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读书报告-康珠旺姆(更新至2022.10)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康珠旺姆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5
威望: 5 点
金钱: 50 RMB
注册时间:2022-07-22
最后登录:2023-03-25

 读书报告-康珠旺姆(更新至2022.10)

【阅读书单】
《社会学的方法准则》
《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
《社会分工论》
《自杀论》
《宗教的基本形式》
    涂尔干的理论频繁使用了“假设”作为解决问题的方法,帮助他去建立了理论框架和处理了很多认识上细节。于此同时,他通过类比其他学者的一些理论观点,去确立了他所要解决问题的方向。提出一系列的有待证明方面,做出他的各种分析和设想。无论是对自杀、宗教还是社会学的研究方法的考证,各种数据,案例对于事物在不同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社会性的核心因素都被他建构起来并形成了他的理论逻辑。一直处在一个不停肢解拆分他人观点和验证求证自身的过程里,继而开始对问题的进行各种层面的界定,找到一个准确的切入点做出解释来回答问题。
    《宗教的基本形式》中,对于很多宗教现实的描述,无论是图腾制度,消极禁忌积极禁忌等内容的界定阐述,会不自觉对照所熟悉的藏传佛教的各种教义、仪式、物质表现等等,虽有小的出入,但也震惊有如此之多的相似性,免不了对号入座的缩小了认识维度,书中说一个凡俗的人通过摒弃凡俗的事物的程度逐渐的通过苦行主义,接近与修行者的地位就变得不一样,自然容易对照藏传佛教当中的“活佛”这一现实去对他的这句话做出回应:宗教力量与这个人变得平等了,他变得圣化纯化。所以在阅读的过程中对照自己熟知的宗教现实,环境,甚至认为他很多方面极为有道理的情况,即便知道他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 不一定完全正确的地方,但形成这种对涂尔干理论的认同感,颠覆了笔者长期以来形成的认知体系,一直以来的专业局限,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的严格的要求和标准作用下,形成了巨大冲击,对原先所涉及的相关事物概念产生了质疑。同样,《社会分工论》当中的很多观点,
《社会学研究方法准则》当中,他界定了关于社会事实的概念:“一切行为方式,不论它是固定的还是不固定的,凡是能从外部给予个人以约束的,普遍存在于该社会各处并具有固有存在的,不管其在个人身上的表现如何,都叫做社会事实”,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他似乎和马克思提出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的唯物辩证的观点相一致的,然而在第二章“关于观察社会事实的准则”中,他说科学是由观念到物,而不是物到观念。事实的介入只起到次要的作用,又重叠了他在《宗教基本形式》中说科学的起源是宗教。也许是没有完全正确的理解到位其表述的全部实质,产生了自相矛盾的认识。当然,他也说到,这很可能是由于人的预断主观作用对事物的代替。同时也提出不必对社会现象的本性进行哲学的思考,也不必就社会现象与其他现象的异同问题展开讨论,只要确认社会现象是唯一实物论据就足够了。他的第二条准则即是必须始终如一摆脱一切预断。由此,抓住现象的性质的组成因素,而不应该是现象与人们关于其比较理想的观念的一致性,努力从社会事实脱离其在个人身上表现而独立存在的侧面进行考察。核证事实而非源于事实的观念。经过对这一过程,理解“当我们试图解释一种社会现象时,必须分别研究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和它所具有的功能”就更加明晰了。避免去往个人意识的状态,从社会目的、社会环境等各方面的关系中尝试去找到真相。
    经过总结,对我的疑惑也做出了很好的解答:社会学学者提出一些问题跟普通百姓完全不同,而社会学学者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即便是其中一部分,也不可能与一切党派所作的任何决议完全一致。在思想上养成遇到问题时,采取特别态度的习惯,即以直接接触事物的科学的态度来解决问题,以摆脱党派的束缚。不以功利主义的打算和任何一种推论来解释。独立而客观才能发挥社会学的作用和价值。
