- 安大知行读书会
|- 北工大群学读书会
>> 华中趣事
|- 读书趣事
|- 生活趣事
|- 种种逸事
|- 2012年调查趣事
|- 2011年暑假调查
|- 2010年调查趣事
>> 友谊第一,读书报告
|- 齐民学社读书会
|- 安徽师大公管管理读书会
|- 中南财经政法读书会
|- 河南大学三农发展研究会
|- 华东理工大学读书会
|- 武汉大学少年中国学会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三农学会
>> 三农研究读书会
|- 本会成员
|- 本会事务
|- 读书交流
>> 读书交流
|- 读书汇
|- 好书互借
|- 读书心得
|- 好书推荐
交 易
投 票
本页主题:
读书报告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关金标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6
威望:
6 点
金钱:
60 RMB
注册时间:2021-06-30
最后登录:2022-10-25
小
中
大
读书报告
社会学批判传统的形成与发展
(一)批判传统的奠基:康德和黑格尔
1.康德的先天认识批判
批判性是社会学的内在品质,哲学作为思想的先导是这种批判思维的来源。回顾整个思想史,康德是首位自觉到认识批判并对其进行了系统的论述的思想家。他开创了启蒙以后的批判传统,为社会学批判传统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
康德的批判诞生于经院哲学技穷的背景之下。解决主体与客体、认识与对象、现象与本质之间的二元对立何为本源成为了近代哲学的终极论题,经院哲学从一而终地寻找本体论的终极答案,却陷入了无休止的辩证幻相。对于康德来说,经院哲学乃至整个知识界存在着根本上的认知问题,只有通过认识论转向,通过纯粹的反思思维,才能实现认知的祛魅和发展。康德否定了以往哲学思想的本体论桎梏,认为一味追寻终极存在、终极解释和终极价值的本体论忽略了它的最根本前提:认识何以成为可能,而思想的客观性必须以此来解答。于是康德以思想的客观性来源为议题,开启了先天认识批判。康德的认识批判强调在先验层面对人的认识能力的反思认知,以批判考察认识的可能性前提为宗旨,并以此找到它确定自身认识的有效性的方式。
康德批判的着力点是辨证幻相,辩证幻相这一说法出自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幻相一词与真相—真理相对,是指理性思维没有正确认知对象,进而产生幻相的知识。认知上的幻相分为经验幻相、逻辑幻相和辩证幻相。辩证幻相是在纯粹先验层面的认知幻相,是在纯粹理论抽象的知识范畴内的谬误。这一层面的幻相,没有诉诸经验,也没有逻辑错误,它运用理性形式,通过抽象、繁琐的辩证方法论证的思辨哲学,呈现了“经院哲学”的一些特质。这种思维由于缺少纯粹理性批判的内在过程,以致于产生了康德所谓的“二律背反”知识现象,呈现出诡辩的特征——逻辑没有错误,正误却难以辨断,矛盾也无从解决,成为了先验的理性演绎。康德认为辩证幻相是人类现有思维之下的必然形式,人类能够通过纯粹理性的批判思维,认识到自身产生的辩证幻相,但是无法铲除这一思维形式,只能通过理性的批判认识到它并尽量避免它。
而后,在《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当中,康德实现了认识批判的进一步发展,即人本主义转向。康德以理性能力为标准区别了人和其他一切存在。具有理性的人得以成为主观目的的存在,有着绝对的价值;而物作为无理性也因此是无目的的存在,是作为手段的存在。因此,理性的人就成了自然和社会的最高立法者,“人是目的”就成为了康德所演绎的结果。康德追求在蒙昧和昏暗压迫下的人的自由和解放,奠定了批判传统的人本主义特征和对解放的追求。
康德的先天认识批判奠定了近代哲学的批判传统。但康德秉持着二元论的思想,将现象和本质割裂开来,其批判只属于对“知识的批判”而不涉及知识与其对象的关系,所以康德的认识批判具有不可知论的特征。康德旨在找寻绝对真理并得出了“理性为宇宙立法”的结论,其中蕴含着认识的逻辑是只有主观意义而无客观意义的“不可知论”。因此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后世学者对康德先天认识批判进行了透彻的批判。但康德作为先导所开创的批判传统和蕴含其中的人本主义精神,其影响延伸至今。
2.黑格尔的辨证批判
如果说康德开创了哲学的批判传统,那么黑格尔就将这种批判传统引向了历史层面。除此以外,黑格尔还基于康德先验批判的二元论困境和不可知论的客观性缺陷,发展出了辩证法,对其认识论进行了一个颠覆性的修复。正如有学者认为,从康德“批判”术语的哲学意义转向马克思的批判只有通过黑格尔对康德和启蒙运动的纯粹批判的拒斥才能理解。
