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李春方读书报告(更新至2021年5月11日)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社工李春方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5
威望: 5 点
金钱: 50 RMB
注册时间:2020-07-09
最后登录:2022-06-27

 李春方读书报告(更新至2021年5月11日)

【书单】(2021.3.1~2021.5.11)
1、《社会学——关于社会化形式的研究》
2、《货币哲学》
3、《现代性的诊断》
4、《叔本华与尼采——一组讲演》
5、《现代性的后果》
6、《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
一、《现代性的诊断》——成伯清
        用三个词语来形容格奥尔格﹒齐美尔:边缘性、个体性、多产性。边缘性——由于其犹太人的身份和特立独行的风格,他一直被当时的学院所排斥,只能成为“学院里的局外人”;个体性——齐美尔相信学术的最终目的在于为培养和充实个体提供素材;多产性——齐美尔的著作丰富,已知的出版物不少于25本书和200多篇文章。本书主要包括“社会学研究纲领、现代性的诊断、社会学片段”三大部分。
1.社会学研究纲领
        是什么特定的研究对象使社会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呢?齐美尔的答案是:社会互动。齐美尔认为人是一种社会存在,社会是因为人的互动而联系起来的个体的名称,社会学便是研究人与社会的一种方法、一种手段与一种视角,它关注的是“社会交往的客观现实性”。齐美尔将社会学的问题领域分为:一般社会学、纯粹社会学、哲学社会学。一般社会学,以一种新的视角来审视人类的历史发展,即将历史变迁看做是社会形式的变迁;纯粹社会学,又可称为形式社会学,研究社会形式本身,认为社会形式是构成社会的要素;哲学社会学,对社会的认识论、形而上研究,透过怎样的视角,也就看到怎样的社会特征。
2.现代性的诊断
        任何学科的产生与发展都是为了满足现实的认知需要,回应时代所提出的问题,而社会学的诞生,就是为了探索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所带来的后果。圣西门、托克维尔、马克思、韦伯等社会学家都对现代社会进行了讨论,但不同于他们的是,齐美尔对于现代性的关注主要集中于:现代生活的状况对个体人格的完善有何影响?齐美尔并不刻意去谈什么现代性,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常见方面的探讨,甚或是对非常细小的事情的分析,来昭示现代性的特征和问题。他主要通过“社会分化、货币经济、都市生活、文化冲突”四个图景向我们呈现现代人的境遇。
(1)社会分化
        “现代人”是在怎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脱颖而出的?齐美尔首先从个体与群体的联系纽带的转变入手,来探讨现代人产生的条件。前现代时期,由于缺乏分化,个体淹没于集体中。随着群体纽带逐步松动,个体性得到发展,社会逐渐分化,个体之间相互依赖的程度也逐渐提升。接着齐美尔考察了群体规模的扩大与个体性的发展之间的关系,群体的扩展会导致个体性的发展,而个体要素的分化,也是群体扩展必要的条件。然后,齐美尔又从现代社会中个体与大众的关系来分析了现代个体所面临的问题,大众只能获取一种最简单最明确的世界观,任何拉平过程都是向下进行的,个体被大众席卷吞噬,但个体在某种程度上放弃自身的独特性,也会有相应的社会归属感作为报偿,然而有时这种做法的代价及其惨重。最后,齐美尔从“社会圈子的交叉重叠”来看其对个体的影响。社会分化产生不同的社会圈子,圈子越大越是鼓励个体自由,越小则越限制个体自由,现代社会个体所能参与的社会圈子越来越多,最大的社会圈子的范围也越来越广,其个体自由度也更高。但是分化程度的提升,使得社会可能性增加,选择的范围增加,而从个体存在的唯一性中,相应地产生了能够与他互补、使他自由的对象的唯一性,但这种大海捞针的自由也容易使得个体陷入迷茫之中。
(2)货币经济
     《货币哲学》不仅是齐美尔自身思想发展的一个里程碑,而且对20世纪的社会理论的发展,也举足轻重,它是有现代性和现代根源的一项经典研究。该书大致包括三个层面:从简单的物物交换到复杂的货币体系的历史转变,对应了社会的转型,套用滕尼斯的术语,即从礼俗社会到法理社会;货币占据支配地位,反映了或再现了非个人性的社会关系君临一切,抽象的货币乃抽象的社会关系的象征;货币通过非个人性的交换关系,创造了更大的人际自由,但同时也使人类生活日益受到科层制度和量化法则的束缚。齐美尔为什么要选择货币作为讨论的主题呢?齐美尔试图表明,借助于一种独特的视角可以对司空见惯的现象进行全新的阐释;另一方面,现代社会中货币的无所不在和无孔不入,也可作为捕捉现代性特征的一个适当不过起点,因为货币最能体现社会现实内在的普遍关联性。齐美尔认为,“任何互动都可视为一种交换,经济只是“交换的一般形式中的一种特例”,而交换已被符号化为一种特殊的实体,即货币。但随着经济的发展,货币作为实现人类目的的纯粹中性的手段,最终本身变成了人类行动的绝对目的,然而“人无法栖息于桥梁之上”。货币犹如双面刃,在使人类关系非人格化的时候,既使个体从人身依附中解放出来,又使个体单面化,成为可以相互替换的部分,货币经济既增加了个体的自由,也加剧了个体遭受大众客观文化奴役的可能性。
(3)都市生活
        货币经济支配下的城市生活,在齐美尔看来,是现代性感受的核心基础,而典型都市人的心态,即是现代性在个体身上的折射。那么都市的心理生活究竟是怎样的呢?齐美尔觉得都市的心理生活呈现了“理智至上、计算性格、傲慢冷漠、矜持保留、自我表现”等特点。
(4)文化冲突
        在齐美尔对现代性的分析中,与以前的理论大师相比,有一种根本性的范式转移,即从政治经济学的观点变换为文化社会学的视角。耐德尔曼指出,齐美尔至少采用了三种模式来分析文化:文化对抗性模式、文化矛盾性模式、文化二元性模式。在文化对抗性模式中,个体被视为文化的创造者,而文化则被作为一种社会体系,分析原则是创造者与创造物之间的对抗性,而由此引发的现代症状,则是“文化不适”。在文化矛盾性模式中,个体被视为文化的消费者,而文化则被视为文化交换过程在其中发生的市场,分析原则是矛盾性,即个体在行动取向上的矛盾心理,而由此导致的问题,则是“夸张的主观主义”。在文化二元性模式中,个体被视为文化的接受者,而文化则被视为一种社会结构,分析原则是主观文化与客观文化的二元性,由此导致的现代性问题则是“文化悲剧”。
3.社会学片段
        齐美尔是一个颇有个性的社会学家,不同于其他大家系统性的论著,其著述具有极强的片段性,涉及范围甚广。其中比较典型的社会学片段主题诸如:社会交往的游戏形式、社会美学、外来人、情感、社会空间、秘密与秘密社会。虽说这些片段所涉问题各不相同,极为广泛,但都是齐美尔从不同的点来对社会行动进行分析的。不同于韦伯认为解释社会行动的关键是人们进入互动的动机和理由,齐美尔认为,理解社会行动就是分析各种社会互动形式的属性,从齐美尔的社会学片段也可窥见一斑。

