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吕云武读书报告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吕云武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3
威望: 3 点
金钱: 30 RMB
注册时间:2024-11-27
最后登录:2025-01-09

 吕云武读书报告

【2024年10月13日汇报会】

【书单】
《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
《道德教育》
《学术与政治》
《社会学的基本概念》

【感想】
关于《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作者认为个人和国家之间应该有一个公共纽带,即“法团”,来将其连接,只有这样,才能让国家的政治作用落实到职业伦理和公民道德的基础上。我认为,法团简单来说就是它不需要有任何的强制作用,人们自己会因为害怕被排挤,进而会有一种想加入集体的本能。
其次,在谈到国家时,其认为国家是社会思考的器官。简单来说,实际上国家的作用不在于表达和概括人们的思想,而是在他们的思想上添加一种更加深思熟虑的思想。但在国家的作用方面,有两种分歧。一种是个体主义,即个体>社会。另一种是国家>个体,即个体是国家的工具,并且只有通过国家才能发挥作用,而发展了国家也能成就自己,双向奔赴了属于是。但涂尔干认为,既然国家的作用是为个人提供了实在形式,那么个人就应该无条件的成为国家的工具,我认为这种观点未免有点偏激了。同时,在爱国主义和财产权中,其融合了《自杀论》中的“利他主义自杀”和《乱伦禁忌及其起源》中的“塔布”的相关内容。最后,在对民主下定义中,涂尔干也一如既往的认为要丢掉现行观念,摆脱固有的桎梏,保持绝对的价值中立。
再来说《道德教育》。第一,所谓“道德”,实际上就是一个广泛的禁忌体系,它的功能就是防止个人侵入禁地。我认为道德实际上就是一种权威,而这种权威是存在于每个人自己心里的权威,只有我内心认可并尊重这种权威,它才能成为权威,否则,它可以任我亵渎,实际上有点唯心主义的意思,但我认为说的很有道理。同时,在社会群体的依恋中,作者融合了《自杀论》《社会分工论》的部分内容。第二,关于“惩罚”,惩罚的本质是防范性的,也就是说惩罚本身不是目的,并不是想让犯错的人承受痛苦,而是使他的行为受到责备,让他知道错了,以使整体的道德信念不会崩塌。这里我认为融合了个人和社会的辩证关系,个人会由于社会中较高的整体道德信念而不断鞭策自己要遵守道德,同时,社会整体的道德信念也会因为个人道德水平的不断提高而提高,实际上是一个良性互动,而惩罚扮演的则是确保这个良性互动稳定运行的角色。最后,在“教育和社会学”方面。这段论述我认为更重要的是他的研究方法,即无论是研究社会、教育问题,还是其他任何领域的问题,都必须要秉持着“以史为鉴,立足当下”的原则。也就是说,要从历史的角度去剖析问题,从而使问题的复杂性显现出来,同时还要兼顾当下,只有将二者充分融合,才能有效地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总结】
总体而言,基本完成了阅读和锻炼计划,但由于后期的国庆节假期,所以阅读和锻炼进度也有所搁置,希望下个月能更加合理地安排阅读时间和地点以提升阅读效率,并进一步调整作息,同时加强户外体育锻炼。
Posted: 2025-01-09 11:33 | [楼 主]
吕云武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3
威望: 3 点
金钱: 30 RMB
注册时间:2024-11-27
最后登录:2025-01-09

 

