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陈建兵读书报告(更新至2018年11月)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陈建兵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15
威望: 15 点
金钱: 150 RMB
注册时间:2017-10-09
最后登录:2018-11-28

 陈建兵读书报告(更新至2018年11月)

  读 书 报 告  ——2018年11月
一、    托克维尔,2016年,《论美国的民主》(二、三、四),北京:台海出版社.
二、    勒庞,2007年,《乌合之众》,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论美国的民主》    该书是托克维尔的经典著作,用词精美并且慷慨有力,同时对于紧扣“民主”一词,对于民主制度下产生方方面面的影响均有较为新颖读到的观点。全书一方面通过对美国、法国、英国的国情比较,作者尽管高度赞扬了美国的民主及其该制度背景下产生的国泰民安而富足平等的场景,但并不是单纯的出于对其制度的肯定要鼓励英法效仿,作者同时也表现了美国民主制度的弊端和必要的预防手段;另一方面作者也通过对民主政体和贵族政体的比较,突出不同国家政体下对社会和生活于其中的个体所产生的不同影响。

为何美国的民主不同于英法且程度更高?
美国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从太平洋到大西洋而独占北美大陆,广袤的国土面积和肥沃的土壤资源,加之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这也就成就了土著居民和外来移民之间的博弈融合,多元的文化土壤培植别样文化。美国尽管最初是英国的殖民地,而且美国西部的很多国土都是从法国购买,原本会存在英、法之间的痕迹,但是美国却很好的借鉴了两国的先进制度文化,在缺乏悠久历史传统和根深蒂固封建思想的背景下好似在一张白纸上更容易将憧憬的人类图景变成现实。所以美国似乎更容易走上一条快车道,规避了原有的风险并利用既有的人类文明来构建民主的理想天堂。

联邦和各州之间的关系?
美国的联邦和各州之间的关系相比于传统中国浓重的封建中央集权思想不同,受到移民种族和州的历史渊源影响,各州和联邦之间的关系相对松散,各州之间有匹配之间内部的法律制度,因而拥有较大的立法权限,但是又集中于宪法权威之下。联邦并不能太多干涉州的活动,但是州服从于联邦管理是因为贸易经济发展和社会活动所需要,各州之间需要一个稳定而团结的巨大市场,这就需要各州之间维系在一个弱于国但是又强于州的联邦共同体,所以在利益纠葛和历史缘故等多方面影响之下成就了美国独特的中央和地方关系,宜松则松,宜紧则紧的关系在国家初期是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民主进程的加剧,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势必会让这种关系的弊端凸显。这样的历史传统似乎一定程度上造就了当下美国加州山火迟迟不能扑灭的原因,也是美国救灾体系中暴露的问题所在——州和联邦之间缺乏统筹安排。

美国三个种族之间的思考?
美国的种族主要由印第安原住民、欧洲白色人种移民、非洲贩卖的黑奴。三个种族是三类文明的缩影。毋庸置疑,欧洲人掌握的文化和科学程度最高,站在历史车轮的前沿自然在北美大陆毫无对手,清教徒用一如既往的理性、勤劳、无谓和勇敢开拓希望之疆土,他们带来欧洲的先机文明,无论是农业生产还是机器轰鸣的工厂都让原本汪泽大地的北美开始了巨变。原著居民过着逐水草而居的原始生活,他们不以劳动为荣却习惯了穿梭于丛林之间,但是欧洲人文明进程的大举进攻正让土著人可活动的范围日益缩小,他们之间有一些贸易往来,尽管部分人仍旧过着狩猎的生活,但是文明之间的对抗让土著人一部分接受了欧洲文明。相比于土著人家园被占领的无奈黑奴的命运似乎更加让人感叹,欧洲人通过贩卖黑奴不仅让他们埋骨他乡,而且肤色、智力、文化以及文明程度的巨大落差让他们自出生之日起就标签上了奴隶的命运。奴隶制度为美国初期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随着南北产业的分工则不然,北方废除奴隶制的各州经济却要优于实施奴隶制的南方大种植园经济的各州。作者认为南北方对于奴隶制的分歧一方面是产业分工的差异所致,另一方面北方通过市场化运营比南方世袭奴隶的成本要更加低廉,尽管短期内看似北方的劳动力成本更高,但是南方种植园主却要为此承受奴隶一辈子的劳动力成本,因此市场化公开竞争下劳动力成本要优于南方的奴隶制度。文明的必然进程也让南北战争中北方先处于弱势随后又反败为胜的一种体现。三个种族、三种文明之间的博弈融合,是培育美国民主精神的土壤。

民主对美国人智力活动和情感的影响?
美国人民是一个十分务实的民族,重商实业的意图也是十分明显。因此美国对于文艺、哲学或者是科学理论抽象性之物并不感兴趣,他们会有“拿来主义”的倾向,这要得益于其与英法等欧洲国家之间的渊源,美国人并不在乎特殊性,唯有一般性可以普遍运用才能激发其兴趣。美国人的勤劳和务实态度也让他们过上了富足的生活,但是遗产之间的代际传递并没有造就他们子女之间的矛盾或者是毫无斗志。崇商的态度不仅让美国商人远离政治因素,也让美国人将一切通过自己双手劳动都看作高尚的。美国人十分尊重法律规则,因为那是他们社会一切有序的载体,每个平等的个体都不愿意去为了踩红线而违背大家意愿而引发众怒。美国民主制度下个体实现了高度的“自由”与“平等”,个体从原本的压抑束缚中解脱出来,女性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初等教育的普及让全民的平均智力水平都在欧洲诸国之上。报刊和结社自由是美国人传播思想的自由阵地,也是美国人因为平等而个体之间关系变得疏远获取信息的有效途径。美国的民主精神粗看似乎与宗教精神背道而驰,但是美国的宗教独善其身,并不和统治者的统治有之间的冲突和关联,虽然美国的宗教不参与直接的社会会管理,但是却作为重要的政治设施。因此只要宗教可以慰籍所有的苦难,一切似乎也都理所当然,故而美国人辛勤工作六天,但是周日一般都放下忙碌的工作,走进教堂开始诚心祈祷,当然务实的美国人并不在乎永生或者彼岸,美国人更加重视此岸的幸福和享受。平等改善了主仆之间的关系,平等让个体分化成诸多表达民意的小团体。如果要在“平等”和“自由”之间抉择,那民主国家对待平等可能会优于对自由的热爱。“不患寡而患不均”或许是每个民族的共性。
民主国家的一些隐患?
相比于贵族制度民主确实是人类文明进程的一大步,但是民主国家也不是完美无暇的代表。民主主义创造了个人主义,而个人主义又会随着人们的身份变得平等而发展壮大。因此在民主国家,平等自由让个体的智力水平、财富因素、社会地位逐渐拉平,个体逐渐丧失对于权威的信仰,由此引发个体以自我为中心的趋势明显。各自为政又互不信任彼此让原子化的倾向明显,个人主义一定程度上损害了集体主义智慧。另一方面由于民主社会的平等让原本贵族社会的永恒不变成为了奢侈,因此大家务实于眼前的雄心勃勃,对于未来却难以谈得上怀揣远大理想。民主国家由于每个人都有自己较为理想的职业和光明的上升前景,因此军队唯有通过战争重新洗牌来达到职位空缺引发的晋升渠道。综合作者其实是很全面的呈现了美国的社会民主制度,在体现赞美惊叹的同时也呈现担忧,不过作者对未来民主的道路仍然表现出积极乐观的态度。
《乌合之众》  这本书以法国大革命的诸多事件为背景,基于对群体的研究,总的来说对于群体的研究视角较为独到新颖,也让人一定程度上从身边感知到因为集体产生的群体压力让很多有学识有理智的人在“法不责众”或者是亢奋的情况下会引发失去道德力的卑劣行径,个人的理智在群体面前失去作用而被群体领袖所控制,领袖也会采取一定的语言手段比如重复、传染等,当然也有马克斯韦伯笔下卡里斯马型人格的领袖人物。总之作者认为群体中的从众心理只有简单而极端的从众心理,只是一味极端的接受服从或者果断拒绝,这种单一的思维也让群体中原本的理性人难以有用武之地,因此群体的道德一直是作者诟病的对象,尽管作者也承认有部分正向的功能,但是作者是反对集体主义,这是在社会主义工人运动大潮下主张无政府主义的一种体现。不仅如此作者认为政府采用议会的方式其中暴露的争吵也是一种效率低下,同时也让费国家的财政资金,议会的实质是被少部分有权威的领袖控制,实际上代表的人就是少部分人的意见。在群体的作用下,作者认为人类文化文明体现出孤立,然后融合吸收,最后形成自己民族的特色,但是在造就文化的同时也开始了自我破坏,种族作为集体的内生品质随着理想的衰弱消亡,种族的集体意识逐渐被个人的自我意识所取代,因而文化的大厦势必会最后轰然倒塌,这是一个民族生命的循环过程。总而言之,作者有自己独到之处,但是对于集体也有些过于绝对和牵强之处,在法国大革命及其那个时代的西方社会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读 书 报 告
——2018年10月
一、    托克维尔,2012年,《旧制度与大革命》,北京:九州出版社.
二、    托克维尔,2016年,《论美国的民主》(一),北京:台海出版社.
三、    麦克伦尼,2013年,《简单的逻辑学》,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四、    毛姆,2012年,《月亮和六便士》,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旧制度与大革命》  该书是在法国大革命之后的约半个世纪之后,对于历史和当前制度以及文化的反思和回溯。作者通过对于大革命之前的史实资料和当前的现存状况的分析,提出了一些对大革命影响以及大革命的历史意义的不同看法,作者认为实际中大革命的影响比参与者或者是外界普遍认为的都要小得多,一方面他们从旧制度中继承了许许多多的情感、习性以及思想,另一方面旧制度中的许多正被他们有意无意为其所用。当然,大革命似有两个极为不同的阶段:第一阶段法国人将一切摧毁,第二阶段却是将原本丢弃的东西又重新拾掇起来。这些制度也好、思想也罢曾经在某一阶段无迹可寻,但是又在不远的将来重新冒出来。关于大革命作者有几个较为新颖的观点:
①繁荣加速了大革命的到来
贫苦来源于政体的流弊,从路易十四道路易十六政府在不断的进步发展,但革命的发生并不是因为人们的处境越来越糟糕,一向毫无怨言的忍受最难以忍受的恶政的人民压力有所减轻,人民就会试图去全部推翻,痛苦虽然减轻了,但是人民的思想开化之后感觉却更加的敏感了。历史经验也似乎说明:一个坏政府最危险的时刻常常就是它开始改革之时,而封建制度的黄金时代并不比起接近灭亡时更能激起人民的仇恨。
②巴黎成为全帝国精华,法国人却变得极为相似
行政上的中央集权加速了巴黎总揽一切权力,巴黎的扩张让巴黎成为了法国本身。巴黎吞噬了外省,让周边的民众争相涌入巴黎,与此同时各处的自由和权利豆子消失,独立的生活特征在各地不在露面,不同身份之间的面貌特征逐渐模糊,旧的公共生活痕迹也在迁徙中逐渐磨平。教育和生活方式造就了无数相似之人,巴黎成为了法兰西唯一的导师,它赋予一切人以相同的形式和行为举止。长期的专制独裁能使人们彼此相似,但却对彼此的命运互不关心。作者通过通婚圈来表明相似的人却被分割成为一个个陌生的小团体,英国相较于法国几乎是唯一的真正摧毁种姓制度的国家,贵族平民之间任意通婚,同样的选择职业和自己喜欢的事情,但是在法国却表现的更加传统和严密,尽管法国的贵族政治权力逐渐丧失,但是却拥有了曾经不曾拥有的许多特权,这也让法国贵族和其他阶级之间的障碍至始至终都是界限分明。
③当前社会是旧制度的体现
中央集权制度和现有的政府监管制度以及行政法院、行政风格和官员豁免制度都是旧制度的体现。总的来首这些制度都是大革命以“自由、平等”的口号,但是在大革命取得胜利之后并没能实现预期的目标,相反在战后重建的过程中以及留有战前遗风。政府的代言人以及权力牢牢掌控在总督,中央集权是这场革命的开端和标志,而大革命却意外的巩固了中央集权制度。此外三级会议并没掌握实权,人民的政治诉求并没有达成,平等只是相对的,对于官员的豁免依旧让平等无力。总而言之,大革命之前正度必须依靠政府不合法和专横的手段来保护政府官员,而大革命之后这些全部变成合法的了。
作者全书着力表达:历史是一座充满复制品的画廊,却缺乏原作。
2、《月亮和六便士》 
①主人公:查理斯·思特里克兰德  ②妻子(一儿一女)
③荷兰籍画家:戴尔克·施特略夫  ④妻子(主人公的情人)
⑤爱塔(主人公第二任妻子,育有一子一女,早亡)
全书故事较为简单,想表达的主题却有很多。主要讲的就是一个券商代理人儿女双全,妻子贤惠,本可以在英国过一个中产阶级令人羡慕的生活,但是在一次外地度假之后却莫须有的离家出走,无论妻子怎么哀求或者是宽容的姿态都难以改变其要实现一个画家的梦想。在法国期间,主人公沉迷于艺术,经济窘迫身体每况愈下却抱有对艺术的执着不愿意出卖自己的画作,幸而得戴尔克夫妇相助,才最终逃过一劫,但是戴尔克处于善意以及对于主人公天才般的礼遇却是引狼入室的举止,妻子对于主人公从恨到爱,戴尔克原本幸福的家庭也经受着妻亡家散的变故。之后,主人公前往马赛又遇到土著的黑人妇女,一如既往的执着于艺术却得麻风病再次为世人所抛弃,但最后唯有其妻子不离不弃,最后魂断塔希德岛。
主题①:爱情。小说中的爱情有很多种,主人公和妻子的爱情(各取所需),戴尔克和妻子的爱情(临危受难),主人公和第二任妻子的爱情(灵魂伴侣)。男女之间对于爱情的态度也各不相同,主人公第一任妻子和戴尔克对于伴侣没来由的忽然消失表现的态度极为的一致,他们都可以无限的宽容乃至于“下贱”,这其中有多少爱的成分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不可否认本质的原因是他们原本有序和谐的生活被打乱,他们或许更加难以面对的是今后经济压力和舆论压力,对于原本平静的生活被打乱而无所适从,男女之间对于感情的态度有时候就会有理智所根本不能理解的东西。女人可以原谅男人对她的伤害(主人公妻子),但是永远不能原谅男人对她做出的牺牲(戴尔克妻子)。
主题②:执着。首先是主人公对于艺术的执着,打破传统的艺术藩篱,打破对于爱情的认知,对于物质以及女色近乎不食人间烟火,无论是生活穷困潦倒到何种程度都不曾忘记对于艺术的执着,画画并不是为了卖画,为艺术而生却不为了艺术而生,这就是极致崇高的艺术追求。执着的还有对于爱情,主人公第一任妻子以及戴尔克都是对于爱情执着的一种体现,不过他们更加的可以定性为执念,无愧于心然后依旧难以达到再次的恋恋不舍以至于自我伤害就显得有些不够洒脱。当然主人公第二任妻子在主人公有麻风病依然执着,这也是艺术和爱情结合的典范,总是有些艺术不需要同时代的人懂,总是有些爱情不需要理由。
如书名一般:月亮和六便士。“月亮”和“便士”都是晶莹剔透,一个代表了崇高的理想,但是又可望而不可求,另一个则是最小的硬币,似乎是最为卑贱和最为渺小的一类。有的人追逐高洁的梦想,有的人则低矮到草丛中,梦想没有卑微,卑微的只是观念和持守卑微观念的人。


