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
|
无图版
|
风格切换
|
Home首页
»
您尚未
登录
注册
|
返回主站
|
研究生读书
|
推荐
|
搜索
|
社区服务
|
帮助
|
订阅本帖更新
社区服务
风格切换
yellow
moon
wind5
gray
wind
blue
black
green
movie
pink
短消息
收件箱
发件箱
消息跟踪
写新消息
控制面板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查看个人资料
好友列表
用户权限查看
交易币管理
积分转换
特殊组购买
收藏夹
我的主题
统计排行
基本统计信息
到访IP统计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
在线统计
会员排行
版块排行
帖子排行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中心研究生读书报告
»
李云洁读书笔记(补之前忘记发的一些零散笔记)
>> 中心读书报告
|- 中心研究生读书报告
|- 毕业研究生读书报告
|- 本科生读书报告
|- 华中大读书会观察
>> 经典阅读读书会
|- 西农四为读书会
|- 安大知行读书会
|- 北工大群学读书会
>> 华中趣事
|- 读书趣事
|- 生活趣事
|- 种种逸事
|- 2012年调查趣事
|- 2011年暑假调查
|- 2010年调查趣事
>> 友谊第一,读书报告
|- 齐民学社读书会
|- 安徽师大公管管理读书会
|- 中南财经政法读书会
|- 河南大学三农发展研究会
|- 华东理工大学读书会
|- 武汉大学少年中国学会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三农学会
>> 三农研究读书会
|- 本会成员
|- 本会事务
|- 读书交流
>> 读书交流
|- 读书汇
|- 好书互借
|- 读书心得
|- 好书推荐
交 易
投 票
本页主题:
李云洁读书笔记(补之前忘记发的一些零散笔记)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李云洁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3
威望:
3 点
金钱:
30 RMB
注册时间:2021-06-28
最后登录:2022-01-05
小
中
大
李云洁读书笔记(补之前忘记发的一些零散笔记)
《社会行动的结构》读书笔记
塔尔科特·帕森斯,众所周知其理论是宏大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本书中他主要以马歇尔、帕雷托,涂尔干,韦伯的学术思想为经验材料进行了深入分析,初看起来仿若一个综合性读书笔记,但是他的最终目的是想通过一种“殊途同归”的思路,从功利主义,实证主义再到唯心主义三大理论进行综合讨论的基础上,提出“唯意志论的行动理论”。
一、实证主义的行动理论
“现在谁还在读斯宾塞的作品呢?”,帕森斯认为实证主义—功利主义的传统正在日趋消亡,这个曾经具有巨大影响的理论为何现在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原因在于社会理论与关于经验事实本身的知识结构中的“内在”发展。那么如何能够知道一个理论结构内在发生的变化?对此最确凿的证据是对这种理论的剩余性范畴产生越来越普遍的兴趣,如果把理论体系比喻成黑暗中的光亮,那么剩余性范畴就是黑暗部分,而发展科学理论的过程就是逐步探索剩余性范畴的过程。
帕森斯在本书中的目的是要详细地探讨社会科学中一个单一理论体系的结构发生根本变化的过程,从最初的形式开始进行分析,这个概念体系就叫做行动理论。依照他的理论,有意识有目的的社会行动单位应当是由下述四个因素构成的:1.凡是社会行动必须有执行这一行动的行动者;2.任何一项有意识的行动都针对或指向一定的目标;3.行动与环境(外界)有密切的关系——处境(包括条件和手段);4.行动都涉及一种规范导向,人们总是按照社会行为规范去行动。这里有一个点需要进行强调的是“有意义有目的的社会行动”,是否存在“无意识的社会行动”?我认为这是存在的,布迪厄在他的惯习理论中所讨论的是这种无意识的社会行动范畴。