    关于《自杀论》,在阅读之前的,思考了可能导致自杀的几个方面的原因,个人的性格心理、原生家庭的作用,所处的社会环境,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状况各方面的作用都可以构成导致自杀的因素。但也仅仅停留在以上简单的归因,从未思考过其中更深的关联、影响。书中提到其他学者认为自然环境对自杀的影响,是我从来不曾设想到的方面,不曾具体到家庭和婚姻对自杀的作用力,更不会想到自杀还分为积极自杀和消极自杀,还能用间接和直接去定义。非常折服我的一点就是他通过大量的调查,通过案例、数据、类比等等对实证研究可以说做到了极致,虽然可能存在诸多的不准确因素,比如在他所处的时代,数据的来源不一定是全面的,也只仅限至于西方的个别他所提到的几个地方,虽然有社会现实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一说,严谨的来看,还是有一定的局限,但可以看出区别于其他归纳总结的理论,甚至觉得这是非常现代化的的社会科学研究了。
    首先,他反驳了个人心理(精神疾病)、自然环境、种族遗传、年龄问题都不是导致自杀的关键。并对仿效做出了非常详细的解释说明,“当一种行为有一种类似的、以前由别人完成的行为的表现作为直接的先例,没有明确的或不明确的思想活动介乎这种表现和实施之间来影响这种重复行为的本来性质,那么仿效是存在的”。但是仿效只是加剧催化某种状态而引起自杀。所以同样不能简单的认为仿效是导致自杀的关键。
    其次,解释了社会原因和社会类型的方法,并分别通过宗教、家庭、政治团体、行业群体对自杀的社会环境逐一阐述,继而得出自杀的社会类型(利己主义的自杀、利他主义的自杀和反常的自杀),由以上得出,“因为社会生活既意味着个人有一定的个性,又意味着个人准备放弃这种个性,如果社会有此要求的话,还意味着个人在某种程度上接受进步的思想。当其中之一(的念头)的强度超过其余二种一定程度时……它便在个体化时成为自杀的诱因。”“任何时候,决定自杀人数的都是社会道德规范。表面上看自杀是一种个体行为,实际上是集体倾向。它便在个体化时成为自杀的诱因。”
最后,涂尔干认为自杀是不道德的行为,为了减少自杀行为的发生一直有道德约束和法律措施加以控制。同时提出行业团体对自杀率产生作用影响。为了防止和消除自杀,涂尔干认为要对自杀形成社会干扰措施:惩罚自杀者,加强教育,注重人的性格,注重家庭的功能作用,通过行业团体加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纽带,我理解为互相的需要,人的价值作用发挥。
    但是我不认同涂尔干要对自杀者采取惩罚的观念,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有社会威慑作用,但这种作用在我看来微乎其微,他提到在过去自杀被认为是犯罪的情况,从道德谴责到法律禁止,其中又会有多少人采取变相自杀的可能,例如意外的制造,尤其放在今天的社会,精神之外无非是物质惩罚,它的范围和作用力是极小的。同时也在思考,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社会稳定,个人发展充分的社会自杀率就会降低吗?放眼当今极度发达的国家自杀率并不低的事实,该如何去证实在一个积极的社会里也存在自杀现象的原因呢?
    以上是我学习社会学近一个月以来的一些总结感想,都是比较浅显的,想要形成系统的认识和理解还需要一个漫长的阅读和思考的过程,这是无法逾越的。摆正心态,持之以恒。
[ 此贴被康珠旺姆在2022-10-25 11:59重新编辑 ]
Posted: 2022-08-21 02:39 | [楼 主]
康珠旺姆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5
威望: 5 点
金钱: 50 RMB
注册时间:2022-07-22
最后登录:2023-03-25

 9月读书报告-康珠旺姆

阅读书单
《乱伦禁忌及其起源》《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道德教育》《再造农业》《内外有别》《流变的家庭》《批判斯塔姆勒》《罗雪儿和尼克斯》

    在《道德教育》一书中,涂尔干分析了道德的构成要素:纪律精神,对社会群体依恋,自主或自决。涂尔干认为道德规范是相对的,认为道德规范是随着社会实际的变化而变化的,人不能创造新的道德,任何新道德只能来自集体道德,要对道德的本质进行观察,道德不只是习惯的行为体系,而且是命令体系。它是具备权威观念的道德,社会是道德的来源。纪律约束是必要的,这是因为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不是一致的,甚至是矛盾对立,存在冲突的。对社会的依恋是出于自愿而非义务驱使。纪律和依恋是作为社会人互相作用的关系,纪律上说,我们要 按照社会的要求行事,从依恋上说,社会是人的一部分。
