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宣言》诞生前的世界
当时的刚刚结束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其他国家在陆续开展工业革命,世界进入所谓的“资本主义时代”。英国在维多利亚女王的统治下,进入经济文化的全盛时期,成为名副其实的“日不落帝国”,经济占据全球第一位置,到1880年,它依旧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但是这种繁华与富裕并没有照射到每一个人身上,帝国的荣耀与穷人的悲惨形成极其尖锐的对立。
“资本的初始阶段,每个毛孔都滴着鲜血”,是这个时代最好的注解。当时英国的底层工人聚集的居住区叫做“乌鸦窝”,因为勉强能够遮风挡雨的屋子发霉发臭,大量的垃圾就在道路上堆积,居住区的下水系统无暇顾及,形成了臭气四溢的“乌鸦窝”。对他们来说,安居乐业仿佛就是遥不可及的畅想,不仅没有好的居住环境,他们的工作也是无穷无尽的被压迫,比如当时的拉煤车工人,无论男女都是赤裸上身,挂着链条拉车,即使是怀孕期的女工也不得歇。而且很多女工在产前一瞬间还在干活,甚至在矿井里生下孩子。这些孩子出生以后面临的也是更加无情的压榨,成为工厂的童工,被以残忍的方式逼迫上工。
无产者不但没有求富的机会,甚至连贫穷的权利都没有。就如同共产党宣言里所说,“工人靠自己的劳动所占有的东西,只够勉强维持他的生命的再生产,工人仅仅为增殖资本而活着,只有在统治阶级的利益需要他活着的时候才能活着”。
《共产党宣言》的诞生
“一个幽灵、一个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旧的欧洲的一切势力都为驱逐这个幽灵而结成了神圣的同盟。”1848年2月21日,由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正式发表,这一著作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也掀开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浪潮。
从那以后,《共产党宣言》开始广泛出现在无产阶级的宣传上,出现在最具影响力书籍的榜单中,成为每一位共产主义者的必读读物。在阅读完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后,我深受震撼,作为第一本科学指导无产阶级斗争的理论著作,推崇备至于马克思的哲学智慧与唯物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开创者肃然起敬。
马克思著作的《共产党宣言》主要分为四部分,通过分析他们的利益对立从而科学的指出资产阶级社会的劣势与资本主义国家消亡的必然历史,分别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无产阶级和共产党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文献、共产党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在这四部分的基础上分析出了当时的社会形势和革命目标。资产阶级作为当时刚经历工业革命的一个新兴阶级,在人类社会的历史长河中,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结束了封建落后的奴隶制,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宣言中细致入微的讲述了资本主义的起源,成长再到成为统治阶级的过程,用唯物主义辩证法的观点提出了资本主义对历史发展起到的推动作用,包括树立人们的自由意识,开拓海外市场,促进世界经济大发展。同时也讲述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资本主义中由于少数人掌握生产资料,造成的贫富差距不断加大,人与人之间平等的关系逐渐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财产聚集在少部分资本家手里,与工人等无产阶级的矛盾不断加深,越来越不适合生产力的发展。而无产阶级则在与资产阶级的对立中成长,渐渐表现出了他独有的先进性。同时反对资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也是从此刻开始的,无产阶级不代表个人的利益,或者不代表某个人特定的利益。因为不具备生产资料,在经历工业革命与历次革命活动后,成长为了团结一致的队伍,无产阶级革命的目的必定是争取绝大多数人民的利益,最终走向解放全世界人类的道路,促进全世界人民大团结。
在宣言里,我看到了马克思深度剖析了资产阶级生产方式上的保护膜,通过分析,详细的解释了资产阶级生产方式的剥削本质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弊端,明确了无产阶级的社会地位和革命目标,促进了全世界无产阶级大联合,起来推翻资产阶级的剥削统治,为自身和全世界受剥削压迫人民的解放斗争,实现共产主义,描述了赤旗必将插满世界的未来。
