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乡愁”成了新闻热词。 从文化哲学的角度来看,乡愁是一种现代性话语,它是我们每个人在今天都普遍体验,但却难以捕捉的情绪。席慕蓉诗歌《乡愁》写道,“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每个时代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乡愁;乡愁年年有,为何今日甚?
时代剧变下的乡愁综合征
中国人今日的浓烈乡愁,是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文化、生态迅猛发展、急剧变迁的结果。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从乡村人口占多 数到城市人口占多数,中国只用了三十多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国家用一百多年走过的工业化道路。从2000年到2010年,平均每天有250个村庄消失,中 国传统乡村社会无可挽回地走向衰落。2011年,中国统计学意义上的城市化率已经超过51%,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居住在城市的人口超过了在农村居住 的人口,原先的乡土中国变成了现在的城市中国。两种文明演变历程在时空上急剧压缩,对人们的思想、观念、文化乃至生存环境造成的冲击,是空前的。
农村的空心化,农业文明的分崩离析,以市场经济、消费主义为代表的工业文明的强势入侵,乡土社会的生存意义及价值根基失守,城市文明崛起但又未臻成熟, 城市社会的根基未牢,无法成为新市民的精神家园和心灵休憩地。那些刚从乡村拔出泥脚迈入城市的新市民,茫然徘徊在城市与乡村之间,精神家园乡关何处?乡愁 无从寄托。
对此,文化学者朱大可给出了“私家诊断”——中国人患了乡愁综合征:怀乡,促使你回家,但回家之后,又感到一切都变样了。他说,这本质上是身份的丢失。 “乡愁者在都市和故乡,都无法找到或召回自己的理想身份。正是这种身份遗失,制造了令人感伤的双重疏隔:人与大都市有疏隔感,因为你不是这个都市的主人; 人与故乡又有疏隔感,因为这个故乡不再认你为自己的乡人。”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眼中的基层中国社会,是充满乡土泥巴气息的,乡土性的。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乡土社会是地方性,是生于斯、长于斯的社会,是以 血缘为基础的差序格局的社会,乡土中国便成了农耕时代中国的典型特征。而今的乡土故园,早已不是原来熟悉的模样,《乡土中国再认识》认为,现代性冲击和改 变着原先稳定的“乡”与“土”,进而也改变着“人”,乡土社会日益丧失其自主性,但又不同于城市的“陌生人社会”,成为一个“半乡”、“半土”的“半熟人 社会”。“土地仍在,却没有了刻骨的依恋;家乡仍在,却失去了本体性的关联;熟人仍在,面目却日渐模糊……”
农民工与新市民,不一样的乡愁
当今中国,以居住地来区分,大致可分为农民、农民工和城市居民三种类型。现在的农民,极少守着一亩三分地过活,大多半工半农,离乡不离土;老一代农民工 背井离乡,像候鸟一样,奔波于城乡之间,但最终大多叶落归根,回到生死于兹的家乡;而80后90后新生代农民工,则疏于农活,大都在城镇落脚,远离了乡 土,但又在城市无法落户,成了乡村回不去、城市住不下的无根漂泊一代;据最新数字,全国农民工数量超过3亿人,其中进城欲望比较强的“80后”新生代农民 工超过2.5亿人;至于改革开放后成功离乡入城的新市民,他们的亲人、家乡都在农村,甚至还保有一份乡间房产和原先分配的田地,这一血缘地缘联系,仍然牵 扯不清。农民工与新市民,显然有着不一样的乡愁。
作为城市化对象的农民工,正处在城市化过渡阶段的风口;他们的乡愁,物质、精神兼有;那些通过工作、上学、经商、创业、购房等,从农业户口转为城市户 口,并在城市安家落户的新市民,这部分人的乡愁,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乡土社会的根仍在他们身上牵挂,身心无法完全在城市安放。乡愁,是正在经历城乡巨 变这一代人共同的心理情绪。
至于80后90后的新生代农民工,以及新城市人的第二代第三代,对他们而言,乡愁只是一个文字概念,家乡已离他们远去,化作一团模糊的影像。
发展城市文明,让乡愁在城市安放
乡愁是现代人对传统的眷顾,是对本民族精神的依恋。当下的中国,乡愁被重新唤起,并引起大家的心理共鸣,原因何在?这折射了我们时代具有普遍性的社会问 题——处于急剧社会转型的中国,该如何守护我们的文化传统并找到归属感?该如何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该如何拉近现代都市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
在现代工业文明社会,乡村与城市并存,维系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弥补着城市文明的欠缺。城市文明的发展,日益追求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所谓 “望得见山、看得到水、记得住乡愁”,让城市成为人们的生活场所和心灵家园,让乡愁在城市安放、消解。因此,宜居城市的文明建设和精神培育尤为重要。通过 美丽厦门共同缔造,厦门致力于构建“宜居”的人文和自然环境,致力于呈现一个“让生活更美好”的城市样本,把社区变成有温度的家园,让城市的陌生人社会不 再冷漠,拥有让人感到扑面而来的温暖,人与城、自然与历史、传统与现代,和谐交融,让常住于此的人们忘掉乡愁,发自内心热爱这座城市,为工作生活在厦门而 感到幸福和自豪。
当今中国发展,城市化仍是主流。我们通过城镇化来实现中国式的城市化,同时通过新农村和美丽乡村建设,实现乡村社会在工业化时代的转型升级。通过城镇化 和新农村建设两条腿走路,以达致在工业化时代乃至后工业化时代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当我们身处城市,拥有温暖身心的家园感、归属感、幸 福感,乡愁也就随之烟消云散了。我们民族的精神将寻回家园,我们不尽的乡愁将找到归依。
(文/午马)
【相关图书】
《乡土中国再认识》,王德福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11月第1版。
《风口中的乡愁》,李明华主编,中国社会出版社2015年8月第1版。
【链接】
且借简帙寄乡愁
2015年春节期间,复旦大学博士生王磊光一篇《返乡笔记》,在网上疯传。埋藏在千千万万人心底的乡愁,瞬时成为广泛的公众话题、新闻头条。其实近几年 来,“乡愁”一直被关注,这方面的著作出版了一本又一本:梁鸿的《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熊培云的《一个村庄里的中国》,摩罗的《我的村,我的 山》,黄金明的《田野的黄昏》,叶一剑的《乡愁里的中国》,李清明的《牛铃叮当》,李冬君的《青花里的乡愁》,冉云飞的《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陈忠实 等的《每个人的故乡在沦陷(中国故事)》等,德国人赫尔曼·黑塞的《乡愁》前两年也出了中文版。
——摘自《风口中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