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文章首页 >> 政策评论 >> 乡土评论 >>
  • 乡村梦,乡愁痛——作家笔下渐行渐远的乡土中国
  •  2015-11-20 11:49:16   作者:   来源:华西都市报   点击:0   评论:0
  •  【字号:













  •   

    开栏语
    阅读的初相
      一本好书抚慰一个灵魂,一个好书店温暖一座城市,一片书香提升整个民族的素养。李克强总理说,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承载着亿万中国人的精神家园。文化生态、书香社会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中华文脉造就大国气质,四川人文鼎盛千古。
      但眼下,我们常常会有一种错觉,智能手机带来了充足的阅读量,全民阅读时代来临了。没错,地铁上、电梯里,甚至走路时,我们都在看手机上的信息。国人阅读时间增加了,但这些是否就是知识?如果能滋养精神,为什么每天仍会感到更加焦躁?速食时代,人人都成段子手,都会duang。即使你说不出个道道,到网上抄几个流行词,一下就洋盘了。但到底你说些什么?没人关心、也没人去追究。朋友圈成了转发圈,譬喻、借喻……ctrl+c加ctrl+v,统统拿来,不求甚解。下回如何分解?那是下一桩买卖的事。
      生活不是买卖。物质高度发展,精神捉襟见肘。博人一笑的段子背后,多了机巧,少了安静的力量。“记得早先少年时,大家诚诚恳恳,说一句,是一句。”木心笔下的《那时慢》,讲述的只是两个字:真诚。内圣外王、精神沉淀,仅靠网络碎片,无法拼凑。英国作家毛姆曾说:“没有一本一劳永逸的书。”用手机割碎的时间,静下心来读一本书。就像今天,打开报纸,读这一卷我们精心为您打造的“四川书评”。字里行间,也是翻开一本书的初心:真诚地对待世界,尊重好的文化,重塑生活的脊梁。本报编辑部
    编者按
      今年春节前后,一个博士生的返乡观察,不仅在网络上引起关于知识无力感的热议,还引发了无数进城的“高加林”们的乡愁。物质条件变好,人情却比以前淡。乡村公共生活的淡泊流失,诗意场景的逐渐消散。
      越来越多的回乡记,几乎都在抒发“最后的乡愁”,表达对儿时乡村的集体生活和公共生活的价值肯定,对家乡日渐消散的年味和淡薄的乡村人际关系感到遗憾。
      这种乡愁,与俄国导演塔可夫斯基的电影《乡愁》不同。在当下很多中国人那里,乡愁已经不再只是一种文艺的闲愁,更多的是一种生存诗意缺失的焦虑和精神失落的危机感。城镇化急速向前,渐行渐远的,是乡土中国的背影,也是我们共同的过去。
      我们的乡村到底怎么了?村庄真的要消失吗?延续千年、滋润无数文人心灵的陶渊明田园乡村梦,怎么演变成无家可望的乡愁情绪?
      从理论思考来看,乡村传统社会式微,围绕回乡的纠结与痛苦,与中国社会百年来近乎呼啸前行且不可逆的现代化进程相伴相生。如此庞大而复杂的社会变迁,导致生活模式、思考模式和情感模式的巨大转型。身在其中的人们,产生了纷乱繁复的感觉、情绪。无数聪明的心智在思考,产生了不少识见。
      人们倾向于认为,关注乡村,已不仅仅是关注乡村,还牵涉到我们如何理解自己,如何理解现代化生活。正如非虚构名作《中国在梁庄》的作者、著名青年学者梁鸿说:“我写梁庄,也不是为了表达我个人的乡愁。在当下的中国,谈乡村,实际上已经不是一个怀旧的事情,而是一个几乎是迫在眉睫的现实大问题。”
      所以,我们从阅读出发,走近那些观察乡村、关心乡村和研究乡村的学人或作家,都已经思考了什么,正在如何思考。他们要么是资深学者的真诚之作,要么是实力作家的非虚构名作,都有足够专业的理论,观点深刻,文字表达力流畅,可读性强。他们的观点源于最普通的民间感受、情绪与意见,同时又高于它们。他们都有一个方向:以真诚的心灵和思考,回望乡村。
    A 乡村梦:从城市到农村的实验