二、《现代性的后果》——吉登斯
         首先,吉登斯对于现代性的定义是:现代性指社会生活或组织模式,大约十七世纪出现在欧洲,并且在后来的岁月里,程度不同地在世界范围内产生着影响。社会学中诸多理论传统在解释现代性的性质时都倾向于注意某种单一的驾驭社会巨变的动力,马克思认为影响现代世界的主要变革力量是资本主义,涂尔干把现代制度的性质主要归结为工业主义的影响,韦伯把合理控制信息看作是现代性的基本特征。但是,吉登斯认为现代性在制度性的层面上是多维的,每一个被各种传统详细说明的要素都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吉登斯认为现代性的制度性维度主要有四大维度:资本主义(指一个商品生产的体系,它以对资本的私人占有和无产者的雇佣劳动之间的关系为中心,这种关系构成了阶级体系的主轴线)、工业主义(在商品生产过程中对物质世界的非生命资源的利用,这种利用体现了生产过程中机械化的关键作用)、监督机器(对信息和社会督导的控制)、军事力量(在战争工业化情境下对暴力工具的控制)。这四个制度性维度并非独立存在,而是彼此互相联系,交互影响,共同作用于现代性制度的加速发展与扩张。在所有这些制度性的维度后面,存在着现代性动力论的三种来源:时间和空间的分离、脱域机制的发展、知识的反思性运用。
时间和空间的分离,是现代性的动力性质的起源,它对现代性之极端动力机制极其重要:时—空分离是脱域过程的初始条件;时—空分离为现代社会生活的独特特征及其合理化组织提供了运行的机制;与现代性相连的鲜明的历史性特征,依赖于“嵌入”时—空的各种模式,这些模式对以前的文明形式,来说是不可能的。脱域,指社会关系从彼此互动的地域性关联中,从通过对不确定的时间的无限穿越而被重构的关联中“脱离出来”。脱域机制主要有“象征标志”与“专家系统”两大类型:象征标志指的是相互交流的媒介,它能将信息传递开来,用不着考虑任何特定场景下处理这些信息的个人或团体的特殊品质,它可分为不同的种类,例如有象征政治合法性的符号、货币符号;专家系统指的是由技术成就和专业队伍所组成的体系,正是这些体系编织着我们生活于其中的物质与社会环境的博大范围。这两种类型的脱域机制都假定,时间从空间中的脱域是时—空伸延的条件,而且它们也促进了这种脱域。
        所有的脱域机制都依赖于信任,因此信任在本质上与现代性制度相联,它是与现代性相关联的扩展了的时—空伸延的基础。在信任与时—空伸延之间的是“再嵌入”,再嵌入(重新转移或重新构造已脱域的社会关系,以便使这些关系与地域性的时—空条件相契合)指的是“通过它,非当面承诺被当面承诺维系或转变”的过程,而这一过程是需要信任才能得以实现的。吉登斯对信任的定义是:对一个人或一个系统之可依赖性所持有的信心,在一系列给定的后果或事件中,这种信心表达了对诚实或他人的爱的信念,或者对抽象原则(技术性知识)之正确性的信念。信任的对立面是什么呢?是不信任吗?吉登斯认为信任的对立面不能简单地用不信任来概括,而应该是这样一种心态:它应被准确地概括为存在性焦虑或忧虑。信任是与“本体性安全”密切相关的,本体性安全指的是“大多数人对其自我认同之连续性以及对他们行动的社会与物质环境之恒常性所具有的信心”,它是一种对人与物的可靠性感受,所以若信任没有建立起来,后果便是存在性焦虑的持续,故从最深刻的意义上说,信任的对立面是存在性焦虑或忧虑。
        现代性动力的第三种来源,知识的反思性运用。反思性,是对所有人类活动特征的界定,是一个连续不断的、从不松懈的对行为及其情境的监测过程。对于现代生活的反思存在于这样的事实之中:社会实践总是不断地受到关于这些实践本身的新认识的检验和改造,从而在结构上不断改变着自己的特征。所有的社会生活形式,部分地正是由它的行为者们对社会生活的知识构成的,在所有的文化中,由于不断展现的新发现,社会实践不断变化着,并且这些新发现又不断地返还到社会实践之中。因此,人们认为对有关社会生活的知识了解得越多,就越可以更好地控制自己的生活,但这一认知是假命题,因为知识被反思性地运用于社会行动时,会受到四类因素的渗透:权力的分化、价值的作用、未预期后果的影响、双向阐释过程中社会知识的循环。
         现代性与抽象体系密不可分,在对抽象体系的设计中,难免会出现设计错误,而且即使设计得尽善尽美,也存在着似乎无法彻底消除的操作失误,所以显而易见,现代性具有不确定性。但它们也并不是导致现代性的不确定性的最重要因素,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是:未预期的后果(包括设计失误和操作失误)、社会知识的反思性或循环性。现代性的这种不确定性意味着现代性具有无可避免的风险,我们可用下列方式详细勾画现代性具体的风险景象:高强度意义上风险的全球化;突发事件不断增长意义上的风险的全球化;来自人化环境或社会化自然的风险;影响千百万人生活机会的制度化风险环境的发展;风险意识本身作为风险;分布趋于均匀的风险意识;对专业知识局限性的意识。现代性暗含着这些巨大的风险后果令人胆战心惊,我们能否驾驭犹如猛兽的现代性呢?也许我们不能驾驭,但我们也不应该放弃驾驭那头猛兽的努力。吉登斯认为,我们需要做的,只是创造出乌托邦现实主义的模式来。乌托邦现实主义具有四大维度:生活的政治(获得※※的自由,寻求自我实现的政治)、解放的政治(免于※※的自由,从不平等中解放出来的政治)、地方的政治化、全球的政治化。此外,社会运动也是不容我们忽视的重要力量,它为未来可能出现的转变提供了重要指针,它主要有四大类型:劳工运动、和平运动、言论自由/民主运动、生态运动。那么,超越了现代性又将是什么?吉登斯认为是后现代性,并且他描画出后现代秩序的轮廓是:超越匮乏型体系(地球是有限的,我们迟早会走到增长的极限)、非军事化、多层次的民主参与、技术的人道化。超越匮乏型体系的维度:社会化的经济组织、对战争的超越、协调化的全球秩序、关注生态的体系。



【书单】(2020.11.11~2021.2.28)
1、《非正当性的支配——城市的类型学》
2、《法律社会学》
3、《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
4、《小镇喧嚣》
5、《社会学的基本概念》
6、《经济行动与社会团体》
7、《资本论》
8、《共产党宣言》
9、《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

