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
|
无图版
|
风格切换
|
Home首页
»
您尚未
登录
注册
|
返回主站
|
研究生读书
|
推荐
|
搜索
|
社区服务
|
帮助
|
订阅本帖更新
社区服务
风格切换
yellow
moon
wind5
gray
wind
blue
black
green
movie
pink
短消息
收件箱
发件箱
消息跟踪
写新消息
控制面板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查看个人资料
好友列表
用户权限查看
交易币管理
积分转换
特殊组购买
收藏夹
我的主题
统计排行
基本统计信息
到访IP统计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
在线统计
会员排行
版块排行
帖子排行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西农四为读书会
»
邹凯彬读书报告
>> 中心读书报告
|- 中心研究生读书报告
|- 毕业研究生读书报告
|- 本科生读书报告
|- 华中大读书会观察
>> 经典阅读读书会
|- 西农四为读书会
|- 安大知行读书会
|- 北工大群学读书会
>> 华中趣事
|- 读书趣事
|- 生活趣事
|- 种种逸事
|- 2012年调查趣事
|- 2011年暑假调查
|- 2010年调查趣事
>> 友谊第一,读书报告
|- 齐民学社读书会
|- 安徽师大公管管理读书会
|- 中南财经政法读书会
|- 河南大学三农发展研究会
|- 华东理工大学读书会
|- 武汉大学少年中国学会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三农学会
>> 三农研究读书会
|- 本会成员
|- 本会事务
|- 读书交流
>> 读书交流
|- 读书汇
|- 好书互借
|- 读书心得
|- 好书推荐
交 易
投 票
本页主题:
邹凯彬读书报告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邹凯彬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4
威望:
4 点
金钱:
40 RMB
注册时间:2024-11-26
最后登录:2025-01-09
小
中
大
邹凯彬读书报告
(一)阅读书目:
《社会学主要思潮》 雷蒙·阿隆
《政治社会学》 毛寿龙、陆学艺
《资本论(第一卷)》 卡尔·马克思与恩格斯
(二)读书汇报
在阅读思路上,我主要是基于本科阅读基础,从研究兴趣、原典著作和经典评述几个方面确定阅读书目,在两个月的时间内共阅读了《社会学主要思潮》、《政治社会学》和《资本论(第一卷)》。首先在四月底读书会启动之后,结合我个人的兴趣和方向,选定了毛寿龙、陆学艺的《政治社会学》作为入门书目,对政治学与社会学的分野以及政治社会学的产生到成熟等一系列发展历程进行初步了解,也通过书上提供的关键概念缘起从知识考古的角度掌握了政治社会学一些专有概念、理论的发展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加深了对于社会学理论的认识,比如说对韦伯政治社会学的三大核心概念——权力、统治、纪律有了更多的了解。在阅读完这本书之后,又对布莱克维尔《政治社会学指南》的部分章节进行了阅读,例如“政治合法性”“公民社会与公共领域”等,对相关领域社会学理论有了更深层次的掌握。其次,在五月中旬我留意到读书会社会学书单中有一本《社会学主要思潮》是我在考研期间阅读过一部分的,其中阿隆对于社会学起源的划分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一般认为孔德是社会学的创始人也有教材将古典时期最早划分到了托克维尔,但是他通过细致的挖掘和分析,阐述了孟德斯鸠早在《论法的精神》中就体现出来的政治理论背后的社会学洞见。在读罢这本书后,对于阿隆笔下所选取的七位社会学古典时期思想名家有了更深的认识,它不是原著,但又要比我在考研期间阅读过的两本社会学主流教材更加随性与厚重,更像是一本随性而为的讲义,但是这也让我生出一些疑惑,作者选取这七位思想名家,究竟想要反映的是社会学怎样一种主要思潮呢?正如序言中提及的,在此书创作的20世纪50年代,铁幕的降临使得两种意识形态的对立更加水深火热,作者在这一背景下究竟想要表达什么,也值得进一步思考。