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与人情
---- 一个社会学门外汉的自白
一直想要写一些关于农村的东西,但是总是千头万绪,无从下笔。不是因为我不了解农村,而是因为感触太多以至于无从说起。不知道是不是一直学习社会学的缘故,这几年一直在反思,反思自己的出身,反思自己的家庭,反思自己的性格特征与人生经历。学习社会学有六年的时间了,但依然觉得自己是个门外汉。社会学要求价值中立,要求不带主观价值判断去观察别人的行为和生活,但是我却做不到将价值抛开,我不愿意站在学者的立场上用客观的语言来描述农村。因为我固执地认为,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去对自己没有经历过的事情指手画脚是很不道德的一件事。如果亲身经历过还能将价值抛开,那不是理性,而是冷漠。
今天就先从自己说起,从自己的家说起。
一、我的家
我父母都是农民,年轻的时候经过别人介绍认识,两家就隔着几座山头。哥哥和我都出生在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前两天在一篇文章里读到,这是个国家级的贫困县)的一个小山村,那里有山有水有花,美得很。在我五岁的时候(1997年),国家要修水库,姥姥家的房子和土地都被淹了,整个村的人都被迁到秦皇岛周边的各个城市,我父母也随着跟姥姥姥爷和舅舅们从秦皇岛迁到了唐山。对老家的印象是每次随父母回老家的时候建立起来的。我每年回老家的机会有两次,一是放暑假,可以回家看奶奶,奶奶在世的时候,我每年都会回老家去和她呆上一阵子,看她做针线活,吃她给我准备的野山枣、酸梨干和红薯干。二是清明节,对大人们来说是回家祭祖的机会,对我来说是父母和哥哥一家人一起出去观光的机会。小时候的我,心里只有两件事,吃和玩。
我有两个家,都在农村。一个是唐山的家,那里有姥姥姥爷和舅舅。一个是秦皇岛的家,那里有大伯和奶奶。我在唐山读到高中,去武汉上了大学,如今又在北京读研究生。我离开家的时间越来越长,与家人相处的时间越来越少。现在有了反思的意识了,却只能从记忆中寻找素材。反观我的生活经历,上大学以前,我其实一直都是个参与观察者。家里有事情,我几乎都不会错过,总结起来大概有三类。一类是回老家,春节和清明节,假期中的我不会错过收压岁钱和观光的机会。二类是走亲戚参加各种仪式,老人寿宴,年轻人的婚礼,小孩子的满月酒等等。第三类是家庭事务的商讨现场,我是小小的旁听者。
二、母亲的家
姥姥和姥爷一共生了五个孩子,两男三女。母亲排行老四,比我最小的舅舅大三岁。我对母亲的家并不陌生,因为我家和姥姥家住的很近。从小到大我见过的亲戚数不胜数,也因此练就了一项特殊技能(这项技能在我小时候着实让我骄傲了好久),排辈。我能准确的知道姥姥的弟弟的称呼,我也能区分姥姥的弟弟和姥爷的弟弟的称呼的区别。与我家有人情往来的,有四类亲戚,一类是母亲的兄弟姐妹等直系亲属。第二类是母亲的父母的直系亲属,有母亲的两个舅舅,一个表舅,两个叔叔和五个姑姑。第三类干亲和血缘关系比较疏远的同宗。目前接触到的干亲类亲戚只有一个,小舅舅年轻时与他同村的小伙伴认了干亲,从此以后我就又多了个舅舅,那个舅舅也称呼我姥姥姥爷为爸妈。血缘关系比较疏远的同宗有母亲的同村好友一个,姥姥的远房表弟一个。综上所述,母亲这方面的人情圈子一共有17个家庭。一个家庭的人情事件有,老人的寿宴(65岁,66岁,73岁,84岁,90岁),年轻人的婚宴,小孩子的满月宴,葬礼,如果孩子考上大学或出去当兵还有会有成才宴。这些都是一个家庭的大事,都是要给份子钱的。举个例子,母亲的表舅舅年龄在80岁左右,有三个儿子,都已经成家立业。我列举的这些人情往来事件,他家都有。由于距离较近和关系较好,父亲母亲每次都是人到礼也到。
由于国家兴建水库,母亲老家的整个村庄都被水淹没,只剩下在高处的几个坟头。母亲每次清明节回家都带我翻山越岭(爬过两个山头),与老家隔河相望,给我讲述她小时候的故事。小时候家里穷,没有粮食吃,兄弟姐妹的衣服换着穿。姥姥为了能让日子好过点,到处奔波(我曾听她讲述过自己一个人带着一袋子钱独自坐火车去东北做生意的故事,她的勇气和胆量让我钦佩不已)。姥姥常年不在家,照顾孩子的重任就落在了家里的老大身上,我大姨从小除了做饭洗衣服看孩子,还要下地干农活。而母亲排行老四,就要轻松的多,所以做饭干农活的技能她一直掌握的不怎么样。所以如今兄弟姐妹的感情十分深厚,大姨和二姨就像疼自己女儿一样疼我。
