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过年已是早春时节。乘火车在平坦无垠的华北平原驰骋,窗外掠过的已是绿意渐浓的麦田。更有勤劳的农人,已经趁着春节的空闲,早早浇起了返青水。节后走亲访友期间,大家谈论的主要话题之一,就是浇完麦子返城务工的计划。看得出,大家并不焦虑,虽然去冬少雨,但河塘沟渠里水源充足,小麦灌溉不成问题。

      真正的忙碌要待大规模春浇开始以后,到那时,许多回乡过年的年轻人已经返城务工,父母照例会帮他们把返青水浇上,然后中年男子再进城,妇女们则留在家里照顾老人小孩,负责田间管理,其中许多人还会找一些小手工艺品加工的活来做,村庄又恢复日常的状态。此后,夏秋两季农忙时,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又会短暂回乡,紧张地完成收播后再返城。一年三次周期性的人口流动,已经成为家乡最基本的生活节律。

      正是依靠这种半工半耕的生计模式,家乡人民把农业经营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如今,村里没有半点荒田,所有的农地都被充分利用起来。冬小麦和夏玉米的亩产都在千斤以上(玉米产量要更高一些),扣除生产成本(不计人工)后,亩均纯利至少相当于一季农作物的收成。农业收入虽然在农民总收入中占比已然不及一半,但却相对稳定,对中老年农民尤为重要。在这种情况下,极少有家庭主动放弃经营农业,农业生产显然比城市务工对劳动力更具包容性。

      除了生计收入,机械化水平提高和生产条件改善也是农民不愿放弃农业的关键原因。如今,除了灌溉和必要的植保措施需要人工外,耕、播、收等环节全部实现了机械化,小麦和玉米皆是如此。以前两季农忙都要持续半个月之久,起早贪黑辛苦非常,如今不光时间缩短一半以上,劳动强度也大为降低。

      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则是近年来家乡农村发生的最让人惊喜的变化之一。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大规模水利建设虽然改造了不少,但由于后来农民两工取消,水利建设基本停滞,水利设施几乎全部瘫痪,灌溉靠打井,排涝则只能靠太阳晒,导致存在大量荒田。近几年来,地方政府争取到一些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开掘疏通了环村的主干渠道,使全村水系与德惠新河贯通,保证了水源充足,彻底改变了以往灌溉靠打井的局面。加上深入田间的次级渠系也得到一定修复,排涝问题也基本解决,水利条件的改善反倒让农业开发项目建设的机井泵房变成了摆设。另外,新修的机耕道和经过平整后的土地,虽然存在一些工程质量问题,但毕竟改善了机械作业条件,为机械化程度提高打下了良好基础。

      生计需要的最优配置和生产便利性的提高,使得家乡农民惜地爱地并高效地经营着土地。除非行政强推,绝对多数农民不会主动把土地流转给他人,这与华北地区悠久强大的自耕农传统或许也不无关系。二姑和舅舅家所在的隔壁乡镇,重点打造了一个大规模经营的家庭农场典型,对外号称规模几千亩。这个农场主在外做生意发了点财,给出的土地租金是每年1000元(补贴依然归农民),但正如姑父所说,一来嫌租金低,二来现在种地轻松,三来年纪大了不能出去打工,不种地干吗?60多岁的姑父代表了绝大多数普通农民的看法。1000元的租金几乎是农民私下流转租金(最高每年500多元)的两倍,农民仍然嫌低,这就说明他们的考量中经济因素并非是全部。租金更高的话,经营者,特别是种粮的经营者显然是承受不起的。

      半工半耕是农业型地区农民最普遍的生计模式,这是农民因应城市化基于个体生存理性做出的最优选择,是农民种田的内在积极性。只要农业生产便利程度提高,这种内在积极性就可以顺利转化为更高的农业生产力。换句话说,目前农业生产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并非没人种田,而是有田不好种。期待包括家乡在内的农村地区,在改善农业生产便利程度上能够采取更多有突破性和实效性的措施,这是农业的希望所在,也是农民生计所系。

  • 进入专题:2015年回乡记
  • 责任编辑:王德福
  • 相关文章
  • 发表评论
  • 评分: 1 2 3 4 5

        
  •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