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吕薇读书报告(更新至11.20)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吕薇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8
威望: 8 点
金钱: 80 RMB
注册时间:2021-04-09
最后登录:2022-11-27

 吕薇读书报告(更新至11.20)

《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宣言》诞生前的世界
当时的刚刚结束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其他国家在陆续开展工业革命,世界进入所谓的“资本主义时代”。英国在维多利亚女王的统治下,进入经济文化的全盛时期,成为名副其实的“日不落帝国”,经济占据全球第一位置,到1880年,它依旧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但是这种繁华与富裕并没有照射到每一个人身上,帝国的荣耀与穷人的悲惨形成极其尖锐的对立。
“资本的初始阶段,每个毛孔都滴着鲜血”,是这个时代最好的注解。当时英国的底层工人聚集的居住区叫做“乌鸦窝”,因为勉强能够遮风挡雨的屋子发霉发臭,大量的垃圾就在道路上堆积,居住区的下水系统无暇顾及,形成了臭气四溢的“乌鸦窝”。对他们来说,安居乐业仿佛就是遥不可及的畅想,不仅没有好的居住环境,他们的工作也是无穷无尽的被压迫,比如当时的拉煤车工人,无论男女都是赤裸上身,挂着链条拉车,即使是怀孕期的女工也不得歇。而且很多女工在产前一瞬间还在干活,甚至在矿井里生下孩子。这些孩子出生以后面临的也是更加无情的压榨,成为工厂的童工,被以残忍的方式逼迫上工。
无产者不但没有求富的机会,甚至连贫穷的权利都没有。就如同共产党宣言里所说,“工人靠自己的劳动所占有的东西,只够勉强维持他的生命的再生产,工人仅仅为增殖资本而活着,只有在统治阶级的利益需要他活着的时候才能活着”。

