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李碧莹读书报告(更新至2020.09.16)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李碧莹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14
威望: 14 点
金钱: 140 RMB
注册时间:2019-10-20
最后登录:2022-04-23

 李碧莹读书报告(更新至2020.09.16)

2020年8月—2020年9月
【书单】
齐美尔
1.《叔本华与尼采——一组演讲》
2.《历史哲学问题——认识论随笔》
3.《货币哲学》
4.《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
5.《社会学——关于社会化形式的研究》
6.《桥与门——齐美尔随笔集》

一、货币
1.货币与价值
(1)货币的抽象价值
  货币被定义成“抽象的价值”,作为一个可见的物体,货币乃是体现了抽象的经济价值的物质。假如对象的经济价值由它们的可交换性的相互关系所组成,那么货币就是这一关系自立的表达。在货币表达了商品之间的价值关系、计量它们的交换变得容易这个范围里,它作为一个完全不同于其起源的力量,也作为一个抽象的计量系统或者作为一个在有形的商品之间移动的交换的方法,进入了有益的商品的世界。货币为了执行这一职能,货币自身不得不成为一个具体的或者特殊的价值。
  货币具有双重角色,在一方面,货币由测量被交换的商品的价值关系组成,而另一方面,却是由这些被交换的商品组成。这样,它自己就成为一种支持计量的数量。货币能够充分进入构成经济连续性的关系中,只是因为作为一个具体的价值,它只是以一种实在的物质为表征的在经济价值自身之间的关系。货币以经验的方式进一步表现为价值恒定性,这源于货币的可互换性和与特质性。这被看作是货币最突出的、最合目的特点之一。
(2)货币的内在价值
  货币有内在价值吗?答案是肯定的。交换最初是以物物交换的形式来进行的,也就是在物品的直接价值之间进行交换。假如货币没有价值,人们就不会用货币来进行交换,因为没有人会愚蠢到用一有价值的东西去交换一个无价值的东西。所以货币是有价值的。加之交换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我们可以发现最为需要的和最有价值的物品最易成为货币。与其他各种各样的物品比较起来,有一些物品由于被看作是必需品,所以表现出特别频繁的交换频率,货币的特点最初就系于这些物品之上。现代社会来说,货币不再因其实体被视为是必需品而有一种不可或缺的价值。现代社会,纸币的使用越来越广泛,纸币也是有价值的。因为除了直接物质性用途之外的其他原因可以或者实际上已经把货币价值赋予了一种特殊的物质。货币行使功能的范围越大、方式越多、以及流通的速度越快,货币的价值功能也就可能越会超出它作为物质实体所具有的价值。
2.货币在性别中的作用
(1)买卖女人
  买卖女人在文明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是存在的。女人是有价值的,女人是一种有用的财物,男人为了得到女人是需要一定的付出的。对女人的买卖体现了对女人的压迫、剥削和物化,但是女人仍然通过这种方式提高了父母群体的地位,同时也提高了男人的价值。之所以说货币体现了这些女人的价值,是因为人们花钱去购买女人,所以她们才有价值,而不是说女人有价值,男人才会去购买。对女人的买卖应该说是对女人的剥削和压迫,但是如果买卖的价钱非常的多,对女人人性价值的压制和剥削也就变得微不足道了。在非常大的数额下,货币价值便有一种稀有性,为货币价值蒙上更个性化、更不可混淆的色彩,使它更适合成为人格价值的等价物。
(2)嫁妆
  嫁妆是新郎从父母方面获得的礼品被转交给新娘,试图以此来保障新娘的经济独立性。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之后,货币应用越来越广泛,性别之间的分工越来越明确,家庭之内的事务都由女方承担,家庭之外的事务都由男人承担,女人的经济价值便丧失其实质,女人成为被供养者,以保障女性经济独立的嫁妆就更为必要。
  根据上述嫁妆的作用,卖淫便不需要嫁妆,卖淫的女人不需要获得某种保障。卖淫为性别关系赋予了金钱的意义,是以金钱的价格换来的非婚姻形式的委身。金钱提供了事实和象征意义都最为完美的服务,男人用金钱支付与妓女的情欲,在获得满足之后可以轻易的与其断绝关系。金钱使人类的尊严降到最低点,女人付出了最隐蔽、最个人性的东西时,男人也应该以同样个人性的奉献来回报才会达到平衡,而不是以金钱报酬来回报。
(3)金钱婚姻
  对于婚姻来说,在任何阶段,经济动机才是根本性的。在金钱婚姻中,金钱的顾虑经常把真心相通的两个人分开,个体相配不过是社会更高程度的个体化。金钱婚姻还是一种慢性的卖淫行为,婚姻中由金钱操纵的那一部分同等程度内在地剥夺了人的尊严。通过征婚广告来结婚也是典型的金钱婚姻。在征婚广告中,唯一能够有绝对把握并加以说明的就是个人的金钱财富,征婚广告打上纯粹金钱兴趣的烙印。
3.货币与劳动
  齐美尔探讨“劳动货币”,就是在探讨劳动本身是否确实有价值。社会主义中的“劳动货币”的概念表现了经济价值与货币的关联,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要素。自然和劳动是创造价值的要素,人们通过劳动来换取一个具有价值的自然产品,这个产品的价值就是他换取该产品付出的劳动价值。齐美尔认为劳动价值理论有一个无法克服的困难,就是毫无价值的多余劳动的存在,那么劳动价值就不是根据劳动量来衡量,而是根据劳动成果的效用来衡量了。毫无价值的多余劳动也就证明了体力劳动不是价值的唯一创造者。存在的劳动效用的差异把“一切价值均是劳动”颠倒为“一切劳动均是价值”。
  货币的本质是无条件限制的可互换性和内在统一性,不同价值的货币之间可以进行交换。劳动货币要存在,就必须使劳动创造出没有差异的劳动成果的效用。劳动货币具有货币的一切属性,比货币更容易威胁到生活内容的分化和个人创造。劳动货币一方面压制着人,另一方面又常常特别夸张地强调个人差异,那么就否定了使货币具体化却又更加一般化的企图。
4.货币与现代生活风格
(1)货币与文化
  现代的主客观文化发展很不平衡。与古代文化相比,现代文化达到了很高的文化程度。但是人们的交流更不准确、不高雅,更流于琐碎,所以个体文化,尤其是较高层次上的个体文化却根本没有取得同等程度的进步,甚至常常衰退了。物质文化的财富正日益增长,客观文化大获全胜,但是在纯粹的思想领域却以非常缓慢的步伐丰富自身受教育的形式和内容。
  主客观文化发展不平衡的关系也是货币的衍生物。首先,劳动分工需要一个起绝对准确可靠作用的组织,付薪工人才能形成这样的组织。高度专门化和错综复杂的组织生产的先决条件就是金钱关系,唯独纯粹的金钱关系才具有独一无二的客观自动性,。其次,生产越来越专门化,要求货币出现的根本原因就越来越紧迫。人们在物品交换中需要货币,交换物品的品种越多,货币在交换中所起的作用就越重要。
  主客观文化的关系与货币息息相关。主客观文化关系的本质被货币清晰的揭示出来:金钱交易体现着客观精神对主观精神的优势,以及主观精神的保留、独立自主的提高与发展。
(2)货币与距离
  现代社会中人们的距离既缩短了,又增大了。人们可以参与全球的各种事务,同时人与人的关系又有所疏远。货币在距离增大和缩短的过程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通过货币手段,人们才能远距离参与一些事务,从大洋的彼岸参与经济的投资与发展。而货币作为相反倾向的载体也发挥着作用,家庭纽带的松散是根源于家庭个体成员经济上的特殊利益,这种现象只有在货币经济中才可能发生。
(3)货币与生活速度
  生活速度的变化与货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一个既定的阶段,货币决定生活速度的意义首先由这一事实说明,即金融环境的变化产生了生活速度的变化。货币数量的上升导致生产和消费的增加,商品周转增多,商品周转速度加快,生活速度加快。同时,货币的贬值和流通手段的增加,也促进了生活速度的加快。金钱往来交易使大量货币在城市集中,也使货币在乡村中扩大影响,只要货币成了普遍的兴趣中心点,货币相对于其他所有客体自身的流通速度来说,一定会立即提高普遍的生活速度。
二、穷人
  对于贫困的理论,我们平时认为的主要有两种观点,一个观点是从个体层面来解释贫困现象,认为贫困的主要原因就是穷人自己,社会努力给个人提供各种摆脱贫困的机会,如果穷人还是无法摆脱贫困,那就是穷人本身的问题。该理论也叫做受害者责任论。另一种观点认为应该从社会的组织结构层面来解释贫困现象,这种观点主要是寻找引起贫困的社会条件,经济、文化,阶级和性别等因素都有可能会影响人们的生活机遇,使人们陷入贫困。该理论也叫做体制责任论。
  根据上述的两种理论,也有两种不同的救济方式。从社会的立场来说,个人仅仅是社会环境的产物,这样社会就给予穷人以权利,对于任何困境和由困境所造成的任何损失都有权要求补偿。社会把需求者的权利强调为整个穷人救济的基础。很多国家把社会对于穷人的救济写进法律,甚至通过法律的要求来保障穷人要求救济的权利,加之现在非常提倡的人道主义的动机,穷人可以要求应有的救济权利。这样,穷人在接受救助的时候内心里会轻松一些,坦然一些,甚至丧失贫穷带来的羞耻感。由此看来,穷人会高出于个人同其他的个人和全体的关系。穷人认为他的贫穷情况是有一种世俗制度的不公正造成的,因此他便可以要求整个存在对他提供帮助。那么无产者也可以从社会立场出发,从人类休戚与共的观点出发,可以把任何一位有产者视为应该救济的对象。
  如果从给予者的权利出发,而不是接受者的权利出发,贫困救济的施赠者的动机仅仅在于那个给予者的意义。这种贫困救济出现的很早,在原始社会的时候,根据部落的习俗和宗教的义务,就有个人捐赠救助部落内穷人的事情。这种贫困救济注重的是施赠者灵魂的救赎,品格的升华,而不是穷人的生活改变。基督教的教堂救济主要就是这种性质,它无非是一种苦行的形式,或者是一种改善给予者在天国命运的善行。这也就说明了,从给予者的权利出发,穷人受赠不是最终目的,而只是一种手段而已。
  这样,我们便看到了穷人救济的两面性。穷人救济作为公众的机构表现出一种极为奇特的社会学状况。在内容方面,贫困救济完全是为了减轻个人的艰难困境。与此相反,穷人救济在其具体的工作中则是完全仅仅针对单一个人及其状况的。
  通过上述的观点,我们从社会学的基本关系出发,就可以解释现代国家的穷人救济中的义务和权力的奇特的错综复杂关系。一方面。国家有义务来救济穷人,但是另一方面,穷人却无权要求得到救济。因此可以看出,贫困救济注重的是整体组织的发展和强大,注重的是国家贫困情况的减少。贫困救济关注的不是穷人,而是其他个人,甚至说贫困救济是排斥穷人的。穷人虽然是义务的对象,但是并不是与义务相一致的权利的载体。现代对贫穷救济的操作也并非把穷人作为目的本身。



2020年7月—2020年8月
【书单】
7—8月读书报告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
3.《时尚的哲学》
4.《宗教社会学》
5.《现代人与宗教》
6.《生命直观》
7.《现代性的诊断》

