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汤帕”是哈尼/阿卡人①以村寨为单位举行的辞旧岁迎新年、祭祀祖先及清理账务的重要节日。该节日主要在中国云南省西双版纳、缅甸东北部、老挝北部以及泰国北部的哈尼/阿卡人聚居区举行。在1988年中国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政府主办新式的哈尼族“嘎汤帕”节之后,缅甸掸邦东部第四特区及老挝南塔省勐新县也分别于2005年和2013年相继出现了新式的“嘎汤帕”节。这些新式的“嘎汤帕”节与村寨中举行的传统的“嘎汤帕”有很大的差异。从形式上看,中国西双版纳州政府主办的“嘎汤帕”是晚会式的,节日中的民俗活动,如祭祖活动以及民族歌舞等都只是舞台上的表演,并不属于传统仪式,也没有传统仪式的神圣性,只能算是“打造”的节日。事实上,在哈尼族社会中原本没有这种形式的仪式活动,因此,这种新型文化生产并不是对哈尼族村寨中的“嘎汤帕”的模仿,而是对主办者有关“嘎汤帕”想象或者虚构物的再仿复制,即拟仿。②而缅甸掸邦东部第四特区及老挝南塔省勐新县的新式“嘎汤帕”则是对中国西双版纳拟仿的节日的模仿。
中国西双版纳地区年复一年成功地举办新式的“嘎汤帕”节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发展的愿望在节日中不断得到表达,节日变得越来越热闹,尤其是当村寨中的“嘎汤帕”逐渐冷清之后,政府主办的“嘎汤帕”逐步成了哈尼族的新民俗。随着这个新民俗影响的不断扩大,参与“嘎汤帕”的民众范围也不断扩大,不仅中国的哈尼族、傣族、基诺族和汉族等民众积极参加,许多来自缅甸、老挝以及泰国的阿卡人也会来参加。而最终,这个中国哈尼族的新民俗节日成为缅甸、老挝的阿卡人模仿的对象。也正因为这个原因,三个国家的新式“嘎汤帕”节日在形式上非常相近,都充满了传统与现代的混搭,镶嵌了哈尼/阿卡人传统的节日文化元素及国家符号等元素,具有浓重的后现代拼贴特色,也都已经成为这一地区哈尼/阿卡人最为重要的节日文化符号。由于三个地方对举办节日的目的诉求存在很大的差异,三个国家的新式“嘎汤帕”最终所表达的政治意义也是差别很大的。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下面对三个国家“嘎汤帕”节日活动的呈现中发现。
一、中国“嘎汤帕”:民族团结的舞台展示
20世纪80年代初期,随着中国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的不断落实,一些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被视为“封建迷信”的少数民族民间节日逐步恢复。从1983年开始,在哈尼族村寨按照传统过“嘎汤帕”节期间,一些在县城里的“单位”工作的哈尼族干部职工自发地利用元旦假日聚在一起庆祝自己的节日。1987年7月24日,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决定将“嘎汤帕”确定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哈尼族的法定节日,节期统一定在每年的1月2日至4日。在“嘎汤帕”节的3天时间里,西双版纳州所有政府机关的哈尼族工作人员都放假3天。另外,州政府每年都在不同的地方举办全州性的“嘎汤帕”节庆典活动,让全州哈尼族同胞和其他民族的民众欢聚一起共度新年佳节。二十多年来,这些节日庆典都由州政府主办,各县(市)政府承办,所需经费由政府划拨。节日庆典的组织工作由政府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组成的组委会负责,活动内容、歌舞表演节目等都由组委会确定。其他兄弟民族也参与到节庆活动中,他们不仅仅是观众,而且也是表演者,就像傣族节日、基诺族节日当中也有其他民族参与表演一样。
这里对2011年由政府在景洪市澜沧江畔泼水广场举办的“嘎汤帕”活动做一个简要描述。
1月3日上午8点,来宾们开始入场。临时搭建在泼水广场南面的一座混搭了哈尼族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的寨门就是入场处。寨门由竹子搭建,寨门上悬挂着一小对男女雕像以及刀、枪等模具,玉米,向日葵等。③寨门横梁上又用竹子搭建了一座金字塔形的架子,架子上悬挂着中国传统剪纸艺术十二生肖图案。在大寨门后方还有五座小的寨门,寨门下的通道都铺上了红地毯。
在入场处,礼仪小姐们为主要领导及远方来的嘉宾们穿上哈尼族服装,并赠送一个手提袋,手提袋封面上是一头亚洲象走在热带雨林中的图案,写着“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欢迎您”字样,手提袋里的礼物包括一本哈尼族挂历、一包(3饼)糯米糍粑。
泼水广场的中央是圆形喷泉。喷泉的东西两面各搭建了一座秋千架。搭建秋千是哈尼族另一个节日“耶苦扎”的重要内容,由于这里搭建的秋千架只是起到装饰“嘎汤帕”的作用,并无传统意义上的神圣性。所以,搭建秋千架的时候没有按传统去举行任何仪式,也没有请村寨宗教领袖“最玛”首先荡秋千。
在西面的秋千架背后搭建了一面长10米、高3米的“签名墙”,上面写着“热烈庆祝2011年‘嘎汤帕’节——万人签名墙”。嘉宾们走过入场通道,先到“签名墙”签名,然后到主席台就座。
“签名墙”背后有两排临时搭建的茅草屋。茅草屋是1月2日由组委会委托勐龙镇坝卡村等地的哈尼族村民建造的,主要是用于就餐以及展示、展销哈尼族生产生活用具等。