《共产党宣言》的诞生
“一个幽灵、一个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旧的欧洲的一切势力都为驱逐这个幽灵而结成了神圣的同盟。”1848年2月21日,由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正式发表,这一著作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也掀开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浪潮。
从那以后,《共产党宣言》开始广泛出现在无产阶级的宣传上,出现在最具影响力书籍的榜单中,成为每一位共产主义者的必读读物。在阅读完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后,我深受震撼,作为第一本科学指导无产阶级斗争的理论著作,推崇备至于马克思的哲学智慧与唯物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开创者肃然起敬。
马克思著作的《共产党宣言》主要分为四部分,通过分析他们的利益对立从而科学的指出资产阶级社会的劣势与资本主义国家消亡的必然历史,分别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无产阶级和共产党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文献、共产党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在这四部分的基础上分析出了当时的社会形势和革命目标。资产阶级作为当时刚经历工业革命的一个新兴阶级,在人类社会的历史长河中,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结束了封建落后的奴隶制,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宣言中细致入微的讲述了资本主义的起源,成长再到成为统治阶级的过程,用唯物主义辩证法的观点提出了资本主义对历史发展起到的推动作用,包括树立人们的自由意识,开拓海外市场,促进世界经济大发展。同时也讲述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资本主义中由于少数人掌握生产资料,造成的贫富差距不断加大,人与人之间平等的关系逐渐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财产聚集在少部分资本家手里,与工人等无产阶级的矛盾不断加深,越来越不适合生产力的发展。而无产阶级则在与资产阶级的对立中成长,渐渐表现出了他独有的先进性。同时反对资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也是从此刻开始的,无产阶级不代表个人的利益,或者不代表某个人特定的利益。因为不具备生产资料,在经历工业革命与历次革命活动后,成长为了团结一致的队伍,无产阶级革命的目的必定是争取绝大多数人民的利益,最终走向解放全世界人类的道路,促进全世界人民大团结。
在宣言里,我看到了马克思深度剖析了资产阶级生产方式上的保护膜,通过分析,详细的解释了资产阶级生产方式的剥削本质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弊端,明确了无产阶级的社会地位和革命目标,促进了全世界无产阶级大联合,起来推翻资产阶级的剥削统治,为自身和全世界受剥削压迫人民的解放斗争,实现共产主义,描述了赤旗必将插满世界的未来。
纵观社会历史发展,总是从剥夺侵略发展起来,资产阶级的发家史,便是无产阶级的血泪史。资产阶级通过建立海外殖民地和声势浩大的圈地运动,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累计,每一枚赚来的金币上面都带着无产阶级的血泪。无论资产阶级怎么自身修复或者美化自己,只要资产阶级还有一天存在,斗争就会仍在继续,因为矛盾始终存在。这个矛盾便是,资产阶级无情的剥削工人阶级的剩余价值,犹如一只吸血鬼狠狠钳住了一个勤劳的灵魂。在《共产党宣言》发表到现在一个半世纪的时间里,历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工人阶级不断斗志,当代的经济结构和工人阶级的状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布迪厄读书报告