    涂尔干继承了康德对于自主性的解释,自主性的是基于理性的抑制冲动,经过修整,认为理性的基础来源于社会。要反对宗教意义上的道德教育,科学的认知才能形成道德的基础,应该建立在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基础上,我们具有道德的主观能动,并通过教育实现,道德教育要通过学校实现,学校的环境实际上是社会的雏形,是集体生活的环境,能够集中形成道德教育三大要素的环境。道德教育在学校使得学生有了投身社会的意识。通过对学校内部惩罚和奖励以及区别与科学教育之外的其他教育方面对道德教育产生的作用进行了阐述。
    放在今天,涂尔干的《道德教育》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似乎预见了未来社会道德教育的走向和道德教育可能面临的社会现实的基础,文中更是金句频出,影响深远而长效。
    在《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中,涂尔干论述了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之间的关系,认为职业活动必然存在自身的伦理,职业伦理与共同意识无关,职业伦理不同于公民道德,职业伦理有其自身特殊性。共同道德把社会大众当作是唯一的器官,而职业伦理的器官是多重的,有多少职业就有多少器官,且具有相对的自主性,分别处理各自规范的关系。描述了在经济领域缺乏道德控制以及法团的兴衰和对法团的否定态度。工业的迅速发展壮大,开始使法团无法发挥地区性模式体系的功能,然而因为规模庞大无力承担。由此,国家法团的功能作用对法团做出了接替。通过分析财产权和契约权解释了“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来源,即神的财产权的替代物,意志活动在法律约束之下赋予的有效性,但在社会现实的层面是说不通的。
《再造农业》《内外有别》《流变的家庭》围绕这三本书的阅读,对农村农业农民有了新的认识。从基本的农村社会结构类型的认识,到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的认识。让我关注到了农业农村社会学领域的研究。例如,农业转型中经营主体的变化,水土改造对农业发展的影响,政府干预对农业转型各个方面的功能作用。资本下乡和土地制度的政策变迁对乡村社会的改变,被建构的集体所得出的内外有别等等,让我开始对农村社会学产生了兴趣,由此做出了一下几点思考:
    一是针对研究方法的运用。初步形成了对社会学研究方法的轮廓认识。在研究农村社会的具体对象时以典型案例分析、比较研究等方法上有了大致上的认识,面对具体研究对象,要充分把握好研究视角,由发散性的几个视角聚焦到一个主线视角,通过对案例的精准分析去深挖现象背后深刻的成因,并由此得出对现象的一般性解释,避免陷入对研究主体和研究目的的错位和对一般认识的吹毛求疵当中。在阅读过程中,长期存在错误的思考方式使得对内容的理解产生了不到位不全面的现象。三本书从不同的视角都以地方的几个农村作为调研对象,分析了农业转型带给农村社会的变化或者农村社会家庭秩序的特点。疑惑于几个农村的调研能否支撑说明作者的最终结论,如何处理从特殊问题过度到一般问题的问题,最终认识到,之所以会对这些不是问题的问题产生疑惑,正是因为没有很好的把握研究主体和研究目的。曲解了典型案例的主体认定,所以才产生了对内容的理解不到位,诸如:作者凭什么调研了某个区域的一个原子化农村就要说整个原子化村庄的代际关系是“低度均衡”的特征,难道就没有特殊存在吗?农村存在的高额彩礼城市就不存在了吗?高额彩礼就对城市群体的生育观念不产生影响了吗?产生这样的疑问就是将研究主体本末倒置的结果,我们要说明和解释的不是这一具体现象出现在农村或者城市场域的物理环境,而是要联系这一现象本身在不同场域之下,除了物理环境之外,构成这一现象实在,社会事实其中的关联。直白的说,从农村社会结构分析某个农村的某个现象,是借以农村社会结构为角度,并对研究对象背后的成因做出分析解释。不必纠结于作为手段和角度的结构本身,自然,某个农村是原子化的还是宗族性的突出典型不是研究主体需要重点关心的对象,而是要特别关注在此种角度下分析得来的结果,具备何种合理性来进行理解。