首先,黑格尔以康德的怀疑论和二元论为切入点对康德的先天认识批判进行了批判。黑格尔首先狡黯地承认,在认识之前要求对认识的可能的条件加以了解,从认识方法论的角度来看无疑是件很自然的事,我们有理由对自身的认识能力进行反思。但黑格尔认为对认识条件进行过度反思是没有意义的,其无法获致真理性的知识。其原因在于康德的自我反思把认识当做获致真理的工具和一种消极的媒介物,而这样“我们就永远只能认识到真理绝对在媒介物里所显现的样子,而不可能认识到真理本身”。因此黑格尔认为,认识的有限的和片面的是长久存在的,真理作为某种自在之物总是在我们的认识之外的,我们所能认识到的只是一种相对的真理。以此,黑格尔摒弃了不可知论,他认为思维把握存在的逻辑,就是思维和存在所服从的同一逻辑,因此它不仅具有主观逻辑的意义,而且具有客观逻辑的意义。这就是黑格尔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的本体论承诺。*
其次,黑格尔论证了认识是一个辨证发展的过程。他认为,作为辨证发展的认识会从低级、普通的感性知识通过循环式上升的过程最终达到绝对的真理,而“精神现象学”就是要考察这一意识发展史,运用辩证的方法和发展的观点来研究分析人的认识发展从低阶到高阶及其矛盾发展的过程——而这种过程不仅仅是抽象的意识形态变迁,也是人类意识发展历史的缩影。黑格尔假设了绝对精神的存在,以此为认识的发展、概念的运动建立了时间(历史)向度——其批判不再是先天的,而是先验的了。由此,黑格尔以概念自我运动的形式展现了人类认识的辨证发展,超越了康德的先天认识批判。
最后,黑格尔从精神层面对现代性进行了批判,有学者称其为元批判。*黑格尔认为,达致终极理性是解决现代性问题的根本,理性的实现是现代文明发展的目标。在精神现象学中,黑格尔充分的批判了启蒙以来现代社会精神层面的缺失。启蒙所带来的理性并不是真正的理性,实际上是知性,也可称之为工具理性。知性思维根本上追求事物的有用性,这种纯粹识见抛弃了信仰,其否定了一切超验从而使得神圣性和绝对性消逝了,人的精神也由此陷入空虚的状态。黑格尔在对启蒙的辨证批判之中揭示出了知性的危机。这也打开了社会学对现代性批判的重要思路。而后韦伯从理解社会学的角度论述了工具理性导致的意义丧失,法兰克福学派阿多诺和霍克海默的启蒙辩证法对理性自反性的深刻揭露,也都是延续着黑格尔的启蒙批判思想。而黑格尔的辩证批判的精髓还在于批判后的“超越”,也即是对现存问题的彻底解决,这也激发了批判社会学的超越性特质。按照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之中对意识发展史的分析,意识会由自我意识发展到知性,再发展到理性,最终上升到精神。从社会交往自由和谐层次的客观精神,再到价值信仰层面的绝对精神,黑格尔认为这种理性的升华是发展的必须,也是现代性问题的解决之道。
(二)社会学批判传统的开创者:马克思
从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到马克思的历史现象学,是批判传统从哲学到社会学的转向,是马克思对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的超越。马克思直接继承发展了黑格尔辨证批判的思维和方法,通过对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扬弃,发展出了作为其根本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也从此奠定了社会学的批判传统。马克思以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为核心,也集大成的批判了多个学派的相关思想,所以批判性是马克思的基本学术品质。马克思前期从人道主义和异化的角度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他在劳动生产的意义上论述异化,认为劳动异化指的是劳动者与其劳动产品的分离与对立,而社会异化是在一定历史生产方式之下的人类与社会存有的分异和对立。马克思认为社会指的是人与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与人的类本质亦即人的社会本质的对立,则是社会异化的本质体现,阶级对立则是这种对立的具体体现,体现的是人与其外化的社会关系之间的对立分异。这种社会冲突论的观点更为显著的体现出马克思的批判特性。马克思的异化旨在批判特定的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异化本质。而马克思不止步于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单纯批判,他转向了实践路径和解放目标,转而论述如何消灭资本主义“异化”。他主要在和《哥达纲领批判》中做出了集中论述。这体现了马克思“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的实践取向,也是在实践层面对“劳动异化”幻相的超越。马克思认为消灭私有财产,消灭资本家,消灭资本主义,才能消除异化。只有实现公有制,实现人向自身、向社会存在的复归,人才得以真正实现其类本质,实现人与社会共同体之间的相互依存。只有实现共产主义才能得以消灭资本主义异化,实现人的解放。马克思的批判性紧密衔接了超越性的论述,展现了其实践取向和解放旨趣。