布迪厄通过展示大量图片、访谈原文等等形式来印证他的观点,这一观点就是:任何文化实践的参与都带着阶级属性的色彩。不同社会阶层的区分,不再像以往那样做类型划分,而是从生成和建构的角度来探讨区隔的运行和维持,趣味成为揭示区隔形成的切入口。
有关经济政治文化的权力资本,家族教育社交的轨迹,趣味这一概念,涵盖了所有资本习性场域的要素,经济政治资本、家庭教育背景、个人成长轨迹、对审美的追求。而且趣味绝不是某种基于个人才能基础之上的独特内心感受和实践.而是根源于与阶级教养和教育相关的社会地位. 趣味不是纯天赋性,更多是后天塑造。在哲学里认为文学、艺术等等的成就是个人天赋,而布迪厄认为趣味与阶层,个人的家庭背景密切相关。社会阶层越高,其审美趣味就越注重形式,而不是内容或功能,并且趣味具有排他性,布迪厄认为对一种趣味的欣赏一定要呈现出对其他趣味的厌恶。这种厌恶是区隔或区分的直接表现,把趣味作标准,不同的审美趣味,自然就划分出了不同的社会阶层,与韦伯提出的三位一体的阶层划分标准相比,布迪厄将区分的形成主要归结于文化资本,文化资本依赖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布迪厄与众不同的点在于他不是看重学校这个本身提供学习教育功能的场所,而是把教育系统和它发放的文凭证书,看成控制文化资本生产流通的重要国家机器。经过高等教育之后获得的文凭证书,带来的作用远远不止是证明完成学业这样简单,它会直接与未来的工作、薪资等挂钩,实现文化资本向经济资本的转化。其次作为文化资本的另一来源,家庭教育,家庭提供了形成惯习的场所,惯习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相比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形成的惯习是需要投入更多的金钱、时间与精力。在布迪厄的研究里,上层阶级的人,家庭带来的惯习能够让他们更轻易地拥有经济资本、文化资本,亦或是更容易实现二者的转化;而出生于中下层阶层的人即便获得了一定的文化资本也可能因为所处阶层的惯习影响,而阻碍了他们自身获取更多文化资本的可能性。
在文化资本的视角之中,社会阶层的流动是相当困难的。在阶层内部的横向流动中,不同领域有不同的场域,并且会给予这个圈子里认可的凭证以最高价值,比如在学界就是以文凭作为最高价值体现,想要进入新的场域积累资本是不能轻易实现的;在纵向流动中,布迪厄更关注的是中产阶层,因为中产阶层既要努力不让自己下滑至下层,又要努力跻身上流阶层,拓展自己的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这种过分重视的表现,暴露出他们始终是被文化统治而不是享受文化或创造文化,因此大部分中产阶级也意识到自己无法跨越这种阶级差异,只能把目光投向下一代的培养和教育。
总之,文化资本、经济资本二者所形成的社会结构下不同阶层有很大的区别,这种区别是个人所拥有的经济资本、教育资本、家庭背景等因素综合影响下的产物,但这种产物又加固了各阶层之间的区隔。
布迪厄的文化资本也适用于小镇做题家的话题,小镇做题家这个群体是指农村或是城填的学生,依靠中学时期的题海战术,迫于各种压力而考入名校。这个群体在经过媒体渲染之后焦虑感、压力感持续发酵。他们面临的现实困境是原本在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同龄人中的优秀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有了前所未有的自卑感、进入社会也产生无所适从的茫然状态。因为不管是大学还是工作之后,学习只是占据了小部分领域,个人才能、社交能力、人脉关系似乎更能呈现个人能力,这个群体背后的问题是教育资源不均等的现状,这一群体普遍的特征就是有一定的文化资本,但是在经济资本等其他资本的上比较缺乏。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在城市,农村的教育资源先天发展滞后,这是学校教育的客观性,同时家庭背景这种隐性的不同会带来子女教育上的差距.经济条件好的家庭可以在教育上投入更多的资源,优质的学校或者是培养多样兴趣爱好的兴趣班。学校教育资源和家庭背景这二者资源的结合会反映在小镇做题家这个矛盾的群体上。
[ 此贴被吕薇在2022-11-27 16:41重新编辑 ]
Posted: 2022-04-22 10:50 | [楼 主]
吕薇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8
威望: 8 点
金钱: 80 RMB
注册时间:2021-04-09
最后登录:2022-11-27

