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文章首页 >> 三农之外 >>
  • 李康:2013北大社会学系毕业典礼上的演讲
  •  2015-03-16 22:44:04   作者:李康   来源:   点击:0   评论:0
  •  【字号:
  •     祝贺大家,来过大学,来过北大,来过社会学系。许多同学可能是最后一次坐在底下听老师讲了。你们即将告别作为生活空间的这个园子,甚至可能永远离开这种生活方式了。我们选择过,也放弃过,有所突破,也有所阻隔,感受热闹,也承受冷漠,滋长自信,也郁积失落。学长传授的攻略被你们一点点重复或更新,也谱写了属于自己的《此间的少年》。

      是啊,此间的少年。我曾经对大一新生说,理想的大学课堂,并不是直接告诉我们答案,而是让我们不断发现问题,不断激发想象力,知道自己还有一颗新鲜的心,没有未老先衰,未熟先烂。

      离别之际,扪心自问,北大的经历,社会学的教育,不敢说教我们多少上手即用的技能,但社会学的独特学科品质和多元风格教会我们,没有理论的经验生活和没有经验的理论生活一样是盲目从众的,教会我们保持对于这个凡俗世界的挑战姿态,把一味吐槽升华到犀利质疑。社会学的学术训练已经塑造了你对于日常世界的经验方式。我们有独特的观看之道。我们的学术生活可以是欢脱的,文青生活可以是理性的,我们未来在都市中的职业生活,可以是浪漫于心的。

      这是史上最强悍的毕业季,全球的进程,国族的历史,社会的嬗变,个人生命历程的转折,多重时空交织,不同心理感知,汇合成纠结的自我境况定位。更纠结的是,我们就是研究这个的。大家都不纠结,我们就没饭吃了……这话略开玩笑。严肃的说法是:大学的学习、田野的调查、理论的吐槽,情场和职场的打磨历练,往往让我们由最初的年少轻狂,逐渐感受到无奈、迷失,豪气干云变成系衫隐喻的某种情怀。

      可这片神奇的土地的确是我们希望的田野。不仅往事并不如烟,等待多重书写,而且每天上演着现实复调变奏。借用狄更斯的话,这是一个怀疑与信仰共存的时代,这是一个绝望与希望共存的时代。当各个层次的巨变交织在一起,这不是什么小时代,这是社会学人的大时代。痛,并快乐着。惨淡的人生旅途不会通过《中国合伙人》之类的励志故事就径直改变,但学习如何去承受这种迷乱之局,却能将单纯的愤世嫉俗磨练成深沉的忧愤情怀。真诚的学术或教育,绝不否认生活中必然包含的软弱与丑陋,相反让人学会在这种直面中不放弃对于高尚、超越、未来的向往。

      一所好的大学应该让你养成一种气质,乐于挖掘、勤于反省乃至勇于抛弃。一个令人景仰的大学或院系,应当让人在其间领略崇高,享受盛宴;心生敬畏,引人反省;催人奋进,迫人沉潜。这个园子当然可能让你失望,让你苦痛,但你更可能被它打上烙印,那不在具体的文凭或专业,而是你的格调和风骨,借用海子对故乡村庄的描述,那是你永恒的悲伤。

      几年前,一个渺小的个体闯进这园子,几年后,TA继续像个单纯的孩子,相信未来的街头还有几许新奇在等待着自己。这园子凝缩着你们的自我塑造,而你们也凝缩着这园子的成败悲欢,浓烈柔软。我们看到一本好书,读到一位大师,听到有所思考的课,遇见怦然心动的人。我们相互遇见,彼此留下印痕,有深有浅,缘聚缘散。我们不必为所谓学无所用而懊恼,只需为有所丰富而欢悦,生命中那些曾经的悸动,虽然终将逝去无痕,也会在我们心底留下恒远的铭刻。

      前路道阻且长,理想在水一方。燕园的岁月,社会的情缘,无非是我们每一个体的天鹅之旅中的短暂驿站,而我们这一拨拨少年也无非是北大百年风华中的生命过客。但我以为,只有走出这样的共同铸造的理想校园,我们才会怀有一颗永远自由的心,相信每一刻都可以是崭新的,相信永远还能够热泪盈眶,相信既已生如夏花,何不爱似少年。

      此去怅茫,让我们互道珍重,“而我,不停的,无悔的,与你的,总有的。”你们充当着这园子的过往、当下与未来,而这园子,是你们的后盾、近旁与前方。

      感谢你们给老师们带来的丰富记忆,借用张悬《玫瑰色的你》的歌词,“这一刻你是一个最快乐的人,你看见你想看见的,你将它发生。”也祝福所有人即将到来的日子,愿你们都能在心底的歌声中快乐向前,马不停蹄,翻越一座座山丘。谢谢。

     

  • 责任编辑:冷波
  • 相关文章
  • 发表评论
  • 评分: 1 2 3 4 5

        
  •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