进入六月之后,我意识到应该增加对于经典著作和原著的阅读,所以选择从头开始阅读《资本论(第一卷)》,这本书也是很早就买了放在书柜里积灰,因为他的篇幅巨大所以一直没有拿出来阅读过,但是我想,种一棵树最好的时机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这个超长假期可能就是我啃下这本大部头的最好机会,刚开始阅读这本书的时候其实有一种莫名的熟悉感,书上的基本概念例如商品、货币、剩余价值等都是在过去的考研政治中涉及很多的,所以理所当然认为阅读这本书对我来说难度不大,但读着读着发现,最重要的反倒不是那些概念,而是如何理解马克思跳脱的思维逻辑,并且棘手的是在第一卷中构建的逻辑一直贯穿到后面的章节部分,所以打下扎实的逻辑基础就非常重要了,在这本书中马克思使用了很多具象的例子来演绎抽象的逻辑,其实例子本身很通俗易懂,但是叠加在一起串成逻辑就很难理解,特别是又涉及到马克思所处的历史时代的特定语境下的专有名词,实际上也为我的理解造成了不小的麻烦,例如他在第二十三章对资本积累一般规律的例证时采用了类似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对19世纪英国工农业的各类数据进行了分析,但是由于对于19世纪英国的历史背景和当时的人民生活状况缺乏了解,在理解上出现了许多障碍,最后就只能把这一部分略过。
(三)自我评价
目前虽然还没有进入学校参加读书会的具体生活,但是已经能够感受到读书会集体生活的氛围了,总体来说,最近两月的生活非常充实,一方面从不规律的生活节奏中脱离出来走上正轨,另一方面又腾出时间开始阅读,既加深了对社会学的了解,又提早适应了未来的学术训练和读书会生活,可以说是一举两得。但是在阅读的过程中其实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首先阅读书目的选择还缺乏体系化的意识,目前主要还是依靠兴趣选择书目,同时还在消化过去积存未读的书籍,尚未从整体性、体系化的角度规划阅读。其次,缺乏对阅读进度的把控,每日阅读量波动比较大,没有形成一个比较固定的阅读时段和稳定的阅读时长,这个在后期要合理规划好每日读书的进度,最好是按章节进行划分。最后是读书有的时候比较抠细节,过分注重逐字逐句理解,这可能是备考带来的阅读习惯,个人认为如果要完成读书会布置的阅读任务,需要尽快调整阅读方式,以泛读、略读和重点精读为主。
Posted: 2025-01-09 12:48 |
[楼 主]
邹凯彬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4
威望:
4 点
金钱:
40 RMB
注册时间:2024-11-26
最后登录:2025-01-09
小
中
大
邹凯彬暑期读书情况总结
【暑期书单】
《社会学主要思潮》 雷蒙·阿隆
《政治社会学》 毛寿龙、陆学艺
《资本论》第一卷 卡尔·马克思与恩格斯
《学术与政治》 马克斯·韦伯
《支配社会学》马克斯·韦伯
《经济与社会》马克斯·韦伯
【读书总结】
在暑假期间我阅读了多本专业书籍,这其中也随着我在阅读过程中认识上发生改变而进行了一些转向,读书伊始,我主要选择的是更加宏观但相较于单本著作没有那么深入的教材、导论,经过第一次读书汇报会老师提醒之后,我逐渐将阅读方向转到了经典名著上来,更加系统化、体系化地安排自己的阅读,分别从马克思和韦伯两位古典社会学时期的巨擘入手,阅读他们不同时期的作品,以期对西方社会学理论建立一个系统、细致的认识。
在阅读过程中我也多有收获,例如在资本论中,抛开最为基础的商品二重性、商品与货币的交换流通等最基本的论述不谈,在他最为经典的剩余价值理论中,我了解了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是如何被生产出来的,价值的增殖又是怎样一个过程。这也让我感慨于在这996横行、职场内卷化、资本家与打工人之间彼此依赖又相互对立的关系,早就在这部一百多年前的鸿篇巨著中得以揭示;而在韦伯的两篇演讲《以学术为业》和《以政治为业》中,我能理解在讲演的那个时代中,一战战后德国年轻人的那种迷惘,某种意义上和目前我们这代人的彷徨有着相似之处。学术抑或是政治能否真正成为一个人终身追求的一种事业?如何在祛魅了的世界中找寻理智的清明和审慎,在腐朽的现实里敢于献身?