    二是针对问题意识的发掘。三本书中,有的作者能够在讨论农业资本化程度加深时,关注到大户种植的作物类型、机械化水平、甚至是化肥和种子的使用,从而得出对水土环境、对小户经营的影响如何加深了资本化;有的作者能够从本地机手和外地麦客的农业现象,关注到农村社会一个群体的社会身份,人与人的关系如何作用与当地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进程;有的作者通过从农民工三代的变迁,从农村和城市两个视角得出城市就业结构、家庭分工模式、家庭抚育观念的变化,农民工生活空间、社会关系网络、务工状态的变化,最终回归到农民工本身的变迁对农村社会产生的反应。以上也让我联想和意识到西藏农村社会极具地方特色的社会现象背后隐藏的原因和可能带来的对当地农业发展,农村社会的影响和作用力。在没有问题意识的前提下看待这些现象,不会从中察觉到类似以上作者所分析出来的结果。当然这一前提也伴随着今后要充分反复的经验训练才能获得。但在阅读的过程中,已经找到了一些门路和方式。例如,西藏农村的社会结构是属于什么类型的?是现在普遍研究中已经存在的类型,还是由于其特殊性可能存在新的结构类型?构成这一类型有哪些具体的社会存在和社会行为可以去说明解释?例如,西藏农村至今仍然存在非常普遍的农业集体劳动,在劳动的过程中,不计报酬,全家出动,互相帮助。今天逐渐消失的集体合作关系在当地仍然盛行,在没有田野调查前提下,从可能性上可以大胆的进行猜测,这个猜测仅仅从方向上而言,会有哪些因素在发生作用影响?是从自然地理条件?还是从机械化水平?据了解,西藏农村的集体劳动还存在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当地部分农村农户之间相互帮助进行劳动作业时,如果在一户和平解放前的地主或贵族家庭,劳作完主人家招待其他农户吃饭的时候,这些农户是自愿不上桌吃饭的,即便经历了两三代人,早已是人人平等的社会环境之下,他们似乎仍然有天然的主仆尊卑意识。在农村较为普遍的集体呈现的行为习惯是可以说明很多问题的,再比如,尤其是在农村,村民表达不好意思,或者是犯了一个错,或者表达不知道,或者表达惨了惨了,这下完了,都会用吐舌头这一行为动作,这样的行为动作背后藏着什么样的行为来源,是不是和解放前农奴制度的意识和行为规范有关系呢?以上吐舌头的行为延伸至今的原因何在?这些现象就会让我想到,西藏和平解放仅仅70年,从农奴制度直接跨越到了社会主义制度过程中,说到西藏的农业发展,就必须要了解社会制度变迁的这一大背景,那么解放后的社会主义阶段伴随着全国的土改政策发展西藏的农村社会与内地农村之间比较又出现哪些共性和特性?如今以第三产业为主的西藏经济,农业呈现出什么样的发展趋势?为什么曾经地位的悬殊和苦难的回忆没有影响贵族后代和普通农民他们之间的关系?或者在内心深处有没有对过去地主贵族家庭的后代有偏见和抵触心理呢?这与宗教的作用力有关吗?还是受当地民俗的影响呢?还是仅仅出于现代文明社会的法律制度的强制力作用呢?之所以都是以疑问的形式提出,是因为我还没有到田野调查的阶段,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只能以可能的方向做出的推测。我想诸如此类的思考也是问题意识觉醒的一个过程。在这个阶段就要打好经典学习的基础,才能为以后的田野调查做好准备。
Posted: 2022-10-25 11:56 | 1 楼
康珠旺姆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5
威望: 5 点
金钱: 50 RMB
注册时间:2022-07-22
最后登录:2023-03-25

 Re:读书报告-康珠旺姆(更新至2022.11)

《现实的社会建构》这本书首先就表明了其基本观点认为社会是由现实建构的,建构的过程就是知识社会学的分析对象。“现实某些现象的属性,现象独立于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知识则是一种确定性,确证了某些现象是真的并且包含一些具体特征。”
    在绪论当中,认为马克斯·舍勒对“知识-社会”的关系是处在一种分离的状态下看待的,谈到了对曼海姆“关系主义”知识社会学的认识立场,默顿的结构功能主义,帕森斯对曼海姆的批判,以及新实证主义对知识社会学的整合等等。发现社会学家们把所有经验层面的关注点放到了“思想”的领域。认识论的问题和经验层面的思想史为题构成了一直以来对知识社会学的研究。夸大了理论思想的唯智论。强调常识性的“知识”才是研究的重点。以上我认为是对知识社会学认识不完善的一种批判和知识社会学研究发展历程的总体陈述。
    于是接下来确定了对知识社会学的新对象:“现实”。而不是就认识论和思想史而言的,分离的知识和社会的关系。那么现实又是什么?是具有主观色彩的,被规整过的世界,关乎人的思想和行动,也就是想与做。这自然又与人的意识的指向性相关联,人会根据自己的经历构建自己的现实。这种经历又与作者说的注意力的焦点相连,它可以在各种现实中互相交替。人的意识存在与大脑后的状态是不是也构成了现实存在的另一种事实?或者叫做确实的“虚拟现实”。再或者比如人的梦境和游戏里的角色。这可能是对书中至尊现实内涵我的理解,即至尊现实包含其他现实。
