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文章首页 >> 三农动态 >> 传媒消息 >>
  • 新华社记者走进王家塆:“博士”的家乡到底什么样?
  •  2015-03-03 09:07:01   作者:黄艳   来源:   点击:0   评论:0
  •  【字号:
  • 新华社记者走进王家塆:“博士”的家乡到底什么样?

    发表时间:2015-03-02 10:47:02

    字号:A-AA+
    关键字: 乡愁农村农村问题三农文科博士春节返乡日记文科博士文科博士回乡

    春节期间,一个上海大学博士生王磊光的返乡笔记《一位博士生的返乡笔记:近年情更怯,春节回家看什么》在微信朋友圈及微博等社交媒体疯传。他在文章中分享了自己春节回乡的观察和感受:返乡的交通不再那么拥挤,故乡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却有失落;相比春节,丧葬是村民共同体呈现力量的难得时刻;青年打工者的婚姻受到物质的压迫,而知识在乡村显得无力。

    一个文科博士生的返乡观察,不仅引起一场互联网关于知识无力感的热议,使三农问题得到关注,更是引发了无数“高加林”们的乡愁。观察者网“最后的乡愁”专题,带来更多研究者的下乡报告和三农研究文章,真正关心中国农村的发展,读懂中国人的乡愁。

    文科博士的返乡观察被如此热议,新华社记者特地来到王磊光的家乡王家塆,带大家看看文科博士家乡的真实模样。以下为全文:

    对于离开故乡的人而言,无论生于农村还是城市,都有一份乡愁。只是乡愁与乡愁之间却不尽相同,因为故乡与故乡差别太大。

    正是这些差异,让春节期间走红网络的文章《一位博士生的春节返乡日记》引来很多争议,褒贬皆有。日前,新华社记者走进这篇文章中写到的王家塆,看看博士的家乡究竟什么样。

    山清水秀云雾绕 8个组只有1个通了水泥路

    湖北罗田县大雾山村山坳里的梯田

    从罗田县城出发,车行10多公里的盘山路,就到了大别山最美的一段:凤山镇大雾山村。沿途风光迤逦,山清水秀,远处的大别山里云雾翻滚,像人间仙境。其间路过两个水库,碧水泱泱,如同一块翠玉躺在山坳之中。一部分山上开辟出了梯田,有的种着农作物,有的荒着,层层叠叠,与山顶的云雾呼应,十分秀美。

    这里没有一些农村常见的污水河、垃圾山、光山头,也没有一些富裕农村里那么多的摩托车和汽车。

    这十多年里,家家户户基本都建起了两层小楼,粉白的楼房掩映在幽绿的大山背景下,看上去星星点点,别有一番诗情画意。村支书滕夕除告诉记者,全村300多户人,只有五保户、低保户家没有修房子,其余都修了小洋楼。

    修建于2006年的通村公路只能通到村部,去王家塆的路还没有修。连绵阴雨天已经把道路浸泡得松软,春节里放过的礼炮的纸屑被人们踩着和进了泥土中。

    王家塆在一个“Y”字型的山坳里,不过十多户人,是一个自然村,村子顶上是种着蔬菜的梯田,村子脚下是一个水库。

    十多户人家的楼房紧紧地依偎在一起,依地势而建,高低错落,没有一些平原农村常见的院子和门户,都是墙挨墙,房挨房,甚至门对门,路显得逼仄紧凑。

    正月初九,塆子里却很冷清,路过的几户人家都闭着门,连狗都没有看到一条,只有几只鸡在屋檐下呆着,但能看到几股炊烟袅袅升起。

    与很多农村不一样的是,王家塆所在的1组没有通水泥路,整个大雾山村8个村民小组,仅有1个小组修建了水泥路,其余7个小组都未通路。一到雨天,出门异常困难,本乡村民一般就闭门不出。老支书晏见明说:“这些年我们的楼房修了,通村的路修了,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其他的变化就没了。”

    晏见明一家6口人,只有不到3亩地,女儿女婿都在外地打工,他们老两口守着土地在家照看外孙。老晏说,这两年水稻品种好,地里的收成可以保住口粮了,钱还是要靠别的挣。他养了30箱蜜蜂,靠着这个一年能有5000元到3万元不等的收入,还在山地上种了7亩的板栗,一年毛收入1万多。

    有的塆子人去、田荒、屋塌

    通向湖北罗田县王家湾的崎岖山路

    近年来,随着科技、市场、政策的多方利好,农村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王家塆这样的山村,变化着实不能算大。在很多地方正在搞的土地流转,在大雾山村还没怎么开始。

    做了4年村党支部书记的滕夕除介绍,全村有899人,外出打工的有300多人,超过三分之一,土地几乎全部季节性撂荒,但是也没有一户人家通过土地流转成为种植大户。

    在很多农村发展迅猛的专业合作社,在大雾山村也没出现。尽管这里以板栗闻名,但都以各家散种为主。“除了外出务工,村民们没有别的出路。”

