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安徽万亩隆平超级稻减产绝收,监管单位下逐客令”的消息引爆网络,引起舆论一片哗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的超级稻神话第一次受到社会公众的质疑。这一事件是偶发还是必然?关于超级稻我们是不是有意无意忽视或掩盖了一些什么?如果是这样,这个事件会不会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中国的超级稻计划是否有必要检讨一下?
其实,超级稻从它的诞生之日超就受到质疑,只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喜欢造神的国度里,质疑的声音很难引起重视。笔者就曾对超级稻提出过质疑。2006年,笔者写了一篇拙文――《农技推广之痛》,此文发表在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主办的《三农中国》(2006年第8期)。该文关于“两系杂交稻”和“超级稻”有这样的阐述:“……据称‘两系杂交稻’是国家863计划生物技术领域的攻关项目,是我国在世界上首先研究成功的一种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新技术。笔者所在县1999年开始推广这种新型杂交水稻,从实际栽培情况看,两系杂交并没有比三系杂交水稻明显的增产优势,因此两系杂交稻也没有取代三系杂交水稻。近年来,由袁隆平院士领导的‘中国超级稻研究计划’,为世人瞩目,国家投入巨资。据媒体报道,这项计划已起得重大突破,一些超级稻组合在示范片亩产达到了800公斤,并称2006年将实现大面积推广种植,以超级稻亩增产150公斤、年种植面积2亿亩计算,未来每年将增加300亿公斤粮食,可多养活7000万人口。对这些媒体的报道,一些长期从事农技推广工作的基层农技员总是心存疑虑:这些超级稻大面积推广能有那么高的产量吗?有人质疑:超级稻的增产机理仍然主要是利用品种间的杂交优势,那么在育种技术尚未取得突破的条件下培育出来的超级稻,能够在以前杂交水稻的基础上实现产量的飞跃吗(分子育种技术仍处于探索阶段)?从水稻生产的实际情况看,近20多年来,尽管在三系杂交水稻之后又推广了许许多多水稻新品种,但不管是两系杂交稻、遗传工程稻、还是太空稻以及现在的超级稻,其产量并没有绝对超过上世纪70年代三系杂水稻发明后培育的第一代杂交组合(如汕优63等)。20多年前由袁隆平等专家培育成功的第一代杂交水稻组合,现在仍然有不少农民选种就是最好的说明。”
笔者的这篇《农技推广之痛》一文在网上有很转载,“中国乡村发现” 笔者文集里也存有http://www.zgxcfx.com/Article/186.html。有兴趣者可搜索阅读全文。
笔者写此文至今已过去近10年了,在这10年时间里,笔者所在县农民的选种依然和过去一样,没有谁专门选超级稻,选了超级稻的产量和其他杂交水稻也没有什么明显不同,这进一步印证笔者文章中阐述的观点。或许有人会说,育种是一个“高科技”的活,一个农校毕业生未必能理解超级稻的增产原理。其实,正所谓“大道至简”, 世界上有很多事情的原理是一样的。更重要的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超级不超级,拿产量来说话,农民是最现实的,好东西不可能不用。
安徽万亩隆平超级稻减产绝收或是一个孤立事件,不能因此否定整个超级稻计划,还有,就算超级稻计划存在一些问题,也难憾袁隆平院士“中国杂交水稻之父”的地位,更不能抹杀其对中国作出的巨大贡献。袁隆平院士永远是我们很多人学习的榜样。只是,我们需要改变造神、迷神的环境,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袁隆平院士取得成功正是他不迷信权威和书本的结果。这个事件可能会引起一系列反应,中国的超级稻计划或需要重新审视和评估。
2015年4月9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