 

读 书 报 告
——2018年9月
一、    卡尔·波普尔,2016年,《历史主义贫困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二、    艾·弗洛姆,2008年,《爱的艺术》,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三、    毛泽东,2008年,《毛泽东选集》(三*四),北京:人民出版社.
四、    路遥,2006年,《人生》,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历史主义贫困论》  该书的基调就是对历史主义的否定,认为历史主义宿命论是迷信,因为无论是自然科学或者是社会科学的手段对于历史的预见都是枉然,对于趋势的把握常常被冠以规律。同时人类在自己的认知中受到知识强烈的影响,知识的增长并没有客观规律可言,因而我们并不能合理预言科学的增长,所以对于历史主义的构思就存在错误。不仅如此,与“历史主义”相对应该的“总体论”也是不可能,人受时代的局限并不能掌握变化中来应对变化,所以乌托邦的式“总工程”在波普尔看来需要被“零碎工程”来修补,因为乌托邦看似合理的方案并不能成为一种稳定的结构,他是人们预先构想的选择性蓝图,而力量的均衡在不断的变化着,因而一切社会工程不管它是多么以现实主义和科学性自诩,都注定只是乌托邦的泡影。
波普尔是不折不扣的自由主义者,所以对于自由的倡导和对于极权的否定也是他的主张,因此他认为所获得的权力越大,则损失的知识也就越多。自然他对于马克思笔下社会主义以及自由主义社会,通过社会产生暴动和革命来达到工人掌权他是反对的,他认为马克思依然没有跳出时代的圈子,不能因为道德上的善是进步的我们就认为我们已经达到这种善,而利用这种道德上的善去指责现有的事实。当然这也应该说作者这样论述马克思其实自己也是不可避免的局限在特定的历史条件,所以他的理论有些也是难以自圆其说的。
2、《爱的艺术》  该书不厚但是较为经典,读起来并没有特别酸涩,一定程度上受马克思和佛洛依德的一些思想影响,但是也在自己的时代上有进一步的拓展。主要思路是将爱是否是一门艺术来提出问题,在获得肯定回答之后进一步的将爱情理论予以铺陈,进一步的对于西方爱情衰亡的悲观事实,最后对爱的实践予以落地。佛洛姆认为爱并不偶然的,更不是物物件换一般的世俗和功利,爱是一门艺术每个人需要予以掌握学习并实践。身处于时代的洪流中每个人都会遇到一个问题——孤独,因为短暂的欢愉或者是通过毒品等换去的只是更加长久的寂寞和空虚,所以爱下是让我们摆脱空虚的捷径。爱情是给予不是伪善,是积极的爱不是消极的爱,爱时有能力的爱,是让彼此都更好的爱。爱有四个要素,第一是要给而不是得,给才能收获快乐,给才能有一种活力;第二:责任心,没有责任心很难去关怀我们所爱的事物或者人;第三:尊重,对于个体的尊重对于万事万物的尊重才会发自内心的爱一个人;第四:认识对方,因为认识对方才可以谈得上尊重对方。爱的种类很多:父母对子女的爱,母爱是无条件的,因为某种程度上也是溺爱的,父爱是法律规则的象征,因而是有条件的。性爱是独占性的,要达到彼此的真正了解才会有被爱的感觉,如果仍然是一对陌生人,那对于彼此将是无限的懊恼和悔恨。当然在这其中还要学会去博爱,博爱则是无差别的爱,不能说我会爱只爱自己家人,而对于外界就视而不见,博爱才会让你体会爱的真谛。自爱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自爱不同于自私,自私是自恋的一种表现,自爱是因为我们也是博爱的一员。最后,佛洛姆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人在标准中被异化中强调爱如艺术需要实践,鼓励我们要克服自恋(客观认识),同时要有爱的能力(信仰和勇气)从建立起信仰,耐心对于爱的掌握也是十分重要。总之,全书作者旨在报以复杂的思绪,对于爱的呼唤和爱的回归。
3、《人生》  喜欢路遥,喜欢路遥写苦难,喜欢路遥对苦难的诠释,喜欢路遥对苦难的理解,喜欢路遥给予苦难中的人以力量,喜欢路遥赋予身处于苦难中的农民和农村以生机· · · · ·路遥这本并不长的书——《人生》算是其百万长篇巨著《平凡的世界》的姊妹篇,两本书的相似的场景人物描写:高中生没考上大学依然离不开锄头、农村依然是村支书和强权人的天下、人情关系严重、对于唯美纯真爱情的追求,传统和新风尚之间的冲撞、对于城乡严格的户籍制度的无奈和冲击,改革和束缚之间的博弈,悲剧命运和幸福人生的篆刻,生活哲思和人生无常的考量,当然这并不意味着雷同,反而是相互映衬的经典之作,也各有侧重。后者某种程度是丰富化了前者的剧情和人物性格以及对于城乡户籍制度、70年代城乡面貌的刻画,当然不可否认里面主人公无论是高建林或者是孙少平都是路遥那个时代年轻人的一个缩影,或许也有路遥本人自己的些许印记,这应该就是文学来源于生活最好的证明吧!
《人生》这本书初看题目算是比较大, 何谓人生?这是个人还是群体命运?这是一个时代还的命运还是跨时代的变迁导致?但是路遥依旧是习惯于在小人物身上展现大场面的风格,高建林一个农家子弟,高中毕业后教了三年书但是被村支书儿子顶替后算是失业了,沉沦了一段时间突如其来的爱情让他慢慢放下自己对城里人生活的向往,也让他开始“认命”做一个农民,但是在机缘巧合之下和人情世故之中他又被无意中成为了一个城里单位的记者,在事业和爱情面前,在前途和良心面前他还是选择事业,当然不可以简单的将高建林的这种选择认为是自私自利只爱自己,在那个户籍制度和阶层分化较为严重的时代,共同话题和生活分工让爱情界限分明。最后高建林在纠葛的爱情中命运蹂躏,失去了工作也失去了成为城里人的机会,农村或许才是他的归宿,而那段城里的生活或许会是他整个人生的巅峰。每个人都生活在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此刻《人生》的虚无缥缈我们似乎也可以落到实地,那就是一个人的人生被时局左右,但是我们又是这个时局中的参与者,是我们造就了那样的环境,还是环境成就了我们的生活和选择。我们似乎可以去怪罪时代开了大玩笑,但是我们或许又应该看到人的无奈。一个人的人生和千百个看似不相关的人牵连着,毫不相关却又处处相连,这应该就是《人生》这本书带给我们每个人的扪心自问吧!
 

读 书 报 告
——2018年8月
一、    布劳,2008年,《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北京:商务印书馆.
二、    毛泽东,2008年,《毛泽东选集》(一*二),北京:人民出版社.

1、《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  布劳作为交换关系的微观社会学研究的创始人,与帕累托的写法都有很浓厚的经济学思维。本书一个十分重要的观念是“边际效用的阐述,同时布劳认为边际效用逐渐递减原理既适用于现实生活中经济商品,同样也适用于人际交往中的社会商品。尽管社会交换与严格的经济交换不同,因为没有明确指明的义务发生在社会交换中,并且社会交换需要信任也促进信任。支配人们交往除了彼此之间的渴望社会报酬的心理,社会吸引是诱导我们主动与他人建立关系的社会交往力量,而且一旦形成又促使我们拓展自身的交往范围。通俗来讲这种社会交往和男女朋友之间谈恋爱是有几分相似的,女生打扮吸引男生,以此换得异性的关爱心理和同性羡慕;反观男性通过阳刚之气或者是物质上的富足吸引女生,也是有着复杂的利益构想。二者的抱团取暖是基于相互吸引来得求回报的一种交换方式,因此社会吸引的过程导致社会交换的过程,如果交换双方因为社会地位差异、资源拥有上不对等,交换过程必定引起权力的分化,权力的分化一方面导致权力的合法化,有助于把处于共同努力中个体和群体组织起来;另一方面就是对抗性力量的产生,对抗是否认权力的合法化,使得组织内部分裂。合法化是助推权力的巅峰,在这样的时空环境下是各种力量是相互平衡的,但是平衡的社会状态则取决于其他社会状态的不平衡——反抗,在一个方面恢复均衡的力量下会在其他方面引起不平衡,因此反抗实则是在不平衡的状态下孕育新的平衡。社会期望是改变人们对交换关系和权力结构中的经历和反应,在群体中我们基于公平效率会自由流动,但是碍于对群体组织的责任感又阻碍个体实现职业公平回报。而当被压制大量增加就会引发反抗,压迫和剥夺也因此常常产生一种社会剩余,因为他们会使某些人为了反抗的理想而牺牲物质福利,并且宁愿牺牲小家也要全身心参加解放全人类的伟业中,这似乎也就能够明白历史的长河中总是不会缺乏为了心中的理想和抱负组织反抗力量来打破平衡,但是久而久之,当社会趋于平衡而缺乏改革的力量之后又将不可避免的产生新的反抗力量。所以社会力量常常是一个矛盾的共同体,在恢复平衡的过程中创造了新的不平衡,而社会生活中权力与交换的智慧与内涵似乎也就不言自明了。

2、《毛泽东选集》  毛主席的书历来经典,只不过随着时代的变迁全民读毛选的画面似乎不那么常有,甚至在图书馆看毛选都有时候引来周边略带异样的眼光,不过经典的魅力就在于在时间的更迭中历久弥新,尽管从小接受的教育零零碎碎都是有接受毛主席思想,对于国内战争和抗日战争以及长征路上各类大小战役也是频繁有所耳闻,但是第一次集中详实的接触也是耳目一新的感觉,不再是掐头去尾的节选,而是彻头彻尾的了解来龙去脉,我想这对一名党员同志的思想教育也是十分重要的吧,对于读毛选的感想从以下五方面谈谈感想:
一、鼓动性:选集中很多是属于会议的发言稿或者是公开发表表达共产党观点的文章,其中“同志们”、“人民”、“民族”、“同胞”等这一类很容易引起共鸣的词汇常可以看到,这无形中就可以拉近群众和共产党的距离增进对其好感。当然,在立论和高度上也会鼓舞更多的老百姓参与其中。
二、朴素华丽:词汇铿锵有力的表述,对账和重复加强语气等都是那样的环境和政治环境所赋予和造就的,在朴素的辩证中,在华丽的呈现中读起来哪怕是目不识丁的老百姓应该也是毫无违和感,是老少皆宜的广为传颂。
三、接受新鲜事物:马克思理论的传入接受学习以及最后毛主席将其与中国实际国情具体结合而发扬光大,这是毛主席认识新生事物,但是又抛开本本主义和教条主义,接受新生事物然后又不僵化看待,认准一条道路信仰坚定的走下去那难得的革命意志品质。
四、传统文化深厚:文中不是迷信于马克思理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孙子兵法》的运用也是神乎其神,《左传》以及《论语》等诸多传统经典也能信手拈来的引经据典,让读者在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中感受到我们前进道路上的争取和光明即将到来的决心。当然那时候的学习条件十分有限,但是孜孜不倦接受科学的先进中西方文化也是一种包容共生的心态。
五、对于国内局势认知:虽然毛主席不是武将出身,终其一生也只算是摸过三次枪,但是他提出的“枪杆中出政权”更像是“笔杆中出政权”。从理论的研究到对于国内时势的把控,对于国内阶级的划分和心态的长期形成也有一个十分形象的描述,这主要体现在对于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以及工人和农民阶级等,对于社会力量和舆论导向都是不断变化的;对于国内十年战争三大法宝口号提出(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主张农村包围城市、面对反围剿的五次斗争主张游击战为主,辅之以速决战、运动战等,当然反围剿阶段就存在战略防御和反攻一说也是耳目一新,这一对战役阶段的准确把控在八年抗战中时刻可以看到从战略防御到战略相持最后的战略反攻,今天想起来都觉得十分的科学,尽管从不给予时间阶段的承诺,但是从心理上都是一个很好的激起全军斗志的阶段划分。当然在运用国际国内的资源上广泛利用舆论压力给予必要的支持,因而借助于苏联和国际记者也是起到十分有利的影响。

 