一、齐美尔的宗教思想
  齐美尔的宗教思想主要可以分为三大部分,一是宗教社会学,二是“生命哲学”的宗教观,三是现代性文化理论的宗教观。这三个层面是一体的,探讨的中心问题是:现代资本主义的世俗形态中,超越性的宗教如何可能?其意义何在?
1.宗教作为社会关系的超越形式
   宗教的本质是什么呢?齐美尔用一种极其世俗化、极其经验化的方式解释超验观念,他力图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去揭示宗教本质的开端,亦即寻找实际上根本还不是宗教的苗头。社会形式是连接社会中人与人的互动因素的规则,风俗、法律、道德和宗教都是这类作为社会的人际互动秩序的形式。宗教也是一种社会形式,人与人的互动中,本身就带有宗教因素,比如孝顺儿女与父母的关系,忠心耿耿的爱国者与祖国之间的关系,满腔热情的大同主义者与人类之间的关系等等,这些关系中都能体现一种宗教的共同基调,一种宗教性。齐美尔认为宗教性关系是指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具有融升华、献身、神圣、忠诚于一体的特征。当宗教性关系发展出一套具有理想内容的神圣观念体系,分化出一个特殊的身份阶层,成为神圣观念体系的化身,专业料理宗教性的关系,宗教就出现了。
  信仰是宗教的核心,齐美尔认为信仰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一种形式,就是一种信仰关系。社会关系的最初不是建立在互相了解之上的,而是基于一种共同的信仰。信仰最初为社会关系的一种形式,以后演化为一种纯粹的精神关系,直到形成最纯粹的信仰,就形成了宗教信仰。宗教信仰是对社会信仰的超越形式,社会关系中的信仰是宗教信仰的基础和初级阶段。
  宗教不在社会的彼岸,不在社会之外,而在社会关系之中,脱离社会谈论宗教是没有意义的。宗教不同于其他形式的社会关系主要在于宗教的社会功能在于提供了社会整合性的绝对形式。社会整合性是指多个因素彼此相连、休戚与共。社会整合有多种形式,包括族群、家庭、国家和社团。社会现象和宗教现象如此相近,以至于社会结构注定具有宗教特征,宗教结构则表现为那种社会结构的象征和绝对化。齐美尔认为宗教整合性是社会整合性的超越形式,在宗教整合性中排除了在世俗社会中所形成的矛盾性。因此齐美尔提出了社会学的上帝观念:上帝是最高、最纯粹的整合。
  社会与宗教存在着某种相似性,社会关系本身具有某种宗教性,而宗教形式的体现也离不开社会关系表达的社会建制。宗教不是已经完成和固定不变的东西, 宗教是不断生成与完善的。
2.宗教与生命及其形式
  齐美尔认为,现代的中心理念是生命,生命成为现代思想问题解答的基础,现代的思想都围绕着生命这一中心理念展开,这一中心理念支配着时代所有问题的解答。在齐美尔看来,生命概念就意味着位格的生成本身。位格理解为肉身机体的形式通过其延伸到灵魂此在而得到的提高和完善。生命表象体现为具体的肌肉——肉身——灵魂的相互作用及个体的统一体。生命就是统一体中因各种片段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内在循环的动力。生命是肉身像灵魂生成的动态过程。作为个体的人,是低级生存阶段的生命体,上帝是高级生存阶段的生命体。上帝是人作为个体生命之生成的绝对形式,人是上帝的片段。
   宗教是人之生命的内在本质的先验性基本形式。人的生命演化离不开形式,才使生命之流不再是混沌。宗教的内形式的建立,据于生命的三种关系态度的转变:个体生命与自然的关系,个体生命与自身命运的关系和个体生命与人际的关系,这三种关系是生命领域的三种主要类型。齐美尔认为,宗教存在乃是整个生机勃勃的生命本身的一种形式,是生命磅礴的一种形式,是生命的外在表现形式,也是命运得济的一种形式。
3.现代性与宗教
  齐美尔主要探讨了现代社会中宗教形式的转化及其意义问题。什么是现代文化理论的基本命题呢?根据生命与形式的关系,内在形式可称为主体文化,外在形式可称为客体文化。现代性文化危机因此是主体文化与客体文化的分离。齐美尔认为一旦新的生命形式冲动与旧的文化形式相冲突,就会出现所谓的文化危机。现代人不再信奉传统的宗教,但现代人又需要宗教,这是齐美尔对宗教的现代性问题作出的基本论断。宗教教义可信性的丧失根本原因是人的内在需求在现代社会发生了变化,信仰对象与信仰主体相分离。在原初文化中,信仰主体与信仰对象是一体的。信仰主体与信仰对象的分离是现代宗教的特性。信仰主体与信仰对象分离后,信仰对象成了抽象的规定性,只剩下信仰主体的憧憬了。
  现代宗教冲动不是以新的宗教形式来更新宗教生命,而只是宗教需求的单纯冲动,而宗教形式已经被全然否定,宗教生命就再也没有形式可用来表达自己。宗教现代性问题的关键点在于,现代社会的基本结构品质是因劳动分工的精细导致的社会分化。宗教的基本社会功能是社会整合,因而宗教就抛在社会分化和社会整合的紧张上。宗教的社会功能是提供了社会整合的形式。现代社会的个体原则是自由,这意味着要摆脱社会整合性,摆脱社会约束。这就是宗教的现代性危机。
4.现代人的个体自由与信仰:个体与宗教的信仰
   齐美尔认为,宗教现代性问题的解决方案被称为“后宗教”的提案:改变人的内在心态,把宗教不再当做一种客观的实体或外在的东西,而看做内在行为。齐美尔认为克服宗教的现代性危机,不在于致力宗教教义和机构的现代化,而是个体自决的生命意义的实现。齐美尔的论点可以称为个体主义的或自由主义的宗教观。齐美尔认为,宗教只会是个体,而大众永远只会追逐现存宗教教义和机构。现代性的宗教问题的关键在于宗教的转向:“宗教”转向“宗教性”,从大众转向人体。
二、齐美尔的生命哲学思想(没太看懂)
1.生命之超验
  齐美尔认为生命是能超越自身的。生命能够超越自我,它最核心的本质是超越自我和限制自我。生命是一种试验,不断超越生命来世的界限,并在这种超越中具有自己特有的本质。与此同时,它也在这种超验中进行着找到生命之定义的试验,保持生命个性形式的完美性的试验。生命在其中发现它的本质,它的过程就是额外生命和多于生命。
2.转向理念
  创造性的生命在不断地超越自我,因此这种客观性作为它的产物,作为另一种面目一道形成的生长关系,也就证实该生命把那种客观性的意义、结果和标准化都已重新全部包括进去,并按照生命本身所塑造的形象来塑造自己。在这个转动点上之物称为客观性,这种客观性对于主体而言是超验的。
3.死亡与不朽
  生命神秘莫测的基本事实就是:一个人往往是另外一副样子,但又总是同样的一个人,采用灵魂转世的方法只能把他分成长短不等的瞬间。介于单个出生与单个死亡之中以及处于最初的出生和最后的死亡之间的灵魂的命运,正如灵魂转世说所描述的那样,彼此之间互为象征——生、死之间相对主义的动机同神话的这种暗示一道,导致自由虚构的顶点。
4.个体法则
  并非既理想又标准的事物,而只有现实的事物才可能是个别的;并非个别的事物,而只有普遍的事物才是合法的——这就是各种结合。取消这些结合的工作在这条漫长的道路上业已进行,个性与法制之间的结合就可以进行了。
三、齐美尔对社会现象的观察
  齐美尔很多对社会现象的观察是很贴近生活的,很容易引起我们的共鸣。
1.时尚
  人类是一种双重性的生物,一方面,对普遍事物的追求会对我们有所引导,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抓住事物的特殊性,普遍性为我们带来安宁,特殊性为我们带来动感。模仿可以被视为心理遗传,以及群体生命向个体生命的过渡。时尚是既定模式的模仿,它满足了社会调适的需要;它把个人引向每个人都在行进的道路,它提供一种把个人行为变成样板的普遍性规则。时尚满足了差异性、变化、个性的要求,又满足了群体性,普遍性的要求。
  时尚是阶级分野的产物,社会较高阶层的时尚把他们自己和较低阶层区分开来,当较低阶层开始模仿较高阶层的时尚时,较高阶层就会抛弃这种时尚,重新制造另外的时尚。时尚使既定的社会各界和谐共处,又使他们相互分离,时尚一方面意味着相同阶层的联合,另一方面也意味着不同阶层、群体之间的界限不断地被突破。建构时尚的两种本质性社会倾向,一个是统合的需要,一个是分化的需要。
时尚的本质存在于这样的事实中:时尚总是只被特定人群中的一部分人所运用,他们中的大多数只是在接受它的路上。时尚本身一般从来不会流行开来,这个事实使接受了时尚的人有这样的满足感:他或她觉得自己接受的是特别的、令人惊奇的东西,而同时他或她又内在地觉得自己受到一大群正在追求相同事物的人的支持。所以,时尚的人所面临的显然是赞许与嫉妒的结合。时尚的魅力还在于,它一方面使既定的社会圈子和其他的圈子相互分离,另一方面,它使一个既定的社会圈子更加紧密。
  正如齐美尔所说,时尚确实是一方面意味着个性,一方面意味着普遍。今年比较流行紫色和大肠发圈,所以在街上很容易看到紫色的裙子和戴着大肠发圈的女生,对时尚的追求在每个时代都是一样的,现代社会媒体的高度发达,也让对时尚的追求更加的迅速和多样化。紫色裙子和大肠发圈最早也是开始流行于明星之中的,普通的女孩子是在不断地接受它,并且以它来获得满足感,一方面她们觉得自己是特别的,一方面她们又受到追求相同事物的人的支持。
2. 妇女代表大会与社会民主
  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可谓是对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的一种反动, 它认为作为一个社会群体, 妇女受压迫不是由于偏见、无知或个人的故意行为, 而是资本主义的政治、社会和经济制度的产物,性别的不平等与社会经济的不平等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的。
  由于家庭内部的分工,造成女性从事的负责男性劳动力再生产的家务劳动没有被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框架计算在内。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指出,资本家剥削了男性工人的剩余价值,创造了利润;但是,女性在家庭中所提供的作为男性劳动力再生产的家务劳动根本没有被计算在内。在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框架中,女性的家务劳动是非市场化的劳动,因而也是“非生产性的劳动”,它无法在市场上进行交换,获取价值,同时,也无法被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框架所认可。因而,存在着一个比阶级剥削更深刻的不平等,即性别的不平等,女性在家庭内部所承担的家务劳动被活生生地排斥在市场化劳动之外。
  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女性主义而言,女性解放的一条道路就是打破家庭劳动的壁垒,让市场化的循环能够滋润到女性家务劳动的土地。换句话说,女性的家务劳动也需要被市场化,转化为一种可以肯定和交换的价值。
  在我的理解中,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的妇女运动是无产阶级的妇女运动,追求男女平权,挣脱家务劳动的束缚。但显然,齐美尔并不是这样认为的。齐美尔认为,中产阶级妇女运动的倾向在最初就直接地与无产阶级的妇女运动的倾向相对立。工业的发展将无产阶级妇女从家庭中召唤出来,少女在一个急需家庭来提供保护的年纪就要到工厂里工作,工作不仅仅剥夺了已婚妇女对家庭和孩子的直接责任,而且她从事的工作还逐步影响到她生育健康婴儿的生理条件。无产阶级妇女的经济独立对她和大众而言正是最大的罪恶之源,无产阶级妇女拥有太多而不是太少的社会自由。中产阶级妇女与无产阶级妇女正相反,她们有太少的自由,她们被束缚在房子之中,她们寻求的是经济和社会的自由。
3.关于招魂术的一点看法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也提到过降魂术、通灵术。通灵术通过一些神灵照片、神灵附身和神媒等形式来证明灵魂存在,上帝不死,来否认唯物主义。恩格斯批判通灵术是从科学到神秘主义的最可靠道路的观点,认为这并不是自然哲学的过渡理论化,而是藐视一切,不相信一切思维的最肤浅的经验论。恩格斯认为,证明神灵存在的不是先验的必然性,而是经验的观察,这使最清醒的经验主义者也陷入最荒唐的迷信中,陷入现代降神术中去了。
  齐美尔与恩格斯的观点是相近的。齐美尔当然是不相信招魂术、灵魂交流的存在的。齐美尔认为,通灵术是早期时代的残留物,人们对超自然事物的需求已经形成思维定势,他们在通灵术的形式中去寻找自我满足感。通灵术这类超自然事物的影响力相传时间太久,根基扎的过深,以至于科学信念没有足够的能力将其驱散。
   人类最高任务之一是在恰当的时间用新的理念、希冀和情感需求来替换那些陈旧的事物。我们的时代处在一个转折点,我们有力量把理想转到形成未来象征的社会利益上来,而不是抓着过去的空壳不放。在现代社会中,虽然我们也一直强调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日益更加信服科学的力量,但是仍然也存在齐美尔所论述的招魂术现象,比如说我们国家跳大神、算命,泰国著名的养小鬼等形式也是人们对超自然事物的追求和信服,甚至是希冀。正如齐美尔所说,人们应该用新的理念和感情需求来代替那些陈旧的事物。



