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
|
无图版
|
风格切换
|
Home首页
»
您尚未
登录
注册
|
返回主站
|
研究生读书
|
推荐
|
搜索
|
社区服务
|
帮助
|
订阅本帖更新
社区服务
风格切换
yellow
moon
wind5
gray
wind
blue
black
green
movie
pink
短消息
收件箱
发件箱
消息跟踪
写新消息
控制面板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查看个人资料
好友列表
用户权限查看
交易币管理
积分转换
特殊组购买
收藏夹
我的主题
统计排行
基本统计信息
到访IP统计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
在线统计
会员排行
版块排行
帖子排行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西农四为读书会
»
王利微的读书报告
>> 中心读书报告
|- 中心研究生读书报告
|- 毕业研究生读书报告
|- 本科生读书报告
|- 华中大读书会观察
>> 经典阅读读书会
|- 西农四为读书会
|- 安大知行读书会
|- 北工大群学读书会
>> 华中趣事
|- 读书趣事
|- 生活趣事
|- 种种逸事
|- 2012年调查趣事
|- 2011年暑假调查
|- 2010年调查趣事
>> 友谊第一,读书报告
|- 齐民学社读书会
|- 安徽师大公管管理读书会
|- 中南财经政法读书会
|- 河南大学三农发展研究会
|- 华东理工大学读书会
|- 武汉大学少年中国学会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三农学会
>> 三农研究读书会
|- 本会成员
|- 本会事务
|- 读书交流
>> 读书交流
|- 读书汇
|- 好书互借
|- 读书心得
|- 好书推荐
交 易
投 票
本页主题:
王利微的读书报告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王利微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15
威望:
15 点
金钱:
150 RMB
注册时间:2022-06-24
最后登录:2024-06-09
小
中
大
王利微的读书报告
王利微的读书报告
【阅读书目】
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权力精英》
齐格蒙·鲍曼《现代性与大屠杀》《怀旧的乌托邦》
齐美尔《宗教社会学》在读
【作息情况】
刚开学有一段适应的过程,要忙的事情也比较多,作息也不太规律,比较晚睡。之后一段时间都是每天早上七点半起床,晚上十二点前睡觉,大致遵循8107。
【运动情况】
运动是打羽毛球或跑步,有时会和大家一起锻炼,但并不频繁,之后也会更多参与到集体运动中去。不过最近感冒乏力,每天的运动就只有散步和上下楼梯。
【感想】
收获1.养成了良好的作息习惯,做到早睡早起,保证了读书的时间。
2.专注阅读中去,效率有所提高,难度系数有所降低。
3.集体建设有明显成效,团体更加熟悉融洽,联系更加紧密,会一起读书一起吃饭一起运动。
不足1.每次接水上厕所回来都需要重新集中注意力,容易被外界事物所干扰,需要更加专注在书上。
2.思考能力欠缺,读完书不过脑,容易遗忘。可能内容读懂了,但是没有自己的思考,也是没有用的。可以在读书过程中,读完一章或是一本就及时总结思考。
【自我评价】A-有进步有不足
《怀旧的乌托邦》
怀旧,是人的通病,谁又不怀念一下过去那些美好的事情?特别当现状潦倒时,人就特别容易怀旧。
乌托邦这个词来自莫尔的《乌托邦》这本书,它指的是人类思想意识中最美好的社会。它的最初构想,和社会主义主张非常相像,例如人民平等,按需分配。在今天,乌托邦的最初构想仍然极难实现。虽然构想是美好的,但任何走向极端的意识,都要不得。
这本书指出,面对今天时代乱象,人们看不见未来的希望,于是,集体坠入对昨日的怀旧。这种怀旧,造成一些消极的后果。他们只是简单的认为,过去是美好的,于是,对过去的幻想成为“怀旧的乌托邦”。
鲍曼是一位研究现代性的著名思想家,他从现代性入手,详细分析了“想回到过去”的原因和现象,并提出面对当今乱象的正确方法。“想回到过去”的原因来源于当下极其变化莫测的不确定性以及由此导致的对未来的恐惧。鲍曼指出有四种“想回到的过去状态”。
第一种回到霍布斯。英国政治哲学家在《利维坦》一书中提出利维坦的概念,意指一个可以维护个人利益的强势国家,在没有“利维坦”之前,社会处于“一切人面对一切人”、各自为战的状态。所谓回到霍布斯,指的正是回到“一切人面对一切人”。因为强势国家逐渐丧失维护个人利益的功能,导致人们丧失安全感,于是人们不再相信国家,选择回到过去,各自为战。
第二种回到部落。在社会之下,人们根据自我的兴趣、认知形成小的意识团体,为部落而生,排斥其他的群体。回到部落,指的就是回到这种民族主义意识。人们幻想过去“部落时代”的安定、快乐,于是,一当号召“民族主义”的声音出现,意料之中会得到热烈拥护。这形成了今天的恐怖主义,以及对移民、难民的排斥。
