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误)童钰婷读书报告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童钰婷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5
威望: 5 点
金钱: 50 RMB
注册时间:2024-11-27
最后登录:2025-01-08

 (误)童钰婷读书报告

2025.01.05
【书单】
《支配社会学》《社会科学方法论》《文化的解释》

【总结】
    (社会学理论和概念)社会科学的考察一般都逃不过对于理论和概念的陈述。韦伯认为理论对于社会科学认识的意义就是构思一个通过思想上提高现实的某些要素而使社会科学获得自在乌托邦的性质。社会学概念就是一种纯粹理想典型,基于现实形成概念,将概念作为一种手段来达成认识社会的目的。但是事实所蕴含的文化意义越多,概念越难以把握,意义的不断更新也不可避免,概念集群作为一种研究工具很难囊括所有(概念不只是光依靠几行字就可以传递出它本身所蕴含的价值、意义)。但是概念作为一种比较和衡量现实的辅助手段对于研究和描述仍然有着有不可磨灭的重要性。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都会有纯粹理念的问题,比如物理的0摩擦系数其实也只是一种理想模型,不可能达成,但是没有人可以对纯粹理念做出绝对的评价,所以大家只能通过价值来把握一个概念的重量。社会科学工作的结果就是不断改造概念(把握现实)的过程。
    社会科学的工作始终是根据价值理念认识具体事实检验现实材料。韦伯在《支配社会学》一开始就以一整章的篇幅来讲述官僚制的起源,本质与发展;整本书来看就是以理想支配类型和官僚制为基础,检验过去历史存在的事实支配类型来搭建出他的官僚化结构以及检验其合理性最后指向、任何历史支配类型最后都不无可避免地与官僚化结合甚至直接走向官僚制,认证了官僚制的确是最理想、最科学的支配类型。
    任何学术作品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主观性,韦伯在《方法论》中道历史事实的科学讨论和评价的理想思考是不能混淆的,韦伯运用“理想类型”的方法和“理性”概念,并基于历史统治类型的科学讨论和理想思考搭建出官僚制,以主观选定的理想类型为研究框架对社会现象进行诠释。(但是也正如韦伯所言,文化意义也是不断更新进步的,这么多年以来,很多社会概念早已深入社会,科层制也有着不同的发展,也可以基于现实材料发展更新其内涵。)也是在《支配社会学》最后韦伯提到市民民主和资本主义下的教权制与教派,由纯粹宗教喜好所组成的教派与内外有别的教权制之间的差异就在于权力的进入。
    《文化的解释》,格尔茨在第五章中对克劳德·莱维—斯特劳斯的著作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评论。对比两人的观点和理论方法,揭示了人类学研究中的不同视角和方法论差异。格尔茨注重通过“深描”的方法来揭示文化的独特性和复杂性,而莱维—斯特劳斯则更加注重通过结构主义的分析方法来揭示文化的普遍性和规律性,反映了人类学研究中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也正如韦伯对于社会科学普遍规律的反对,文化并不是一种普遍的结构模式,对于格尔茨深描的更多理解,也更能够体会到他受到的韦伯的影响,格尔茨认为文化是由人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就像韦伯在《方法论》中反复提到的要重视对于人的行为和文化意义的认识与理解(每一门关于精神联系和社会联系的科学都是人的行为的科学。在这一场合中,任何一种精神思维活动和任何一种心理习性都包括在这一概念之中。科学要“理解”这种行为,并借此说明性地解释它的过程)。

【感受】
    中旬的阅读质量不太好,由于课程结课的其他阅读任务插入了《支配社会学》的阅读,打断了阅读思维和对经典的思考,发现集中阅读会比碎片化阅读的效果更好。
    我认为通过这一个学期的训练,阅读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从一开始的畏难逃避到迎难而上,从坐得住到读得进。相较于刚接触经典书籍,现在更多了几分自信,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在书中有所收获,晦涩的文字不再让我觉得头疼,渴望拨开迷雾去理解作者的思想。作者总是持有自己独树一帜的观点,我总是感叹于他们在那个时候就发现或预测到当今社会的一些问题。和室友读同一本经典或同一位名家的时候,会就某一个话题交流讨论,有时候就某些话题可以聊到深夜,这种思维的碰撞给我带来特别大的满足感。
    通过这几个月的阅读,我想经典书籍的魅力就在于它总是包容读者,引起读者的共鸣。它并不强求读者与作者的想法一致,它作为客观的发人深思的读物,总是静立,等待读者发现它、阅读它、感受它,从而引发读者对于书籍和生活的思考,在经典中与他们对话总是能够打开新窗户,让我以新的视角观自己、看世界。
[ 此贴被童钰婷在2025-01-08 11:23重新编辑 ]
Posted: 2025-01-08 11:02 | [楼 主]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西农四为读书会

Total 0.324367(s) query 3, Time now is:01-15 19:36,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