2020年6月—2020年7月
【书单】
6—7月读书报告
1.《资本论》第三卷(剩下的四分之一)
2.《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
3.《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在读)
一、《资本论》第三卷
  《资本论》第三卷阐述的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分为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和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商品资本和货币资本转化为商品经营资本和货币经营资本、利润分为利息和企业主收入、超额利润转化为地租、各种收入及其源泉等七篇。
  第一篇分析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商品的价格在生活中是指成本加上利润。成本让人们误解为生产过程中价值发生了变化,价值升高了不是由可变资本造成的,是由全部资本造成的。所以就会出现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其实剩余价值和利润是一样的。第二篇阐述的是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马克思认为资本由于竞争(内部竞争和外部竞争)从而形成了平均利润的机制。第三篇阐述的是利润率下降的趋势,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表现为可变资本部分比不变资本部分相对减少,剩余价值减少,利润率下降。利润率的下降也表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是绝对的生产方式。
  第四篇是对商业资本的分析,商业资本是产业资本在买卖阶段独立出来的结果。商业资本缩短了流通的时间,降低流通成本,因此它是在流通领域执行职能的资本,它不产生价值和剩余价值,它的利润都是来源于产业资本的利润。第五篇分析的是生息资本和利息。生息资本是指资本家把货币贷款给产业资本家,在一段时间之后连本带利一起收回所有,它把货币当成是一种商品。第六篇是马克思对地租问题的阐述,分析了超额利润是如何转化为地租的。资本家垄断土地等自然资源,超额利润不会转化为平均利润,会转化为地租,落入资本家手中。私有制的制度下,土地是归私人占有的,地租就会油然而生。第七篇是讲述的是各种收入及其源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三位一体的公式(资本——利息,土地——地租,劳动——工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假象,实际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各种收入全部都来自工人阶级创造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二、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小结(《资本论》、《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和第二卷)
(一)对理论的阐述
1.共产主义原理
(1)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
①什么是共产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
   共产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的学说。社会主义主张以社会作为整体,由社会拥有和控制产品、资本、土地、资产等,其管理和分配基于公众利益。
②社会主义的流派
  社会主义的流派主要包括反动的社会主义,保守的或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和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反动的社会主义包括封建的社会主义,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和德国的社会主义。封建的社会主义是指封建贵族对资产阶级社会的批判、讽刺,责备资产阶级统治下革命无产阶级的产生。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是从小资产阶级的立场出发去替工人说话。德国的社会主义是政府对付德国资产阶级的武器,它直接代表了德国小市民的利益。保守的或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是在资产阶级的基础上来消除社会弊病,以便保障资产阶级社会的生存。空想的社会主义是向统治者发出的呼吁,他们激烈地反对工人的一切政治运动。
(2)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资产阶级时代使阶级对立简单化了,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阵营,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资产阶级最初是从中世纪的农奴中产生的初期城市的城关市民。资产阶级推翻了封建社会,对封建社会的生产工具、生产关系和全部社会关系进行革命,不断开拓世界市场,使农村屈服于城市,东方屈服于西方。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产生的现代工人,是19世纪的劳动阶级,是完全靠出卖自己劳动而不是靠某一种资本的利润来获得生活资料的社会阶级。无产阶级的祸福、存亡和整个生存,都取决于对劳动的需求,即取决于生意的好坏,取决于不受限制的竞争的波动。
(3)无产阶级的斗争
①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充当资产阶级的掘墓人,只有无产阶级领导受压迫的劳苦群众才能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和建立新的社会。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②无产阶级政党
  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和改造社会的必要条件。无产阶级政党的目的是使无产阶级成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夺取政权。在实践方面,无产阶级政党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在理论方面,无产阶级政党比起其余无产阶级群众,更加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
(4)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
  共产党人到处都支持一切反对现存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革命运动。共产党人到处都努力争取全世界民主政党之间的团结和协调。
2.对资产阶级的批判
  马克思批判了资产阶级所谓的自由贸易,他认为贸易自由实际上就是资产阶级想要的资本发展的自由。马克思也批判资产阶级的殖民政策,他认为殖民政策不是自由贸易带来的有利的结果,是资产阶级对不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剥削和牺牲。
  马克思批判蒲鲁东所代表的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者。蒲鲁东认为应该保留资产阶级的私有制,他主张在保留资本主义基础的条件下来消除资本主义的弊病,主张改革而反对革命。马克思批判蒲鲁东形而上学的研究经济范畴,批判蒲鲁东否定工人革命和工人同盟的斗争。对于小资产阶级的激进分子海因岑,马克思批判其对共产主义使民主阵营发生分裂的污蔑,共产主义要同民主主义者共同行动,争取民主斗争。
3.唯物主义思想
  马克思认为物质生产在人类历史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物质生产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生产力决定了交往形式。社会革命会解决生产力与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促进新的、更适应生产力的交往形式的产生。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资产阶级国家是资产者为了财产和利益采取的组织形式。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关于18世纪的工业革命,恩格斯认为英国工业革命是现代英国各种关系的基础,是整个社会的运动的动力。工业革命使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和阶级关系的主要方面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经济基础是决定性因素,工业革命中体现的科学技术的进步、机器的发明和应用对社会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关于法的关系,马克思认为法的关系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这种物质的生活关系的总和就可以概括为“市民社会”。关于实践的问题,马克思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标准。通过实践可以去认识世界,通过实践可以去改变周围环境,也可以去改变自身。
4.剩余价值理论
  在剩余价值学说提出之前,马克思就已经提出了异化劳动的概念,私有制是异化劳动的前提,异化劳动包括工人与自己的劳动产品的异化,工人同自己的生产活动异化,人同自己的类本质异化,人同人异化。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异化劳动体现了资本家对工人阶级劳动的占有,体现了资本家对工人阶级的剥削。
  工人在劳动的过程中创造的价值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补偿了劳动力价值,剩下的一部分被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这部分价值就是剩余价值。资本本质上是一种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马克思揭示了剩余价值生产的秘密,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一方面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另一方面是价值增值的过程,即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工人在劳动时间内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出剩余价值,这就是资本剥削的秘密。
(二)对实践的分析
1.对法国实践的分析
  马克思用唯物史观来分析法国的革命斗争史。马克思分析了法国革命的原因、性质、阶级力量和失败的原因。根据唯物史观的分析,马克思认为,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经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危机引起了政治的动荡。马克思认为法国的革命中,工人阶级应该是历史进步的主要力量,无产阶级在革命的过程中应该团结同盟军,把小资产阶级和农民拉进自己的阵营,工农联盟是无产阶级革命成功的重要前提。马克思还讽刺了路易?波拿马是如何一步步取得政权的,路易?波拿马代表了法国小农阶级的利益和幻想,他的王朝也是农民阶级的王朝。马克思对雾月政变的分析也体现了他的阶级斗争的思想,一切历史上的斗争实际上只是或多或少明显地表现了社会各阶级的斗争。马克思也阐述了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国家的态度,无产阶级要集中自己的一切破坏力量来反对这个国家机器。
2.对德国实践的分析
  马克思和恩格斯也对德国的革命进行了分析。他们认为德国的革命很可能是小资产阶级民主派来掌握政权。他们认为无产阶级在面对小资产阶级的时候,可以在必要的时候与他们结成同盟,但是要与他们划清界限,坚持彻底的革命。资产阶级民主派和资产阶级自由派都不可能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行到底,只有工人阶级才能完成这个历史使命。
3.对印度、中国反殖民斗争的分析
  马克思分析了英国对印度的殖民通知,批判了英国的殖民政策,揭示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对印度人民的伤害,揭示出资产阶级的丑恶。马克思也批判殖民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批判殖民者对中国人民的伤害,他也高度关注中国的反殖民斗争,认为旧中国会很快毁灭,新中国将是亚洲新纪元的曙光。



2020年5月—2020年6月(5月11日—6月6日)
【书单】
1.《资本论》第二卷
2.《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3.《哲学的贫困》
4.《自然辩证法》
5.《资本论》第三卷(读了大概四分之三)
一、《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1.为什么要进行批判
(1)为什么对法哲学进行批判
  对宗教的批判是其他一切批判的前提。宗教的批判是让人去追求现世的幸福。人的自我异化的神圣形象被揭穿以后,揭露非神圣影响中的自我异化就成了为历史服务的哲学的迫切任务。于是对天国的批判就变成了对尘世的批判,对宗教的批判就变成了对法的批判,对神学的批判就变成了对政治的批判。
(2)为什么对德国的哲学进行批判
  对德国的制度进行批判是因为这种制度低于历史水平,低于任何批判,体现了现代国家隐蔽的缺陷。德国的哲学是德国历史在观念上的继承,批判观念的历史,批判恰恰接触到了本世纪所谓的问题中心。德国的法哲学和国家哲学是唯一站在正统的当代现实水平上的德国历史。德国人民必须把自己的这种想象历史和自己的现存制度联系起来,不仅批判这种现存制度,还要批判这种制度的继续。
(3)为什么要对黑格尔法哲学进行批判
  德国的国家哲学和法哲学在黑格尔的著作中得到了最系统,最丰富和最完整的阐述。对德国政治意识和法意识的整个形式最彻底的否定,这种意识最主要、最普遍升为科学表现的就是思辩的法哲学本身。德国开始的路德派的宗教改革是从僧侣的头脑开始的,现在的革命则从哲学家的头脑开始,宗教改革把俗人变成僧侣,哲学把受僧侣精神影响极深的德国人变成人,这就是解放全体人民。
2.马克思思想的体现
(1)马克思的解放思想
  马克思认为彻底的革命,全人类的解放,需要部分的纯政治革命,需要市民社会的一部分解放自己,取得普遍的统治。马克思认为解放需要这样一个阶级,一个非市民社会阶级的市民社会阶级;一个表明一切等级解体的阶级;一个由于自己受得普遍苦难而具有普遍性质的阶级;一个不要求任何一种特殊权利,只能求助于人权,不解放其他一切社会领域就不能解放自己的阶级;一个本身表现了人的完全丧失,因人的完全恢复才能恢复自己的阶级。这个阶级就是无产阶级。人的解放,头脑是哲学,心脏是无产阶级,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无产阶级把哲学当成自己的精神武器。
(2)马克思批判黑格尔的唯心主义。
  马克思对黑格尔的批判是一边引用黑格尔的原文,一边进行批判,针对黑格尔的思想进行评论,提出自己的思想。
  在本文中很多处都体现了马克思对黑格尔本末倒置的唯心主义的批判。例如,黑格尔把家庭和市民社会看作国家的概念领域,把它看作国家的有限性领域,看作国家的有限性。马克思认为黑格尔使理念变成了独立的主体,家庭和市民社会对国家的现实关系变成了理念所具有的想象的内部活动。实际上,家庭和市民社会是国家的前提,它们才是真正的活动者。黑格尔把理念变为了独立的主体,那么现实的主体就会变成和它们自身不同的非现实的、理念的客观因素。
  黑格尔把家庭和市民社会推移到政治国家,他认为家庭和市民社会本身就是国家精神的两个领域的精神,现在也把自己当作这种国家精神来看待,并变成作为家庭和市民社会实在内容的那种自为的现实的东西。马克思认为推移不是从家庭的特殊本质中引申出来的,也不是从国家的特殊本质引申出来的,而是从必然性和自由的普遍的相互关系中引申出来的。所以这也就体现了黑格尔从本质领域到概念领域的推移,体现了黑格尔本末倒置的唯心主义思想。
  黑格尔认为国家机体就是理念向它的各种差别及各种差别的客观现实性发展的结果。这里理念成了主体,各种差别及各种差别的现实性被看作理念的发展,看作理念发展的结果。事实上,本来的意思是:国家或政治制度向各种差别及各种差别的现实性的发展是有机的过程,前提、主体是政治制度的现实差别或各个不同方面,谓语是有机的规定。黑格尔把这种因果倒置,颠倒关系变成了黑格尔的神秘主义。
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思想不仅体现在本末倒置上,也体现在他在对君主权的论述。他认为决定即任意决断的环节是意志的君主权。君主权不外是一种任性的、意志决断的理念。马克思认为如果国王是国家真正的主权,那么不要人民也行。人民才应该被赋予国家的主权。
(3)马克思的人民理论。
  马克思在全文中多处都体现了人民主权的思想。马克思认为人民构成了现实的国家,国家是抽象的,人民才是具体的,主权应该被赋予具体的东西,而不是抽象的东西。马克思认为在君主制中,整体即人民,是从属于他们存在的一种方式即他们的政治制度,在民主制中,国家制度本身就是一个规定,即人民的自我规定。在君主制中是国家制度的人民,在民主制中则是人民的国家制度。国家制度应该真正表现人民的意志。
二、《哲学的贫困》
1.对蒲鲁东的经济观点的批判。
  蒲鲁东认为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形成互相对立,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成反比,互相矛盾。蒲鲁东在论述过程中忘记了需求的存在,把交换价值和稀少,把使用价值和众多混为一谈。他把自由的购买者和自由的生产者对立起来,使两者具有形而上学的性质。蒲鲁东认为生产费用就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综合,生产费用构成了综合价值和构成价值。他把劳动作为价值尺度,同时又认为劳动不是商品,不可能有价值,所以他的论述又自相矛盾。他用商品中所包含的劳动量来衡量的商品价值和用“劳动价值”来衡量的商品价值混为一谈。任何一种价值都不是单独构成的,价值的构成并不是商品在金银这种形式中达到“构成价值”的状态,相反地,而是蒲鲁东的“构成价值”在金银的这种形式中达到货币状态。蒲鲁东把生产商品的必要劳动时间和劳动价值、生产费用和工资混淆在一起。同时,蒲鲁东还认为君主专横就是政治经济学中的最高原因。蒲鲁东认为竞争产生了现代垄断,但其实是封建垄断产生了竞争,竞争是垄断的对立面,并非垄断是竞争的对立面。
2.对蒲鲁东关于经济范畴的观点的批判。
  蒲鲁东认为资产阶级生产关系是永恒不变的范畴,经济范畴只不过是生产方面社会关系的理论表现,即抽象。蒲鲁东认为现实关系是原理和范畴的化身。蒲鲁东认为每一个社会中的生产关系都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种种经济关系是同等数量的社会阶段,认为这些阶段一个产生一个,一个来自一个。蒲鲁东认为任何经济范畴都有好坏两个方面,益处和害处加在一起构成了每个经济范畴的矛盾。马克思认为经济范畴不是一成不变的,经济关系一成不变,停滞不动,就没有历史可言。对经济范畴机械地划分好坏,遇到正当方法解决不了的困难时,就会跳到新的范畴,用一个范畴消除另一个范畴。
3.马克思对蒲鲁东的评论
  马克思认为蒲鲁东没有超出小资产阶级的理想,很多关于经济的观点也是前人已经得出的结果或者是矛盾的,蒲鲁东对于经济范畴的观点是形而上学的。马克思认为只有在没有阶级和阶级对抗的情况下,社会进化将不再是政治革命。而在这以前,在每一次社会全盘改造的前夜,社会科学的结论总是:不是战斗,就是死亡;不是血战,就是毁灭。
三、自然辩证法:
(一)自然辩证法的背景
Ⅰ.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流动和循环流动中运动着;物质运动是一个永恒的循环)
Ⅱ.辩证的思维的发展(第一,希腊哲学;第二、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古典哲学)
Ⅲ.对神学、神秘现象的破除。(神媒,唯灵论,经验论)
(二)辩证法
Ⅰ.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想对立,关于联系的科学的一般性质
(1)量转化为质和质转化为量的规律。
(2)对立的相互渗透的规律
(3)否定的否定的规律
Ⅱ.运动的基本形式
(1)运动是一种存在方式。
(2)一切运动都和某种位置移动相联系。
(3)吸引和排斥是运动的简单形式。
(4)功是运动的度量。热、光、电、磁都是一种特殊实物——分子运动
Ⅲ.自然科学的辩证法
1.自然科学辩证法的对象是运动着的实物。运动着的物体的性质是从运动的形式得出来的。
(1)第一个最简单的运动形式是机械运动,是纯粹的位置移动。
(2)这些不同的力都互相转化和互相替代,当作用于各种物体上并就每一个物体来说都各不相同的每个力在量上增长到一定程度时,就出现了化学变化。
(3)物理学应该不去考虑有机的生物体,化学应该去研究有机化合物。
(4)真实的转化是在历史中——太阳系的、地球的历史中;有机界的现实前提。
(5)研究有机界的运动
四、《资本论》第二卷
  《资本论》第二卷写的是资本的流通过程,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卷。第二卷一共写了三篇的内容,第一篇是资本形态变化及其循环,第二篇是资本周转,第三篇是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第一篇主要讲述了资本的循环过程,马克思主要阐述和分析资本循环的三个公式,包括货币资本的循环、生产资本的循环和商品资本的循环。资本要经过一系列的循环过程,从预付的资本变成更多的货币,然后再回到循环的起点。产业资本完成循环是需要条件的,这三种资本循环要保持统一,每一种资本形式要顺利完成自己的循环。第二篇讲述的是资本的周转过程。在这一篇中,马克思将资本划分为流动资本和固定资本,流动资本是全部可变资本和价值一次转移完毕的不变资本部分,固定资本是不变资本的其余部分。马克思认为生产资本可以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商品资本既不是固定资本的形式,也不是流动资本的形式。马克思还分析了劳动期间和生产时间的概念,劳动期间是小于等于生产时间的,资本在生产领域的时间都是生产时间,但是劳动期间不是在生产时间中一直持续的,会因为一些产品的性质,会出现中断和停止的过程。第三篇讲述的是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马克思把社会总生产分为两大部类一个是生产资料,一个是消费资料。生产资料是指具有必须进入或至少能够进入生产消费的形式的商品。消费资料是指具有进入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的个人消费形式的商品。两大部类之间要进行商品交换,第一部类给第二部类提供生产资料和满足自己的生产资料的需要,第二部类供给第一部类的生活资料和满足自己生活资料的需要。
PS:资本论第二卷没读懂,尤其是两大部类的部分。




