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读书报告
——“现代性”与“人性化”
七月以来,零零碎碎读了韦伯、涂尔干、齐美尔等等名家的部分作品,隐隐觉得有些作品可以联系起来看,但当时并未进行逻辑性的联想,我希望可以通过这篇读书报告梳理一下自己的逻辑。
阅读中使我能够将这些作品联系在一起的一个词是“现代性”也可以说是“现代化”。
首先,最容易联想“现代性”这一词的是韦伯关于理性化的种种观点,在韦伯看来,现代化就是理性化的过程,在《学术与政治》一书中,他明确提出:“我们这个时代,因它独特的理性化和理智化……”。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他指出新教兴起对资本主义精神的影响,资本主义的兴起和成功与新教盛行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新教入世禁欲主义伦理为资本主义企业家提供了心理驱动力和道德能量,成为现代资本主义得以兴起的重要条件之一。说明了宗教中的理性部分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韦伯指出我们生活的世界正在进行“袪魅”,理性化不断蔓延至整个世界。在《经济行动与社会团体》一书中,他介绍了社会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将社会行动划分为理性和非理性两大类,又在研究经济行动时提出“形式合理行动”以及“实质合理行动”,说明了存在于“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两者之间存在的矛盾。韦伯指分析科层制的种种优点和弊端,并提出“理性化的牢笼”一词,然而就如同“价值理性”和“共具理性”之间的矛盾一样,科层制看似处处合理的制度造成实质上的不合理,举个例子,在现代社会,银行规定取钱必须本人到场,这一制度看很合理,但存在很多缺陷,如“如何证明自己是自己”问题屡见不鲜;更有一些行动不便的人无法到场,如“新垌镇一名六旬中风老翁让儿代取钱遭屡次拒绝,无奈之下,只好让家人用双轮木板车拉着自己,亲自到银行办理,期间不幸猝死”这样的悲剧造成,制度本是为了社会更好的发展,此时却成了一种束缚。
其次,在阅读涂尔干《社会分工论》阐明了两种分工,一是“机械分工”,二是“有机分工”。在机械团结这一部分,涂尔干先言明了“集体意识”这个概念,“集体意识就是社会成员平均具有的信仰和感情的总和”。压制性法律对应的机械团结中,集体淹没个性,往往体现为一种压制的权力。而有机团结对应的是恢复性法律,有机团结中的集体意识是以肯定社会成员的个人意志、个人情感、个人选择为前提。从机械团结转换到有机团结是社会发展的一种模式,社会分工起着根本作用。从机械团结到有机团结的转变在我看来是一种现代化的过程,集体意识对社会的影响力缩小,依靠劳动分工来增加社会团结,看似个人与个人之间的联系增加了,实际上这种联系建立分工所在的职位上,而非个人与个人之间,正是人的人格得到独立的发展这种分工才会出现,正所谓“人人有别所以人人依赖”。同样,涂尔干指出非常态的分工不利于社会团结,另外在《自杀论》一书中分析了现代社会自杀的类型与原因。
八月份的阅读集中于齐美尔的著作。他在《金钱、性别、现代社会生活》一书中指出现代社会是一种碎片化的生活,认为现代社会存在避无可避的悲剧,他在书中写道“金钱只是通向最终价值的桥梁,而人是无法栖居在桥上的”。这种避无可避的悲剧被他称为文化悲剧,这是指主观文化和客观文化之间存在的矛盾,客观文化的膨胀导致主观文化愈来愈受其压制,逐渐客观文化成为束缚主观文化发展的枷锁。
齐美尔在《货币哲学》一书中主要分析,货币制度的发展对个人的生活和精神内在的影响,社会分工带来了文化困境,极端彻底的专业化使得人们的生活成为碎片,每个都仅仅掌握与个人分工所需要的部分知识,这样碎片化的知识使得个体无法从整体上把握这一文化,逐渐沦为被束缚者。货币对现代性的影响,在现代性的影响下,货币作为一种衡量价值的符号,其所能代表的价值越来越少,并且使得区别于货币存在的价值,如精神力量、爱情、审美、艺术等等越发趋于平面,简单理解为在现代性的影响下,加上货币自身的特点,使得一些本不能用货币来衡量的事物被货币衡量,出现价值的一种下降。在现代社会,每个人的价值都能通过货币来衡量,货币实际上作为一种工具或者说是手段出现,而不是作为价值本身存在,但现代生活中,货币从手段变成目的,在这个过程中,很多本该能够体会到的快乐变成了的获取金钱的过程,也就是说,人们的幸福感和金钱挂钩之后,幸福感的获得的形式变得单一,金钱可以作为一种中介,让人们更加容易的获得幸福,简单的说就是以前人们想要获得某种东西,比如钢琴、舞蹈等等这种,可能需要家里从事这方面的工作,或者有这方面的人脉,但现在只要有钱,就可以上各式各样的舞蹈班,可以获得从前获得不到的东西。获取金钱的过程占据了现代人们的主要生活,不管是买房子还是教育、旅游,甚至玩乐都需要金钱,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人从支配金钱变成,人被金钱支配了。
