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文章首页 >> 三农之外 >>
  • 陈求发等:郴州县域经济发展的调研和思考
  •  2015-03-30 23:23:23   作者:陈求发等   来源:中国乡村发现网   点击:0   评论:0
  •  【字号:
  • 【陈求发主席调研县域经济发展和基层政协履职情况】

      关于郴州6县市县域经济发展的调研和思考

    “郡县稳则天下安,郡县丰则天下富”。作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与支撑力量之一,县域经济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14日至7日,调研组对郴州桂阳、临武、宜章、汝城、桂东、资兴6县(市)县域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考察。郴州是我省大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实施罗霄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战略的重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处于全省中等偏上水平,桂阳、资兴等6县(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在我省中等发达地区中有一定的代表性。

    一、6县(市)县域经济步入转型发展新阶段

    近年来,在全省上下积极推进“四化两型”、促进“三量齐升”的大背景下,桂阳、资兴等6县(市)抢抓大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和罗霄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战略机遇,加快发展,经济总量不断增加,发展质量明显提高,社会事业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持续改善。总的判断是,这些地方县域经济已步入了转型发展的新阶段。

    (一)6县(市)县域经济发展具备了较好的基础。

    一是发展速度较快。各县(市)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普遍增长较快,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势头较好。2014年,桂阳、资兴地区生产总值分别达到285亿元、282亿元,分别增长11%12.5%。其他各县虽然经济总量有大有小,但都保持了10%12%的增长速度。6县(市)中的资兴、桂阳进入了全省十强县。

    二是产业结构逐步改善。桂阳、资兴等县(市)工业成为增长的支柱。2014年,桂阳、资兴规模工业增加值分别为164亿元、228亿元,分别增长12.4%12.0%。随着武广高铁的开通,各县(市)积极发挥高铁和邻近“珠三角”优势,精心打造生态游、红色游、民俗游、周末游,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桂东县把旅游产业作为富民强县的首位产业来抓,积极打造“养生天堂、避暑胜地”品牌,获得了“美丽中国国土气候旅居名片”、“中国最佳消夏避暑旅游名县”称号。资兴市坚持把旅游产业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工程,大力实施“旅游百亿投资计划”,推进旅游产业升级,201419月,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数达到528.3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34.35亿元。

    三是群众生活得到较大改善。各县(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和标准都有较大幅度提高。2014年,资兴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25273元、14539元,同比分别增长11.9%12.1%。桂阳、资兴两县(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程度分别达到87%88.9%

    四是发展后劲明显增强。近几年来,大湘南作为湖南的区域发展四大板块之一,定位于湖南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区和重点区域,并上升为国家战略。同时,国家在罗霄山片区实施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战略,郴州各县市都纳入了这个范围,给郴州各县市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最近,国家发改委出台规划,支持湖南18个老区县与赣闽粤原中央苏区联动发展,郴州各县(市)都纳入了这个范围。随着一大批产业发展项目、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重大民生项目的落地和建成,各县(市)的发展后劲将进一步增强。

    (二)6县(市)县域经济发展的特色和亮点

    一是现代工业园区与产业项目建设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各县(市)把工业园区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战场,把重点项目和龙头企业建设作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推进了一批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业园区与重大项目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宜章县实施“园区倍增”计划,重点建设弘源化工、伯朗电梯等61个产业项目,氟化学循环工业园被列入全省16个省级工业集中区之一,入园企业已达159家,实现了“百亿园区”目标。

    二是农村各项改革激发出来的活力逐渐显现,发展现代农业成为广大农民“田野上的希望”。各县市普遍重视土地流转机制与流转方式创新,涌现了“公司+基地+农户”等多种土地流转模式,带动了农业示范园区与示范基地的建设,促进了农业的规模经营。同时,一些县市按照“资本化运作、项目化经营、公司化管理”的发展方式,围绕主导农产品,培育出一批市场竞争力强、辐射带动面广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临武县紧扣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坚持“农业产业化特色县”定位,着力加强农业原料基地建设,重点扶持舜华鸭业等龙头企业和临武鸭、生猪、辣椒等特色产业,全力推动农业产业优化升级。2014年,该县新增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市级以上重点企业增至14家,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255家,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产值26.3亿元,带动农户4.6万户,帮助农民增收4.2亿元。

    三是注重县城的扩容提质和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资兴、桂阳等县(市),其县城人口规模已达20多万,资兴市还获批全国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市。各县注重发挥城乡规划的引领作用,规范村民建房管理,加快新农村建设。桂东县以创建“魅力新村、美丽桂东”为目标,加快推进新农村示范带、示范点建设,把106国道沿线打造成一条产业聚集带、生态示范带、城乡一体化建设示范带,2014年共建设集中连片示范村32个、环境卫生整治示范村53个、亮化工程示范村24个。汝城县金山村坚持以“建设历史文化旅游名村”为目标,全力打造以古祠堂群和生态庄园为核心的旅游景区,大力实施通村道路改造、村庄环境整治、绿化亮化工程、村级组织阵地建设、安全饮水、古民居整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等项目建设,村容村貌大为改观,群众精神风貌也大为改观。