2020年4月—2020年5月
【书单】
1.《孟德斯鸠与卢梭》
2.《古犹太教》
3.《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4.《政治经济学批判》
5.《资本论》卷一
6.《资本论》卷二(在读)

接上个月总结的最后一点。
3.犹太教
  犹太教与清教相比,缺乏相对的体系化的禁欲主义。犹太教所缺乏的是“现实禁欲”的特质,也就是缺乏由个人之救赎确证的观点所产生出来的一种与“现世”的统一关系,这点是所有其他一切行为的生命力所在。就此而言,决定性的关键仍在于犹太教的贱民性格与耶和华的许诺。对犹太人来说,他们无法想象到有条理的来控制现世世界,现世世界根本就是倒错的,敌意的。犹太教对财富与性行为的态度不是禁欲的,甚至可以说是高度自然主义的。财富被视为上帝的恩宠,性冲动的满足也被认为是绝对有必要的。犹太教义不禁止尽情的享受生活,甚至奢华,只要不抵触律法的个别禁忌即可。
  犹太教徒从事营利事业的状况与清教徒截然有别。数千年来,典型的资本主义财富利用方式是包揽国家事业、包税、军费融资和殖民地实业贸易等等,犹太教徒就从事着这些工作。但是另一方面,近代资本主义特有的、新的经营形态,劳动的合理组织,特别是工厂类型的产业“经营”里生产的合理组织,则较少见之于犹太人。犹太人所展现出来的经济心态,对于所有真正的商人而言,都是具有代表性的。然而这种心态与近代资本主义特色相去甚远,严格来说恰好是正好相反的。不管是近代经济体制里创新的部分,还是近代经济心态上突出的特色,其根源都不是来自犹太人的。近代资本主义制度所持有的一些成分,不论就其起源和发展而论,皆与犹太人无甚关系,其间根本理论上的缘故可归之于犹太人宗教的独特性,以及犹太人贱民民族的特殊性格。贱民的身份很难使他们经营固有的资本,持有合理的企业,因此只能从事贸易和货币交易。另一个重要的因素是犹太人内在伦理的状况,身为贱民民族,犹太人仍然保留着双重道德的标准,禁止施之于同胞者,可以施之于异邦人。虔诚的清教徒可以借着经济活动来确证自己的宗教功德。犹太人的经济态度是在这些法律伦理规范所允许的范围内,循阻力最小的方向行动。
ps:读了韦伯的宗教思想,总结两点感受。
1.韦伯的《儒教与道教》中,我很难把儒家思想看成一个宗教,“儒教”这一概念还有待讨论。中国人确实受儒家思想影响严重,很多思想都渗透到了日常行为当中,但是我们也很难说这是一种宗教的影响。我本身处于这些影响当中,很难像韦伯一样跳出来讨论儒教,很难做到旁观者清吧。
2.韦伯的《古犹太教》系统的讲述了以色列,犹太人的历史,很多地方都需要文化背景,很多地方都没有读懂。

资本论(第一卷)
  《资本论》是马克思思想的集中体现,第一卷讲述的是资本的生产过程。资本论的第一卷可以通过四个概念和五个过程来进行总结,四个概念是商品、货币、资本和剩余价值,五个过程主要包括商品交换过程、商品流通过程、货币转化为资本的过程、剩余价值生产过程和资本积累过程。
一、概念
1.商品
  商品是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是财富的元素形式。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双重性,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商品的有用性,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而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2.货币
  货币是作为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货币的功能主要有五个方面,包括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货币的形式有金属货币和纸币两种形式。金属货币本身也是一种商品,当它执行货币职能时,它作为商品本身的原有使用价值就无法在使用中实现。纸币是一种货币符号(价值符号),它本身的价值大大低于它所代表的金属货币。它的一般价值形式摆脱了对某一单类商品的使用价值的依赖,实际上将一般价值形式建立在抽象出来的一国的所有流通商品的使用价值上。
3.资本
  资本就是为了获取剩余价值而投入生产中的货币。资本以货币的形式作为货币财产,作为商人资本和高利贷资本。资本家的预付资本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不变资本用于购买生产资料,其在生产过程中并不发生增值,可变资本是用于雇佣工人的资本。
4.剩余价值
  根据马克思的理论,剩余价值是指在剥削制度下,被统治阶级剥削的,劳动者所生产的新价值中,劳动创造的价值和劳动报酬之间的差额,即“由劳动者创造的被资产阶级无偿占有的劳动”。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指把工作日延长,超出工人只生产自己劳动力价值的等价物的时间进行的劳动,并由资本家占有这部分的剩余劳动。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来是指工作日一开始就分成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这两个部分。为了延长剩余劳动,就要用各种方法缩短生产工资的等价物的时间,从而缩短必要劳动。
二、过程
1.商品的交换过程
  每一个商品所有者都只想让渡自己的商品来换取别种具有能够满足他本人需要的使用价值的商品。商品的交换形式有两种,一种是直接的产品交换的形式,比如 x量商品A=y量商品B,A物和B物在交换之前不是商品,它们通过交换才成为商品。另一种是货币形式的商品交换,两种商品不是物物交换,而是通过作为媒介的货币来进行交换。
2.商品的流通过程
  商品的流通过程,是W—G—W,也就是商品—货币—商品的过程,也就是简单的买卖过程。W—G是商品的第一形态变化,也就是卖。G—W是商品的第二形态变化,也就是买。
3.货币转化为资本的过程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条件是劳动力成为商品,一方面,资本是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另一方面,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关键在于劳动力成为商品。货币转化为资本的过程也就是资本流通的过程。资本的流通,资本家用自己手中的货币购买生产资料并雇用劳动力,进行生产,并将生产出来的商品出售换回更多的货币,也就是G—W—G',G'=G+△G,。
4.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剩余价值产生的秘密:资本家雇佣工人付出的是雇佣工人的劳动力的价值,即维持工人生存和再生产所需的生活资料,生产这些生活资料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要比工作日的长度短,多出来的工作时间就用来生产剩余价值。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通过延长工作日的方式来获得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指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5.资本积累的过程
  资本积累的前提条件是资本家能够卖掉自己的商品,并把由得到的绝大部分货币再转化为资本。还有,要进行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单纯连续或者说简单再生产,不管生产过程的社会形式怎样,它必须是连续不断的,或者说,必须周而复始地经过同样一些阶段。资本积累必须把一部分剩余价值产品转化为资本。一部分年剩余劳动必须用来制造追加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如果从外延方面或内涵方面都不能增加就业工人的剥削,资本家就必须雇佣追加的劳动力。

2020年3月—2020年4月
【书单】
马克思▪韦伯
1.《经济行动与社会团体》
2.《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3.《儒教与道教》
4.《印度教与佛教》
5.《宗教社会学》
6.《法律社会学》
7.《共产党宣言》