 

马克思著作的部分感想

在现代社会里,资产阶级通过西方管理学新思想,转变传统的管理办法,注重调节人际关系,改善自己外部形象,拆分无产阶级队伍,使无产阶级内部发生分裂,推动无产阶级内部关系对立从而达到转移矛盾的目的。种种行径都是为了提高工人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劳动效率从而攫取更高的利益,这便是资产阶级行为方式永恒不变追求的根本目的。

马克思思想的继承
在不断的的阶级斗争中,无产阶级也日益成为了可以资产阶级相抗衡的力量,通过革命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无产阶级的壮大需要一个强大的政党,来领导团结无产阶级进行科学的革命,便有了共产党,共产党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完全一致,没有私欲,没有压迫。共产党的形成出现,使无产阶级世界里出现了曙光,也给无产阶级带去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和解放受压迫人民的光辉目标。
《共产党宣言》是全世界共产党人的第一个共同纲领,也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奋起反抗为全人类彻底解放斗争的科学指导,以实现共产主义为初心和最终目标,以打到资本主义,消除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历史己任,带领着无数共产党人前赴后继的为止理想实现而奋斗,是共产党人的思想基础,是马克思的精神结晶。
在一次又一次的经济大危机中,资产阶级的贪欲暴露无遗,生产资料私有制下的生产关系的缺点也不断的严重,形成了周期性的经济大危机,人民工人在其中深受其害,资本家却每次都会转嫁危机,转移矛盾,不断剥削压迫人民。消除经济大危机,消除剥削与压迫,根源就是消除生产资料私有制,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的指出了消灭私有制的必要性,在这之后的岁月里,消灭私有制成了人心所向,经过漫长的发展,虽然私有制在一定程度上被遏制,但是私有制的罪孽仍然存在,历史进程是螺旋上升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便会导致生产资料私有制和市场经济体制的矛盾不断加深,最终私有制将会被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必定会被共产主义取代。无产阶级则具有最先进的理论武装,并且在历史中始终站在生产的前列,因为无产阶级不具备资本,所以革命的目标也是最纯粹,最无私的。无产阶级的发展则代表着社会前进方向,则预告着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是必然的,不可阻挡的,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是人心所向,没有压迫的,无产阶级的人民是幸福的,享受劳动的。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与时俱进的哲学思想,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马克思主义也在不断地完善自己,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并且在任何时代都与具体情况仅仅结合,而不是单纯的教条主义。中国同样也是历经了危机四伏之事,自清王朝衰相尽显之际在这一百年里,中国从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受到了帝国主义的多次侵略,中华民族陷入了屈辱悲惨的命运,而马克思与恩格斯对中国的问题也十分关注,他们对于中国的问题有许多思考,并且还写了关于中国问题的文章向世界揭露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本质。中国人民被迫寻求救亡图存的道路,马克思的思想就像一阵春风带给了中华儿女新的救国思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的实际国情相结合,不断的发展壮大,带领着人民打倒了三座大山,成立了新中国,人民成功翻身做了主人。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地振兴中华,逐步实现中国梦,并最终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最后,马克思作为伟大的思想家,他的理论思想流传到现在是常读常新,对我们 现在全面、辩证的思考问题也具备着符合时代意义的指导作用。
Posted: 2022-09-05 18:26 | 1 楼
吕薇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8
威望: 8 点
金钱: 80 RMB
注册时间:2021-04-09
最后登录:2022-11-27