    王家塆算是大雾山村比较大的塆子。因为离通村公路不算太远,又守着水库,条件尚且算不错。大雾山村还有很多小塆子,它们躺在更里面的深山坳里,连宽一点的泥路都没有,只有山路。

    在温州打了10多年工的周林告诉记者,他家原来就在老山坳里,每天早上上学要走1个多小时山路才能到村小。前几年父母花钱在村部所在的2组买了地,才总算飞出了山窝窝,但是土地、老房都留在那里了。

    “我们那个塆子只有五六户人家,现在一户都没有了,没人去了,房屋都塌了,土地也没人种了。”周林说。

    滕夕除说,这样的“废弃”塆子,仅她所在的3组,就有两三处。整个大雾山村应该有十多处。

    “磊光写的就是我们的村子”

    王磊光和堂哥聊天了解村子的变化和故事

    王磊光的父母是典型的传统农民,勤劳、朴实,很热情。家里新修了两层楼,房间很大,因为借钱修楼,目前还没有余力装修。客厅的家具很简单,几把小木椅子,一台旧式电视机。

    王磊光的堂哥王曙光说,他家是塆子最后一家修楼的,其他家早就修了。修楼的费用花了20多万,而且不算王磊光父母的人工成本。“这已经是很不小的数目了,对于农村人来说,修楼大多数都是要借钱的。”

    王曙光说,昨天他从自己孩子的手机上看到了王磊光的文章。“磊光写的就是我们的村子,很客观,很真实。”

    滕夕除没有把文章全部看完,她看了一部分,不过她认为,关于王家塆山村的描写还是很客观的。

    “大别山里,我们这样的村子很多,隔壁还有个村,比我们村更穷,条件更差。偏远的山村,跟平原和城市郊区的农村不一样,这些年发展了、变化了,但是没有想象的那么快那么剧烈。”

    滕夕除介绍,2014年大雾山村的人均GDP上报的数字是三四千,但是实际上只有一两千。罗田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而大雾山村又是贫困县的贫困村。村级债务现在还有20多万,没有集体资产和资金,村干部的工作很难开展,连收取新农合和养老保险的保费,每年都要到家家户户催要三四次,而山下临近县城的村子,农民都是主动交保费。除了经济原因,山村农民的观念和意识也保守落后一些。

    关于农村大龄男性单身问题,滕夕除认为现实情况比文章中写的要严重。她没有做过全村的统计,但是在她生活的3组,一个小组就有10多个大龄单身男性娶不到亲。“我隔壁家一个男人快30岁,之前还带过来一个外地女朋友,都怀孕了,但是女孩回去后就不同意了。原因是他家太穷,两兄弟住在一栋房子里,而大哥已经结婚生子,这种情形哪个女孩愿意嫁?”

    “我的乡愁就是想家想父母”

    “返乡博士”王磊光家院子外的村景

    提到乡愁,今年31岁的周林羞涩地笑了笑:“我知道乡愁,我也有乡愁。”

    初中没有毕业,年仅15岁的他就去温州打工,成为了一名制鞋生产线上的工人。十多年来,他每年春节都回家,以前是一个人回家,2012年结婚后,每年两个人都回家过年。

    今年才22岁的妻子,是在温州打工认识的老乡,湖北阳新县人,另一个国家级贫困县。他们的儿子刚过两岁生日,在这个充斥着不太好懂的方言环境里,小孩却说一口普通话。周林说,我们一直教他说普通话,在家也让爷爷奶奶跟他说普通话。

    周林理解的乡愁很朴实,就是思念家乡、思念家人。“形象一点,再过几天,我就又要离家去温州了,这几天心里都挺难受的,有一千个一万个舍不得,家里有父母有儿子,有重重的牵挂;然后,每到下半年要回家过年,数着回家的日子,觉得过得特别慢,难熬得很,这就是我的乡愁,我想家想父母。”

    问及如果能留在城市安家,他会不会不回来了。这个80后农民工却给出了意外的答案。“我肯定是要回来的,在外漂泊不是我想要的生活。”周林说,这些年他也尝试过回乡创业,就是想在家门口找到一份谋生的事业。

    2012年,凭借在温州制鞋的工作经历,他和妻子在罗田县开了一个鞋店。“可能是因为我们进过来的鞋子太时尚了,生意一直亏本,没办法又回去打工。”

    周林也想过在家里搞养殖业,但是终究没有踏出这一步。他的想法是:“我才30岁,如果现在砸下钱来搞养殖,不管成功不成功,就是困在这大山里。我想40岁的时候再回来吧。那个时候我肯定不能在外漂了。”

    武汉大学文学院风景史研究专家张箭飞教授表示,在中国30多年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时空如同蒙太奇一样快速切换,变化比很多国家几百年都剧烈。中国有千千万万的乡愁,一个王家塆是载不动的。