一、《非正当性的支配——城市的类型学》——马克斯•韦伯
本书认为城市的经济本质是“市场聚落”,将其分类为:消费城市、生产城市、商人城市、农耕市民城市。城市的起源、建立、发展与军事、政治、经济有些密切的关系,不同的城市可能有不同的主导因素(例如要塞镇戌、市场城市、行政城市),不过大多也是多重因素交织(如要塞与市场合一的城市)
在西方,城市的出现对于奴隶是解放的机会(城市空气使人自由),从西洋上古时期,西方城市就已经是个可以透过货币经济的盈利手段,从隶属身份上升至自由身份的场所,某个隶属民只要能在城市发迹,所有市民都会认为他的主人除了向他要求一笔赎金外,实无权再要求他至家中服务(一是奴隶赚钱,二是被解放者也是市场)。西方城市发展的积极基础包括军事制度所促成的市民的武装能力与誓约共同体的兄弟盟约之存在。相对的,妨碍东方城市发展的因素主要是兄弟盟约与军事制度——由于氏族团体及禁忌等巫术性制约,东方没有兄弟盟约;东方个人没有军事自主性,所以即使有金融力量,却也无法使市民团结起来,从而对城市君主形成一种军事吓阻力量。
西方典型的城市贵族经济力源泉来自直接或间接的经营贸易与航运,通过经营贸易与航运获得资本累计,然后将财富放贷于农民(农民由于住在乡间而被排除于政治权利之外),大量债务奴隶由此产生,贵族们便成了坐食者。经济上而言,古代与中世纪的门阀最大的共同点是他们都是坐食者。虽然有一些贵族从偶然的资本介入贸易转变到持续性地经营自己的商业,从而放弃了原先坐食者性格,但是因为门阀在社会阶梯的向上攀登,更多的情况是非贵族通过购买贵族产业的方式跻身于贵族。但后面随着兄弟誓约共同体的出现,市民的兄弟盟约共同体打破了门阀的支配。
古代城市是军事利益取向,古代市民是典型的政治人性格,古代重视军事,通过对外扩张获取土地与经济增长,是一种劫掠式发展;中世纪城市是经济利益取向,市民是经纪人性格,主要是通过和平的经济盈利、合理性的经济经营,是一种开发式发展,就算战争,那也是为了扫除竞争者、关税自由、垄断等(创造更好的经济发展环境)。
但是本书为什么起名“非正当性支配”,我并没有弄明白,只知道“Popolo”是非正当性支配的典型,那么非正当性支配是指的并非源于传统的、法制的或者卡理斯玛类型的支配吗?

二、《法律社会学》——马克斯•韦伯
由于这本书涉及的法律知识比较多,因而读得模模糊糊的,并没有读懂,只有片段的收获。
    1、政治团体的活动在“法律”方面分为“法创制”(立法)与“法发现”(司法),法创制是法律规范的制定,法发现是法律规范的执行与适用。
    2、主观权利的设定的各种形式(契约自由、身份契约与目的契约)
契约:自由协议,请求权与义务成立的法律基础。
①a.契约自由:在法律容许的范围内径直保障个人免受第三者一定种类的干扰,尤其是来自国家机构的干扰;授予个人随己意愿依法在一定限度里自律地调整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b.契约自由的限制:通过授权规范的限制,在某些情况下,不仅会为个人彼此的自由领域划定界限,而且必定会超出这项工作范围。主要有三大类限制——会影响到第三者利益、特别法、其他限制(家族法上排除、伦理上、政治的利益与观念上)。
    c.契约自由的结果:公开机会让人得以在善于运用市场上所拥有的财货而不碍于法律的限制下,利用这些资源成为取得对他人权势的手段。
②“身份契约”与“目的契约”
    a.身份契约是一种原始契约,在内容上均意味着人们在法律整体资格上的转变,即:人们整体地位和社会行动样式的变更(带有巫术性质)。
    b.目的契约是一种目的上仅止于取得具体的(多半是经济性的)资源或效用的协议,并不涉及相关当事者的“身份”,也不会促成他们产生新的“伙伴”素质。
    c.法人团体的出现,是兄弟关系为商业关系所驱逐,身份契约为目的契约所取代。
③要式口约:要约者为一,诺约者为多,则为连带债权;要约者为多,诺约者为一,则为连带债务。我觉得贷款其实便是要式口约发展的成果。
    3、客观法律的形式性格
①法规范来自于:共识(目的理性协议定型)、法官的判例、公道感(一定角色)。
②“司法集会人团体”的法发现:
法律伙伴的共同体参与法发现,对于法发现却并无主导支配权,只能接受或否决法知识的卡里斯玛担纲者或官方担纲者的判决提案,因此也可以通过诸如“判决非难”的特别手段来影响判决提案。
    4、法律思维的类型与法律名家
法的理性化有各种途径,但最终是取决于人(对法的形成方式发挥出职业性影响力的那群人),而这些人的不同又在于法律教育,通过律师训练所出的是经验的法教育,通过大学训练所出的是理性的法教育。
    5、法的形式理性化与实质理性化、神权政治的法与世俗的法
①法律的形式理性化:严格拘泥于形式;赋予利害关系者藉以维护其自身形式上合法利益的最大自由;法律程序的恒常性(有利于市民阶层)。
②法律的实质理性化:宗教法。
    a.神权政治的裁判致力于追求实质的、绝对的、而不止于形式的真实。
    b.卡地审判:重视实质上公道、平等或某些实际的目标,漠视法律或行政在程序上的合理性。
    6、法律与诉讼发展阶段:
①自然法;是在罪与暴力的现世内部里,依神的意思因而正当的“万人之法”。
②发展阶段:“法先知”的卡理斯玛启示→法律名家的经验性法创制与法发现(预防法学与判例的法创造阶段)→世俗的公权力与神权政治的权力下达法指令→接受法学教育者体系性的法制定、与奠基于文献和形式逻辑训练的专门的“司法审判”阶段。

三、《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马克斯·韦伯
纵观全文,韦伯其实是在探讨为什么资本主义没有在中国产生。前面四章,韦伯分析了中国古代的货币制度、行会、官僚体制、农业制度、氏族等,这些情况里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条件,也有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条件。有利因素比如:没有以出生为准则的身份限制、自由迁徙(我对这点存疑,虽然政策没有规定不让迁徙,但是中国人安土重迁,而且国家为了便于管理人民,其实还是有一定限制的,所以自由迁徙并不能算有利条件)、职业自由、没有借贷与贸易上的法律限制、没有义务教育与义务兵役。不利于资本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原因比如:中国农业土地的碎片化导致难以出现大型的农业经营;家庭副业(比如纺织)妨碍独立工业生产方式的出现;血缘组织强固的凝聚性、族中长老权威、乡村自治阶层等将正式行政当局限制在城市中,使得行商没有法律与秩序的保障(但其实资本主义兴起的主要场地其实应该是在城市,所以显然这不是主要原因);中国的血缘关系阻碍了劳工选择;作为一切商业关系之基础的“信赖”,在中国总是奠基于纯粹个人关系上。就一个纯粹的经济观点而言,其实真正的资本主义已有可能发展,但是最终仍未发展起来。
我觉得韦伯在研究资本主义的产生上面,不同于马克思的观点,韦伯认为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宗教密不可分,他认为西方国家新教的伦理就是资本主义精神产生的一种基础,从而他将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宗教进行对比来看中国为何没有产生资本主义。韦伯认为中国没有一个教士阶层,也没有一支独立的宗教力量能为社会经济秩序带来激烈的变革,而促成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是多神论国家,在中国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是儒教。儒教的核心伦理是入世、恭顺、礼、和平主义,从儒教与西方国家清教的对比可以看出资本主义未在中国产生之原因。从“理性主义”看,儒教是理性地去适应世界,而清教是理性地支配世界,是立基于激情的,而儒教是缺乏激情的;从“克己”而言,儒士克己是为了一种优美的姿态与面子,而清教士克己是为了控制本性的内在标的;从两者对“财富”的态度来看,儒教认为经济匮乏会导致教养不足,从而引起道德缺失,因而财富只是一种通往道德生活的手段,清教认为增加财富便是增加上帝的荣誉,是一种美德;从对“俭约”的态度来看,儒教的俭约是被身份礼节所限制的有限度的,清教认为拥有便是诱惑,通过俭约积累财富并再次创造财富来增加上帝荣誉;从“语言”来看,儒教的语言是本身即为目的的一种姿态,而清教的语言是一种切实、公务式的传达。儒教与清教的这些巨大的差异导致一方促进资本主义精神的产生,而另一方实则阻碍了资本主义精神的产生。而作为“异统”之道教,虽然与儒教有诸多不同之处,但也没有超出传统主义,甚至比儒教更注重传统,所以也是无法从中产生出资本主义精神的。概而言之,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宗教价值有其独立自发的影响力。