在我看来,面临经济下行期压力的当代人同样面临这个问题,有的人做学术是为了一个名头、一纸学历、一个短暂逃避就业的机会……韦伯所探讨的这个问题对于当今的我们依旧适用,历史走入重复的章节,困扰着韦伯的问题仍然在困扰我们,我也试图从这本书中找寻答案,却发现韦伯实际上给所有人都泼了一盆冷水,无论是从事政治还是从事学术都可能穷困潦倒、收效甚微甚至毫无意义,但合上书细想答案却不言自明,他并没有替我们做出选择,而是告诉我们不管以什么作为终极志业,都要抱有热情和判断力,以及坚韧的精神;而对于《经济与社会》这本书,我能感受到韦伯在这本书中主要是想阐明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例如行动取向、正当性的秩序、共同体关系),构建一套社会行动的分析框架,在阅读的第一卷中,他从各项经济要素中理清了个体层面行动取向和社会层面支配权力的关系,论述了三种正当性的支配类型,并且阐明了三种支配类型受经济因素的影响,最终通过“程式化”等过程实现相互之间的转化。不得不说韦伯在论述过程中应用的案例广泛超出了我的想象,在那个时代他不仅仅熟悉西方政治哲学,还深谙大洋彼岸中国的政治制度,也正因为有了这些例证,我才能更加便捷的理解概念。
【暑期作息与锻炼】
暑期的生活作息也随着读书状态的变化有了一个逐渐稳定的过程,早上每天都能稳定在八点半起床,能够坚持4个小时左右的阅读和学习时间,每天晚上基本上都能稳定进行一个小时左右的锻炼,例如羽毛球、游泳等。
【总结感悟】
在两个月的读书过程中,一方面确实让我在专业理论方面有所长进,过去的理论学习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以简单的理解式记忆为主,但是现在通过对经典名著进行体系化阅读之后才能够有机会从一个更加全面的层次来理解理论,而不是像过去一样孤立的进行学习,这对于我们打牢理论基础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读书与我而言不仅是一个学习知识的过程,更是一个磨砺心性的过程,原来我沉溺在碎片化阅读中,很难静下心来坐在书桌前长时间阅读,读书会的集体学习正好给了我一个宝贵的机会,在喧闹的学校中提供了一隅安静的书桌,让我能够沉下心来阅读体悟。
Posted: 2025-01-09 12:49 |
1 楼
邹凯彬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4
威望:
4 点
金钱:
40 RMB
注册时间:2024-11-26
最后登录:2025-01-09
小
中
大
邹凯彬9月读书报告
【阅读书目】
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王沪宁《政治的逻辑》(在读中)
【阅读感悟】
上次的读书总结报告会上,我听了几位学长学姐关于他们的阶段性读书总结,真实的感受到了长期读书带给他们的改变以及我与他们之间的差距。扪心自问,我目前的读书还是那种浅尝辄止的模式,以读完某一本书为目的,比如一本书三百页,计划一周读完,每天就要读60页,但是一旦因为内容难懂或者其他事情耽搁的话就会感到特别焦虑,这段时间一直在思索如何经过一年的读书训练才能将自己的知识体系融会贯通、运用自如起来。在这个月总算是初窥到了一些门道,这还要结合这个月读的几本书来说。最开始读的是韦伯的社会科学方法论这本书,主要是因为上个月是韦伯月,接连看完了学术与政治、经济与社会的前两卷还有支配社会学,使得我信心大增,希望以这本书为韦伯月的结束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结果真正读完之后才后知后觉这本书可能是韦伯基本比较知名的著作中最难理解的一本。读遍全书之后发现自己收获最大的反倒还是序言部分,这本书是由三篇文章构成的,第一篇文章作于韦伯从精神困扰中脱离出来,重新回到学术界之时。他以这篇文章作为新创立的学术期刊的序言,用来探讨社会科学界或者社会政策中的“客观性”何如,更是为了说明他对于一篇好的研究的标准。在我看来这一篇最为深奥难懂,他在论述所谓客观性的时候实际上申明了一种关系——“在什么地方科学研究者开始沉默而有意欲的人开始说话,在什么地方论证求助于理解,而在什么地方则求助于感情。科学讨论与评价性的推断之间的不断混淆仍然是我们专业研究中散布最广而且危害最大的特点的之一。”就是价值判断与价值中立的客观性的科学讨论被混为一谈,人们无从在思考的时候将理解与感性区分开来,这实际上就是对于客观性的最好评述。而从目的-手段的另一方面来说,社会学为代表的经验科学的任务决不是提出约束性的规范和理想,以便从中引申出实践的处方。 