《共产党宣言》当中指出了资本主义社会具有的现代性特点并对其进行了猛烈批判,并相应地指出了超越性道路。马克思主张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和资本主义私有制生产关系,他提出了两个决裂:同一切传统地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同一切传统地社会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两个决裂体现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的鲜明批判性和超越性:一旦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就必须通过革命变革生产关系,进而否定和超越资本主义社会。后来马克思扬弃了本体论意义上的异化概念,转而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野建立起了他宏大的资本主义社会理论,创造性的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透彻的批判。早期的批判性观在这里得到了完善。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中人的物化,商品拜物教成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唯一信仰,这在本质上与黑格尔指出的知性窠臼意蕴相通。
马克思的批判学说因其以改变世界为价值目标的实践取向,体现出了其特有的超越性与建设性。他作为思想先驱识破了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和灭亡必要,并在资产阶级的助推之下,无产者逐渐觉醒了,逐渐从自在阶级转化成为了自为阶级。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付诸实践,实现了“改变世界”。马克思主义因其内在的实践性和解放性,将其批判性上升到了超越性和建设性,实现了价值的跃迁。马克思由此开创了社会学的批判传统,奠定了批判社会学的实践取向和解放旨趣学术品质,深刻影响到了后世批判性社会学的发展。
(三)自觉的批判:法兰克福学派
法兰克福学派称其社会学为批判社会学。虽然批判性早就内化于社会学的学科思维之中,但该学派认为以往的社会学理论家的批判性只是一种自发的批判性,而且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批判性不足,学科旨趣停留在了认知层面。例如韦伯、涂尔干和齐美尔等经典社会学家都从各自的理论系统出发对资本主义社会展开了现代性批判。韦伯立足理性化的两种逻辑给出了意义丧失和自由丧失的时代诊断;涂尔干从社会整合的视角出发批判了工业社会道德的丧失和纽带的崩裂;齐美尔立足于社会互动形式发现了现代社会客观文化对人的绝对压制。而法兰克福学派的学者认为这种批判传统被掩埋在了实证主义浪潮之下,且除了马克思主义之外的以往的社会学批判只停留在了认知层面。自觉的批判是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社会学不同于其他社会学的重要一点,法兰克福学派也唤醒了被掩饰已久的批判传统。
法兰克福学派的主要特征是对现代性问题的深刻批判,其蕴含着深刻的解放旨趣。卢卡奇的思想是早期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来源。卢卡奇改造了马克思的拜物教批判理论。他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所出现的问题在于,实证主义思潮成为科学原则,被赋予合法统治地位。合理化原则被贯彻到社会生活中的一切领域。这种合理化裹挟着人的心灵,使人们陷入无法被察觉的物化。只有批判的、否定的学说才能真正认识到这一点。*对于霍克海默和阿多诺来说,启蒙后理性再次沦陷为教义,这与韦伯所谓的工具理性牢笼于内涵上相通。正如黑格尔要借助于辩证法来改造知性思维一样,阿多诺也要用否定辩证法来对付同一性逻辑,认为只有借助于这种否定性的辩证法,才能批判资本主义、批判实证主义。这种否定辩证法,继承的是黑格尔通过概念的自身否定来达到对事物本质的把握的基本方法。启蒙辩证法对于启蒙的批判更为透彻,阿多诺和霍克海默认为,思想如果脱离了批判环境而单纯服从于现存的制度,便是对自身的遗忘和抛弃,所以要对启蒙这个概念本身进行批判,参透其自反性本质。*两位批判了启蒙本身后,又将其具体到了文化层面,对现代文化工业的精神商品化和文化控制等现象进行批判。对于马尔库塞来说,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问题是生存斗争原则的永恒化,单向度的人在这个单面社会中受到了全面的异化,因此他主张解放工人阶级,解放全人类,而只有通过批判性思维,通过革命的方式,才能参透资本主义异化的本质,才能实现解放的革命目标。