四、《小镇喧嚣》——吴毅
本书探讨的是在“国家—社会”理论视角下一个有关基层政权、村级组织和农民在复杂的互动结构中博弈共生的主题。大众普遍觉得,农民是弱势群体,但其实他们也有强势的一面,运用其弱者的武器与基层政权进行博弈,只是这种博弈是有限制和原则的,最终的决定者还是政府,农民所能够从博弈中获得的利也是政府在不触及其重要利益的前提下可以让出来的一些(或者说,其实是农民应得的利益),只是说农民不争,可能基层政府就可以免一部分的支出。农民的这种对于基层政权和村级组织的“反制”也并不表明制度格局内民权与民利的增长(反只意味着“官权”的式微),只是意味着农民通过对制度裂隙与政策不接轨的利用,以牺牲社会公意为代价而获取些微小利,使治理者与被治理者陷入双输的循环之中。面对农民的开战,基层政权与村级组织的解决方法也极具艺术性,并非一味以权威和强力进行镇压,而是软硬兼施,还通过拟亲缘化、矮化自身、点发等各种方式进行工作,但当掌权者无论因为什么原因或考虑而自我冻结了依靠国家机器的暴力潜势去实现自己的权力和利益的途径时,制度结构上的强者便有可能转化为微观乡域政治行动场景中的“弱者”。因此展示出来的乡镇场域可能是一种“弱国家——弱社会”双向并存的状貌,即基层政权治理资源和治理能力的不断流失已经成为困扰基层政权与行政运转的重要原因。看完这本书,最大的感受便是:基层工作真的是一门艺术!

五、《社会学的基本概念》——马克斯·韦伯
感觉整本书的核心词是“社会行动”,从社会行动衍生出其他的社会学基本概念,诸如“权力、支配、正当秩序”等等,社会学通过研究社会行动、揭示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来观察整个社会。行动是指行动个体对其行为赋予主观的意义——不论外显或内隐,不作为或容忍默认。社会的行动指行动者的主观意义关涉到他人的行为,而且指向其过程的这种行动。韦伯将社会行动分为“目的理性式、价值理性式、情感式、传统式”,从而构建出一个社会行动理论。整本书主要是在讲概念,类似于名词解释。

六、《经济行动与社会团体》——马克斯·韦伯
这本书分为“经济行动的社会学基本范畴”和“经济与社会团体”上下两篇,上篇偏向经济学的一些概念解释,下篇偏向社会学的共同体阐述。
①交换:任何一种以形式上自愿的协定为基础,而提供任何一种现实的、持续的、当前的或未来的效用,以换取某种相对报酬的劳动。经济学上提到交换一般是从经济利益的角度出发,但是社会学上的交换可以是多个方面的,比如人情交换(礼物的流动)、情感交换、理性交换等等,可能社会学上的交换不会像经济学上的交换那样很明显的体现出某种相对报酬,比如恋爱中的男女,男生为女生买礼物,女生却没有回买礼物,从经济学的意义上看,好像这就不能说是交换,因为女生没有回以同等经济价值的礼物,似乎是男生单方面的付出,但是很可能女生是回以情感上的付出,比如对男生的关怀和感谢,或者女生也没有任何回应(包括情感的感谢与关怀),但是男生本人会因为对女生的喜欢而从送礼物的行为获得一种自我满足与感动,虽然如果女生长期没有回应与相对付出,这种互动便会难以为继,如果要使情感维持下去,女生在后期的相处中也是需要付出相对等的报酬的(不一定是经济形式表现出来,更多是通过情感等形式)这样来看,这就是一种交换。交换作为一种社会行动,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它与互动理论紧密相连,让我想起了科尔曼的理性行动理论,其分析框架可概括为:在某个行动中,双方(或多方)要进行一个交换,甲方的需求更高(或者乙方获利更少,需求更低),乙方的资源价值就高,乙方的个人实力就更强,于是乙方就在这个交换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事件的结果就按照乙方的意愿发展。
②经济取向:行动者依其主观意义,将行动指向以效用形式来满足其需求。经济的形式理性包含的范围小于经济的实质理性,经济的形式理性主要是指可计量的(目的理性、技术),经济的实质理性还包括了伦理、功利、政治、身份等多方面的。
③资本计算:对营利机会与营利损益所作的估算与监控。家计计算是以需求满足,以“边际效用”为取向;企业家的资本计算是以“收益性”为取向。家计是资产投资,营利经营是资本投资。资产不等于资本,资产是一种非理性的经营与收益,而资本是理性的,资本财是以资本计算为取向的情况下所能处分的一切财货。资产管理不等于营利经营,营利经营是持续性地以市场机会为取向,在市场上利用财货作为营利手段。
③“在英国,具备资本计算的借地经营与限嗣继承的土地所有相分离是当地数百年来自行发展的表现。土地所有与土地耕作一旦结合,将使土地转化为农业的资本财,这不但会升高资本需求额与资本风险,而且有碍于家计与经营的分离(继承财产形成经营所必须承担的负债),也限制了经营者运用资本的自由,最后则为资本计算导入种种非理性的因素。就形式而言,土地所有与农业经营的分离提高了资本计算经营的合理性。”这让我想起了关于土地是否可以买卖的争论。
④共同体:在不同的程度上,对外与对内“开放”或“封闭”。家共产主义:并非因为性与抚育而结合,而是出于经济的考虑,通过结合成家庭来确保事业间资本需求与资本过剩的均衡,从而减少向外人恳求,抵御风险。从这个理解来说,随着现在经济的高度发达,女性的经济能力提升,独自抵御风险的能力提升,所以对婚姻的需求也相对降低,女性单身主义者人数逐渐增加。父母在劝告子女成家时也常说“等我们百年之后,如果你还没成家,生病了一个人死在家里都没人知道”,他们以过来人的身份,劝子女成家的理由不是爱情,而是出于抵御风险的考虑,可见“理性人”的假设是有很大解释力的。家庭与家庭的结合也是一种资本重组的过程。
⑤中国家族走向“资本主义式”的结合者,取决于政治,而非经济的营利机会。中国向来有“学而优则仕、光宗耀祖”等传统观念,所以中国的反贪反腐有较大难度,官商容易勾结。为官者也是人,撇开其背后的家族,独木难成林,若单纯只经商是难以将其做大的,而当官者不碰钱却缺钱,所以有些时候需要官商合作。政治权力往往催生出一些独占特权企业。