    个体与个体之间构成了主体间的现实后,就会形成对这个现实世界的常识性知识,同时这些常识性的知识在我们的生活中通过空间时间和社会被交织。(作者主要谈论了时间)认为意识的内在属性是时间性,时间又具有强制性,历史性。(书中对此举例说明的非常清楚)以上我认为是基于个人意识的现实而言的,那么我们与他人之间共享现实,面对面的情境之下,就形成了表现性交换,我们的关系保持嗻一种灵活度,最终对对方这一真实存在形成类型化图式,形成对交互双方的认识并产生反应。作者还介绍了类型化图式的匿名性和非类型化是如何可能的。(英国人都这样、我认识的英国人X不是英国人那样)随之形成了对他人经验的特质认识,即直接性和间接性。
    这种表现性被认为是客体化,通过符号化,比如语言来实现。语言的可分离性(可以脱离此时此地)传达经验,语言的内在交互性,强制性,扩展性使其跨越空间时间和社会的多个维度。在它超越现实的时候就有了梦与现实的跨接。从而在解释不同现实领域时就出现了“象征”和象征语言。宗教、哲学、艺术等等就是象征系统的内容,这些内容看上去与日常经验不是特别相关,但是在现实中发挥着它们的职能作用。
    最终语言构成语义场和语义区,由此使得经验再次被客体化,我们选择性的吸收了这类作为客体化的经验并做累积之后就有了我们自己的社会知识库。在我看来最终指向的是我们对现实经验的意识和行动的外化。随着我们对很多事物形成了处方经验。并由此对处方运用的熟练程度来判断现实,同时又再次巩固了类型化图式形成的可能。
    那这个社会知识库有时候是有效的,有时候让人质疑,质疑源于我们现实生活的不透明性。由此社会知识库的关联结构作用通过知识的社会分配开始发挥。
    我认为对这本书的理解,关键就在于对第一章日常知识的根基的理解。客观现实社会和主观现实社会都是基于对的生活现实的个体交互的过程中建立了主观判断,随之在某种共识中形成了客观制度。
由此,社会是人的产物,社会是客观事实,人是社会的产物。
    有机体的不稳定性使人为了生存对自身所处环境的改造,形成了固有的程序:“惯例化”,惯例化是制度化的前提。惯例化累积成为了交互类型化,制度化便出现了,并在客观世界形成规模作用于人。使人形成了角色,通过角色表征制度最终在客观社会方方面面形成秩序。
    正当化即是对制度化合理性和有效性的证明。正当化过程一是从人类经验的语言系统传递的,二是由理论假设建构的,三是由确切的理论建构的,四是象征世界。这里可以结合第一章的象征系统理解。
    在主观现实的社会部分,社会化过程也分为两步:第一步是初级社会化,第二步是次级社会化。
初级社会化提出了概化,(孩童通过“概化他人”,从而认同社会。)次级社会化是对制度世界的内化,由劳动分工和相应的知识的社会分配决定。初级社会化和次级社会化并不总是和谐的,其实恰恰经常存在着矛盾,需要个人不断调和。(由此接着有机体与认同一节作者说:“在自然与社会之间存在着一种辩证法。这种辩证法存在于人的条件之中,并在每一个人类个体那里重新彰显自身。从外部看,这是个体动物与社会世界之间的辩证法,从内部看,它是个体的生物基质与社会所制造的认同之间的辩证法。”)

  《社会学的想象力》一书中,作者提到老百姓只关心自己的生活,社会学家同样对社会问题本身也是一种漠然的态度,一直执于研究概念和方法论等思想上的内容。出现了明显的学术僵化和模式化。米尔斯对当时社会学研究开始呈现出了对利益的追逐倾向,文章针对一系列的混乱现象进行了批判。
    一是批判宏大理论。米尔斯把对“宏大理论”的批判就塔尔科特·帕森斯的《社会系统》为例,米尔斯对帕森斯著作中的多处内容进行了分析,认为宏大理论在理解起来是非常困难的。比如像“概念的组合和分解”,当不容易被理解的宏大理论影响到社会家的研究习惯,这将是一个不利的因素。他认为对于那些理解却不喜欢宏大理论的人而言,这无异于是一种“毫不相干的沉闷乏味的东西的生硬堆积”。当我们把妨碍理解其意义的部分从宏大理论中摘除,我们还能看到能够理解的内容实在太少,这是米尔斯对宏大理论的反思。米尔斯对帕森斯著作中的部分内容进行转述,事实表明,有些长篇大论的内容完全可以用几句话进行概括,米尔斯用四段话直接概括转译了帕森斯的《社会系统》整本书。米尔斯认为,造成这种“生硬堆积”的原因是宏大理论开始思考的层次太一般化,以至于无法合乎实际地回落到观察上来,只能对细节进行不厌其烦的修饰。宏大理论家对语义、语法的迷恋是缺乏想象力的一种表现,控制所研究东西的抽象层次是解决缺陷的办法之一。宏大理论的另一个缺陷是过分注重于构造概念王国,排除了人类社会的许多结构性方面,这也就排除了认识社会、理解社会必不可少的方面。宏大理论还存有忽视历史、使“权力”合法化等缺陷。米尔斯认为,根本不存在那个可以让我们理解社会结构的统一性的“宏大理论”和普遍性体系,对于社会秩序问题,答案并不是只有一个。米尔斯反对对这种宏大理论的盲目崇拜,强调不可把这些概念当作金律。
