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续盖读书楼颇需要勇气,这个帖子荒废了一年多,自己在读书路上的懒散和徘徊无所遁形。但我想,必须有刺痛才有奋发吧,大三这一年可能还会有一些其它方面的事情牵绊,但我深知这一年刻苦读书的意义,不求系统、大量地阅读,但求细水长流、一年如一日的持久阅读。谨以此帖继续记录读书的时光。近期读过的书整理如下,我将重点阐述对《自杀论》的读后感。以后有空了我再补充对其它几本书的思考。
一、《自杀论》迪尔凯姆
二、《社会学方法的准则》迪尔凯姆
三、《社会学的邀请》乔恩•威特
四、《中国人的精神》辜鸿铭
五、《地权的逻辑》贺雪峰
六、《乡村社会关键词》贺雪峰
我是先读的《自杀论》,之后读的《社会学方法的准则》,读完这两本书,我对实证主义有了整体性的认识。一语概之,迪氏在《社会学方法的准则》提出了将社会事实作为社会学研究对象,阐述了社会事实之间存在的结构、功能和因果的关系,制定了一系列社会学研究的实证规则,而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在《自杀论》中得到了充分的实践。以下我将通过对《自杀论》一书内容的阐释和理解表达我一些粗浅的感悟。
在《自杀论》中,作者指出,自杀就是“任何由死者自己完成并知道会产生这种结果的某种积极或消极的行动直接或间接地引起的死亡”,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这种现象之所以增多,是由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分工的变细所造成的社会病态而引起的。它跟种族、遗传因素、个人素质、心理状态、精神病、自然条件、气候变化、仿效作用等因素关系不大,然而它跟婚姻状况、家庭状况、个人拥有财富、宗教信仰、文化程度、性别差异、社会环境(其中包括经济危机、政治危机、社会动荡、改朝换代、工作变迁等)、生活变化等因素却密切相关。
《自杀论》全书共有三编,其中,第一编排除了非社会因素与自杀现象的重大关系;作为重点的第二编阐明了自杀的社会原因和社会类型;第三编把自杀视为一般社会现象来描述它。作者在书中引用了大量的参考文献和统计数据,同时运用了定性和定量两种研究方法,论述有理有据。
作者认为,自杀者的自杀方式或许各不相同,但自杀具有一般性特点,也就是直接由社会原因导致的特点。这些特点根据自杀者的个性和他所处的特定环境而有各种复杂的变化,但是,在由此而产生的各种组合中,总能发现其基本形式。
为了防止和消除自杀,作者提出了以下设想:一、对自杀者进行惩罚,不给他的尸体落葬,剥夺其公民权利、政治权利和家庭的权利,没收其财产,以警告其效尤者;二、对悲观主义者采取必要的措施,使其精神状态恢复正常;三、改进教育,培养人们的坚强性格,增强信念;四、重新发挥家庭在防止自杀中的作用;五、最主要的是恢复行会,建立不同职业的职业组织,使个人命运与集体组织联系起来。
总之,作者通过系统研究,探索自杀的原因及其规律性,写出这部系统论述自杀的著作。
迪氏说:“榜样是使冲动爆发的偶然原因;但引起冲动的不是榜样,如果冲动不存在,榜样就是无害的。”读到这里,我之前关于自杀的看法基本颠覆了,当然维特效应的确在18世纪末的法国盛行一时,但目前的中国社会价值观跟思潮都是多元化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没有一种适用于所有人的社会规范,所以榜样的作用并不是决定性的。在第一编第四章《仿效》之后的内容里,迪氏还特别指出了新闻报道与自杀的关系,他不赞同禁止媒体报道自杀现象的行为。我本身对新闻报道颇感兴趣,也参加了一些校媒组织,对于这点我非常关注,希望以后有时间能多读基本关于自杀和新闻伦理的著作,拓宽视野。
在第一编的前三章里,迪氏谈到了心理状态、种族、遗传、自然因素跟自杀的关系。关于自然因素与自杀的关系之前我是闻所未闻,感慨之于才发现系统研究一个问题的工作量是多么庞大,思维的缜密、逻辑的建构,都非常重要。