读 书 报 告
——2018年7月
一、    曼海姆,2002年,《保守主义》,南京:译林出版社.
二、    舍勒,2000年,《知识社会学问题》,北京:华夏出版社.
三、    帕累托,2003年,《精英的兴衰》,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四、    帕累托,2001年,《普通社会学纲要》,北京:三联书店.
五、    刘亮程,2017年,《一个人的村庄》,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1、《保守主义》 是曼海姆提交的教授资格论文,他主要是以法国大革命之后德国思想中影响较为深远的保守主义分析。在曼海姆看来保守主义是一种客观的历史嵌入的动态变化的结构复合体,总是某一特定时期的社会历史现实的总的心理——精神结构复合体的一部分。保守主义不同于传统主义,后者更多的是反应性行为,并没有明确有迹可寻的历史,是一种在每个人都多少存在的形式的心理属性,有点倾向于文化传统一类的概念;而保守主义则是与一种客观存在的结构性环境相一致行动,倾向于环境因素,相对来说是可以从历史上把握其连续性,在一定社会状态之下,并与社会生活有直接联系中发展。政治上的保守主义是一种与孤立的个体的“主观性”相对立的客观精神结构复合体,也即是说这是群体阶级之间相互影响权衡而基于达成某种目的的结合,而自由主义是相对冒险,倾向无政府主义边界,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是对立与互补的关系。各类不同的政治理念的内驱力正是隐藏于其后面的不同阶级,他们不仅是不同世界设计的承载者,同时也是过去不同历史阶段的代表。
2、《知识社会学问题》 曼海姆和舍勒都是知识社会学的先驱,但是二者关注的重点是有较大的不同。前者更多是知识和存在之间的关系,舍勒是现象学社会哲学大家,重在关注世界价值秩序、社会精神特质,以及群体精神。他追溯知识从社会最高层向下扩散所经历的各种法则和节律以及发现知识本身是如何在各社会群体和社会层次之间及时分布以及社会调控社会知识分布过程。二者对于知识的关注都是基于一战后欧洲社会的价值体系崩塌以及知识体系重整时代,也是对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对于现代危机的回应。就全书的论述主题很大程度上是从孔德的三段论开始:神学阶段——宗教社会学、形而上学社会学、实证科学社会学。同马克斯·韦伯一样,舍勒也认为东西方文化之间宗教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西方知识形成过程中,最重要的独特之处是启示宗教的力量以及之后的精密科学和技术力量,几乎总是在他们共同针对某种自发的形而上学精神中赢得胜利;而亚洲的文化中都是圣贤和某种形而上学取得了对宗教的胜利,也取得了对科学的胜利,简单来说就是西方社会注重实际,而亚洲社会却过分关注玄乎的领域。“内驱力”是舍勒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他认为内驱力不断日益强化和迈进并且在这个世界中能够找到那些相关最适合实现其旨趣的对象。每个之间的内驱力不尽相同,下层阶级倾向于反思生成过程,上层阶级则倾向于反思存在。在历史的任何一个节点上,都存在相对稳定的事务,也存在新近不断生成,上层是将新近不段生成的东西从已经生成东西推导出来,下层是将已经生成的东西从正在生成的东西中推导出来,这一点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理论中可以窥得一二,资本主义处于统治的优势地位时将社会主义看成是另类并从其产生,而社会主义则将已经处于社会统治地位的资本主义说社会主义将取而代之。从国家规模和地缘上看待知识和科学技术文化的发展,舍勒也是给人较大的启发,为何北欧和西欧小国如荷兰、丹麦、西班牙等文化丰富,某种程度上是因为他们不需要大国一样具备强有力的技术刺激丰富的物质条件以及财富,实证科学在他们体系中发展较少,但是他们在形而上学意识形态和哲学意识上从成比例的角度上看却强烈多。
3、《精英的兴衰》和《普通社会学纲要》 可以看出帕累托经济学家的深厚功底,特别是后者的论述上很多的经济学思维的运用,比较难懂。两本书中其实有重合和补充的部分,前者是精悍短小,总结起来是对暂时掌权但是又不断处于松懈的资产阶级的警醒,对于资产阶级当中流露的感伤主义者和道德鼓吹者的一种批判,这是他看到社会主义运动中新兴崛起的精英阶级的观察从而维护资本主义阶级统治,正如作者自己指出的那样,捍卫某种现实制度也能以批判方式而不是一味一棒子打死抨击秩序及时偏爱对立另一种秩序。所谓历史是统治者贵族的坟墓,帕累托的经营循环理论是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批驳,带有历史是少部分精英统治者的历史意味,认为人类是某些精英不断更替的历史,某些人上升了某一些人则衰落了。在历史的交替阶段总是惊人的相似,某个王朝的后期一般都是精英阶层腐败以及管理上的问题,那实际上最为本质的是缺乏精英上升下降的通道,而在历史的开创期则政治清明,可以实现精英的正常流通,自然也不会游离出不掌权的精英分子对于政权的威胁。这一点对于当下的中国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启示,常说的“寒门再难出贵子”下高校教育的改革等就是在不断打破阶层之间固化的矛盾,也是为社会底层留下更多上升的希冀空间。作为有经济学背景的社会学家,自然也少不了对于马克思剩余价值论的批判,帕累托直指马克思的社会学伦理十分精彩,但是用剩余价值对伦理学上补充道德思考是不恰当的,用阶级斗争概念补充经济学概念进而认识具体现象则是又一次偏离。鉴于我们对社会事物的认知常常夹杂人的主观潜在情感而难以达到客观公正的效果,“剩余物”和“派生物”是帕累托借助其认识事物的一组概念,前者是本质的现象,后者是偶发的在人的大脑中常被过度曲解的一种。他通过对二者分类和组合的解释并结合图分析,个人理解上是有点物质意识的某种关系,但是也不能对应,当然有点复杂。
 

读 书 报 告  ——2018年5月和6月
一、    齐美尔,2003年,《现代人与宗教》,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二、    齐美尔,2010年,《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
三、    齐美尔,2001年,《时尚的哲学》,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四、    齐美尔,2007年,《社会是如何可能的》,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五、    曼海姆,2001年,《重建时代的人与社会》,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六、    曼海姆,2001年,《意识形态和乌托邦》,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七、    斯特龙伯格,2012年,《西方现代思想史》,北京:金城出版社.
主题:齐美尔的边缘之“美”
毋庸置疑齐美尔关注的主题涉猎广泛,涉及的有两性关系、娱乐文化、货币哲学及其深藏于其中的个体精神,因此也常被同时代的人视为不够系统、不够有深度而在学术圈遭受排挤,以至于其终其半生都未能获得一个大学正式教授的职位,也或许是因为这些外在的不顺让齐美尔能更加坚定也更能以城外人看城里人独到的眼光看待边缘群体。从小受原生家庭环境的影响(父亲早逝且与母亲关系不好),齐美尔虽然出生在柏林市中心,但是其更像是一个都市局外人,行走于精英阶层和底层边缘化人群中,也让其主题遒劲有力文风也更接地气,让其社会学的的研究对象颇有“边缘文化”的特点。
所谓齐美尔的“边缘文化”在我看来主要可以剖析成三类:第一类是常规认知上主体社会阶层的划分,也就是统称的上、中、下阶级。以严谨著称的德国人同时代主流社会学家马克思关注两大阶级阵营(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尽管也涉及一些边缘群体的研究,但主要是对于资本主义世界的抨击回应而拥有一大批忠诚的共产主义拥趸;韦伯则巧妙的从文化的视角分析资本主义世界也在学术界名声大噪,唯有齐美尔在同时代光辉的夹缝中毅然兵出险招,从社会发展和社会分工日益明确中,齐美尔为社会唾弃的边缘群体——卖淫女揭露社会这个源头问题为其呐喊,他认为男人相较于女人心智成熟更晚,但是生活条件的改善却让男性早熟,与之不匹配的是工作压力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年轻人却并没有十足的能力为婚姻买单,因而晚婚逐渐成为常态,也为卖淫成就了滋生的空间。卖淫是社会和个人发展不均衡所致,随着一夫一妻制的合法化,一定程度上的卖淫也有正向的社会功能。从商品经济日渐发展中货币这一原本只是中介手段对目的的殖民而引发现对现代人追求的担忧,从都市人在科技日强和明确分工的快节奏下逐渐迷失的个体,都表达了个体文化落后于客观文化产生的悲观思绪。第二类“边缘文化”的理解则是每一类群体中相对不受关注而被边缘化的一些人以及一类文化现象。比如在男权社会下女性长时间都是被忽视的群体,齐美尔关注女性的个人解放和自我成长,从社会风气日渐开化到倡导妇女从传统家庭解放以及两性平等,在婚姻博弈中又露骨的写尽男女付出上的差异以及遭遇风险能力的不均等。又如在主流文化中又关注时尚话题,从时尚产生的阶级分野中论述制造时尚和模仿时尚的心理和社会意义,他认为时尚的制造者既不属于上流社会更无法在底层萌芽,中产阶级是时尚的中流砥柱,一方面上流社会是利益的既得者,是最害怕因为社会文化的变迁引发利益上的潜在风险,而底层阶级在物质和精神上都缺乏相应的条件,因而齐美尔从都市的中产阶级中看到了时尚是如何从边缘小众发展成社会主流,而后又是如何偃旗息鼓的,正所谓时尚是不变的,但是时尚也是时刻变化的。从时尚中齐美尔又洞察了时尚群体中的心理以及时尚构成元素中服饰以及模仿者的心理。(齐美尔认为时尚是上层文化引领的,也就是从上到下甚至是只有上没有下的流通,当然这一点的界限在今天似乎没有这么明显了,因为底层文化也有上窜的可能,比如美国牛仔以及民间小众的音乐都曾在短期内风靡全世界的各类群体,这一定程度上是模糊了阶级和地域上对时尚文化的阻隔)。第三类“边缘文化”则是其为社会学视角开拓的研究主题,感觉社会学,空间社会学,竞争社会学,饮食社会学等等,很难想象当社会学还在其他门类学科中孕育脱离的环境下,社会环境以及大学氛围尚处于认可的大环境下能够做到如此的细致也实属难能可贵。不仅如此,时尚心理学,首饰心理学,羞耻心理学等也是大大超过了一个社会学家的“本职领域”,也难怪有人称其为“社会学界的佛洛伊德”,齐美尔对于微观社会学的研究,某种程度上为社会学开拓了视野也加速了社会学自成科学体系的进程。
“边缘文化”是敏锐洞察力的一种体现,更是齐美尔个人的一种对于现代文化的悲观思绪。我们会发现齐美尔描述大都市病不至于揭露它,更重要的是表达精神内在性的问题。社会在人际互动中发展一方面使得个人逐渐摆脱束缚,有更多自由成长的空间,但是另一方面社会分工结构下个人专业化和个体化产生各种不同的社会群体、组织,个体在相互适应中逐渐被拉平化而逐渐埋没了个性,因而现代文化潮流奔涌着两个截然相反的方向而似乎无法调和,这一点就正如社会开化成就了时尚是个性的标榜,但是时尚蔓延之后将不可避免的被大众夷平。

