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按】中国人的乡愁一向是抽刀断水水更流,剪不断理还乱,生活愈现代,乡愁愈顽强。2015年的乡愁更是来的突然又适时。春节前夕,一位文科博士生关于近乡情怯的讨论,引发了无数“高加林”们的乡愁,纷纷写下了自己的回乡感受,有挽歌,有忧愁,有希望。乡愁在变,正如这位博士故意不选择高铁,却不舍地再乘一次绿皮火车,这轮乡愁早已超过博士的乡愁自身,是高铁符号贯通中国时代的一次历史回望,是中国起飞前夕却不能不向身后世界的一次含泪挥别与惆怅。这是不是我们的“最后一次乡愁”?
和每年一样,三农中心的师生们默默下乡,默默研究,默默耕耘。除了与专业人士就农村问题争论的时候,他们很少引人关注,甚至他们在凋零农村建立的极具活力的老人活动中心也很少有人知道。除了每年几个月待在乡下做调研,今年春节他们一如既往写返乡报告。当观察者网编辑联系他们,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不知道中文系博士的返乡记已经在网上火了。有趣的是,这篇文章本是上海大学文化研究系论坛上同主题三篇文章之一,另外两篇讲材料数据的报告都没有引起关注。不可否认,文学博士的情怀和细腻更打动在城市打拼的读者们。
观察者网几年来一直在推出严谨的三农研究文章,虽然相比情怀浓烈的文章点击不高,但真正关心中国发展的读者能感受到严谨研究背后依然有深厚的情怀。是什么让已经进城的学者每年几个月待在乡下?只因爱这片土地爱得深。
观察者网联袂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师生推出羊年回乡记系列,让我们看看实践社科博士生的故乡和乡愁是什么样的。
王磊光在文章中提出一个问题:在农村,还有什么可以将农民动员起来?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的学生夏柱智和杨春滋各自的观察或许可以提供一个答案。
老人们在活动中心下棋(资料图)
王磊光认为,自从2006年免收农业税之后,中国农村的基层组织主要起着上传下达的作用,不再与农民的根本利益发生关系,也不再能将农民组织起来,农民处于“个人自治”的状态。他借用“原子化”来形容今天农村的现状,“农村原有的那种共同体已经消失了,人与人之间不再像原来那样有着密切的关系和交往,不再像过去那样每到过年时相互串门,集体上街玩等等。”
夏柱智在湖北省的周堡村观察到的,是随着农业轻简便技术的发展,周堡村的老人们近年来农忙时间大大减少,空闲的时间多了,自去年起,新的村委班子建了个老年活动中心,“没有事情到协会去坐坐”成为老年人生活的新模式。这一模式固然还没有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开来,但至少为丰富农村老人的生活、加强农民之间的联系提供了一种实践的可能性。
以下为全文:
“老有所乐”
——记周堡村的老年人协会
夏柱智
一
周堡村是湖北省阳新县一个偏僻的小村子。村里老年人普遍向我说去年12月村里办了一件好事——新村委班子建立了一个老年人协会。这里已经成为村里老人休闲娱乐的中心,农民称之为“活动中心”。老年人去打小麻将,打不要钱的扑克,打乒乓球、羽毛球,下象棋,看书阅读,没有赶上场的老年人则围坐在火炉边聊聊天,有文化的谈谈国家政治形势,没有文化的拉拉家常,“没有事情到协会去坐坐”成为老年人生活的新模式。
“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这两句贴在活动中心的墙上的话,深深道出了老年人协会的重要功能。在城市化背景下,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形成新的“半耕半工”的乡村经济模式,即:年轻的去城市务工,年老的在家留守务农。老人们务农虽然收入不高,但随着农业轻简便技术的发展,花在务农上的时间越来越少。老年人说,种几亩地一年劳动1个月就够了,现在已没有农忙之说,一年到头都是农闲。但老年人也闲不住,总要凑在一起闲聊、娱乐,他们说最大的幸福是老有所“乐”,老年人协会则提供了一个场所、一个组织。