 

文明的冲突

关于亨廷顿政治社会学的梳理

亨廷顿从“围绕在同一旗帜下的人们容易获得认同感”引入,我们想要定义自己是谁的时候不是明确自己是谁,而是看我们反对的是谁,比如说我们在国内有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但是当面对外敌入侵时,我们都是中华儿女。亨廷顿认为在文化的异同关系中同样也适用这样的认同感,文明相同或相似的国家更容易合作与联合,而文化差异明显的国家则更容易产生矛盾与冲突。冷战之后的世界是一个多极多文明的世界,面对这样的世界政治力量分布,社会科学领域提出了不同的分析方法,其中“一个世界”的范式主要以弗朗斯西·福山提出的“历史的终结”命题为代表,以主要是指冷战结束后和谐的世界出现并且可能就此保持。“两个世界”的范式与冷战思维模式有些相似,试图把世界划分为我们与他们,“国家主义”主要是强调国家的存在且是国家事务的唯一重要活动者,而“完全的混乱”范式是指衰败国家下无政府状态的混乱世界,这四种范式在亨廷顿看来都或多或少的是简化和现实的结合,但是都有各自的缺陷,因此亨廷顿提出了用“多文明”的范式来理解地缘政治。在他的划分中,由于不同的文明认同,冷战后的世界主要包括8个文明,分别是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东正教文明、西方文明、拉丁美洲文明和非洲文明(可能存在的)。
在过去,文明之间的交流时比较困难的,受限于经济和交通的发展,文明在地理上相互分离,一个文明的思想要从此地传入另一个文明往往花费许久,这样的友好交流并不是最主要的,文明之间最瞩目的往往是一个文明战胜甚至消灭一个文明。各个文明之间有交流互通、也有冲击,还有目前的相互作用的阶段,文明之间相互作用世界从而形成一个多文明的体系。在多文明体系中不再是一个文明对其他文明的强制输出,而是不同文明之间相互影响的局面,这也就造成了西方文明越发受到其他文明的影响,对西方人来说这是其他文明的反抗,尽管随着世界各文明的发展,西方文明对其他文明的影响力下降,但是不可否认地是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西方文明仍然是占据主要位置,在长期的主导位置上,西方文明不可避免地把自己当做世界的普遍文明,这一点从全球的语言使用上就可以看出,英语被作为世界通用语言,英语在外语学习中在中国每年学习的人数也是众多。西方文明认为自己是普世文明,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国家都会接受和效仿,对于是否西化与是否现代化都各有两种选择,所以亨廷顿把这几种态度划分为:不现代不西化(也就是完全的拒绝)、不现代西化、现代化不西化(改良主义)、现代化西化。这四种态度在历史上都有不同国家做出了选择,从现在来看,现代化是比较广泛接受的,而现代化并不意味着西化,也有许多国家在不放弃自己文明与体制的前提下实现了现代化的道路。
没有一成不变的永远帝国,历史的洪流注定了西方文明会经历衰落的景象,亨廷顿从领土、人口、经济产值和军事四个方面用柱形图表来直白地表现出八种文明的占比情况,通过图表能够看出在这几方面西方文明的减少以及非西方文明的增长,当然,衰落不是一朝一夕,西方文明有过去经济军事的支撑,衰落将会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话语权与文明吸引力离不开经济军事的支持,其他文明的国家目睹了西方社会经济军事的繁荣后,试图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国家,一时间本土化成为发展的重要趋势,其中尤以亚洲和伊斯兰表现突出。80年代,亚洲四小龙经济迅速发展,日本成为第二大经济体,经济上的发展增强的文明的自信,同时还有宗教的复兴,各种宗教迎来了复兴浪潮,亚洲和伊斯兰世界的文化自我伸张及其文化对西方的挑战中表现得最为明显,表现出了强烈的拒绝西方走自己道路坚持自己独特性的想法。当然任何社会都不能永久性保持经济高速增长,亚洲经济的繁荣可能会在某个时间走向稳定下来,而宗教的复兴也不会永远持续下去,各个文明的均势还会继续发生变化。第四部分讲的是正在形成的文明秩序,文明比较相似的国家通常在经济和文化上能够有比较好的合作,而文明不同的国家则是很难走到一起。比如说欧盟,欧盟的国家有共同的文明权同时也有共同的市场,自从成立以来逐渐实现了一体化。其中也有一些在文明转变上变得无所适从的国家,亨廷顿认为其在文明转变上遭遇了失败,彼得大帝看到了俄罗斯与欧洲的差距所以决心采取西化和现代化措施,使得俄罗斯既存在西方文明又存在斯拉夫主义。根据亨廷顿划分的七或八个文明,亨廷顿认为除去拉美文明、非洲文明和伊斯兰文明没有核心国家,其余文明均有自己的核心国家,核心国家的存在就像是太阳系中的太阳,其他行星均追随着核心国家,在共同文明的吸引力下,虽然处于不同的运行轨道,但是仍旧形成了以核心国家为中心的文明圈。
Posted: 2022-09-05 18:28 | 2 楼
吕薇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8
威望: 8 点
金钱: 80 RMB
注册时间:2021-04-09
最后登录:2022-11-27

