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文章首页 >> 调查研究 >> 调查报告 >>
  • 联耕联种——家庭分散经营 效益最大化的有效路径
  •  2015-05-17 12:53:23   作者:dys999   来源:   点击:0   评论:0
  •  【字号:
  • 简介:2013年秋播,江苏省射阳县首创的联耕联种,不改变土地性质,不改变家庭经营主体,实现了家庭分散经营效益最大化,受到参与农户的一致认可。联耕联种有利于稳定和完善农村家庭经营制度,是土地不流转也可实现规模经营的新路子,更适合约占全国耕地近1/3的6.2亿亩平原宜耕耕地的传统农区,汪洋副总理作出批示。
  • 联耕联种——家庭分散经营 效益最大化的有效路径 作者:dys999 来源: 发表时间:2015-05-17 联耕联种——家庭分散经营 效益最大化的有效路径 2013年秋播,江苏省射阳县首创的联耕联种,不改变土地性质,不改变家庭经营主体,让广大普通农民受益,实现了家庭分散经营效益最大化,一经推广就受到参与农户的一致认可。2014年秋播盐城市推广己超200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30%。中央农办调研认为,联耕联种有利于稳定和完善农村家庭经营制度,是土地不流转也可实现规模经营的新路子,更适合约占全国耕地近1/3的6.2亿亩平原宜耕耕地的传统农区。国务院副总理汪洋为此作出批示,群众从实际出发作出的选择常常就是创造,如何将群众的创造变成指导全局的政策,这是我们的任务。 一、破除田埂,有利于分散农地快速规模化 家庭联产承包制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并将长期保持不变。农业现代化土地规模是基础,破除田埂,将碎片化的农地集中起来,不但使“百衲衣”式的农田积“零”为“整”,还带动了农业生产要素的快速集聚。 一是符合政策走向。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明确,坚持家庭经营的基础地位,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切实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由于农村土地在中国经济中扮演的角色不只是生产粮食,而且具有就业和社会保障功能,是社会稳定器,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农业改革必须坚持以家庭经营为基础。当前我国农村改革把农户确立为农业经营的主体,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和经营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几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联耕联种不仅保留了家庭承包经营的内核,而且具备规模化经营、集约化生产的优势,符合中央农业发展的方针政策,更贴近农村实际,可以让土地流转不再是规模经营的最主要选择。 二是保障农民权益。 资本的逐利性决定了大户、家庭农场不会不挣钱流转土地,在2013年全国受理土地流转纠纷案件达18.8万件的情况下,中央提出要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中国有2亿多农户,小规模经营自家承包耕地的普通农民仍占大多数并将长期存在,分散的农户完全可以通过联合,依托社会化服务组织,实现土地规模经营。联耕联种的现实意义就在于农民的土地承包权无需流转,这就从根本上保障了农民对土地产出的收益权,防止了农村土地向少数大户集中,形成“老板” 挤出“老乡”。因而农民形象地说:土地流转是大户发财,联耕联种是农民致富。海河镇革新村34户农民143亩土地,实行“成本均摊、收益均分”的联耕联种,农民年亩收入1350元,高出本地土地流转价格400元。由于联耕联种的经营主体没有变化,变化的是通过合作组织提高了生产组织化,其大灾的风险自然分散。 三是便于实践推广。 联耕联种通过打桩等方式明确界址,不需要经营权转移,操作简单,方法灵活,一切尊重农民意愿。无论采取联耕联种、联种联管,还是联管联收,只要破除田埂,就能实现“农户+农户+合作社”家庭合作经营。没有利益之争,不涉及第三方利益,农民愿意参与;由于地块成匡连片,农机不需要在田里转场,耕作比较效益高,小农机手乐于购买大机具而淘汰小机具,农机合作组织愿意服务;降农本、少用工,增产、增收可预期,农民都愿意将农田交给合作组织服务,同频共振实现了“双赢”。因而一经产生就得到农民普遍欢迎和社会广泛关注,省内外已有200多个县(市)到射阳参观学习,浙江、山东等省已推广实践,不到1年的时间联耕联种百度网页就达亿条。 二、行政引导,有利于分户经营快速组织化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积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对于一家一户不足10亩承包地分为七八块,要实现化零为整,这是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的事,必须要依靠行政组织才能快速推进。 一是促进了分散农户合作。 联耕联种的主体是农户,但农户是分散的,不同于“大包干”,打一个田埂就解决了所有问题,大面积推广需要农民自愿、村两委牵头、农技部门引导、县镇两级政府规划。目前农村基础条件较好的农田已基本流转,零散田种植比较效益不高,“老人、妇女”农业现象突出,他们对省工、增收的愿望非常迫切。