法兰克福学派在哈贝马斯这里达到了巅峰。对于哈贝马斯来说,早期法兰克福学派的思想有所不足之处,他批判性的继承了法兰克福学派早期的部分观点,并对其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反思现代性观点进行了修正。他对人类交往行为进行理论分析并开宗明义地指出,现代社会中,人类不完全被工具理性所支配,人类行为中最为基础的沟通交往行为被忽视了,而该行为对应的理性是沟通理性。哈贝马斯运用系统和生活世界理论解释了现代社会经济政治体制对社会文化系统的绝对压迫力。通过对韦伯社会行动理论的补充和修改,哈贝马斯超越了工具理性异化的窠臼。哈贝马斯继承了康德、黑格尔和马克思奠定的批判传统,他在认知与兴趣中指出,当时社会学界存在着实证主义或称科学主义的霸权,批判和反思被抛弃了,工具理性却理所当然的成为了理性一词的代替,批判传统的遇上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于是,哈贝马斯传承了社会学的批判传统,并通过对其扬弃,建立起了旗帜鲜明的批判社会学。
法兰克福学派因其自觉的批判,实践取向和解放旨趣的社会学在社会学的批判传统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法兰克福学派批判性地继承了黑格尔和马克思辩证法和历史观,使得批判的社会学得以成熟,不仅继承了社会学批判传统,也对其进行了塑造和超越。
当代社会学对批判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首先,以布迪厄、吉登斯为代表的当代社会学家,继承和发展了社会学的批判传统,糅合社会学内部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之间的二元互斥,对批判传统的主要贡献集中在社会学的理论方法层面。布迪厄和吉登斯都对社会学存在的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结构与能动的二元对立进行了批判和超越。两位社会学家以其建构的全新理论方法为基础,对现代社会层出不穷的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批判。
布迪厄称他社会学为反思社会学,这与批判社会学有着相似的旨趣。布迪厄反思社会学的出发点之一就在于对社会学方法论两大传统的批判,可以看作是对实证主义传统和现象学传统的批判,也可以看做是对结构取向和能动取向的批判。布迪厄引入了场域、惯习和实践的概念,旨在转变社会学思维方式和方法体系,力图超越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的社会学知识模式、符号性分析与物质性分析分离以及理论与经验研究的脱节,超越结构与能动、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的二元对立。他建构了以空间和资源为内容的客观结构:场域,并引入行动者在此基础上的直接体验,从内部建构范畴。一个场域由附着于某种权力(或资本)形式的各种位置间的一系列客观历史关系所构成,而惯习则由“积淀”于个人身体内的一系列历史的关系所构成,其形式是知觉、评判和行动的各种身心因式。由此,布迪厄将“关系”置于首要位置,克服了一元论和化约论的片面性,建立了超越结构和能动互斥的双重解释学。
与布迪厄的认识出发点一样,吉登斯反对单一的结构取向和能动取向。吉登斯引入了实践意识的概念,将其作为结构性力量和能动力量的中介。他认为,各种解释社会学以主体的某种霸主地位作为自身的基础,而功能主义和结构主义所提倡的,则是社会客体的某种霸主地位。吉登斯结构化理论就在于宣告这些建立霸主体制的努力的破产。在结构化理论看来,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领域既不是个体行动者的经验,也不是任何形式的社会总体的存在,而是在时空向度上得到有序安排的各种社会实践。吉登斯引入了实践、实践意识和反身性等概念,将时间、空间的先验范畴赋予相互关联,从而将结构和能动作为了社会实践的内在辩证过程,将单一的结构扬弃为结构、结构从、系统和结构再生产,寓于结构化过程之中,与能动辩证统一为一个不断再生产的循环上升的环节,并在实践中得到实现。
两位社会学家在各自理论方法的建构基础之上,对现代性展开了深刻的批判。布迪厄以其场域理论为分析范式,对现代社会进行了权力批判以及分层和分化等多方面的研究。而吉登斯通过批判性的分析,将现代性总结为四方面的特征:资本主义、工业主义、监控制度、国家暴力的工业化,将现代性的动力机制总结为时空分离、托育机制、制度化反身性三方面。吉登斯认为现代性会导致全球风险、主体安全感的丧失等后果。