感想:尽管因为编者的原因文章有些重合,但齐美尔的小品文也是常看常新,可能是他的笔风也是我喜欢的类型,将学术转化成了一种写作,润物细无声之处给人以一声惊雷,尝试在看似反复矛盾中去论证,但却能给人出其不意的惊喜,需要指出的是美尔的哲学部分的引子其实是比较抽象难以理解的,但他对于大都市的观察分外细致贴切,其中也涉及很多那个时候较为小众的领域甚至是被边缘的人群,尽管时间已经过去了百年,但是对于今天的人们依旧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谈谈昨天晚上的师兄师姐的告别吧!昨天晚上自己也是久久不能平静,但是这依旧不能阻止我脑袋疯狂的运转。我相信每一个师兄师姐都是由心而发以至于动不动就不自主的讲了一刻钟,他们的成长经历带有强烈的个人印记,但是他们却又那样的相似,都是一个从懵懂纠结怀疑与被怀疑中坚持下来的,从他们身上我似乎也看到了我的身影。当然这里还有必要做个自我批评,一直以来其实我都是一个临渊羡鱼的那个人,似乎总是扮演着那个被书本边缘化的人,读书遇到困难会给自己找一些借口(当然从来没有打退堂鼓,最多也就是自嘲下),可能是如杨绛先生说的那样,年轻人的通病想的太多而读的太少吧!我都觉得自己在读书这件事情上不够纯粹,有时候自我怀疑,加上我一直以来对所有老师都是敬而远之的,对于自己不满时加上丰富的心理活动总是能够脑补出各种被老师嫌弃的无端画面,不过我想昨天师兄师姐袒露心扉的对话似乎给了我一个答案,完美主义的我一直对自己要求太苛刻了,我想尽管我做不到7天只休息一个晚上,但是我从来没有怀疑自己在图书馆静下心坐得住的能力,我不也就是一周最多运动两次吗,看书时间还是可以保证的。最后1到10表达这种情感(1个团队,1个目标;大于等于2小于等于3的读书时长,4大皆空的读书投入,来自5湖四海的你们,武汉也主要集中在于5大高校,一6级师兄师姐给我们做好榜样,一7级的每个人都有责任扛起大旗,一8级耳濡目染也将会茁壮成长,只有在以上的因素都能够很好的传承每个人才能尽其所能的发挥最大潜能而后达到9九归一的状态,最后是读书10个月,尽管有进步有些慢也有些吃了,但是唯有上坡路才是如此。)
读 书 报 告  ——2018年4月
一、    马克思,2004年,《资本论》(卷三),北京:人民出版社.
二、    马克思,2015年,《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北京:人民出版社.
三、    齐美尔,2007年,《货币哲学》,北京:华夏出版社.
四、    齐美尔,2007年,《宗教社会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 卷三梳理
卷三是资本论的一种升华,这种升华是内容的升华,比如卷一是有很多专业名词的阐述,类似于:商品货币,以及由剩余价值和劳动时间衍生的一系类概念;而卷二是重在资本循环流通上从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这类分析从生活中相对来说可以接触到而显得不那么抽象。这种升华也是是思想的升华,之前读卷一卷二时候不太明白为什么书中会用到很多诸如“抛开”、“撇开”、“不考虑”之类的词来论证,那时候还想着这种单纯的模型放在今天还是略显不够现实和严谨,但是今天看卷三发现之前抛开的次要因素又重新叠加在一起,研究资本的各种具体形式和剩余价值的各种具体表现,将资本运动过程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而且也将其中剩余价值以及利润的转化揭示出来,所以难度瞬间有了不小的冲击。
马克思在卷三中将剩余价值进一步推进,他认为利润和剩余价值的差别把利润真正的性质和起源完全掩盖起来了。剩余价值是工人在日常劳动中除去必要劳动时间产生之外的剩余劳动而来,也就是剩余价值率是剩余劳动除以必要劳动,而利润也是剩余价值的表现形式,但是利润率是剩余劳动除以资本的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之和,也就是说资本的利润率总是小于剩余价值率,从中也可以看到利润率主要取决于剩余价值率和资本的价值构成两个因素,而利润率的差别也是由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的比率差别引起的。在利润的引入之后,马克思进而考察了利润的影响因素,从资本周转时间上的缩短对利润的提升以及原材料价格波动对利润的影响分析,而不变资本使用上的节约则是进一步加剧了工人生活的艰巨和利润的进一步榨取,从可变资本的百般克扣到不变资本的变相节约,在马克思笔下尽显资本家开源节流只为利润最大化的作风。
马克思认为不变资本占比较高而可变资本占比较低的是高构成资本,反之则是低构成资本资本,在资本构成中的不同比例是造成利润差异的直接因素。利润的下降不是由于资本可变组成部分绝对的减少,而只是由于他相对的减少,由于他同不变组成部分相比的减少。资本家通过技术的革新让自己的生产率高于社会一般的生产率故而伴有超额利润的产生(顺便提一下,关于超额利润在我看来很类似于现在的专利制度,)。随着企业之间竞争的加剧以及生产技术逐渐的普及,社会总体的社会生产率得到提升,超额利润在生产方法普遍化下被稀释成社会的平均利润,首先是这个生产部门下降,然后与别的生产部门相平衡,也就是利润开始进入一个下行通道然后均衡。利润率的下降和资本积累的加速是同一个生产过程不同的表现,一方面:积累引发的产业集群效应和劳动大规模集中,从而引起资本的优化提高,反过来又加速利润率的下降;另一方面:利润率的下降又加速了资本家变相的通过低廉价格和规模竞争对小资本家的变相剥夺,倒逼企业转型改革由此淘汰一些小规模产出低的资本企业,这又间接导致资本的加速积累。所以,虽然积累随着利润率的下降在减速,但是积累在量的方面实质上却是增长的。
资本主义的逐利性质客观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与此同时对于工人阶级生存和发展的损害也是显而易见的。资本在竞争中阶段性处于下风的企业,游离出来的资本则引发了资本的相对过剩,更形象一点来说也是那种不能自己独立行走而被迫以信用的形式转交给大企业去支配那部分资本的过剩,由此现代公司管理和经营的模式也逐渐产生和多元化,股份制企业和职业经理人以及信用机制下银行衍生出各类信用产品应运而生,资本和债务之间的层层叠加在信用的杠杆作用下被泡沫化,资本在供需上的危机也阶段性的产生和积聚。危机还远非如此,如刚才提到的资本逐利性质引发社会生产力无条件的发展并旨在无限制的生产,不断地和现有资本的增殖这个有限的目的发生冲突,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同他相适应的社会生产关系上的矛盾而引发的危机。从资本的积累到资本的过剩然后引发资本的危机实际上也是分配关系和生产关系上矛盾的一种体现。
2* 《资本论》和三大家:
阅读资本论三卷,明显的感觉是卷二后半段和整个卷三的难度是有明显的提升,资本论的三卷既一脉相承又盘根交错,习惯上我们会说卷一主要分析资本的产生和生产,卷二致力于资本的流通和循环,卷三则是讲述了资本的利润以及分配;当然,我们也很容易将三卷依次归类为剩余价值的产生、实现、和分配。总归“一百个人心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资本论也必将是多元化和吐故纳新的。就社会学三大家的维度来看,资本论也有不少类似涂尔干社会事实以及韦伯百科式的叙述方式,马克思谈及了欧洲诸国以及俄罗斯、美国、中国、印度以及非洲南美等,也涉及了其中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制度上的分析。而且在基于对“人”的观察,三大家也是视角不一,涂尔干认为个人应该从属于社会集体属性,个性和集体的冲突寄希望于社会和职业伦理道德的约束;韦伯则认为人类和社会行为取向在除魅的道路上将理性进行到底;马克思关于“人”则体现的是学者的一种忧思,人类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逐渐异化正是马克思提出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畅想的缘由。
3* 感与想:
今年4.23日是“读书日”,看了图书馆举办的一些列活动,形式多样也比较讨采头,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是图书馆年度报告关于“十佳·借阅量”排名让我着实“震惊”,因为第一到第十书目是375本到223本,也就是说有人每天平均一天不到就要看一本书,挺让人佩服。但是细心的发现这些“书霸”推荐的很多书其实并不太值得关注,有类似于“30天教你学会***”等一系列工具书,也有天龙八部等家喻户晓的小说,还有一些教材等,而且理工科和社科类的书目差别也是很明显的。我想也不排除有一部分人功利性很强的刷书单的嫌疑,但总体上说,读比不读好,读多比读少好。


读 书 报 告
                                      ——2018年3月
一、    马克思,2014年,《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
二、    马克思,2004年,《资本论》(卷一·二),北京:人民出版社.
<一>关于《资本论》的印象:
先入为主总是不太好,《资本论》“刻板”的存在于从小接受的马克思主义教育中,想当然的认为无非是一些基本的商品知识原理,然后是关于唯物辩证法思想,最后升华到共产主义必将取代资本主义,尽管类似的话越长大我们也越少听到。想必措辞的变化也是我们更加理性客观的看待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乃至共产主义,而如今对于马克思我们国家也更加讲究中国化或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错觉或者没有太多理解这部鸿篇巨制的深意,总体上关于资本论我有一些困惑(这样说也绝对没有冒犯马克思的意思,当然私下和同门交流也有些相似的感受)。1、文章中涉及资本流通和积累的章节上,为了读者更好理解也为了作者更好的分析,很多场景都是自己预设的模型,单纯的市场环境在同时代或者是当代近乎不可能,书中的分析很多都有一些重复的感觉,用词也常用“撇开”、“假设”、“设想”等之类的词汇,尽管这种分析的方式方法是值得借鉴,但是严谨程度或许还不够。2、卷一后面很多都是用来陈述资本主义发展中劳动力工作和生存环境的恶劣等,当然可以看出马克思的人本情怀,其中借鉴了同时代文学作者的一些资料很生动,也有部分章节涉及西方资本主义学说创始人如亚当·斯密、李嘉图、重农学派等做了批判性接受,但是缺乏相关的知识背景理解起来较为吃力(当然与这个月状态也有些关系)。言归正传,下面是关于资本论卷一卷二的一些梳理:
<二>关于商品和货币
为了让同时代的人以及后来的读者能更了解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或许说让受众更清晰的掌握作者写《资本论》的缘由和深意,马克思从最基本的概念——商品和货币出发。将劳动和商品结合分析出二者的二重属性,也就是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而具体劳动则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在商品经济尚不发达的时代只是简单和偶然的物物交换,随着交换的扩大应运而生出一般等价物,尽管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是金银的特性一点也不影响其在商品经济发展中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故而货币天然是金银。作为商品交换中介的一般等价物最为基本的职能就是价值尺度,因为公认有价值而成为衡量他物的尺度,其次是可以在市场上自由流通而具有流通手段的职能,当然货币一般等价物也作为财富的象征而具备贮藏手段职能,而用于赊账信用交易等形成支付手段以及国家之间交易而衍生的世界货币这五种功能。
<三>关于资本主义产生和生产
马克思用W-G-W这个简单的商品流通来表明商品经济尚不发达的时候,主要的是以卖开始以买结束,也就是为买而卖,交换双方只是相互占用彼此的使用价值用于消费上,而且也并不足以让货币转化为资本。但是马克思十分巧妙的用G-W-G对比出资本家的缘起和生产的秘密,主要是以买开始以贵卖结束,也就是为卖而买,这样的交换也就在不断更新运动中增殖(繁“殖”而非增“值”也就更为贴切和形象),而这增殖部分也就是马克思极富创造性的理论——剩余价值理论。当然资本主义产生和剩余价值的生产是离不开自由劳动力的,书中也用较多的篇幅以及资本主义最先发展的英国为蓝本,从自己的调查和同时代作家等笔下刻画出自由劳动力甚至妇女、儿童的悲惨遭遇,这些是从“圈地运动”和城市化进程中因为失地而被迫进城,自由的一无所有的劳动力,他们的价值也是包含历史和道德的因素。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主要由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组成,其中不变资本主要包括原材料和一些辅助材料等,当然从资本的周转形式上也可以分为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但是这一部分只是原封不动进入新产品中并不创造新的价值,真正的增殖部分来源于可变成本,也就是劳动力。在此基础上马克思继续将劳动力日常的劳动时间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其中必要的劳动时间也就是劳动力维持其自身和家庭相当的所需付出的基本时间,之后的时间都是为资本家创造的剩余价值,不止于此,马克思将通过延长工作日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称之为绝对剩余价值,将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改变二者比例的称之为相对剩余价值,而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提高个人生产劳动力结果的称之为超额剩余价值,并且剩余价值率也并不是经济学家和资本家宣称的那样,而是剩余劳动/必要劳动,马克思让剩余价值的真面目一览无遗。随着科技和机械动力的发展,资本主义发展迎来又一次转型——工场手工业逐渐向机器大工业发展,二者在社会内部分工和内部分工相似,但本质是不同的,工厂手工业以劳动力为起点,而在机器大工业中则是生产资料机器为起点,虽然一定程度上是生产力的提升,但是由此引发工人的职业技能被切割而模块化,逐渐丧失人格而被异化,不仅如此机器克服了时间和人力的局限性,引发更低廉的人力成本和间歇性的失业潮,工人阶级进一步的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四>关于资本的积累、流通和循环
单个商品生产者手中一定程度上的资本积累是特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前提,这也反过来引起资本主义加速积累,如马克思所言资本的积累是无产阶级的增加,积累是自变量,而工人阶级的工资也因为积累量而变化。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一部分用于自己消费,另一部分则用于扩大再生产以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这其中货币先后扮演不同的功能,在时间上的相互继起以及空间上的相互存续。(如右图示)简单来说就是资本先购买并预付资本于原材料和劳动力,此时资本上扮演货币资本的性质;之后在机器和劳动力以及必要的管理和技术上叠加生产出商品,此刻为生产资本;然后产品是用于市场流通,此刻则扮演商品资本。在这个循环中,需要注意的是其中生产的时间和流通的时间要分别予以考虑,不同的循环周期会影响资本的周转,也将影响资本家生产中预付资本的多少和资金链是否安全的重要考量因素。
<五>关于三巨头的一点感想
社会学“三巨头”初现轮廓,尽管并不能有十分有说服力的异同和传承,但是也有一小点感触。看韦伯发现其“遣词造句”能力真强,很多时候对于其分类总应接不暇,但是看到马克思从前人和同时代的基础上批判和创造性了很多理论,比如剩余价值相关理论以及共产主义等。关于资本主义社会以及资本家,马克思从深厚的人文情怀以及工人阶级立场出发,对资本家榨取剩余价值等做了十分铿锵有力的批判,但是韦伯则立场不同也更多的是从西方社会缘何发展资本主义,他认为这是“理性”主义下文明的演进,故而也没有太多的批判。与此同时,涂尔干对于分工的态度更多层面是积极乐观的,因为分工虽然部分的引发集体意识衰弱,但是更大程度上释放了社会活力;反观马克思虽然并不反对分工,但是致力于科学符合人性的分工,反对那种抹杀人性,泯灭个性的同质化劳动。综上:如果说韦伯着眼于对“社会行动”的研究以及解释性的理解社会行动,是人文主义的代表;而涂尔干突出于对“社会事实”因果的研究,是实证主义的代表;那马克思则因为代表的立场和观察的角度不同是批判主义的代表。
<六>关于过往引发的一点感想
2012年暑假,机缘巧合之下我只身一人南下“世界工厂”东莞打暑期工,简单的说物质上是极为寒酸的:43天工资是人民币2650元,每天的工作时间在12小时以上,其中包括生涯唯一的一次通宵加班,吃住环境更是极为的简陋· · · · · ·所幸物质上的相对匮乏给予我精神上极大的震撼,这些收获来源于我的工友,他们大部分从广西贵州湖南等相对落后省份(那时候比江西还落后)招募工人,一旦一个地方招到一个能力较强挣钱欲望较为浓厚的人,公司就会让其作为中介要他去家乡周边招聘大批量廉价劳动力,这些人基本上朋友带亲戚,夫妻甚至是一家人也常有,年龄从15岁到55岁不等,大部分人包括20出头的很多人都目不识丁,领取工资也是按手印,每天的生活极为单调,除了极长和简单的流水线上干活,休息时间就是去围墙之外的小商店看电视(店家因此招揽很多生意),年轻人耐不住寂寞总是想一夜暴富,大部分用于买马(赌博),常有人吃个夜宵或买几身非主流的衣服,他们的情感生活和未来几乎是空洞也很难看得到希望。除此之外淡旺季的生产方式让他们的收入极为不稳定,工厂订单多的时候几乎天天加班到晚上凌晨,凋零的时候都是轮班抢着干,总之他们的工作技能和生存环境确实让我对于一些固有的认知有一些改观,也难怪10年前关于“打工潮”以及留守儿童、老人等研究十分多。总之希望我们国家早日实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飞跃,每一个生命个体最终都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读书报告 ——2018年2月
一、韦伯,2010年,《经济与社会》(第一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主题:韦伯的政治社会学
A支配学(正当与非正当)
韦伯的支配学类型主要涉及正当性支配和非正当性支配,正当性支配指其支配拥有合法性地位,韦伯将支配的合法性基础分为三类:分别是依靠非凡力量和品质的超凡魅力性、依据历代相传的神圣规则的传统型统治以及依靠理性化的法律为基础的法理型统治。在韦伯看来:一方面纯粹超凡魅力对传统型和法理型统治的日常经济活动的鄙视,是与一切系统的经济活动都背道而驰典型的反经济力量;另一方面超凡魅力领导群体从非常态事件的脱颖而出后又难免在日常生活中跌落神坛,而且超凡魅力的统治一经确立,为了维护其信仰和统治的可持续,又不得不走向其他的变通之路,因为内生变种的力量。因此超凡魅力从根本上说是一种最不稳固的非常态统治,或者说是在传统型和法理型之间摇摆,故而超凡魅力只是特定时点上短暂过渡的现象。尽管依托个性和情感为纽带的超凡魅力是不够稳定的因素,但是超凡魅力却在三类合法统治中居于核心地位,因为无论是传统型或者是法理型统治都不可避免的流露出超凡魅力的成分。韦伯的 “非”正当性支配主要聚焦在于城市的类型学上,并进而将城市划分为消费型、生产型以及商业型城市,城市的功能从早期的政治军事为主和市场的依附性到商品经济贸易为主演变趋势,在城市功能的转变中,城市逐渐具备了独立存在的抽象人格,城市作为公民共同体而兴起了市民阶层,无论是贵族城市抑或是平民城市基本呈现出政治自治、法律的自主创新的一种独立状态,也就是所谓的“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而这也就是西方现代性的由来。相比之下中国的城市一直以来主要是承担着行政中心的功能,但是城中的市民却大部分只是承载着臣民的义务而很少有公民的权利,这必然会压抑个性和文化多元的产生。这也是韦伯从城市的发展中寻找东西方文化的分野。
B家长制→家产制→官僚制
前官僚制显著地支配类型主要是家长制,尽管家长制与官僚制有着同样稳定性及其日常性质,但是规范的诉诸并不是来源于抽象合法的理性意识并以技术素养为先决条件,而是来自传统权威。家长制支配根源于家族的权威,这类权威建立在天然的个人关系基础上的,并以“尊孝”为基本信仰。但是随着蓄奴制的发展,家族进一步分化,血缘关系将变得更加实际,家族分化不可避免的导致成熟的家长制权力萎缩,产生了资本主义经营的直接对立面——大庄园,即家产制支配。在家产制国家中,臣民最基本的义务就是为统治者提供物质生活资料,随着手工业的出现以及财政理性化的过程,商品经济的发展会促使家产制转向一种理性的官僚行政,货币经济的发展是官僚制得以存在的重要前提。当然近代市民阶级和城市的出现以及依托于罗马法的形式法律原则等都是官僚制产生并得以延续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市民阶级的出现打破了显贵阶层对于政治事务的垄断,让政治不再是因为个人兴趣或者是有充沛的时间以及丰厚的资金实力的贵族政治,换言之,也就是政治担纲着实现了从“为政治而活”到“靠政治而活”的转变;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形式法律的出现让社会生活变得可计算和可控制。官僚制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其在纯技术层面超越其他组织,主要表现为官僚制以其纯客观考虑贯彻行政职能专业化以及可计算的规则日渐完备,同时官僚制的“非人化”成功消除了公务职责中的非理性的情感性因素。这也就是官僚制得到资本主义肯定的特殊品质,故而仅凭兴趣而缺乏精确性的显贵统治正不可逆转的被官僚制替代。韦伯认为中国的官僚制是从大一统的秦王朝开始的,但是缺乏行政管理技能和理性的法律致使中国未能发育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官僚制。官僚制将社会行动改造为理性的有组织行动的特定手段,扯平了经济与社会的差异,尽管这种扯平是相对而言的。同时官僚制的理性主义精神将效率置于首位,社会在官僚制的管理下俨然成为了一个庞大的机器,每个人只是其中一个小小的齿轮,这也不免导致个人在这样森严的体系中被异化,个人的个性和创造性被压制,职能的重叠以及权力和责任的真空都会不可避免的导致部门之间的推诿,致使官僚主义的蔓延。因此韦伯认为官僚制一旦得以确立,将会成为很难摧毁的社会结构。现实的情况也表明,如今官僚制已然渗透到教会、政党、企业、乃至受制于国家财政资金分配的大学。
以上报告的书写也是不够成熟的应用韦伯的“理想模型”,因为支配中纯粹的合法性基础可能并不是由一个单一因素所决定的,同样历史和王朝的更迭也并不一定是从家长制→家产制→官僚制的线性演变,只是说大概的趋势会是如此。纵观韦伯的作品不难发现围绕着“理性”所展开的法律理性化,行政理性化,宗教伦理理性化乃至于经济活动的理性化等都表明现代社会的发展或者更准确说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是一个理性化的“除魅”过程。但是韦伯却也流露出一种悲观主义,他认为“理性化”将人们从宗教的枷锁中解放出来,人在理性化的过程中找回人的尊严的同时却又深陷对于金钱物欲的追求之中,人在不知觉中成为理性化机器的奴隶,仿佛世界的繁荣和谐只是一种假象,理性化最后似乎也难以挽回的造成一种非理性的结果。