二
老年人协会借用了村委会大楼。村长柯友安说,2014年用上级扶贫资金建了村委会大楼,原先没有计划用于老年人协会,但是为了满足村里老人一直以来把老年人集中起来娱乐的强烈需求,村委会班子决定充分利用闲置的村委会房屋。去年12月,他们申请了2万元财政资金,购置桌椅板凳等硬件设备,把老年人协会建起来,并初步建立了管理制度。
到了活动中心,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门外一张钢化玻璃乒乓球桌。球桌是村里出资、村干部亲自用车去拉回来的,一些年轻时喜欢玩球的老年人在那里打乒乓锻炼身体,打乒乓球成了大家的最爱。平常许多留守儿童和老年人一起在协会玩,假期或放学后在那里展开乒乓大战,玩得不亦乐乎。当然羽毛球也少不了。
资料图
老年人活动中心的大厅约有五六十平方米,可以放下十几张桌子。协会有专门的书柜,里面放了儿童类、生活类、军事类等各种书籍,以及村里订阅的报纸,供老年人阅读。
冬天,房子中间新式的炉子每天准时开始烧,非常暖和,老年人很是愿意进去;夏天,协会准备了2台吊扇,冬暖夏凉倒是有保障了。
到这里玩的基本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人多的时候许多老年人没有“抢”到桌位,只能在旁边看牌、看书、闲聊,也有许多老年人带着孙儿孙女来玩,有的老人甚至把家狗也带来,享受里面的人气与温暖,很美好的乡村娱乐画卷……
三
创建老年人协会后,村委会还要负责宣传工作,发动老年人到这里来集中娱乐。同时,协会为老年人准备的干净温暖的环境,需要有人值班维护。这些日常管理工作的负责人是村委会聘请的陈芳谷老人,木鱼垴湾人,今年74岁,是非常积极的老党员。他要负责管理财务、烧炉子取暖、烧开水、打扫卫生等日常事务。刚开始他还负责倒开水,后来老年人不愿意麻烦他倒水,都是亲自动手。
冬天,陈芳谷老人一般早上七点半就来了,晚上五点半就回去,有时六点多,直到老年人离开。自从管理老人协会后,他一直在这里,大年三十还在工作。他热爱这份为老年人服务的工作,“去年年三十都在。虽然人很少,但是毕竟可能还有人过来。”村里给他的报酬不高,每天10元。
除了本村的人以外,隔壁村的老人也经常来玩。军山村刘应喜老人,60多岁,一般是骑电动车过来,今年年初一都来了。他非常喜欢这里,觉得村里环境好,山清水秀;人们又比较热情和气。外面来走亲戚的老人也愿意过来玩,附近村庄的太平村、樟树的、三洲村的村民都慕名而来。笔者得知,其他的村都没有老年人活动中心,老人认为这是新式样、很热闹。
四
办老年人协会,是老年人以及即将返乡的中年农民工的普遍愿望,迄今只在少数村庄办起来,整个黄双口镇仅有2个村。在国家支农惠农资金非常之多的当下,这显然不是资金的问题,而是组织问题、上级政府资金使用偏好的问题。
周堡村的老年人协会从2014年农历11月正式运行,其中财政提供的老年人协会建设的项目是启动的关键。利用这笔大约2万元的启动资金,协会有能力添置十几套桌椅板凳;冬天来临后,协会陆续添置了煤炭和暖炉。
周堡村是家乡农村的特例,普遍的村委会大楼建设带来的是普遍的房屋闲置,在有的村庄村委会甚至常年不开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上级政府缺乏专门的项目资金建设老年人协会。以老年人协会为载体的文化建设虽然是农民群众的普遍需求,投资最小、收益最大,大大增加农民精神福利,通常情况下却没有被列入农村文化建设的重点。政府部门普遍关心的是那些较为形式化的农家书屋、送电影下乡、篮球场建设等与乡村老年人无关的建设,而不是关心老年人普遍的文化需求,就是集中起来,老有所乐。
周堡村的老年人协会是群众长期呼吁下建立的。群众原来也有一个活动中心,在老村卫生站里,许多老年人经常在那里娱乐。如今由村委会牵头,建立了这个新式的老年人活动中心,这里是公共场所,老年人可以集中过来。