韦伯的宗教思想
一、西方民族在经过宗教改革以后形成的新教,对于西方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重大的作用。
  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并没有认为新教伦理是资本主义进步的唯一决定性因素,他只是视其为资本主义进步的重要因素,并探讨二者的关系。韦伯阐述了这样一个客观事实,在资本占有者中、经营管理者中以及在现代大型工商企业的高级工人中,新教徒人数众多,新教徒在近代经济生活中拥有较多的所有权和管理地位。新教徒更多的参与近代经济生活,而天主教徒乐于选择的是文科学校提供的人文教育。新教把理想世俗化,而天主教更注重来世,其最高理想更具禁欲苦行色彩。新教徒身上体现了一种资本主义商业意识与宗教虔诚的结合。
  那体现在新教徒身上的资本主义精神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呢?一种个人资本主义经济的根本特征之一就是,这种经济以严格的核算为基础而理性化,以富有远见和小心谨慎来追求它所达的经济成功。如此看来,资本主义精神的发展完全可以理解为理性主义整体发展的一部分,而且可以从理性主义对于生活基本问题的范围内加以考虑。新教形成了一个先于纯粹理性哲学发展的阶段。理性主义是一个历史概念,它包含着由各式各样的东西构成的一个完整的世界。
  我们的任务就是要找出理性思想的这一特殊形式到底是谁的精神产品。从宗教改革的各个教派来看,路德派并不具备任何意义上的资本主义精神。路德的天职思想来自于《圣经》的权威,《圣经》的权威有利于传统主义的解释,他认为履行神意安排给人的特定义务是上帝的专门旨意,他越来越多地走向从上帝旨意的概念出发的传统主义解释。路德的职业观念仍旧是传统主义的,他所谓的职业是指人不得不接受的,必须使自己适从的、神所注定的事。因此,路德及其教派对世俗流动的看法不像与新教主义的其他方面的联系那样容易理解。所以,韦伯认为我们的研究对象应该是现实生活和宗教动机之间的关系比路德派更容易理解的一些教派。
  历史上有四种主要的禁欲主义新教形式,主要包括加尔文宗,虔信派,循道派和从浸礼运动中分裂出来的一些宗派。加尔文宗为过宗教意义上的理性生活增加了一个肯定性的东西,即增加了这样一个观念,必须在世俗活动中证明一个人的信仰。通过将其伦理建立在预定论的基础上,加尔文宗得以用今生今世就已预定为上帝的圣徒的精神贵族来代替僧侣们那种出世、超世的精神贵族。必须牢牢记住理智性对实际生活的决定性影响,才能正确理解加尔文教。虔信派有条不紊地发展自己的恩宠状态,逐步达于越来越高的恩宠和完善程度。上帝的天意是通过处于这样一种恩宠状态的人起作用的。循道派将条理主要用于产生皈依的情感行为。循道派已经同被新教打上恒久的理性烙印的禁欲主义伦理观念结成了同盟。浸礼宗诸派受到拒绝在政府部门担任公职的思想的影响,从事经济职业的兴趣日益增强。浸礼宗认为良知是上帝给予个人的启示,救赎教义赋予良知极大的重要性。
  在构成近代资本主义精神乃至整个近代文化精神的诸基本要素之中,以职业概念为基础的理性行为这一要素,正是从基督禁欲主义中产生出来的。
二、没有经过宗教改革的古老民族的宗教伦理精神对于他们民族的资本主义发展起了严重的阻碍作用。
1.中国(儒教与道教)
  韦伯主要探讨了近代资本主义在中国为什么不可能,儒教和道教何以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儒教仅仅是伦理,仅仅是人间的俗人伦理。儒教适应世界及其秩序和习俗,归跟结底,不过是一部对受过教育的世俗人的政治准则与社会礼仪规则的大法典。儒教以礼为中心概念,重视孝道,孝是元德。正统儒教对于不同于纯粹古代的和纯粹现实的东西一概不感兴趣,视利欲为社会不安定之源。儒教教育只能通过学习经典进行,古代经典有绝对标准的作用,整个儒教已经对传统的彻底神化。儒教的理性是一种秩序的理性主义。
  道教体现了个人的神秘主义和禁欲主义的得救追求。道教追求虚无,通过无为和不言来达到神秘主义的范畴。道教所追求的同一切神秘主义的知识分子一样,追求无动于衷的忘我。商人亲道教,因为获取财富起决定作用的是,专管财富的职业神,是一位由道教一方培植起来的神。就其效果来说,道教比正统儒教的传统主义性质更强一点。无论是在正式的国家祭祀中,还是在道教的转化中,中国人的信仰都不能产生寻求以宗教为指南、类似清教那样的个人生活方法论足够强大的动机。
  儒教理性主义同新教理性主义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呢?在判断一种宗教代表的理性主义阶段时,有两个彼此有多方面内在联系的标准,第一个是宗教摆脱巫术的程度,第二个是宗教将神同世界的关系以及与此相对立的宗教本身同世界的伦理关系系统地统一起来的程度。联系第一个标准来看,体现出鲜明特点的禁欲的新教是最高阶段,它鲜明的特征是根除了巫术。联系第二个标准来看,与儒教伦理对待地上事物的不偏不倚的立场极度对立的是,清教伦理把这些放进了对“世界”的强烈、庄严的紧张关系中。任何一种用理性的要求对待世界的宗教,都会在非理性的某一点上陷入一种紧张关系之中。儒教是把那种对现世的紧张关系,无论是在宗教对现实的贬低,还是从现世所受到的实际拒绝方面,都减少到最低程度理性的伦理。
  清教是一种同儒教根本对立的理性地对待世界的模型。两种伦理都有自己的非理性系留,一个系于巫术,一个系于一位超凡的上帝最终不可探究的旨意。因此,儒教从巫术中得出的结论是,经过考验的巫术手段以及生活方式的一切传统形式都是不可更改的,传统是牢不可破的。反之,清教得出的结论是,传统绝对不是神圣的,从伦理上理性的征服世界控制世界。儒教要求理性地适应世界,清教要求理性地改造世界。在中国,儒教把精打细算和寡欲提升到了闻所未闻的高度。但是从这种高度紧张的,无止境的经济努力和那种往往很可悲的极端“唯物主义”中,并没有发展出至少在经济领域中作为近代资本主义前提的有计划的伟大经营思想。儒教顾虑表面的自制,对别人普遍不信任,这种不信任阻碍了一切信贷和商业活动的发展。而清教徒对教友的信任,特别是经济上的信任,足以发展出资本主义商业必不可少的信贷保障。
  中国有大量十分有利于资本主义产生的条件,可是却没有造就资本主义。中国没有政治资本主义,但并非没有纯粹经济的资本主义。心态以及对世界的实际态度也阻碍了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
2.印度(印度教与佛教)
  要想了解印度的宗教,总是绕不开印度的种姓制度。印度有四个主要的种姓群体,从高到低是婆罗门,刹帝利和吠舍,首陀罗,以及其他不洁的种姓。首先是婆罗门,主要从事巫术仪式。其次是刹帝利和吠舍,主要特征是他们有权披挂“圣带”。第三类种姓是“洁净的”首陀罗,主要是平民和手工业者。最后一类是一些被认为是不洁的种姓,主要是一些外邦人。
   印度教的本质是氏族卡里斯玛,卡里斯玛的资质并不的附着与个人,而是整个氏族。印度教是个严格讲究血统主义的宗教,仅凭其双亲是否为印度教徒而决定子女是否为教徒。印度教没有拥抱“全人类”的欲望,不管他的信仰或生活方式为何,任何人除非生为教徒,否则即为外人。印度教没有终极救赎,认同的是轮回。即便是神,只不过今世活得更长久,依然处于轮回之内。而来世轮回想要活的更好一些,关键就是遵从印度教的种姓礼仪。印度教从婆罗门至首陀罗,都有一套基于种姓大体系下的礼仪。这些礼仪和拜什么神无关。甚至不洁者也认同符合种姓礼仪规范意味着来世更好。而婆罗门看不洁者的悲惨看到的则是前世的罪孽。佛教所希求的无非是今生今世的救苦救难者和来生彼世的极乐世界。佛教原本的救赎教义本来就是高贵知识分子的救世论,所以无可否认的是,其对于种姓是冷漠的。然而,和佛教之创建约当同时的行会权势时代里,无疑地也存在着市民阶层对于文识教养的需求。
  整个社会分裂为两半,一边是有知识、有教养的阶层,一边是没有教养的平民大众,对于高贵的阶层,他们的生活样式是以获得非日常性为取向,对于平民大众,伦理地、理性地规范其日常生活的使命型先知预言却没有出现。相对于西方来说,印度缺乏的正是对经济而言关键性的要素,亦即:对营利追求的这种冲动性格加以破除,并加以理性地切事化,且将之规制于一个理性的、现世内行动伦理的体系里。在印度以及整个亚洲,无学识的“中产阶级”,亦即商人和属于中产阶层那部分的手工业者所处的状态,和西方有本质的差异。他们的最上一层,部分而言也参与了以理性的方式来完成主智主义——救世论的工程,换言之,要不是消极地拒斥仪式主义和圣典知识,就是积极地宣传个人救赎精进的唯一意义。只是,此种救世论,因其所具有的灵知的、神秘的性格,终究未能提供给这个阶层任何基础,以发展出适合于他们的、讲究方法的、理性的、现世内生活态度。


2020年2月—2020年3月
【书单】
马克思▪韦伯
1.《学术与政治》
2.《社会学基本概念》
3.《社会科学方法论》
4.《支配社会学》
5.《支配的类型,经济与历史》
6.《非正当性支配》


(一)韦伯的支配理论
一、正当性支配
1.什么是正当性
  韦伯所认为的正当性是指,在法律效力的基础上,能够自圆一己的立场。经验层面的正当化工作是在事实层面上不断地自圆其说。这种正当化的工作是在涉及规范,并不断证实、肯定规范的形式下所展开的社会行为。
  自社会学的观点看来,正当化的过程在实际的执行上即是规范导向的价值开展,或者说,以经验科学所勾勒出的正当性类型实际上就是规范导向的范畴。有正当化某支配系统力量的,并非基本的事实,能够从自圆其说的原则中产生出来对正当性的了解,并能在实际社会行为中运用,才是具有正当化力量的因素。
2.正当性支配的类型
  任何支配的持续运作,都有通过诉诸其正当性之原则的、最强烈的自我辩护的必要。命令权利的正当性可以基于三个原则:第一,一个具有合理规则的制度。第二,人的权威。第三,对日常性事务的归依、对卡里斯玛的信仰,换言之,信仰某个带来实际启示、或具有天赋资质的人物,视之为救世主、先知或英雄。
  支配结构的“纯粹”类型相应于上述三种正当性的类型。支配结构基于理性化、组织化的共同体行为的是官僚制,支配结构基于受传统的权威关系所制约的共同体行为的是家父长制。支配结构基于具体的个人权威的是卡里斯玛制度。
3.理性化支配
  理性化支配最纯粹的执行方式,是通过一个官僚制的管理干部。官僚制是理性化支配的重要表现形式。近代官僚制所特有的模式有六个原则。原则之一,各部门依据规则、法律或行政章程而来的、明确的“权限”。原则之二,官职层级制与审计制。有一套明确制定的、官府间上下关系的制度,下级官府在上级的监督之下。原则之三,近代的职务运作是以原本草案形式保留下来的文书档案,以及由幕僚与各种书记所组成的部门为基础。原则之四,职务活动,至少是所有专业化的职务活动,通常都以彻底的专业训练为前提。原则之五,职务发展完全成熟之际,职务活动即会要求官吏的全力投入。原则之六,业务的执行须遵照一般的规则。
  官僚化支配有很多的社会影响。首先,官僚制对业务能力的重视使人才甄选范围尽可能的扩大,因此有平等化的倾向。其次,由于专业训练倾向尽可能延长,它有金权政治的倾向。最后,形式化的、不受私人因素影响的精神取得主导地位。
在读官僚制的这一部分时,我一直带入中国古代的官僚制度去理解,中国古代的官僚制度与韦伯所说的官僚制度有很大的不同,我觉得其根本原因是中国古代的官僚制度是建立在君主制之上的,而韦伯所说的西方官僚制是建立在资本主义制度之上的。
4.传统型支配
  这种支配者的产生是依传统性的惯例,而人们之所以服从也是由于他们因袭的身份。此种支配团体是基于共同培养出来的个人恭顺上。支配者并非工作的上级,而是个人的主人。他的管理干部主要并非官吏,而是随从。至于被统治者,或是他传统的伙伴,或是他的子民,而非一个结合体的成员。管理干部与主子间的关系取决于个人的忠诚,而非官吏无私的职责观念。
  体现这种传统型支配的是家父长制。家父长制支配本质上并非奠基于官员对某一即事化、非人格性之目的的认同,亦非奠基于对抽象规范的服从,而是基于一种严格的、个人性的恭顺关系。家父长制支配乃源自家长对其家共同体的权威,支配者命令的正当性则由其属下人格性的服从来保障。除了受制于传统与可以抗衡的权力外,支配者可以依凭己意、自由地行使权力,丝毫不受规则的阻挠。
家父长制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是比较常见的,很多中国家庭依然是有一家之主的,家庭成员处于一家之主的支配之下。
5.卡里斯玛型支配
  卡理斯玛,这个字眼在此用来表示某种人格特质,某些人因具有这个特质而被认为是超凡的,集赋着超自然以及超人的,或至少是特殊的力量或品质。这是普通人所不能具有的。它们具有神圣或至少表率的特性。某些人因具有这些特质而被视为领袖。
  在较为原始的社会中,这些特质是来自巫术的,如先知、号称具有医治或律法智能的人、狩猎活动的领袖及战争英雄等。卡里斯玛型支配在中国古代最典型的是一个朝代兴起时的统治者的支配,很多人因领袖是上天选出的,是真龙天子而追随他,与其一起建立新的王朝。
二 、非正当性支配
  所谓非正当性的支配,韦伯认为即使是那些自由共同体,也就是已经完全排除了君主的权力,或者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君主的权力,而由其成员在政治上自行建构组织起来的政治团体,也必须有专门为此一团体致力工作的人,亦即有以政治为主业的职业政治家,并且也必设置出其得以专注的机构。所谓这种共同体是自由的,意思不是说这种团体可以免于武力强权的支配,这里自由之意,是说由传统来正当化为一切权威之不二来源的君主权力,已经看不到了。
  韦伯所论述非正当性支配与正当性支配完全不同,甚至是与正当性支配对立的,这些城市共同体在争取支配权的过程中要打破已有的支配权。西方城市的发展促进了这些城市共同体的建立、发展和成熟,城市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城市共同体支配奠定了经济基础,民主制的发展为城市共同体的支配奠定了政治基础。
(二)韦伯价值无涉观点
  韦伯提出了“价值无涉”的观点,价值无涉作为经验科学的原则向文化科学提出了客观性的要求:将价值判断从经验科学的认识中剔除出去,划清科学认识与价值判断的界线。但是,人的社会生活,人们认识实在的活动和手段无不与价值有密切的关联,因此,严格地区别价值判断和关于经验事实的科学认识,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将价值判断从经验科学中剔除出去是十分有必要的,价值判断在一定程度上会损害经验科学,而且人们也经常混淆价值判断和经验科学。价值判断无法取代经验科学的认识,而且从对经验事实的分析也无法进展到关于事件本身的价值判断。前一点涉及对待科学的严肃态度,后一点则涉及价值和科学的分野。
  经验科学只能告诉人们事实怎么样,它可能怎么样,但决不教导人们应当怎么样,后者完全取决于人们自己依据于一定价值取向的选择。从存在无法上升到应当,因此关于实在的经验认识的科学必须拒绝承担价值判断的任务,从而保持科学认识的客观性和中立性。这就是价值无涉学说的基本观点。
  在《社会科学方法论》一书中,韦伯认为事实的因果分析不能提供价值判断这一价值无涉学说的基本观点。在这里,韦伯批判德国的教授们利用自己不受攻评的权威在学术讲坛宣扬自己的价值观点,混淆了价值判断和关于经验事实的科学知识之间的界限。
  在《学术与政治》一书中,仍然体现了价值无涉的观点。韦伯在讲述学术与政治的关系时,他认为一个教师在课堂上应该进行科学分析和教授科学知识,而不是表明自己的政治态度,将其他人的政治态度争取过来。在课堂上,坐在学生的面前,学生必须沉默,教师必须说话。学生为了自己的前程,必须听某位教师的课,而在课堂上又没有人能批评教师,如果他不尽教师的职责,用自己的知识和科研经验去帮助学生,而是趁机渔利,向他们兜售自己的政治见解,这是一种不负责的做法。韦伯在这里就教师对科学知识和价值判断的混淆进行了批判,教师教授带有自己价值判断的经验科学时就不是在纯粹的教学,而是在传播自己的观点和价值判断,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不公平的。韦伯认为,合格教师应该在课堂上遵守价值无涉的原则,区分经验科学和价值判断,找到二者之间的界限。正如韦伯所说,一名科学工作者,在他表明自己的价值判断之时,也就是对事实充分理解的终结之时。

