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介:农村情况调研及扶贫思考
- 当下我们已经进入了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的决战决胜时期。“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农村是我们打好扶贫攻坚战的主战场。作为一名80后,在河南的农村长大,是土生土长的农家娃,有幸又在贵州的农村驻村一年。对于农村发生了的或正发生着的变化,每每让人感触颇多。
一、破败迷茫的村寨
在上世纪80、90年代初,农村虽是物质生活艰苦,但人口却是繁盛的,农忙时各自耕种,闲暇时打牌吹牛。大家都满怀希望,好的收成足以让人觉得是好日子,使人精神焕发、充满希望。孩子们更是一大群玩伴到处嬉戏。大家虽不富裕,但也不攀比,邻里关系和睦,其乐融融。用现在的话描述,就是幸福指数很高,幸福感很强。那时也有人外出务工,但却是极少情况。而现在的村寨,不管是河南的,还是贵州的,农村只有以老人和小孩为主的星散人口了。有着同样童年记忆的80后一代如今也已三十而立了,他们有些人已在城市购房定居;无能力在城市购房定居的,多数会选择在城市里“漂”,把孩子交给父母照顾,自己外出务工,如此一来农村剩下的也就只有老弱病残了,都是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由此劳动力的缺失就直接导致了土地的荒芜,随处都可以看到那些位置不好、不易耕种的田土就直接弃之不用了,有些水田直接改成需要劳力更少、更易耕作的旱地了,甚至也有很多位置很好、极便耕作的大块田土也被放弃了。原因很简单,人少忙不过来,就算流转也流转不出去,就只能撂荒了。再个人少了,吃饭问题也容易解决。再看看现在农村的主力军,串完一个寨子,基本上就是几个上了年纪的人和懵懵懂懂的稚儿,几乎很少看到青年人。农村里年轻的,特别是有一技之长的,基本上都外出务工了。这些人中年纪稍大些的70后一代还会用自己多年务工积蓄在农村修栋房子,想着以后回村来养老,但他们对田土的感情却不像老一辈那样浓烈,田土对他们而言,是鸡肋。而80后一代甚至已经没有回家的想法了,按老人们看法,他们已经习惯了外面灯红酒绿的花花世界,没有用心学过怎么种地,没有那么浓烈的乡愁,也不想再回到这个穷窝窝了。如果说70后外出务工一代还有落叶归根念头,80后外出务工一代还尚能定居城市而艰苦奋斗,那么90后的新生代就让人很担忧。他们中的大部分,都是父母外出务工,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隔代抚养,物质上能得到基本保障,比70、80后相对优越得多。但隔代抚养就多了一些骄纵溺爱,很多人初中毕业后就直接外出务工了, 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大手大脚惯了,又缺少吃苦节约精神,经常都是父母帮助购买来回车票,偶尔还要补助些生活费用。
二、堆积如山的问题
不管是老一辈的,还是70、80、90后,甚至是即将在农村长大成人的00后,通过高等教育在城市立身创业的将一去不复返,外出务工的虽然在城市活得艰难低下,但还是要赖在城市,不愿返乡。乡村的发展,后继无人,没有人的乡村,只有衰败,落叶归根的良性循环不再出现。不管是哪一代人,他们面对的远不止人口稀少、土地荒芜等问题。首当其冲的是长期以来中国重男轻女思想的侵蚀,在农村表现得尤为彻底。有些村寨男女出生比例已经达到140:100之高,计划生育的一票否决制也并没有能够遏制农村的超生多生、比例失调,更没有在优生优育有所贡献。一家兄弟几人都是光棍的情况在农村并不少见,他们并不残疾,有的已经度过60年以上的光棍生涯,跻身于五保一族。有的将成为未来的五保户,成为我们要进行社保兜底的一部分,因为看不出来他们还能有机会娶妻生子,曾经子多孙多的激动如今只能慢慢地变成无子无孙、鳏寡孤独了。由此也马上可以联想到农村的另一个问题,娶妻难、娶妻贵。很多农村女孩怀揣一颗嫁城市男的梦想而不愿嫁回农村让本就严重失调的男女比例更是雪上加霜,农村娶妻也就更加“物以稀为贵”了。