 

西方文明和非西方文明之间的关系

亨廷顿的部分观点及思考

西方文明与非西方文明之间的冲突主要是因为非西方文明反抗西方推崇的普世文明。西方文明不管是由于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亦或是其他,认为西方的文明是值得在全世界推行的,很久以来认为自己是价值中心,但是实际上普世文明并未得到所有文明和国家的支持。“西方,特别是一贯富有使命感的美国,认为非西方国家的人民认同西方的民主,自由市场、个人主义等等,并将这些价值观念纳入她们的体制,然而在其他文明中赞同的只是少数,西方人眼中的普世主义。对非西方来说就是帝国主义。”其中亨廷顿着重提到了伊斯兰与美国的冲突以及中国的崛起。伊斯兰与美国之间的冲突是文明之间的冲突,这种冲突历史由来已久,这是他们发生冲突的根本因素,而中国的崛起会对美国的核心利益产生严重的威胁,双方除去文明的冲突,在经济、军事、人权以及中国南海等众多问题上都有分歧产生冲突,中国不认同美国的霸权,而美国也不想让中国取代自己,所以亨廷顿认为美国与中国冲突的潜在原因,是两国在东亚未来均势问题上的根本分歧。”作为冲突的一大表现——断层线战争,亨廷顿认为文明的冲突有宏观层面上,核心国家的冲突发生在不同文明的主要国家之间,同时也有微观层面的冲突,断层线冲突发生在属于不同文明的邻近国家之间、一个国家中属于不同文明的集团之间,或者想在残骸之上建立起新国家的集团之间。断层线冲突在穆斯林和非穆斯林国家或集团之间特别普遍。断层线战争就是不断地休战、停火和停战,而不是达成解决主要政治问题的全面和平条约。一般来说断层线战争总是持久的,带有文明认同的,根据介入战争的不同,亨廷顿把国家和集团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参战国家,第二层次是与参站方有关的国家与集团,第三层次往往是与参与者所属该文明的核心国家,断层线战争通常都是自下而上地爆发,而和平却是需要自上而下的推动。
亨廷顿对于文明的未来给出了自己的想法,为了保护衰落的西方文明他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同时也建议如何应对其他文明的变化。这本书享廷顿给出了一个“多文明”的范式来分析世界局势的发展,从多文明的角度来看待冲突与世界的发展,意识形态和利益不作为决定性因素,取而代之的是文明相近与否而带来的国家之间的冲突与和谐,全书读完后感觉这个范式确实是比较有效的,通过这个方法享廷顿对世界发展的预言可以说是大部分都实现了,比如说中国崛起,欧洲难民问题,乌克兰分裂等等,他在书中也提到关于全球贸易的预言,全球贸易会促进经济的发展,所以美国对中国进行贸易制裁,因为经济水平也是西方实力重要的当代表现形式之一,所以当中国经济贸易在全球不断增长之时,就受到了美国的极力阻挠,由此可见一旦有人挑战西方的霸权位置,就会受到他们的强烈反击,在书中亨廷顿对中国的崛起与伊斯兰文化的发展而担忧,担心中国成为下一个帝国,因为他是一个西方文明的信仰者,所以他担心受到挑战的美国会因走入多元文明而陷入内部的认同分裂,当然这也是西方学者大部分都固有的思维,不相信中国不会成为霸权国家,但是很明显,中国是不可能走上帝国主义道路,中国始终是保持善意的大国担当,中国虽然实力不断增强,但是这是经济迅速发展的自然结果,要想避免冲突,还是需要美国不要试图在东亚建立霸权,干涉中国。西方普世价值是错误的、不道德、危险的,强行让所有人接受他们的价值观和体制,带来的就是冲突升级。
但是这本书也有一个令人持怀疑态度的地方,就是文明真的来彼此的和谐或是冲突,那么日本从文明认同上应该和中华文明同在一个文明圈,但是很明显日本选择了西方,美国在当时作为超级大国,不仅对日本构成威胁,同时也能带给他利益,所以日本他的认同标准更像是利益为先而不是文明为先,这反而是佐证了许多学者提出的国家之间的冲突总是利益的冲突的观点。
Posted: 2022-09-05 18:30 | 3 楼
吕薇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8
威望: 8 点
金钱: 80 RMB
注册时间:2021-04-09
最后登录:2022-11-27

