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文章首页 >> 思想评论 >> 史海钩沉 >>
  • 黄军:柯荣长篇小说《西晃山游击队》序
  •  2015-08-10 14:22:04   作者:tm211   来源:   点击:0   评论:0
  •  【字号:
  •  

    历史上,麻阳很“蛮荒”,但“蛮荒”的麻阳并不荒芜。因为早在石器时期,麻阳先民的生活足迹就散布锦江河畔,而且地下文化层从来没有中断过。

    麻阳县志载:1987年,麻阳县文物普查队在锦江河两岸发掘石器时期遗址5处,商代聚落遗址6处。古称“蛮夷之地,春秋楚国之境”的麻阳,至少在战国时代已经成为楚国铜原料基地之一。《左传·僖公四年》载:齐师伐楚,理由是“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清康熙年间陈五典《苞茅遗地》诗序云:“左传:苞茅不供,无以缩酒。旧志栽出麻邑,今茅坪其地也。”茅坪,即现麻阳绿溪口乡大溪桥地。“缩酒”之物菁茅出自麻阳,麻阳酒文化源远流长,而酒是农耕文明相当成熟时期的产物。早在时隔两三千年前就步入农耕文明成熟期的麻阳,地域文化韵味又怎会“蛮荒”?

    似乎为佐证麻阳文化不荒芜,因为麻阳县城的拓展,2008年10月7日至24日,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怀化文物处、麻阳文管所,在麻阳县城新区勘探发掘了龙舌子商周遗址和马栏、碾子坳战国至西汉古墓群,能确定的古墓葬125座,预计两个墓群墓葬共计为150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据文物考古常识推测:如此密集分布的大规模墓葬群,其左近必有古城。人类聚居而至成“城”,其文明进程可想而知。

    “蛮荒”麻阳既然不“荒”,那留给麻阳人的就只有“蛮”了。然而,被贴上“蛮子”标签的麻阳人,憨厚、礼让、与人为善,勤劳、智勇、尊老爱幼,自强、自重、兼容并包……似乎都与“蛮”毫无关联。如果硬要刻画麻阳人的“蛮子”定格,那就只有“霸蛮”的行事风格了。麻阳人的“霸蛮”不外乎两种情况:一是文化积习浸淫而成的既定方向选择后的一如既往地追求,可称之为“自讨苦吃”;二是出于外来压力的不对称(不公平)挤压而迸发的矢志不渝地抗争,可称之为“自强不辱”。因自小树立文章天下的理想,满朝荐五次科举落第而不言弃,第六次终于进士及第;因经世治国的理想,即使历经罢官、坐牢、充军,满朝荐依然一腔正气、智斗权臣、犯言直谏,致仕晚明太仆寺正卿,位列社稷宰辅,传记《明史》列传,满朝荐的“霸蛮”当属前者。船侠滕黑子的“霸蛮”则是后者的典型代表。常德人以武力胁迫外来船户,定苛刻条件“管理”沿河码头,滕黑子绝技震慑,辟“麻阳船”专属码头,船户积聚而成“麻阳街”;继而技压君山水帮,插蜈蚣旗的“麻阳船”畅行洞庭湖;九死一生后,再拜名师学艺,最终溅血川鄂黑帮,竟然百姓欢呼、官府不究,从此武汉鹦鹉洲便有了方便长江流域船户的“麻阳码头”……无论前者后者,都是奔着认定的目标不计代价地力拼,不管那目标的形成是主动的还是被迫的。

    当二十世纪初“五四”新思潮弥漫神州大地后,一大批走出山旮旯的麻阳学子与马克思主义不期而遇;当陈佑魁在毛泽东与何叔衡的介绍下成为中国共产党员后,孙家信、龙淑(女)、田湘(女)、黄晦安(黄海生)、滕代远、舒大桢(苏怡)、滕英斋(滕嗣森)……陆续汇入中国红色潮流;当堪称麻阳《新青年》、《湘江评论》的《锦江潮》的油墨香溢麻阳后,麻阳的天空开始璀璨红色的星光——1924年12月,湖南省第二个基层党组织 “中共麻阳特别支部”( 简称“特支”)成立;1926年10月,收缴县警备队40来支步枪、接收驻麻黔军赠送的30多支旧步枪,组建了由特支直接领导的“麻阳县农民自卫军”(简称“农军”);1927年5月,农军退出县城,建立了以高山寨为中心,包括麻阳二、三区及芷江新店坪、五郎溪、芷江镇等地,总面积约1000平方公里的西晃山根据地;9月,围攻县城,10月再进县城,成立“麻阳县人民委员会”,推举农军总队长任县长……“麻阳蛮子”顺其自然的红色“霸蛮”,竟然与伟人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思路不谋而合,而时间上还略早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暴动及其建立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时隔将近一个世纪,麻阳红色记忆在历史中淡化,那一群“霸蛮”的麻阳人在后人视野中陌生,似乎变成了档案袋里的灰尘。但是,“历史从来不会被无端割裂,也不会被轻易掩盖。它可能会被遗忘,但只要我们拒绝遗忘,历史就正如我们的传统文化一样,会代代传承下去。”(范稳语)“麻阳蛮子”“拒绝遗忘”历史的行为也是很“霸蛮”的——红二代红三代不厌其烦地复制先辈的红色故事,文史追星族跋山涉水粘贴耳熟能详的红色记录,草根写手则绞尽脑汁寻求红色记忆的文学切入……柯荣就是这样的草根写手。