2019年12月—2020年1月
【书单】
爱弥儿▪涂尔干
1.《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2.《道德教育》
3.《教育思想的演进》
4.《社会学与哲学》
5.《哲学讲稿》
6.《实用主义与社会学》

1.涂尔干的宗教思想
(1)宗教的定义
  宗教的定义中有种普遍的看法,认为一切宗教都具有超自然的特征,各类宗教事务都超出了我们的认知。涂尔干批判这种对宗教的定义,认为神秘观念并不具有原始的起源,也不是人类天生就有的。另一种对宗教的普遍定义认为,宗教是神性的概念,是人类心灵认识到神秘心灵对世界和自身的支配。涂尔干也批判这一定义,他认为无神的仪式是存在的,甚至神反而有可能是从仪式中派生出来的,宗教远远超出了神或精灵的观念,不能以此来对宗教下定义。因此,涂尔干对宗教下的定义为:宗教是一种既与众不同,又不可冒犯的神圣事物有关的信仰与仪轨所组成的统一体系,这些信仰与仪轨将所有信奉它们的人结合在一个被称之为“教会”的道德共同体之内。
(2)图腾信仰
  图腾在原始人的社会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图腾不仅仅是一个名字,它还是一种标记,也是一种纹章。图腾不仅有一定意义上的集体图腾,集体图腾是指个体在其中的角色是作为群体的一个成员。图腾还包括表达人格的个体图腾,个体图腾被描述为一个朋友,一个伙伴,或者是一个保护者,人可以享受个体图腾带来的好处。在集体图腾制度和个体图腾制度之间,兼具这二者特色的是性别图腾制度,这种图腾也是部落图腾发展而来的,它是人们把部落表现为起源于一对神秘生物的结果。图腾制度建立在一系列信仰之上,关于图腾的信仰自然是十分重要的。图腾制度作为一种宗教,是完整的观念体系的,它不仅表现为零碎的信仰和仪轨,它也或多或少的倾向于去包罗普遍事物,也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宇宙观。
(3)灵魂、精灵和神
  灵魂与肉体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但是它与肉体又有深刻的不同,相对于肉体有很大的独立性。灵魂把肉体当作外在形式而使自身个体化,但肉体对它没有什么本质的东西可言。作为灵魂观念的要素和组成肉体表现的要素出自两个相互独立的不同渊源,一种是由来自于有机体各个部分的表象和印象组成的,另一种则是由来自于社会并表达社会的观念和情感构成的。所以灵魂自主性的客观基础有一部分依赖我们内心对社会的表现。
  精灵往往和某些特定的事物极其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它愿意寄寓其中,也可以随时离开。精灵和神的观念完全产生于一种情感,这就是部落的情感,整体的情感。我们一直把宗教表现看成是自足的和能够通过其自身作出解释的,但事实上,宗教表现和仪式密不可分的。膜拜当然依赖于信仰,但它也反作用于信仰。
(4)主要仪式态度(消极膜拜,积极膜拜,禳解仪式)
  消极膜拜是为防止两个领域不恰当的混同而采取的相互回避或消极从事的专门仪式所构成的膜拜体系。这种膜拜不需要规定某些特定的信仰行为,只限于禁止某些特定的行为方式,它全部采用了禁忌的形式。积极膜拜是指一套仪式仪轨的功能是对积极的、双向的关系的规则和组织。禳解仪式是针对所有不幸,所有凶兆,所有能够带来不幸和恐惧的事物的仪典。主要的仪式不仅相互交叠,甚至可以相互替代,仪轨同信仰一样,本质上都是一元的和一体的。不管宗教生活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它的目的都是为了把人提升起来,使他超越自身,过一种高于仅凭自己的力量而放任自流的生活,信仰表达了这种生活,而仪式组织了这种生活。
(5)宗教与科学
  大多数人的认知中,科学与宗教是对立的。而涂尔干却认为宗教总是试图用理智的语言来转述现实,本质上与科学所采用的方式并无不同,甚至认为科学逻辑的基本观念是起源于宗教的,科学思想仅仅是宗教思想更完善的形式。科学是在脱离了宗教以后,在认识和智识等方面代替了宗教的所有职能。有人说科学在原则上是否定宗教的。但是涂尔干却认为,宗教仍然存在着,它是一种实在,科学无法否定实在。然而,当科学的权威树立起来之后,就会崛起一股反抗力量,尽管这种力量来源于宗教,它却迫使宗教屈从于它的批判和控制,这种控制将会继续变得更加广泛、更为有效,它对未来的影响不可限量。

2.涂尔干的教育思想
(1)道德教育
①道德的要素
  道德要素涉及的是对基本性情的考察,是对处于道德生活核心的心态考察。涂尔干认为纪律精神、对社会群体的依恋、自主和自决是道德的构成要素。道德的首要要素就是纪律精神。纪律是有用的,不仅对社会利益而言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工具,而且对于自身的福利来说,我们可以通过纪律学会对欲望的控制,没有这种控制,人类就不可能获得幸福。道德的次要要素是对社会群体的依恋。如果人要成为一种有道德的存在,他就必须献身于某种不同于他自己的东西,他必须感到与社会一致。道德的第三要素是自主或自决。自觉意识为我们的行为赋予了自主性,公共良知要求所有真正的、完整的道德存在都具备这种自主性。
②教育方法
  根据道德的要素,涂尔干提出了儿童道德教育的一些方法。首先,这种教育的启发作用必须始于家庭,通过典范的感染,分享这种道德健康的状态。学校是培养儿童纪律精神的重要场所,应该根据儿童的天性来培养学校纪律。其次,奖惩的合理运用,适度的惩罚是道德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方面,人的有限性决定了人的不完善性,为了使人更加完善,需要权威来规范行为。用报酬天才的方式来报酬道德功绩,这种做法会让我们感到厌恶,所以德行带给我们的尊重感与同情是德行真正的奖赏,教师对学生表现出的爱护和友谊本身就是最好的奖赏。最后,道德教育也需要科学教学,科学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能够给我们提供精确的观念,能够帮助指导我们行为良好的智识习惯。审美教学与历史教学在道德性格的形成中起着一种非常重要的作用。
(2)一些结论
①教育思想的变化是一个演进的、持续变化的过程。
②中等教育的对象都在于激发并发展一种思考能力,同时不企图将它固着在任何一项特定的职业上。
③有一类人至关重要,需要我们去了解,这就是我们自己。
④教育的目标肯定不是把我们每一个学生都培养成完美的多面手,而是在他们每一个人身上培养出全面的理解能力。
⑤教育是年长的一代对尚未为社会生活做好准备的一代所施加的影响。教育的目的就是在儿童身上唤起和培育一定数量的身体、智识和道德状态,以便适应整个政治社会的要求,以及他将来注定所处的特定环境的要求。

3.实用主义与社会学
(1)涂尔干为什么讨论“实用主义与社会学”
  涂尔干讨论“实用主义与社会学”主要基于两点原因,第一点是因为实用主义是当时唯一流行的真理理论,第二点是因为实用主义同社会学一样,都讨论生活和行动的意义。
(2)对实用主义的阐述和批判
  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来描述实用主义。首先,作为方法,它是一种普遍的心态。其次,它作为真理理论。最后,它作为宇宙理论。作为方法,实用主义只是我们的内心面对问题所采取的态度和一般的倾向。在态度中,我们的注意力直接指向“后果、结果和事实”。实用主义就是要抛弃口头上的讨论和没用的问题,是特别选择的问题和处理问题的办法。实用主义是一种真理理论。实用主义批判理性主义把真理看成是外在实在的摹本,假如真理只能去模仿实在,它似乎什么用也没有。实用主义的根本观念是把思想和实存与生活联系起来,反对真理是一成不变的,认为人类的真理是难以捉摸的、转瞬即逝的和游移不定的,今天的真理就是明天的谬误,因此真理总是具体的真理。实用主义对真理的肯定性论题主要是真理是人的真理;真理是不同的、可变的真理;真理不是既有存在的摹本。
  涂尔干也对实用主义进行了批判,实用主义对历史学说经常随心所欲的解释,很不准确。实用主义存在着一些矛盾,一方面认为根本不存在原初的意识,另一方面强调实在是思维的构建,是统觉本身。涂尔干认为实用主义是一种对风险的偏好,一种冒险的需求,实用主义喜欢不确定的、易变的世界。实用主义最主要的特点是满足“软化真理”的需要,“软化真理”就是把真理变成可以分析、可以解释的东西。
(3)实用主义与社会学的关系
  涂尔干认为,实用主义是从心理和主观的角度来解释真理,由于个体太有限了,不足以单独解释人类的所有事物。社会学为我们提供了更宽泛的解释,对社会学来说,真理、理性和道德都是变化的结果,都包含完全敞开的人类历史。这样,我们就看到了社会学高出实用主义的地方,实用主义并没有认识到分别由个体经验和集体经验形成的的心性之间的两重性。社会学则不同,它告诉我们,社会的东西往往比个体的东西具有更高的威望。社会学视角的优势,就在于能够促使我们去分析那些令人敬畏的事物,即真理。
4.哲学讲稿
  《哲学讲稿》是涂尔干在桑斯中学教授哲学课程时,他学生的课堂笔记整理而成的,记录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构成哲学经典的各哲学家和法国自身的哲学体系。
  《哲学讲稿》因为类似于讲义,所以其体系非常的系统化,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讲的是概述,主要阐述了哲学的对象与方法,科学与哲学的关系以及哲学的分支。第二部分讲的是心理学,主要阐述了心理学的对象与方法,外在知觉,意识,理性以及概念能力等。第三部分是逻辑学,主要讲述了确定性,怀疑主义,三段论以及各类科学中的方法。第四部分讲的是伦理学,主要讲述了道德问题,个人、家庭、公民的伦理,社会生活的一般任务等等。最后一部分讲述了形而上学,讨论了灵魂,上帝以及上帝与世界的关联。
   因为这份讲稿的特殊性,我们可以看到涂尔干讲授这门课的局限性,课程内容是早就确定好的。但是,这份讲稿也不是涂尔干的照本宣科的产物,它也体现了涂尔干的独创性。涂尔干对哲学下了自己的定义,“哲学是有关意识状态及其条件的科学”。他认为,哲学的母题就是思索人如何在宇宙中为自己寻求位置,进一步找到自身内部与外部的确定性。涂尔干这种以人的意识状态为研究对象的哲学,可以开放前所未有的多样性,同时也强调世界的多样性。涂尔干在讲述这一课程时也抒发了他自己的观点。涂尔干批判康德对于假言律令与绝对律令的划分。同时,他还在讲稿中对以穆勒为代表的经验论进行了批判,他认为无法找到经验存在的条件。涂尔干也反对用实验方法测量心理现象,他认为感觉是无法测量的。
  这份讲稿不仅具有历史考证作用,它可以提供对于涂尔干社会学体系的哲学基础的基本认识,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涂尔干的社会学研究本身。

2019年11月—12月
【书单】
爱弥儿▪涂尔干
1.《自杀论》
2.《社会分工论》
3.《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4.《乱伦禁忌及其起源》
5.《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