联耕联种的产生,使他们眼前一亮,农技部门适时编发联耕联种效益比较表,算好与分散种植对比账、与规模流转对比帐,出现了试点村周边农户争着要求加入联耕联种的好势头;增加农民收入本来就是村党支部、村委会份内主要工作职责,明显的增收帐是任何扶贫办法都无法比拟的。射阳县委、县政府及时出台激励政策,对成效显著的镇、村和服务组织进行激励。四明镇组织村组干部、农民代表前期看苗情长势,成熟时再看增产效应,今年夏季第一次推广水稻联耕联种面积就达2.64万亩,整合零散3010个农户参与。新南村召开7次群众会,7个组就有5个实现了全覆盖。 二是促进了要素资源集聚。 联耕联种有行政推动,有市场需求,快速推动了土地、资金、人力、农机、技术等要素聚拢。因经营主体仍然是一家一户,只要行政推进有力,农民无需投入额外资金,就能快速实现土地规模经营,为我国平原宜耕耕地的传统农区一家一户分散农户,实现规模经营找到了便捷路径。联耕联种让“拎包种田”失去了市场,工商资本快速聚合从事农机、植保等专业服务。联耕联种需要基础设施配套,射阳县整合水利、国土等项目资金,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集中投入、各负其责”的原则,集中投向联耕联种,改善路、桥、涵、电等基础设施,逐步将所有田块都改造成符合新型农机化作业标准的田块。同时安排非普惠性资金撬动联耕联种,实现想种田的人有田种,返聘到合作社从事除草除杂等精细化工作,逐步成为职业农民;不种的田有人种,直接交给合作组织。各类农业生产要素的迅速积聚,使在外打工的人放心,使种田的人安心,从而释放了农村生产力。 三是促进了农机农艺融合。 联耕联种带动农机化发展,促进农机农艺的高度融合,一家一户从长期使用自家的小农机耕种收割,到开始接受和尝试各种有利于降本增效的大马力、复合式新机具,钵苗移栽机、无人植保飞机、激光平田整地机等一批新农机,快速提升了射阳县农机装备层次。每个村都通过农民协商,选择1-2个优新品种,利于集成技术的普遍运用,加上农技部门的适时指导,有效地解决了“迟茬接迟茬”影响产量的问题,显著提高了粮食产量。小麦普遍采用机条播技术,播种量从人工撒播的40-50公斤/亩降至20-30公斤/亩,2014年射阳县小麦联耕联种单产都过千斤,比同期年报产量只有758斤;水稻使用“上毡下钵”塑盘育秧新技术,集中育秧点由上年的20处,发展到128处,可供16万亩农田栽植。而大户、家庭农场还普遍使用双膜育秧,技术运用滞后明显。2014年在水稻生长关键的7-9月份,光照少于上年同期42.1%、积温少12.8%、降水多51.4%的极端天气条件下,平均亩产仍达到1309斤,仍比去年同期增4.2%。农民也从今年水稻人工撒播和机插秧平均产量低40%以上的差距中,下定决心参加联耕联种,秋播射阳县己出现了一批联耕联种万亩片,最大的一匡3.2万亩。 三、专业服务,有利于分工协作快速市场化 习近平同志曾明确提出要走组织化的农村市场化发展路子。联耕联种从一开始就遵循市场规律,加速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发展和完善,有利于快速构建全方位立体式的复合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 一是重组了农业经营市场。 联耕联种整合分散的土地资源,为农业生产各个环节创造了全新的社会化服务空间。首先创造了大农机作业市场。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前提,破除田埂,“一户多田”变成“多户一田”,使大农机得以进田作业。其次催生了农业服务市场。 合作社、农民细化分工协作,加快了新品种、新技术和新装备推广应用,催生了一批新的服务业态。海河镇建立农业生产服务超市,搭建咨询、劳务、配送、农机作业、田间运输、粮食代烘代贮等“一站式”服务平台。第三优化了农资经营市场。村组牵头,改一家一户零散购买为集中批量采购,农资市场不再多乱杂,保证了联耕联种农民都能购买到质优价廉的放心农资。 二是构建了新型服务载体。 联耕联种的市场,吸引了数量少、体量小的“低水平”的合作组织不断充实完善,进行实质性运作,不在局限机耕、机收,育秧、条播、植保、开墒等一批更细化的专业合作社应运而生,构建了农民组织与市场、社会各司其职、互相配合的多元服务结构。村两委会因地制宜,适时组织,对本村没有合作社,或服务能力不相适应,不强调小而全,引进异地服务组织开展服务。由于农民都想抢播早种,使农机作业时间高度集中,利用率下降,射阳县引导了为民、良洋等一批农机合作社开展南北联合,跨区作业。 三是推动了农机井喷发展。 随着联耕联种推广,钵苗移栽机、激光平地机等一批先进、适用农机数量猛增,快速提升了农机装备层次。今年秋播射阳县有5个农机合作社一次性团购29台大型拖拉机、3台联合收割机和配套机械,购机金额320万元;卓诚植保合作社,一次性购买6台无人植保机(每台28万);射阳县2013年、2014年新增插秧机分别是2012年的1.6倍、3.9倍,新增粮食烘干机分别是2012年的3.4倍、5倍。 联耕联种源于基层,最接地气,使传统农业注入现代元素,既解决了农业问题,又解决了农民问题。解决了农机作业难、农技推广难、农业增收增效难,提高了粮食产量,实现了农民增收;解决了困扰各层各级的秸秆焚烧(抛)问题,秸秆变废为宝,减少了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释放了农村生产力,催生了新型生产关系,促使农业真正走向现代化,实现家庭分散经营综合效益最大化。 2015年5月17日 通联:江苏省射阳县农业委员会主任 戴亚生 电话:13401766699 邮箱:dys999@126.com
  • 责任编辑:tm211
  • 相关文章
  • 发表评论
  • 评分: 1 2 3 4 5

        
  •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