由于通讯技术的发达,那些在二十年前迁到外地的村民们通过微信和QQ彼此取得了联系,建立了一个群并且在今年清明节组织了一场“线下活动”。我有幸见证了这场活动,不得不说,场面还是比较壮观的,八十多人站在河滩上话家常,大家你一句我一句诉说着这些年的变化。活动的组织者不仅还制作了横幅,还带了移动音响设备。他们特地租了船去河对面祭祖,准备在祭祖之后来一场联欢。二十多年未见的邻居们凭着过去的记忆认出了彼此,认出母亲的人都说母亲这些年样貌没有什么大的变化。由于今年比较干旱,水位下降了很多,露出了很多房厂遗址,那些中年的叔叔阿姨们就兴奋地拉着自己的子女去看那些遗留下来的石头,告诉他们这里以前就是家,就是小时候生活的地方。在这样的聚会场面,像我一样的年轻人比较尴尬,因为这时候父母只忙着和自己不认识的人热情寒暄,根本无暇顾及我们。我们只能站在边上看风景,这时候有一个中年男人过来问我,我是谁家的小孩。我报上了母亲的大名后他依然不知道我是谁,我又说了姥姥姥爷的名字,他恍然大悟说了一句,哦,都长这么大啦。这是我第一次感觉,我只参与和了解了母亲生活经历的一部分而已。
三、父亲的家
爷爷奶奶一共生了六个孩子,三男三女。父亲排行第五,我的小叔叔在出生时就夭折了,二姑姑在七岁的时候得了天花,不治而亡。我的大姑姑在人到中年的时候离婚改嫁后又因为意外去世,留下我两个表哥相依为命。所以现在就只剩下大伯、三姑姑和我父亲。也许是奶奶这一生经历了太多失去亲人的痛苦,所以她对我们后辈才尤其的疼爱。
我父亲的老家并没有被水淹没,他当初看到了搬迁这个契机,打了个政策的擦边球,和我姥姥一家迁出了这个贫困县。抛开了老家的房屋和土地,靠着国家给的搬迁补贴(每人两千元)一家人来到唐山,从零开始。父亲是个农民,却是个不怎么安分的农民。从小又馋又懒(这是父亲对自己的评价,我只是转述哦),干农活的时候常常偷懒,都是大伯和姑姑帮他收尾,遇见好吃的会冲在最前面,大伯和姑姑也自然就让着他,大伯经常对他说的一句话就是,“你吃吧,我不馋”。父亲十六岁就去东北和人学做生意,他一直跟我描述当年的东北“棒打狍子瓢舀鱼”的丰盛景象,鲜嫩的蕨菜,大盆的白肉还有香酥的茄夹就是幼年时的我对东北的印象。后来到了迁到了唐山,村里家家都有副业,因为靠着一亩三分地的农业收入根本养活不了全家,因此父亲母亲就从农民变成了个体户。
父亲母亲每年都会回老家,母亲回去面对的是大山大河,父亲回去面对的是一村的男女老少。除了大伯和姑姑,我几乎无法弄清楚全村人的血缘关系,因为全村人都是同宗,都姓岳。我只知道我辈分很大,大到什么程度呢,一个60多岁的老人要跟父亲叫爷爷,跟我叫姑姑。每次回老家,父亲和母亲都会先拜访上了年纪的老人,再拜访跟自己同辈的人,最后在大伯家住下(因为我家的老房子年久失修,没办法住)。大伯对哥哥和我也很照顾,大概就像当年照顾弟弟一样吧。跟母亲相比,由于距离的原因,父亲方面的人情支出并没有那么多。有大伯、姑姑和村里的同宗,有稳定的人情参与的只有4家。还有一类人情支出是看望村里的老人,之前是通过实物(通常都是食品)表达关心,近些年现金取代了实物。
三、总结
在父亲母亲眼里,家是个广阔的概念,家人不仅仅只有哥哥和我。父母兄弟是家人,舅舅姑姑是家人,同宗同乡也是家人。父亲母亲的亲属网络加起来一共涉及21个联合家庭。这些联合家庭在这么多年里分化成核心家庭,家庭数量至少增加了一倍。近些年来,我开始有意的观察父亲母亲的人情支出,得出的结论是,一年的人情支出跟我的学费差不多。父母也开始感到了人情支出的压力。哥哥与我跟父母的对话主题近些年也转移到了人情上,我们觉得父母将面子看的比什么都重要,而父母觉得人情没有办法突然中断,过日子不能没有人气儿,情义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人情账是永远都算不清楚的,不仅仅是因为里面包含了数次你来我往的现金与实物,还因为里面包含了农民对土地,对家,对人的情感。离开老家二十多年的父亲还依然固执地认为老家才是真正的家,老了一定要落叶归根,离开老家二十多年的母亲还依然清晰地记得老房子的位置和她当年走过的山路。父亲母亲拥有如此庞大的人情网络是因为他们对家的定义与我们完全不同。我眼里的家很简单,就是爸爸妈妈和哥哥。而他们眼里的家包括父母,子女和兄弟姐妹,替父母走亲戚还人情是他们的义务,全程参与兄弟姐妹们的人生是从前遗留下来的习惯。父母虽然从老家迁到了外地,职业从农民变成了个体户,可是仍旧没有脱离农民的习俗与生活习惯,也始终没能脱离家族与宗亲。