    二是批判抽象经验主义。西方社会学界对方法论方面的研究也存在着固步自封。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是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混淆,抽象经验主义的研究既不能提出新思想,也不能对研究进行简单的相加,也无法形成对问题的完整认识。抽象经验主义不能体现出实质性观点和理论,也没有根植于具体的社会属性中,或是没有建立在特定事实上。对研究方法的注重,让抽象经验主义更像是在关注科学哲学,对它的迷信也严格限定了人们所选择研究的问题和表述问题的方式。米尔斯认为,社会学家应该是“解释者”,而不是单纯去做一个“工具制造者”。抽象经验主义对美国社会研究有深远的影响,抽象经验研究需要昂贵花费,研究人员不得不考虑经费支持方的利益诉求,而这些利益集团作为总体,他们关注的问题又是零散,这就导致研究成果不能真正积累起来,无法形成有意义的汇总。再者,学术研究的科层制影响了社会研究者的研究风格,政治上表现为暧昧,作为一种“整合的社会科学”,经过研究后的观点又是不完整的。我们从抽象经验主义研究中得到的思想比不上我们投入到这些研究中的思想。虽然抽象经验主义研究者用“文献综述”弥补不足,但这在米尔斯看来并不是一个好办法,这样的处理方式仍带有极大的主观性。
    三是批判形形色色的实用性。社会研究有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即“社会研究既是道德上的,也是科学上的,既是政治性的,也是学术性的。”这就要求,社会研究者要承担和包含道德与政治上的决策。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难免会与利益集团有价值冲突的存在,继而也就影响了客观理性。米尔斯对“坚守理性”表示理解,认为“社会科学家们有时发现自己很难扮演无忧无虑的白痴”。米尔斯认为价值影响了问题的解决思路。以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为例:自由主义一直是美国社会研究政治上的共同尺度,以更扩散的方式影响了社会学和政治科学,让美国社会学家倾向于同时研究经验性的细节事实和情境问题,更倾向于分散关注点,将事物看作“持续性运动”。保守主义对美国的社会学研究也有相当程度的影响,当经济上的实用保守主义转向政治上的实用主义,努力证明权力正当性的意识形态开始形成。 
    四是批判学术研究科层制气质。学术研究科层制气质与抽象经验主义研究方法相关,高昂的研究费用、资本的支持,提供资金的金主倾向于根据实用性新准则行事,这让美国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研究风格,如20年代的广告研究、30年代的民意调查。这一趋势尤以二战期间最明显,如对广播的研究、宣传的研究都在这一时期备受重视。这类研究通常不会为公众发言,他要服从于一定的组织。米尔斯认为如果社会科学不是独立自主的,他就不可能成为对公众负责的行业。而科层制气质影响了美国的社会科学研究的独立自主性,这甚至还影响到了学院教学、分配格局、专业声誉,研究目的迎合科层制需要,并让科层制渗入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五是批判科学哲学。社会学研究应该避免为科学哲学所困,研究人员不应迷信于“理论”和“方法”。米尔斯建议,社会科学研究者应该避免僵化的程序,在著作和研究中发挥社会学的想象力。米尔斯在此力图框正方法和理论之间的关系,方法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有关,理论与使用的遣词造句、逻辑关系相关,理论和方法目的在于澄清观念、简化程序,我们应该做的是解放社会学想象力。批判宏大理论、抽象经验主义并不是否定它们,经验主义有助于抓取事实,思想和事实应该是相联系的,要先明白证明什么,紧接着才是如何证明。不解的是,在上课的时候,授课教师提到社会学期刊的论文发表逐渐倾向与哲学方向的文章,长此以往,对社会学的学科发展又会形成什么样的影响呢?米尔斯对美国社会学研究批判的这五个方面是环环相扣的,宏大理论受争议,社会研究转向抽象经验主义,与之伴随的是形形色色的实用性和浓厚的科层制气质,而不管是宏大理论,还是抽象经验主义,都没有跳脱出对科学方法的教条式遵守。他认为,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学术上,社会科学研究的首要问题,是针对当下的社会问题提出批判和解释,并推动社会进步,社会学家要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而不只是把研究局限在社会学研究的一个环节方法,不能只服务于顶层政治需要,而忽略了社会学的本质。这本书的核心是社会学想象力应该如何获得。总结出来就是直面时代大问题,不脱离历史维度,从研究者自身的体验出发。