老年人说,这里是真正的老年人自己的地方,到这里来寻开心,没有负担。要是到别人家闲聊娱乐,一是怕打扰别人,俗话说,“热天不挡别人的风头,冷天不挡别人的火头”,现在都是新房子,到别人家去多了,别人就会有意见;二是集中不了,一家人门口只能摆上一二桌,缺乏集中在一起娱乐的气氛。
农民就是喜欢热闹,协会提供麻将和纸牌,老年人打牌打钱的话,基本上打得很小,因为他们的目的不是想赢钱,而是娱乐。“老年人找老年人,找的是乐;青年人找青年,找的是刺激”。
利用2万元的财政资金启动老年人协会之后,后续的经费来源和管理是决定协会成败的一个关键。周堡村采取的模式,是依靠老年人自愿向协会交一定费用,来支付管理人员的工资、水电费、取暖费用等。不打钱的老人——占一半——一般是不用交费的,打钱的则一个时间段交4-5元,这种费用收取是一般性规定,管理人员不强求,到这里玩的老年人普遍愿意给钱,维持这个老年人协会。老年人愿意花几块钱来“买”在老年人协会娱乐这份乐子。按照前三个月运行的情况来看,老年人协会每天能收入30元,足以支付把管理人员工资、水电费和取暖费等,成为一个不需要外部长期援助、自收自支运行、低成本运行的一个协会。
自收自支的老年人协会显然是初创阶段的运行机制,靠不多的收入维持是村两委会的愿望。对于老年人,这个协会就是他们真正的精神家园。“没有事情到协会坐坐”成为老人新生活模式就是证明。
农民说,建设老年人协会,是继国家普遍给老人发放养老金之后办的最大的实事,低成本的投入,收获的是对村两委班子和国家的普遍高度认可。国家给老人发放养老金,解决了他们的零花钱问题,让他们不必看子女眼色,有虽然不高却很顶用的闲钱用来娱乐;老年人协会的创办使得老年人有一个集中的去处,这里都是老年人,互相取暖,在闲聊、打牌中度过幸福悠闲的老年时光。老年人生活的幸福不正是我们这个已经步入老龄化的国家正在大力追求的吗?老年人协会提供了重要的载体。
2015年2月25日
王磊光在文章中提出,农村里有两类处于最困难境地的家庭,往往被公众忽视,其中一类就是孤寡老人。他们的年纪越来越大,身体越来越衰败,没有任何经济来源,日子过得异常艰难。他承认的确有部分人吃上了低保,在他的家乡,低保的额度是每年八百。但他也声明,绝大部分这样的老人,仍在低保的福利之外。因为他们处在农村的最底层,没有人替他们说话。低保名额通常被身强体壮者拿走。甚至,有些村干部为了堵住所谓“刁民”的嘴,不让他们到镇上或县里反映村里的问题,就把这些人变成低保户,有的甚至全家吃上低保。“有钱人吃低保”,早已成为农村公认的一桩怪事。过年的时候,大家也不再像传统社会那样,家家户户给这些孤寡老人送点东西。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认识到现有的问题是好的,但全面否定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以偏概全,未免会让人寒心。至少在华中科技大学农村治理中心的杨春滋观察看来,湖北省宜都市王家畈村的五保老人们,过了一个欢乐和祥的年。该镇集中供养农村里的五保老人,提高了他们的生活水平。在日常福利院的管理中,他们也不断创新,鼓励老人们互帮互助。这样的模式或许还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面临许多困难,也因此希望更多的人能“实干兴邦”,为帮助农村孤寡老人付出实际行动。
“老有所养”
——记福利院老人们的团年饭
杨春滋
2015年2月12日,是传统的小年夜。在远离县城54公里的湖北省宜都市王家畈镇的福利院里,门前挂起了灯笼,院内放起了鞭炮,老人们穿着整洁的衣服,围坐在圆桌旁。老人们同前来慰问的镇干部聚集在一起吃着热气腾腾的团年饭。肉丸子、鱼糕、豆腐、水饺等18个过年菜肴,水果、瓜子、饼干、饮料摆满了桌面。祝福声、欢笑声此起彼伏。这就是王家畈镇集中供养的86个农村五保老人的团年饭。