以原子论、合理性、经验主义和目的随意性为特点的行动理论体系被帕森斯称为功利主义的社会理论体系,是帕森斯所讨论的行动理论体系发展的起点。在原子论之下,此概念体系使用“合理单位行动”作为行动体系的单位,但是对行动的目的只谈到了“手段-目的”的特征,而未能对各个目的之间的相互关系做出说明,隐含着一个逻辑——这些目的在统计学意义上是偶然任意的,而同时严格的功利主义依赖于超科学的形而上学的假定,这都说明了功利主义内在的不稳定性。社会思想在十七世纪前后变得世俗化,中心问题是社会秩序的根据问题,特别表现为在于国家强制性权力联系在一起的权威性控制之下的个人自由的范围问题,行动理论在这一历史阶段被称为“个人主义的实证主义”:霍布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战争”的理论完全是功利主义的,认为一个被社会契约赋予了合法性的强大政府,是维护共同体安全的必要保障,因为重新使用暴力和欺诈的危险迫在眉睫,正威胁着共同体;洛克也局限在功利主义上,但是与霍布斯相反,他认为人们在追求目的的过程中是理性的,自然状态不是战争的状态,而是一种有益的状态,因为人们之间具有“利益同一性”;但是“马尔萨斯采取这个主张(人口论),给洛克的和谐天堂里带进去一天非常阴险的毒蛇,整个逻辑结构面临崩溃的危险”;马克思从阶级冲突的角度出发,却把注意力放在交易权力上,并把霍布斯和洛克两种立场的冲突中被忽略的成分突显出来了,即一种既非战争状态,又非强制性和谐秩序的冲突设想;而达尔文主义则以完全客观的观点,忽略掉人的主观性。
帕森斯认为功利主义发展的方向中有两种处在极端的激进实证主义观点:理性主义抹煞合理性行动的目的、手段与条件的区别,使行动成为单纯适应给定条件及其预想中未来状态的过程,而反智主义则更是完全取消了合理性,于是“功利主义的两难困境”就形成了。
二、唯意志论的行动理论
从整合的价值体系角度对帕森斯在书中提出的唯意志论的行动理论进行梳理:基于上文部分梳理的实证主义的行动理论的发展,帕森斯试图根据四位理论家的著作来探讨功利主义不稳定性的后果向着与激进实证主义倾向相反的方向发展下去会发生什么情况,尽管这些情况在帕森斯看来均不能恰当地形成一般社会理论的基础,但这四位均是超越了“功利主义两难困境”的大师。
马歇尔的效用概念、替换原则等都完全依赖于手段-目的图式,理性选择和目的在分析上的独立性。他将需求分为三类,包括生物性的需求、与舒适标准有关的需求以及随“活动”调节的需求,最后者是非随意性的,“活动”调节的需求和“活动”方式本身被帕森斯视为一个价值观念体系,所以马歇尔在背离功利主义传统的过程中的重要贡献在于引入了一个许多人共有的整合的价值体系。
帕雷托明确界定了逻辑行动与非逻辑行动的概念,进而提出非逻辑行动背后的剩余物范畴以及衍生物,提出了目的-手段链条,并与马歇尔同样研究社会效用的问题。帕森斯在区别帕雷托的构成对于合理性行动起支配作用的各项原则的剩余物与其他成分时,将这种剩余物称为终极目的,从而帕雷托的重要贡献在于认为:一个社会的成员们的种种行动,在很大程度上是以他们所共有的一个单一的整合的终极目的体系为取向的,并且将诸行动体系的各种结构性成分进行区分。
涂尔干批判了功能主义的目的论,并以社会事实构成了一个社会环境这一环境因素,在社会约束和自然约束之间划了一道清晰的界限,而社会环境中包含着规范的整合了的体系,也就是说涂尔干与帕雷托殊途同归地提出了存在着一个共同终极价值态度的体系(这个重要的新发展,也出现在涂尔干关于宗教的研究中,“神圣事物的神圣性与遵从道德规则的义务乃是同出一源的,这个本源就是社会”,而“仪式是一种使共同价值成分焕发生机和得以强化的方式”)。
帕森斯认为,背景上属于唯心主义的韦伯与实证主义者涂尔干在宗教观念、制度、仪式以及价值态度相联系的那个独特的结构范畴复合体系方面同样也是殊途同归的。在韦伯的理论中,终极价值成分最初是同与宗教观念联系的价值态度体系一同出现的,它与内在手段-目的链条的关系以“合法秩序”概念来表示,在宗教方面的表现是以卡里斯马概念来表示。
在最终勾画出的唯意志论的行动体系的结构中,所有成分分为三组:第一组是保留着激进实证主义社会理论以及功利主义关于人类行动理论的精华——遗传和环境,从主观上看是行动的终极手段和终极条件,也是无知和“起决定性作用的”谬误的本源;第二组是内在手段-目的关系的中介部分及其包含物,这一组成分是功利主义理论里面的永久正确的精华,包括技术成分、经济成分和强制力量;第三组是从实证主义传统中产生的围绕在终极价值体系周围的一整组成分,这是就其整合为一体而且不能化约为功利主义的随意性目的而言的,它的产生过程就是实证主义传统在向唯意志论行动理论演变之中瓦解的过程,也就是帕森斯提出的构成社会行动单位的四个因素中的“行动的规范导向”。最后,有一个不属于这三个结构组之中的成分,它的作用是把这三组结合在一起,这就是称之为“努力”的成分。