吴飞在《浮生取义》中提到了过日子的概念,农民的日子有三个方面,人、财产和礼。“走人情”这一件事涵盖了过日子的这三个方面,家庭与家庭之间靠着一套共享的人情规则交换现金和实物,也参与体验了对方家庭重大事件的喜怒哀乐。在参与各种人情仪式的过程中,人从来不被当做个体对待,每个人的背后都是一个家庭甚至是家族。个人的语言、行为被所有在场的人看在眼里,每个人都是观察者和被观察者。每个人的行为和语言都是今后他人对其个人以及家庭道德评价的依据,而这些道德评价对个体与家庭来说至关重要,这不仅影响了个人的情感,还影响着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所以不要以为走人情只是去亲戚家吃饭那么简单,以我个人的经历举个例子。小时候父亲母亲带我去参加老人的寿宴,作为小孩子的我,面对每一个长辈都要笑脸相迎,初次见面母亲会让我记住每个长辈的称呼。在饭桌上不可以狼吞虎咽,不可以交头接耳,吃完要放下筷子和各位长辈报告:“我吃好了,大家慢慢吃。”如果长辈和你说话你只顾着玩耍而不理不睬,那么你就会立刻成为“反面教材”,家长也会跟着丢面子。大人们就很轻松吗,并不。主人家的儿媳妇会忙里忙外,只有等到客人吃完了才能吃些剩菜。男人们喝酒打牌,女人们话家常。男人的牌品和酒品会被人议论,女人的言行会被人记住。不管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某个个人的言行可能会成为一些人一年的谈资。现在回想起来,总感觉人情仪式就像是一场社会考试,评分标准比较统一,所有人都相互打分。如果考试不及格怎么办?没关系,未来还有大量的人情事件会给你重考的机会。多年来,集体的道德评价也出现了变化与分化,在传统社会中,对一个家庭的道德评价可能是,这个家里长辈是否有稳固的权威,子女是不是守规矩,懂人情。这么多年过去了,家族圈子中的某些人依然奉行这样的道德标准,而有些人则开始觉得,能挣钱才有面子。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小孩长大成人结婚生子,中年人老去,每个家庭的人情事件在不断的循环。“人情债”在代际之间传递,父辈老去,成家立业的子女继续扩大亲属关系网络,担负起养老重任的儿子开始在父母长辈的人情圈子和自己的人情圈子中权衡取舍。庞大的人情圈子中不仅包含着现金与实物的交换,往往还包含着复杂的人际关系,褒贬不一的道德评价,财物收支不平衡引起的代际冲突等等。说到冲突,不管是传统还是当代,家庭生活的常态从来都不是“父慈子孝,夫妻和顺,兄弟一心”,在关系紧密的联合家庭里,冲突才是常态。但是不管是传统还是当代,家庭和睦几乎是每个家庭的道德理想。
近些年网上总是能看到凤凰男和孔雀女的故事,针对这些事件,舆论也比较一致,“嫁人不嫁凤凰男,娶妻不娶孔雀女”。每个故事的“受害人”都有各种各样的委屈,但都可以归为一类,农村出身的主角有一堆亲戚,恰好这些亲戚都没有那么富裕,而这些亲戚都觉得有出息的他或她应该尽一下自己应尽的义务和责任,还一还当年欠下的恩情。可是,事实是,谁都不富裕。恩情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索取的时候是这样,付出的时候也是这样。如果主角的亲戚们都是富得流油的大户,找到他不是让他还恩情尽义务,而是为了表示亲戚的关心而馈赠礼物与现金,场面是不是就没有那么尴尬了。只不过大多数的情况是,穷的农民多,富的农民少。不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人情圈子,只不过圈子分大小,人分贫富。夫妻两家家庭经济条件相差太多又处在同一个人情圈子,这样就很尴尬了。
每每读到关于农村社会与家庭变迁的著作我都会有这样的一个疑问:在这片拥有着上千年农业文化的土地上,打开国门不过才两百多年,市场经济的影响和城市化的进程只不过进行了短短几十年,那些融进我们祖先血液里的东西真的消失了吗?我们能从父辈那里继承的是什么?对这个问题的探索也许可以成为我这个这个门外汉向门里观望的第一步。
- 责任编辑:tm211
-
-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