其次,除了布迪厄和吉登斯的社会理论批判之外,迈克尔曼的研究也凸显了社会学的批判特征。他主要通过权力批判对现代性进行了批判反思。迈克尔曼对权进进行批判,深究其合法性根源和背后的不公平。他划分了意识形态权力、经济权力、军事权力、政治权力四种权力类型,用历史社会学的视角批判分析了现代世界的权力史。他指出,“那些具有超验性的价值驱动和情感驱动的意识形态出乎意料地反过来损害到那些创造这些意识形态的人的利益”,深究了意识形态权力的自反性。曼的研究在全球化、资本主义、军事权力等多个领域对批判社会学做出了重大贡献。他的研究表现出了对人类的苦难和解放的深刻关注,体现了批判传统的人本主义和解放旨趣。
最后,后现代的社会学因其强烈的解构性批判而在社会学的批判传统中独树一帜。福柯对现代性的批判是从对现代主体的批判开始的。在《主体解释学》、《规训与惩罚》等作之中,福柯考察的是现代化过程所塑造的被理性奴役的主体。人被所谓的工具理性所奴役,而知识也被权力话语所奴役,普遍的人性扼杀了现实生活中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只有通过对理性和权力猛烈的批判,才能保卫社会,解放知识和人。福柯所做的就是对历史中各种塑造主体的权力和知识模式的批判性考究。福柯的权力的谱系学的批判就是福柯对知识背后权力的批判,可以说是“知识的造反”,旨在反思集中权力造成的科学话语的制度和功能异于本真受制于权力而被权力形塑。而谱系学引导的斗争就是为了反对属于被认为是科学的华语自身的权力——批判其凭何为科学,背后存着什么吊诡。福柯的批判继承了社会学的批判传统,是一种解放历史知识,并使其摆脱被权力奴役的事业。
(五)社会学批判传统的发展特征
回顾批判传统的理论发展史,笔者认为其呈现出了以下几方面特征。批判传统首先呈现出了从先验范畴到经验范畴的议题变迁。批判传统可以追溯到近代哲学,尤其以康德的先天认识批判为最具影响的始发。随后,批判传统通过黑格尔的辩证法和历史哲学发展到了马克思的批判思想和唯物史观。因此,批判性起始于作为思想先导的哲学,而后被社会学所吸纳和接受,应用到了经验层面的对社会的批判性分析。其次,批判传统呈现出了从形式主义迈向实践和解放的学科旨趣发展。古典社会理论家多在于从宏大理论的视角对世界做出规律性阐释,更多注重理论形式,聚焦讨论现代社会中存在的二元互斥的合理性和倒退性,而很少落脚于具体层面和实践解放。而由马克思开创、法兰克福学派发展的批判学说从历史现象出发,以实践为取向,以解放为旨趣,切实地批判了理论和现实的吊诡和异化,并提出了颇具超越性和建设性的理论主张。最后,批判传统的内部呈现出从解构到建构辩证循环的理论创新发展过程,也体现出了从二元论到辩证法的思维跃迁。批判传统因其自身的批判性而具有自我否思的特征。黑格尔通过对康德先天认识批判的否思,解构其不可知论和二元论,从而建构了辩证批判的思想学说。而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唯心主义精神现象学的否思,解构其辩证唯心论和历史哲学,从而建构了辩证唯物论和唯物史观。而后不论是法兰克福学派,还是当代社会学和后现代社会学的批判,都呈现出了对传统理论和方法的否思,并在解构和建构的辩证过程中实现认识的推进和理论的创新。当然,在这种解构和建构的过程中,各位思想家还做出了具有巨大原创性和集成性的理论贡献。除此以外,在这种批判的发展内含一种从二元论到辩证法的思维跃迁,这是以黑格尔开创的辩证法为开端,而后经历代思想家传承和发展的辩证批判传统之成果,在此无需赘述。
Posted: 2022-10-25 19:56 |
[楼 主]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快速跳至
>> 中心读书报告
|- 中心研究生读书报告
|- 毕业研究生读书报告
|- 本科生读书报告
|- 华中大读书会观察
>> 经典阅读读书会
|- 西农四为读书会
|- 安大知行读书会
|- 北工大群学读书会
>> 华中趣事
|- 读书趣事
|- 生活趣事
|- 种种逸事
|- 2012年调查趣事
|- 2011年暑假调查
|- 2010年调查趣事
>> 友谊第一,读书报告
|- 齐民学社读书会
|- 安徽师大公管管理读书会
|- 中南财经政法读书会
|- 河南大学三农发展研究会
|- 华东理工大学读书会
|- 武汉大学少年中国学会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三农学会
>> 三农研究读书会
|- 本会成员
|- 本会事务
|- 读书交流
>> 读书交流
|- 读书汇
|- 好书互借
|- 读书心得
|- 好书推荐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西农四为读书会
Total 0.292546(s) query 3, Time now is:01-24 19:08,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