纵观社会历史发展,总是从剥夺侵略发展起来,资产阶级的发家史,便是无产阶级的血泪史。资产阶级通过建立海外殖民地和声势浩大的圈地运动,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累计,每一枚赚来的金币上面都带着无产阶级的血泪。无论资产阶级怎么自身修复或者美化自己,只要资产阶级还有一天存在,斗争就会仍在继续,因为矛盾始终存在。这个矛盾便是,资产阶级无情的剥削工人阶级的剩余价值,犹如一只吸血鬼狠狠钳住了一个勤劳的灵魂。在《共产党宣言》发表到现在一个半世纪的时间里,历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工人阶级不断斗志,当代的经济结构和工人阶级的状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布迪厄读书报告
布迪厄通过展示大量图片、访谈原文等等形式来印证他的观点,这一观点就是:任何文化实践的参与都带着阶级属性的色彩。不同社会阶层的区分,不再像以往那样做类型划分,而是从生成和建构的角度来探讨区隔的运行和维持,趣味成为揭示区隔形成的切入口。
有关经济政治文化的权力资本,家族教育社交的轨迹,趣味这一概念,涵盖了所有资本习性场域的要素,经济政治资本、家庭教育背景、个人成长轨迹、对审美的追求。而且趣味绝不是某种基于个人才能基础之上的独特内心感受和实践.而是根源于与阶级教养和教育相关的社会地位. 趣味不是纯天赋性,更多是后天塑造。在哲学里认为文学、艺术等等的成就是个人天赋,而布迪厄认为趣味与阶层,个人的家庭背景密切相关。社会阶层越高,其审美趣味就越注重形式,而不是内容或功能,并且趣味具有排他性,布迪厄认为对一种趣味的欣赏一定要呈现出对其他趣味的厌恶。这种厌恶是区隔或区分的直接表现,把趣味作标准,不同的审美趣味,自然就划分出了不同的社会阶层,与韦伯提出的三位一体的阶层划分标准相比,布迪厄将区分的形成主要归结于文化资本,文化资本依赖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布迪厄与众不同的点在于他不是看重学校这个本身提供学习教育功能的场所,而是把教育系统和它发放的文凭证书,看成控制文化资本生产流通的重要国家机器。经过高等教育之后获得的文凭证书,带来的作用远远不止是证明完成学业这样简单,它会直接与未来的工作、薪资等挂钩,实现文化资本向经济资本的转化。其次作为文化资本的另一来源,家庭教育,家庭提供了形成惯习的场所,惯习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相比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形成的惯习是需要投入更多的金钱、时间与精力。在布迪厄的研究里,上层阶级的人,家庭带来的惯习能够让他们更轻易地拥有经济资本、文化资本,亦或是更容易实现二者的转化;而出生于中下层阶层的人即便获得了一定的文化资本也可能因为所处阶层的惯习影响,而阻碍了他们自身获取更多文化资本的可能性。
在文化资本的视角之中,社会阶层的流动是相当困难的。在阶层内部的横向流动中,不同领域有不同的场域,并且会给予这个圈子里认可的凭证以最高价值,比如在学界就是以文凭作为最高价值体现,想要进入新的场域积累资本是不能轻易实现的;在纵向流动中,布迪厄更关注的是中产阶层,因为中产阶层既要努力不让自己下滑至下层,又要努力跻身上流阶层,拓展自己的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这种过分重视的表现,暴露出他们始终是被文化统治而不是享受文化或创造文化,因此大部分中产阶级也意识到自己无法跨越这种阶级差异,只能把目光投向下一代的培养和教育。
总之,文化资本、经济资本二者所形成的社会结构下不同阶层有很大的区别,这种区别是个人所拥有的经济资本、教育资本、家庭背景等因素综合影响下的产物,但这种产物又加固了各阶层之间的区隔。
布迪厄的文化资本也适用于小镇做题家的话题,小镇做题家这个群体是指农村或是城填的学生,依靠中学时期的题海战术,迫于各种压力而考入名校。这个群体在经过媒体渲染之后焦虑感、压力感持续发酵。他们面临的现实困境是原本在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同龄人中的优秀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有了前所未有的自卑感、进入社会也产生无所适从的茫然状态。因为不管是大学还是工作之后,学习只是占据了小部分领域,个人才能、社交能力、人脉关系似乎更能呈现个人能力,这个群体背后的问题是教育资源不均等的现状,这一群体普遍的特征就是有一定的文化资本,但是在经济资本等其他资本的上比较缺乏。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在城市,农村的教育资源先天发展滞后,这是学校教育的客观性,同时家庭背景这种隐性的不同会带来子女教育上的差距.经济条件好的家庭可以在教育上投入更多的资源,优质的学校或者是培养多样兴趣爱好的兴趣班。学校教育资源和家庭背景这二者资源的结合会反映在小镇做题家这个矛盾的群体上。
[ 此贴被吕薇在2022-11-27 16:41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