嘉宾们就座后,庆祝大会正式开始。
上午9点,来自西双版纳广播电视台的男女主持人宣布庆祝大会正式开始。男主持人用普通话做主持并简单介绍传统的“嘎汤帕”节日,女主持人则用哈尼语翻译。主持人接着介绍到场的云南省政协副主席、云南省哈尼族学会会长,云南省民委副主任,西双版纳州及景洪市的党委、政府、人大、政协的领导等。
西双版纳州州长上台致辞。他代表西双版纳州州委、州政府欢迎各级领导和各界嘉宾,同时对哈尼族“嘎汤帕”节庆祝大会表示大力的支持,也祝愿大会获得圆满成功。然后是景洪市委书记致辞。他欢迎各级领导和嘉宾的光临,也感谢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的大力支持,接着介绍景洪市各民族的文化发展情况,陈述哈尼族“嘎汤帕”节庆祝大会对于市内民族团结、社会和谐、文化发展等的意义并祝愿庆祝大会圆满成功。
接下来是民俗表演及文艺表演。表演共分为三个篇章:《祈福》、《迎宾》和《欢庆》。《祈福》是民俗表演,首先是表演祭祖仪式,其次是表演清账。这些传统文化内容在现在村寨性的“嘎汤帕”节日中已经很少见到。《迎宾》篇章是哈尼族歌手演唱哈尼族民歌,首先是13名歌手合唱《迎宾曲》,接着,歌手米线、包伍、瓢张、优地、阿卡组合等分别演唱哈尼族歌曲欢迎来宾们。《欢庆》部分主要是其他民族的歌舞表演,由来自西双版纳州歌舞团、景洪市歌舞团、西双版纳傣族园歌舞队、各乡镇的歌舞表演队以及来自傣族、基诺族、布朗族等的舞蹈表演队表演节目。
各舞蹈表演队表演结束后,主持人邀请各位领导及嘉宾上舞台跳哈尼族迎宾舞(又名团结舞),在锣鼓、竹筒等的伴奏下,舞蹈队演员与嘉宾们纷纷起舞。
中午,来自各乡镇的代表队在泼水广场西面的茅草屋里用餐。
晚上天黑之后,燃放礼炮并开始表演“‘嘎汤帕’之夜——山寨欢歌”。表演的节目是哈尼族歌曲《山寨欢歌》、傣族歌曲《让我听懂你的语言》,哈尼族舞蹈《咚吧嚓》、傣族舞蹈《花开了》、基诺族舞蹈《七科归来》等,演出者除了哈尼族,还有傣族、基诺族、布朗族等其他民族。
从整个节日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看,中国西双版纳地区由政府主办的“嘎汤帕”节日是拟仿的节日。这个节日体现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是非常鲜明的。
二、缅甸“嘎汤帕”:合法性自治的符号建构
缅甸掸邦东部第四特区是从2005年开始举办新式哈尼/阿卡“嘎汤帕”节的。④努力获得合法性自治权是这个节日的主要目的。
缅甸联邦共和国有135个民族,一个联邦特区和七个省的居民主要是缅族。掸邦、克钦邦、钦邦、克伦邦、克耶邦、孟邦和若开邦等七个邦则是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地区。这七个邦是以区域内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族称命名的。掸邦东部第四特区与中国西双版纳地区相邻。第四特区即原缅甸共产党“八一五”军区,这个军区于1989年4月脱离缅共领导,与缅甸政府签订和平协议而成为掸邦第四特区。该特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有独立的政府、财政、军队等。⑤然而,高度自治的特区并不是缅甸联邦宪法承认的永久性合法行政组织。2008年通过的《缅甸联邦共和国宪法》第五十一条规定:“国家按以下方式组成:(一)村组由若干村庄组成。(二)镇或镇区由若干街区组成。(三)镇区由若干村组和街区或镇组成。(四)县由若干镇区组成。(五)省、邦由若干县组成。(六)自治县⑥由该地区所辖的若干镇区组成。(七)自治州⑦由该地区所包括的镇区聚集成的若干个县组成。(八)下辖自治州或自治县的省、邦,由自治州、自治县和若干县组成。(九)联邦由若干省、邦及联邦直辖区组成。”⑧由此可见,特区并不是宪法承认的国家的组成形式之一。所以,为了获得国家宪法承认的合法性,缅甸掸邦东部第四特区政府从1993年开始就向缅甸联邦政府申请成立“勐拉阿卡(族)人自治区”⑨。2008年通过的缅甸联邦新宪法确认了一些自治县和自治州,但掸邦第四特区并不在其中。《缅甸联邦共和国宪法》第五十六条规定:“国家设立以下自治州和自治县:(一)实皆省的莱西镇区、勒黑镇区及楠荣镇区组成那伽族自治县。(二)掸邦的育岸镇区和彬德亚镇区组成德努族自治县。(三)掸邦的和榜镇区、锡森镇区及彬朗镇区组成勃欧族自治县。(四)掸邦的楠散镇区和曼栋镇区组成崩龙族自治县。(五)掸邦的贡江镇区和老街镇区组成果敢族自治县。(六)掸邦的霍班、勐冒、班歪、那坊、万曼、班桑(邦康)等六个镇区组成二个县,这二个县组成佤族自治州。” ⑩在这份自治县和自治州的名单里并没有第四特区或者他们期望成立的“勐拉阿卡人自治区”,而与掸邦东部第四特区相邻的掸邦第一特区(果敢)和掸邦第二特区(佤邦)分别成立了“果敢族自治县”和“佤族自治州”,这更加刺激了掸邦东部第四特区政府申请成立自治区的行动。然而迄今为止,申请还没有成功。