《货币哲学》一书中提到,“所谓现代的自由,不过是货币生活为个体性和内在独立感带来的广阔空间”。货币给所有的人们达到目的都提供了一种方式,看似每个个体都有了平等的达到目的的空间,但实际上就是“一种夷平过程”,用书中的话说就是,“当千差万别的因素都一样能兑换成金钱,事物最特有的价值就受到了损害。”当所有的东西都摆到明面上用货币来衡量时,其本身的价值就收到了损害。这是一种手段与目的的错乱,对货币经济的追逐,使得人们忽略了人本身的情感、审美、价值需求,失去了对事物本质属性感受的能力,这是现代社会的悲剧。
如果说“现代性”是我将这些作品联系在一起的逻辑词,那么“人性化”就是我阅读完这些作品的感想。无论是韦伯提出的科层制下,工具合理和价值合理之间存在的固有矛盾,还是齐美尔提出的主观文化与客观文化的矛盾造成的文化悲剧,都使我联想到“人性化”这个词。无疑,在现代社会,我们追求人性化、我们希望公平合理、我们关注社会贫困、我们期望社会福利能够照顾到每个人。但是现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新的事物不得断出现,旧的事物也在不断淘汰,尤其是这种出现和淘汰并不是平均的,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差距使得一些地方淘汰的旧事物可能是另一些地区才刚刚普及的新事物,矛盾必不可少的产生了。我之所以思考这些,是因为我认为,这些矛盾的出现多少带着“理性化”和“人性化”之间的矛盾,理性化作为达到社会人性化这一目的的手段,在实现目标时出现了问题。这个问题往浅的看是“衡量”的问题,即当解决问题时是以“人性化”为标准,还是以“理性化”为标准,以前者为标准,在价值上没有问题,以后者为标准,有损伤“人性化”的嫌疑,用韦伯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来说,就是,合乎人性的必然合乎价值,而合理未必合乎人性。但现代社会往往停留在“合理”这一部分,尽管我们追求人性化,但目前来说确实很多很多的地方甚至连合乎理性都无法做到。
总而言之,我认为现代化的快速发展,是一种部分的“现代性”,无论是合乎理性还是合乎人性,都远远达不到发展完全地步,更不要说二者之间的融合与平衡上。
10.16次会
有关宗教社会学的思想
一、涂尔干、韦伯和齐美尔
在《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一书中,涂尔干把宗教的定义为宗教是一种与既与众不同又不可冒犯的神圣事物有关的信仰与仪轨所组成的统一体系,这些信仰与仪轨将所有的信奉他们的人结合在一个被称为“教会”的道德共同体之内。在介绍了定义之后,涂尔干解释了基本宗教的主导概念,如泛灵论、自然崇拜,以及基本宗教的图腾制度,诸如图腾崇拜是怎样产生的等一系列问题。涂尔干认为社会与宗教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他认为宗教能够把集体意识内化为个人意识,强调了宗教的功能。在主要仪式态度这一卷中,他将原始膜拜分为积极膜拜和消极膜拜,以及消极膜拜的功能。
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韦伯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点,宗教教徒排斥世俗的事务,尤其是经济上的追求,为何新教教徒却不一致?书中阐述了由新教伦理产生的一些具体的道德规范,比如珍惜时间、坚持劳动、敬业、节俭等等,“天职”观念成为新教的核心内容,这与天主教的禁欲主义的修行不同,新教的“天职”观念把个人在尘世中完成所赋予他的义务当作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天职。韦伯用加尔文教的命定说来分析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加尔文教的教义“命定说”宣称一个人的命运在出生前就已经被上帝决定了,个人无法窥知天意,因此教徒在尘世中的活动包括职业劳动,都只是在遵循上帝的戒律,完成上帝的旨意。在韦伯看来,加尔文教的这种教义使得世俗的的工作合理化并成为一种荣耀上帝的行为。一方面,教徒勤勉从事职业劳动,另一方面,提倡节俭,反对骄奢,使得加尔文教表现出独特的禁欲主义倾向。同时韦伯还反对将资本主义等同于贪得无厌,无限制的追求金钱,他在书中指出:“贪得无厌不等于资本主义,更不等于资本主义精神,相反资本主义可以等同于节制,或之前等同于合理缓和这种不合理的冲动。”换句话说,资本主义精神同传统主义的态度正相对立。资本主义不断发展的过程,就是传统主义不断被克服的过程,使劳动本身成为目的、成为人的一种愿望,成为一种伦理责任,直至把劳动视为一种天职。