读书报告 ——2018年1月
一、韦伯,2010年,《经济与社会》(第一·二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二、韦伯,1998年,《社会科学方法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三、韦伯,2005年,《学术与政治》,北京:三联书店.
四、苏国勋,2016年,《理性化及其限制》,北京:商务印书馆.
主题:韦伯的政治社会学
A支配学(正当与非正当)
韦伯的支配学类型主要涉及正当性支配和非正当性支配,正当性支配指其支配拥有合法性地位,韦伯将支配的合法性基础分为三类:分别是依靠非凡力量和品质的超凡魅力性、依据历代相传的神圣规则的传统型统治以及依靠理性化的法律为基础的法理型统治。在韦伯看来:一方面纯粹超凡魅力对传统型和法理型统治的日常经济活动的鄙视,是与一切系统的经济活动都背道而驰典型的反经济力量;另一方面超凡魅力领导群体从非常态事件的脱颖而出后又难免在日常生活中跌落神坛,而且超凡魅力的统治一经确立,为了维护其信仰和统治的可持续,又不得不走向其他的变通之路,因为内生变种的力量。因此超凡魅力从根本上说是一种最不稳固的非常态统治,或者说是在传统型和法理型之间摇摆,故而超凡魅力只是特定时点上短暂过渡的现象。尽管依托个性和情感为纽带的超凡魅力是不够稳定的因素,但是超凡魅力却在三类合法统治中居于核心地位,因为无论是传统型或者是法理型统治都不可避免的流露出超凡魅力的成分。韦伯的 “非”正当性支配主要聚焦在于城市的类型学上,并进而将城市划分为消费型、生产型以及商业型城市,城市的功能从早期的政治军事为主和市场的依附性到商品经济贸易为主演变趋势,在城市功能的转变中,城市逐渐具备了独立存在的抽象人格,城市作为公民共同体而兴起了市民阶层,无论是贵族城市抑或是平民城市基本呈现出政治自治、法律的自主创新的一种独立状态,也就是所谓的“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而这也就是西方现代性的由来。相比之下中国的城市一直以来主要是承担着行政中心的功能,但是城中的市民却大部分只是承载着臣民的义务而很少有公民的权利,这必然会压抑个性和文化多元的产生。这也是韦伯从城市的发展中寻找东西方文化的分野。
B家长制→家产制→官僚制
前官僚制显著地支配类型主要是家长制,尽管家长制与官僚制有着同样稳定性及其日常性质,但是规范的诉诸并不是来源于抽象合法的理性意识并以技术素养为先决条件,而是来自传统权威。家长制支配根源于家族的权威,这类权威建立在天然的个人关系基础上的,并以“尊孝”为基本信仰。但是随着蓄奴制的发展,家族进一步分化,血缘关系将变得更加实际,家族分化不可避免的导致成熟的家长制权力萎缩,产生了资本主义经营的直接对立面——大庄园,即家产制支配。在家产制国家中,臣民最基本的义务就是为统治者提供物质生活资料,随着手工业的出现以及财政理性化的过程,商品经济的发展会促使家产制转向一种理性的官僚行政,货币经济的发展是官僚制得以存在的重要前提。当然近代市民阶级和城市的出现以及依托于罗马法的形式法律原则等都是官僚制产生并得以延续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市民阶级的出现打破了显贵阶层对于政治事务的垄断,让政治不再是因为个人兴趣或者是有充沛的时间以及丰厚的资金实力的贵族政治,换言之,也就是政治担纲着实现了从“为政治而活”到“靠政治而活”的转变;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形式法律的出现让社会生活变得可计算和可控制。官僚制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其在纯技术层面超越其他组织,主要表现为官僚制以其纯客观考虑贯彻行政职能专业化以及可计算的规则日渐完备,同时官僚制的“非人化”成功消除了公务职责中的非理性的情感性因素。这也就是官僚制得到资本主义肯定的特殊品质,故而仅凭兴趣而缺乏精确性的显贵统治正不可逆转的被官僚制替代。韦伯认为中国的官僚制是从大一统的秦王朝开始的,但是缺乏行政管理技能和理性的法律致使中国未能发育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官僚制。官僚制将社会行动改造为理性的有组织行动的特定手段,扯平了经济与社会的差异,尽管这种扯平是相对而言的。同时官僚制的理性主义精神将效率置于首位,社会在官僚制的管理下俨然成为了一个庞大的机器,每个人只是其中一个小小的齿轮,这也不免导致个人在这样森严的体系中被异化,个人的个性和创造性被压制,职能的重叠以及权力和责任的真空都会不可避免的导致部门之间的推诿,致使官僚主义的蔓延。因此韦伯认为官僚制一旦得以确立,将会成为很难摧毁的社会结构。现实的情况也表明,如今官僚制已然渗透到教会、政党、企业、乃至受制于国家财政资金分配的大学。
以上报告的书写也是不够成熟的应用韦伯的“理想模型”,因为支配中纯粹的合法性基础可能并不是由一个单一因素所决定的,同样历史和王朝的更迭也并不一定是从家长制→家产制→官僚制的线性演变,只是说大概的趋势会是如此。纵观韦伯的作品不难发现围绕着“理性”所展开的法律理性化,行政理性化,宗教伦理理性化乃至于经济活动的理性化等都表明现代社会的发展或者更准确说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是一个理性化的“除魅”过程。但是韦伯却也流露出一种悲观主义,他认为“理性化”将人们从宗教的枷锁中解放出来,人在理性化的过程中找回人的尊严的同时却又深陷对于金钱物欲的追求之中,人在不知觉中成为理性化机器的奴隶,仿佛世界的繁荣和谐只是一种假象,理性化最后似乎也难以挽回的造成一种非理性的结果。
C感想:
1·这个月看书整体的感觉自认为还是不错,时间上的保证和环境上的优化有不小作用。受制于韦伯《经济与社会》内容的庞杂,最后总结挺纠结也费时费力,感觉理解还是停留在一个横截面上,没有形成体系的思维将之前韦伯所有的作品串联在一起去把握。
2·关于这学期读书的感想记得自己上次汇报也有谈到些。那我觉得可以融汇成一个字,那就是“实”。一方面是充实(打油诗):三点一线自生活,关上手机避世事;自信怀疑皆有时,经典对话方觉悟。另一方面就是实在,实际上也就是自己“胖了不少”。希望自己能更加规划好学习和运动的时间,然后过年也不要忘了健康生活,因为健康养生需要从娃娃抓起。希望大家读书健身共勉!