从缅甸联邦政府的角度看,太多的自治区会削弱国家的统治,因而不愿意过多增设自治区。从第四特区本身的原因来说,特区内阿卡人的人口比例不是最大的。从特区政府提供的相关材料可以看到,截止到2013年底,第四特区总人口84755人。人口最多的掸族(傣族)有26573人,占总人口的31.3%;次之的阿卡人有24987人,占总人口的29.5%;布朗族有17522人,占总人口的20.7%;包括汉族在内的其他民族合计有15673人,占总人口的18.5%。第四特区不申报掸族自治区是因为他们本身属于掸邦之内,在掸邦内申报掸族自治区是不可能的。掌握第四特区最高权力的李明贤等汉族领导人愿意并且积极申请成为民族自治地区,更多是出于对“共同的地方利益”的考虑。胡安·诺格指出:“民族主义是一种领土意识形态,具备一种内部统一特征;民族主义是按照这个特征对人们进行界定和分类的,特别是确定一个人属于一块领土和一种文化(一个‘民族’),而不论其阶级或社会地位如何。民族主义运动把阶级利益对立的不同人群团聚在同一个保护伞下的战略(也可以说是技巧),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地理战略。其出发点是,共同享有一块领土的人们,仅凭空间联系就应使他们拥有某种共同利益。”而且,“各种民族主义都是靠背景、环境和地方进行建构的……在民族主义诉求的建构中,地方所起的作用是本质的,因为它是民族主义的吸引力和能力所在;而一种民族主义政治实践,恰是根据对这个地方的需要所做出的回应能力而变化的”。11可见,第四特区政府申请成立“勐拉阿卡人自治区”的政治实践可以说是一种根据地方需要采取的地理战略。具体而言,第四特区政府把共同享有第四特区这块领土的所有民族与共同的地方利益联系起来,然后把其中最具可操作性的“阿卡人民族主义”上升为亚国家层面的民族主义,让“阿卡人民族主义”运动服务于共同的地方利益。所以,第四特区的掌权者汉族以及掸族、布朗族等民族都愿意为了共同的地方利益来推动“阿卡人民族主义”的政治诉求。
一些中国人在最近一段时间迁入缅甸的动机主要是因为缅甸有大量的土地可以种植橡胶。为了能增加阿卡人的人口数量和比例,特区政府鼓励中国和缅甸其他地区的人迁入第四特区,凡是新迁入的,无论他们原先是什么族都得算作“阿卡族”。
这些新迁入的人都选择以“阿卡族”的身份申请缅甸的公民身份,既是缅甸掸邦东部第四特区政府的意思,也是根据1982年制定的《缅甸公民法》12的相关规定做出的选择。《缅甸公民法》规定,缅甸公民分为“缅甸公民”、“客籍公民”和“准入籍公民”。缅甸公民:自缅历1185年或公历1823年之前就居住在缅甸国境内的克钦、克耶、吉仁、钦、缅、汶、若开、掸等土族公民即为缅甸公民。客籍公民:根据1948年缅甸联邦公民法令申请公民证者,如果符合所规定的条件和资格,中央小组有权批准为客籍公民;中央小组批准为客籍公民者,应亲自到内政部所规定的机构做书面宣誓愿忠实于国家,愿遵守法令,并认识了解国民应有的责任和权力。准入籍公民:1948年1月4日之前已在缅甸居住者,或该居民之子女,可以根据尚未申请之理由,以确凿的证据,向中央小组申请成为准入籍公民。由于各种原因,缅甸掸邦东部第四特区的绝大部分阿卡人直到2008年才在特区政府的组织下申请缅甸的公民身份,虽然他们确实是1948年之前就居住在缅甸境内,但他们也只能申请“准入籍公民”身份。在此背景下,那些2008年之前就迁入缅甸的中国移民就同第四特区原来的其他居民一起申请了缅甸的“准入籍公民”身份。尽管申请缅甸联邦“准入籍公民”的工作是特区政府组织实施的,但还是有许多特区居民因各种原因没有提出申请或者没能成功申请到缅甸的“准入籍公民证”。这也就给那些2008年之后迁入第四特区的中国移民提供了“根据尚未申请之理由”提出申请的机会。
但是,《缅甸公民法》规定申请缅甸“准入籍公民”的人必须是“能流利地说一种缅甸种族语言者”。关于缅甸的种族(民族)有多少种,具体是哪些,目前尚未有定论。但目前得到学术界普遍接受和缅甸官方认可的是缅甸联邦政府于1983年进行人口普查时所列出的民族表。该表列出了135个民族及其人口。这个民族表中包括了阿卡族(Kaw,Akha)、佤族(Wa)、果敢族(Kokant)等民族,但没有久居缅甸且人数众多的汉族或华人。13缅甸联邦政府无论出于什么缘由没有把汉族或者华人列入民族表里都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汉族或者华人并不算作缅甸的种族(民族)之一。因此,很难以“汉族”或者“华人”的身份申请获准为缅甸的“准入籍公民”。所以,从中国移民到缅甸掸邦东部第四特区的汉族只能选择用新的“民族身份”来申请缅甸的“准入籍公民”。在这种情况下,基于申请“勐拉阿卡人自治区”的需要,第四特区政府希望无论是汉族还是其他民族,凡是新迁入第四特区的中国移民,最好都能以“阿卡族”的身份申请缅甸的“准入籍公民”。为了帮助这些中国移民以“阿卡族”身份成功地申请到“准入籍公民证”,在中国移民进入第四特区时,特区政府就尽可能地让这些新的中国移民迁入阿卡人村寨,让他们与阿卡人居住在一起。一方面,新的中国移民,无论之前是什么民族,都居住在阿卡人村寨里,第四特区政府就可以向联邦政府提供这些人都是很早以前就居住在阿卡人村寨的阿卡人的“证据”;另一方面,这些新的中国移民可以在阿卡人村寨里学习阿卡语,以成为一个“能流利地说一种缅甸种族语言者”。在特区政府的精心安排和帮助下,大部分中国移民于2010年以“阿卡族”的身份成功申请到了“准入籍公民证”,成为缅甸的“准入籍公民”。但也有少部分人因“不能说流利的阿卡语”,没有成功以“阿卡族”的身份申请到缅甸的“准入籍公民证”。
随着越来越多的移民以“阿卡族”的身份获得缅甸的“准入籍公民”身份,第四特区阿卡人的人口数量和比例将会增加。在不断设法增加阿卡人人口数的同时,不断强化该区域的阿卡文化特色就成了另一个重要的策略。