这是新迁后的第12个团年饭。2003年,王家畈镇政府根据五保老人集中供养不断增多的实际,向上级申请,将原乡镇合并后的一个闲置的乡政府办公大楼改造成为福利院,符合集中供养条件的五保老人陆续住进福利院。
五保老人都感到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干净整洁的双人间、卫生营养的伙食、丰富多彩的活动……在与荣院长、胡院长和部分老人们的交流中, 才知道这一切都是多方努力的结果。
自力更生,经费保障实现自给有余
荣院长当过二十多年的乡镇企业负责人,企业改制后来到福利院担任院长。他记得自己2006年刚来当院长时,由于经费来源有限,运转十分困难。近几年,国家、省、市三级的拨款不断增加,从2006年每人每年1300元增加到今年9月4000元,整个福利院经费已经很充足,将近40万元。
但福利院为了让老人们能有更好的生活,组织工作人员和部分身体较好的老人一起劳动,增加福利院的经营收入。福利院自己有10亩的土地,每年大家一起种瓜、种菜、养猪,改善自身伙食。去年,共饲养牲猪80多头,部分自己改善伙食,部分在市场上出售。这样一来,福利院80%的蔬菜、肉类可以自给自足,还可获得可观的经营收入,去年就有19万的经营收入。
这些收入30%用于房屋设备等基础设施的维修,剩余70%基本上都用在改善老人的日常伙食上。现在几乎能做到天天有肉吃,顿顿不重样。74岁的阮大爷说,他2003年刚来时,那时一个星期才有一顿肉吃。现在几乎每天都是两菜一汤,每逢节假日还有加餐。一方面是上级经费投入的增加。去年10月,老人开始享受每月385元的生活补贴;另一方面是自主开源,这让整个福利院运行的基础有了保障,今年账户上还有5万余元的盈余,可以进一步的给老人们提供更舒适的生活。
管理创新,个个都是服务员
居住在福利院的老人们,精神和身体状况差异很大,而工作人员很少,包括院长在内只有7人,其中服务员2人,炊事员2人,保安1人。该院有4个完全瘫痪在床的老人,需要全职照料一切生活起居;还有17个行走困难,需要送饭等特殊服务;还有17个精神病人,要时刻注意他们的动向和状态,所以日常的管理面临着不小的困难。实际上,没有脱产的管理人员,没有严格的分工,人人都是服务员、炊事员。面对这样复杂的情况,荣院长他们在实践中充分发挥老人的积极性,创新了很多有效的管理办法,使老人们互帮互助,在人手有限的情况下,提高管理效率。
1.奖励机制。每个星期进行一次最清洁的房间卫生检查,连续3次房间卫生达到标准,获得最清洁称号的老人房间,可以在房间内给他们安装电视机,方便老人们收看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这样一来,老人们自己注意清洁,积极打扫,使房间的卫生状况大为改善,节约了部分劳动力。很多老人之前是木匠、兽医,有一技之长,福利院鼓励他们利用自己的专长服务福利院的建设,设置技术奖对他们进行奖励。类似的奖励还有很多种,这都极大了激发了老人们的自主意识和归属感,让他们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和一种被需要的感觉。
2.平均机制。因为60岁以上的老人可以享受新农保的政策,每月有60至90元的老年补助。但这部分人有的身体较好,可以积极参加养猪、种菜等日常生产劳动,这样的老人大概有30人。对这些劳动积极的人,福利院给他们发放一天10至20元不等的工资,这样每月还可以获得200元左右的收入。这样,几乎所有的老人每月都可以有一定的收入,起到了平均和稳定的作用,让老人们能更加和谐的相处。
3.互助机制。发动热心的老人和工作人员一起照顾行动不便和生病的其他老人,或者是同屋的老人们互相关心和帮助,来减少老人的孤独感和不适感。老人们之间一起聊天、参加文体活动,达到互帮互助的目的。