1. 《自杀论》
  《自杀论》是涂尔干的经典书籍之一,是实证主义的代表。《自杀论》运用科学方法对自杀现象进行阐述和分析,从而试图提出防范自杀的有效措施。
   首先,涂尔干在导论中对自杀进行了定义,任何由死者自己所采取的积极或消极的的行动,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死亡都叫自杀。这个自杀的定义很明确的一点是,死者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情会导致自杀。因此也就说明,那些不知道所做的事情会导致自杀的死者,如果去做了这些事情,同时导致了死亡,就不能叫做自杀。自杀有了清晰明确的界定,涂尔干就开始对作为社会现象的自杀进行讨论。
  正文部分共分为三编,第一编讨论的是自杀与心理、种族和遗传等非社会因素的关系。涂尔干先验的认为有两种非社会原因影响自杀率,一个是心理素质,另一个是外部环境。涂尔干通过比较分析和统计数据否定了精神错乱与自杀的关系,精神错乱不可能改变一种思想或一种特殊感情,精神错乱也不是自杀唯一的形式,比较不同社会的自杀与精神错乱,也看不出两种现象的变化有什么关系,因此精神错乱不是自杀的原因。涂尔干用同样的方法说明了种族和遗传也不是导致自杀的原因。另一个方面,涂尔干探讨气候、气温与自杀的关系,通过分析,涂尔干得出气候不是导致自杀的原因,气候宜人的地区刚好是欧洲的文明中心。气温也不是导致自杀的原因,气温高的春夏,白昼时间长于秋冬两季,因此春夏时期,人们的社会活动更加频繁,自杀率更高。通过第一编的论述,我们可以知道,自杀的原因不应该在非社会因素中寻找,应该在社会因素中寻找。
  第二编讨论的是自杀的社会原因和社会类型。涂尔干将自杀分为三种类型,包括利己主义自杀、利他主义自杀和反常的自杀,然后对这三种自杀类型进行了分析。第一种是利己主义自杀,通过对宗教、家庭和政治社会的论述,可以得出自杀与社会整合度之间的关系,社会整合程度越高,社会成员的自杀率就越低,反之则越高。因此,利己主义自杀体现了极端的个人主义、个人与社会的疏离、社会整合程度低。第二种是利他主义自杀,利他主义自杀分为义务性利他主义自杀、非强制性利他主义自杀和强烈的利他主义自杀。利他主义自杀与利己主义自杀不同,它恰恰是因为社会整合程度过高,社会置于个人之上。这种情况往往发生在低级社会和军队中。第三种是反常的自杀,涂尔干通过对经济危机和离婚现象的论述,得出个人由于社会动荡和家庭动荡引起自杀,从而得出社会的失控和失序是引起反常的自杀的原因。
   第三编是第二编的延续,同时也讨论了自杀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第三编中,涂尔干首先强调了社会因素是引起自杀的主要原因,其次讨论自杀的其他一些问题,例如自杀是否被道德所允许,在杀人比较多的地方是否对自杀有免疫力,自杀在城市与农村的区别等等。涂尔干针对欧洲自杀现象,也给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就是要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建立新的社会整合。在新的社会条件下,职业团体才是能够担当重建社会整合作用的团体。
  一点感想:这不是我第一次读《自杀论》,第一次是在大二的时候,这是我第二次读这本书。很感触的一点是,第一次读完的时候,我几乎什么都没留下,无论是知识,还是思考。这一次重读,我感觉更容易理解这本书了,也理解了一些第一次没看懂的地方。
2.社会学研究方法
   涂尔干一生都致力于社会学的学科建设,对于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他也进行了系统性的论述。首先,他明确了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也就是社会现象。他对社会现象进行了三个方面的界定,社会现象不能简单地等同于社会中的普遍现象;社会现象要独立于个人的特殊现象;社会现象包括动态部分和形态部分。
  明确了研究对象,涂尔干还提出了社会学研究方法最基本的规则,就是要将社会现象当作客观事物来看待。接着详细阐述了关于观察社会现象的规则,总的来说,观察社会现象要从主观阶段迈向客观实际阶段。无论是观念,还是概念,都不能代替客观事物。考察社会现象,必须通过观察实际,不能加入个人的想象,否则无法了解它的真相。涂尔干还提出了将社会现象看作客观事物的具体规则,包括在科学研究中排除所有的成见;根据社会现象的外部特征进行定义;客观地观察事物的外部特征。
   对于解释社会现象,涂尔干也给出了自己的准则。在解释社会现象的时候,要关注事物的存在原因和事物的功能。一种社会现象只能通过其他社会现象去解释,他认为个人心理现象不能解释社会现象,社会现象是具有社会性的,要通过社会来解释社会现象。同时,他还认为社会现象既是自然的,又是强制的。
  关于检验社会现象的规则,涂尔干明确指出,要通过比较的方法来检验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比较的方法有很多,但是社会学研究最适合使用共变法。共变法只要把两种性质虽然不同,但是在某一时期中有共变价值的现象找出来,就可以作为这两种现象之间存在一种关系的证据。这种方法从事物内部关系方面去比较它们,以建立事物的因果关系。
3.外婚制
   在很多社会中,乱伦是被禁止的,而且还被当作是所有不道德行为中最严重的一种,而对乱伦进行压制的最原始的形式就是外婚制。外婚制是指禁止同一氏族彼此媾和的规则。氏族是一个群体,他们有着相同的图腾,图腾是集体的标记,也是集体的名字,所以同一氏族的人认为具有同样的祖先和信仰,因此他们彼此之间是一种亲属关系。
  外婚制简单来说就是,不论是否是一个部落,只要图腾相同,就要完全禁止他们之间发生性关系。对于这种禁忌的任何触犯都将遭到极其严酷的惩罚,基本上都是死刑。外婚制也会表现为复杂的形式,两个群体之间的结合也是被禁止的,同一分部之间的性交往都是被禁止的。外婚制法则的这种拓展完全是氏族发展所致,外婚制与氏族二者关系极其密切,关系完全是互逆的,表明了外婚制的一般性。姻族外婚制是氏族外婚制的延伸,每个氏族分为两个姻族,一个姻族是一代人,两个胞族根据外婚制的一般规则,应该是第一个胞族的任何一个男人都可以娶第二胞族的任何一个女人,但是姻族的划分却带来了新的限制,第一个胞族的第一姻族的人只能与第二胞族的第二姻族的人结合,同理第一胞族的第二姻族的人也只能和第二胞族的第一姻族的人结合。这意味着姻族组织在部分上是由母系亲子传承的原则决定的。但是,姻族制度必然会衰落,一般情况下,社会的发展都是由母系氏族转变为父系氏族,人们从未见过父系氏族转变为母系氏族的情况。
  外婚制的特点我们可以总结如下:
1.外婚制是低级社会的独有特点。
2.外婚制是人类本性所普遍具有的基本特征。
3.外婚制与血亲的关系只有一种间接的和次要的联系。
4.外婚制允许极为接近的血亲之间的婚姻。
  塔布是一整套仪式禁忌,其目的在于阻止和某个事物或者某个范畴的事物之间的任何接触,以避免某种巫术传染所造成的危险后果。外婚制也是一种接触禁忌,它所防范的是同一氏族男女之间的性亲近。性禁忌与仪式禁忌在本质上毫无二致,经期、青春期、待产的女人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塔布,因为血被以一种一般的方式加以塔布,而血又塔布了所有与之有关的事物,而女性在不同阶段会出现流血现象。图腾存在是内在于氏族的,它化身于每个个体,存在血液之中,它本身就是血。作为祖先,图腾也是神,而这个神栖身于血液之中,因此血液就变成了神圣之物。因此对于女性的这种塔布,很可能得是对神、对图腾的敬畏。
4.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
  机械团结也叫相似性所致的团结,有机团结是分工形成的团结。机械团结以共同意识为基础,社会成员平均具有的信仰和感情的总和,构成了他们自身明确的生活体系,我们就可以称之为集体意识或共同意识,机械团结基于这种共同意识形成,具有归属感和认同感。有机团结是以劳动分工为基础,能够把社会成员结合在一起的一种特殊团结。
  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是有明显区别的。机械团结认为个人不带任何中介地直接系属于社会,有机团结认为个人之所以依赖于社会,是因为它依赖于构成社会的各个部分。机械团结认为,社会在某种程度上是所有成员的共同情感和共同信仰组成,有机团结认为,当我们与社会发生连带关系时,社会是由一些特别而又不同的职能,通过相互间的确定关系结合而成的系统。所有成员的共同观念和共同倾向在数量和强度上都超过了成员自身的观念和倾向,机械团结的强度就越强,自身也越有活力。有机团结更注重特性和自由度,注重个人的相互差别。




2019年10—11月书单
1.《政治学》亚里士多德著
2.《理想国》柏拉图著
3.《君主论》马基雅弗里著
4.《西方社会学理论》(上卷)杨善华主编
5.《西方社会学理论》(下卷)杨善华主编
6.《社会思想名家》,科塞
7.《社会学主要思潮》雷蒙?阿隆

《政治学》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一书是对古希腊政治生活的思考,全书一共分为八卷,每一卷都论述了不同的内容。暂且打破卷与卷之间的体系,我认为全书是通过阐释三个核心词和三个主要问题来开展的,三个核心词是城邦、家庭、公民,三个主要问题是政治团体的什么形式才能是最好的又可能实现人们所设想的优良生活体制,城邦已有的政治体制有哪几种形式以及它们的优缺点,怎样才能创建一个良好的政体。
   亚里士多德对于城邦的概念阐释的非常清楚,如果给城邦下个定义的话,我认为是:城邦是以追求优良生活为目的,以正义为原则,在本性上先于个人和家庭,在生长程序上后于个人和家庭的高而广泛的社会团体。第二个概念是家庭,家庭由奴隶和自由人组成。亚里士多德主要从四个部分对家庭来进行阐释,包括主奴关系、夫妇关系、父子关系和致富技术。主奴关系,顾名思义就是主人和奴隶的关系,亚里士多德认为主人与奴隶的关系是灵魂与身体的关系,身体要从属于理智,要对理智进行感应,属于身体那部分的人天然就是奴隶,灵魂的差异决定了谁为主,谁为奴。亚里士多德认为奴隶是有生命的财产,奴隶属于个人。由于奴隶在本性上不属于人格,而属于别人,因此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实属必须。因此对于主奴关系是否正义,我想亚里士多德也给出了答案,对于自然体系的奴隶,是友爱和共同利益的存在,对于战争奴役,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讨论。战争原因产生的奴隶是否是正义的是比较复杂的,先不说发动战争的原因是否正义,存在善意才合乎正义,强制奴役是不合法的,但是优胜劣汰的规律是合法的,战争奴役是否正义一直都有争论。父子关系就像是君王统治,父权对于子女就类似于王权对于臣民的性质,父亲和他的子女之间不仅要有慈孝,而且要有尊卑。而夫妻关系就像共和政体,男女在家庭间的地位虽属平等,可类似民众对执政的崇敬,丈夫终身受到妻子的尊重。亚里士多德还论证了家主和政治家应用财产的不同,致富技术是家务技术的一部分,所以家务管理要必需而非无限量的追求财富。亚里士多德阐释了公民的含义,公民是参加司法事务和治权机构的人们。在给出了公民的定义之后,亚里士多德分析了善人品德和公民品德的区别,以及政治家品德和公民品德的区别,再进一步分析不同政体下,公民的不同要求和条件。
   亚里士多德在讨论政治团体的什么形式才能是最好的又可能实现人们所设想的优良生活体制的问题时,首先讨论了政治社团的组合方式,他在这里批判了《理想国》中的公妻制度,进而批判一切归公的制度,他认为城邦要由不同品类的公民组成,划一是城邦本质的消亡。之后,亚里士多德进一步讨论财产问题,私产制度应该怎么设立,公产制度农民是否会接受统治,如何通过节制财富来消除内乱。接下来,亚里士多德讨论了不同国家的体制,希朴达摩、斯巴达、克里特和迦太基的政治体制的运行,包括财产制度、选举制度、会餐制度和监察制度等等。最后讨论了立法者们对于政治制度的看法和创新。
  亚里士多德在对政治制度进行广泛的讨论之后,进一步讨论城邦已有的政治体制都有哪几种形式,以及它们的优缺点。亚里士多德分别介绍了君王政体、贵族政体和共和政体,以及它们相对应的变态政体,僭主政体、寡头政体和平民政体。他也介绍了政体之间的分化和转化。
  最后一部分,亚里士多德讨论怎样才能创建一个好的政体。他先论证了什么是优良的政体,什么样的政体适合本邦的条件,在论述这一问题过程中,重点讨论了政体变革的原因和维护政体的方法。然后,亚里士多德阐述了最好的政体是什么,是能使各人所得的幸福恰好应相等于他的善德和明哲以及他所做的善行和所显智慧的分量,他讨论了这样道德优良的城邦应有的武力条件、土地条件、人口条件、财产分配以及婚姻和教育问题。

《理想国》柏拉图
  柏拉图的《理想国》通过苏格拉底和其他人的辩论来探索正义的本质,在讨论的过程中构建了理想国的各个方面,包括教育、财富、伦理和政治等等,全方位展现了辩论的艺术和他的思想体系。
  柏拉图通过讨论正义的问题展开全文,第一卷从年龄和财富开始讨论的,从而引出了正义的问题。有人认为正义就是欠债还钱,从而可以推出正义是给予每一个人应该得到的,正义是把善带给朋友。苏格拉底通过例证反驳这个观点,推出欠债还钱的正义观是不全面的。那正义是什么呢,这时候有人提出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把讨论引向了高潮。苏格拉底论述了不同政体制定不同的的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利益的过程中法律有出错的情况,这时候法律是否还在维护强者的利益,同时他还用医生来举例,医生是强者,但医生并没有完全考虑自己的利益,而是病人的利益。由此,苏格拉底认为统治者是为了下属的利益工作,是为了别人的利益。接下来,苏格拉底就开始讨论非正义是否在很大程度上比正义更有力、更自由?正义者不希望比其他的正义者获取更多的利益,但是希望比非正义者获得更多的利益,非正义者希望比谁获得的都多,每个人和他的同类差不多。那么非正义造成团队的分裂,正义带来友谊,团队内部如果都是非正义者,那他们不仅与正义者为敌,还相互为敌,而正义者恰恰相反。所以正义者都是明智的好人,非正义者都是愚昧的坏蛋。因为神明是正义的,正义是他的朋友,非正义是他的敌人,因此就可以得出正义比非正义更明智,正义是幸福的,非正义是悲惨的。
  第二卷到第十卷开始讨论理想国各个方面的建立了。第二卷开始依然在讨论正义的问题,讨论正义和非正义的本质是什么。有人认为实行正义之举的人不认为正义为善,只是违心的地不得为之,不义之举是更好的,君子和小人在利益面前是相同的,由于法律的原因,君子才投向正义之举。苏格拉底为了反驳这个观点,从个人道德上升到了邦国的道德,比较正义给个人带来的后果和给邦国带来的后果,从而讨论正义的本质和效果。通过正义的问题讨论,苏格拉底建议缔造一个国家,从这一过程中寻找正义的答案,缔造的国家就是所谓的理想国。
  苏格拉底讨论什么样的人适合统治城邦,他认为最勇敢的卫国者和最好的哲学家应该是统治者。不同的人注入了不同比例的金银铜铁,以此来划分人们的心智和才能。卫国者应该具有金银的本质,应该成为统治者和辅助者。农民和手工业者注入了铜铁,应该是被统治者。哲学家也应该是城邦的统治者,真正的哲学家有善的理念,有理智,爱思考,爱好和亲近真理,勇敢、节制和正义。苏格拉底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他认为卫国者从小就应该接受体育和音乐的教育,这样卫国者才会有应有的品质。苏格拉底的教育理念贯通好几卷,对于女性来说,教育也是十分重要的,女性尤其是卫国者的妻子们也要接受音乐和体育的训练,也可以担任与卫国者相同的职务,这样也有利于卫国者和他的妻子们的结合。哲学家的培养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好的哲学家不仅要在年轻的时候接受体育和音乐的训练,还要接受算数和天文学教育。苏格拉底还讨论了邦国的四种道德,包括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这里的正义认为,正义是做自己份内的事,不要管闲事,邦国的各阶层各尽其职。个人也有三种原则,包括理性、血气和情感,个人要去创造正义,在灵魂的各个部分之间,建立自然的秩序。
  苏格拉底还讨论了财产制度和公妻制度。卫国者阶层除了必需的物品,不应该有自己的私有财产,其它阶层对卫国者进行供养。公妻制度是比较有特色的,卫国者的妻子是公有的,公妻制度可以避免内部纷争,可以实现自由恋爱,可以让年轻人们更好的克己自制。公妻制度不仅是妻子公有,孩子也是公有的。苏格拉底还讨论了四种政体,包括荣誉政体、寡头政体、民主政体和独裁政体,以及这些政体的缺陷和变迁过程。
  在这本书的最后,苏格拉底的讨论又回到了正义问题,正义问题贯穿了整本书的讨论之中。正义者是最幸福的人,不正义者是最不幸的人。苏格拉底也在本书的最后告诫后人,我们应该遵守天道,永远追随正义和道德,认为灵魂不朽,并认为它们能够忍受多种善的和恶的事物。