    知识分子:乡村运动实践救国之道
      近百年前的1920年代、1930年代,“乡村危机”、“乡村破产”的说法在知识界响起。
      1920年代,知识分子梁漱溟、晏阳初等人,在全国多地发起乡村建设运动,为凋敝的农村寻求出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数山东邹平、河北定县、江苏无锡、昆山四地,其中尤以1931-1937年间,梁漱溟主持的邹平实验最具影响。
      梁漱溟的乡村改造核心是:从文化入手,改造农民的思想与道德素质,塑造新型农民,培养农村中的大多数人自觉养成“新政治习惯”,“让多数人从被动地位转到主动地位,从散漫消极变为积极团结。”
      由于在乡村建设中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加上形式与步骤均比较符合国情,梁漱溟在邹平的乡村改造实验,不但在国内知识界影响很大,还引起了海内外的关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韩国新农村建设以及日本的农村建设,均吸收了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中有价值的内容甚至某些具体设计,如合作组织的建立等。
      难能可贵的是,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至今仍是学界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有学者指出,梁漱溟在《乡村建设理论》中说,经济建设要“从农业引发工业,更从工业推进农业;农业工业垒为推进,农业乃日进无疆。”其中明显可见“工业反哺农业”的思想。
      1938年,一个叫费孝通的青年,在伦敦经济政治学院完成他的博士论文《中国农民的生活》,这就是后来被单独出版成书的《江村经济》。这是费孝通赴伦敦前,在江村所做调查报告的结晶,被导师马林诺夫斯基誉为社会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被后学称为“中国社会学派”的开山之作。
      在这本书中,费孝通开创性地从中国乡下的一个普通村庄的“消费、生产、分配、交换”入手,探讨中国基层社区的一般结构和变迁,指出乡村也能发展工业经济,以便保持乡村的活力,成为在当时全世界都罕见的观点。
      1940年代后期,费孝通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上“乡村社会学”课。后在此基础上,费孝通将之写成分期连载的14篇文章,这就是《乡土中国》的内容。
      费孝通把中国乡村当作一个整体,写出了一个将历史、政治、风俗、人性等各方面融会贯通的《乡土中国》。作为社会学名家,费孝通在理论概括中穿插着饶有兴趣的生活细节,仿佛是一幅中国农村社会的风情素描。
      以梁漱溟、费孝通等为代表的那一代知识分子,用他们的智慧和才华,思考着农村的一丝一线,思考着农民的世界。不管是直接动手的乡村改造实践,还是超出一般的天才般的思想和悟性,都给后辈学人及关心乡村的普通人士带来丰富的思考遗产和行动启示。部当代中国少见的实证考察著作,《黄河边的中国》在学界和普通读者群体中,引发了热烈反响,影响波及国外。自2000年出版至今,已再版印刷13次,成为书写当代中国乡村社会报告类的畅销经典名作。
      虽然距调查时间已过去近20年,但这本调查文集中所提到的现象观察、问题探究和观点、角度依然深刻,至今仍有启发意义。2013年,该书又出版增补版,曹锦清增补字数达10多万字。
      曹锦清这种田野式的访谈,可谓是“带着读者在黄河边上走村串户,与各色人等促膝谈心”。村民没有疑虑,也无须设防。不设防的闲谈,最易获得社会真实,没有任何人为的包装,内容真实可信。
      曹锦清在书中表现出一种诚恳的情怀。他写道:“站在中原大地,思考中国的历史、现状与现代化的渴望与努力、乐观主义情绪逐渐被一种深沉的隐忧所取代。这块广袤、平坦、肥沃曾经温和丝润的大地,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我的河南调查,仿佛是回乡探视。”

    上海学者:带读者在黄河边上访谈
      精彩片段
      曹锦清这种田野式的访谈,可谓是“带着读者在黄河边上走村串户,与各色人等促膝谈心”。村民没有疑虑,也无须设防。不设防的闲谈,最易获得社会真实,没有任何人为的包装,内容真实可信。
      在当代学者中,不乏一批对乡村有
      感情、有见识的学者。他们走村串巷,在田间地头,用科学的方法,缜密的调查数据,敏锐的头脑,捕获动态线索,感受乡村起伏跳动的脉搏。
      1996年,上海华东理工大学教授曹锦清,以学者身份,只身一人来到黄河边。在之后半年里,他进入最基层的农户家,与他们一起生活,调查中原农村现场。随后,他用诚恳生动的日记体文字,写下多篇调查文章,记录了他在中原农村“所看、所听、所谈、所思、所虑”,真实展现了正在转型中的中原乡村社会的万象百态。
      这些调查文集以《黄河边的中国:一个学者对乡村社会的观察与思考》为署名,于2000年首次出版。作为一

    华中乡土派:新乡土中国的回乡见闻
      2013年和2014年的春节,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博导贺雪峰,要求中心的师生利用春节返乡的机会,观察正在巨变中的家乡,并撰写回乡见闻。师生们共撰写了近200篇,发表后产生了广泛影响。2014年东方出版社出版了贺雪峰主编的《回乡记》,出版后也受到广泛关注。
      贺雪峰长期从事乡村治理研究和乡村建设实验,多年农村调查,出版有《新乡土中国——转型期乡村社会调查笔记》《乡村的前途》等10多部著作。
      贺雪峰每年都在不同的乡村驻村调查,与农民同吃同住,跟他们聊天,“这样可以了解到最真实的情况。”他坚持去最平常、最没有特性的村落,希望“这种研究能代表80%的农村、80%的问题”。
      贺雪峰的乡村调查和书写,秉持“田野的灵感、野性的思维、直白的文风”。他这种在学术研究和政策研究上形成的独特风格,被归为“华中乡土派”的代表。
    B
    乡愁痛:从农村到城市的体验

    70后作家:进城之后打捞故乡旧影
      “青春犹如奔流的江河,一去不回来不及道别。生活像一把无情刻刀,改变了我们模样,只有记忆依旧年轻,在钢筋水泥丛林里绽放。”70后作家十年砍柴在自传体散文《进城走了十八年》中,写出他从乡村少年开始的进城史。
      这不是他一个人的孤本例证,这是一代人的共同记忆,可算是见证这个时代变迁的一份私人文本。此后,他又写了《找不回的故乡》,对家乡湖南邵阳的本乡风土、本族人物做了一个梳理。蔡锷、陈天华、蒋廷黻、廖耀湘这些人物自然入选,本乡有名的乡绅、被镇压的地主、绑过票的土匪、杀过人的军官甚至要饭花子,都赫然在列,堪为邵阳人物列传。
      更令人感佩的,是他对家乡陋村小庙的调查,对族谱来历的梳理,对邵阳名称沿革的考证,对校名变迁的记录,为故乡留下了可信的文字。用十年砍柴自己的话说,是“不甘心自己与故乡相互遗忘与疏远,于是我试着去追寻故乡的过去,打捞故乡的旧影”。
      有人说,乡愁是记录这个时代集体的心灵密码。70后一代人被称为是“最大的一批生于农村,死于城市的人”,社会的快速变迁让人觉得迷惘。当故乡正超出想象的方式在变化的时候,到底可以做些什么?

  • 责任编辑:sn
  • 相关文章
  • 发表评论
  • 评分: 1 2 3 4 5

        
  •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