第三种是回到不平等。简单的说,齐格蒙特.鲍曼认为,最本质的不平等就是富人与穷人。一方面,信息的发达,让不平等的双方认识到之间的差距;另一方面,世界的贫富差距在显著加大。最终,形成了“回到不平等”。
第四种是回到子宫。子宫是人诞生之初所处最温暖、最安全、最舒适的地方,齐格蒙特.鲍曼用它来指代人们想回到以自我舒适为主要目标的状态。
这些历史记忆则指引着人们,让人们的目光从不确定、更多失望的而不是向往的未来,转到过去的历史记忆中去。应对怀旧病的终极解决办法——对话:通过对话,了解他人的诉求,倾诉自我的诉求,通过对话,找到双赢的方法。而有效对话的前提,是怀着诚恳的心。
这本书可以加深个人对现代社会的总体认识,让人不至于落入“阴谋论”这样的狭隘视角,更让人能够从“知其然”上升到“知其所以然”。
《社会学的想象力》
米尔斯在《社会学的想象力》写道,他写该书的目的是,确立社会科学对于我们时代的文化使命所具有的文化涵义。这一文化涵义可以从两个层面进行理解,从个人层面的角度来看,在一切都剧烈变动的社会之中,人们开始感到处理自身境遇的无力感,大多数人无法看出自身与身后更大的社会背景、结构之间的关系,在米尔斯看来,人们需要一种心智品质——社会学的想象力来帮助他们看清世事。从社会科学的发展角度来看,社会学的想象力能够促进社会学的发展避免走向抽象、僵化、空洞的误区。无论是从个人层面还是社会科学的层面来看,其核心是共同的,就是要能够区别、连接“环境中个人困扰”和“社会结构中的公众论题”。
在日常生活中,不少人把无意义挂在口边,总觉得焦虑如影随形,想要向上进步,却总觉得上面罩着一层透明的天花板,这种征兆已经成为年轻人共同的“病征”。尽管并非每一个人都能在这种共性中识别出自己与他人的共同点,但从在网上热议的“空心病”、“丧文化”流行上来看,这些话题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个人困扰。如果说当这些话题成为热点,成为人们口中热议的对象时,说明它们已经发展成了公共议题,那么这种公共议题如何变得有效是需要我们进一步追问的,怎样把这些公共议题置于社会整体的结构当中去理解,而非让它成为朋友圈的“一周热点”之后再无人问津?
与米尔斯著书的时代相比,现代社会媒体的发展,让某一问题转换为公共议题的难度已经大大减小,尽管存在着舆论监控等等限制,但是人们针对社会话题进行讨论的渠道已不像从前那样局限。但问题成为公共话题之后,并不意味着能够得到有效充分的讨论,还有被转变成消费话题的风险。因此,仅仅将个人困扰与社会状况联系起来还不足够,而是将个人困扰引发的真问题与社会结构结合起来,使之转化为能够持续探讨进而有所影响,这样社会学的想象力才更贴近当代的社会状况。
米尔斯回答了社会学家应如何想象。
首先,社会学家应直面时代的大问题。米尔斯认为,社会学家必须承担时代的文化责任,发挥相应的公共职能。他并不主张学者抛开研究,以社会活动为业,而是反对为学术而学术、为审美而审美的研究理念,反对狭隘的经验研究与科学主义。
其次,社会学研究不可脱离历史维度。遵循米尔斯的建议,历史社会学不是社会学的分支领域,而是一切社会学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换言之,历史社会学不是研究历史的社会学,而是具有历史维度的社会学;它将时序性置于核心地位,强调因果关系在时间上的异质性。具有想象力的社会学必然是具有历史穿透力的社会科学,因为社会结构是历史事件的产物。
最后,社会学研究必须基于研究者自身的体验。先反思你的个人经历,再把个人经历同社会变迁结合起来。所谓“价值无涉”的学术研究,不仅回避了学者应有的社会担当,更抽离了学术灵感的重要来源。如果一个研究者对其所做的研究并无亲身体验,甚至没有个人兴趣,他又怎么能指望吸引甚至影响读者呢?对于中国的社会学者来说,我们最缺乏的并非事实,我们的普查和抽样数据已经不少;我们缺乏的是由小而大,大中见小的社会学想象力。
Posted: 2022-10-23 19:32 |
[楼 主]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快速跳至
>> 中心读书报告
|- 中心研究生读书报告
|- 毕业研究生读书报告
|- 本科生读书报告
|- 华中大读书会观察
>> 经典阅读读书会
|- 西农四为读书会
|- 安大知行读书会
|- 北工大群学读书会
>> 华中趣事
|- 读书趣事
|- 生活趣事
|- 种种逸事
|- 2012年调查趣事
|- 2011年暑假调查
|- 2010年调查趣事
>> 友谊第一,读书报告
|- 齐民学社读书会
|- 安徽师大公管管理读书会
|- 中南财经政法读书会
|- 河南大学三农发展研究会
|- 华东理工大学读书会
|- 武汉大学少年中国学会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三农学会
>> 三农研究读书会
|- 本会成员
|- 本会事务
|- 读书交流
>> 读书交流
|- 读书汇
|- 好书互借
|- 读书心得
|- 好书推荐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西农四为读书会
Total 0.132743(s) query 3, Time now is:11-16 05:12,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