娶妻生子后,有一少部分人可以在城市创业就业、站稳脚跟,把孩子接到城市享受更好的生活条件、就学环境。但他们中的大多数还只能是城市的临时工,孩子只能交由父母代为抚养。隔代抚养产生的教育缺失、溺爱惯纵就一代比一代明显,70后对老对小尽职尽责,80后大多数还能艰苦奋斗,而90、00后被隔代抚养,表面上看他们是深受父母、爷奶两辈宠爱的幸福一代。但实际上没有父母长期的陪伴,他们却是最缺少关爱的一代,有着十分敏感脆弱的心理和不怎么健全的心智,容易做出极端事情。而外出务工的父母,将最好的年华奉献给城市,让子女老人在农村留守。但最终他们可能也无法在城市生存下去,等年纪大了还是要回到农村,在城市也不能够享受到城市人享受到的一切,他们只能是“匆匆过客”。实际上,他们也和子女一样缺少关爱,因为隔代抚养的子女对他们陌生,少爱。可能是因为没有长期陪伴、共同生活的原因,农村的一些良风美俗正在逐渐损蚀。首先是孝道堪忧。只顾自己吃喝玩乐,不管父母能不能吃饱穿暖的大有人在。子女都不愿意接应照顾老人,甚至还惦记一点养老家产的人也是有的,人性冷漠已不仅仅表现在见诸于报端的马加爵、药家鑫了。农村邻里之间的熟人关系甚至是亲人关系再也不像传统乡土社会中的那样,人与人、家与家之间井然有序,而是多了一些冷漠、攀比。外出务工,没有了熟人社会的人言可畏,一些人员也会失去底线,男盗女娼也是有的。子女不孝或是子女不能挣到更多的钱去给父母赡养时,农村的老人是怎样度过他们的晚年呢,他们只要还有劳动,就会一直耕种下去。现在农村上60岁以上的老人,他们有着最贫穷的记忆,最能节约吃苦,为子女愿意付出一切的一代人。有一个乡党委副书记讲,有次带母亲去医院检查身体,在回家途中,老人家想上厕所。但因路边公厕需收费五角,而一直憋着回家,打的更是老人家无法接受的花费。另一位副乡长也直言,要不是他读书有成,有一份工作,他的父亲怕也早就不在了。其实,虽然农村有新农合等,但他们依然无法承担医疗费用,基本上是有病托起。不光是老人,所有农村人的健康同样堪忧,因病致贫或返贫已不是少数,健康扶贫已迫在眉睫。
除了上述这些可以说是软的问题或社会问题外,农村还有很多硬性问题没有得到硬性解决。首先是路的问题,大多数村已经通了水泥路,但还有少部分未通。但通村未必就能通寨,更不讲通组了,很多群众依然在泥泞的泥巴路上出行。水的问题,已经实施小康水的村寨,有些时候自来水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个鸡肋,因为自来水时有时无。最需马上解决的问题可能就是以垃圾为主的脏乱差了,村寨道路上的牛粪及包括附近的水沟里随处可见的塑料袋、饮料瓶,住在河边的老百姓就直接往河中倾倒垃圾。再个就是道路拐角大、木屋结构等引起的交通火灾等安全事故,也是老百姓难以承受的,因灾致贫或返贫的亦不在少数。
三、扶贫可能还要更精准
十八大吹响了全面同步小康的号角,也同时拉开了扶贫攻坚决战的帷幕,任务重、时间紧,扶贫攻坚就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大水漫灌”了,而是采用更为“精确滴灌”的精准扶贫政策,对贫困户的建档立卡,对贫困村和贫困户帮扶率先实现扶贫政策全覆盖。而所有扶贫政策实施,精准是第一重要的,无论是对扶贫对象的确认,还是扶贫资金的发放、扶贫项目的落地、帮扶措施是否可行、扶贫成果是否突出,都与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都要精准。只有对贫困对象精准识别定位,才能让贫困人群的每一分“救命钱”都救得了急,每一分对未来美好生活向往的“种子钱”都用在刀刃上,每一项扶贫政策都用到实处。所以,习总书记讲:“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那么到底是否精准了呢,个别地方是跑偏了的。人民日报(2015年10月12日11版)就曾曝光了广西马山县3119名非贫困对象享受扶贫政策的事件。据报道,在马山县确认的“扶贫对象”中,有343人是财政供养人员,2454人有汽车,43人在县城有房产,439人为个体工商户或经营公司。