七、《资本论》——卡尔·马克思
全书分为三卷,第一卷讲了资本主义过程本身作为直接生产过程考察时呈现的各种现象,第二卷主要讲流通过程,第三卷揭示说明资本运动过程作为整体考察时所产生的各种具体形式。整本书解析了资本家怎样对工人进行剥削压迫从而达到白嫖、积累大量财富。资本家白嫖的主要方式是压榨工人的剩余价值,通过延长工作时间(超过制造工人生存资料价值的时间)或者提高生产力的手段来增加剩余价值。当劳动生产力提高时,劳动价值量就会下降,从而剩余价值量增加,生活资料量增加,导致劳动力价格下降,进一步的使得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鸿沟越来越大,不公平愈加加剧。不过,劳动力价值下降也有最低界限,但是下降程度要取决于资本的压力同工人的反抗两者的力量对比,所以工人阶级、无产者们要联合起来反抗,尽量争取在底限之上的利益,而底限又与资本压力相关联。或者,无产者们联合起来推翻现有的制度,消灭资本,翻身做主人?但是问题在于如何将其联合起来,怎样去推翻,以及推翻之后要建立怎样的制度与国度呢?

八、《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
这本小册子是为了号召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共同对抗资产阶级的一个宣言。本书简要阐释了“资产阶级生存和统治的根本条件是资本的形成和增殖,而资本的生存条件又是雇佣劳动力,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所以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资产阶级创造出来的表象是极具迷惑性的,因为为了有可能压迫一个阶级,就必须保证这个阶级至少有能够维持它的奴隶般的生存的条件,也就是说被压迫者若无法生存,压迫者就白白损失了人力资料,若穷人一无所有,则可能群起而攻之,富人便难以安睡。此外,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大众的思想是极其容易被左右的,就比如我们现在这个时代,长期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带偏向性的视频就会影响我们对于一些人和事的看法,这就是资本的力量。所以,无产阶级要警惕,不要被资产阶级创造出来的表象所迷惑,沦为心甘情愿被压迫到走投无路的骆驼。

九、《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盖奥尔格•西美尔
    1.现代社会都在倡导平等与自由,但是平等与自由是潜藏的一对矛盾体。西美尔认为平等与自由是对立的,平等指向包容与无差别化,而自由指向的是个性与独特,又要无差别,又要有差别,这不就是矛盾了吗?若要求平等就会不可避免的触碰到自由。平等是一个夷平化的过程,共产主义追求的就是一种夷平化的平等,西美尔认为在内容上,理智有一种夷平的、可以说共产主义的特点,因为理智性是客观地、无特性的,具有不涉及个人的客观性,理智特有的可学习性意味着:人们都处于一个人人一样的水平上。较高理智的权力恰恰建立在理智的品质的共产主义特点的基础上,因为它在内容上普遍有效,在任何地方都一样发挥效力,得到公认(比如基于人人平等的法律,才使个人的差别得到充分发展和利用),这使得平等得以向自由转化。自由如何向平等转化呢?金钱也许是自由与平等的中介桥梁。法律、理智性和金钱,都具有不考虑个体特点的完全无差异性。金钱作为一种等价物,具有非人格性、无色彩性,它使最高级可降到最低级,比如卖淫就是用最没有个性的货币购买人最有个性的尊严(当一个女人为了一种完全非人格性的、纯粹外在事实性的回报而献出自己最隐秘、最个人性的东西时,金钱等价物就说明人类尊严被降至最低点),当一切东西都可以用金钱换取,金钱可以解放人身,就像韦伯之前提到过的“城市里空气都是自由的”,奴隶通过赚钱来换取人身自由。但是另一方面,金钱剥夺了个人行为的固定对象,使得人与人的交往之中人情淡漠,一切向“钱”看,而且金钱既不包含指向也不包含障碍,所以它依照最强烈的主观冲动行事,这种冲动在金钱使用方面常常说利己主义的冲动,这种淡漠与利己主义就容易使得人与人之间形成冷血与压迫。
    2.关于卖淫:西美尔认为由于男性的性成熟早于结婚的时间,所以在结婚之前他们的性需要无法满足,解决这种问题的两个办法是婚前性自由和卖淫。在较为原始的状态下,根本不存在两性之间最高的、心理上的相互关系,所以,女人过去的生活或许对婚姻来说无关紧要,但是现在由于社会越发达,男女关系越趋于个体化,一妻多夫制变为婚姻的可能性就越小,婚前性自由也越不可能,所以最后剩下卖淫的存在。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西美尔说现代社会盛行的一个特征是:一方面最彻底地取消这些人的道德条件,另一方面却向他们提出抵御诱惑的坚强性格和抵抗力量的最高要求,它并不考虑,比起那些在社会怀抱中得到温暖照料的人,被赶出来的人抵抗犯错误的诱惑远为困难。是的,社会总是在谴责妓女,但是是谁让她们沦为妓女的呢,难道会有人天生喜欢毫无尊严的去被迫出卖肉体甚至灵魂吗?难道这个社会和需求者不应该负起一些责任吗?社会将不幸的人看作自己的敌人,而根本不是把不义看作敌人。有产者和幸运者除了其境况的直接幸运结果,还有社会的尊敬、社会的地位处处给他优先,从而获得更多地幸运,而不幸者却要因自己的不幸遭到惩罚,因为社会将他当做天生的敌人来对待。



【书单】(2
020.10.25~2020.11.9)
1、《经济与历史》
2、《支配的类型》
3、《支配社会学》
4、《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及基础》
5、《社会契约论》
6、《社会科学方法论》
7、《金翼》

一、《支配的类型》——马克斯·韦伯
         首先,支配是指“一群人会服从某些特定(或所有的)命令的可能性”,这个定义中的“服从”其实包括了被支配者的考虑进而服从,对这个考虑并服从的过程影响最大的就是“正当性”,“正当性”也是支配的最坚实的基础(习惯、经济、利害、感情、理想等都是支配的基础,但不够坚实。我觉得正当性其实囊括所有这些方面的考虑并且范围更大)。韦伯将支配类型分为:法制型支配、传统型支配、卡理斯玛型支配。法制型支配的正当性是通过“法律规范的理性、受规则约束、管辖权”确立的。传统型支配的正当性是来自于“被支配者所认可的惯例、支配者的身份、支配者的权力”。卡理斯玛型支配的正当性来自于“支配者的个人特质、被支配者的承认”。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卡理斯玛型”支配的再诠释:被支配者的承认是正当性的一个结果,但是在卡理斯玛组织转向理性化的过程时,被支配者的承认却变成了正当性的一个依据。承认与正当性是一个双向作用的互动。 

