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的的萧放、袁昌顺二位教授近日撰文指出:
“年节的物质系统是年节习俗的重要载体,节俗的流传离不开节物的支撑,没有节物的节日是空洞的节日,也不可能得到有效传承。当前,我们的传统节日由于失去了较多的节物,变得越来越单薄,它对年轻人的吸引力自然也就明显减弱。因此,重视与重建我们的节日物质系统与节日物质环境,同恢复节日礼仪与认知节日现代价值,意义一样重要。只有节物、节日礼仪与节日精神内涵三者有机统一,我们才能留住年味,我们的传统新年才会重新焕发生机。”(摘自《留住年味——年俗节物撷英》。《文史知识》2015年第2期第88页)
二位教授是民俗研究的大家,对于如何“留住年味”给出的答案是做到“节物、节日礼仪与节日精神内涵三者有机统一。”当然如何做到三者有机统一,不是该文论述的重点,所以并没有提及,这也不是本文关注的重点。看完二位教授解释的一些重要年俗节物之后,我想根据《留住年味》中提到了一些节物来谈谈对“节日物质系统的重视与重建”看法。
《留住年味》一文中提到了腊八粥,灶糖,桃符、春联,窗花、挂钱、门神像、年画等一些重要年俗节物。我们择其一二进行分析。
腊八粥。俗语有云:“过了腊八就是年”。关于腊八节的传说较多,《留住年味》一文取“佛祖成道纪念”一说。在中国,佛教虽为外来宗教,但已经与儒、道一起共同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不过,中国社会又有特殊之处,即除了个别少数民族之外,更多的人选择的是实用宗教,无论其信奉谁,都带有浑厚的世俗功利,而宗教的教化功能却放在了次要位置。这也就可以理解腊八节为什么会有许多传说了。由此可见,腊八粥作为一种节物,其能否坚守,主要原因取决于能否在现代社会中满足人的功利需求(如食欲)。腊八粥制作工艺较多,首先要备许多食材,工薪阶层的家庭自制越来越困难,所以就出现了批量生产,没有了手工制作过程中对食材的感知,也就省略了对精神内涵的把握。当喝腊八粥仅仅变成一种形式,其对于人的刺激就可与一些无聊的会议相比——只是为了参加而参加,排斥情绪远远大于积极情绪。
现在,好多人对腊八粥的“粥”又有了重新定义——养生。这样,此“粥”就不再承载“腊八节”的节庆价值,转变成了一种普通食物。如此以来,“腊八粥”作为年俗节物的存在意义就被消解了。如果再固执地呼吁“重视”、“保护”,恐怕就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了。
年画。与门神像都是过年的重要提示。在过去“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岁月里,它和春联都是文化(高贵)的象征。同时,物质匮乏、家徒四壁,能在新年时张帖一两张年画,自然是既祈福于新年,又能达到装饰环境的目的。例如,“鱼”主题年画,希望年年有余;“胖小孩”主题年画,希望人丁兴旺……到了现在,物质环境已有很大不同,一是年画作为印刷品,千篇一律,缺乏个性,对于追求特色的今日国人来说,这几乎不能再容忍;二是居家装饰选择性更多,与年画相比,名人字画(真迹)、刺绣唐卡之类更能显示主人的地位与身份。年画要能再火起来,恐怕只有在收藏市场了。
至于灶糖、桃符等,情况基本类似。如果说还有大家乐于接受的,可能也就只有“春联”了,不过其主要功用早已经从最初的“守护”变成了一种祈福与装饰品。同时,到目前为止,其替代品不多,也是人们依然乐于接受的原因之一。
年俗节物与节日精神内涵应该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春节最主要的精神内涵是“祭祖”和“团圆”。说到“祭祖”,儒家强调“慎终追远”,认为这样可以达到“民德归厚”的目的。可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改“土葬”为“火葬”,丧事的仪式感逐渐减弱,春节“祭祖”的敬畏感和神圣感逐步被消解,“祭祖”形式多样化、娱乐化,甚至商业化,其精神内涵反而不受重视。因此,对于春节,一方面,精神内涵逐渐消解;另一方面,年俗节物逐渐脱离时代。如此才有越来越多人感慨“年味越来越淡了”。
基于以上分析,要想对现有年俗节物进行重构,至少需要在两个方面努力。
一是对节日精神内涵的重新诠释,这是重构的前提。历经千年的春节,是中国农耕文明的体现,春节的两大核心精神“祭祖”和“团圆”都与农业密不可分。无论是告慰、感恩祖先或者是向祖先祈福,都指向家族(家庭)的兴旺发达。春回大地,万象更新,告诉人们新的劳作即将开始。此时全家团圆,谋划打算,明确分工。人丁兴旺者,乐观、幸福,缺丁少人者则只能寄希望于“天”了。现在,中国已从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过年”只是国家法定假期的一种,如同“国庆”一样,近年来选择“春节游”的人数越来越多,便是例证。所以,如何对“祭祖”和“团圆”的内涵进行拓展,如“休养生息”、“充电”、“文化消费”等等,都是可能的。如果抱残守旧,则可能会被新开发的节日所替代,如“情人节”“双十一”,等等。
二是对年俗重要节物的仪式诠释,这是重构的核心。节日内涵的变迁,自然需要相应地仪式转换,也需要节日载体的节物不断更新。如“年夜饭”,从原来“吃团圆饭”到“看春晚”,就是一种随物质环境变化而引起的变化。物质匮乏的年代,在厨房的灶堂正上方,给灶王爷进贡点灶糖就是奢侈,家长还要防止嘴馋的孩子偷吃;物质丰富的今天,电(磁炉)、(天然)气化的厨房里,再无处安放灶王爷。况且对于大多白领领层,连自己的饭都已选择了外包(在酒店订年夜饭也是另外的一种外包),至于贡品,就更无从谈及。如果说灶糖还能流行的话,那也可能只是一种换换品味的消费而已。只有实现了节物的重构,重新成为节日内涵的载体,节日方可得以延续。
中国已从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但文明程度依然处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阶段。所以,一方面,人们在怀念农历年节,但另一方面,早已完成接受了公历纪年。与此相应的,科学技术的发展,让人们从相信“上天赐福”转而相信“人定胜天”;生活节奏的加快,让人们从依照节气(惊蛰……冬至)安排农事,变为根据星期(星期一到星期五、周末)调整生活。同时,中国社会正经历着从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的转型。联系人际交往的,由以“亲属”“族人”“乡党”为主,开始向“同学”“同事”“朋友”转变。因此,年俗的现代价值需要在继续诠释上推陈出新之外,还需要适应这一系列变化,大胆创新;同时也需要借鉴外域经验,为我所用。唯如此,年才有味,节才有道,传统文化才会得以发扬光大,影响才会更加久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