对有意义的人类行为的终极要素所做的任何有思想的探索,都首先是“目的”和“手段”这两个范畴密切相关的。这也成为了评价一个社会政策好坏的标准,正如大家所留意到的,最近国家正在推动大规模的经济刺激政策,致力于扭转当前停滞不前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形势。我们会发现社会政策无法根据从确定的目的出发的纯粹技术上的考虑而使确定的社会问题真正得到解决,正如财政政策的收支比一样,运用政策工具对市场进行刺激从目的理性上来说并非是最优解,但是从围绕种种起调节作用的价值尺度本身来说,这种行为会提振国民信心,改善某一特定方面状况,最终看来是符合价值理性的。他利用对于政策“有用性”的分析为我们提供了对什么样的研究真正“客观”、什么样的研究“有意义”的思考方向。这也为他在本书的第三部分提出的价值无涉概念做了引子,他认为经验科学只能告诉人们事实怎么样,它可能怎么样,但决不教导人们应当怎么样,后者完全取决于人们自己依据于一定价值取向的选择。从存在无法上升到应当,因此关于实在的经验认识的科学必须拒绝承担价值判断的任务,从而保持科学认识的客观性和中立性。这就是价值无涉学说的基本观点。 价值无涉是一种原则,而非方法,在韦伯同时代盛行的“讲坛历史主义”中,所谓的知识分子通常利用自己的身份将学术与政治混在一起,但韦伯以价值无涉的原则证明了“社会科学”与“社会政策”之间存在着不可逾越的界限,最简单的理解是事实与手段之间的区分,例如经济环境的恶化、就业难是事实,社会学的任务和使命是研究清楚社会结构性的压力如何产生,社会个体面临这种压力产生什么样的行为,至于如何解决则不是社会学“实然”的范畴了,而我们说的刺激性的经济政策显然属于后者,即“应该怎么做”,国家应该在什么位置、时机向什么人群运用什么工具投放多少体量的政策,这是社会政策需要考虑的问题,作为研究者,我们只需要保持好对事实的敏锐观察,秉持一种价值中立的态度。这也许就是韦伯这本社会科学方法论对于传统社会科学三个方面的“破而后立”。
【生活作息】
九月份的生活作息总体来说波动比较大,主要是由于到了学校这个新环境下产生的不适应,集中体现在睡眠质量的时好时坏上,时隔一年重新步入集体生活对我来说还需要时间调整,特别是如何实现课业与阅读、生活的完美配合仍然需要进一步摸索……
【自我评价】
这个月在阅读进度上总体来说比上个月差点,主要还是因为国庆假期稍稍放松了一下,影响了过去保持的学习势头和养成的习惯,希望下个月能做得更好,但是阅读质量上反而还是有所提升的,主要还是归功于从学长学姐那里听来的阅读方式和从他们阅读的思路上带来的启发。
Posted: 2025-01-09 12:49 |
2 楼
邹凯彬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4
威望:
4 点
金钱:
40 RMB
注册时间:2024-11-26
最后登录:2025-01-09
小
中
大
邹凯彬10月11月读书报告
【阅读书目】
布迪厄《反思社会学导引》
齐美尔《社会学——关于社会化形式的研究》
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
王沪宁《政治的逻辑》(读完)
燕继荣《政治学十五讲》
格尔兹《地方性知识》
林耀华《金翼》
【阅读感悟】
这一次做读书报告相对上一次读书报告有了更长的时间间隔,所以总的来说读书的量和连续性都得到了提升,与此同时也感觉有些进入到了读书的心流状态。在数目的选择上,在上个月的基础上有了更近一步的探索,一方面是按书单继续有序地阅读经典著作,另一方面是按照研究方向有针对性的补齐一些经典书目,除此之外就是平常上课老师要求读书和汇报的书目。
读齐美尔的书感觉其实有点融会贯通的感觉,我们都知道齐美尔他的研究方向主要是形式社会学和哲学社会学,抛开更加抽象的哲学社会学不谈,他主要是把社会交往的形式视作社会学研究的主要对象,而作为横向对比,前面读的韦伯、涂尔干等人都有着不同的说法,韦伯的诠释社会学将社会行为背后的意义解释作为社会学研究的对象,涂尔干则以其实证主义思想将社会现象看作是实际存在的社会事实,通过经验的方法进行研究。而在这本书里同样也对“社会何以可能”这个问题以附录的形式进行探讨,他先从康德的先验哲学讲起,再探讨了人与人之间建构的统一体,实际上非常精准的将“我的观念”同“自然的观念”划分出了鲜明的界限,他找出不同的个体具有的特点,像韦伯的理想类型工具一样将人的角色、互动方式进行了分类,我们会发现,不仅仅是齐美尔,其他社会学的大家也对这个问题做出过探讨,无非都是从社会类型到社会结构,一条纽带一以贯之。这个看似老调重弹的问题实际上是他构建庞大的形式社会学理论的主线,不论是后面他探讨货币关系对人的影响还是对穷人、陌生人、贵族等身份的双向意义建构,都集中地对这个问题在作出回答。