21世纪以来,第四特区政府部门专门组织考察团到中国西双版纳地区、普洱市澜沧县等哈尼族阿卡人聚居区考察学习举办“嘎汤帕”节的经验。2005年12月20日,在阿卡人最多的南板县县城举办了第四特区首届哈尼阿卡人“嘎汤帕”节。由于大部分阿卡村寨都是在12月下旬过村寨性的“嘎汤帕”,为了错开这个时间,同时又为了和中国西双版纳地方政府主办的哈尼族“嘎汤帕”节的举办时间错开,第四特区政府把原本定于2006年12月20日举办的第二届“嘎汤帕”节改期到2007年1月6日举办,并决定将“嘎汤帕”节的举办时间确定为每年的1月6日。
2010年,第四特区在区内最大的坝子,也是阿卡人居住最为集中的地方——南板县勐梭乡的南沙培村举办第五届哈尼阿卡“嘎汤帕”节。之后,为了扩大“嘎汤帕”节的政治影响力,让节日庆典活动更好地成为政治诉求表达的平台,特区政府决定从第九届“嘎汤帕”节开始,举办地点设在第四特区首府勐拉。
这里对2014年第四特区第九届“嘎汤帕”节的举办情况进行简要的描述。
2013年10月,在确定把首府勐拉城区南面“三棵树赶摆场”对面的空地作为“嘎汤帕”节庆典活动的主会场地址后,第四特区相关部门就开始搭建会场了。首先是在活动场地上建立了一座约六十平方米的茅草屋作为阿卡人文化展览馆。展览馆内摆放了哈尼/阿卡人的祖先送密沃、尊唐盘、唐盘漫、唐盘沙、唐盘忠、唐盘咀、唐盘普、唐盘孟、唐盘吹、莫波、交邦等人的雕像。14展览的内容还有用阿卡文书写的一些当地阿卡人的家谱(阿卡人的父子连名谱系)。哈尼/阿卡人服饰、生产生活用具、相关书籍等也在此展出。其次,组委会在会场的入口处修建了一座寨门和一座小舞台。“三棵树赶摆场”内原有的大型舞台可以作为主舞台。此外,又搭建了一座秋千架、秋千房、阿卡人传统的茅草屋(矮房)、谷仓房、方形舞池(主要用于跳竹筒舞)、前来参加节日活动的村民的临时住所、临时公厕等等。
准备工作中,节日活动资金的筹集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经费来源分为几个部分:一是第四特区政府和各县政府的领导捐款,有48位主要领导每人捐款6500元人民币(当地通用人民币),计31.2万元,其他副职捐了10.5万元,共计41.7万元;二是当地的公司和企业赞助,有47家公司企业赞助,赞助费共83.5万元;三是参加节日活动的其他部门和个人的礼钱,有30.8万元。所有收入共计156万元。据节后结算,此次节日活动花费约148万元,结余约8万元。
2014年1月5日,来自缅甸掸邦景栋地区、大其力地区、佤邦地区、果敢地区以及中国、泰国、老挝等国家的客人到三棵树活动现场的“第九届哈尼(啊卡)‘卡汤帕’节报到处”15报到。据不完全统计,参加此次庆典活动的约有三万人,受邀前来的客人有好几千人,包括第四特区外的缅甸阿卡人约一千人,中国哈尼族约一千人,泰国阿卡人约一百三十人,老挝阿卡人约五十人。还有大量来自缅甸和中国的公司企业的嘉宾。
晚餐后,迎宾晚会“传统舞蹈与现代舞蹈表演”开始。男女主持人分别用阿卡语和汉语宣布晚会开始,接着介绍出席晚会的领导和来宾。在迎宾晚会上,没有官方语言缅语和第四特区内使用较为普遍的傣语。这是因为这个晚会还不算是“嘎汤帕”的正式开始,绝大部分观众只懂阿卡语和汉语,所以缅语和傣语就省略了。
缅甸南沙培中心歌舞队合唱《迎宾曲》(源自中国西双版纳哈尼族阿卡人的流行歌曲),对宾客的到来表示欢迎。接着,来自缅甸掸邦东部第四特区南板、勐拉、色勒地区,掸邦景栋地区和果敢、佤邦特区,中国西双版纳勐海县打洛镇、格朗和乡以及景洪市勐龙镇、景哈乡等地的歌舞代表队相继出场表演。总共表演了39个节目,其中舞蹈36个,歌曲3个。晚会一直持续到次日0点40分才结束。
1月6日上午10点,第九届哈尼阿卡“卡汤帕”节开幕。
第四特区政府副主席、第四特区哈尼阿卡文化协会名誉主席用阿卡语致开幕词。他首先对到场的所有来宾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然后介绍第四特区基本概况、第四特区阿卡人“嘎汤帕”节的简史及其意义,强调节日庆典的举办对于促进阿卡人文化传承与发展、促进特区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副主席的致辞由男主持人翻译成缅语和傣语,由女主持人翻译成汉语。
接着开始歌舞表演,分别由南沙培中心歌舞队、南板地区天主教歌舞队表演了3支歌舞。歌舞表演之后举行了一个“赠送仪式”:掸邦政府向“嘎汤帕”节组委会赞助缅币10万元,掸邦边区开发部则赠送大米100袋(约十吨)。
开幕式结束后,来宾们参观阿卡人传统文化展览。参观秋千架、传统民居、祭祖表演,观赏展览屋内的祖先雕像、家谱、民族服饰、生产生活用具等。
下午的主要活动是观看体育比赛。体育赛事有高尔夫球、打秋千、爬竹竿、200米赛跑、打陀螺、射弩、踩高跷、顶杆、拔河以及足球比赛等。
晚上8点,第九届哈尼阿卡“嘎汤帕”节日活动的正式晚会在三棵树赶摆场内的大舞台举行,主要领导和嘉宾们都出席。
正式晚会的主持人是一男二女。男主持人用阿卡语,女主持人之一用缅语,女主持人之二用汉语。报节目的语言顺序是:阿卡语、缅语、汉语。表演的节目与前一天晚会的节目大多是重复的,但观众的热情不减。当来自中国云南艺术学院的表演队表演男女声独唱、呼啦圈、拉丁舞、健美操等新节目时,观众的热情达到了高潮。晚会共表演了45个节目,其中舞蹈类节目37个,歌唱类节目8个。
三十多支来自不同地区的歌舞队准备了近一百五十个节目,为了让所有歌舞队都有机会表演,与大舞台所在的赶摆场隔着一条公路、临时搭建的小舞台也就在此刻派上了用场。没有被安排在大舞台的节目都在小舞台上表演。相隔不远,两个舞台同时上演不同的节目,非常热闹。