    四是民营经济充满活力,农村能人大显身手。各地都十分重视发挥民间资本的主力军作用,积极扶持民营企业发展。宜章县政府与湖南大汉集团合作建设大汉双溪新城,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该项目集行政、文化、商贸和生态休闲功能于一体,规划用地2250亩,投资总概算22亿元,由大汉集团公司开发建设,有效地弥补了县域财力的不足。各地还积极支持农村各方面能人在农产品生产、流通、加工等环节各显其能,大力扶持农业产业化企业、农业生产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搞活城乡经济。临武舜华鸭业经过短短十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国家级农业产业重点龙头企业、全国最大的麻鸭养殖加工企业,2014年出笼和加工鸭1500万羽,年产值6亿元。

    (三)6县(市)县域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些新变化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各县市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在发展理念、发展战略、发展路径、发展重点以及招商引资等方面都发生了一些积极的变化。

    一是“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保护就是发展”等理念已逐渐深入人心。更加注重发展质量与效益,注重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注重走节能减排、清洁生产与低碳发展的新路子。

    二是发展战略从注重提高工业化率转向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各县(市)普遍把产业园区作为县域工业化与城镇化的主战场,推进产业布局从分散布局向“工业园区化、农业片区化、三产特色化、城镇集中化”转变。更加注重突出县城和中心城镇建设,以县城为“龙头”,以中心城镇为重要节点,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三是积极探索从粗放、高耗、低效、封闭发展转向集约、降耗、高效、开放发展的新路子。不少县域经济发展正在从资源依赖、粗放式增长向发挥资源禀赋优势与科技创新相结合转变,着力发展一县一品、一乡一品,变资源特色为竞争优势。

    四是在注重抓经济发展的同时,积极抓好经济社会和城乡统筹发展。按照“以县连镇、以镇带村、一体化发展”的要求,重点加强中心镇、中心村和中心社区建设,实行水、电、路、气、房等项目整合,推进基础设施集约建设和公共产品集约生产,推动城市公共设施和服务向农村延伸。同时,通过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加大社会救助力度,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推进保障性住房和农民安居工程建设等系列措施,民生得到了较好改善。

    五是从全面招商引资转向注重选商引资、引智。普遍树立“抓发展就是抓项目,抓科学发展就是抓好项目”的理念,积极引进发展前景好、资源消耗低、产业带动力强、符合环保要求的好项目、大项目,把引资金、引技术、引管理、引人才结合起来,既拉动了投资的快速增长,又明显提高了产业项目的质量与水平。

    二、6县(市)县域经济发展中普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从调研的情况来看,6县(市)县域经济也还存在一些普遍性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县级财力总体上还不强。多数县域的财力状况是,保运转主要靠转移支付,搞建设主要靠卖地和举债。由于县级财力弱小,加上供养人员多,县域基本公共设施建设落后,市场流通、科技创新和信息化等支撑体系薄弱,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较低。为了改善这种状况,多数县市主要通过卖地生财、争取上级项目支持和发展县域融资平台支撑发展,不少县域融资平台已成为事实上的债务平台。

    (二)土地、金融、人才等要素保障能力还不强。用地方面,由于郴州各县(市)这几年新上项目较多,土地供应压力还比较大,同时土地使用效益还不高。金融方面,各金融机构在县域获得存款多,放出贷款少,贷存比远低于大中城市。资金矛盾主要集中在县域基础设施建设、中小企业、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和种养大户等领域。一些中小企业无奈转向高利贷,推高了融资成本。人才方面,县域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人才流向主要是从农村流向城市,一些县域出现结构性“用工荒”与“招工难”现象。

    (三)发展环境还不够好。一些地方县域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依然滞后且不配套。一些地方还存在重收费、轻服务现象,特别是一些垂直管理部门的收费项目仍然较多,市场主体税费负担偏重,而且越是贫困落后的地方,税费负担越重。一些地方低价出售、出租、转让土地、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加剧了矿产资源的无序开采,已使不少县市资源面临枯竭。由于对资源的过度开发与低效利用,造成水土流失、耕地质量下降、水源污染、土壤板结,生态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四)产业层次还不高,对县域经济转型的带动作用还不够大。多数地方县域工业以资源开采和粗加工为主,缺乏精深加工产品和高科技产品,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规模不大,特色不明,品牌不响。一些地方产业聚集度不高,布局分散,没能形成像样的产业集群和产业链条,园区配套水平低,带动作用小。          