我对数字一向不敏感,认为它们枯燥、冗长,迪氏却十分擅长收集、筛选、分析数据,他从官方和其他研究者的统计数据中推断中许多有意思的结论,如:“在外省,鳏夫的平均免疫力系数比较高(1.45),寡妇的平均免疫力系数低得多(0.78)。在塞纳省则相反,后者比较高,达到0.93,接近整数,而前者却只有0.75。”所以书中大量的数据并没有引起我的反感,反而增加了研究结论的可信度。
迪氏同样看重社会群体一体化的作用。“自杀人数的多少与个人所属群体一体化的程度成反比。”这包括宗教社会、家庭社会、政治社会。群体的内聚力对个人的存在很有意义,人的社会性由此体现。儿童、妇女因社会活动少而自杀率低,这点我非常认同。
除了这些思考以外,因为翻译、语言习惯等问题,《自杀论》对我而言还略有难度,我对一些问题还不是很明白。迪氏对某些问题是迂回论述的,还运用了一些专业名词,比如器质性、官能,在读的过程中不免要百度一下,也算是学到了一些新知识。
————————————————————————————————————————————
5.11至6.14,书单如下:
1、费孝通《生育制度》
比起上两本看的费老的书,在我看来,这本《生育制度》写得更系统、全面一些,从“生”到“育”,涉及到人类历史上多次演化的主要婚姻制度、各地民俗等,阐释了生育制度与维持社会结构稳定的必然内在联系。总体来说,虽然书中引用了孔德、马克思、叔本华、梁漱溟等国内外大家的研究成果或名言,但总体内容贴近我们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易读、趣味性强。
2、乔治·H·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
米德的书对我来说很难,他提到了很多概念我都不理解,读完一本书也没有真正理解多少。不过坚持把它读完也算是一种收获吧,希望以后重读这本书的时候能理解更多,同时更了解社会心理学。
3、乔斯坦·贾德《苏菲的世界》
比起一般的哲学书籍,《苏菲的世界》的主要框架是小说,它的一些故事性的情节能吸引我把西方哲学大概的发展历程读完,了解了苏格拉底、柏拉图、柏克莱、弗洛伊德等哲学家的主要思想。但由于它毕竟是本启蒙书,很多地方讲得浮而不入,我不是很明白。总体来说,它还是一本适合哲学入门的好书。
4.15至5.11,书单如下:
1、韦伯《社会学的基本概念》
这本书对我来说难度颇大,韦伯用来解释“基本概念”的一些“最基本概念”我都不懂,不过读到第二节关于社会行为的内容时,开始慢慢有了点体会。先苦己心志吧,争取以后理解得更多。
2、费孝通《乡土中国》
费老的书可读性较强,故事性也较强。这本书里,他多角度描绘中国乡土社会的大致风貌,中国农民的生存状态、生活方式和心态,《文字下乡》等章节可以说是让我大开眼界,打破了之前的观念。读后还有一点意犹未尽的感觉,很多概念和细节费老并没有展开,以后再读读其它这方面的著作。
3、乔治·H·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未读完)
这本书初读时也很难读进去,很多基本概念都不懂。大略翻了翻后面觉得还简单些。下一步坚持把它读完!
2011.3.15至4.15,书单如下:
1、费孝通《中国绅士》
我读出的主题词——政治权力、伦理权力。
2、鲁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
作者的概括:“日本人生性极其好斗而又非常温和;黩武而又爱美;倨傲自尊而又彬彬有礼;顽梗不化而又柔弱善变;驯服而又不愿受人摆布;忠贞而又易于叛变;勇敢而又懦怯;保守而又十分欢迎新的生活方式。”
我的联想:日本人在大地震中的反应,日本与中国国民性的对比。
3、陈忠实《白鹿原》
关中平原巨幅农村生活长卷,从清末到文革。我读出了人性的善变、社会的剧烈变迁、善与恶的不明界限、革命的多重性以及道德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意义。
[ 此贴被乔迁在2012-10-16 17:34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