书  评                                            ——2017年12月
一、涂尔干,2003年,《乱伦禁忌及其起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二、涂尔干,2002年,《社会学与哲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三、涂尔干、马塞尔·莫斯,2000年,《原始分类》,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四、韦伯,2005年,《宗教社会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五、韦伯,2011年,《宗教与世界》,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主题:涂尔干的“集体意识” 和涂和韦伯宗教的一点比较
虽然涂尔干晚年的思想集中于宗教,但是与早期对自杀或者是分工主题还是有诸多联系,在我看来对于“集体意识”这个概念依旧是一个主线。自杀现象因为集体意识衰落而个体得到解放,社会分工让社会的集体意识弱化但并没有消失,只是集体意识逐渐划归到职业伦理道德之中。图腾是宗教的起源,集体图腾是个体图腾产生的先决条件,宗教力作为一种非人格力是人类集体的力量。宗教同法律和道德一样,都是通过强大的集体力量对个人内心产生一种认同的力量从而让人们毫无异议地接受和体验这种信仰。所以涂尔干虽然后期作品有一些转变,但主线我觉得还是通过社会的集体意识这一人格力或者说是集体力来规范个人行为。以上就是关于涂尔干作品的一个小总结。
涂尔干对社会事实的认知是从最本源开始,也就是尽可能揭示出它最初的起源,这一点在对宗教和乱伦问题上的回答是一览无遗的,因为现实和过去总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涂尔干对于宗教的论述是循序渐进的,宗教是宗教现象构成的整体,他通过宗教现象来揭开宗教的本源,。宗教不同于巫术,巫术以亵渎神圣事物作为自己职业上的乐趣,并且常常与宗教仪典有着明显相悖的举动,某种程度上宗教是鄙视巫术的。宗教是将人们结合在一个道德共同体之内,由信仰与仪轨组成的统一体系,这种信仰既不是来源于灵魂、神、精灵一类的泛灵论,也不是基于对自然的盲目崇拜所致;而仪式也存在祭祀的积极膜拜和苦行禁忌的消极膜拜之分,信仰和仪式都是基于图腾崇拜。不仅如此,图腾也是乱伦禁忌的起源。原始人类已经开始实行外婚制,也就是禁止同一氏族成员彼此媾和,这是因为原始人对女人经血的观念,血无论是在战争中或者是生活中都是一类禁忌,人类对血的敬畏容易产生神圣,而出于对神圣的敬畏就要避免与凡俗之物接触。相比于氏族其他人,女人因为血成了被隔离的对象,因此外婚制也由就此诞生,但是其最本源的依旧是基于对血这一禁忌产生的图腾崇拜。韦伯将禁忌进一步推进,认为禁忌是由具有巫术性卡里斯马的人借着观念展开而附着于人或者物,禁忌是阻碍禁忌发展,比如种性禁忌不利于经济理性主义发展。涂尔干通过对图腾来解释宗教的的这一观点也是颇具争议的,韦伯就明确反对的,认为将社会团体以及所有宗教都来源于图腾信仰是夸大其词了。而且涂集中于二手资料的研究,并且在非常明确和有限的社会群体上,只是选取认为最具有代表性澳洲原始人和印第安人为主,通过文明的差异和演进来推论图腾制度这一信仰载体。
总体来说,涂尔干和韦伯宗教观的比较:一个是维度另一个是目的上的不同。涂尔干从一个纵向的维度去看待,通过原始人到更高一级的社会乃至于文明社会宗教的演变,探本溯源的去挖掘其中最本源的样子来认识宗教,涂尔干认为信仰与仪式是宗教最基本的构成因素,通过宗教形成一种集体意识加强整合,解决失范意识导致的社会问题;如果说涂尔干倾向于探究宗教的本质,那么韦伯更关注宗教引发的行为,倾向于横向看待宗教,通过对新教、古犹太教、古印度教、佛教、儒教伦理教义的不同解释,探究宗教伦理在历史演进下与经济发展的某些关系。在韦伯看来世界只有两类宗教:新教和新教之外的宗教(这句话是套用中国的大学只有985/211大学和非)新教之外的宗教就是包含巫术与超自然的神秘宗教,新教是入世禁欲,天主教出世禁欲,佛教出世神秘,儒教入世神秘。总之,其他宗教在经济层面都或多或少的不够理性,非理性宗教与官僚制又相互矛盾,但官僚制蔑视非理性宗教又不得不借此来驯化民众。韦伯其实是间接地肯定西方文明的独特性:惟有西方文明才能培植出合理的经济体系、法律行为等。
感想有三
一、做事一定要前置化,拒绝拖延症,这样才不至于到了截止日期匆匆忙忙。以至于这个月花了些时间敷衍很多堆积的课程论文。还有就是岁末年初,各种节日庆祝和同学的请帖纷至沓来,尽管自己都婉拒现场参加,但是看书的状态还是受到影响,持续性和稳定性不够,躁动的心情时而沉渣泛起。
二、这个月的宗教真的比较难懂,然后自己整理起来比较吃力,思路也比较受阻,他们对我的帮助很大,感谢私下被我骚扰和请教的很多同学,比如陈春芳的霸气让我从经典中偶尔能够重拾主体性,然后徐杰的接地气让我体会到融合生活应用到实际的角度看待问题。然后下个月集中在韦伯的支配社会学。
三、这半年来的感受,大学本科的目标是100本书然后50场讲座,但是最后都腰斩了,同时自己看书的系统性和深度也是极其不够科学的,在读书会就是对自己一个比较好的弥补。尽管在报告中有充满乡音的普通话,有唾沫横飞的忘我,也有神采奕奕却忽然卡壳,但是这种真实饱满而流露出的自信带给我的正是一种临渊羡鱼的冲动,至于那退而结网的动力正是慢慢内化于心持续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让自己逐渐在规避 不自知为堕落而实处堕落实为没落,
拥抱读书会的你们 不自知为优秀而身处优秀实乃俊秀。



书  评
                                            ——2017年11月
一、涂尔干,2008年,《社会分工论》, 北京:三联书店。
二、涂尔干,2001年,《自杀论》, 北京:商务印出版社。
三、涂尔干,2009年,《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北京:商务印出版社。
四、涂尔干,2006年,《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Topic: 《社会分工论》和《自杀论》的呼应
相比于韦伯书中严密逻辑而读起来较为艰涩,涂尔干的书似乎更为亲切易懂;相较于韦伯着眼于对“社会行动”的研究以及解释性的理解社会行动,涂尔干突出于对“社会事实”的因果的研究,这种事实就比如工业革命下加剧了社会和个人的分化,由此逐渐形成社会分工,社会分工与社会自杀率又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涂尔干论述的逻辑有些当代学术论文的模型(类似于从文献综述→假设→论证→结论等),涂尔干在引出自己的每一个话题时候不是自己无端凭空猜想,也不是闭门造车,而是一种对于不够科学化解释的一种其有力回应,是基于当下社会事实的研究,不仅如此他还对学术界基于此社会事实较为“流行”看法用自己的方法驳斥或者批判性接受然后推倒重建,比如对于社会分工有人提出会有损于社会道德和人格完整性而造成失范问题,对于自杀同时代有人提出因为天气、时间段、纬度气候、遗传等,对宗教起源基于“泛神论”和“自然崇拜”的驳斥,当对这些单个的解释一一攻破之后,他也勇敢的提出自己的假设并通过实证研究方法给予更为科学的解释,尽管今天看来部分的解释有些时过境迁,但是这或许也是无限接近真理的方式,其提供的思考框架还是十分有借鉴意义。
在引出社会分工话题之时,涂尔干通过对社会团结的类型进行分类。首先提及不够开化的社会是由于个人相似性产生的机械团结社会,这时候的社会主要是压制性制裁法律(如刑法)为主,而随着社会日渐开化,压制性法律日渐淡漠,取而代之的是各种恢复性制裁法律(如民法、商法、婚姻法等),这种法律下的社会结构已经过渡到有机团结的社会,这类社会是以个人的差异性为基础。关于社会开化程度由此产生的分类涂尔干还有基于宗教影响下导致自杀率不同的另一种划分:天主教和新教的民众社会的自杀率是不同的,天主教民众接受教育相对较少且个人依赖于社会的程度更高;而新教徒则相反,个人内在有丰富的想法,宗教失去了内聚力,故而个人存在更高的自杀可能,尽管犹太教徒是一个例外,但是这种例外是基于人口稀少,需要通过接受教育武装和保护自己。由此可见,一定的社会结构下会产生相应的社会事实,社会环境对社会与个人的互动产生最为直接的影响。在论述社会分工产生的原因之时,涂尔干用社会容量和社会密度两个维度来解释。由于人口激增导致社会竞争加剧,虽然一定程度上诱发社会矛盾激化,但也客观上需要社会分工的不断发展,分工使互有差异的个体结合起来,对社会起到润滑剂的作用。不仅如此,集体意识的日渐衰弱以及相对封闭的职业遗传性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失去自己的力量都是社会分工产生的次要因素。尽管受制于时代因素,涂尔干希望自己提出的理论框架和解释机制能够适用于所有社会分工状态下的现象,故而将一些暂时难以解释的现象(如破产)而归咎于失范的现象,这一点在论及自杀分类时也有将其视为反常的自杀。同时,从涂尔干的论著中可以看出充满了时代的印记,一个世纪以前,自然科学迅猛发展,虽然涂尔干巧妙的利用实证研究方法将自然科学应用到社会科学,但是将的解剖学、生物学、遗传学等被涂尔干借鉴到社会科学中来应用,如将人体器官运转类比为整个社会分工的模式等似乎就不那么贴切了。
总之《自杀论》某种程度上是《社会分工论》的另一种传承,同样是基于工业革命下社会事实的客观分析,相似的论证逻辑和分析方法,最为重要的两者有互为补充又互为解释的一种默契:自杀是社会分工竞争日渐激烈的结果,失范的分工以及分工实际上并没有带来人们幸福的增长,相反分工将个体从宗教以及集体中解放出来,这种解放虽然是个性的释放,但同时也促使了社会自杀率的增长;但是社会分工又释放了社会活力,促成了社会的有机团结,因此涂尔干也尝试着对于社会分工以更为公允的态度来看。
三、    路遥,2012年,《平凡的世界》, 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共三部)
忽然就特别想重读《平凡的世界》,虽然“小说”这种虚构的一种艺术表在这样十分有限的时间中多少显得有些浪费时间,但是其中依旧可以窥探时代的脉搏。路遥先生笔下的平凡世界就是以足下的黄土地为蓝本作为素材,其中主要人物和场景的变化多少是有些作者的影子,而这些影子又是这个世界上多少平凡人的影子呢?当内心的呐喊让自己急于去寻找一种共鸣——不是世界,是平凡。这样说似乎有些看似清高的装成熟,世界不就是那样,不管你在或不在,世界都是那样不加改变的发生改变,不因为你的悲喜加速,也不因为你的芳华停留。后来,我渐渐明白,因为每个人都只是这个世界平凡的个体,无论内心怎样的不甘寂寞你都要接受平凡,因为平凡是那样的难能可贵,尽管这种质朴是大多数初识世界年轻人所不愿意接纳的,但是最为本真的往往却是最难得,因为平凡的道路上最后大多数人都变成了平庸。有时候我们会给贫穷、苦难戴上“财富”、“营养”的帽子,以慰藉那些因为投胎的时间和地点就彻底改变人生的人们,当然也不是说那些在人生的成长道路上无足轻重,只是一个时代总是会有一个时代的悲哀之处,可能是战争,也可能是饥饿甚至是贫穷,纵然如此都有属于那个时代的平凡。
初识《平凡的世界》还是在四年前,那时候只是体会到小说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多方面,男女老中青的事业感情学业人生等,只是觉得从他们身上看到父辈的影子:大部分农民吃不饱饭,公社吃大锅饭,社员计公分,家家户户孩子多只能哥哥姐姐带弟弟妹妹,衣服也是遗留下的传家宝·· · · 总之,那个60后.70后的童年是足够受苦受累的年代,当然这也成为长辈们如今批评80、90后的资本。那时候确实觉得相比于前辈自己出生在幸运的年代,有高考这样的制度可以有鲤跃龙门,也感慨父辈那个时代很多有才智的农村年轻人终究因为农村政策的大环境原因而埋没,也挺为敢于追求爱情而不得的人伤怀,田间地头表现出农村人的小农思想也富含浓厚的乡土情结,也有城市日渐苏醒渐渐充满活力下城乡阶层日渐固化,那时候读来是这个时代人幸福,因为只要敢拼只要努力就有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舞台。如今再读,似乎不再是那样的盲目乐观,因为时代怎样你终究只是你自己。以前在书中看到孙少平的影子,地道的贫农家庭出身,为了走出那黄土地纵然读书而不得,为了端国家饭碗发现那些永恒的都在慢慢崩塌,但是知识让他不愿诚服足下的土地。他丢下尊严揽工,尽管细皮嫩肉的教书匠真的不适合这种体力活,但是他用自己过人的意志力撑起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也逐渐打开自己开挂的人生;他的努力最后成为一名正式的煤矿工人,尽管不够体面,但是那足以是祖坟冒青烟的好事,他一路上遇到的人和事看似有些幸运实则是平凡人格的伟大,以至于这种人性的光辉被高干子弟的大学生看中,尽管最后一场洪水给他们的爱情开了一个天大的悲情玩笑,但是我们依旧会畅想感情的世界中拥有一个志同道合的人事多么难能可贵,尽管当下“柏拉图式”的爱情现在越来越束之高阁,或许这就是书本中的颜如玉吧!如今看到的不只是少平的影子,也有大哥少安、李向前· · ·他们至少都是人性的一面足以诠释一个角色,为了整个大家而牺牲自己的小家,勇于承担自己的家庭乃至全村的责任,放弃那些世俗偏见下不属于自己的爱情,虽为地道的农民却不曾被小农思想所束缚,勇敢闯出自己的世界,哪怕暂时的受到打压,那种格局是忠诚善良的庄稼人和精明肯干的城里人的合体;还有李向前尽管家庭环境很优渥,但是并没有公子哥的秉性,死心塌地的对自己名义上的妻子一如既往的疼惜,尽管最后在一场事故之后而守得云开见月明,但是那也算是对他那么多年来最好的肯定和回报了。
一旦沉迷于定性到某个角色只能是说小说的精髓我还不够懂或者是入戏太深,亦或是说内心不够强大到接受生活该有的变故以至于需要在虚拟的人物中找到力量。跳出小说人物的设限或许才是艺术给人的力量,然后重新回味我才发现那些所谓的影子只是内心的影子。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圈子缔造自己的精彩,相较于全世界你又是那样的渺小而平凡,看似光鲜的台前又有谁知道那些是多少痛楚的结果。格局放大了,对于生活的磨难才会岿然不动;格局放大了,生活中难以解释的也都可以自圆其说的说服自己了,因为每一个生命的个体都在缔造属于自己的平凡世界。
唯初心不灭,方得始终。唯格局宽广,方拥世界。


书  评
                                            ——2017年10月
一、韦伯,2005年,《社会学的基本概念》,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二、韦伯,2004年,《经济行动与社会团体》,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三、韦伯,2009年,《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
四、    韦伯,2004年,《儒教与道教》, 北京:商务印书馆。
以上四本书是韦伯系列,当然最基本还要两本书需要读,应该说韦伯的说是比较干涩难懂的,今天的书评以第四本《儒教与道教》为主。《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经济行动与社会团体》是韦伯著作《经济与社会》的章节,实则是给自己行文下了很多的基本概念。全书对社会学和社会行动的基本概念、类型有大致归类,社会行动影响社会关系,同时社会关系形成一定的社会秩序,在这秩序之下可以是竞争、斗争、选择的关系存在,而这种存在的载体可以有教会、政治经济和社会团体组织等多元形式这其中就必然涉及权力利益的支配。
当然更加细化的经济行动则是第二本书的主要内容,韦伯对于经济行动和市场经济原理有概念性解释,这一点可能是因为历史原因和现实因素叠加,其中很多概念不算特别好理解。其中对于信用和、市场自由。货币、信用制度等其他经济衍生品中可以窥探出百年前的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达程度,这中间才会愈加分明的社会分工,也由此会产生一些经济和社会团体,在社会秩序和法律规范上也愈加的形成有利于团体之间结合体关系。以上只是脉络化的浅谈,当然细节之处些是有些怀疑的:P45页{在经济理论上,边际消费者被视为生产方向的领航员。现实中,就权力的实际运作而言,上述理论在现在仅有有限效力,因为消费者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是被“企业家”、所“唤起”与“带领”——虽然他们尽可处于购买的立脚点上。}在我看来,社会大生产之后关于市场是最后究竟是买方还是卖方市场并不能一概而论,消费引导生产这是应消费者的口吻所致,但是营销方式的噱头一样也能因生产而引导消费者需求,只是这两者在公开竞争的市场上并不能长久的单方面形成优势,韦伯的结论或许只是适用于生产力较为有限而民众又有较强的购买能力和欲望,这想必在生产力不太发达而社会却能藏富于民是能够实现的,但是这样的社会状态似乎也并不多见。在谈到信用和工业革命下的经济环境时候,还是可以感受到韦伯是资本主义的代言人,自由经济是存在较强的拥护,而对于共产主义还是存在不小的偏见。不过这似乎也有点违背其《社会科学方法论》中“价值无涉”、“客观性”的方法吧!《儒教与道教》算得上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后续的研究,其主要议题:

关于城市和管理:
贵金属猛增和人口的惊人增长由此渐渐汇集形成城市的雏形,西方社会城邦制盛行,但是在世界的东方却是截然不同,在韦伯看来中国没有古希腊的“城邦”,也没有中世纪那样的“城市法”,因为它不是拥有固有的政治特权的“共同体”,没有所谓那种住在城里的自我武装的军人等级意义上的市民阶层。不仅如此,这也很难按照西方的形式实现自由,因为从未摆脱过宗族的羁绊,城里的居民依旧保持着同祖籍的关系,因为那里有宗族的祖田和宗祠,这在今天依旧是国人讲究乡愁、落叶归根、安土重迁的反映,这种差异的症结是因为根本没有武装起来的城里人的政治联盟。中国城市的繁荣并不取决于市民的经济与政治魄力,而是取决于朝廷的管理职能,尤其是对于江河的管理。比如皇家运河的开凿造就了部分内陆港口城市的兴起,由此虽然避开了因为台风和海盗猖獗的海运,但是也封锁了自身的海上贸易,由此中国逐渐放弃自己的海军力量,基本上是一个内陆国家。

关于宗族和统治:
皇家行政管理的伴生物是:城里与乡村的中国人实际上是“自己管理自己”,这主要依靠宗族的强大向心力,关于宗族,中世纪的西方已经烟消云散,但是在中古宗族的作用被完完全全的保存下来了:它既是最小的行政管理单位,也是一种经济合股方式。在历史上,中国人民的最基本信仰一直是相信神宗的力量,每一个宗族有一个自己的宗祠,最初宗族内部有明确规定的济贫义务和信贷援助,必要时宗族也同外族械斗,不仅如此宗族长老挑选认为有资格读书的后生准备考试并提供全部费用,因此这个联合体除了意味着对家计自给自足的经济支持外,显然还意味着对于市场发展的限制;从社会角度来说城市对于宗族成员包括在异乡特别是城里生活的人存在来说,宗族就是一切。正因为如此,城市对于多数居民来说从来不是“故乡”,而是典型的“异乡”。对于不属于任何宗族的人来说,职业联合则是支配其全部存在的最高主宰,个人对行会和同业公会有着极强的的依附。一切对其成员有意义的事都处于它们的控制之下,职业团体内部世袭或者垄断以及由国家权力的财政政策或攘外政策造成的行会垄断,这也造就了在相当一部分的行业中依旧保持着宗族和部族工业的特点,既缺乏城市的法律保障,也缺乏相应的新鲜血液注入和必要的行业之间交流,使中国的职业团体走上了西方闻所未闻的冷酷的自助道路,这也势必影响中国手工业中小资本主义的发展。

关于官僚制度:
韦伯认为中国的行政管理的集中化程度是十分有限的,即使在建立起官僚国家以后,仍然不存在着“京”官与“外省”官吏之间的对立以及两者之间的等级差别,除了各省一批高级职务,几乎所有的财政管理权最后都移交给了各省,地方官员虽然由中央政权任命,但是,正是官员的数目极小,结果是,他们不可能有本事管理好庞大的辖域。帝国就像一个由太守领地组成的以大祭司为首的联邦,权力形式上掌握在大地方官手里,这也是官员任用的规定所导致的弊病:3年一任期,期满派往各省,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省市任职,必然少不了当地的非官方谋士的指教,除此之外他还要依赖非官方的不由国家发薪水的正式下属官员,显而易见,最后的实权落在那些非正式的本地出生的胥吏手中,正式官员根本无力监督,因此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官员最后对于地方事务也就不甚了了,无法采取彻底的理性措施。

关于教育和宗教:
韦伯认为由教育特别是考试规定的出仕资格远比财产重要,决定着人的社会等第,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视文学教育,把它作为社会评价标准的国家。旧传统的识文断字的专家是维护正确的国内行政秩序多喝国君的正确的卡里斯马生活方式。谋求官位对于这个阶层的精神方式至关重要,尤其是,这种倾向变得越来越重要也越来越排他。在统一的国家里,没有了诸侯对土地的争夺,反过来时士及其门生争夺现成的官位,预料之中的结果是一种适合这种条件的统一的正统教义的发展,这种教义就成为了儒教,随着中国的国家制度日趋俸禄化,士大夫阶层最初非常自由的精神活动也停止了。实际上,在向和平主义转化并进而向传统主义转化中,关键是:传统取代了卡里斯马。在教育目的方面,尖锐的两个历史极端是:唤起卡里斯马和适合理性官僚的统治结构。中国的科举根本不像西方近代考法官、医生等技术人员,中国的考试要确认的是你是否满腹经纶,是否具有高雅的人所应具有的思维方式。这种教育具有纯世俗的性质,另一方面,又束缚于正统地诠释圣人的严格规范,具有极端的排他性的通晓文学典籍的性质。主要特点是:同一切祭司式的教育一样,完全是非军事化的纯粹文学化教育,并且舞文弄墨的文字性极强。在贵族教育里,算术训练随着历史的迁延日益衰退最后消失,自从帝国统一,国家管理中的理性化趋势削弱以来,官僚成了高雅的士大夫而不是有间暇算账的人。在民众眼里,成功的通过了科举考试的中国考生与官员绝不仅仅是一个由知识证明了资格的官职候补人,而是一个经受了考验的卡里斯马素质的体现者。和平主义的儒家士大夫以国内的政治安定为己任,天生厌恶军事势力或者不理解这类势力。儒家始终只有一个始终存在的大敌,这就是独裁制度和为其撑腰的宦官政治。强悍果敢的统治者总是试图通过借助宦官和草莽暴发户来摆脱受过教育的高雅的士大夫阶层的束缚。儒教与信徒的关系,不管是巫术性质还是祭祀性质的,从本义上讲都是此岸性的,长期以来,儒教至少总是用绝对不可知的根本否定的态度对待任何彼岸的希望,对自身彼岸生活的关心也远不及对鬼神可能在此岸生活中产生的影响的关心。由于这些原因儒教中也就必然没有人们的不平等的资格的经验,同样在伦理方面人与人原则上平等的前提是符合世袭官僚制与封建制及各种出身等第的划分的政治对立。儒教同佛教一样,仅仅是伦理,但是与佛教截然不同的是儒教仅仅是人间的俗人伦理,儒教适应世界及其秩序和习俗,归根结底不过是一部对受过教育的世俗人的政治准则与社会礼仪规则的大法典,儒教的“理性”是一种秩序的理性主义。当然儒教也不是一直被中国官方唯一承认的哲学,“道”本是一个正统儒教的概念,老子把道同神秘主义者对神的典型追求联系在一起:道是唯一永恒的,因而是绝对宝贵的;它既是秩序,也是生万物的实在根基,也是一切存在的永恒原型的总体,简言之,道是神圣的唯一,就其效果来说,道教比正统儒教的传统主义性质更强。



关于主旨结论:
全书实际上及其凸显两个字“理性”,全书对于理性的引用和解释几乎渗透到很多方面,有“理性主义”、“理性的专业训练”、“法律理性化”、“理性的经济与行政管理”、“理性措施”、“理性功能”、“理性战争”等。基于对中国政权分析和相应构成及其儒释道的解释,韦伯将最后的儒教和清教比较得出的结论:清教是一种同儒教根本对立的理性地对待世界的模型。清教是道德严格主义的伦理宗教,特别是新教的伦理与禁欲挣段了宗族纽带,建立了信仰和伦理的生活方式共同体对于血缘共同体的优势,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于家族的优势,从经济的角度看,这意味着将商业信任建立在每一个个人的伦理品质的基础上,这种品质已经在客观的职业工作中经受了考验。典型的儒士通过自己活着家族的积蓄获得文化教育,通过科举进而拥有过上等人生活的条件基础;典型的请教徒挣得多花的少,并且出于禁欲主义的节约强制,将其所得作为资本重新积极投入到理性的资本主义经营中。儒士的理性是由外向内的,请教徒是由内向外规定的,这种对立说明:单纯的冷静和节俭同“营利欲”和重财结合起来,还远不是典型的近代经济职业人阶层所谓的“资本主义精神”。两种理性的根本区别是:儒教理性意味着理性的适应世界,清教的理性主义意味着理性的把握世界,清教徒和儒家都“恬淡,但是清教的“恬淡”是建立在一种强烈的激情的基础之上。同西方相比,中国有大量十分有利于资本主义产生的条件,可是中国没有造就这样的资本主义,这在韦伯看来宗教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总而言之,“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之下的中国社会并未能很好的培育出较为完善的“理性主义”和必要的“理性精神”,因此中国就无法充分发展自有市场下培育出自由的资本主义经济。这种高度想必也是跳出中国固有的环境,以旁观者清所产生的较为公允的解释。

书  评
                                            ——2017年9月
一、易中天, 2006年, 《品人录》,  上海: 上海文艺出版社。   
纵观全文,作者品的只有五位历史名人(项羽、曹操、武则天、海瑞、雍正),但是其中涉及的历史人物却是庞多,其人物性格描写和历史史实都比较通俗易懂,在引用古文的同时也用十分接地气但不乏幽默的方式阐述,在对历史人物评述上有个人鲜明的观点也能旁征博引史学家的一些观点,不够公允之处也能大胆指正,但是文章的字里行间依旧能够给留给读者行走的空间,给予我们思考的余地。
项羽的失败在于其性格,尽管他个人魅力确实十分浓厚,而且一开始也有足够的政治资本,但是在团队建设和政治手段上终究少了些谋略,内心冲突和矛盾的性格加之不能放下身段而做到真正的礼贤下士,以至于一副好牌最后落魄于四面楚歌的境地,匹夫之勇并不适合开拓疆土成为一代王者。相反刘邦尽管出身地痞却对自己足够了解,刘邦曾说: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不如张良;将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克,不如韩信;镇国家,供军需,不绝粮道,则不如萧何。这可以看出来刘邦能够集众人之长为其所用,可见其是一个实用主义者,这是政治家的手腕也是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刘邦项羽是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典范,也似乎是当下两类群体的象征,刘邦是“凤凰男”,尽管出身卑微但是踏实前进不为一时的逞能而慢慢积累成功的资本,因此铸就了“逆袭”一说;项羽则是“高富帅”,纵使个人家底殷实却不能很好的人尽其才发挥自身的优势,故而自刎以谢江东父老。“独行快而众行远”算是俩人结局最好的解释。
众行远不只是刘邦,还有曹操和武则天等。曹操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治世之能臣,乱世之英雄”,东汉末年群雄四起朝纲混乱,几乎各处豪强都想在这乱世分得一杯羹,先有袁绍袁术两兄弟的崛起和相互拆台,但是两人虽然贵为“四世三公”,却并没有绝对称雄的能力,袁术急于称帝但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袁绍将董卓“引狼入室”,最后也让自己陷于被动的境地。曹操则一贯讲究实质重于形式,他“挟天子以令诸侯”,虽无皇帝之名却有君王之实,对于天下形势也有足够合理的分析。而且对于招降的将士也能够做到足够的宽容,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张绣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求贤若渴,爱才如命”,手下的猛将张辽、张颌、徐晃、乐进、于禁等,更有郭嘉、贾诩、蒯越、荀彧、荀攸、程昱等一众名士,尽管他们有的来自敌方部队,也有的成长于基层,但曹操能很好的人尽其才的为其所用。当然曹操登上权力的巅峰也是有很多垫脚石,崔琰、杨修、孔融、祢衡等都或多或少成为刀下亡魂,他们无一例外都是当时十分有名的公众人物,但都未能寿终正寝多少也是知识分子太过于遵循正统而忽视了时势造英雄吧!也因为如此,曹操一个天才的政治家在历史上的口碑并不算太少,这除了有其不够正统地位之外,多少也是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当然历史都是习惯于同情弱者而会抹杀强者的历史功绩,何况在那样一个战火纷争的年代。不可否认曹操是一个热爱生命也热爱生活的伟人,他好读书也勤思考,尽管他始终没有称帝,但是他的宏伟抱负都体现在他的文学著作中,既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和悲壮,也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迈。
如果说曹操因为不够正统而被历史污名化,那武则天——一个前所未有的女强人,中国五千年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在传统文化中就更加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她侍奉两代君王,从14岁到32岁到67岁,从卑贱的才人到母仪天下的皇后到最后的一代女皇,一步步的扶摇直上乃至登顶帝王宝座。在那样一个封建的男权社会,想要打破正统思想想必会承载难以名状的各类压力,她的子侄有的流放有的被杀,曾经反对她的人甚至曾经帮助她的人也都逐一成为权力斗争的亡魂,“阴盛阳衰”的路上早期她也曾采取告密制度,朝纲逐渐稳定她也广开言路,招贤纳谏,她的努力也换来了政治清明和繁昌盛世。换作今天,武则天或许称得上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女权主义者,她用自己的权谋和隐忍,,穷尽一生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兢兢业业难得糊涂,功过是非留于后人。不过武则天的成功似乎还昭示了另一点:要成功必须要有一个好的身体,而且寿命也要足够长。
海瑞不似君王蜚声海外,但是却以“罢官”闻名。海瑞历经四朝,依旧仙风道骨。尽管罢官之后复出一次次升官,但是他的政治抱负似乎比没有施展。他更多的被视为朝廷的楷模和民众的期盼,但也仅此而已,因为在封建社会贪腐几乎成为顽疾,何况在王朝统治后期更加非一己之力就能一改时代风气以正官场民风。海瑞的多次罢官和复出除了有其自身有些刚愎自用而不能很好的省时度事之外,也因为政治上的迫害,他不是投机主义者,也不选边站,他就是独树一帜的以一己之力抗衡世风日下。所以与其说海瑞的遭遇是个人性格所致,倒不如说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歪风邪气助长时他被罢免,清流偶然袭来时他被启用,但是终究逃脱不了被统治者标榜为精神的楷模。总之,统治者需要这样的人,但是又不能全是这样的人,“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是那个王朝的最好解释。海瑞算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任职一方也造福一方百姓,因此也深得民众爱戴,以至于送葬队伍竟然长达一百多里,这或许能映衬出封建时代的劳苦大众极度的渴望有海瑞这样为民做主的清官。
中央集权和腐败正让中国封建王朝逐渐走向末路,雍正所处的时代正是最后的封建王朝。清朝是满族人的江山,纵观中国历史也只有元朝的蒙古族和清朝的满族统治过汉族,这中间有因为王朝积贫积弱也有因为开拓者骁勇善战所致,当然时下也有学者指出气候剧变也是重要因素。中原和江南地区水草丰美、繁华便利、气候宜人,恰逢东北和西北地区遇到极寒气候周期,这就逼迫少数民族内迁,民族之间的交融和战争就不可避免的衍生为对于后代子孙繁衍对有限资源的争夺,惊讶的是民族迁徙和气候变化正有惊人的吻合之处。满族在正统汉人地位只能算是异族,因此打下江山不易,守江山却更难。在康熙三十五子当中,雍正一开始算不上是最为出众的王位继承人,或许他自己都没有想到仅仅是第二梯队的四阿哥在第一梯队对手互斗中逐渐脱颖而出。封建帝王家庭的候选人有时候并不只是德才兼备,统治者为了自己帝国长存和在世时候的安宁,有时候倾向于并不锋芒毕露的人,这样或许能换来谦卑姿态和布施仁政的可能。当然雍正也摆脱不了统治者对于权力高度集中的弊病,为了稳固自己的正统地位将自己的潜在威胁者挨个打击,哪怕是扶其上位的功臣和宠臣也难逃厄运。雍正在位十三年,相较于父亲康熙的61年和儿子雍正的60年算是十分短暂,但是正短暂的帝王生涯中却做到“雍正一朝无官不清”,以至于国库重新殷实富足起来,他十分注重对汉族优秀文化的吸收,为了民族之间的发展融合他“尊孔、谈佛”,应该说“康乾盛世”中,雍正也是居功至伟的帝王。尽管在他逝去后的百余年,大清王朝依旧无可挽回的走向衰败以至于最后走到尽头,但是我们依旧可以感受到他的努力和历史功绩。