【2024年11月24日汇报会】

【书单】
《社会科学方法论》
《支配社会学》
《支配的类型——经济与历史》
《非正当性支配》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感想】
这次的汇报想借鉴韦伯在《非正当性支配》中所采用的写作手法来进行,所以我主要围绕“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官僚制”这两个点,再结合所读的部分其他书来进行汇报。
一、唯物主义历史观
关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定义在这里就不赘述了。在《社会科学方法论》中,韦伯对采取这种观点来研究问题的态度是批判的。例如,其认为早期的《共产党宣言》中首创的、本来意义上的所谓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现在仅能支配的是外行的和浅薄的人的头脑。其言下之意可见一斑。
然而,在《明代特务政治》中,(为体现所著真实性,作者大量引用史料原文,阅读难度较大,读完上卷后放弃再读下卷),作者丁易认为研究历史就应该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尽管他这个观点也经常遭到胡适等人的抨击,但我认为所谓历史唯物主义,简单来说就是无论是你对,还是他对,明天的太阳依旧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所以,对这个问题我认为应该辩证地看待。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是应该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当年明月”的话来说,就是“在封建时代,就做封建时代的事,说封建时代的话,别指望人家有多高的觉悟”。说的再透彻一些,马识途在《沧桑十年》中写道:“文化大革命”这样的事,是在中国社会土壤里和中国历史现阶段发生的,也只有在现在中国这个环境里才会发生。我认为这个就叫做历史唯物主义。
再回到韦伯,批判历史唯物主义是韦伯方法论的重要内容,韦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但对其批判是有正当性的。马克思对历史唯物主义有很独到的见解,所以看似他和马克思之间关于历史唯物主义存在分歧,但并不意味着他和马克思之间是价值观念上的冲突。所以与其说他与马克思的部分观点存在对立,倒不如说他和马克思的部分观点互为补充。然而,有趣的是,在《支配的类型——经济与历史》中,韦伯认为所谓经济史无非就是经济理性主义的历史,而且其以绝对客观中立的态度对相关定义及史实进行阐述,相比较之前,我认为其又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由此可见,其本人的思想也在不断精进。
韦伯对问题的看法在不断地变化,我的也是。如果有人问我为什么喜欢看历史?“以史为鉴”,以前我会斩钉截铁地这这样回答,但现在我要推翻自己。所谓以史为鉴,是不可能的。因为所有能发生的,是因为它有发生的理由,能超越历史的人,才能叫以史为鉴。然而,我们终究不能超越,因为我们自己的欲望和弱点。
二、官僚制
“官僚”这个词好像一直以来都挺让人反感,上世纪就有“舍得一身寡,敢把皇帝拉下马,打倒官僚资本主义”的口号,毛主席也说“为人民服务,打倒官僚主义”。
在马识途的《沧桑十年》中,其本人作为西南局的领导,在当时动乱的政治环境下也深受上级官僚主观意志下的迫害,并被打上了“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和“走资派”的标签。在杨华的《县乡中国》中,其也犀利地指出:虽然在党的十八大以后,我国的官僚气息明显削弱,但仍然还存在部分问题,其中尤以县一级官员为甚。其认为县级一把手是实权最大的官员,也最容易摆官谱、官架子。其实也容易理解,毕竟在古代,老百姓一般都称呼县官为“县太爷”。由此可见,我们中国人从古到今对官僚制都没好印象,但老外好像就不一样了。
在《支配社会学》中,韦伯认为官僚制历史悠久,并且有利于国家治理,但同时也指出官僚制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其认为一个发展成熟的官僚制,权力经常极大,甚至可以说是凌驾性的。这种说法实际上有些避重就轻,但也可以据此看出韦伯个人的价值取向。此外,在管理学中,韦伯在组织管理中提出的“科层制”理论,我认为实际上和此处的“官僚制”并无二致。在“前官僚制”支配中,其着重谈到了“家父长制”支配,而“官僚制”和“家父长制”的特点则截然相反。官僚制强调理性化、技术性,家父长制则强调权威服从、恭顺关系。比如《灿烂千阳》中所描述的就是阿富汗的两个苦命女性在战乱和传统陋习下对男性的一再忍让与妥协,这不是个例,而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我认为完全符合韦伯描述的家父长制观点。此外,在24年诺奖获得者韩江的《素食者》中,其内容也多为抨击父权,反对权威,提倡女性自由、解放。在21世纪,我认为这是对“家父长制”的一种反抗,是人类的进步,也是时代的进步。
再回到韦伯,在《支配的类型——经济与历史》中,韦伯认为资本主义在近代的发展需要官僚系统,而资本主义反过来也为官僚化的管理组织提供了最理性的经济基础,并使其发展成最理性的形式。由此可见,韦伯认为在当时的欧洲,官僚制和资本主义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相成就关系。

【总结】
本月中规中矩,伴随经典以外,还阅读了部分杂书,以后会尽量以经典为主。
Posted: 2025-01-09 11:52 | 1 楼
吕云武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3
威望: 3 点
金钱: 30 RMB
注册时间:2024-11-27
最后登录:2025-01-09

 

【2025年1月5日汇报会】

【书单】
《街头官僚》
《东西中国》
《共产党宣言》
《毛泽东选集》(卷一)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政治经济学批判》(在读)

【感想】
王国维说世界上只有两种学说,一种是可爱而不可信的,比如政治经济学;另一种是可信而不可爱的,比如马克思的资本论学说。然而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足够的信心去阅读马克思的资本论,因为他的《巴黎手稿》和《政治经济学批判》就已经够我喝一壶的了。在我目前看来,没有资本主义,就不会有马克思学说的诞生。而资本,本质上就是能增值的货币,货币又代表了商品的交换价值,这个价值就是凝结在这个商品上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我把它理解为资本家与劳动者之间的压榨与被压榨、奴役与被奴役的关系。这里是资本家,而不是资本。就像有人鼓吹读书无用论,实际上我认为并不是读书无用,而是读书的人无用。同理,应该遭人唾骂的是资本家和资本主义,马克思断言的也是资本主义必将灭亡,而不是资本,因为资本只是一种特定的生产关系,无关好坏。马克思认为,资本家是资本的人格化。有资本,又用资本进行生产经营的人是资本家,所以二者不能混淆。因此,看问题要回归到事情本身,要实事求是。但我无意间接触到的胡塞尔的现象学则认为看问题要回归到现象本身,而不是从事实出发。他认为事实不是事情本身,因为事实已经被一定的范畴所规定了,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有不同的主观意义上的事实。开始我很疑惑,胡塞尔的回到现象本身,而不从事实出发和毛主席所说的实事求是好像有点相悖。但后来我好像想明白了,其实无论是现象还是事实,实际上他们所要求的都是要以绝对客观中立的态度去回归本质,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蒙蔽。正如《金刚经》中所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此外,实事求是的“求”就是去研究,只有实践,只有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才是探求真理的钥匙,没有实践得来的翔实完备的数据支撑的学术只会像空中楼阁一般。据我了解,马克思为创作《资本论》进行了长达近40年的全面、系统、动态的调查研究。他不仅阅读了大量的经济学著作,还深入到工厂、农村进行广泛的实地考察。通过这些调查,马克思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和生产过程有了深入的了解,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的本质和规律。

【总结】
本月中规中矩,但面对马克思的著作有畏难情绪,加上近期的期末考试,难免导致分心。
Posted: 2025-01-09 11:56 | 2 楼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西农四为读书会

Total 0.341280(s) query 4, Time now is:01-15 21:02,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