1月7日上午9点,第九届哈尼阿卡“嘎汤帕”节闭幕式开始。依然是一男二女三个主持人,依然是阿卡语、缅语、汉语的顺序。第四特区文化部部长、勐拉哈尼/阿卡文化协会会长致闭幕词。他代表主办方表达对各位来宾的感谢并希望来年能举办更成功的节日庆典,希望与各位来年再会。接着,特区政府领导为那些向节日庆典中捐款数额较大的公司颁发奖章。然后为在传统和现代体育运动项目中取得前三名的团队和个人颁奖。11点30分,“嘎汤帕”节正式闭幕。
这天下午,节日主办方还举行了主题为“哈尼/阿卡人今后需要做的工作”的内部讨论会。在特区领导强调在中国勐海县帮助下进行的橡胶替代罂粟的替代种植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应继续加强和中国的经济合作之后,会议围绕如何利用此次举办盛大的“嘎汤帕”节的机会进一步推进第四特区申请设立阿卡人自治区的工作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他们希望通过“嘎汤帕”节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阿卡人的文化,也希望通过他们的努力可以使缅甸境内所有地方的阿卡人都能在统一的时间内举办“嘎汤帕”节。第四特区的一位领导特别强调申请成立“勐拉阿卡人自治区”这个任务非常紧迫,就如“火就要烧着自家的房子了”一样紧急。
三、老挝“嘎汤帕”:族群平等的文化诉求
在中国、缅甸和老挝的“嘎汤帕”节日中,老挝的新式“嘎汤帕”节是最晚出现的。2013年1月4日南塔省勐新县的阿卡人举办了首届阿卡“嘎汤帕”节。这个新式节日的出现是与阿卡人争取真正的平等民族身份有关的。老挝对其民族的分类只是根据居住地区将其民族分为老龙(居住在平原、河谷地区的民族)、老听(居住在半山、丘陵地区的民族)、老松(居住在高山顶上的民族)三大类。这样的划分方法就使得语系不同的民族也可能被划为一类。而阿卡人既有居住在半山地区,也有居住在高山地区的,因此既有归为老听的,也有归为老松的。其称谓还有“戈”、“依戈”等。16
在相当长的历史中,殖民者传入的鸦片种植成为阿卡人等山地民族重要的经济来源。阿卡人给外人的印象也常常是和毒品种植相关联。近二十年来,禁毒运动的力度不断加大,绝大多数阿卡人都根据政府的要求搬迁到了平坝地区建新寨子,橡胶种植等替代种植项目已经收到了明显的效果,他们正在远离罂粟。但是,刻板印象的消除并非短期内可以完成。由于近年来原先居住在山区和半山区的阿卡人大量搬入坝区,这就使得原本的老松(居住山顶的民族)或老听(居住在半山区的民族)等称谓无法指称他们,而且他们也不是传统上的老龙(居住平坝的民族),这就使政府部门需要有一个合适的称谓来指称他们,而阿卡人也需要在与其他族群建构新的社会交往关系时首先确认自己。
在1968年老挝政府公布的老龙、老听、老松3个系统68“份”(部族)的名单中就没有“戈”(Kor,也有人翻译成“果”或“告”)或“阿卡”(Akha)。171985年,老挝的民族研究工作确定了47个民族。1986年,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政治局确认了这47个民族。1995年,老挝人口普查统计首次正式列出了这47个民族。“阿卡人”的他称“戈”(“Kor”,译为“告”)就在其中,当时的人口有66108人。182005年老挝政府出版《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各族群》。根据该文献,老挝有49个民族,其中包括“阿卡”(Akha)。19“阿卡”(Akha)的族称首次出现在正式的文件中。也就是说,直到2005年,阿卡人才最终被确认为单独的一个民族,“阿卡”称谓也被确定为法定的称谓。从这个意义上讲,阿卡人在国家层面上还是一个“新”的民族,其文化也还需要得到更多人的了解,其合格公民形象也需要得到进一步的塑造。
与中国和缅甸不同,老挝并不设立民族自治地方。1991年通过并于2003年第一次修改的《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宪法》第七章第六十二条规定:“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下设省、市(省级)、县、村等各级地方政府。”第一章第八条规定:“国家执行民族团结和民族平等的政策。各民族都有维护和发展本民族和老挝全民族良好的风俗习惯和文化的权利,禁止一切民族分裂和民族歧视行为。国家将采取各种措施,不断发展和提高各民族的社会经济水平。”老挝强调民族平等,不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也不强调对少数民族的特殊照顾,更多的是强调老挝所有民族都是老挝的公民,强调公民平等,如宪法第三章第二十四条规定:“老挝男女公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等方面具有平等权利。”20在不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下,为了促进国内民族的平等发展,老挝政府“采取小民族迁往大民族地区或富裕地区的政策”,即“把山上的人往山下移,让游耕、狩猎、采集的人逐渐定居;把交通不便处的人往公路边移,以便生产生活、商品流通、行政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等等”。21在这些政策下,老挝阿卡人从山区移居到坝区,并为成为合格公民以及维护公民的平等地位付出努力。