 

10月读书报告
在当代的时代背景下,许多人对时间、空间、未来进行了深度思考为什么会引起这样的变化、时代的发展让很多人对自己所处的时空产生一种缥缈感,捉摸不透把握不住,就像后现代主义画派的作品一样,在继承和剥离之间抉择挣扎,反映了当时人们在所谓的后现代主义阶段的复杂心态。人是时代的创造者,同时也在被时代影响。新的时间节点社会科学对时代转变做出的回应是在时代引导下自然而然进行的。吉登斯从制度性的角度对现代性做出不同以往的分析,他对现代性的定义是有特定时间和位置的重点,并且认为现代性的真正内涵还是待挖掘的。吉登斯提出了与之前"后现代性”不同的论调,我们现在对很多事件还是未知的,认知是肤浅的,只能说有后现代的秩序轮廓,但是还远不到后现代性时期。断裂论是他对此进行论述的出发点,现代性与以往的社会生活形态都有所不同,过去的知识对我们去理解这个是非常有限的。抛开从一而终的故事主线去看特定的某一块,也就是在某些方面独一无二的部分,总结了几个要素:速度、变迁范围和现代制度固有特性(并不是从此前的历史)时期中找到)。现代性的双重性包括安全与危险,信任与风险的双重问题。积极与消极这两方面在任何事物上都会存在,现代性也不例外:专制与极权的对应,工业发展加军事的发展。社会学理论在这些方面是存在一定的局限。
吉登斯提出了社会学中他认为比较明显的3个概念”与他观点之间的差异。第一,传统社会学理论中认为现代性性归结于某个单一的动力。或是资本主义或是工业主义(劳动分工),或是"资本主义"合理性、官僚制。吉登斯对此的回应:不是这种单一要素,整个层面上是多维的,以上各种要表都有其作用之处。第二,社会的概念:社会关系的一种独特体系,马克思认为社会主要是社会形态,涂尔干则更倾向社会学,吉登斯认为从社会形态上说,现代有与以往不同的社会类型(民族国家),所谓的秩序问题并不足以作为问题的原因,因此吉登斯提出了新的概念,时空延伸问题题和社会边界问题。第三,社会学知识是预测控制的工具,这是其一,其二,也兼备解释和在主体的自我理解基础上的清理的考虑,吉认为即便是对于第二种新的定义也还是不够充分,他提出了双向阐释的概念,社会学知识和行动主体是双向的关系,社会科学的知识取向于行动主体的概念,同时又将创新的概念返回到活动范围中进行应用。
反思性模式主要侧重在社会知识的积累与对社会发展稳定心的更加广泛的控制是同步的,摆脱过去的种种视角与侧重性,吉登斯提出了现代性的动力机制。现代性的动力机制源于时空分离和二者形式上的重新组合,过去基础的日常计时,时、空是不分离的,而且通常是不够精确的。时钟的出现带有重要意义,它与工业发展、资本主义发展的进程是相匹配的,时钟带来的统一尺度将原本时空的联系分开,时间得以脱离具体场所。与此同时,时间在全球实现普遍意义上的统一,一是日历在全世界内的标准化,全球遵循的是同一个计时制,二是跨地区时间的标准推行,不同时区有自己的时间,国家也可以按照某一个时区的时间来统一时间,就比如我们国家都遵照北京时间来计时。统一时间是控制空间的基础,现代的国家建设有时间的统一之后,在意识和控制上都更利于强化共同体的建设,而空间的统一是相对来说更容易一些,关于虚化空间的发展吉登斯总结了与之相联系的两类要素,总而言之,时空的分离是辩证发展的,有自己所产生的独特作用。首先是作为脱域过程的初始条件,其次对现代社会生活的独特特征及其合理化组织提供运行机制,比如在疫情期间超越地方的组织力量,集全国各地力量支援疫情爆发地区,让组织的力量发挥到更大。最后是构建历史的,他可能要表达的是在过去,时间体系不同,进而导致历史上的记载是有差异的,但是时间统一之后,整体的过去也就成为世界性的。读完这个小节之后,我非常认可吉登斯“时空分离是辩证发展”的观点,处在现代社会中,现代生活的利弊我们都有所了解,比如说不再依据节气,冬天也能吃到温室大棚的蔬菜,这是时空分离带来的便利之处,但是同样也带给我们在过去想象不到的问题,时空分离让人们的活动或是互动不一定处在同一个场所内.这种虚拟感、陌生感让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越来越淡薄,也导致现代人的精神压力更大。
由于时空联系的分离,脱域现象产生了。所谓脱域是指社会行动从彼此互动的地域性关联中提取出来,并跨越广阔的时间、空间距离去重新组织社会关系。吉登斯在这里区分了两种脱域机制,一个是象征标志,另一个是专家系统。象征标志,指的是相互交流的媒介,它是作为传递消息的桥梁与中介,并且不用考虑任何特定场景下处理这些信息的个人或团体的特殊品质。吉登斯借助马克思的货币符号进行举例,马克思在著作中将货币称为“多才多艺的妓女”,任何一个使用货币的人都用非个人的标准去代替任何商品和具体的服务内容,即便是在各种各样交易的场景下。专家系统,指的是由技术成就和专业队伍所组成的体系。这些专业知识体系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即便并不是作为某个专业领域的人,我们也时刻处在我们所依赖的专家系统之中。比如在电脑维修上,虽然我们不知道维修电脑的具体方法,但是我们并不担心会失败,因为我们相信专业人士的能力。对外行人来说,对专家系统的信任既不是依赖于完全参与到过程中去,也不依赖于精通专家才具备的知识。信任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地形成了“信赖”,所有的脱域机制(包括象征标志和专家系统两方面)都依赖于信任。因此信任在本质上与现代性制度相联。这种信任不是对个人的信任,而是对抽象能力的信任。关于知识的反思性运用这一部分,吉登斯认为社会实践总是不断地受到关于这些实践本身的新认识的检验和改造从而在结构上不断改变着自己的特征。在所有的文化中,由于不断展现的新发现,社会实践日复一日地变化着,并且这些新发现又不断地返还到社会实践之中。在这个过程中,它会受到四类因素的影响:权力的分化;价值的作用;未预期后果的影响;双向阐释过程中社会知识的循环。
Posted: 2022-10-23 10:29 | 4 楼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西农四为读书会

Total 0.307499(s) query 4, Time now is:01-24 05:06,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