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吴林静的读书报告(更新至5.30日)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吴林静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2
威望: 2 点
金钱: 20 RMB
注册时间:2024-05-15
最后登录:2024-08-13

 吴林静的读书报告(更新至5.30日)

书单(4.27-5,25)
《西方社会学理论》(下卷)
《社会分工论》
《自杀论》
      本月主要阅读了涂尔干的《社会分工论》和《自杀论》两本书,对涂尔干的部分思想观点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社会分工论》对道德失范和社会危机进行了探讨,提出构建以“社会个人主义”为基础的社会团结的思路,全书主要讲述了三个部分内容,分别是劳动分工的功能、原因和条件及反常形式等。在《自杀论》中,涂尔干首先分析探究了自杀的原因和规律, 进而按照引起自杀的原因划分了自杀的类型, 并且提出了消除和防止自杀的设想措施。以下是我对这两本书的总结感悟:
一、关于社会团结
      涂尔干为了考察社会分工的作用, 引入了社会团结的概念。他认为分工所产生的社会效应更甚于经济效应, 产生团结感是分工的真正功能, 只有分工才能使人们牢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种联系, 这种联系就是社会团结。社会团结又划分为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机械团结是指建立在集体意识的基础上的具有同质性的、未分化的或分化程度不高的一种团结形式,主要存在于古代社会,其所遵循的法规是刑法,特征是压制性制裁,古代社会是根据对于集体意识反抗行为来判定犯罪的, 如果一种行为触犯了强烈而又明确的集体意识, 那么这种行为就是犯罪,实施犯罪行为的人就会受到惩罚。有机团结是指建立在社会分工基础上的具有异质性的、分化的一种团结形式,主要存在于现代社会,其遵循的是恢复法。这种法律的目的并不是惩罚, 而是把分化的个人组织起来, 使之重新有序相处, 维护个人与群体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这使我想到现代法律实质上所遵循的也是恢复法,其虽然也会根据犯罪者实行的不同犯罪行为实施不同程度的惩罚,但惩罚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是一种为了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防止社会失范的一种社会控制的手段,这与恢复法的理念是相通的。
二、两本书的内在联系
        在《社会分工论》中,涂尔干着重描述了失范的分工与强制的分工。失范的分工主要表现为工商业危机、破产和劳资冲突等。例如,在工人与企业主之间没有明确的职业伦理来规范其行为,工人不满控制和压迫,劳资斗争变得越来越频繁和激烈。即使双方可以订立契约,如果没有社会的保证,个人便可以无所顾虑地曲解和滥用契约自由,任意撕毁契约或订立不公正的契约,从而所谓契约自由也变成了一纸空文。强制分工指的是个体不能凭借其能力获得相应的工作,外部力量的强制与继承而来的身份地位阻扰着个人的进取精神。总而言之,当社会处于失范状态时,集体生活的绝大部分都超出了任何规范的调节作用之外,各种冲突和混乱频繁产生。那我们是否可以猜测:反常的分工形式导致了自杀现象的频频升高,因为自杀也是社会失范的一种表现形式。涂尔干在书中提到,分工带来了文明的进步,但我们的幸福并没有随着文明的进步而增长,相反,自杀数量与文明进步程度成正比。社会分工的出现延长了工作时间、加强了工作强度,强迫我们持续地从事单调且冗长的工作,从而长期陷入悲观情绪之中。且社会容量与社会密度的扩大时人与人间的竞争加剧,迫使人们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与技术,从而获得更多的异质性,人们的生存竞争压力逐步增大,这也导致了自杀数量的不断上升。
      社会分工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自杀数量的增加,但这并不是说社会分工就是错误的。在我看来,社会分工的出现顺应了社会发展的趋势,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社会容量增大的产物。社会分工的出现带来了很多有利的方面,它使人们之间的社会交往变得更加密切,人们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形成一个命运共同体,在劳动中所缔结的劳动契约也能起到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有利于社会的稳定。诚然,社会分工在其发展过程中也确实存在不可避免的弊端,它使人们投身于单调且冗长的劳动之中,人们的幸福指数下降,悲观消极情绪转而上升,导致了自杀数量的增多。但基于其弊端,涂尔干也试图给出了解决措施,如发挥家庭、职业团体、行会的作用,对悲观主义者进行教育等,总体而言,劳动分工虽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但促进了人们间的有机团结,有利于社会发展。
Posted: 2024-06-04 18:18 | [楼 主]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安大知行读书会

Total 0.137811(s) query 3, Time now is:09-08 07:58,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