从现实经济发展的需要来看,现在的橡胶经济对市场的依赖程度是非常高的,更好地进入主流社会以及与其他民族更多社会交往的重要性比历史上的任何时候都重要。“阿卡人嘎汤帕”的举行与展示阿卡人的优秀文化,提高他们的经济、社会乃至政治地位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2013年1月4日,二十多个村寨的阿卡人村民组织的“嘎汤帕”节举行了。22这个节日从形式上看是中国西双版纳地区政府组织的“哈尼族嘎汤帕”的翻版。
距离县城约六公里的县级“文明村”南滇宋波村被阿卡人确定为二十余个阿卡人村寨共同举办新型“嘎汤帕”节日的地点。南滇宋波村与邻近的帕雅洛村、南迷村联合承办。需要说明的是,最初准备参加这个“嘎汤帕”节日的有五十多个村,但由于内部存在到底由谁来领导的争论,最后有二十多个村退出了。尽管参加的人少了差不多一半,但举行这样的大型活动还是非常烦琐的。南滇宋波村仅有41户243人,承担空前规模的节日活动,人手明显不够,而且也没有任何这方面的经验,于是后两个村也加入进来成为东道主。
“嘎汤帕”节日正式开始前,三个村已经提前做了许多工作。
南滇宋波村的入村路口修建了寨门。寨门的横梁上悬挂一条白底黑字的老语横幅:“热烈庆祝勐新县阿卡人嘎汤帕节”,还插上了一些彩旗。村民在活动场地的正南面用木桩、木条及竹席等搭建了一个长约10米、宽约7米、高约1.2米的舞台,在舞台四周镶嵌彩纸并插上五颜六色的花朵。活动场地的西南角搭建了一般只是在另一个节日“耶苦扎”节才搭建的秋千。活动场地的正北面修建了一座简易茅草屋作为举行祭祖仪式的房屋,房屋虽然较小,但屋内设置了火塘、祭祖台、神龛盒等。
1月4日,“首届勐新县阿卡人嘎汤帕节”正式开始。早晨8点,部分村民已经开始忙碌。一些人在做饭菜,另一些人在布置会场,还有一些军人及民兵挎着枪在场地周围及村里巡逻,维持秩序。热闹的场合总少不了一些做生意的人,一些佬族妇女早已到村寨里生起火来煮米线、米干,为人们提供早餐,还有一些照相馆的人到村里为穿着节日盛装的村民们有偿拍照。当然,这些做小生意的人要向节日组织方缴纳摊位费。
大约9点半,一辆辆大货车、拖拉机、皮卡车载着一批批穿着节日盛装的其他村寨的村民浩浩荡荡地赶到南滇宋波村活动现场。
活动预定10点正式开始,但是由于重要的客人县长以及县政府的人都没有到场,活动只能往后推延。大约11点钟,县长到场,嘉宾们才跟着县长入场。除了县长之外,来宾包括勐新县人民医院院长、勐老县人事局局长及一些官员、中国勐腊县哈尼族学会会长及工作人员、泰国的阿卡人朋友等。
南滇宋波、帕雅洛、南迷三个村的村民组成的迎宾队伍排成两列从入口处向北延伸约二十米。入口处,三位礼仪小姐为每一位入场嘉宾佩戴胸花,嘉宾们则将装有现金的请柬盒交到门口的收礼台,而没有带请柬盒的嘉宾则直接交现金,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收钱和记录。之后,门口的迎宾小姐将装有染色鸭蛋的彩线小兜挂在嘉宾们的脖子上。
勐新县、勐老县的领导以及来自中国和泰国等地的远方嘉宾前排就座,其他村寨的阿卡人村民们在后面按秩序就座,场内103桌550个座位座无虚席。
大约上午11点半,庆典活动才正式开始。节日庆典的主要内容及流程如下:
节日庆典活动由县长秘书阿四(男)和县政府工作人员米图(女)两人主持,男主持人用老挝官方语言佬语讲话,女主持人接着翻译成阿卡语。
按照先前定好的活动流程,主持人宣布庆典开始后,会场本应该燃放烟花爆竹的,但是工作人员把这事忘了,直到晚上8点多才想起放烟花的事,那时,村民们只好自娱自乐了。
接下来由勐新县劳工局局长(阿卡人)讲话。他先用阿卡语后用老挝语向来宾们表示节日的问候,之后用老挝语介绍阿卡人的分布情况、阿卡人的历史和文化。他希望通过今天这样的节日庆典来展示阿卡人的节日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阿卡人。他特别强调了一点:阿卡人不是祭鬼的民族,他们是祭祖的民族,祭祖是阿卡人文化的核心内容。他还请嘉宾们待会儿到祭祖房里参观祭祖仪式,并品尝专门准备的祭祖食品。
然后,由南滇宋波村的三位老人作为代表上台念族谱和家谱。但实际上也只有其中一人从始祖送密窝开始念到自己这一代人的族谱和家谱。他在念到一些重要家族分开的节点时会停下来解释这些家族有哪些,现居何处等。
劳工局长再次登台汇报阿卡人社会文化发展的成果,并说明阿卡人村寨原有的一些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不符合现代生产生活要求的文化习俗、习惯、禁忌等都逐渐得到修改、摒弃,并表示阿卡人将努力使他们的文化按照国家发展的需要去发展。
接下来是县长(佬族)讲话。他表达了对阿卡朋友盛情邀请的感激之情。他强调他对于受邀参加节日活动感到由衷的高兴,因为这是阿卡人第一次举办这么隆重的庆典,秩序非常好,内容丰富。并且进一步表示政府对阿卡人的文化非常尊重,希望阿卡人的文化、社会、经济都获得更好的发展。
按照原定的活动流程,接下来应该是邀请县长等人视察茅草屋内举行的祭祖仪式,请县长等人吃祭祖贡品,但是主持人和工作人员再次忘了这个重要环节。
接下来是由县长给节日活动的主要资助者颁奖。到场的7人按顺序排成一行,由县长一一颁发荣誉证书和鲜花进行表彰,之后是合影留念。
直到这个活动结束,工作人员才想起遗漏了祭祖仪式,但已经来不及了。此时,组织者到舞台告知来宾们祭祖仪式已经结束了,来宾们可以自己到茅草屋“吃祭祖贡品”。此后,工作小组的部分成员及一些来自泰国、中国、老挝勐老等其他地区的阿卡人朋友到茅草屋吃祭祖贡品,但绝大部分当地的阿卡人村民都没有去吃“祭祖贡品”。对他们来说,那些食品主要是为外人做的,没有举行过真正的传统仪式,也就没有多少神圣性。