作者希望社会学的研究是一种能够进行比较的研究,培养和具备一种历史视野,来找回人的理性和自由。关于自由理性的人,尤其是中国的政治正确你怎么都似乎是绕不开的,我们发表意见的时候会不会去考虑当下所谓国家和政治需要的问题?比如说适婚男女不结婚,出现了类似所谓剩男剩女的问题,对这种现象有的人支持有的人反对声音很大,那这两种态度观点,各自有各自的说辞和理由,在去判断这个问题,单单只从当下的场景去辩论,只是逞口舌之快的无意义的争执。而运用社会学的想象力,会帮助我们明确,问题的本质在哪儿。它要求我们结合历史的演变,以局外人的身份来观察所处的社会,思考社会现象背后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因素等宏观原因,而不是只用个人经验与文化的偏狭观念妄加断言。当我们对信息有了横纵向了解,我们才能摆脱对静态的时间节点的斤斤计较,而能理性分析当下的问题的本质,对该问题为什么会出现,代表着如今怎样的社会规则进行更深的认识等,并最终认识自己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总之,所以为什么作者说社会学的想象力实际上就是培养心智品质的原因所在,它能帮助我们在宏观层面思考,避免盲从,并运用信息,发展理性,清晰地认识到周边世界正在发生什么,自己又会遭遇到什么。
    因为正开始阅读韦伯的社会科学方法论 ,韦伯应该提出了“价值无涉”这样的概念,经验逻辑的材料不能上升到价值判断上来,必须就是采取科学客观理性的态度,韦伯和米尔斯在这里是对立,但也应该是不存在中间状态去解释事情的。绝对的理性是不可能存在的呢,所以我觉得我们面对理论传统,还是要认清现实社会问题的历史层面的特征。不同流派有自己的特点,面对知识传统,我看到有相关书评概括的是理解、诠释、融汇、建构的过程。
    另外,关于治学方法,学术档案的建立。米尔斯认为,个人体验和学术活动是关联的,要将正在从事的学术研究与同时产生的个人体验协调起来。学术档案将有助于缓解重复工作的乏味,它能激发你捕捉"边缘思想":异彩纷呈的思想,要么是日常生活的"副产品",要么是无意间听到的街谈巷议的片段,甚或就是梦中所得。这些思想一旦被记录下来,就不只会给更直接的体验添些思想意义,还可能激发出更为系统的思考。这就是在文中多次出现的“穿梭”一词最好的验证,我们要穿梭在思想的游弋之中,发现构成事物本质要素之间的关联,将研究对象所处的静态环境、价值系统、知识系统串联起来。个人的困扰往往就是公共议题的缩影,在这个过程里去构建时代背景、历史特征与现实存在的关联,才能发现一般性的问题在哪里,通过文字记录将思考现实化的过程,“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将自己的认识能力和思考能力放在中心位置,从先验的经验中汲取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解放自己的思想,避免主观臆造,在现实经验的基础上,发现解释的关键变量,中枢变量,直面世事,直面个人。这是心智品质培养的关键所在。
Posted: 2023-03-25 14:10 | 2 楼
康珠旺姆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5
威望: 5 点
金钱: 50 RMB
注册时间:2022-07-22
最后登录:2023-03-25

 

阅读书目:马克斯韦伯:《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经济行动与社会团体》《学术与政治》《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支配社会学》《经济与历史 支配的类型》           

普法战争之后的德国,国家的工业化完成,浓厚的“德国特色”组织的高度专断化、统治的高度权威化竟然与高效率、高发展并存,对社会主义运动的严厉压制与高度的社会保障同步, 市民阶层沉迷于一种歌舞升平的享乐主义气氛中逐渐丧失了反观自己身处其间的社会的能力与自觉。韦伯为经济的飞跃而热血澎湃,激动不已,同时又对与这种发展如影随形的悖论而感到焦灼。他充满矛盾的声音正是审视这个时代的产物。下面我围绕韦伯关于理性化去总结一下我的理解。
韦伯是通过宗教对资本主义的发展的作用,分析认为“理性化”是资本主义精神的体现,首先他发现了两件很不协调的事实。第一件事是与意大利、西班牙相比,英国、德国的资本主义发展速度与水平,更快,也更高。前面的两国是主要信奉新教的国家,而后两国是主要信奉天主教的:第二件形成对比的事实是,在英国和德国这样的国家里,活跃于商业与贸易圈中、位居这些领域高职的人主要信奉新教,而非天主教或者其他教派。
这就值得思考了,是不是新教与资本主义精神与社会日益走向理性化之间,有着某种关联?