4.信任机制。有一部分老人在来到福利院时还有一部分小额存款,也有很多人在福利院期间也还有一定的收入,但他们没有理财的能力,也有部分人不识字,他们放心的把钱交给胡院长管理。胡院长担任过村里妇联主任,老人都很信任她,有公信力。她说,现在手头管理的有20至30个人左右的钱,每个人交给她的钱和从她这儿取走的钱,她都会进行记录,如果数额超过了100元,她就会给老人们在银行开设一个户头。胡院长很懂得跟老人交心,老人们遇到困难也都会跟她讲,对她十分信任和依赖。
5.尊重机制。福利院的管理也非常灵活,在一定程度上尊重老人们不同的生活习惯和合理的特殊要求。阮大爷是兽医,又还会理发,也还会拉二胡,也可以帮助丧葬,但是阮大爷希望自己能单独居住,因为他的很多工具不便他人碰摸,工作人员在床位允许的情况下,满足了他这一个人需求。阮大爷说,他在福利院已经住了12年了,来这儿以后没有任何思想压力,再也不用有天气变化、住房倒塌、养猪喂鸡等忧虑,而且自己以前的吹拉弹唱等爱好也得以发挥,经常还能表演个节目,和大家一起娱乐,觉得很幸福。还有很多老人也经常需要外出走亲访友等,工作人员都给予了极大的自由,但也细心的制作了信息卡,以免走失等意外情况。
资源紧张仍存困难
虽然现在经费充足,日常管理也运行顺畅,但是荣院长说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资源紧张,福利院床铺位130套间,但是还是较少,有一部分想入住的老人无法住进来。此外,现在很多出门务工的子女也想把独居的空巢老人送来代养,因为他们确实都看到了福利院集中养老的舒适生活。但设施、人手有限让这无法达到。政府现在也在考虑扩建的事情,荣院长也很矛盾,他希望能让更多的老人能享受到这种福利,但是根据他近10年的工作经验,他觉得目前这样的一个规模是正好的,如果再大一些,在服务上可能会受影响,特别是在伙食的提供上困难最大。
二是工作人员的招聘。现在的福利院采取的是政府购买他们服务的模式,而购买的价格较低,他的工资也只有每月1500元,这要求工作人员要有很大的奉献精神才行。人手有限,也就没有分工,他们7个人都是年过五旬,几乎要干一切工作,从打扫、做饭、看病等;他们也没有周末和节假日,每天都待在这里,每晚还要轮流值班,春节团年也是七个人轮流回家一下,他们所有的时间都投入在了福利院里。这样一份工作在招聘时吸引力不那么大,都是年纪稍长的人在从事,年轻人几乎没有人愿意。
三是专业护工是空白。12年间,只听说过城里有专业护工,上级部门也没有要求,我们自身也没有对工作人员进行过培训。荣、胡院长二位说,再过十年,就像这样规模的山区福利院,肯定要有专业护工,就像前几年山区幼儿园都没有幼师,现在如果没有幼师资质,政府就不给发证。
自2006年国家颁布新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后,王家畈镇按照要求,以老人的实际生活状况为依据,分为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两种形式,来保证农村五保老人的养老生活。符合集中供养条件的老人,在把所剩的生产资料交给村集体所有后,居住到福利院养老,享受每月385元的生活补贴;而房屋生产稍好一些的老人则分散供养,依靠已有的生产资料,自己在家养老,享受每月270元的生活补贴。
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种集中供养农村五保老人的模式,确实让农村五保老人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和保障。但农村福利院的性质、工作人员的性质和待遇等问题都在影响着这种模式的未来。是继续以购买服务的方式,提高服务的购买标准还是把工作人员纳入事业单位体系中?是只供养五保老人还是扩大规模也代养社会老人?这都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团年饭结束,夜已深,安顿好老人,工作人员们还在继续忙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