之后,主持者邀请县长等领导嘉宾上台跳国舞,即团结舞。这是一种在老挝的各种庆典上都要跳的改编过的佬族舞蹈。对老挝人来说,能够在重要庆典中被邀请上台跳团结舞是一种有身份、有地位的象征。邀请县长等领导之后,主持人又邀请主要资助者上台。主持人还为他们安排了漂亮的阿卡姑娘伴舞。
接着便是各个村寨的歌舞表演。来自勐新县和勐老县10个村寨的村民表演了23个舞蹈,所有的舞蹈都以阿卡人歌曲作为伴奏,但是舞蹈动作却是结合了阿卡人和佬族的舞蹈动作的。“打陀螺”、“爱杯打”两种“嘎汤帕”节期间经常玩的游戏也在舞台上表演了。唯一的一首歌是来自中国勐腊县哈尼族学会的女歌手演唱的。在阿卡人的节目中间,穿插了四次老挝国舞——团结舞的表演。
下午3点左右,县长以及领导们离开。节目表演依然在继续,村民们依然都在观赏。各村寨的舞蹈表演直到下午5点左右才结束。晚饭后,村民们留在现场继续活动,中老年人喝啤酒聊天,年轻人则在舞台上继续跳舞。活动持续到晚上10点才告结束。
四、讨论与结论
从文化生产的角度看,新式“嘎汤帕”是霍布斯鲍姆等所谓的“传统的发明”的一种模式。23从“发明”的方法看,这种晚会式的节日是对传统节日想象的拟仿以及对拟仿的模仿。从中、缅、老边境地区这个新的民族节日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传统文化在拟仿与模仿的文化生产中所具有的重要的政治表达意义。所有的新式“嘎汤帕”都不再是由村寨宗教领袖来主持,属于某个特定村寨的村民身份的重要性已经开始为属于某个民族的族群身份的重要性所代替。
随着橡胶经济在中、缅、老边境区域的发展,哈尼/阿卡人的生计模式和交往方式都有了很大的改变。现在,村寨中举行的“嘎汤帕”仪式也发生了许多的变化。许多村寨中,村寨宗教领袖最玛主持的“杀牛”仪式已经绝迹,“结账”也不一定非要等到这个时节,“祭祖”也只是一部分人家还在做。
传统上讲,“嘎汤帕”就是“嘎汤帕”,或者说至多只有村寨内部社会整合的作用。而在拟仿及模仿拟仿的“嘎汤帕”中,中国的是“哈尼族嘎汤帕”,在缅甸是“哈尼阿卡嘎汤帕”,在老挝则是“阿卡人嘎汤帕”,在新型节日前加上民族身份标识,本身正说明了传统文化事象在现代社会中的再生产可能具有更多的族群身份政治的内涵。这一点也还表明了在哈尼/阿卡人的现实生活中,民族国家中多民族共存的现实是被强烈地意识到了,而这恰好也是各民族有着越来越紧密关联的现实在意识中的反映。
从总体上看,三地的“嘎汤帕”节日活动都呈现出了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的拼贴特色,但所有的拼贴又都不是随意的,都与主办者对民族传统文化、民族身份、民族与国家关系、民族与民族关系等诸多问题的理解有关。
表演祭祖仪式及各种民俗文化展示所要起到的作用就是努力把这个拟仿及模仿的节日装饰得更加传统一些。必须看到,这些装饰本身也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在传统节日中非常重要的祭祖仪式环节现在也只是众多表演节目中的一个。三个地方的“嘎汤帕”都有祭祖表演,但其所表达的意义并不相同。在中国西双版纳地区“哈尼族嘎汤帕”上的祭祖表演更多地是为了凸显民族文化的特色,强调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缅甸掸邦东部第四特区的“哈尼阿卡嘎汤帕”中,表演祭祖强调的是该区域是有鲜明的阿卡人文化的地区;而在老挝勐新“阿卡人嘎汤帕”中,祭祖表演则是为了洗刷外人心中他们是祭鬼民族的印迹,是为了强调他们与其他民族没有本质的差别,他们一样是人,因为他们祭祖,不是祭鬼。
男女主持人以官方语言及少数民族语言共同主持所表达的是国家与民族的关系。如在中、老两地,主持人所说的语言种类的顺序安排上都是首先是官方语言,其次是少数民族语言,而在缅甸,阿卡语言是置于缅甸官方语言之前的。三个地方同一个节日的不同政治意味是十分明显的。歌舞节目的内容及安排也都在表达着哈尼/阿卡人对国家与民族、民族与民族关系的理解。相比较而言,缅甸掸邦东部第四特区的节目是最为丰富的,但是,在那么丰富的节目中,很难找到主体民族的节目。这与他们要强烈表达其自治的愿望不无关系。表面上的相似并不能遮盖三地节日间存在着的根本性不同。
中国西双版纳哈尼族的“嘎汤帕”节是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通过而成为法定节日的。在中国,地方政府主办“哈尼族嘎汤帕”节等民族节日庆典是为了展示民族团结的现实,也是为了执行民族政策,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促进地方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缅甸举办“哈尼阿卡嘎汤帕”是追求区域自治权的合法性。而老挝阿卡人举办“阿卡人嘎汤帕节”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举办超越村寨的族群性的节日来展示其文化,并由此来强调他们与其他族群身份上的平等。
在经济社会迅速转型的时代,传统民族文化事象的基础可能被削弱从而难以完全按照过去的方式延续。“传统的发明”以及对传统文化事象进行的拟仿和对拟仿的模仿会很多。从中、缅、老边境地区新出现的对民族节日进行再生产的实例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民族传统文化是可以在满足现实需要的过程中以一种新的方式得以延续的。民族文化事象可以在文化事业发展和文化产业发展中资本化从而为民族的发展做出贡献,24也可以在现代民族国家体制下转化为资源博弈的政治资本。至于博弈的目的和方式则因这些民族在不同的国家中所处的政治地位以及与其他民族关系的不同而不尽相同。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项目“哈尼/阿卡社会文化调查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09JJ0850003)。