    三、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

    当前,随着土地、资源、劳动力、优惠政策红利的减少与丧失,县域经济传统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加快转型发展迫在眉睫。 “十三五”期间,我省县域经济应以科学发展为主题,转型发展为导向,以结构调整、科技创新、节能环保、民生改善为着力点,把加速发展与加快转型有机结合起来,更好地推动“四化两型”、“三量齐升”和富民强省进程。

    (一)县域经济发展壮大的根本是突出发展县域特色经济和主导产业。我省县域经济这些年已经形成了不同的发展类型与模式,主要有工业主导型、农业基地型、矿产资源型、商贸流通型、旅游开发型、生态保护型和复合型等。应鼓励各地根据县情选准发展方向,因地制宜,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旅游则旅游,把特色资源做成特色产业,使特色产业成为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

      在交通干线沿线等适宜发展工业的地方,重点支持其以工业为主导发展县域经济。重点支持其加强工业园区建设,做到“资源要素向园区集中、企业向园区集中、招商项目向园区集中”,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围绕工业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引进一批集约用地水平高、投入产出比率大、技术支撑强、财税增长快的项目,不断提升项目建设水平。

      在农业生产条件好的地方,重点支持其发展现代农业。推广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示范基地建设经验,努力做到用工业化的理念指导农业、用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标杆引领农业、用城乡一体化的机制推进农业,从而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同时,加强农村综合改革,进一步激发农村发展活力。支持各地加强农村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对生态功能县、江河源头县和禁止开发区,重点支持其以旅游产业为龙头发展第三产业。对这些地方,要禁止发展重化工业,优化发展旅游产业,加大生态补偿力度,大力开展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确保全省的生态安全和用水安全。

      (二)支持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的重点是破解财力、融资、土地与人才瓶颈制约。

      财力方面,在“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的前提下,尽可能增加支持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的财力;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完善转移支付制度,降低或取消县级配套任务,减轻县市财政政策性配套压力。

      融资方面,支持做实县级融资平台,引导各级金融机构加大对县域的支持力度,扩大对“三农”的信贷投资规模。在继续争取银行扩大信贷规模的同时,积极走市场化融资道路。

      用地方面,适当扩大用地支持,尽可能利用荒山、荒坡、荒地、荒水、荒滩建设工业园区,加大土地整理、新造耕地和复垦耕地工作力度。不搞用地指标分配“平衡”和“一刀切”,对优势产业、优势项目予以重点倾斜。根据项目投资强度确定用地规模,努力提高工业用地的产出率;鼓励建设多层标准厂房,向空中要土地,不断提高土地使用效益。

      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加强对县域干部的培养、选拔与任用工作,加大县域干部与省、市直交流任职和挂职、跟班学习的力度,改善基层干部工作和生活条件。同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重点建设一批特色职业教育院校,满足县域产业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切实加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把广大农民工转变成技能型产业工人。

      (三)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后劲的基础是大力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交通建设方面,进一步完善我省高速公路网络,实现所有县市在半小时内上高速公路的目标;加强国省道干线公路建设,消除省际断头路,实现相邻县市间全部以二级以上公路相连;提升重点产业区、小城镇居民区、风景区的交通基础设施标准;加强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和养护,对全省“村村通”工程尚未实现通村公路的村,要出台特殊帮扶政策,做到限期完成,不留死角。

      水利建设方面,加大粮食主产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增强农业减灾防灾能力;提高城镇防洪保安能力,推进水生态保护和水环境治理;加强中小河流治理,保障城乡居民饮水安全;加大病险水库、山塘、渠坝的维修改造,增强抗旱保收能力。

      电网改造与信息化建设方面,加大县域电力建设力度,提高清洁能源生产能力,对“十二五”期间尚未完成农村电网改造的地方,要限期完成;推进“三网融合”,发展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加快“数字化”进程,全面提升信息化水平。

      城镇建设方面,加强县城与中心城镇的扩容提质,积极推进“区域同步规划、环境同步整治、产业同步发展、设施同步建设、文明同步创建”,提高村民集中居住的规划和建设水平,扩大“镇村同治、连片示范”规模,推动城市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不断向农村延伸。

      (四)引导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是进一步简政放权,依靠改革激发发展活力。进一步理顺省、市、县之间的财权和事权关系,扩大县级财权,实现财权与事权的统一。减少行政审批项目与审批环节,将一些市州管理权限下放到县,进一步扩大县(市)行政审批权限,提高县级政府统筹协调、科学决策和公共服务的能力。20137月,省委出台了关于加强分类指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意见,对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今后,要根据我省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完善考核指标体系,对不同类型的县实施不同的考核标准,并将考核结果与干部考核、选拔与任用挂钩,引导各级地方政府和领导干部更加重视县域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调研组成员:陈求发、袁新华、 陈社招、廖美琳、廖鸿兵、廖国豪、陈敏思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 湘声报 2015316日 

     

     

     

     

  • 责任编辑:lwh
  • 相关文章
  • 发表评论
  • 评分: 1 2 3 4 5

        
  •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