二、钱穆,2012年,《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
 
  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粗看书名十分宏大,因为中华文明五千年浩瀚历史,也因为历朝历代的历史都不尽相同,但是作者只截取了几个典型朝代(汉、唐、宋、明、清),从这五个朝代中尝试管中窥豹而发现一些共性和特性。不难发现全书都基本遵循解剖政府组织、考试选举制度、赋税制度、兵役制度、经济制度等,尽管时间流转朝代更替,但是一个王朝的兴起和终结的因果,无非也就是以上这些方面,当然分析各朝代的优劣利弊对于当下中国的建设和发展也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从秦朝开始确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开始,中国的皇权一步步走向高度集中,然而物极必反,当经济基础没能和上层建筑协调共生,势必终将引发一场场不小的变革。 

朝代
形式    汉代    唐代    宋代    明代    清代

中央组织   
三公九卿(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三省六部制(中书、门下、尚书/吏礼户兵工刑)    “宋承唐制”
三省分权(中书/门下/枢密院)    废宰相
九卿公决
内阁制度    内阁军机处、
六部尚书

地方组织   
郡县制   
道、州、县   
路、府、县    承袭元代行省制度    省、道、府、县

选拔机制    察举制度(举荐、乡举里选、孝廉)    科举考试
门第盛行    重视科举
门第渐疏    秀才/举人/进士及第/翰林(八股文)    盛行
八股文

赋税制度    盐铁归公、土地私有、易兼并    租庸调制
两税制    承袭唐
两税制   
一条鞭法   
一条鞭法

兵役制度    全国皆兵、南军(皇宫)北军(戍边)    寓农于兵
府兵制
    禁军、厢军
崇文轻武   
卫所制度   
八旗兵
其他    兵役、力役、人口税    政治制度中枢    监察、谏官
积贫积弱    黄册、鱼鳞册    变法革命
设禁区

通过对以上朝代的政治经济和选举兵役等方面的梳理,不难发现尽管各朝代都有自己的特点,但是也凸显出以下一些规律:
1:中央集权制度一步步加深,皇权的高度集中和相权的逐渐吞噬;中央政府对于地方政府的管理也逐渐完善,地方行政制度的划分除了综合考量历史文化管理区位等因素。
2:各朝代相应的制度设立都是在吸取前朝教训以及本朝历史的缘故所修正设立,唐朝承袭汉,隋,宋代承唐代,并且由于“黄袍加身”的缘故而重文轻武,崇尚文官集团最终导致日益衰败的局面,并且每个朝代的开拓者对于后世子孙的江山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尽管之后多少有些修补,但是都无济于事甚至是无关痛痒。
3:随着皇权逐渐走向巅峰,制度的概念日渐变得模糊。从唐朝建立制度,而宋代逐渐到法术却不能完全称为制度,明代只能是一些事不曾谓之制,清代则完全无制度可言,更多的是统治者的私心。而这一点恰恰是与西方民主制度相违背的,甚至是与历史发展潮流有些背离。尽管如此,但是我们依旧不能否认中国古代社会繁育了恢弘的民族智慧和灿烂文化。 
4: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国历代政治体制产生的种种终究离不开当时当地的因素,比如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孕育的思想,地大物博以及多民族的交融涉及的统治和管理总是和时代想匹配,尽管中央高度集权并不是那么科学合理甚至是适应,但是在那个时代在巩固统治和一定程度上在特定时代内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还是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这多少也与中国落后于欧洲国家践行民主思想有关吧!     

三、乔恩·威特,2008,《社会学的邀请》,林聚任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顾名思义,这是一本社会学入门的初级读物,也是社会学的教科书,全书语言比较诙谐,文中的很多案例和章节的开头引用的都是作者日常生活,全书并没有太多拗口生涩难懂的社会学名词和概念,而是通俗易懂的十分接地气。不仅通过对生活细致的观察引入主题,而且引用各种数据统计、经典案例分析、表格等探讨。全文共分为五部分:社会学视角(引入话题)、社会学的大观念(领域权威学说)、我们生活的世界(微观视角)、差异性的后果(宏观视角)、社会学(总结)。文中浅尝辄止的有谈论到社会学的一些常规方法,比较遗憾的是作者并未对相关的理论有太多驳斥,也没有太多眼前一亮的独到见解,更多的是一种直观的陈述留待读者品味的意思。比较精彩的论述有:
1、    涂尔干的社会分工论的引用,马克思对于科技创新和劳动力的阐述,韦伯新教工作伦理和权力分类。三巨头在社会学领域都有开拓性的贡献。
2、    后现代主义的建构和对现代主义的解构。后现代性是关于现实的哲学和理论的思维,它对现实的单一性提出反思,并怀疑我们用绝对术语去认识有关的现实,并将社会现实看成是多元和被社会建构的。总之生活中并没有单一的历史和单一的经验,对于现代主义中的标准和理论,后现代主义都不同程度的予以质疑。
3、    微观视角下对于家庭结构功能与变迁,对教育公平和由此导致的不平等;宏观视角下宗教信仰和等级差异下产生的社会问题。以上视角都是基于对美国当下问题分析和反思。
4、    总之,这本书更加类似于是一本工具书,对于社会学有一个宏观大致的了解,引发初识者对于社会学的兴趣。
5、    最后引用文中较契合当下的一句话:真正的大学教育只有一个目标——不是教你学会怎样谋生,而是让你懂得这被物质滋养的生活意义和目的。


四、  郑也夫, 2015, 《代价论》,  北京: 中信出版社
全书简单单的20章节,前四章对于“代价”一词的界定,代价不是“学费论”,代价有些类似于“机会成本”但又不能完全对等,代价是相对于收获而言,这收获并非局限于有形的,也包括失败的教训经验,但是这类探索性的经验又不能违背常识。之后的章节标题更多的是从看似相对冲突的一对词语中阐述(特殊与普遍、分工与专业化、完善停滞、歧异与一致、顺境与逆境、风险与保障),这些篇幅不长的文章看似与“代价”毫无瓜葛,实质上确是内在的相连,这正是全书的亮点之处。
1、    关于特殊主义和普遍主义:作者并没有十分驳斥特殊主义更加不是一味的宣扬普遍主义,特殊和普遍本就是一对相对的概念。在信任系统中,二者是连接互补的共存。更多一点的普遍主义是一个伟大文明所不可缺少的,但是当代中国社会并未建立起普遍主义的价值感,而特殊主义也远未形成一种规范。这就好比如我们内心的一种矛盾,我们都渴望普遍主义而痛恨特殊主义,但是当自己成为特殊主义的受益者时候,我们似乎并没有意识到对普遍主义产生的不公。
2、    关于男女平等:从人类活动变迁讲述母权制到父权制的过渡到如今的稳固,尽管女性确实在人类繁衍和文化传承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长期被父权制压制而处于不公平的状态,尽管之后的妇女解放运动、强调同工同酬、妇女半边天等女性地位有了非常实质性的提高,后期的精神遗产如“三八妇女节”某种程度上作为纪念这解放日似乎又在昭示女性的弱势地位。作者并不赞同中国利用行政手段干预男女平等的进程,传统下相对稳定的社会结构并不是一无是处,强行下表面上的“男女平等”催生很多潜在的问题,社会分工的紊乱,男子权力一定程度上的受到剥削正是弱者对于强者的剥削,真正的男女解放不应该过度干扰市场中公平的自由交换,而恰恰建立在这种公平交换的基础上。反之,这类思想是否也存在一些“大男子主义”的嫌疑呢?
3、    关于道德:道德不应成为一切社会行为的尺度,很多时候我们谴责他人对于公众事件的冷漠都或多或少的扮演着“吃瓜群众”的角色,道德绑架和站在道德制高点的优越感这是导致我们自认为我们会更有道德的元凶。不过作者文中提到的“若道德可以使人获得地位、荣誉,在功利滔滔的社会中马上变成攫取利私利的工具”,这句话多少与当下有些偏颇,毕竟关于道德的初衷我们并不能凭空揣测,而且自媒体发达的时代,因为道德带来的荣誉很多时候也是不由自主的,更何况社会政府也是极力宣扬道德模范,这些都是因为社会道德不够需要模范引领,但是我们却并不能否认这类道德的本质是无私的。
4、    分工与专业化:社会分工极大的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极度细致的社会分工正日益吞噬人类的创新能力,对个人而言,在没有打下一个广阔的知识基础时就过早过深地进入某一个专业,不仅使选择带有盲目性,而且为日后的调节和重新选择带来困难,这在中国教育上的文理分科导致学生知识面狭窄和创新力的低下或许可以看出一二。
总之,作者以关切社会问题的独特视角,似乎在传统和和创新之间一个平衡,勇敢的走出自己的舒适领域,毕竟任何一种过度的适应都要付出沉重的代价,这不仅适用于个人同样适用于民族和文化。作者理想中的中庸社会不是各打五十大板的都不得罪,而是不希望社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社会的稳固需要具备足够的张力,当然作者也在极力倡导和构建一个更加多元包容的社会,为学者、批判者、梦幻者呐喊。









[ 此贴被陈建兵在2018-11-24 20:20重新编辑 ]
珞山
Posted: 2017-11-14 17:21 | [楼 主]
李玉霞yolo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63
威望: 63 点
金钱: 630 RMB
注册时间:2016-12-08
最后登录:2019-06-28

 

一起加油啊
Posted: 2017-11-14 22:54 | 1 楼
17李琼
级别: 侠客


精华: 0
发帖: 31
威望: 31 点
金钱: 310 RMB
注册时间:2017-04-12
最后登录:2017-12-12

 

主旨结论总结得挺好的!继续加油
Posted: 2017-11-14 23:02 | 2 楼
李欣茹
级别: 圣骑士


精华: 0
发帖: 139
威望: 139 点
金钱: 1390 RMB
注册时间:2017-03-28
最后登录:2019-06-28

 

都已经读到韦伯了,状态很棒,一起加油!
Posted: 2017-11-15 12:24 | 3 楼
夏日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92
威望: 92 点
金钱: 920 RMB
注册时间:2014-11-05
最后登录:2018-12-29

 

非常棒。转胎很不错。总结也很有特色。加油……
一萧一剑走江湖,一心一意化天下
Posted: 2017-11-15 23:52 | 4 楼
杜姣
坚持就是胜利!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512
威望: 512 点
金钱: 5120 RMB
注册时间:2009-09-13
最后登录:2017-11-18

 

厉害!!!
Posted: 2017-11-16 22:01 | 5 楼
钟瑞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115
威望: 115 点
金钱: 1150 RMB
注册时间:2016-01-20
最后登录:2018-10-10

 

感觉你好像事情很多的样子,是从朋友圈看的哈,希望你能沉下心来读经典,兴趣爱好是很好的点缀~
Posted: 2017-12-10 19:51 | 6 楼
陈建兵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15
威望: 15 点
金钱: 150 RMB
注册时间:2017-10-09
最后登录:2018-11-28

 

统一发
珞山
Posted: 2018-04-10 22:12 | 7 楼
snzg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1
发帖: 596
威望: 594 点
金钱: 5940 RMB
注册时间:2007-12-15
最后登录:2024-01-16

 

六月读书。。
Posted: 2018-07-02 23:14 | 8 楼
陈建兵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15
威望: 15 点
金钱: 150 RMB
注册时间:2017-10-09
最后登录:2018-11-28

 

2018年11月
珞山
Posted: 2018-11-24 20:35 | 9 楼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中心研究生读书报告

Total 0.265522(s) query 4, Time now is:11-23 11:56,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