【注释】 ①在中国境内,阿卡人属于哈尼族的一个支系。国际学术界一般将中国境内的哈尼族与老挝、缅甸、泰国等地的阿卡人一起称为哈尼/阿卡人。本文所用材料,凡未注明出处的都来源于笔者的相关田野调查。
②参见[法]尚·布希亚:《拟仿物与拟像》,洪浚译,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版。
③哈尼族村寨寨门上挂着的雕像是不穿衣服的,也不挂玉米和向日葵。
④缅甸掸邦东部第四特区用汉语音译这个节日为“卡汤帕”节。为了行文方便,我们在本文中统一使用“嘎汤帕”节。
⑤参见马翀炜、张振伟:《在国家边缘:缅甸那多新寨调查》,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5页。
⑥关于“自治县”的翻译,译者是这样解释的:如果按照缅文字面意思应直译为“自治(地)区”,中国人很容易理解成是与“省”平级的行政区划,实际上在缅甸是与“县”平级的行政区划,因此意译为“自治县”。参见缅甸宣传部印刷与书籍发行公司:《缅甸联邦共和国宪法(一)》(2008年9月发行),李晨阳、古龙驹译,载《南洋资料译丛》2009年第1期。
⑦关于“自治州”的翻译,译者是这样解释的:按照缅文字面意思应直译为“自治省”,但新宪法第一章已把原来的省提升为“大区”或“大省”,所以即使译为“自治省”,在行政级别上仍低于现有的省或邦,而且容易造成混淆。为了显示行政级别上的差异,按照中文的习惯表达法,把它意译为“自治州”。参见缅甸宣传部印刷与书籍发行公司:《缅甸联邦共和国宪法(一)》(2008年9月发行),李晨阳、古龙驹译。
⑧缅甸宣传部印刷与书籍发行公司:《缅甸联邦共和国宪法(一)》(2008年9月发行),李晨阳、古龙驹译。
⑨按照《缅甸联邦共和国宪法(一)》(2008年9月发行)翻译者的理解,“勐拉阿卡人自治区”就相当于中国的“自治县”级别。
⑩同注⑧。
11[西]胡安·诺格:《民族主义与领土》,徐鹤林、朱伦译,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2—23页。
12《缅甸公民法》(1982年人民议会第4号法令),罗伯特译,缅华网,
http://www.mhwmm.com/Ch/NewsView.Asp?Id=1433。
13贺圣达、李晨阳:《缅甸民族的种类和各民族现有人口》,载《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14这些雕像是由勐拉哈尼/阿卡文化协会会长集中了许多阿卡人文化人和村寨中老人的想法设计的。
15在缅甸有关阿卡人的中文表述中,经常将“阿卡”写成“啊卡”。
16参见申旭、马树洪:《当代老挝》,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59页。
17马树洪:《老挝的民族、宗教及其政策》,载《东南亚》1998年第3期。
18周建新:《老挝的民族识别与划分及其未来发展》,载《贵州民族研究》2001年第1期。
19黄兴球:《老挝族群论》,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第235页。
20《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宪法》,法律教育网,
http://www.chinalawedu.com/news/15300/154/2006/1/ma358638404414216002207984_182384.htm。
21[老]坎普·茹达拉:《老挝民族族称的根据及所取得的初步成效》,载《新万象报》(万象)1999年7月21日,转引自周建新:《老挝的民族识别与划分及其未来发展》,载《贵州民族研究》2001年第1期。
22关于老挝勐新县阿卡人“嘎汤帕”节的程序和内容可参见张雨龙、马翀炜:《传统嵌入现代:老挝勐新县阿卡人“嘎汤帕”节的人类学考察》,载《节日研究》第7辑(跨境民族节日专辑),济南:泰山出版社2013年版。
23[英]E·霍布斯鲍姆、T·兰格(编):《传统的发明》,顾杭、庞冠群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
24参见马翀炜:《民族文化的资本化运用》,载《民族研究》2001年第1期。
马翀炜: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Ma Chongwei, Center for Studies of Chinese Southwest’s Borderland Ethnic Minorities, Yunnan University)
张雨龙: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Zhang Yulong, School for the Study of the Minorities, Yunnan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