经过论证,韦伯发现事实确实如此,他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之间,发现了一种天然的亲和力。不管是在天主教,还是在其他教派中,韦伯读出的不是对个人奋斗与逐利的激励,而是要求服从既定的秩序,匍匐在神的旨意之下,听从命运的安排。而新教则相反,它告诉人们要好好关注眼下,关心个人的发展,它让人积极进取,甚至是野心勃勃地追求利益,它告诉人们,只有通过竭力的劳动,才能成为上帝的子民。
大概将韦伯的理性化分成是:工具理性 价值理性工具理性涉及关于计算,通过计算去实现目的 而且目的的结果是不重要的 而是说我按照实现目的的这一过程中,运用的手段方法途径是不是最大化有效的?价值理性刚好就是说针对目的的结果是不是合理的?涉及到了我们所说的终极价值目标,比如说我们对道德和人生终极意义的追求。价值理性就与当下社会发展又产生了一种矛盾 价值理性似乎是不理性的。一件事物,既具有对它价值理性的追求,也有关于工具理性的追求这样两个方面。他们两个处在一种非常分裂且矛盾的状态当中。工具理性更加具备一种客观性,是对事实判断的一种呈现,我们怎么能最有效的达到目标。相反价值理性就更加趋向于主观体验,价值理性不得已的被工具理性所排斥的状态。那如果一个事物,缺少了客观性,自然就趋向于个人主观能动的作用。放到诸多事情上,我们就可以看到价值理性的功能作用逐渐弱化,而工具合理性要在其中承担了更多。这也证明了韦伯说“整个现代世界的发展就是工具理性压到价值理性的过程。”而后“价值的多元化不可避免,我们没有一个客观的和中立的判断标准来评定不同价值观念的高下,人们对于什么是理想的人生等价值问题无法依据理性判断达成共识,所以价值的来源只能有人类主观判断去赋予,价值成为个人或集体主观的决定和创造,——价值主观主义”失去了绝对性,客观性,公共性,成为了相对的,主观的多元的”。文化相对主义也是同样的,无论是历史、阶级、社群、个人都体现出了价值的相对。对于价值理性是没办法达成一致的。说的越多越矛盾。价值多元的利弊、分歧,无法共融,从而发生冲突——最终导致暴力。
一切皆在计算之下就有了专业化分工,从而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利益最大化就是资本主义精神的体现,价值理性同时孕育在工具理性当中。无论是在经济领域还是说政治领域都被占据。甚至韦伯关于各种支配的类型、权威统治模式等等的功能上分析也可以说是基于工具理性。工具理性化的结果是什么呢?他们逐渐被物化,变成可以被计算的因素,在社会关系上,具有人情意味的因素渐渐淡化,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变得非人格化,变成一种冷酷的利益的算计,知识越来越专业化,分门别类越来越精细,教育所给予人的只是文凭,是专门的技术性操作,而非真正的学识: 传统的道德原则、价值标准,不管是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都一股脑儿被“工具理性”推到边缘的位置。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所有的行动都被按照成本收益原则加以计算,而不再是行动本身。
韦伯对这种社会日益理性化的现象进行了冷静的近乎残酷的描述他身处这种理性化的社会之中,看到它对效益,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所以欢迎它,推崇它。同时他又给予自己一个旁观者的角色保持距离来深刻地审视这个过程。所以他对其中的积极因素看得真切同时也对其中的弊端一目了然。他对社会秩序是这样认识的: 他觉得在一般情况下,靠风俗和道德的力量可以调节社会秩序,但是如果发生激烈冲突的话,风俗、道德、习惯的力量就不够了,这时就必须靠法律法规来调节,来惩罚了。所以,一部分人处于统治地位是必要的,要不然,整个社会容易陷入没有秩序的状态!
韦伯接下来把统治分成三种类型:一种是传统型统治,它适用于靠世袭划分等级的社会,统治者的权威与生俱来,大多在封建社会,一种是魅力型统治,统治者靠个人才能与天赋获得权威感韦伯接下来把统治分成三种类型:一种是传统型统治,它适用于靠世袭划分等级的社会,统治者的权威与生俱来,大多在封建社会,一种是魅力型统治,统治者靠个人才能与天赋获得权威感最后一种是法理型统治,它依据的是法律和理性。这是韦伯所大力推崇的。韦伯认为这种统治避免了许多人情干涉,会带来效益与效率,这点和资本主义社会日益“理性化”节拍一拍即合。
Posted: 2023-03-25 14:12 | 3 楼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西农四为读书会

Total 0.429740(s) query 4, Time now is:01-16 03:39,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