帕森斯的理论起步于微观落脚于宏观,有了基本的社会行动单位之后,他试图将个人行动同社会联系在一起,大的社会行动系统由他界定的社会结构的基本单位——单元行动组成。帕森斯将行动系统分为文化系统、社会系统、人格系统和行为有机体系统这四个子系统。而其中的社会系统又可以分为四个子系统:经济系统、政治系统、法律等制度、宗教家庭学校。只有理解社会行动者的行动,才能解释各种社会现象和过程的意义,这些系统都存在其功能,由相互依赖的社会行动者构成的社会行动系统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样帕森斯认为社会中的各个系统全部统筹起来以实现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转。
三、一些联系思考
与帕森斯同样对于社会行动理论,对于意义上的阐释、常识和社会实在的科学结构之间的关系、人类行动中的理性问题等深感兴趣的还有舒茨,二者的理论建构的出发点都是微观视角的,帕森斯从有意识有目的的社会行动单位开始,舒茨在《社会世界的意义构成》中借用伯格森的“内在时间意识”、胡塞尔的“意识流程”等来分析个体意识流内经验的构成,他对于社会行动的定义更侧重于行动的意义研究,他和帕森斯的讨论同样处于“有意识的范畴”。
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经过了默顿“功能分析”和“中层理论”的中和,也经历了冲突理论、交换理论、符号互动论的批判。在默顿的“反功能”、洛克伍德的“社会整合”以及“系统整合”概念中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将冲突论提出的“(利益)冲突”或“矛盾”纳入功能分析的总体框架内;交换理论中布劳利用经济学的模型建立了从微观中窥见宏观结构的社会学理论,但是经济学的模型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拟合社会交换的情况?另外,经济模型背后蕴含的逻辑本身也可能基于宏观社会结构假设,比如完全自由竞争的市场等等,因此是从基于宏观的假设中考查微观再得到宏观的答案,并没有得到更优的理论。
最后,米尔斯在《社会学的想象力》中认为以帕森斯为典型代表的宏大理论家们的不切实际特点在于任意武断且没完没了的细节辨析,他们迷恋句法意义,对语义指涉缺乏想象力,看着更像是枯燥乏味的“概念游戏”,而非系统性地思考,这势必通向对“概念”的盲目崇拜,而排除了人类社会的许多结构性特征,撇开了任何具体经验问题的方式,所以帕森斯是否从他所批判的经验主义一端走向了另一个“概念游戏”的极端?
Posted: 2021-10-09 11:06 |
[楼 主]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快速跳至
>> 中心读书报告
|- 中心研究生读书报告
|- 毕业研究生读书报告
|- 本科生读书报告
|- 华中大读书会观察
>> 经典阅读读书会
|- 西农四为读书会
|- 安大知行读书会
|- 北工大群学读书会
>> 华中趣事
|- 读书趣事
|- 生活趣事
|- 种种逸事
|- 2012年调查趣事
|- 2011年暑假调查
|- 2010年调查趣事
>> 友谊第一,读书报告
|- 齐民学社读书会
|- 安徽师大公管管理读书会
|- 中南财经政法读书会
|- 河南大学三农发展研究会
|- 华东理工大学读书会
|- 武汉大学少年中国学会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三农学会
>> 三农研究读书会
|- 本会成员
|- 本会事务
|- 读书交流
>> 读书交流
|- 读书汇
|- 好书互借
|- 读书心得
|- 好书推荐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中心研究生读书报告
Total 0.187490(s) query 3, Time now is:11-26 13:01,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