为什么这种济假贫、假扶贫的现象会发生呢,不妨试着作个分析。一个村是由乡镇分管领(一般是乡镇领导班子一位副值)、乡镇计生干部、乡镇农业驻村干部、上级派出的驻村人员及村干管理,即同步小康驻村工作队,精准识别工作也主要由他们来完成。严格来说,土生土长的村干部就成为精准识别的主力军,这项工作主要由他们来完成。但是土生土长的背后是错综复杂的各种人情关系、势力划分,优亲厚友就在所难免了。再加上乡镇领导把关不严甚至也优亲厚友,驻村干部脱岗脱位,马山县事件发生也不足为奇。说到底,就是一种好人思维,大家相互抱团关照,各得其所,该优亲厚友就优亲厚友。可以不用去驻村的就继续不去驻村,因为大家关系很好,就算有检查,也不怕会被查到。
四、精准扶贫与扶优扶强
关于精准扶贫。贫困对象要通过精准工作来认定,量大且繁杂,要做到细之又细、实之又实,最重要的依据就是最基层的乡村干部和驻村人员。扶贫干部们只有出以公心调查摸底,对各村各户个人情况了然于心、心中有数,才能靶向明确、找准穷根、对症下药。所以建议村“第一书记”应该全部由乡镇干部担任,因为他们是农业包村干部或计生包村干部,对村情民情相对其他驻村人员较了解,又没有村干的“人情束缚”。作为体制内人员,也更懂政策及有利于乡镇对村的领导治理。同时,又要尽到几个责任和加强一个监督,形成合力。村干对村情民情最为熟悉了解,是带领其他人员熟悉村情民情、开展各项工作的“领路人”,首先需要做到不偏不倚。乡镇分管领导则要做好把抽查工作,严格同步小康队伍管理。其他队员则要认真负责、通力配合,做好精准识别、精准扶贫的各项工作。然后是加一个监督,对列入贫困对象或进行帮扶的,必须要公开公正选,拉出单子张榜公示。定期查遗补漏、纠偏扶正,确保真正贫困的一个不落下,非贫困的一个也不纳入,让老百姓认账服气,避免引发农村不稳定因素。只要这个工作小组形成了相互配合监督的工作机制,在老百姓的有效参与监督之下,精准也就不在话下了。但有些地方,驻村不脱岗,有检查马上去几天的现象也是有的,难以做到真驻村。很多村连公示栏都没有,更不用说张榜公示了,贫困户名单或其他帮扶政策落实时可能就来自村干部的简单“脉一脉”。这一“脉”可不得了,既能“脉”出邻里之间的矛盾,也能“脉”得老百姓的怨声载道、咒爹骂娘。
关于扶优扶强。乡村衰败已是趋势,并且越来越严重,集聚效应使得各种资源源源不断地流向城市,特别是一些优秀人才。如跳出农门的大学生,在家人亲属都帮助在城市购房稳定下来,再也不会回来了。就连在乡村教师、医生,也是想尽办法到县城或更大的城市,甚至根本就没有人愿意到农村去工作。次优秀的人都外出务工或经商了,在城市他们有着更多的就业机会或赚钱机会,也同样可以实现在城市购房定居。而最不优秀的或者说是无法在城市生存,只能依附在土地上的人留在了农村,他们没有一技之长,而且文化素质很低,大多数又属于老弱病残一族,同样他们也是我们要扶贫攻坚的主要对象。没有了最优和次优,你很容易发现一些村子甚至不容易找得到文化素质足以懂相关政策的人来任职村干部,人品就先估且不论了。没有了最优和次优,其他老弱病残除了骂,也并不懂得怎么样去监督村干公正公平执行各项扶贫政策。而我们的各项扶贫政策都是要到人到户的,要求精准的。但如果各项政策能够做到公正、公平、公开,那自然也就会精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扶优扶强。扶优首先就要让文化素质高、品质优良的人任村干,和乡及上级部门优秀驻村人员一起公正、公平、公开执行各项扶贫政策,真正做到精准识别、因村因人定向实策。扶强就是把农村包括村干在内的懂技术、有文化、能搞产业的农村能手发展壮大起来,这些人并不是贫困人口,但我们可以将属于贫困人口的相关资源转变为股份,统一交由农村能手发展经营,贫困户按期分红,到期收回本金。但还有一个现实问题我们不得不思考,如果找不到可以扶优扶强的人呢,农村的优质资源要素大量流出,“草尖”全部被城镇化、工业化掐走,剩下的只有“草 根”,当扶贫资源进来时,你很难武装老人妇女去开发一个产业或者是习得一技之长,这种情况在现实中是存在的,通常表现为有扶贫项目,而以老弱病残为主的农村主力军根本就没有能力去实施。这时我们也不妨招商引资一样,把一些优秀“草尖”再请回来带领贫困群众脱贫小康。
- 责任编辑:tm211
-
-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