    柯荣,原名李荣科,我的同乡,我老家院子与他院子相隔四里。老早就听说他是文章高手,但他年长我十余岁,久闻其名却未相识。李荣科也是麻阳作协的年长者,大伙都称他“科大”,只有我喊他“荣大”。因为我认识他是缘起2013年麻阳万盛杯文学大赛,他的参赛作品是《锦江潮》,一部麻阳作者群中罕见的长篇小说,九十多年前的那段红色麻阳社会写真。由此,看到他的名字,我首先想到的是《红楼梦》中的“荣国府”,所以我固执地喊他“荣大”。

    “荣国府”里演绎的是“阳春白雪”的“一把辛酸泪”。无论广度、厚度、深度,《锦江潮》不可能与之相比,但柯荣的这部长篇处女作,绝对是“一个霸蛮的有心人讲述的一群霸蛮的麻阳人的草根故事”。

    我曾经问过“荣大”:麻阳红色题材,有许多人都动过写作的心思,但都没出来。你写出来了。到底是何时有的写作念头?他很谦虚地回答:看到作协的征文海报,突然想写了,就写了。我不信:你就凭县志上记载的资料?最后他坦言:早在1978年,在郭公坪小学当民办教师时,他与住在街上的裁缝孙叙安关系极好,孙叙安是麻阳“特支”首任书记孙家信的长子……我一惊,我与孙叙安的独子孙牛是初中同班同学,但我却浑然不知这位和我关系不错的同窗,竟然是孙家信的嫡孙。“荣大”的心思竟然动得如此早。不仅如此,正如巴尔扎克所说:“要写出一部这个种类(历史小说)的好作品来,需要许多条件。首先,必须作许多研究,付出许多劳动;必须拥有珍本爱好者那种耐心,认认真真地读上一大本书,从中找到一件史实或者找到一个字。”“荣大”在县图书馆、档案局、民政局、史志办……穿梭经年,如大浪淘沙般淘洗想要的“金豆豆”——典型的“自讨苦吃”型“麻阳蛮子”。

    时势造英雄,上个世纪初期,中国正处在社会大变革时期,造就了毛泽东、何叔衡、滕代远、陈佑魁等一大批时代风云人物。而就麻阳小环境而言,也走出来了孙家信、龙淑、赵盛林、田世忠等草根英雄。柯荣小说,遵循社会历史真实,塑造了一大批“麻阳蛮子”草根形象。抗租离家的李祖诚、李祖翼兄弟,反抗土匪强暴的田凤英、田世忠兄妹,对抗恶霸失手杀人的田开松,叫花子出身的刘祯珍,猎户出身的高富贵、高秋生、高老憨、黑黄牯等,他们是“自强不辱”型的“麻阳蛮子”。立志读书自强,最后走向马克思主义信仰,并为之献身的陈佑魁,则是由“自强不辱”进而“自讨苦吃”的“麻阳蛮子”典型。孙家信、田淑香、田淑薇、滕代胜、龙利家、滕英斋、刘孤善等知识分子,则是怀揣马克思主义信仰回乡实践社会改造理想纯粹“自讨苦吃”的“麻阳蛮子”形象。这些“蛮子”或以历史真名出现,或以虚构人名呈现,以其各自或平淡或传奇或诡异或奇险的人生经历、所见所闻,架构了麻阳上个世纪初的风云变幻。

    历史题材小说,“必须……创造出一个已经逝去的时代的完整总体。”(巴尔扎克语)柯荣小说不仅限于麻阳那段红色记忆的诠释,而是把麻阳故事置于湘西、湖南、甚至整个中国的社会格局中,不光写麻阳的人和事,细致还原了麻阳废除屯租、迎接贺龙北伐军、杨长治事件、日本浪人偷县志等历史真实,还侧面讲述了湖南建党、长沙驱走北洋军阀、贺龙北伐、湘南暴动、南昌起义等历史事件,相对完整地记录了那个“已经逝去的时代”。

    草根人物生活在“草根”现实中。柯荣小说,还给我们展现了麻阳诸多乡土细节。狩猎习俗中打蓬鸡的繁琐、赶山的壮阔,辰水“水上生活”放排的粗犷、拉纤的激越、麻阳船的辉煌,麻阳“扁挂”里苗拳的刚劲、李家拳的柔韧、钩钩刀法的飘逸、竹条镖的凌厉,还有猎户聚居的高山寨、农家田园的溪口、书香洋溢的豪侠坪、商旅繁忙的县城锦和,蛊毒的诡异、冥婚的怪诞,火辣辣的山歌、暖洋洋的情歌、热情的敬酒歌、俏皮的花灯调、悠长的丧堂歌,以及地理故事“龙霖甘露”的奇异、习俗故事“乌龙船”的来历、人物故事船侠滕黑子辰水神奇和满朝荐传信“六尺巷”的大义等,生动了草根人物的草根背景,展现了一轴麻阳风土民情长卷。

    当然,《锦江潮》差强人意之处也很明显。首先是结构上模仿章回小说,一定程度制约了情节的酣畅;其次,语言有乡土气息,也注意了语境营造,如识文断句的聂如柳,其言语就明显文言化,但人物语言个性化不够是这部作品的软肋。

    苏格拉底说:“我们与世界相遇,我们与世界相蚀,我们必不辱使命,得以与众生相遇。”虽然,《锦江潮》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毕竟以文学形式再现了一段人们行将遗忘的麻阳历史,开启了麻阳文学界历史小说创作实践之门,不辱长河人写意麻阳的使命。

    是为序。

     

  • 责任编辑:tm211
  • 相关文章
  • 发表评论
  • 评分: 1 2 3 4 5

        
  •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