二、《支配社会学》——马克斯·韦伯
        这本书详细阐释了“官僚制支配(法理型支配)、家父长制支配与家产制支配(传统型支配)、卡里斯玛支配、教权制支配”。
1.官僚制支配
        官僚化的前提条件有六个:货币经济与财政;行政事务量的扩展;行政事务质的变化;官僚制组织的技术优越性;行政手段的集中;社会差异的齐平化。官僚制结构就像一部机器,相对其他结构而言不易摧毁,具有永续性。
2.家父长制支配与家产制支配
        官僚制支配的正当权威来源于制定的规范,家父长制支配的正当性来源于被支配者的服从与由传统而神圣化了的规范,其权威基于严格的个人性的恭顺关系,但是对传统的恭顺亦限制了支配者,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有利于被支配者的。家父长制支配通过分配土地转化为家产制支配,所以其实家产制支配只是家父长制支配的变形。
3.卡理斯玛支配
        纯粹的卡理斯玛支配是不稳定的,它来源于危机与狂热,所以它必然是要走向日常化的,但是它在日常化之后便不再是纯粹的卡理斯玛支配了,而会逐渐转向传统型或者规则型支配。卡理斯玛支配的例行化主要有六种方式:寻找新的具有卡理斯玛的继承者;通过神意选择;上一届卡里斯玛担纲者进行指定;扈从者们推举;通过血缘继承;通过神圣的仪式。
4.教权制支配
        教权制有三种形式:世俗的支配者靠教士正当化;支配者本身为教士职;政教合一(比如中国)。第二种才是完完全全真正的教权制支配。教权制支配与政治支配关系密切,甚至有些时候教权只是政治支配的工具。政治权力与教权制权力经常是相互妥协的,因为政治权力作为“世俗之腕”,为教权制权力提供世俗化的支撑,而教权制权力则是政治权力用以控制民众的手段,并借其赋予政治权力支配的正当性。

三、《社会科学方法论》——马克斯·韦伯
        韦伯认为社会科学的对象是文化事件与实在,而文化实在包含价值与意义两种基本的要素。他强调“任何文化科学的先验前提,不是指我们认为某种或任何一种一般的‘文化’有价值,而是指我们是文化的人类,秉具有意识地对世界采取一种态度和赋予它意义的能力和意志”,文化科学的目的是认识实在的独特性质,而他的方法论就是由关于达到这个目的的方式、原则和手段的讨论构成的。
        社会科学关于价值的考虑有两重:生活世界本身便是价值丰富的世界;这个世界对于每个个人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人对这个世界取一种价值态度。我觉得第二重意义便是“价值关联(价值判断)”,个体看待世界的方式是与其个体价值观相联系的,也因为其价值观才使得世界在个体眼中有了意义(当然,个体的价值观建立又是受世界影响的),从而个体与世界建立了一种价值意义上的联系。在价值关联的前提下,形成了文化现象:其形成既取决于人们对世界的态度,也依赖于产生文化的行事和人们赋予外在行动以意义的内在精神活动。但是在经验科学中,应该把价值判断剔除出去,划清科学认识与价值判断的界线——经验科学只能告诉人们事实怎么样,它可能怎么样,但决不可能教导人们应当怎么样,后者完全取决于人们自己依据于一定价值取向的选择,从存在是无法上升到应当的。

四、《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让—雅客·卢梭
         卢梭认为人类最开始在自然状态中不存在不平等,人们没有欲念之苦,每天就是寻找吃的,然后休息,他们有着天然的怜悯心,对他人没有主动的伤害之心。但是后面偶然的因为天灾或者其他原因威胁到了人类个体的生存,所以人类开始学会合作共同抵抗困难,他们发现合作能够更容易地获得食物,于是开始了定居与共同生活。人与人长时间的共处,使得语言有了产生的必要,人们也开始关注他人并希望得到他人的关注,唱歌或跳舞最棒的人、最美、最壮、最灵巧或者最善言辞的人,就成了最受尊敬的人,于是就踏出了走向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第一步。随着人数的增加,对于食物的需求增多,于是耕种和冶金出现,对于土地的耕耘导致土地被分割,开始出现私有权,而这便是牢固的不平等的开始。
        卢梭将人与人的不平等分为三个阶段:①法律与个人财产的建立,人们认可富人与穷人的地位;②行政官的设置,人们认可强者与弱者的地位;③把合法的权力变为专制的权力,人们认可主人与奴隶的地位。

五、《社会契约论》——让—雅客·卢梭
        社会公约是指我们每个人都把我们自身和我们的全部力量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而且把共同体中的每个成员都接纳为全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社会公约通过道德、法律的平等来代替自然所造成的人与人之间身体上的不平等,从而使得人人平等,而人们通过社会公约得以结合形成国家。社会公约来自于公意,而主权则是公意的运用(注意:主权不等于主权的行使。主权是不可分割的完整的最高意志)。主权者(由全体个人联合起来而形成的公共人格)通过法律而行动,但是主权者只可立法,其所立的法需要另一个权威来执行,政府作为执主权者与属民之间的一个中间体,其目的便是执行法律与保障公民、政治的自由。卢梭通过组成政府人员的数目将政府分为三种形式:民主制、贵族制、君主制。民主制是担任行政官公民的人数比单纯的公民人数多,即多数人执政,理论上适合小国;贵族制是行政官人数少于单纯的公民人数,少数人执政,理论上适合于中等国家;君主制上主权者把整个政府交给唯一无二的行政官,其他行政官都从他那儿获取权力,理论上适合于大国。

六、《金翼》——林耀华
        本书以小说的方式讲述了一个中国家族一段兴衰转折的历史(以东林为主角展开描写的关于他的家族在1900——1941年的兴衰)。本书以小见大,虽然只是描写一个家族,却可窥见那个年代中国家庭的日常生活。书中讲述了许多中国传统的习俗,比如定亲、成婚、丧葬、清明节等等,还详述了家族成员的两种适应方式:一类固守传统,依靠祖传田产为生;一类受到现代教育和基督教思想的影响。可以看到,在时代的变迁中,中国家庭在经济、思想、习俗等各方面开始变化,但一方面接收新潮、顺势而为,另一方面又保守传统、脚踏实“地”。



【书单】(2020.9.19~2020.10.25)
1、《西方社会学理论》上
2、《西方社会学理论》下
3、《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4、《学术与政治》