    中国农村也是千差万别的。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贺雪峰认为,在最近这20年里,农村几乎是“自由生长”,发展差距也日益拉大。城镇化的进程中,人、财、物等资源外流,农村相对于城市,衰落是必然趋势。这样一个现象和问题,不同的人、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解读,有文学的描述,有社会学的观察,有经济学的考量等等,这也是“乡愁热”“乡村热”的原因之一。

    农村所面临的种种问题,是社会高速发展必经的阵痛。贺雪峰认为,政府在农村基层应当担负起维护底线生存条件的角色,比如农业生产基础条件的改善、农村文化生活秩序的重建等。“给农民生活以希望和意义,政府必须作为,也可以作为。”

    对话王磊光:“返乡日记”里还有没说完的话

    “返乡博士”王磊光讲述他眼中的家乡

    在王磊光家的堂屋里,记者与这位上海大学文学院博士一年级的学生面对面进行了交流。提及网络上对他文章的争议,他仍然坚持自己所见所写、所听所闻都是最真实的乡村原貌。只不过也认为文章里面写到的并非他家乡的全貌。

    记者:关于春节返乡笔记在网络上走红,你怎么看?

    王磊光:文章走红在意料之外,主要是因为媒体的传播,还因为里面涉及到很多问题,比如回家的交通记忆、农村人际关系的淡薄、金钱主义对农村的影响等等,在很多人那里是有共鸣的。这本是我参加一个论坛的演讲提纲,不是专门为媒体写的文章,如果专门为媒体写稿,我不会这么写,我会尽量呈现一个全面的家乡。

    记者:有观点认为你的文章对农村透露出一股哀思,很悲观,问题很多,很迷茫,并未反映真实的农村,你认可这种评价吗?

    王磊光:我不认可这种评价,我所写的东西就是我真实见到的、听到的我的家乡,我生活的村子。我当时参加论坛有一个想法,我很关注中国今天的农村,我希望在那个平台上能够讲述一些农村现在面临的问题,引起更多人来关注当下的乡村,所以哀伤的一面、问题的一面多一些。

    记者:直观地看,你觉得大雾山村有哪些变化?

    王磊光:最大的变化是自然风景变美了,但是环境变差了。简单说,大量人口外出打工,减轻了环境承载压力,让自然环境得以休养生息。当然,休养生息的另一个结果是大量的耕地撂荒,不仅是山上的旱地,连山下条件很好的水浇地也全部撂荒。在你们来的村子公路两边,全部是抛荒的土地,这对农业来说也是一种浪费。

    远处看得见的山水变美了,但是村庄周围、村子里面的环境却变差了。现代都市生活进农村,也带来了白色垃圾进农村,但是农村的环卫系统并未建立,这些白色垃圾,只能依靠村民自行处理。个别的会处理,而大多数都不会处理,于是成了美丽乡村里刺目的痛。回到之前的问题,基层组织的弱化,让农村得到的公共服务少之又少。大雾山村应该说情况算比较好的,没有到垃圾围村的地步,但是处处见垃圾还是不争的事实。

    记者:如果全面地看待你的家乡,你会怎么评价它?

    王磊光:我们村子的变化是很大的,最明显的就是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以前去县城的道路全是泥巴路,现在修成了水泥路,还有各种政策、信息更加畅通了。但是问题是不能忽视的,比如我关注的传统文化的断裂。

    基层组织的弱化,带来了农民组织力量的下降,能凝聚人心、增进交流的集体文化活动基本上消失了,一家一户的农民成了“原子化”的存在,精神生活无所依托,所以物质生活上去了,也伴生着麻将、赌博等风气的出现。

    还有一个问题我特别想说,那就是农村养老问题。年轻人外出打工,失去生产生活能力的老人越来越多,传统社会的家族式互助模式的消失,让农村发生了很多惨剧。我们村子里就有这样的事情,儿子参加了传销,父亲也跟着进去了,结果老母亲跳塘自尽了。农村如果不重新建立起有效的治理模式,老无所依的惨剧还会接着出现。现在很多村子的小学都废弃了,为什么不能利用起来建成乡村养老院呢?这个问题我会继续关注,希望农村养老问题能够尽快破题解决。

    记者:你理想的乡村是什么样?

    王磊光:我关注农村传统文化的重建,不过研究和思考还不深,但是我认为理想的农村,应该是经济发展的同时,农民仍然是一个共同体,有文化、有传统。因为农村不可能成为陌生人社会,就算将来亲缘关系、血缘关系淡化了,但是相对固定的居住生活环境,仍然会形成熟人社会,要重建起农村文化,要先重建起农民的共同体,能够有股力量或者机制把农民组织起来,互助生产以及相互“娱乐”。

  • 责任编辑:sn
  • 相关文章
  • 发表评论
  • 评分: 1 2 3 4 5

        
  •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