《君主论》尼科洛▪马基雅弗利
  马基雅弗利的《君主论》一书是对君主政体的阐述。在马基雅弗利看来,这本书的受众应该是君主和政客,所以《君主论》主要从君主应该如何做的角度来分析,更像是一本为君之道的教科书。全书一共分为二十八个章节,概括起来主要分为五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君主国的类型描述、对军队的阐述、君王的品质的分析、君王如何对待他人和意大利的抗争,全文贯穿了如何做一个好君主的主题。
  马基雅弗利认为政体应该分为两种,一种是君主制,一种是共和制。君主制又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世袭君主制国家,另一种是新缔造的君主制国家。在马基雅弗利看来,世袭君主制国家的君主为了维护统治,最好的方式是遵循旧制,遇到意外事件灵活应变。而新缔造的国家根据缔造方式的不同也有不同的种类。君主占领别国缔造混合式君主国,如果风俗相同、语言相近,可以将旧的君主血统斩草除根,并且不变更法律和赋税。如果风俗习惯和语言不同,君主最好能进入领地生活,处理随时可能发生的意外。马基雅弗利认为殖民是统治被占国必要的方式,君主要成为弱小势力的保护者,削弱领地的强者,提防外来者。马基雅弗利还谈到君主国的两种君臣统治方式,一种是君主和众臣进行统治,众臣依靠君主的恩宠立足,另一种是君主和贵族进行统治,贵族依靠古老的血统立足。对于君主来说,众臣的协助统治更有利,更受控,这一点很像我们国家古代中央集权的君主制度,帝王的恩宠是大臣协助统治的依靠。缔造君主制国家还有可能是布衣百姓通过能力和运气来跃升为一国之君,也有可能是人们借助他人力量来建立君主制国家,借助他人力量的君主要通过各种手段从依靠他人转变为依靠自己。除了靠运气和能力,平民跃升为君主还可能通过卑劣无耻的手段建立,君主在这种应该把损害行为一次做完,恩惠要循序渐进施于人民。平民布衣还可能通过得到同袍的帮助建立公民君主国,这是君主要获得平民的支持,分类处理贵族势力。马基雅弗利阐述的最特殊的君主国是教会君主国,这种君主国建立时靠的是能力和运气,保持时确靠的是与宗教相伴而生的古老制度。
  马基雅弗利阐述了各种君主制之后,开始论述军队对于君主的重要性。军队主要分为四种类型,包括外国援军、雇佣军、混合型军队和君王自己的军队。通过马基雅弗利的论述,我们可以得知外国援军最危险,雇佣军次之,混合型军队再次,君主自己的军队最好,所以自己的军队对于君主来说多么的重要,一个没有自己军队的君主国就毫无安全可言。谈完军队,马基雅弗利就开始谈论君王应有的品德,例如君王是否慷慨,君主是否要仁慈,君主是否要守信等等,他认为君主没有必要要有这些美好的品质,但是有必要显得有这些品质。
  第四部分是君主如何对待他人,这里概括的他人包括平民、大臣、谄媚者、他国等等。君主君主对待平民应使其满意、监视密谋造反,对待臣子要选贤任能、爱惜人才,对待谄媚者应该明辨是非,对待他国应有坚甲利兵和亲密同盟。最后一部分,马基雅弗利从现实出发,讨论意大利的君主们如何失国,人们和命运的关系,以及奉劝君主从蛮族手中解放意大利。
  从全文的论述可以看出,本书的主线还是如何做一个好的君主,马基雅弗利的《君主论》还是服务于君主,从君主的利益出发。

《政治学》、《理想国》、《君主论》的交叉点
1.对于政体的划分。亚里士多德把政体划分为君主制、贵族制、共和制,以及它们的变态政体僭主制、寡头制和平民制。马基雅弗利把政体只划分为两种,君主制和共和制。二者的划分都是合理的,不论是贵族制和共和制,还是寡头制和平民制,都可以看作是平民势力,或者贵族势力,或者混合势力统治的非君主统治的共和制。
2.对于公有制,尤其是公妻制的讨论。柏拉图论述了卫国者公妻制度的优点,避免内部纷争,利于自由恋爱等等。亚里士多德则批判了理想国的公有制度,认为划一是城邦本质的消亡。
3.统治者品行、道德的讨论。不论是柏拉图,还是亚里士多德,都认为统治者应该具有正义和善,甚至要达到完善。而马基雅弗利确认为君主没有必要要有这些良好的品质,显得都具备就可以了,有时候善行还可能使君王丢掉王位,恶行反而使其巩固王位。
4.人性观。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在人性观上大致相同,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生来就有了等级划分,拥有灵魂的部分是主人,拥有身体的部分是奴隶。柏拉图则认为人一出生就被注入了金银铜铁等不同的金属,以此来区分他们的品质和才能。而马基雅弗利的《君主论》体现了人性本恶的观点,他认为人们认为财产比父亲去世更重要,君主的王位比仁慈和慷慨更重要。

《社会思想名家》
《西方社会学理论》(上下卷)
《社会学主要思潮》
  这三本书都按照人物来梳理社会学理论,《社会思想名家》主要介绍了15位社会学大家的学说、生平、思想背景和社会背景,《西方社会学理论》也主要介绍了15位社会学家的理论,《社会学主要思潮》介绍了7位社会学家的思想,三本书有很多共通和交叉的地方。
1.奥古斯特▪孔德
  孔德的主要学说包括社会现象研究方法的阐述,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的论述,科学层次思想和规范学说。孔德是一位伟大的社会学家,也是一个可怜的布道者。孔德生活在政权更迭的时代,这一时期的年轻人既精神缺乏,也物质缺乏,孔德就是患有“世纪病”的这一代青年。孔德一直都是学术机构的边缘人,缺乏学术上的同盟,缺乏学术上的批评、交流和评论。他一生都在寻找听众,从科学家听众到低级知识分子,到工人阶级听众,一直到鱼龙混杂的信徒。孔德生活的时代造就了他的观点,也决定了他的坎坷。
2.卡尔▪马克思
  马克思的社会学理论对人类思想进步和社会历史进程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马克思主要的社会学思想理论体系是历史唯物主义,论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讨论社会变迁的基本动力、历史过程和未来方向。阶级斗争理论与剩余价值理论也是马克思的主要思想理论。从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马克思对社会发展的观点,也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社会问题的解决途径。马克思思想的形成与其自身的经历和所处的时代具有重要的关系,马克思生活在政府高压政策和社会普遍落后之中,精神思想压抑,同时马克思因其出身和政治流亡,一直在社会上处于边缘地位,加之与工人阶级的接触,也就造就了马克思对当时社会的批判和革命的解决方式。
3.埃米尔▪涂尔干
  涂尔干是第一个社会学教授,创办了第一个社会学系,是实证主义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涂尔干分析导致社会失范状态的原因以及消除危机的处方——职业群体和职业伦理的建设。涂尔干提出实证科学的办法,社会学研究方法的特点和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和方法。涂尔干还论述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宗教的起源与功能等问题。相比于孔德,涂尔干更幸运,他听众众多,一直处于学术机构之中,对初等教育体制、中等教育体制和大学教育都有很大的影响。
4.马克思▪韦伯
  韦伯把社会学设想为一门探讨社会行动的综合性学科,他探讨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区别和价值关联,探讨因果性和或然性,提出了理想类型的概念。韦伯还提出了人类社会历史中发生过的合法性统治形式、三种统治类型和科层制。韦伯的学说的形成离不开其家庭的影响,但是韦伯一生中最大的梦魇也是他的家庭。韦伯早期受父亲影响严重,后来受姨夫和姨母的影响严重,在姨母的影响下又更能理解母亲的思想,而母亲与父亲思想不和。韦伯在复杂的家庭思想中汲取知识营养,同时又身陷其中,以致后期出现严重的精神问题。
5.格奥尔格▪齐美尔
  齐美尔研究群体对个人行为的影响,提出传播网络理论和文化理论,探讨货币、交换及其后果,研究现代生活的美学。齐美尔研究形式社会学,主张抽象地研究具体内容,并且致力于探讨社会生活的形式。齐美尔一生都追求学院职位与认同,但都以失败告终。他的思想也经历了很长时间的批判和埋没,但是最终对社会学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很多思想都要符合主流文化,主流生活,不然很容易被埋没。
6.维尔弗雷多▪帕累托
  帕累托的主要学说包括逻辑性行动和非逻辑性行动,剩余物和派生物,主观愿望和客观结果,精英论和精英循环理论等等。帕累托的许多学说是一个感到为时代所抛弃、痛苦而愤恨的幻灭者努力的成果。但是,他的观点仍然可以为那些反对其立场而得益于其才华者所利用。
7.阿列克西▪德▪托克维尔
  托克维尔最著名的著作就是《论美国的民主》,他致力于研究现代民主社会,比较民主制与贵族制,研究如何产生和吸引领袖。他把美国的民主经验带回了欧洲,同时以法兰西为例讨论旧制度和大革命。托克维尔的政治生涯和理论生涯就像是两个世界,托克维尔不是学院派的教授,他一直希望能够在政治上有所建树,但是他希望取得高官来推广制度的愿望一直落空。托克维尔的头脑被民主吸引,但是本性依然是贵族,他衷心热爱自由、法制和对权利的尊重,缺不热爱民主,讨厌暴民。托克维尔的政治生涯中,没有被右派接纳过,也没有被左派吸收过。托克维尔不是学院里的学术专家,确实生活在时代内积极寻求改变的勇者。
[ 此贴被李碧莹在2020-09-16 19:35重新编辑 ]
Posted: 2019-11-19 08:59 | [楼 主]
吴雨霞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52
威望: 52 点
金钱: 520 RMB
注册时间:2019-04-10
最后登录:2023-11-28

 

真厉害👍不仅对每本书都有总结和梳理,对于其中的交叉内容也有讨论和思考。加油加油
Posted: 2019-11-22 11:27 | 1 楼
孙新华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723
威望: 723 点
金钱: 7230 RMB
注册时间:2008-10-22
最后登录:2024-11-19

 

非常好,继续加油!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Posted: 2019-11-30 17:01 | 2 楼
李碧莹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14
威望: 14 点
金钱: 140 RMB
注册时间:2019-10-20
最后登录:2022-04-23

 

谢谢老师,谢谢学姐
Posted: 2019-12-13 13:03 | 3 楼
吴雨霞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52
威望: 52 点
金钱: 520 RMB
注册时间:2019-04-10
最后登录:2023-11-28

 

总结一如既往的简要凝练👍
Posted: 2020-01-14 14:14 | 4 楼
杜浩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18
威望: 18 点
金钱: 180 RMB
注册时间:2019-04-10
最后登录:2020-10-23

 

即使是假期读书势头也一如既往地稳定,总结的也很全面
Posted: 2020-05-13 18:26 | 5 楼
赵祖远
级别: 侠客


精华: 0
发帖: 37
威望: 37 点
金钱: 370 RMB
注册时间:2019-04-09
最后登录:2024-11-26

 

很厉害,即全面又工整,加油
Posted: 2020-07-19 16:07 | 6 楼
王子墨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3
威望: 3 点
金钱: 30 RMB
注册时间:2020-06-06
最后登录:2022-04-14

 

碧莹的读书报告每次都写得特别详细,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Posted: 2020-08-11 13:32 | 7 楼
马荣华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7
威望: 7 点
金钱: 70 RMB
注册时间:2020-06-06
最后登录:2022-05-19

 

总结的非常好,向你学习
Posted: 2020-08-15 14:51 | 8 楼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西农四为读书会

Total 0.314665(s) query 4, Time now is:11-27 04:00,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