布迪厄这本书则是从社会的结构出发,对于社会学的结构和逻辑进行梳理,然后在此基础上向反思社会学的理论和实践演进。为什么要读这本书呢?主要是因为上回上课的时候老师提到很多社会学、传播学的学者都很喜欢使用布迪厄的场域概念,但是实际上大部分人用的概念都是存在问题的,其中并没有围绕权力关系的斗争,只是简单的与时空关系归结在一起。所以我希望通过读这本书能够纠正我的一些误识。读完这本书之后,确实对于场域理论有了新的认识,但是我意外的收获是布迪厄对模糊的实践感这个部分的论述非常精彩,过去不论是尼采还是胡塞尔,都将社会一分为二,有的将社会看作是主客之间二元互动,有的将社会看作是不同主体之间相互理解的主体间性。而他的实践感概念则是一种一元论的概念,行动者长期沉浸在社会世界而形成的一种反思性的前认知能力,并且根据这种先于认知的模糊感进行实践,这也和他的惯习概念遥相呼应。他的场域概念在他看来实际上就是从关系的角度进行思考,一个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存在着不同位置,不同位置占据不同的资本和权力,占有权益可以看作是获得了得益的权力,这个时候就构成了一种潜在的处境了,其运作逻辑正是通过权力对位置进行争夺。
剩下的政治学和课程书目就简单概括一下。首先我这段时间比较享受读本国作者写的一些著作,因为感觉写作风格相较于西方社会学理论家的著作来说显得很好消化吸收,同时带来沉浸式的阅读感,比如说林耀华的《金翼》,实际上我在社会学入门的第一本书就是这本,但是重读起来又能从这个中国家族的史诗中读出新的感受,第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只是简单看出是一部小说笔法的社会人类学著作,但是现在再看,发现其中浓缩着中国乡土社会的真实写照,时代的危机、政治动荡、以及人际关系的颠覆,是如何冲击家族生活的,使人们的正常生活偏离正轨。这本书我在图书馆早出晚归花了整整三天,一坐就是一下午,确实引人入胜,接下来打算再读读云南魁阁期间的一些作品。
【生活作息】
这两个月总体来说作息还是比较正常的,基本上每天都可以做到十二点睡觉早上七点起,但是一方面气温降低,对这边气候还是不太适应,另一方面就是总下雨,运动越来越少,感冒的次数也多了起来。
【自我评价】
进入十一月之后,明显感觉课业负担加重了很多,一方面是课程的增多,另一方面就是各种汇报、课程作业也到了提交的时间,和老师说的一样,现在确实时间变得零散了起来,很难有完全大块的时间读书,不过尽管如此我这两个月还是克服困难,除开上课基本上都是早出晚归在图书馆读书,也确实读了点东西进去,阅读的进度也增加了不少,读书的质量比之前要好,书目也找到了自己的风格。
Posted: 2025-01-09 12:50 |
3 楼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快速跳至
>> 中心读书报告
|- 中心研究生读书报告
|- 毕业研究生读书报告
|- 本科生读书报告
|- 华中大读书会观察
>> 经典阅读读书会
|- 西农四为读书会
|- 安大知行读书会
|- 北工大群学读书会
>> 华中趣事
|- 读书趣事
|- 生活趣事
|- 种种逸事
|- 2012年调查趣事
|- 2011年暑假调查
|- 2010年调查趣事
>> 友谊第一,读书报告
|- 齐民学社读书会
|- 安徽师大公管管理读书会
|- 中南财经政法读书会
|- 河南大学三农发展研究会
|- 华东理工大学读书会
|- 武汉大学少年中国学会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三农学会
>> 三农研究读书会
|- 本会成员
|- 本会事务
|- 读书交流
>> 读书交流
|- 读书汇
|- 好书互借
|- 读书心得
|- 好书推荐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西农四为读书会
Total 0.294141(s) query 4, Time now is:01-15 20:52,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