一、《西方社会学理论》
? ? ? ?  这两本书是介绍西方各大社会学名家的主要思想,比较零散,便以“社会行动理论”为线把他们穿起来。
? ? ?  (1)科尔曼的理性行动理论
? ? ? ?  理性行动理论以“理性人”为出发点,其基础是认为个人行动具有目的性,行动者在采取某一行动时是带有目的的(这种目的不一定是功利的或经济的),行动者的行动原则是效益最大化(但是这个效益不只是指经济效益,也包括社会的、情感的等多方面的效益),行动者根据效益最大化的原则对事物或行动进行一个有目的的理性选择(这种理性或非理性是由行动者来判定的)。该理论在方法论上主张个体方法论,先考虑从个人到系统的多个层次,然后根据具体问题来选择解释层次。理性行动理论在社会科学的理论研究中注重宏观与微观的结合,比如:“新教的宗教价值观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组织的形成”是一个宏观的社会命题,科尔曼将这一命题拆解为“新教教义”(宏观)、“资本主义体制”(宏观)、“个人价值观念”(微观)、““经济行为”(微观),形成了“新教教义改变了某些个人的价值观念”、“改变了个人价值观的个人采取了一定的经济行为”、“这些个人的经济行为有助于资本主义经济组织的形成”这三个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命题。理性行动理论的基本概念在“基本行动层次”和“系统行动层次”上展开,基本行动的要素包括行动者、资源、利益、简单社会关系(权威关系、信任关系),系统行动(包括三方或更多行动者的行动)的要素有复杂关系(权威结构、信任结构)、社会规范和社会资本、法人行动。理性行动理论的分析框架可概括为:在某个行动中,双方(或多方)要进行一个交换,甲方的需求更高(或者乙方获利更少,需求更低),乙方的资源价值就高,乙方的个人实力就更强,于是乙方就在这个交换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事件的结果就按照乙方的意愿发展。
? ? ? (2)哈贝马斯的“沟通行动理论”
? ? ? ?  哈贝马斯认为语言的本质是想让对方与自己达成共识。他设想的“理想沟通情境”是一种真诚的互相沟通,以期望双方达到一个相互理解的状态,使得双方的欲望都得到满足,而不是只以自己的欲望得到满足为目的去进行沟通协调。在理想沟通情境中有三个有效宣称(有效宣称指使说话者正常运用语言跟别人沟通的一些必要条件):真理宣称、正当宣称、真诚宣称。真理宣称指我们表达的语句的“有效性”取决于这些认知句子能否表达事实的真相;正当宣称指在沟通时遵守人际沟通的社会规范(比如在与长辈说话时要带敬称,不可以使用“妈的、老子”等词汇);真诚宣称指我们沟通时希望别人相信我们说的话是真实的表达我们的内心想法的。哈贝马斯认为在人际沟通的过程中,第一步是要使对方明白自己的意思,如果对方不能明白,则要反复解说论证来使对方明白,其次是达到一个相互理解的共识。这些分析显示出我们在使用语言的时候,有一个追求真理的倾向,而“真理”是通过反复讨论而达到的“共识”来界定的,“共识”又是以“规范基础”作为起点的,“规范基础”联系着一个“言辞情境”,“言辞情境”指涉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脉络,这个沟通脉络是有一定客观依据的人的主观意识。
? ? ? (3)韦伯的社会行动理论
? ? ?  韦伯认为某一行动被称为社会行动的条件有两个:行动者有行动的动机;行动者的行动与他人有联系。韦伯的社会行动理论将社会行动分为四大类:目的合理性行动、价值合理性行动、情感行动、传统行动。严格说来,情感行动(由感情引起的行动)和传统行动(通过约定俗成的习惯进行的行动)都不算社会行动,因为韦伯把他们看做是理想类型中的“合理行动”的偏差。目的合理性行动是经过理性权衡,采取最有效的途径去达到目的并取得成效的行动;价值合理性行动是不考虑现实的成效,以价值为导向的行动。韦伯从理性与非理性的角度将社会行动分为四种理想类型:价值理性行动、工具理性行动;价值非理性行动、工具非理性行动。
? ? ? (4)吉登斯的社会行动理论
? ? ? ? 吉登斯的社会行动理论是对韦伯的社会行动理论的深化和发展。他把社会行动看做是一种“连续的”行为流,行为是短暂的,而社会行动是能动的、动态的和具有时间连续性的,社会行动是一个不断进行反思和行动的过程。吉登斯认为人的行动并非完全是有意识的(比如我们的有些行动是出于习惯而产生的),动机和行动并非是完全对应的,人们有意图的某些行动却会产生一些无法避免的意外后果,所以行动者要提高风险意识,提前采取一些预防措施。
? ? ? (5)舒茨的社会行动理论
? ? ? ?  舒茨的社会行动理论与哲学进行了挂钩,是建立在对韦伯的社会行动理论的批评基础上的。他认为人的行为具有“持续性的”和“已经完成的”两个方面,“行动”是“持续性”的,而“行为”是行动的结果。韦伯说社会行动的一个条件是行动者赋予了行动以意义,但韦伯并没有说行动者是如何赋予行动以意义的,舒茨的社会行动理论便是回答了这一问题。舒茨认为,只有当行动者完成行动以后才能对行动进行反思,才进一步赋予行动以意义。意义又可以被分为“客观意义”与“主观意义”(我觉得就是“人在情境中”):“客观意义”是指我们生活在一个特定的文化世界中,这个世界中的事物与行动有约定成俗的意义;“主观意义”是指每个个体的生活经历与生活背景不尽相同,同一个行动在不同个体严重可能有不同的意义。我们在社会世界中的行动先是在自己脑海中进行了幻想设计,先在脑海中完成了再实施的,这是一个能动的过程。同时,在行动发生的过程中,行动者是根据自己的兴趣、背景、知识库存等进行自由选择的,但是行动者的兴趣、背景、知识库存等又是受到所处社会所影响的(这就是具有强制性的了)。
? ? ? (6)帕森斯的社会行动理论
? ? ? ?  帕森斯的社会行动理论强调社会规范对人的内化。他认为社会行动的基本单位是单元行动,而单元行动可分解为行动目标、手段、条件、规范取向四大要素。行动者采取一定手段来达到某些目标,手段的选择会受到物质条件的制约,达到目标的过程还会受行动者的主观价值影响,行动者通过对规范的理解来制定目标并选择合适手段来完成一个单位的行动。社会行动者彼此相互依赖,由社会行动者构成的社会系统之间也有紧密的关联,由此社会中各个系统协调统筹使得社会秩序得以正常运转。
? ? ?  (7)亚历山大的行动理论
? ? ? ?  亚历山大认为行动是由外部环境和内部主观理解共同塑造的。人的行动与外部环境是相互影响的,外部环境影响人的行动,反过来,人的行动也会塑造外部环境。
? ?  (8)涂尔干的行动理论
? ? ? ? 涂尔干是从社会和集体的角度去研究人的行动的,用社会事实去解释社会事实。比如涂尔干在对自杀行动的研究上,他认为现代性危机的根源是社会失范,而社会失范是引起自杀这一社会行动的原因之一。他将自杀这一行动分为三大类型:利己型自杀、利他型自杀、失范型自杀。利己型自杀是因为个体和社会的联结不够紧密,个体与集体的整合程度不够;利他型自杀是因为个体与集体的整合程度过高;失范型自杀是由于社会规范混乱了,人们的行动缺乏适当的规范。由此,涂尔干认为,自杀虽然表面上是个人的行为,但其实是具有着社会性质的,是由社会和集体决定的行为。
二、《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新教的禁欲主义赞成人们通过职业获取正当利益,但是它要求人们对财富不是进行享受,而是要有一种责任感,即人们从事职业与获得财富是为了增加上帝的荣誉感,而非为了享乐,所以禁欲主义倡导财产越多,就意味着要想方设法使财富增加,为上帝增加荣光的责任感也就越重。新教的这种伦理就成了资本主义精神产生的一种基础。资本主义精神就是通过节俭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然后把资本用于投资赚取更多的利益,接着再把获得的利益继续用于扩大再生产。
三、《学术与政治》
         这本书主要分为两部分:“以学术为业”和“以政治为业”。“以学术为业”需要真诚地献身于学术,而非为了功名利益,做学术应该是真挚、热忱的,学术生涯是需要极大的热爱与耐心的。科学是“真”的,它能让我们头脑清醒,值得我们孜孜以求。“以政治为业”包括“靠”政治而生存和“为”政治而生存,“靠”政治而生存可能会把政治当做吃饭与获取利益的一种手段,这是很少数的,而“为”政治生存是完全不靠政治吃饭的。政治同时需要激情和眼光,“一个人得确信,即使这个世界在他看来愚漏不堪,根本不值得他为之献身,他仍能无悔无怨;尽管面对这样的局面,他仍能够说:‘等着瞧吧!’只有做到了这一步,才能说他听到了政治的‘召唤’。”此外,学术与政治是有联系的,比如中国历来的“学而优则仕”,但是做为传授学术的教师是不应该向学生灌输他的立场的,因为课堂上是听不到批评的声音的。