最终韦伯分析得出一个结论:资本主义的兴起和成功与新教盛行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新教入世禁欲主义伦理为资本主义企业家提供了心理驱动力和道德能量,从而成为现代资本主义得以兴起的重要条件之一。
在《宗教社会学》这本书里,韦伯研究了儒家思想、道教、印度教、佛教、犹太教等宗教,西方宗教为什么对西方资本主义的产生有如此大的影响,而在已经发展出资本主义萌芽的中国,或者说在有条件发展资本主义的中国,为什么没有产生资本主义,韦伯认为中国儒家思想是一种维护官僚秩序并且重视亲缘伦理的信仰体系,他认为这种儒家伦理阻止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并且认为道家文化是一种异端文化,认为道家文化无力阻止儒家文化的发展。不过我个人认为,从信仰的角度看,儒家文化不能称得上是一种宗教,反而是道家更像是一种宗教,无论是我们过年拜灶神啊,拜各种神仙,还是说道家弟子的生活方式上看,尽管在古代中国,儒家的影响力更广,但这种影响力并非是信仰上的,而是文化上,伦理上的。
而齐美尔关于宗教的理解不同于韦伯,在《现代人和宗教》里,批判了情感起源论、神圣启示论等思想,齐美尔从生命哲学的角度分析,他认为宗教作为一种看待世界的方式,一种视角。齐美尔认为宗教起源于人与人密切联系后产生的社会交往,这种社会交往逐渐发展为超越社会关系的客观文化,逐渐发展为宗教。简单地说,齐美尔认为不论哪种社会交往都存在一种共性,存在共有的形式,无论是冲突、妥协、顺从都是社会交往的一种形式,这种共有的形式凝练脱离世俗实际,并逐渐发展为宗教。“人与人之间各种各样的关系中都包含这一种宗教因素。”齐美尔认为宗教并非是固定不变的,宗教的起源不是单一的。宗教和信仰都产生于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换句话说,宗教是在“社会”中建立起来的。信仰虽然诞生于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但反过来指导这实践。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需要尊师重道,老师需要授业解惑,这是千百年来老师与学生之间逐渐形成的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关系的固定模式是在老师和学生相处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并在不同时代、不同类型的师生关系相处中得到验证和巩固。到了现在,这种社会关系已经变成了指导人们实践的观念认知,哪怕是新入学的新生都明白尊敬师长这样的道理。当然,并非有了信仰就能够产生宗教,当信仰逐渐超越社会关系,就形成了宗教,例如对孔子的信仰。除此以外,齐美尔从整合性的角度,比较了社会的整合性,和宗教的整合性,比较人和宗教的关系、人和集体的关系,并认为社会和宗教之间存在某种相似。
二、思考
这个月在阅读过程中,我产生了一些新的思考。
第一个就是民族和宗教之间的关系,并非所有的民族都信奉宗教,但有部分民族信仰属于一个宗教,比如回族和维吾尔族都信奉伊斯兰教,但在其生活方式上体现却不同。另外同一民族对宗教的信仰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少数民族信仰的神,形成的原始崇拜,和基督教、伊斯兰教等等世界性的宗教有着很明显的区别
第二个就是,韦伯认为宗教可以作为一种驱动力,我也认同这种说法,但在现代社会,信仰宗教并非是主流,随着世界的理性化发展,是什么逐渐替代了宗教成为了新的驱动力,发挥着原来由宗教发挥的精神方面的作用。藏传佛教
第三,宗教和社会的关系,宗教内部有杰出领袖,自然也有宗教内部的社会结构,这种社会结构和俗世的社会结构之间存在着相似与区别,在现代社会有了新的发展,尤其是在中国,因为政教分离政策,宗教内部社会结构,和世俗社会的社会结构又存在怎样新的发展,如果继续发展下去,宗教和社会的关系又会怎么样?
第四,在新时代,是否有新的宗教产生?
第五,少数民族信仰的神,形成的原始崇拜,如土家族对白虎的信仰,和基督教、伊斯兰教等等世界性的宗教有着很明显的区别,其发展历史、内部的社会结构、未来发展趋势都大不一样,这种区别具体是什么?
[ 此贴被朱玉麒在2024-03-25 09:00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