【书单】(2020.8.15~2020.9.19)
1、《道德教育》
2、《孟德斯鸠与卢梭》
3、《社会学主要思潮》

一、《孟德斯鸠与卢梭》
        我认为本书只有四分之一在讲孟德斯鸠与卢梭。孟德斯鸠对社会科学的兴起有巨大的贡献,他对统治社会的方式做出了分类:共和政体、君主政体、专制政体。他认为,法来自于自然,他在研究社会科学时采用了归纳法,关注环境因素(横向的考虑),其不足之处在于缺乏历史的连贯(纵向的考虑)。卢梭讲到:社会的起源是因为环境的压迫使得人们不得不团结起来以获得更多生存的物质。我觉得本书的主体部分是社会主义与圣西门,主要在讲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区别:社会主义的目的是通过将产业与国家联系起来去提高产业(经济)的地位;共产主义的目的是将国家从产业中排除出去来提高国家的地位。
二、《道德教育》
        这是涂尔干将社会学应用于教育的展现。教育最首先的不是教授技能,而是让学生成为人(最基础的也是最难的)。所以道德教育是必不可少的。道德教育让学生能融入社会,而学校是家庭与社会之间的纽带。经由学校,学生进入社会,为成为一个社会人打好基础。首先,道德的首要要素是纪律,道德是具有权威性,甚至也有一定强制性的,是需要纪律精神的,它是要约束我们不去做一些事儿的。其次,道德的次要要素是对群体的依恋。如果我们做事儿都从自我出发,丝毫不顾他人、群体、国家,是冷血自私的,则很显然谈不上道德。只有当我们对所处的集体产生依恋,认为集体大于个人,所以属于集体中的他人也很重要,所以会有利他主义,这种便被认为是道德。这种顺序是国家大于家庭大于个人(国家不以危害他国为目的)。最后道德的第三要素是自主或自决,自主地而非强迫地做出的行为才可称为道德的。学校是道德教育的场所教师在进行道德教育时需要运用奖惩,但奖惩的目的不是奖惩,而是把其作为一种手段去教育,去维护道德的权威。
三、《社会学主要思潮》
       雷蒙·阿隆在本书中先后论述了孟德斯鸠、孔德、马克思、托克维尔、涂尔干、帕累托、马克思·韦伯七位社会学家的著作和思想。读完整本书,我比较有印象的是作者关于马克思、托克维尔和帕累托三人的评述。
       马克思的思想重点在于经济与阶级斗争,他认为经济决定一切,认为社会的矛盾都是由于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对立所引起的,而且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是无可调和的,并且最终无产阶级一定会战胜资产阶级。但是我有一些不解之处:一是马克思提出了一种没有阶级统治的经济——社会制度,即认为国家应当消亡,因为只有当一个阶级为了剥削别的阶级的需要时国家才会存在。但是为什么国家不是因为人民要合作以寻求更多资源而存在的呢?二是马克思提出经济计划化与国家消亡论两种思想,但是如果要实现经济计划就必然有一个统领的集权来进行计划与下达命令,这就是国家(虽然名称可能不一定是国家,但是实质就是国家),所以如果要实现经济计划化,国家就必然不可能消亡。
托克维尔最主要的思想就是民主与自由:他认为民主就是地位平等,自由就是不存在专断。他认为联邦能实现民主自由是因为联邦足够大,所以能够实现自卫,才能够实现民主,同时联邦又足够小,所以能够实现自由。
? ? ? ? 帕累托给我留下印象的是逻辑行为与非逻辑行为、精英主义:行为如果在主客观上都有逻辑目的,并且客观目的与主关目的一致,则是逻辑行为,此外他提出了四类客观目的与主观目的相异的非逻辑行为。帕累托还提出了“剩遗物”和“派生物”,剩遗物是部分本能,其中比较重要的两个种是“组合的本能”和“集合体的持久性”,组合的本能推动变化和更新,集合体的持久性趋向稳定和保守,派生物是由人类行为及其口头表述构成的整体的可变因素。帕累托的精英主义我觉得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世界上百分之九十的资源掌握在百分之十的人手里(这个资源包括政治、经济各方面的)。


【书单】(2020.7.11~2020.8.15)
1、《实用主义与社会学》
2、《社会学与哲学》
3、《教育思想的演进》
4、《哲学讲稿》

一、《实用主义与社会学》
        虽说书名是《实用主义与社会学》,但我觉得本书讲的最多的是“真理”:真理是对实在的摹写吗?真理是静止的吗?真理是唯一(确定)的吗?前几个章节是讲实用主义的局限之处:有用论、不系统、模糊、论述不足,也讲实用主义与理性主义的对擂。最后,实用主义与社会学的接通之处在于都认为真理是社会性的,真理不是一个人的真理。
二、《社会学与哲学》
        全书主要讲的是“道德”。道德具有“强制性”和“可求的、被求的”两大特征,社会是道德的根源和目的。此外,第一章讲了“个体表现”和“集体表现”(个体表现是心理学方面的,集体表现是社会学方面的),集体表现来源于但高于个体表现,是所有个体表现的集合中最一般的现象。最后,讲社会学怎样帮助解决哲学问题,我觉得就是说从集体(社会)来进行价值判断。
三、《教育思想的演进》
        本书先讲了学堂的由来,然后是教育的各种演变。从中可以导出一条明晰的线路:注重语言、文学的教育;百科全书式的教育;逻辑的教育;为融入社会的教育(专业化、职业化的教育);树人的教育。感觉这一路的发展也都可以从我们目前的教育体系窥出。小学到高中都是百科全书式的教育,大学是专业化、职业化的教育;研究生、博士是更进一步的深造;逻辑和道德的教育贯穿整个教育系统。此外,我觉得读书会的教育理念和涂尔干提倡的很相似:学习不只是功利性的,更注重的是在学习这个过程中学生思维、品质等各方面的成长。
四、《哲学讲稿》
        感觉这本书讲的东西比较零散,我目前的能力还概括不出来。但我觉得这本书里面的好多话都非常具有哲理,让人惊叹,为涂尔干疯狂爆灯。比如:“欲望可使自我丢弃自己,而意志则使自我得以驾驭自己”、“看起来矛盾的东西也许并不矛盾;我们很可能只是遭遇到了认知的界限,这种界限只允许我们看到事情的一方面。”。还有好多这种金句,让人忍不住记录下来。
[ 此贴被社工李春方在2021-07-01 17:43重新编辑 ]
Posted: 2020-08-15 21:02 | [楼 主]
孙新华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723
威望: 723 点
金钱: 7230 RMB
注册时间:2008-10-22
最后登录:2024-11-19

 

很好!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Posted: 2020-12-19 09:19 | 1 楼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西农四为读书会

Total 0.251779(s) query 4, Time now is:11-27 03:41,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